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1950年11月25日),本名远仁,字岸英,初名永福,湖南湘潭人,是其父与第二位妻子杨开慧的长子,在朝鲜战争中战死。司令员称其为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现葬于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他工作积极,认真负责,迅速熟悉了机关业务。1950年11月25日上午,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他的父亲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这是他们一家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的第六位亲人。
毛岸英入朝参战虽然只有短短的34天,他没有作出如同前人那样的英雄壮举,更没有获得任何荣誉称号和纪念奖章。但是,他作为“志愿军的第一人”,其中值得挖掘和品味的东西,以及他和父亲在这场战争中,在硝烟散去,在今天中国迎来了和平与发展的环境时留给人民的思考,更显出了他的弥足珍贵。
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