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位于蓟县城西南隅、独乐寺正南300米处,始建于辽代,旧称渔阳郡塔,明清两代均有重修。明嘉靖年间在塔前修建有观音寺,塔身白色,所以亦称观音寺白塔。
白塔平面呈八角形,由高大的束腰须弥座、八角重檐亭式塔身、硕大的率堵波和顶部的十三天相轮组成。白塔通高30.6米,砖石结构。塔门内有浮雕舞乐伎,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是研究辽代音乐舞蹈的重要例证。塔身南面设门,内置佛龛;八个转角处作重层小塔。白塔下部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钵式,是中国辽塔造型奇特之一例。素有“金峰平挂西天月,玉柱什擎北塞云”之誉。
|
|
景区暂时停业,详情请以景区公示为准;原门市价5元。
白塔寺位于蓟县独乐寺的南边,寺内有白塔30多米高。塔的结构有各种形式混合的感觉。塔的上部很像喇嘛塔,中段的感觉是八角形的仿木结构,下部像密橹塔的塔基。塔基部分有雕刻,其中的人物有点西部地区的感觉,有点意思。
观音寺塔身白色,故称观音寺白塔,塔边原建有观音寺,便称之为观音寺白塔,后观音寺毁废,这里就因白塔存在而称白塔寺了,文物保护牌标注为“蓟县白塔”,位于蓟县城内西南隅,古“渔阳八景”之一。
佛塔全门类形制的复合体!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全了!也是辽建,壶门上方两侧分别是飞天和陵迦,侧方位塔身四面各刻了两句因缘偈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