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原名福开森路,以美国传教士约翰·福开森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武康路南北连接了繁忙的淮海中路和幽静的华山路,是一条有37处历史建筑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其中有14处优秀历史建筑,是名副其实的“名人路”。
漫步在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老路上,两旁的古树郁郁葱葱,不时可以看到散落路边的欧式建筑。武康大楼是武康路的标志性建筑,由著名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大楼通体的红色砖墙、转角挑阳台、三角形古典山花窗楣等,颇有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韵味。武康大楼造型犹如一艘等待起航的巨轮,所以也不难理解它的旧称“诺曼底公寓”的由来了。吴茵、郑君里、赵丹等电影艺术家曾居住在此,孔祥熙的女儿孔二小姐现在是这里最大的业主。
一幢接一幢的名人故居是武康路一大特点。113号是一代文学巨匠巴金的故居,宁静温馨的旧居是巴金在上海最后也是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393号英国乡村式花园洋房是革命先驱黄兴的故居,孙中山曾多次借宿这里商议要事;武康路与湖南路口的湖南别墅先为周佛海私宅,解放后陈毅、邓小平等在这里暂住过;40弄1号是唐绍仪旧居,西班牙风格的独立式花园住宅,复古大气......
除了名人故居,这里还有其他特色老洋房。390号的上汽公司办公楼,红顶白壁的地中海风格小房子与其他老洋房格调不同;99号是正广和老屋,这幢独立洋房尖顶耸立,在白色高墙和绿枝的掩映下显得高贵而神秘,电影《色戒》在此取景。
若想细细品味武康路的前世今生可能需要花一天时间,这里也有不少咖啡店和餐厅可以休息。位于376号的武康庭外围是三座老洋房,花团锦簇中有一家叫Coffee Tree的餐厅人气很旺,点一份蔬菜Panini配上一杯香浓的咖啡,很是满足。378号的Farine咖啡馆弥漫着淳朴的法国乡村味道,这里的羊角被誉为“上海最好吃的可颂”。
|
|
春夏最佳
【公交】
市内可搭乘48路、328路、548路至【华山路长乐路】下车步行前往即可。
【地铁】
乘坐地铁10、11号线至交通大学站下。
每一座老宅都有自己的故事,值得花上半天以上时间细细品味。
吃饱喝足~~~
【武康路】出发!!!!!!
欧式风格建筑~~~
很多淘宝网红会在这里拍~
在暖暖的太阳下,走一段属于上海独有的租界风情街道。
“道路两边参天的梧桐,错落有致的花园洋房,曾叱咤上海滩的风流人物,这里就是上海的缩影。漫步武康路,会让你找到爱上上海的理由。”
或许很多人会奇怪,作为一个外地人怎么会选择特地来法租界City Walk?
喜欢用最原始的方法:走路,来丈量一个陌生的城市。
我,想要找到,一次就能让我爱上上海的地方。出地铁站就是“上海图书馆”City Walk的起点在上...
阅读全部今天的最后一站就选在了上海图书馆附近的武康路,这条路就是陈丹燕在《永不拓宽的街道》里介绍的其中一条。福老师打算仔细的压一遍~超爱这种老城区里全是树荫遮蔽的窄马路,这就是作为一个老海曙人,怎么也喜欢不来鄞州新区宽阔又平整的大马路的原因。武康路上的小洋房们都各自不同,保存的也很好,有些故居并不对外开放。遇见一家热闹异常的咖啡馆,于是打算停下来,走近一看,还以为自己在哪个国外的小巷子...
阅读全部漫步武康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午后的阳光、两旁的老建筑熠熠生辉,恍如隔世。武康路378号人潮涌动,非常热闹,聚集了许多文青。武康路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沿线有优秀历史建筑总计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要想读懂一座城,就该先读懂这一座座满是故事的老房子。徐家汇每一座老宅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故事。这些老房大多爬满了植被,...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