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寺是吴哥古迹中的一座印度教寺庙,位于吴哥寺东北约3公里、通往斑蒂喀黛和皇家浴池的道路旁。豆蔻寺虽然规模较小,从外面看上去平淡无奇,但隐藏在寺塔内部墙壁上以毗湿奴神为题材的精美雕刻才是珍宝,不应错过。
这座湿婆神造型风格的寺院建于921年,共有五座砖结构的宝塔,由北往南一字排开,面向东方。这种砖结构建筑在吴哥窟寺庙中实属罕见,据说不是由国王所建。如今,五座宝塔中有三座只剩底部半截,而中央那座最为高大,相对完整。1968年豆蔻寺得到了部分修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有些砖上带有“CA”字样,这些砖是修复时补上去的。
寺庙正面有一块十字形的台基,当时上面可能建有一座主殿,但已无从考证。五座宝塔前还有用砖铺成的走道,可以推测出寺庙原本的形状和规模。豆蔻寺唯一保留下来的就是这五座残缺的砖塔,每座塔前都有两只石狮子,但有些已经破损。中央塔和最北面塔内的墙壁上都刻有砖雕,而其它塔内已经看不到了。
中央塔是毗湿奴的神殿,现在有5层,顶部是正方形的天井,缺少了顶。走进去,面对正门的西墙上有八臂毗湿奴砖雕,象征着最高权力,四周被无数祈祷的信徒所包围。南墙上的砖雕是毗湿奴的化身之一侏儒瓦摩纳,手持铁饼、莲花、权杖和海螺,讲述着与魔王战斗的神话。北墙上则是坐在大鹏金翅鸟上的毗湿奴形象,两边有惟妙惟肖的膜拜者,可惜面部已经模糊不清了。塔内还有刻着经文的墙面,已经脱落了一部分,显得十分沧桑。
最北面的塔为毗湿奴的妻子拉克什米的神殿,里面有两幅拉克什米砖雕像,这并不多见。比较完整的是四臂拉克什米像,手持神盘、三叉宝剑和莲花,托着白象,脚下是两名侍女。另一幅雕像有些残缺。
|
|
包含于吴哥景区门票中,吴哥景区通票:一日游门票20美元,三日游门票40美元,七日游门票60美元
一般需包车前往,
1、Tuk-tuk车是当地最普遍的交通工具,适合短途出行,可欣赏沿途风景,一天费用大约35美金,可乘坐1-4人;
2、汽车每天约65美元,可以通过酒店前台或者租车公司订车,建议事先谈好价钱。
清早去看寺庙,欣赏日出,景色极好。
豆蔻寺是一个比较袖珍的寺庙,在去吴哥大城的沿路上,路过可以进去看看,而且一定要进到里面去看才行,因为外表看起来袖珍而且不算很起眼的豆蔻寺,其实里面非常值得一看。豆蔻寺外表是一个中间高,两边平的堆塔,中间高的看上去有点像尼玛堆,一层一层堆上去的感觉。豆蔻寺里面最精华的部分就是主塔的浮雕,虽然里面看起来已经残缺不堪,经过了历史长河的摧残,但是大致雏形还是可以看得出来的,而且很多精华...
阅读全部豆蔻寺是一座极小的印度教寺庙,在Angkor Wat和Banteay Kdei、Srah Srang之间的路旁。豆蔻寺的红砖塔显得和其他寺庙的石塔很不同,而且由于寺庙整体呈现红色,所以寺庙带有一种独特的女性柔美感。
豆蔻寺看点:1.特有的红砖浅浮雕;2.特有的五座砖塔按南北方向一字排开;3.后来修复时新增的砖块会标以“CA”的符号,为“Conservation Angkor”的缩写。主塔壁上的浮雕,描绘印度神话中毗湿奴骑大鹏金翅鸟(Ga...
阅读全部豆蔻寺是在吴哥窟的景区内,这里可以租自行车去的寺庙之一。豆蔻寺是属于印度教寺庙,是用红砖建成的,所以整个寺庙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红红黄黄的颜色。法国人负责对豆蔻寺的重建。豆蔻寺是有五座小塔组成,塔前是绿绿的草地,寺庙里有很多精美的浮雕,都是某个身的舞姿,然后下面是两个小神在崇拜的姿势。这里的游客还是挺多的,如果想避开人流,可以逆时针游览。
豆蒄寺是柬埔寨暹粒吴哥古迹中的一座印度教寺庙,也是一座经过修复的简单的寺庙,豆蒄寺建筑物规模不大,有五座并排排列的砖塔,塔内的雕刻比较精美。
豆蔻寺是一座全部为砖结构的平地式寺院,在一个基座上并排着一列朝东的5座塔。该寺院每座塔供奉不同的神灵,正中间最大的一座供奉毗湿奴神,塔内有毗湿奴的浮雕。最北侧供奉的是毗湿奴神的妻子--拉克什米,塔内有她的立像。其余三座塔分别供奉湿婆、四面佛、乌玛女神。豆蔻寺内部壁面的浮雕在吴哥古迹群中非常少见,作为砖造雕刻的展览地,非常值得一看!
豆蔻寺是一座全部为砖结构的平地式寺院,在一个基座上并排着一列朝东的5座塔。该寺院每座塔供奉不同的神灵,正中间最大的一座供奉毗湿奴神,塔内有毗湿奴的浮雕。最北侧供奉的是毗湿奴神的妻子--拉克什米,塔内有她的立像。其余三座塔分别供奉湿婆、四面佛、乌玛女神。豆蔻寺内部壁面的浮雕在吴哥古迹群中非常少见,作为砖造雕刻的展览地,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