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伪满外交部是由法国布罗萨德·矛平公司承包设计与施工,并由法国经济发展协会提供贷款建造的。长春沦陷时,这是惟一一座使用西方技术和投资的建筑。建成于1934年,第二年伪满洲国外交部才迁入此地。1937年,伪满洲国政权将伪外交部改为外务局,迁出此楼。1942年,伪满洲国外务局又改为外交部,迁回此楼,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长春解放后,这座记载了几十年历史的建筑回到了人民手中,曾先后归吉林省委党校、东北文史研究所、吉林省军区等单位使用。1979年9月转给省社会科学院用作图书馆。1984年4月18日,省社会科学院从此楼搬出,此后,一直空闲。
无需门票。
【伪满洲国外交部】伪满洲国外交部位于长春市建设街与普庆路交汇处,也就是现长春现代太阳居的楼下,房子上挂着“铭医集团”的牌子,好像是一家医院,原来是一家饭店。因为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新建了太阳现代居大楼占据了原伪满洲国外交部旧址,伪满洲国时期的外交部属于八大部之一,解放后吉林省行政学院在此办公,上个世纪80年代原建筑物拆除,后按照原来的建筑风格重新修建,目前仅仅是在楼下保留地一个由吉...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