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故居位于鲤城区南门万寿路,是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贽青少年时代居住的地方,后人将其居室改为宗祠。是一座普通民房,原有三开间二进深。现存正面一间和正厅堂,正厅堂宽6公尺,深9公尺,前有天井。现按闽南古民居,修葺一新,辟为纪念堂。近年加以修葺,室内悬挂李贽画像,以供瞻仰。
|
|
5元
这里冬短而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8-20℃,无霜期310天以上,年降雨量1000-1800mm,年平均日照达1900-2000小时,因此全年皆可旅游,最佳旅游季节一般为每年的4-11月。
公交
乘坐31路公交车,在【天后宫】下车,步行百余米即可到达李贽故居。
从天后路出来,跟着湘哥顺着一条破旧的小巷,抬头望到前面不远处一面墙上贴着一个很醒目的牌子,上面写道:“李贽故居”,上面的门牌号是万寿路123号。 据史书记载,这里是唐宋时番汉杂处,中外贸易商货于此集散,曾是全城最繁华的地方。李贽出身于“航海经商世家”,先世大约是如《泉州府志》所说的“资积巨万,列居郡城南”的富豪。但看到李贽故居时已是家道中落了,眼前的万寿路也随着年代的流逝由繁华慢慢...
阅读全部德济门遗址以西尚有李贽故居。李贽始祖元代入闽,族系分姓林里。故居建置于明永乐十九年。李贽(音:制)故居
走访闽南名人——李贽故居,体验明代思想家的文化内涵。诸如,“穿衣吃饭,即使人伦物理”,“夫童心者,真心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童心说》),可以看出他的一颗对文学的赤子之心,真实而坦率的表露内心感受。
最后献上李贽故居。李贽被明朝主流思想视为“离经叛道”,但毕竟是儒家思想不可多得的学者之一。故居在城南的万寿路,从中山路步行到底,到达德济门遗址就能看到。
从天后路出来,跟着湘哥顺着一条破旧的小巷,抬头望到前面不远处一面墙上贴着一个很醒目的牌子,上面写道:“李贽故居”,上面的门牌号是万寿路123号。 据史书记载,这里是唐宋时番汉杂处,中外贸易商货于此集散,曾是全城最繁华的地方。李贽出身于“航海经商世家”,先世大约是如《泉州府志》所说的“资积巨万,列居郡城南”的富豪。但看到李贽故居时已是家道中落了,眼前的万寿路也随着年代的流逝由繁华慢慢...
李贽故居曾经改为“林氏宗祠”,清康熙年间易为“林李宗祠”。故居是一座两进三开间的普通民房,因年久失修,房屋破陋不堪。前落仅剩余一间作为通道,正厅堂尚保持清末修葺的建筑格局,坡屋顶,砖木结构。2004年,鲤城区委、区政府将修缮故居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修缮工程及其配套项目历时近1年,至12月中旬全部告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