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屿硐天风景区,系北雁荡山余脉,山峦海拔在150米左右,属低山丘陵。《嘉庆太平县志 地舆三》载:“屿不甚大而最有名,并石苍、黄监或统称‘长屿’。”长屿因风峦蜿蜒起伏,犹如海上一座狭长的岛屿而得名。景区总面积为16.18平方公里,由八仙岩、双门硐、崇国寺和野山四大景区组成,其中八仙岩、双门硐以硐群景观为主。核心景区3.3平方公里,由双门硐、观夕硐、水云硐、双门石窟等景点组成。长屿硐群是自南北朝以来人工开采石板后留下来的景观,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虽由人作,宛若天成”。千百年来,长屿人一钎一锤的凿击,取出了上亿立方的石材,现留下了28个硐群, 1314个形态各异的硐窟。长屿硐天虽没有自然溶洞般的钟乳、石幔,而依势取石留下的石硐风景或如古钟、或如覆锅、或如桶壁、或如巨兽,千姿百态。其硐有的孤立,有的串连,有的环生相叠,有的几硐并峙,深幽曲折,雄伟险奇。硐内凝灰岩削壁成廊,天窗顶空,石架悬桥,层叠有致,变幻莫测,宛若岩石的迷宫。位于观夕硐景区的岩硐音乐厅更显造化之神奇,勿用电声设备就具有立体声效。崇国寺和野山景区,则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崇国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年间(约公元326年),距今已有1670多年的历史。“长屿硐天,世界罕见”,集雄、险、奇、巧、幽为一体,成为我国海滨独具魅力的风景旅游胜地。
|
|
160元
4.4 分
作为省级名胜风景区,长屿硐天虽是人工开凿,却浑然天成,据悉,很久很久以前(1500多年前),这里是一个采石场,而今天所看到的正是经过数代人的不断开采凿击而形成,若不是听导游讲,真无法想象这么气势宏伟的石洞是人为而成,不禁我想到了愚公移山,坚韧不拔,不懈奋斗的精神。
此次观赏的是观夕硐,这是长屿硐天中最宏伟的一个石洞,无奈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从入口走过一条九曲含珠桥,“观夕硐”三...
阅读全部去长屿硐天景区会感到有一种意外的惊喜,真沒想到古代人民有如此智慧和能力,一座大山都被采石而掏空,形成巨大的洞穴,潭水清澈深不见底,景区开发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