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农坛是明、清皇家祭祀建筑的杰出范例,建筑布局基本完整的明代皇家建筑群,中国封建社会典章制度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据史书记载,先 农坛又名“山川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距今已有五百八十多年的历史。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山川、神农等诸神的重要场所,亦是皇家最早在城 南设立的仅有的一座皇家禁苑。
北京先农坛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于正阳门西南,与其东面的天坛(原称天地坛,明嘉靖时始称天坛)建筑群相对应。
北京先农坛始建时建制沿用明初旧都南京礼仪规制,将先农、山川、太岁等自然界神灵共同组成一处坛庙建筑群。嘉靖十年(1513年),于内坛墙南部增设天神坛、地祗坛,形成先农坛现今布局。先农坛占地约2000亩,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外坛墙南北长约1424米,东西宽约700米,呈北圆南方状(现北部荡然无存)。内坛墙南北长约446米,东西宽约306米。
先农坛共有建筑群五组:1.庆成宫;2.太岁殿(含拜殿及其前面的焚帛炉);3.神厨(包括宰牲亭);4.神仓;5.俱服殿。另有坛台四座:观耕台、先农坛、天神坛、地祗坛。这些组群建筑与坛台基本都坐落于内坛墙里,仅庆成宫、天神坛、地祗坛位于内坛墙之外,外坛墙之内。另外,内坛观耕台前有一亩三分耕地,为皇帝行藉田礼时亲耕之地。
|
|
每周三前200名观众免票;详情可电话咨询景区。
这是皇帝们祭祀先农的地方,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现存的建筑还有焚帛炉、太岁殿、先农神坛、观耕台等,这里现在还是古建筑博物馆,内容丰富,特别适合带小朋友来涨知识。
先农,远古称帝社、王社,至汉时始称先农。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行藉田礼于先农坛。先农坛的建筑群,包括现存的内坛墙在内,从明代始建到清乾隆期大修,迄今历经400余年,整体布局基本完整,建筑的构筑特色及艺术风格基本保留了明代特征。很安静的一处建筑,参观的游人不多。
每周三是前200名免费参观,今天早上吃了早点就去排队,结果保安说人不多,不用提前排队了。刘老师讲解的声情并茂,点赞。
古代皇帝祭祀农神的地方,里面是古代建筑的展览。整体面积不小,有两个比较大的院落。前面是个学校。15元的票价,平时人还是比较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