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古朴清宁的乡间小道,我们来到了在原遗址上新建的蓝田书院

非常好,不虚此行,推荐!
志远天下行 7篇点评

【蓝田书院】

提到杉洋,不得不说蓝田书院,南宋理学家朱熹讲学于此,因而这里又有“过化名区” 之誉。“理学渊源迥出尘,蓝田过化泽犹新”。在历代杉洋士人心目中,有着千余年历史的蓝田书院因与朱熹的深厚渊源,成为山村的文化地标,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话说朱熹当年来到古田杉洋讲学,却是因为避祸。当时因为朱熹多次反对把持朝政权奸的治国之策和陷害忠良的恶举,而遭奸臣将当时声名响亮盛极一时的朱熹理学诬蔑为“邪说”,发动政府和学界进行强烈声讨批判,又下令对朱熹进行追捕剿杀。朱熹最终选择古田避祸,重要原因是古田杉洋有一座声名远播的蓝田书院。

沿着古朴清宁的乡间小道,我们来到了在原遗址上新建的蓝田书院。这里散透着古色古香的气息,整座书院坐南朝北,屋顶马头翘角弯曲,黑瓦白墙色泽分明,墙线错落有致,窗棂楹柱雕镂精湛,用料质地考究,院落古朴典雅大方,迥异于闽派建筑特色,明显展现出古代徽派建筑的征象。

据说,蓝田书院曾经多次修缮,但却在20世纪70年代毁于当地人的一次失火。令人欣慰的是,2011年,蓝田书院的创办人余仁椿的第33代孙余云辉博士出资重建了这座韵味十足的书院。

院前有一口洗墨池,呈椭圆形,池水净洁清新。遥想当年,朱嘉在此讲学时,常用洗墨池的清水磨墨书写。院内署名“晦翁”(即朱熹)的“蓝田书院”题刻,依然笔力遒劲,散发清香。现今遗留下来的“引月”及署名“茶仙”四字,就是朱熹笔迹。

走进这座暂新的“蓝田书院”,虽已过千年,却依稀能够感觉到那抑扬顿挫的琅琅书声随风飘出。当年朱熹曾两度来到这个宜教宜居的地方讲学,他的理学思想犹如星火般呈燎原之势,许多读书人寄志青云,蓝田书院因此名耀八闽,古田杉洋也有了“先贤过化”之地的美誉。如今,有着千年历史的八闽最早的书院之一--蓝田书院,在历经风雨飘摇之后,重焕异彩,正式开班讲学,成为向青少年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地。

"    沿着古朴清宁的乡间小道,我们来到了在原遗址上新建的蓝田书院_蓝田书院"的评论图片

"    沿着古朴清宁的乡间小道,我们来到了在原遗址上新建的蓝田书院_蓝田书院"的评论图片

"    沿着古朴清宁的乡间小道,我们来到了在原遗址上新建的蓝田书院_蓝田书院"的评论图片

"    沿着古朴清宁的乡间小道,我们来到了在原遗址上新建的蓝田书院_蓝田书院"的评论图片

"    沿着古朴清宁的乡间小道,我们来到了在原遗址上新建的蓝田书院_蓝田书院"的评论图片

"    沿着古朴清宁的乡间小道,我们来到了在原遗址上新建的蓝田书院_蓝田书院"的评论图片

"    沿着古朴清宁的乡间小道,我们来到了在原遗址上新建的蓝田书院_蓝田书院"的评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