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号称“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用“川藏难,难于上西天”这句来形容这段路,十分贴切

一般,没什么特别的~
背包客nic 102篇点评

据史料记载:通麦路段是川藏线最险的一段路,号称“通麦坟场”、“通麦天险”!这是一段让司机谈“路”色变的险路。通麦天险,在波密县城和八一镇之间,全长14公里,这段路平均要走两个小时左右。这里号称“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用“川藏难,难于上西天”这句来形容这段路,十分贴切。

行走川藏南线,沿线的山体土质较为疏松,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故通麦、排龙一线有“死亡路段”之称。据说,建成通车后,已经发生了数千起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例如,2003年7月21日,来自北京的骑行者经过通麦天险时被飞石砸中头部,不治身亡。2012年6月16日夜间,一辆依维柯中型车在经过通麦天险的老虎嘴路段时,掉入帕隆臧布江中,10名乘客全部被江水冲走而遇难……

如今,川藏线的“通麦天险”已经不复存在。看似平静的易贡藏布上并排着三座桥,悬索吊桥、汽车保通便桥和2015年底通车的通麦特大桥,它们见证着通麦天险从“险”到“通”的巨大变化。

"这里号称“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用“川藏难,难于上西天”这句来形容这段路,十分贴切_通麦天险"的评论图片

通麦特大桥,256米;迫龙沟特大桥,743米;102隧道、飞石崖隧道、小老虎嘴隧道、帕隆1号隧道、帕隆2号隧道五条隧道,累计全长6180米;总投资近15亿元,2012年底开工,2016年4月正式通车,以“五隧两桥”为主的川藏公路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让“通麦天险”正式成为了“历史名词”,过去平均通行时间需要2小时的这段路,如今只需要20分钟。

"这里号称“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用“川藏难,难于上西天”这句来形容这段路,十分贴切_通麦天险"的评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