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5
- 收藏22
- 评论2
- 赞60
+1
出发日期/2014/08/05
天数/11天
玩法/夏季
为了能让我见识真正的原始森林,专门到离黑河500多公里之外的伊春。
实在不忍心,两天,光加油,就1500多。
太腐败了!
查地图看,从黑河至伊春,走逊克,沿黑龙江,景色会更好,近路,但不是高速公路。黑河南下,绕北安,奔伊春。全路段,500多,几乎没有车辆。北安至伊春,更是少见村庄,许多冻土路段。
白云像大块大块的棉花,可惜,由于长途跋涉,前挡风玻璃上布满了虫子,从侧面窗口照,没有拍出原有的效果。
大团的棉花
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最北部,小兴安岭南坡,这里古树参天,林海茫茫,有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松原始森林带。
1993年 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2000年 被评为省级文明森林公园
2001年 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
2002年 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AAAA 级公园
五营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最北部,小兴安岭南坡中腹地带五营区离林经营所北8公里处,是国家级红松天然林自然保护区,是一处小兴安岭深处的旅游、娱乐场所。面积141平方公里,郁闭度70%,乔木总株数230株/万平方米,树冠平均高度35.7米,最大树木高度41.5米,树干平均直径0.385米,最大树木直径l.50米。主要设施和游乐项目聚集在峰峦起伏、奇峰林立的围绕之中,从大门起,有一条长17公里的“8”字型环园公路,连接园内八大景区及20个景点。
园内有古式的购物中心,600平方米的动植物标本室,1.5万平方米露天舞场兼旱冰场,2000平方米停车场,47米高的森林防火眺望塔,具有欧式风味的避暑山庄、餐厅、游泳池、 通讯等服务设施;有达子香景区、微缩景区、森林浴场、石虎山景区和野外露营区、实弹射击场、森林蒸汽小火车、松涛塔、异国建筑风景区、鸟语林、人工湖等。森林公园还附有其他针叶阔叶树种如:云杉、冷杉、黄菠萝、胡桃揪等;藤本植物:山葡萄、五味子等;草本植物:蔬菜、黄瓜香等;药用植物:人参、刺五加;香料植物:木耳、猴头等。林中的生态环境适合各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有熊、野猪、狍子、虎、马鹿、紫貂、草兔、松鼠、黄鼬等。公园主要在夏、秋两季开放,约200天。
眼前这汪秀水名叫“天赐湖”。湖泊本没什么,但如果在原始森林里,便觉弥足珍贵,更何况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名字。“天赐湖”总占地面积为6万平方米,其中湖水面积5万多平方米,湖水最深处可达6米,平均水深也有2米,是由森林清泉汇聚而成。相传远古时候,这里住着三户农家,他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过着悠闲自得的农耕生活。但有一年,天气大旱,滴水未落,庄稼颗粒无收,村里的人和动物都面临着生存的威胁。这时,有一位勇敢的年轻人毅然到百十里外的其他村庄去取水,他不畏艰险,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感动了观音。观音从手里的玉瓶中向他的家乡滴了一滴圣水,便形成了一个湖泊,在湖的四周又长出了茂密的森林,形成了今天的景色,故名“天赐湖”。湖水映衬着青山,群山环抱着湖水,翠湖、青山、绿树、蓝天、白云、恰似一幅山水画, 别有一番情趣。
“少奇号”森林小火车是一列最原始的蒸汽机小火车。它是1958年五营建局后的第一台机车,共运输商品木材162万立方米,各种生产和生活物资1.5万多吨。可以说,它为五营的开发和祖国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1961年,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就是乘坐这列小火车深入林场慰问采伐工人的。林区人民为了纪念刘少奇主席特此把该车命名为 “少奇号”森林小火车,想象着它在林海中飞驰穿梭,便会使人忆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火热的林场工作和生活的场面。
天赐湖
连战小道
连战小道(国民党主席连战曾经走过)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以汤旺河支流伊春河得名。边境线长249千米,面积39017平方千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伊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林,号称为“天然氧吧”。被誉为“祖国林都”、“红松故乡”。伊春市的市树、市花和市鸟分别是红松、兴安杜鹃和啄木鸟。
从2007年起伊春先后获得世界十佳和谐城市、中国自然水域漂流之乡等称号
园内最高的一处人文景观——“观涛塔”。它坐落在海拔400米的山顶上,塔基深5米,宽12米,塔高46.8米,钢架结构,是集森林防火、微波通讯和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设施。沿着148个台阶旋转而上,移步换景,可获得不同的体验。登到塔顶,鸟瞰莽莽林海,使人顿有居高临下之感。扶栏远眺,峰青峦秀、绿盖擎天,令人心旷神怡。在这里既能观赏青松英姿,又能倾听林海松涛,是一处不可错过的美景
森林公园中最著名的游览项目就是“森林浴”了。浴场的面积是2万平方米,为全国森林浴场面积之最,被称为“天然氧吧”。人们在森林曲折的小径中穿行,看着小溪从脚下流过,品着甘甜的山泉水,呼吸着每立方米达几万个负氧离子的空气,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完全享受着自然,真有一种神仙的感觉。
大片的原始森林
有几百年了吧
站在塔上往远处看
围着一根圆柱往上攀登,很容易转晕。当到达观景平台时,塔是摇晃的,随行的公安也有些胆战心惊。
“观涛塔”。它坐落在海拔400米的山顶上,塔基深5米,宽12米,塔高46.8米,钢架结构,是集森林防火、微波通讯和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设施。沿着148个台阶旋转而上,移步换景,可获得不同的体验。
塔上
塔上
塔上
在这儿,游客发现了一怪事:有一崭新的轿车停在了小铁路的旁边,上面用塑料纸搭建了雨棚。原来,轿车沿着铁路开进来,巧了,前面是铁路的尽头,后面有几棵大树被风刮倒,横在了路上。车辆被困了。要知道,现在是封山育林,很老了树都是不允许伐的,即使已经死亡了的。如果想伐这些倒了的大树,恐怕要层层审批。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以汤旺河支流伊春河得名。边境线长249千米,面积39017平方千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
伊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林,号称为“天然氧吧”。被誉为“祖国林都”、“红松故乡”。伊春市的市树、市花和市鸟分别是红松、兴安杜鹃和啄木鸟。[2]
从2007年起伊春先后获得世界十佳和谐城市、中国自然水域漂流之乡等称号。
五营是伊春的一个区,我们当晚就住在五营,实际上更像关内的乡镇。你若查地图就发现,伊春往北很多区,密集,都不大。
昨晚的一场大雨,将挡风玻璃洗的干干净净。
伊春市区
伊春市区
汤旺河漂流,很有名气。
自我感觉,林场职工跟农场职工的生活,现在差别很大。林场,由于封山育林,没有工作可做,基本下岗。农场,种粮国家有补助,农场驻地,基本都是大片新建的住宅大楼,看起来比较富有。
当晚与我们的一起林场职工,说过些天就可以到森林中打松子了,爬2,3十米高的树,每年都会有受伤的
伊春赶往哈尔滨,300多公里。
一路风景
这些天,遇到很多雨,但都没耽误事,不是在车上,就是晚间。
马上要下雨了
日月峡 水一方,东北最大室内水上乐园
村庄
路牌显示,桃山风景区,出了铁力。
桃山,快到跟前了,路不好走,返回。
曾经红火的厂子。
呼兰,哈尔滨的一个区,奔萧红故居而去
萧红(1911年,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1942)
中国现代女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玲玲。生于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因反抗包办婚姻,1930年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1933年自费出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1934年与萧军一起到上海,与鲁迅交往密切。鲁迅为她的《生死场》校阅并写序言,列入“奴隶丛书”出版。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养病。这时期出版散文集《商市街》、《桥》,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1937年初归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和《萧红散文》。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出版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因病重无法回内地,次年病逝。代表作为《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她的作品多取材于家乡,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为诗化小说的精品。
在东北作家群中,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是萧红。萧红的中篇《生死场》,写东北农村人民在沉滞闭塞生活中的挣扎,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他们的苦难与走向斗争。
萧红的后期代表作《呼兰河传》于童年生活的回忆中描写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
1911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六),萧红出生于呼兰城区一封建地主家庭。远祖张岱,萧红祖父张维祯一代从阿城区福昌号屯迁到呼兰。
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幼年时一直和祖父生活,无忧无虑,代表作《呼兰河传》就是回忆那时生活的。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
萧红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廼莹。她深得祖父张维祯的喜爱,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这里面的后花园,也就是后来出现在《呼兰河
萧红
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与中学同学同居怀孕后被弃,困于旅馆,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报社的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写信结识鲁迅,1934年到上海找鲁迅,并且最终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小说《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应李公朴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
哈尔滨火车站
机舱内
登机口
济南机场
等待行李
行李 转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