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3
- 收藏41
- 评论4
- 赞20
+1
出发日期/2012/11/03
天数/9天
人物/三五好友
雨崩这几年在驴友界名声鹊起,不仅是因为它和西藏的墨脱同被称为徒步者的天堂,更重要是在雪域高原的大山深处,一个长期以来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自然村落,和生活在那里的藏族同胞。
我徒步翻山进雨崩后,第二天差不多花了一天时间在村里转悠。这里是中国极少数没通公路的村庄,刚刚在一个月前,村里才通了电。全村20多户人家,只有一户是其他民族的,村里没有产业,干部是一个村长加一个会计,德钦县里每年给他们两人各发500元工资,他们只负责召集全村开会和接待上级领导视察。妇女看家,种青稞,男人牵骡子翻山越岭跑运输,空了就去梅里雪山转山转水修来世。
这里天高云淡,宁静致远,亘古不变的神山闪耀着银光,你是不是还差一步距离,一颗心就要向这里靠近?(来自我的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33c52c0101e86b.html)
用我们的脚去丈量这个未知的世界
到雨崩的前一天傍晚,晚霞依稀。
从丽江驱车向北200公里,海拔2690米的泸沽湖就镶嵌在云南与四川交界的高原山坳里,湖面面积50多平方千米,湖水清澈蔚蓝,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湖中有5个全岛、三个半岛和一个海堤连岛,形态各异,葱翠如玉。
在里格半岛的许多客栈,每天日出前就会安排大小不等的手划船,顶着初冬凌晨的寒风,带着游客们出发,登上一个朝东的小岛观日出。太阳照亮天际时,候鸟们也被金光唤醒,成群结队地从山坳里飞出,形成飞鸟与日出辉煌共舞的壮丽场面,堪称一绝
泸沽湖早晨7:09分,天边才开始抹红
泸沽湖静悄悄
7:28分左右,一队大雁被太阳唤醒
慢慢地它们调整队伍,排成了“人”字形
远近的山色在晨光中开始变幻,又一支队伍从山坳里出发。
许许多多的分队开始出发,那些天际的黑影都是雁群。
海鸥也开始醒来
它们离人群很近,希望能分享人间的欢乐。
一只掉队的孤雁,叫声响彻山涧
在船上观日出也别有一番情趣,我要拍他们,必须上一个小岛。
晨光中鸥鸟飞舞,令人振奋
原来海鸥今天的打扮是这样的漂亮
开始返航
他们会追着游船难舍难分,一幅和谐相处的温馨场面。
初冬的湖面被阳光温暖,升腾起弥漫的烟雾,船行在波心,宛如仙境。
谁都不愿意结束这段美妙的时刻
这是返回我们居住的里格假日客栈
先上一个小山坡,居高临下,里格半岛,昨晚就住在这个湾里,湖水蓝得染了色,有人在荡舟。
一条挂满许愿牌的长廊通向靠湖的佛塔
1、里格半岛客栈大都会安排观日出活动,每天晚上会通知出发时间,票价:10元,自愿参加。如果你投宿的客栈没有安排,可以加入其他客栈的船只,回来吃早餐刚好;
2、秋冬高原的早晨非常寒冷,昼夜温差大,一定要注意保暖;
3、如果要拍照,建议带长变焦is的,船上有波浪,况且天气也会把你冻得发抖
,我是带canon16-35mm和70-300mm。
4、前晚实现了走婚的人就算了。
5、更多详情,敬请关注新浪微博:南麂土著
格姆女神山下的尼赛村,泸沽湖代表性景点,驴友们网上看到的图片大多为水满一些的春夏季,会少一些细节。这里游客很少,如果你幸运,就有可能被村里的摩梭啊姐带进屋去,不想走婚都不行。
你也可以请村民划船带你去湖里、岛上游玩,或捕鱼撒网,或者就是在沙滩上晒太阳。
右边是夫妻树,左边是情侣树。对着以走婚著称的泸沽湖,同行的侣伴们要不要许个愿啊!
小落水村的村口,骑行的美女装作风霜了的树。
这里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息,站半小时看不到一个人。
这里开始进入四川泸沽湖。泸沽湖一分为二,云南四川各一半,四川泸沽湖属于凉山彝族自治州,貌似落水村有一部分在四川境内。
这是小落水村的一个湖湾,绕湖公路旁秋叶成醉。走婚出生的杨二车娜姆的老家就在这里,我不太感兴趣,没去她老妈家看,不知她是那个省的。
秋色倒影在水面,那些白点是泸沽湖独有的水生植物——水性杨花,开的小白花,是不是和杨二车娜姆家很应景。(后续的博文里会有专门介绍水性杨花的图片,感兴趣的同学请关注)
这里已到出水洞景点,有一个庙,据说算命很准,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自然景观。
远眺小落水村,据悉全村只有二十四户人家,摩梭人。
湖边树下一只马儿在散步,与大自然多么和谐的一幕,静谧的可以听到吃草的声音。
这里是达祖古村落,清丽的格桑花开满湖边。湖心是大嘴岛,上面有一个海堡。全湖散布5个全岛、3个半岛、1个海堤连岛。
达祖村码头有一片草场,红叶特别的灿烂。
手划船三两摆开,很是悠闲。
达祖码头
这样的色彩,心情是不是比阳光还要灿烂。
村民们喜欢把玉米凉在屋顶,远看像金色的琉璃瓦,蓬荜生辉啊!不知有木有另外的寓意。
回到里格半岛已是日头西斜,这是快到里格的红岩子岸边沙滩,远处山坡是银湖岛大酒店,泸沽湖有17个沙滩、14个海湾,个个精致。不是公司活动,住大酒店木有意思。
尤其在深秋黄昏来临的时候,山色青黛,鸥鸟低飞,轻舟游弋在如镜子般的湖面,夕阳的余晖投影在波心,变幻着梦幻的光影,仿佛时光在这里静止,脚步在迷离中停歇,人们纷繁的思绪随着夜幕降临轻悄涤荡。
泸沽湖是一个可以让人静下来,住上几天的地方。有老外住了一个月,推荐洛水村的青年旅舍,装饰风格很是品味,我没定到,要提前。我把两天来拍的黄昏的照片汇在一起,敬请欣赏。
三家村鸟瞰全景,蔚蓝浩渺
夕阳的余晖投在里格半岛
洛水码头悠闲的摩梭人
倦鸟陆续归巢
数以千计的鸟儿在湖面嬉戏越冬
海鸥是这里的主人,他们不跟候鸟们一伍,自成帮派
忽然想起诗人的名句:“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眷恋的海鸥和童心的游人
诗人又说:“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泸沽湖的渔人,只在清晨或黄昏捕鱼,是不是为了那一幕的倩影?
夜幕拉开,里格半岛灯火阑珊
百度地图上没有从丽江到泸沽湖的线路,这是湖形图。
如今的大丽江旅游,拉市海常常成了第一站,不仅因为它距丽江古城约10公里的近距离,山水秀丽,四季变幻,更因为它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鸟类的天堂。
近些年来,水利兴修,拉市海由季节湖变成了保持一定水位的高原湖泊,海拔2437米,每年来此越冬的鸟类有3万只左右,其中特有珍稀濒危鸟类9种,包括青藏高原特有鸟类斑头雁,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黑颈鹤、黑鹤,野生大鸳鸯等,拉市海已成为候鸟的栖息乐园。据海上的船夫介绍,再过一个月,会有更多鸟儿回家。估计旅游部门不久一定会开发鸟类观光旅游,到时候可以更近距离观赏了。
亲,看到这些美丽的精灵,你还犹豫神马,速度放下猎枪换成镜头吧!
天高云淡,远眺拉市海。在内陆高原地区,稍大一些的湖泊称海,更小的则叫海子。
坐船出海,近距离观赏鸟类
船夫介绍,这是高原大鸳鸯,出入成双成对,和我们平常所见不同,难分雄雌
青藏高原特有鸟类斑头雁
这只鸳鸯找伴侣去了,斑头雁不解。
这种鸟比较小,喜欢成集体行动,没看清楚品种
放养的滇马与鸟类和谐相处,一幅田园牧歌的图画。
云南的马为矮脚马,即是历史上以耐力著称的“滇马”,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运输工具。
其实它们比翼双飞,我拍不到同时两只
拍到两只一起了
看它们,多恩爱的一对
丽江的夜色很迷人,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行者,汇聚在这块弹丸之地。华灯初上,形形色色的男女穿梭在古镇小巷,或扎进灯光暧昧的酒吧,在过往的故事里消费时光,在温柔的夜色中放慢思绪。谁和谁碰在一起,都是偶遇,并不一定有艳福,只要净化了心灵,哪管来自天南和海北。
纳西朋友说得好:不要相信夜店里的美女,那往往是要收钱的,不要相信扎西哥哥,他们天天在酒吧里混,带不带你上床只是他今天累不累的问题。
夜幕拉开,有塔楼的是狮子山
几乎每一个客栈都挂红灯笼
古城广场的标志性景物,当地人称“大水车”
形色男女,每一个眼里都有自己的风景
已经中意的男女穿过小巷,身影摇晃
老店依旧生香,扩张了多家分店
以张艺谋当年电影取名的酒吧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万古楼应该属于丽江的制高点
小桥流水,古城经典的景致
徒步雨崩其实是翻越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西当山,到达梅里雪山脚下的雨崩村。
一早我们驱车从飞来寺出发,走乡村小道绕惊险的澜沧江峡谷约2小时,到达西当山脚,此时已没有路可以行车,要从这个大本营开始徒步20公里,在艰险、崎岖、高反的恶劣条件下,背着投宿雨崩的行李,翻越4000多米的原始森林高山,对一个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挑战自我的经历。
【补充一个忘却的记忆】徒步当天,遇一前一天到的驴友说:他到的那天,有一对情侣,女孩 在徒步过程中高反和疲劳,被迫中途改骑骡子。由于骡子通常会按自己的节奏速度爬山,比人来得快,男孩赶不上。待女孩回头再找到她的男孩时,男孩已经由于过 度缺氧疲劳突发疾病,无人及时发现而去世。在此敬告体能欠佳的驴友不要盲目前往雨崩,更不要为了面子丢了里子。
徒步开始,初冬的阳光心情不错
山谷的滚石和着断木,横七竖八
落叶覆着青苔,原始野趣
早已泛黄的树叶,所剩无几
从林中眺望,远山如黛
风霜的灌丛,点染林间
原始森林中挂满树绒,向导“次里尼玛”说,这是滇金丝猴喜欢吃的食物。
二小时后我们在一个坡地小歇,补充能量。
一片开阔的谷地,层林尽染
三小时后,第一个休闲站,有一个小卖部,主要是饮料和方便面,不吃可不行。
休息半小时后,必须出发,否则天黑前到不了雨崩,下山的路就麻烦了
鲁迅说:山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就是徒步雨崩的路况。
同行的一个女伴开始身体不适,“此里”分担了她的行李,并建议她吸氧。
到达第二个休息站时,藏族掌柜早已开始生火
酥油茶每碗10元,再不和口味都很润口,特别补充能量
掌柜亲手现做青稞饼,原汁原味,特别的香,五元一个。
徒步20公里后在雪山脚下的上雨崩村一个农家客栈住下,第二天日出后出发,再徒步前往8公里外的五冠峰,藏语称加瓦仁安峰的山脚,去看神瀑的彩虹。
从海拔3000米向4000余米进发,一路上穿过大片原始森林,除了转山的藏民和近年兴起的徒步探险,这地方几乎人迹罕至。满山野草木焦黄,秋意盎然,圣 洁的雪山不时地在向我们招手,自然古朴的高原藏区风光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由于这段山势并不险峻,经过了翻越西当山的20公里,这应该是雨崩徒步段最 轻松和精彩旅途。
日出就启程,黑乎乎的是藏族向导——次里尼玛
从上雨崩看下雨崩
藏居在山间安静地扎寨
神女峰和五冠峰交相辉映,我们要向这雪山深处进发。
山野秋意盎然
放养的骡子悠闲觅食,宁静致远
下雨崩的农家乐
开始进入原始森林
藏族向导次里说,这些大树至少有千年以上
快被风干的野果,琳珑剔透
忘了叫神马果,据悉香格里拉县里有把它作为一种饮料的原材料,有机会尝尝,纯天然的。
这是比我们更早出发,已经回程的驴友
快到神瀑了,又一个缓坡
藏民搭建的引水渠,水清凉凛冽,撒开后还结冰。11月份白天的气温零度上下,夜晚据说很冷,没有专业露营设备千万不要在山上过夜。
越往高出,藏民张扬的经幡越多,神光闪耀
梅里雪山在横断山脉中,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和西藏的察隅县交界,处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是云南海拔最高的山峰。 在藏文经卷中,梅里雪山的13座高峰,均被奉为“修行于太子宫殿的神仙”,主峰卡瓦格博,被藏民尊奉为“藏地八大神山之首”,是他们保护神的居住地,自古以来受藏民崇拜。当地人认为:人类一旦登上峰顶,神便会离开他们而去,缺少了神的佑护,灾难将会降临。因此,它还是一座处女峰。
在丽江,和来自大连、广州、重庆、四川的拼成六人小团,司机兼导游—次里尼玛,是一个藏族康巴帅小伙,常走香格里拉线,彪悍风趣而富经验。经过一天的高原 盘山公路,虎跳峡、迪庆、香格里拉、东竹林寺、德钦,沿途秋高气爽,横断山脉风光旖旎,不时让次里停车拍照(就是滇藏线的一段),傍晚到达飞来寺,天气不 佳,梅里雪山在云雾笼罩中若隐若现。于是我们在海拔3400米的飞来寺扎寨,枕着梅里入眠,准备明天早起守候日照金顶的壮丽时刻。
香格里拉地区虽处高原,但植被茂密,空气中含氧量高,3千多米我们全团无高反。
这是百度截图,C是德钦县,B是飞来寺,在A和C之间,A是梅里雪山。
凌晨5点起来,看窗外地转星移,满天璀璨,深秋的高原夜风特别的刺骨。
天开始微亮,梅里群峰中的神女峰最早醒来
群峰渐现轮廓
经幡在晨光中飞舞
左边是神女峰,藏语:缅茨姆峰,海拔6054米。右边的五冠峰,藏语称加瓦仁安,形似法冠,海拔5470.5米。
将军峰,藏语称巴乌八蒙,浑圆饱满,摄人心魄,海拔6000.1米。
观景台开始有了早起的人们
主峰卡瓦格博,一座完美的金字塔雪山,海拔6740米。
7:40分,金光首先投在神女峰,传说她是卡瓦格博山神的妃子。
天寒地冻,路上有少量的结冰
将军峰也开始冲冠
玛兵扎拉旺堆峰,也称无敌降魔战神,海拔6365米。
从日出到卡瓦博格沐浴在一片金光中,仅过了10分钟
看这亭亭玉立的神女,积雪被日光调成了奶油冰激凌状,想不想去舔一口?
人们在欢呼,感谢大自然赋予的这壮美的一刻
八点,雪山开始转白
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对主峰发起了冲击,遭遇大规模雪崩,所有队员全部遇难,长眠在了卡瓦格博。从此也更让人领会到藏族同胞对人与自然关系更为真诚和深刻的理解:人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方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八点四十分,山脉一片清晰
童鞋们,秋冬高原气候干燥,观赏梅里日照金山的几率非常的高。
这是前一天傍晚到飞来寺时的情景
前一篇博文介绍过,雨崩是在梅里雪山的山脚,需从飞来寺驱车2小时左右到西当村,徒步翻越海拔4000余米的原始山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33c52c0101du6t.html)。从雨崩向神瀑进发需徒步6小时,期间 穿越下雨崩村和另一个原始森林(http://blog.sina.com.cn/s/blog_7533c52c0101dyo7.html),可以近 距离贴近梅里雪山的神女峰和五冠峰。
神瀑海拔约4500米,向导“此里尼玛”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晚于下午2点,将于神瀑最精彩的彩虹失之交臂。当然,还要取决于虔诚、运气和山神的眷顾。
穿过上下雨崩之间的一个峡谷吊桥,途径下雨崩的海子,梅里雪山的融水,绿得像染了色。
藏民喜欢在溪流上安一个转经筒,让超度不再停歇。
原始森林难觅足迹
驴友们总喜欢做我的风景
荒草漫野
落叶成泥
遇上藏族转山的妇女
在路边常常挂有衣帽等随身物品,总觉得纳闷,同学们猜一猜是神马情况?
这更多,像一个杂货店
向导“次里尼玛”爬上高高的山坡,为我们拉起祈福的经幡。
你看,他笑得多真诚
偶尔有畏惧的驴友,骑骡子上山的,但不是我们结伴的。
看经幡满山,一定是快到神瀑了
神女峰的旗云在招摇
时而白烟飘渺
忽而烽烟四起,似远古的烽火台
神女峰和五冠峰之间,茫茫的白烟向雪谷滚来。
终于赶在太阳西斜前到达神瀑,抬头一阵轻烟飘过、、、
我用300mm镜头拉近看,是一粒粒珍珠般的雪米
山神的欢迎方式也忒创意了
神瀑春夏的时候水量较大,秋冬就以这种状态展现,我们就称其为“雪瀑”吧!
幸运的揽到了经典的彩虹瞬间。不同的时段它会出现在不同的位置,要在背太阳的一面寻找它,不经意间它就闪现了,消纵即逝。
香格里拉纳帕海伊拉草原自然保护区位于该县城西北部,距建塘城区8公里,海拔3266米,地势平坦,三面环 山,那曲河、奶子河等十余条河弯弯曲曲,流经草源注入 纳帕海,夏末秋初大量积水,形成大面积湖面,到冬春季节,湖面缩小,荡 漾的湖水就变成大片的沼泽草甸,那便是依拉草原,成云南最大的春季牧场。
我是11月13日从雨崩回建塘时在此停留,此时的湖水接近最少时期,安静得像一面镜子,和煦的阳光刚好暖心,季节将高原的草甸涂成了咖啡色,粗放的青稞架矗立岸边,看辛雅拉山如黛,南归越冬的鸟儿悠闲地在沼泽间嬉戏,同学们,还有哪一段岁月有这般地脱世离尘,还有多少个理由可以决绝离开?
此时海小草原大,夏到秋初海大草原小。
看 远山如黛
看小妞策马
看鸟儿嬉戏
黑颈鹤为世界珍贵稀有鹤类之一,被称为“高原的仙子”,全世界大约仅有1000只,纳帕海是其理想的栖息地。这仅有的千只黑颈鹤在青海高原过夏,在云贵高原越冬。
高原大鸳鸯
满天飞舞,甚是惊喜
青稞架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转经是西藏以及川、滇、青、甘藏区的藏传佛教的一种宗教活动,围绕着特定路线行走、祈祷。
从雨崩、梅里雪山、伊拉草原,一路转山转水到香巴拉,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便位于迪庆首府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龟山公园最高处。香巴拉的下午风和日丽,白云飘荡,初冬的游客并不多,导游次里说,每转这个经筒一周,相当于念佛号124万声。超度尘念,祈盼平安的童鞋们,速度转起来吧!
雨崩到香格里拉,一路梅里雪山相伴,祥云追随,这个美丽的地方,没有痛苦,没有忧伤,它的名字就叫香巴拉。
独克宗古城位于香格里拉东南隅,意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又称“月光之城”。
滇藏茶马古道从云南普洱从经大理、丽江、中甸(今香格里拉)、德钦、察隅、左贡、拉萨、亚东、日喀则、柏林山口,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
马帮的一个来回,往往要一年的时间,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马帮进藏的第一站。
在古城随时都可以看到转经筒
古城内的小山便是龟山公园,走上高高的台阶,迎面是“三清殿”,再上,是一座金碧辉煌的藏汉结合式“大佛寺”,内供释迦如来。
转经筒顶是一顶的圆形“伞盖”,轮座为巨大的滚珠轴承,轴承外围为直径约十公分的不锈钢管弯成的大环。
筒内藏有经咒,无字真言124万条和多种佛宝16吨。
转经筒高 21米,总重60吨,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镏金纯铜转经筒,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筒壁上浮雕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下层为佛家八宝:法螺,法轮,宝伞,百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
转经者可抓握大环,或推或拉顺时针转动经筒。转经时一次一定要转满至少三圈,同时心中还要不断默念六字箴言--嗡嘛呢叭咩吽,一个人很难转得动。
一只打扮的威武的藏獒不期而至,它也是承载着香巴拉千年的传奇哦。
噶丹·松赞林寺距香格里拉古城5公里,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在整个藏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
寺庙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请造型艺术之大成,又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与这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遥相呼应,彰显传奇。
詹姆斯·希尔顿的名著《消失的地平线》里描绘的香格里拉世外桃源,就是滇西北这片神奇的高原。这里有圣洁的雪山,幽深的峡谷,蜿蜒的河流,被森林环绕的宁静湖泊,净如明镜的天空,娇艳的格桑花,这里是宗教的圣土,人间的天堂。在这里,太阳和月亮就静泊在你的心中。
我从丽江到梅里雪山下的雨崩,往返就是穿梭在这片丛山峻岭,一路秋意盎然。路况不错,就是弯道比较多,容易转晕头。沿途常有一些驴友停车拍照,注意避让, 一些路段在整修,如果在雨天行驶,一定要小心塌方。来回一般都在中途的奔子栏用午餐,四川人几乎将藏区的餐馆给包了,四川话通用。
梅里群山
世外桃源里的村落
高原的红土地
这是一片过火以后被砍伐的森林
幽深的峡谷
月亮湾光景台
层林尽染
白马雪山沿途
秋天的红土地
白马雪山主峰海拔5430米,区内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植物有星叶 草、澜沧黄杉等十多种,生活着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滇金丝猴、云豹、小熊猫等。
灰岩垂直地貌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旗云?
小中甸草原
这是藏民用以晒青稞的架子,像不像枪炮发射架
格桑花藏语叫“格桑梅朵”,“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在藏族眼里,格桑花也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最普通的一种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