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18
- 收藏178
- 评论21
- 赞164
+1
出发日期/2013/08/07
天数/2天
要说这趟西北之旅,最令人惊喜的是什么,那必定是天水的存在。
要说这趟西北之旅,最让我流连忘返最爱的地方是什么,必定是这个从最开始让我念念不忘的天水。
天水最让我难忘的是什么,那必定是这里的人杰地灵:朴实好客的天水人,如精灵般的树木,舒适的气候....
要说为啥我对之后的西安吐槽如此之多,那也只能是珠玉在前,心理落差太大。
天水,从一开始做计划就进入我视线的地方,曾一度让周围人以地震、泥石流等不安全因素劝着我不去,可是自从知道它古树数量之多仅列扬州之下,再加上不知道为何的感觉,就下了决心必去。
一个人走,这点最好,想去哪儿不必商量,就算暴雨又如何。
也许是我这份必去的心,加上我自己晴天娃娃的气场,在天水整整两天半的时间,只感受了半天的夏雨,出行是一点儿没受影响。
先说一下行程细节吧:
从张掖15:06出发,坐1086次列车,凌晨到天水
Day1:伏羲庙、玉泉观和胡氏民居
Day2:麦积山石窟,南郭寺
Day3:早起9:27乘列车离开天水
天水到西安,四个多小时,买两天后的硬座票富富有余;
西安到北京,五天后的硬卧就别想了,但动车是富富有余的。
天水火车站在麦积区,伏羲庙等市内景观大都在秦州区。别想远了,两区之间有多辆公交车到达,3元就能到达目的地,非常方便。
就说伏羲庙、玉泉观和胡氏民居,只要从火车站公交车站坐1路,到达伏羲庙,然后另两个景点,依序腿儿着就到了。灰常方便。
南郭寺,9路到,火车站附近也有车站。
麦积山石窟更别提了,从火车站发公交车,5元一位,直接到景区门口,而且连仙人崖都到。
这是我玩过的这些地方,旅游公共交通最方便、最省钱的一个地方。
票价:不是一般的实惠啊。
伏羲庙:30
玉泉观:20
胡氏故居(南宅子):免费
北宅子:5元
南郭寺:20
麦积山石窟:70 观光车:15 往返。
话说这趟天水之行,从在火车上就要来了一个大大的彩头:
本来张掖到天水,11个多小时行程,从三点出发,预计到天水是凌晨2:36分。从打一开始,就默默祈祷火车一定要晚点。虽然这一路过来火车没怎么晚过,顶多就是以分钟计。可是心理盘算着去天水得路过定西(刚地震过),而且也得路过地质灾害区域,晚点吧,能晚多少是多少。要不漫漫长夜,要我一个人去哪儿呢?
盘算着,盘算着,上车几乎就开始睡觉,听着报站:兰州,准点;模模糊糊到了定西,竟然还提前了2分钟...偶的小心脏啊,算了,踏实两点闹钟起床吧。
两点摸黑起来,搬下行李包,收拾好东西,左等右等就等不来换票的,难不成晚点了?到了2:30,换票的才来,看来这趟晚点起码半个小时了。三点了,列车员过来说,还有30-40分钟就到站了。唉,不错了,起码晚一个小时,少在酒店大堂呆一个小时。
正琢磨的时候,奇迹出现了:
苍天啊,大地啊,列车竟然停下不走了。我心里这个乐啊.......
然后列车员说前面路塌了.....
什么时候能走,不知道。
O耶,穿着鞋爬上床继续睡,继续睡,睡,睡
这一个回笼觉睡的,再醒来时,车依旧没动,天却已经亮了,外面下着淅沥沥的雨,一看表六点多了。耳畔传来各种焦躁的讨论声,还有打电话询问到底出什么事情的:系统回答是沙石水害。我对面上铺的帅哥老郁闷了,家就是天水的,百度地图显示已经在天水范围内了,可就是回不了家。两点多就电话说快到了,结果六点还在火车上呢。
最重要的是,在我神清气爽的起床后,火车也开动了,在7点左右到达了目的地:天水火车站。
这是要有多默契啊!!!一点儿时间都没耽误啊。
火车上碰到那个天水帅哥,从车站一路聊天出来,向他咨询了天水出租的起步价:5元起步。紧接着他问了我住哪儿,我说七天,他说顶多要10元,如果再多就别打了。bingo,道别后,我背着我那个超大登山包向火车站广场外走去。
碰到的第二个天水人,当然是出租车司机了,问我去哪儿,我说七天。我问,多少钱,他说10块。本着节省的原则,我说不是5元起步价,不打表吗?这个时候在下着雨,我想着一般司机碰到我这种锱铢计较的,看着下雨天,肯定会说些其他一些的,怎知道,这位大哥直接给我算开了帐:“五元起步,打表到那儿7元,我就多挣你3块钱”。绝口不提天气如何如何,也不提时间有多早。也许抓住我着急回酒店的心理吧。总之我没拒绝,直接上了车,也就十分钟左右就到了酒店。
倒腾了下行李,休整了一下,背着背包打着伞出了门。门前就有公交车站,直接坐公交车就好了。还认认真真的看了眼所在车站的站名,就这样还看错了。上了车直接奔了火车站先把回程的最后两张火车票给搞定,本来想着省着现金刷卡买,没想到火车站刷卡器坏了用不了,只能现金了。
从车站出来,一抬头就看到了马子禄牛肉面馆,蹭就钻进去了。也怪不得我饿了,从上火车之后就吃过一个苹果和半斤李广杏带壳儿杏仁,一直到买完票都快十一点了。
从面馆出来,去马路对面坐了1路车,直接奔向了伏羲庙。也就1个小时左右时间吧,到站下车,司机说我坐过了一站,应该在之前一站下。从这时候起,我发现了百度地图在天水公交站名上并不准确。
没关系,反正已经是毛毛细雨了,不打伞都不打紧。
沿着干净的街道往回走,各种园景,多种色彩搭配,让道路变得不再那么的单调
干净的街道,雨后的滋润,让人仿佛不在西北,而是江南。
来到天水,才发现,天水竟然多山,四周都是山,而且很多建筑都在山上,有点儿小山城的意思在里面。
沿着这条路走,再左拐就是伏羲庙了。
伏羲庙门口新铺的广场是为了今年伏羲大典做的,一对儿绿植做的龙造型,在我看来实在有点儿毁坏古朴的韵味。
听当地人介绍,最原始的伏羲庙本不在此处,原是在卦台山,明时为了方便祭祀,在现在的地方新建了一座。从原伏羲庙往下看渭河走势,呈现出现在太极图的最原始的样子。也难怪天水是易经八卦的发源地了。
伏羲,又被尊为“龙祖”,于是天水也被称为“龙城”。古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就是指的天水,现在天水还有李广墓。
龙凤相对而生。雕刻得栩栩如生。凤是:孔雀的头、马颈、龟背,鹰爪.....组成
从这里开始,我就开始体会到天水古树之多,随便拿出一棵都是上百年的古树。而且就算不是古树,也是长得非常的清秀茂盛:比如第二张图中那一片绿色灌木,不是我颜色调的鲜亮,而是现实就如此。有些人说那是雨后的缘故,可是就是在北京,雨后也是灰蒙蒙,颜色也不可能如此翠嫩。
在伏羲庙后院,便是天水博物馆的所在,里面详细展示了天水的来龙去脉,值得一看。买伏羲庙门票的时候连同会给一张博物馆门票。
等到出了博物馆门口,才惊觉连毛毛雨都米有了。向工作人员询问玉泉观的方向,对方非常热情的告诉我出伏羲庙的后门,向右走两站地就是玉泉观,然后从玉泉观出来再继续走两站地就能到胡氏民居。
我心里这叫一个美,看来我挑一个离得最远的伏羲庙来还是对的,其他往回就溜达了。问了问大概游览时间,还够。OK,走着。
玉泉观。
这一对儿门联 说得太好了:
凸显道家文化中的那种潇洒。
这一对儿么,不言而喻,看看谁写的就明白了。嘿嘿。
当然玉泉观也是林木繁多,古树也必不可少
众位,看清楚了,上面那棵玉泉观第一柏,树龄1500年。可是在天水才排名第4。
想想看,天水第一得是什么样子吧。
看过了古树,下面这两对儿对联,请大家认认字
说实话,不查字典,俩对联我认识的字真不多。
下了玉泉山,继续往市中心走,在文庙旁 就是胡氏故居。
走在街上,没有那么多的车,干干净净,空气清新,太阳高照,却不那么热烈,舒舒服服的感觉。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目的地。
每个院子都会有一个牌牌,并且院里都会有一个介绍牌,最贴心的是,每个院子基本都有个服务人员,有什么不懂想问的,随时可以问。
这种竹制门帘看着好有感觉啊,以前俺家还有一个呢,吼吼。
知道这外面一层是什么吗?哈哈。
想得出来吗?这可是腊梅哟.....
哈哈,多么鲜艳的花朵。凌霄花啊,攀援植物啊。
可是,可是,在这里上百年的凌霄肿么成了这个样子.....竟然不再攀援而形成了自己的主干。成精了吗?
当然上面所说的国槐就是画面中左边那棵。
在南宅子的斜对面,还有北宅子,因时间问题,没来得及去,遗憾
只能照个大门了
第一天从下雨到晴天,晚上出现了好漂亮好漂亮的晚霞
夜晚的淮河静谧,就算有霓灯,也不显浮躁,而与整个城市气氛溶于一起。
回程的公交车上,惯性使然睡着了。突然被人惊醒,旁边的天水帅哥很不客气的说:“别睡了,再睡就摔着了。”果然,再不调整姿势,我整个儿就歪地上去了。
看到第一张照片里“两条河”了没?猜猜哪个是淮河?我一直以为清澈的是,结果旁边的帅哥很耐心的解释说:浑浊的那个是淮河本身,隔着一个堤坝的“河”是城市治理河水的结果,城市用水用的是这条清渠的水。如此治理方法不仅天水有,咸阳也是这样。所以细看之下,两条河的流淌方向都是相反的。
第一天的行程到此结束,打听好了第二天34路去麦积山石窟的首发车和间隔时间,回到酒店,洗洗睡了。准备第二天的行程。
第二天早起,计算着时间来到火车站,看着空荡荡的车站,盘算着下一趟的发车时间,抽工夫奔进牛肉面馆火速麻利儿的进行早餐战斗,边吃边看着车站。果不其然,在战斗一半的时候,公交车进站开始上人,一看表,噫,到点儿没发车,看来比20分钟的发车间隔还会长一些。盯着公交车,抓紧战斗,眼瞅着关门准备出站,咽下最后一口,抓着书包向车站冲去,嘿嘿,赶上了。(距离近是王道啊!!!)
到了景区,偶们是基本上是第一拨游客,最命苦的是这一行早去的没人顾导游,可苦了我这个想听的。没办法进景区再蹭吧。
说说天气吧,头天朝霞漂亮,今天本应是个大晴天,可是麦积山所处地区也许是雨刚停的缘故,我们早晨进去的时候竟然看到了“秦州十景”之一的“麦积烟雨”。
当然,山门是等回程的时候大晴天拍摄的。
麦积山石窟简介
看见没?基本都是这种铁栅栏。这个窟算最浅的,栅栏离石雕最近的。
这个是下面这个无头雕塑的介绍。
现在对外开放最大的一个无遮拦石窟就是004窟
麦积山多石窟,也多天然的石洞
于是,这里成了鸟类的天堂
忙碌的鸟儿飞来飞去,我也该离开这里去往下一个目的地,南郭寺了。
坐上34路,问了下司机,正好在七里墩下车就有9路直达南郭寺,真心方便。
看到山门了?别高兴太早,离真正山门还远着呢。
过了这道门,千万别上台阶,那个是成记博物馆,不通着南郭寺。
这刚几月啊,两边的爬山虎叶子已经变红了,而且还是那种通透的红。
向左拐弯,沿着柏油马路一直往上走。
真心挺累的,而且太阳公公出来了,虽然不热但还是很晒的。我都有要放弃的心了。还好没放弃,要不咋能见到“树祖宗”呢。
再没力气的最后关头,终于看到了真正的售票处,看到了南郭寺的镇石
必然看到了守护古寺的两棵古树
这可是两棵树形成的包围圈......
这右边一棵才1300年,真心不算什么
这棵龙爪槐和小叶朴也不算什么。
天水NO.1的古树在这里
2500年树龄,至今仍然活着。
众位可能看不懂了,这到底哪一棵才是啊。
细听我往下说:
我第一眼看也惊了,因为这一个围墙里光看着像单独一棵树的就有4棵:(以图片位置来说)最近的这两个卸叉,中间的灌木 还有最右边曝光过度的一枝粗叉(和这边两支粗细差不多)。单独哪一个都不像是2500年的。
于是,问呗。真正的答案是:除去中间那棵小叶朴外,其他三支分叉同属一棵树——也就是2500年树龄的春秋古柏。
在long long ago的某一天,或许是雷电,或许是本身分叉支撑不住,于是长成了现在这样。
小叶朴是从哪儿长出来的呢?是长在了这棵春秋古柏的树洞里。
据说现在小叶朴的根包裹着春秋古柏的根,对古柏起了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
最最神奇的一点是:曝光过度的那一支,树皮已经完全脱落,光秃秃的了,可是,在它的顶端竟然生生的长出了新的笔直向上的枝桠,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粗度,相当于一株小柏树了。(原谅我看得惊奇忘记拍照了)
而且离得最近的这两支,一支断毁,而另一支顶头的枝桠钻进了临近另一个柏树的枝桠里,让另一株柏树分担些这株古树的些许分量。
看着这满园的古树,满园的绿植,不禁让我感慨,天水真是树精灵存在的地方。
南郭寺,难道是南郭先生所住吗?
南郭先生是否住过我真心不知,但是诗圣杜甫,却真真切切在天水呆过。南郭寺里现存的人文景观大多是关于杜翁的。
看到这株植物,我心里的疑问呈现出无限大的趋势
红豆生南国,这大西北的天水肿么会有它的身影呢。
从打胡氏故居开始的腊梅、凌霄、石榴,到南郭寺的红豆杉和各种各样的竹子,植物种类繁多、长势茂盛不说,好多都是长江流域的植物种类啊,肿么会在这里出现呢?
嘿嘿,在南郭寺里碰到了好客的天水人,细聊之中解开了谜团。
这得从天水的地理位置讲起。天水,在哪儿?在甘肃。甘肃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就是大西北嘛!
可是看看地图,就会发现,甘肃这个哑铃的东南端毗邻四川已经探进了长江流域。
再看看纬度:北纬34°05′~35°10′之间 离神奇的北纬33度线是多么接近了啊。
天水,就位于秦岭的西端,地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举个最直观的例子:7月底天水秦州区娘娘坝发大水。这些水最终会流入白龙江直至嘉陵江最后汇入长江。
天水不仅仅是四季分明,而且是二十四节气都节节分明。比如说今年是暖冬,但是在冬至的前后两天,气温一定会有明显下降,哪怕之后再升温。
突然我想到了在天水这两天的天气变化:
我是8月7号早7点到的天水,从在火车上天水地区就一直在下雨,而且雨不小,可算是中雨了。可到了7号中午,雨停了。8号便是大晴天,9号也是晴天。
看看节气:2013年8月7日 16:20:21 是立秋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啊。
多么舒适的地方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而且冬天有南方所没有的暖气,免去了阴寒之苦。四面环山,渭河穿城而过;5000年历史看西安,8000年历史看天水;现存古民居数量远远大于平遥古城(90年代没有保护意识,毁了一批)。
这有山有水有历史有文化的好地方肿么舍得走呢。
天水,值得慢慢细细品味的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