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4
- 收藏24
- 评论4
- 赞14
+1
出发日期/2014/03/15
天数/10天
人物/情侣
科尔多瓦不能简单地用“美丽”来形容,它是“魅力”。因为之前做过功课,所以没有太出乎意料,没想到写游记时,删到300张照片就再也没得删了。所以篇幅长。
为了方便游览安达卢西亚,我在马拉加租了2周的 B&B(公寓旅馆),在当地旅行社订购飞往摩洛哥和大加那利群岛机票的时候顺口问了声“有没有去科尔多瓦的火车票”?回答说有。这样我就付了50欧元买了高铁来回票。我乘坐的是上午9点的火车,1个多小时的路程。
火车奔驰,这时我才发现这里到处都是橄榄树。一排排种得整整齐齐的通常比较幼小。
这张本来是要删除的 - 几个大烟囱冒着白烟,飘到半空就成了灰色,灰尘覆盖好几百平方公里,原本干净美丽的乡村就这样笼罩在烟雾里。联想到国内人人憎恨的雾霾,心里难过了好一阵子。于是决定留下这张。
一路上也是有景致可看,这是一座山顶古城堡,围绕在山脚下的是白色的村落。
科尔多瓦是历史名城,腓尼基人,迦太基人,罗马人,摩尔人......都先后占领过。在去安达卢西亚之前就早早决定要去那里看看。关于历史我就这么一笔带过了。10点过后车到站,在游客问讯中心拿了张地图就往老城赶。科尔多瓦主教堂(或科尔多瓦清真寺)最早建于786年。1238年天主教“收复失地运动”后,将原本清真寺改为罗马天主教的主教座堂。1523年,在摩尔式建筑的中心,开始修建文艺复兴风格的圣殿。今天它是科尔多瓦最重要的地标。是我这次旅行的重中之重
从火车站到老城需要进过一条宽敞的花园大道,就跟公园似的漂亮,还有许多橘子树。这是我对该城的第一印象,所以留了十几张照片没删。
这些橘子树应该都是观赏树种,所以果实掉地上了都没人捡。
这是1993年被发现的一个古罗马陵墓。
科尔多瓦老城公元8世纪科尔多瓦被穆斯林占领,10-11世纪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人口约50万。(现人口33万)。这城墙估计不是古罗马时代修建的,从它剑型垛口估计,是摩尔时代的产物。
一般护城河都做防御用,你看这儿的护城河,挡得了谁?作为花园水池倒是很适宜。
有人在讲解城墙历史,可惜是西语 - 听不懂啦。
这个雕像应该是阿拉伯人,隐约记得是位医学家?
远远的看见有人在一段高大的城墙下排队。这个是国内介绍不多的Alcázar de los Reyes Cristianos - 基督教君主城堡。
基督教君主城堡是一座中世纪城堡,位于瓜达尔基维尔河畔,靠近科尔多瓦主教堂。这座城堡曾经作为伊莎贝拉一世和斐迪南二世的主要住处之一。参观门票4欧元,我在排队时并不知道该处是何方神圣,一度以为才4欧元肯定是个骗钱的假景点。谢天谢地没有离开,不然若是与她擦肩而过真要后悔一辈子。
说是“基督教君主城堡”,可历史却要长而复杂得多。写写一长串不如长话短说:它原是西哥特城堡,后来倭马亚王朝的拉赫曼一世(伊斯兰),建立科尔多瓦哈里发,以该城堡为王宫。1236年,基督教军队夺取了科尔多瓦。1386年,阿方索十一世开始在穆斯林城堡的部分遗址上建造今天的建筑物。该雕像估计就是他。
该城堡经历了恩里克四世与他的同父异母十几岁的弟弟阿方索的内战。恩里克的继任者伊莎贝拉一世和她丈夫斐迪南二世对格拉纳达的战役在1492年取得成功。同年,君主在城堡会见了准备第一次远航美洲的哥伦布。
这个城堡简直就是一部西班牙历史教科书,内容太多太丰富无法详述。大家就来欣赏欣赏吧。
城堡的中心是摩尔人庭院(Patio Morisco)。有两座塔:狮子塔(Torre de los Leones)和致敬之塔(Torre de Homenaje)。后者为哥特式,有尖顶的天花板,等一下我们会看到。现在就让我们站在塔顶观赏瓜达尔基维尔河两岸的风光。
古罗马桥远眺
科尔多瓦大教堂远眺
Royal Stables
有人在训马
致敬之塔(Torre de Homenaje)内景。原来想展示更多照片,可是我忘记了在上传前删掉了。(删掉一大堆照片还有350张,科尔多瓦旅游资源实在丰富)
城堡里的一座小教堂。里面展示了很多古罗马时代的遗物。
这座废墟原来是可以步行参观,现在废墟中的木桥坍塌
女孩们在花园的水池里洗脚。以前看到过报道称中国游客在卢浮宫水池泡脚。其实无所谓啦。天热大家都会这样,不必大惊小怪。
摩尔人对水的运用堪称一绝。这个花园的流水系统引人赞叹。(之后还会向大家介绍格林纳达和塞维利亚的花园流水体系)
离开“基督教君主城堡”下一个景点是罗马古桥。该桥建于公元1世纪,原来是木桥,后改建成16孔桥,长247米,宽约9米,西班牙文物,目前只供步行。
这座水车里基督教君主城堡不远,可能是用来引水灌溉花园的。现在已经淤积。
桥背水面的桥墩是圆形。
正午过桥拍的天使照片。(傍晚我又过了一次桥,又拍了一张照)。桥上卖艺人较多,水准都不错。
卡拉奥拉塔(Torre de la Calahorra)位于罗马桥头,为保护该桥而建。1931年,此塔与罗马桥和桥门被列为西班牙国家文物。设有安达卢西亚生活博物馆,展示9世纪至13世纪,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各种文化的共存。很有教育意义。4欧元,没进去。
迎水面的桥墩是尖角型。
远眺科尔多瓦大教堂(科尔多瓦清真寺)。
拉提琴的小妹妹生意可好啦,估算一下一天能进账600欧。当然站一天很累的。
直到现在我们才进入正题 - 我们要去参观大教堂了。
教堂的高塔。
岔开一下,那天见到的双胞胎特多,几十对。
售票处就设在教堂花园里,所以你可以看到这里与许多人在闲聊晒太阳。门票8欧元。说实话在贵都要去的,来之前不知道听了多少遍,看了多少回,世界遗产呢。
该寺院虽经多次扩建, 但建筑风格和特色并没有变, 只是建筑面积越来越大,装饰越来越丰富。寺院是按阿拉伯清真寺的传统风格修建起来的。整个建筑为长方形, 长180米, 宽130米, 巍峨雄伟。该寺主要分宣礼楼、桔树院、礼拜正殿、圣墓等几部分。桔树院内有一水池,是穆斯林在礼拜前履行净礼的地方。
科尔多瓦圣母升天主教座堂(Catedral de la Asunción de Nuestra Señora)又名科尔多瓦主教座堂(Catedral de Córdoba)或科尔多瓦清真寺(Mezquita de Córdoba)。该建筑最早建于786年,1238年,收复失地运动后,将清真寺改为罗马天主教的主教座堂。
礼拜正殿建筑宏伟, 装饰极为豪华,由斑岩、碧玉和各种颜色的大理石石柱构筑而成。现在殿内尚存的850根石柱, 将正殿分成南北19行,每行各有29个拱门,每个拱门又各有上下两层马蹄形的拱券。整座正殿玉柱林立、拱廊纵横。
这是个大理石雕像绘有色彩,因此栩栩如生。
教堂外的露天餐厅,一群西班牙吉他手在演唱。
猜猜这个是什么地方?
是家工艺皮革制品店。
街边一大群人拦住去路,以为碰到游行示威。其实全是站在街中央喝酒的人群。
科尔多瓦市中心市容。2点多午餐时间,于是在旁边随便找了家餐厅。
这是餐厅墙上的酒单。啤酒不是按瓶卖,西班牙卖酒按桶卖。价格都在上面了, 3.5 -4 - 6 - 8 欧元不等,随你挑。
除了海报,还有实物展示,让你一目了然。服务员见我只吃饭不喝酒把眼睛瞪得老大,来这里有光喝酒不吃饭的,没见过光吃饭不喝酒的。
方形皮萨4欧一份,油炸海鲜3欧一份
全是吃客。西班牙人对于吃和中国人一样热衷。
老城内古迹不少,恕我不一一详述。
别小看这个十字架,它也是列在游览地图上的景点。但我对它没有多探索。
像这样的瓷砖拼画在安达卢西亚城市几乎每个拐角都可以看到,多为宗教题材(也有民俗)质量上乘。原本以为这两幅很精致,但是现在看多了,那只是一般水准,OK而已。
市景多幅
下午的目标是著名的“百花巷”。这是巷口一游客在饮水。居民会在窗户边放上一罐水,游客自饮。但要做到不让水溅到胸口还是要一点技术滴。
虽然早已知道“百花巷”名不符实,但真见到还是吃一惊。其它巷子怎么说还有几盆花,而闻名遐迩的“百花巷”却只三三两两放了几盆花,倒是服装店比花盆还多。
照片上方的几朵红花可能就是“百花巷”的全部家当了。
巷子里有一个酒吧,许多穿着传统服装的西班牙男子在饮酒。看到我在拍照,都开始耍活宝,一个个凹起了造型。
自己拍了照不算,还打算叫酒吧里的朋友都出来拍照。虽然在“百花巷”没看到什么花,但遇到这群“花样美男”也算补偿。
“阿拉伯之家” - 据介绍是很有历史的一处景点。不但免费,里面连一个管理人员都不见。
这是一巷子里的餐厅。
离开马拉加,我在塞维利亚停留了17天。虽然早有所闻她的美丽,但塞维利亚依然让人惊艳,每一天都有发现,每一天都有精彩,是我此次旅行第一个愿意定居的城市。(除了夏天,爆热!)所以就让我多费点时间,向大家详细介绍塞维利亚的全部景点。本篇虽是什锦开篇,但照片已经超过220张, 比较长。文章中的十个景点已经分4集发表了游记 (另加夜生活一篇),大家可以按照感兴趣的景点选择性阅读。这一辑就让我先做一个概括性介绍。
塞维利亚 SEVILLE 是安达卢西亚的首府,西班牙第四大城市。 瓜达尔基维尔河从市中心穿过,当年从美洲运回的大批黄金白银经塞尔维亚运往欧洲各地。河边著名的黄金塔建于1221年,古时的黄金塔的外墙铺着金砖,炫耀着城市的富裕和繁荣。现在市区依旧保留了许多(伊斯兰)摩尔人的建筑,那是城市最美的部分。
瓜达尔基维尔河是我见过的最干净的都市河流。河水碧绿透明如翡翠般可人。就连之后维也纳的“蓝色多瑙河”也是徒有虚名,无法与之相比。
她的西班牙广场是整个西班牙最壮观的。此外名扬四海的,还有她的主教堂(清真寺),那是中世纪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内部装饰精美华丽,有大量黄金。主教堂对面的塞维利亚皇宫始建于1181年是由原来摩尔人的宫殿改建而来。,并持续建造了500年。她的花园让人津津乐道,她是摩尔式,安达卢西亚也基督教风格的混合体。还有很多很多........
塞维利亚在1929年主办了西班牙-南美洲展览,为此在玛利亚路易莎公园的边缘兴建目前的西班牙广场,举行西班牙的工业和技术展览。
该广场是一个巨大的半圆形,美轮美奂,是塞维利亚的象征之一。
玛利亚路易莎公园 - 当年西班牙广场就是从她旁边开建的。
这一次住宿还是AIR B&B。房子在老城的大力神广场旁边。西班牙人爱吃,大力神广场周围的餐厅酒吧更多。有时晚饭后在广场散步,看看那些永远挤得满满腾腾的餐厅真的会怀疑“那是在经济危机背景下”的西班牙吗?
广场后的小街,我就住附近。
那就是房东杰米了。一个西班牙文艺青年。有时半夜会打开视频,对着那一头的女朋友弹琴歌唱,唱的都是自己谱写的情歌。西班牙男人的浪漫可见一斑。他的女朋友们在不同国家,有好几个。
通往广场的100米巷道边有4家酒吧,其中两家是同志酒吧。每天从下午起就有很多人了。大家都爱坐在外头。
我是刚从摩洛哥飞回来的,回来后发现广场上搭起了许多小摊 - 主题竟然还是摩洛哥。哈哈,也不怕我看腻了。
放了较多的照片是想让大家体会一下塞维利亚人的日常生活。那里的生活压力不大(不包括失业人群),各类活动也非常丰富。其实失业者也有赚钱妙方,像我那个房东杰米,是个戏剧爱好者,会参加一些无报酬的排练 - 这不能算工作。他出租的房子也不是他本人的,是租来的3房一厅。他自己住一间,另两间放租。租金比正规饭店低,却要比长期租房要高。其中一间收入足够付房租,另一间则够他每日开销了。
组织者还安排了许多文艺节目供调节气氛。那些穿得五颜六色的人都是演员。
肚皮舞哦。挺胖的一位姑娘,抖起来却很专业。
看见烤乳猪了。烤乳猪是西班牙人的美食,肯定和阿拉伯人无关啦。不过这里毕竟是西班牙,所以在“阿拉伯集市”上你竟然能看到乳猪。我有尝,不是很好吃,跟我后来在塞戈维亚吃到的正宗烤乳猪天差地别。那是后话。
乳猪摊设在大力神广场南头,斜角还有一家同志酒吧。趁着白天酒吧没人赶紧拍两张照片。那是一家以脱口秀和人妖表演为主的酒吧。有一晚下小雨,我穿着斗篷去散步,(我有饭后散步的习惯)。进过该酒吧好奇张望了一下,结果给人妖姐姐逮着机会嘲笑了一番。
橱窗里的小玩偶,浓浓的安达卢西亚特色。
圣徒玩偶放在了胸罩前。西班牙人都有宗教狂热症,却同时又非常世俗,还是世界上对同性恋最宽容的国家之一。很有意思的混合体。
塞维利亚皇宫 - 世界遗产。可见其分量。有朋友曾说它是小阿尔罕布拉宫,两者观其一即可。!!住口!!这座宫殿举世无双,是“必看”的景点。
塞维利亚圣母主教堂 - 建于1198年,原先是座清真寺,1248年改建成大教堂,又一个世界遗产。教堂也是哥伦布埋骨之地。
虽然参观教堂要收费,但为了方便信众,在靠近繁华商业街的一侧有一免费入口。该开放部分面积不大,但透过铁栏杆依然可以看见主厅内的一些布局。
众所周知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在塞维利亚最令人激动的活动是“圣周”。我有幸在这段时间经历“圣周”。虽然不会做专辑,但在之后的塞维利亚,加迪斯和塞戈维亚中向你做些介绍。但所有西班牙城市中,塞维利亚的“圣周”是最疯狂的。下面是城市在为圣周游行做准备-搭建看台,游行时交通封锁,所以你需要付钱占位。
这是我午餐的餐厅照片。那是家以斗牛为主题的连锁店。TAPAS是少不了的,还有西班牙人爱吃的火腿和牛排。
不过我没点牛排,午餐吃的是鱼,还有串串烤。
西班牙人的热情是出了名的。我看见几位男士在为一桌美女弹琴歌唱,于是偷偷拍了张照片,谁知被人发现,这下可不得了了。摆起造型任拍。哇~~~还不是一般美女,都是各城镇的获奖美女呢,身上都挂着荣誉锦带,黄色的。
不过最美的选美女皇是这位“貌美如花”的小姐,她向我展示她的红色“荣誉锦带”- 冠军哦!
因为临近“圣周”,商店里都有特别布置。这是家甜品店。橱窗里放置着用巧克力制作的人物,想先了解一下“圣周”?看看橱窗吧。身穿白袍,头顶各色尖尖的高帽的就是游行的信徒。
游行队伍扛着巨大的圣像缓慢地从大街经过。圣像多半是耶稣和圣母玛利亚。图是由巧克力制作的耶稣和十二门徒。我当时就在想:人们是先吃掉耶稣呢?还是先吃门徒?是先咬头呢?还是先吃身子?
这是甜品圣母玛利亚。制作精美,和后面教堂里的圣像有九分相似。
图是教堂里的圣母圣像。过几天圣周,每个教堂都有各自的圣像参加游行。这是一年里圣徒的最大节日。
长长的蜡烛有两个人点火。一个在圣像下方点蜡烛。一个在圣像上方点蜡烛。
另一个教堂。人们在门口排队参观“自家”教堂将要参加游行的圣像。队伍好长好长。
塞维利亚街景。大家来看看这座城市。
都市阳伞”- 当地人称“大蘑菇”。号称世界最大木结构建筑。
大蘑菇对面的甜品店。地段好,人气旺。
在都市阳伞至英国宫中间的一个甜品店。推荐它的鲜奶蛋糕。有一天在看弗拉门戈舞之前尝过一次。有意思的是在该店买甜品需要先拿号,不然没有服务。
西班牙广场附近的葡萄牙领事馆。
1585年老建筑。
以前是个卷烟厂,传说中“卡门”在此工作。该建筑雄伟庞大,外面竟然还有一圈护城河,难道还怕小贼偷烟不成?论规模,作为总督府绰绰有余。
萨维利亚老城墙。
这幢建筑其实已经被荒废,离大力神广场不远。建筑下半段挡着七夹板,上半段好多玻璃破碎,也用夹板挡着。但这是幢漂亮的摩尔复兴式建筑。 我跟我爱人开玩笑,等我们中了六合彩就把它盘下来开饭店。
住家附近的萨尔瓦多大学教堂 Iglesia Colegial del Salvador 。
有网站说塞维利亚老城街道密如蛛网,即便有地图也容易迷路。不过就我一路走来,塞维利亚的老城算是宽敞的。只是人行道太窄,常常只有半步宽,车来车往比较险。
塞维利亚美术馆。
在老城东面靠近彼拉多官邸的周围有许多值得点赞的宏伟教堂当地旅游手册上都有推荐。可惜我可能把该手册给弄丢了,所以遗憾无法回忆起它们的典故。
彼拉多官邸(Casa de Pilatos) 是梅迪纳塞利公爵的府邸。这座建筑混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和西班牙穆德哈尔风格,被认为是安达卢西亚宫殿的原型。绝对值得你去参观。之后会有介绍。
官邸周围有许多漂亮教堂往往藏在楼群后面,根本无法看清全貌。
这是塞维利亚圣母主教堂附近的西印度群岛综合档案馆 (ARCHIVO GENERAL DE INDIAS)。
Hotel Alfonso XIII 阿方索十三世酒店,一家五星酒店,建于1916年和1928年之间,专门为1929年伊比利亚-美洲博览会而建。那段时期集中盛产了许许多多流芳百世的大型标志性建筑。我希望自己住在那里。
这是塞维利亚省政府大楼。里面在展览本地画家的画展。
省长办公室
塞维利亚王宫最初是摩尔人的一座堡垒。阿尔卡萨尔(Alcázar)来源于阿拉伯语,意为宫殿。木瓦希德王朝最早在此处兴建了宫殿。塞维利亚王宫是穆迪札尔风格(mudéjar)建筑留存的最佳实例之一。西班牙王室目前仍使用该宫殿,是欧洲最最古老的“活宫殿”。1987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
该宫殿位于著名的塞维利亚圣母主教堂对面,门票12欧元,在西班牙算是贵的。好在它物超所值,可看,好看的东西太多,让你不得不大叹:值!
在正式进入参观前我先看了旁边的一个厅,(照片5张)。我猜测这是 CasadeContratación。它由管理与新世界殖民地贸易的天主教君主始建于1503年,在这幢Casa(房子)的主要用途是处理贸易相关法律纠纷与美洲的贸易。"Casa" 包括一个教堂。在那里,哥伦布会见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随后开始了他的第二次航行,并且展出了一幅最早描绘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绘画作品。我是看到那幅巨型油画的,但鬼使神差没有拍照。可能当时没有预料到它的历史重要性。(第一次远航前哥伦布在基督教君主城堡会见了费迪南德和伊莎贝拉。
这是国王彼得宫的正面外墙 (Façade of the Peter of Castile's Palace in the Alcázar) 。穿过这扇门就开始我们今天的游览。
这一部分具有浓浓的阿拉伯风,中间是大理石庭院是喷泉,四周则是奢华的接待客房。
一排排大理石柱,一个个曲线优美的券拱,大理石铺就的庭院,以及中央长方形的水池,这里是整个宫殿的精华所在。
天花板上的王室的徽章。不知道是以前的,还是当朝徽章。
清晨起床,蓝天如洗。今天的主要目的地是塞维利亚主教堂,又称塞维利亚圣母主教座堂(Catedral de Santa María de la Sede)。此外还有圣十字区,那是以前的犹太区。
从大力神广场开始。穿过一条繁荣的商业街。两边有许多漂亮的建筑,这是我喜爱塞维利亚的一个原因,房子都那么漂亮。
英国宫 - 西班牙游客的最爱
市政厅广场 - 相比它的西班牙广场似乎逊色不少。
市政厅门前抗议的人们。只有此时才让人惊觉西班牙尚在经济危机之中。
市政厅侧面。你可以看到人们在为“圣周”搭台做准备。
骑马巡逻的塞维利亚警察。
难度极高的活雕塑。还有更高难度的呢。
看见一座雄伟的建筑,吃不准是不是塞维利亚大教堂
转到侧门才看到那座女神的雕像 - 那是装饰在塔顶的翻版。没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塞维利亚主教堂,联合国“世界遗产”。8 欧元良心价。排队的人还真多。这个景点似乎是赶晚不赶早。
你看这排队人群,大概需要20分钟。后面的那座建筑就是“西印度档案馆”,另一座联合国“世界遗产”。(已经在“开篇”里介绍过了)
排在队伍里还能看见这排城墙,那是塞维利亚第三个联合国“世界遗产”- 塞维利亚王宫。重量级景点都挤在一块儿了,方便大家参观。
游客入口处估计是侧门,门券上的雕塑有许多空缺,也许是等待未来更多的圣人吧。(教会每年都有“封圣”活动,以鼓励为天主教作出杰出贡献的已故人士)
翻拍的教堂鸟瞰图
这是世界上三大教堂之一(另两座是圣彼得大教堂和圣保罗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它原先是座清真寺,建于1198年,1248年改为天主教教堂。1401年重建新教堂,直到16世纪才完工。它的主殿高42米,异常华丽。
教堂内最受关注的是“四王抬棺”- 那是哥伦布的棺柩。四个国王的功绩都不如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可见其地位之高。我在《春风四月西班牙-科尔多瓦》里上传过一张“基督教君主城堡”照片,那是哥伦布第一次出发前会见斐迪南国王和伊萨贝拉女王的地方(看,是国王和女王,不是国王和王后,在西班牙,伊萨贝拉女王的影响更大更远,让人有一种“伊萨贝拉女王和她的丈夫斐迪南”的感觉。其实,那时的西班牙通过联姻合并成现代西班牙的雏形。所以是双王。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可他们似乎和谐得很。)后来发起的“收复失地运动”以天主教为主的北方彻底扫平了伊斯兰教的南方摩尔人 ------这是题外话。
“基督教君主城堡”的花园里有“双王会哥”的雕塑,双王的高度是相同的,伊萨贝拉女王并没有因为是女性而低于她的丈夫,哥伦布的身高与两君王等高,可见他的功绩不在双王之下。所以在塞维利亚大教堂里看见“四王抬棺”也就不足为奇了,奇的是哥伦布是意大利人。
大教堂特别之处是 - 还有一个巨大的珍宝馆。这让人觉得不虚此行。它是免费的,包含在8 欧门票里。
里面有好多金的银的,红宝蓝宝。本人是个大财迷呢,看到那些金银珠宝眼都直了 - 玩笑啦。眼直了是因为他们的艺术价值,不光是金银价值。
除了金银器,还有雕塑油画等,也很值钱。(哈哈,说来说去我就是个老财迷)多上传几张让大家看看,只是估价要靠专家了。
教堂东面是“圣十字区”,也是塞维利亚的一个旅游热点。圣十字区也就是以前的“犹太区”。它的可爱之处是它的蛛网小巷,里面有许多安达卢西亚特色的餐馆和纪念品店,是品尝美食,或买个小礼物的好去处。
这位街头艺人的吉他弹的不错。其实我应该买张CD才对。可惜西班牙吉他高手太多,几乎每个城市都能听到出神入化的“吉他大师”的演奏,结果就是一张都没买。
这里没有世界遗产,随意漫步是最好的选择。(照片数张)
紧挨着“塞维利亚王宫”围墙。
圣十字区虽小,但旅游饭店为数不少。在小巷里看到这家饭店的庭院不错,于是征询了门口 DOOR MAN 的意见跑进来参观。大多数西班牙饭店都喜欢游客进去观看。如果你一时找不到厕所,这也是非常有用的一招。离开时夸奖他们的院子漂亮,老哥笑眯眯的。
茶摊
所费时间不多,最后折回原地大教堂。你可以看清塔顶的女神雕像,我们在入口处看到过她的翻版,雕像不是固定的,风大时会旋转 - 像是个风向标。
Plaza de España (Seville) 西班牙广场(塞维利亚)是塞维利亚地标性建筑物,西班牙摩尔复兴建筑的缩影。塞维利亚在1929年主办了西班牙-美洲展览,为此在玛利亚路易莎公园的边缘兴建目前的西班牙广场,举行西班牙的工业和技术展览。
西班牙的所有城市都有一个“西班牙广场”,有的华丽有的简单。塞维利亚是全西班牙最美丽的一个“西班牙广场”。我在巴塞罗纳也介绍过那里的“西班牙广场”,不过看了这个以后,决心接下来一定要拍遍所有经过的西班牙城市的“西班牙广场”(说起来真拗口)大家若有兴趣不妨跟随我一个城市一个城市慢慢看。我认为一个一个比较很有意思。
这一辑主要是图集。大家看图便是,不太费劲。
首先我们从塞维利亚王宫旁的街边花园出发。步行去“西班牙广场”。塞维利亚的主要景点都很集中,这对游客很有利。(但鉴于它们的面积和内容都很大,若非急着赶路,建议在塞维利亚逗留至少2天)
不要小看这街边花园,它紧挨着王宫,繁花似锦,内容还真不少呢。
隔着马路眺望“卡门曾经工作过的烟厂”- 现在的塞维利亚大学(照片2张)。对了,它就位于王宫和西班牙广场之间,也是个“方便景点”,可以顺带参观(下期介绍)。
葡萄牙领事馆和其正门
一家便宜的餐馆坐落在领事馆旁,我的午餐就在那里解决了。口味一般。
嗒哒 ---- 这就是著名的塞维利亚“西班牙广场”了。该广场是一个巨大的半圆形,连续不断的建筑环绕着广场边缘,护城河上有许多美丽的桥梁。广场中心是一个大喷泉。今天,广场上主要是政府建筑物,如El Ayuntamiento,但依然美丽。游览广场的一个流行方式是租划艇沿护城河漂流。
广场的墙壁上有许多壁龛,每个代表了西班牙的不同省份。游客可以拍摄自己所在省份的照片。我挑了两个不太出名的省份。接下来就是大量广场的照片,大家欣赏吧。
西班牙的瓷艺技术高超。它们色彩缤纷,但主色调是黄和蓝
长廊的天花板是木质的。顶上的徽章对应长廊外的省份。
建筑内的瓷面墙
整个广场是免费的,包括二楼。你可以登楼欣赏广场美景。对了,想拍夜景的话请在八点半之前赶去,太晚了会关门。想看夜景的话也不难,我在《塞维利亚全集》的最后一篇会介绍该城的都市夜色和夜间娱乐活动。
玛利亚-路易莎公园大部分用地原为圣特尔莫宫(开篇中有照片)的花园。1893年由公爵夫人捐赠给塞维利亚市作为公园。从1911年开始,让-克洛德·尼古拉·弗莱斯蒂埃重新设计成目前的形状。1914年, 建筑师阿尼巴尔·冈萨雷斯开始为1929年伊比利亚-美洲博览会兴建工程,博览会部分在此公园内举行。
大家快来围观塞维利亚的“小天屎”们。
花园里至少还有2个博物馆。这是 Museum of Arts and Traditions of Sevilla 塞维利亚艺术与传统博物馆。
入内购票,好像是1欧还是2欧,数目太小没记住。艺术与传统博物馆,顾名思义有许多与传统相关的展览。
每个参观的人关注点都不同,就看你是做哪一行的,或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以下是塞维利亚传统富裕的居家布置展览。
一天的游览告一段落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有三个景点。第一个是塞维利亚大学,以前的皇家烟厂;第二个是都市阳伞,号称世界最大木结构建筑;第三个是塞维利亚现代美术馆,这个景点在阿方索十三世运河的西面(城区主要在河东)国内旅游网站介绍不多。
曾经有个女人叫“卡门”,她居住的城市叫塞维利亚。塞维利亚是座热门的旅游城市,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是许多歌剧的主要背景,最为著名的是比才的《卡门》(改编自梅里美的同名小说)以及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尔第的《命运之力》;贝多芬的《费得里奥》;莫扎特的《唐-乔望尼》和《费加罗的婚礼》等。《唐璜》的传说是以塞维利亚为背景,文学范都知道。
首先要介绍的是Royal Tobacco Factory 皇家烟厂。它是塞维利亚的一座18世纪石砌建筑,曾为欧洲第一家和最重要的卷烟厂,也是西班牙旧政权时期最豪华的工业建筑。20世纪50年代以后改为塞维利亚大学校长楼。
厂房犹如总督府般庄严和豪华,四周建有壕沟(不知道古时是不是护城河)。我到今天都在思索,一个烟厂真需要护城河吗?难道只是为了保护那些烟叶?虽然我称呼它为“卡门的烟厂”,也查看了有关“卡门”的资料,但今天所介绍的毕竟是景点,所以我把重点放在建筑本身。
该建筑十分庞大,我在谷歌地图上测量后得知它是(长宽)175米乘以145米。平时经过好多次,但也没有真的想去参观,直到有一天天阴阴的,想在外面拍照一定是灰蒙蒙的天空不太好看,不如去大学里面转转。看看当时的“女工们”到底是在什么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受剥削受欺凌的。
大厦中间的天井。参观大学是免费的,你可以自由出入,但不是每天都开放。
该建筑的内部一如它的外表,依然是十分的华丽。我找不到女工们工作的小黑房,当然不相信她们会在这么富丽堂皇的地方制作卷烟了。说穿了我一直不太相信真有“卡门”这个人物存在,认为这是比才歌剧的剧中人物。碰巧有几个工作人员在那里,于是我就上去问这是不是卡门以前工作的地方,回答是“真的”。
拾阶而上,楼梯的中间部分有许多石雕,既有男神也有女神,心想“虽然她们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但每天经过这些楼梯上上下下还是很有情趣的。”
二楼。有自然光顶棚和很长的走廊。找不到黑暗的女工工作间只好作罢。谁知后来在 Fine Art Museum, Seville 塞维利亚美术馆发现了一幅油画, 所表现的正是烟厂女工工作的情景,众里寻她千百遍,答案竟然不在烟厂而在美术馆,实在很有意思。
大蘑菇
都市阳伞俗称今世广场的大蘑菇(Las Setas de la Encarnación)(维基百科翻译成“道成肉身广场”我不太明白其涵义,把它译成容易理解的“今生”或“今世”。),是塞维利亚的一座木建筑,位于旧城的今世广场(La Encarnación),由德国建筑师于尔根·迈耶-赫尔曼设计,2011年4月建成。
你可以在底层乘坐电梯上屋顶,好像是3欧元。
对面的教堂和下面的甜品店-很受欢迎。
“大蘑菇”它有150米长70米宽,高约26米,号称世界最大的木建筑。
都市阳伞共有四层。顶层是观光露台,可供观赏市中心景色。 三楼和二楼为全景露台和餐厅。一楼为中央市场。地下为Antiquarium,展出在此发现的古罗马和摩尔遗址。
这是餐厅酒吧。西班牙人爱吃爱喝爱交际。
看到这些人就知道“圣周”快到了。
西班牙的儿童可有活力了。发现这是个快乐外向的民族,天生乐观,即便是在经济危机环境下。由此开始,我喜欢上了西班牙。
在地底下发现了古罗马人和摩尔人的遗迹。
这里还有一个小剧场。我曾晚间散步路过这里,看到里面在排练。你可以看到他们穿着罗马人的戏服,只是听不到说话。那天没有带相机。现在出门一般不带相机。
《现代美术馆》在阿方索十三世运河的西面,隔着河与对岸的老城遥遥相对。
Puente del Alamillo 阿拉米略桥。兴建这座桥,是作为1992年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在这座岛上举行)的配套设施。阿拉米略桥代表了塞维利亚市为筹备1992年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的飞涨愿望。因为那天天气非常好,晴空万里,所以我决定花点时间随便逛逛运河西面的这片区域。
在开篇里我曾说这是瓜达尔基维尔河,在此更正,这条如翡翠般碧绿透明的是阿方索十三世运河。
跨过 PUENTE DE LA BARQUETA 巴凯塔桥,对岸的建筑比较摩登。许多是为1992年的世博会建造的。只是这里行人很少,空空荡荡的。要不是路上有停车,真以为到了鬼城。
远远看到一幢超炫的建筑,之前从没见到过报道。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欣喜跑过去拍照。它的特别之处是它的尖顶,各式尖顶上的标志代表着不同的宗教(也许)。不过很快我就发现该建筑无人使用,门窗已经破败,许多玻璃都已不在了。可依然是幢漂亮的建筑。
继续往里走才看到有人活动的迹象,个别商务楼有人办公。这里是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的会展地点,虽然靠近河流靠近市区,却还是被荒废了。由此想到上海4年前也办过世博会,不知道那片世博区域现在怎么样了。
很有未来感的街心花园,喷泉还在喷水,只是看不到人。偌大的区域只看到一家咖啡馆。这里是 Cartuja 93 “卡图亚 93公园”。“卡图亚 93”集合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领域: 先进技术企业,R + D、 科学研究中心、 技术中心和技术、 商业及大学院校的公共服务。只是,只是愿望和现实有时并不合拍。
这个巨大的建筑叫“未来之亭 - Pavillion of the Futrue"。 看看92年西班牙的繁荣,再看看今天西班牙的危机,四周杂草丛生的“未来之亭”似乎真的预言了西班牙的今天。
不远处我还发现了这幢漂亮的新摩尔式办公楼,漂亮的细节,可惜也是人去楼空。如果中国公司乐意入驻,那倒是黄金地段,过河就是市中心。
这是我们今天要去的另一个地点,塞维利亚现代美术馆,它建在一座有历史的老瓷器厂里面。因为是星期一,美术馆不对外开放(西班牙有些博物馆周一不开放)。不过我就是随便逛逛,不在意是开还是关。
美术馆有些展品布置在公共部位。虽然是周一,但仍有人前往。
一些蓝石放在田里。不要以为是水稻田,那是两件艺术品。
这也是件艺术品。
这个是不是艺术品?不管是不是我都认为它是件自然艺术品。
这季节是绿叶茂盛,橙花盛开的季节。只有一棵橙树依旧挂着满满的果实却没有一片绿叶 - 这棵树已经死了。
瓷器厂(美术馆)有着巨大的花园,零零星星的有一些小筑。这座门口挂着黑珠帘。那又是一件艺术品。
珠帘一直挂到顶部的小亭。四周空空荡荡,黑色珠帘随着风轻轻摇动 - 感觉像是《倩女幽魂》的场景。弥漫着一丝鬼气。
奇的是虽然不开放,但侧门却敞开,似乎在诱人进入 - 我进去不远,看了部分展品随后就转身离开。
科学与技术园区的迅达塔
青青的阿方索十三世运河,左面是“荒凉,美丽的 Cartuja 93 公园”,运河右面是塞维利亚老城,游人如织,热闹异常。为什么不公平?
美术馆外形像一个教堂,它的前身是创建于斐迪南三世在位期间的Merced Calzada de la Asunción修道院,17世纪初由建筑师胡安·德·奥维多大幅度改建。该美术馆主要收藏 从中世纪到20世纪初西班牙的视觉艺术,包括17世纪所谓的塞维利亚绘画黄金时代的作品。
建筑中间有许多花园,就像其它塞维利亚建筑的花园一样,四面建筑环绕,中间有喷泉和植物。只是规模比一般民居要大一些。塞维利亚的老宅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只不过中间的花园更美丽。
大理石雕都是着色的。
美术馆的门票是2欧,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一天免费 - 连2欧都不用付了。其实我不是吝啬这2块钱,光是这个高大,华丽的展厅就值得花2欧进来参观。
除了油画和雕塑,还有其它形式的艺术品,例如银雕(上图)和华丽的古钢琴(下图)。对于这里的收藏本人不太熟悉,所以也不多加评论。但又一幅画引起了我的注意。大家接着往下看。
就是这幅大型油画《烟厂女工》。它描绘的是像“卡门”那样的制烟女工们的工作场景。原来,原来她们不是挤在黑黑的小房间里受剥削,受压迫,而是跟现代的街道工厂没多大区别 - 或许更加自由。你看她们就坐在宽敞明亮的大堂里,边工作边说笑,竟然还可以在工作期间哺乳婴儿。实在是太放肆了,怎么没有工头来管制?
皇家烟厂如今是塞维利亚大学校长楼,我在上一辑介绍过,是一座雄伟高大的建筑。有许多大理石地板和雕像,以及彩色玻璃透明顶棚 - 现在是堂堂的大学校长楼,以前么.....请看油画。
典型的安达卢西亚美女。
《斗牛士之死》
出来之后找了一家饭店吃午饭。看着眼熟,像是之前去过。其实是一家连锁店的两家门店,再一次跑进去说明这家连锁店的菜单和就餐环境吸引了我。
西班牙的葡萄酒又好又便宜。你以为一杯的价钱常常是一瓶,当然一杯更便宜。这里要说一下有些西班牙餐厅菜单的奇怪现象。在酒单中会有3/4的字样。起先我不懂啊,只是看到大家都忙得很,而且价钱也不贵,就点了(点单时都没问)。等到端上来才知道是一瓶。我怎么这么笨,3/4是1000毫升的百分之75,那不就是750毫升么?750毫升不正是一瓶么?那为什么不标一瓶呢?
用橄榄油烹制的蒜泥虾,鲜香可口
西班牙人也爱吃蛏子,只是个儿要大一倍
这是店招 MESON SERRANITO。看到门口坐着歇脚的鼓乐手,你就知道“圣周”要到了,这是塞维利亚 ---整个安达卢西亚最大的节日。
是梅迪纳塞利公爵的府邸。这座建筑混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和西班牙穆德哈尔风格,被认为是安达卢西亚宫殿的原型。
这是正门,门票8欧元,如果只参观一楼是5欧。
作为私人住宅,彼拉多官邸还是挺大的。我拍了它的平面图,中间有两个较小的四方形天井,右下角一个大花园,左上角又是一个花园。二楼主要陈列官邸内收藏的珍贵艺术品。不可以拍照。
我首先参观的是右下角的花园。
进门右拐是一个空荡荡的大屋,这是该官邸最大的一间,有着漂亮的瓷砖和天花板,上面还有家族徽章。墙上的釉面瓷砖是古董,像着了魔一样凝聚了岁月的精华。照片上看着不怎么美丽,那是因为不在现场,看不到细节。我在那些瓷砖上花了很多时间欣赏,呵呵,连我自己都不相信。
首先让我们参观右下角的那个花园。
天花板
是中间的那个大天井,早先的屋主喜欢收集石雕,所以在官邸里藏有大量的古代石雕。
这是一幅油画,一个“男人”抱着个婴儿。仔细一看发现是个正在哺乳的女人。呀咳!我不是很喜欢这个“造型”。粗粗读了一下标题:《胡子女人》- 确有其人,就曾居住在这大屋里,还是个位富家小姐呢。旁边大概是她丈夫。
可怜的女人,可怜的丈夫,胡子还没老婆的长。
塞维利亚的夜生活丰富多彩。没有那么多旅游者,塞维利亚的夜色平易近人。我将带你去看看塞城的夜市,夜景。
黄昏时分从我住的大力神广场出发,首先要经过弄堂口的两家同志酒吧。它们的生意要从下午一直做到午夜之后,客人除了同志,还有男男女女,拖儿带女,总之什么人都有,生意红火。
我从摩洛哥回西班牙之后,发现大力神广场边搭起了<周末临时集市>,展示“摩洛哥风情”。虽然只有短短二天,依然组织得井井有条。我在摩洛哥没有看到肚皮舞,回来后却在“家门口”欣赏到了。
入夜之后食肆开始热闹起来,旁边坐满了食客。西班牙人那个爱吃呀。
西班牙人热情奔放,国内时尚界一般认为“土气”的花卉装饰,在这里很受欢迎,是西班牙女人的特色。
烤乳猪 - 这可不是摩洛哥人的食物,他们不吃猪肉。
这是广场另一头的一家同志酒吧。里面有人妖表演脱口秀。有一天我从门口路过,不知怎的就引来一阵调侃。好在我听不懂,不会太介意。
西班牙人和中国人一样爱吃。
大蘑菇的夜景
联合国世界遗产
“哥,你咋老爱在人多的地方伤风败俗?”
“伤风败俗算个啥?只要不伤天害理就行。”
PUENTE DE LA BARQUETA 巴凯塔桥(拱形)和后面的Puente del Alamillo 阿拉米略桥(竖琴形)
一家高级餐厅
英国宫附近的中国超市,价格和伦敦差不多贵,我没在那里买过东西。
一家排长队的快餐店
英国宫的游客问讯处是最棒的,地图也最实用。他们向我推荐了这家弗拉门戈舞剧场。
门票18欧,可能是晚7点半一场,9点一场。表演约一个小时。和有些表演场所不同,这家在演出中不可以吃东西,也不可以拍照,目的是让大家关注表演。我表示赞同。剧场很小,分两层,楼下约50个座位,楼上约60个。
因为来得早,我就连带参观了剧场的其它部分。这是小天井,典型的安达卢西亚风格。
还有一个展览室,陈列着一些历史资料。
演出准时开始。首先是男歌手和吉他手的一段表演。然后女舞者上场;结束之后是男舞者的表演。表演狂烈有激情,好像是用生命在舞蹈,看的人都像打了鸡血一般心潮澎湃。来塞维利亚不看弗拉门戈舞是很可惜的。就好象老远老远跑到杭州,不去西湖灵隐,却躲在客房里吃掉一箱方便面,你说值不值?
好在观众可以在演出结束之后拍照。一声令下大家纷纷举起相机。歌手和舞者随后表演了最后一段双人舞蹈,激烈的节奏像要把舞台给跳塌了。虽然18欧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但看一次是必须的。旁边一位本地老太太估计是老舞迷,看得如痴如醉,每次喝彩都踩在点子上,十分合拍,(就好像京剧老戏迷)。
这张照片原本是要删掉的。之所以没有是可以让大家看看剧场的观众席。正面只有二排座位,两侧是三排。楼上位子要多几个。这家有着好声誉,门口没有拉客的,人们自动排队购票。
这家甜品店我在开篇中也有介绍,不过白天玻璃反光,没有夜里拍得清晰。这个橱窗是专为“圣周”摆设的,展示的是“圣周”场景。游行时信徒会穿着传统白袍黑袍(各种颜色的)头戴尖尖帽。各教堂会为游行准备巨大的圣像,多数是耶稣或圣母玛利亚。
这些巧克力制作得极精细,栩栩如生。在整个西班牙,塞维利亚的“圣周”游行是最大的。组织方会阻断交通搭台买观赏票。
在我离开的最后一天,“圣周”到了,可惜我没有票,只能远远的瞄上一眼。“圣周”来临。突然一下子,街上的塞维利亚人都变得衣冠楚楚。特别是原先那些毛毛糙糙的男孩子都穿起了正装,像个小绅士;平时假小子般的女孩们都打扮得淑女一样,反差强烈。
原本生意不错的餐厅酒吧生意就更好啦。
隔着围栏可以听见鼓乐声,穿着白袍白帽的队伍缓缓走过。
圣母像,在这个角度只能看到侧面。
黑袍黑帽的队伍。
“圣周”是西班牙国定假日。不像国内黄金周,7天长假还要还2天。这里一周长假外加周六周日,足足9天,负担得起的家庭往往早早地就飞出去度假了。虽然“圣周”刚开始我就要离开,但是依旧在西班牙。接下来的《加迪斯》和《塞戈维亚》中也会有介绍。
卡莫纳 Carmona 位于安达卢西亚自治区中部,塞维利亚东北约33公里,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美丽小城。主要生产葡萄酒,橄榄油,谷物和肉制品。每年4月有一个全国性的农展会。古罗马时期这里是重要的据点,被称作卡莫 Carmo;在摩尔人统治期间城市有了很大发展,至今仍可以看到许多痕迹。后来费迪南三世占领了卡莫那,赞美它“Sicut Lucifer lucet in Aurora, sic in Wandalia Carmona”- 如一颗晨星闪耀在破晓的黎明,那是安达卢西亚闪亮的卡莫那。
国内游客不熟悉 卡莫纳 Carmona,推荐它的是塞维利亚英国宫的一位游客服务部的女士,她说那里很漂亮,甚至在纸上写下了要在哪里喝咖啡,在哪里吃午饭......介绍得这么仔细,想不去也说不过去。它是西班牙的一个二线旅游城市,游客主要为本地西班牙人和欧美人士。我在那里也碰到一些亚洲游客,看上去都很悠闲,属于那种时间和金钱都比较富裕的族群。我去那里纯粹是方便。在塞维利亚你只要跑到 San Bernardo 圣伯纳多,跳上大巴就行了。
圣伯纳多是 塞维利亚 市内的一个交通枢纽。起先我还以为要坐火车,到车站一打听原来是车站门口坐公交,好象是2块多欧元,跟市内大巴差不太多。那天天气很热,不知咋的窜到了30度。好在车子是旅游大巴,空调很足。
一小时不到我们来到了卡莫那,车子停在了市中心的 Paseo del Estatuto。不远处是卡莫那的大教堂 Church of San Pedro,看到它我不禁会心地微笑,英国宫的那位女士称它是“微版的塞维利亚主教堂”,此时我发现两者的外形真的很相似。
安达卢西亚的太阳,四月初始就大显神威。因为空气透明度高,紫外线强,暴晒在烈日下久了还真有点吃不消。好在这里的橙树同样茂盛,橙花盛开,花香四溢。走在树下说不出的快乐喜悦。
“ 塞维利亚之门”城堡。大约从公元前 220-230年迦太基时期修造。后来罗马人进行了部分修改,重建了大门。这个工程大概始于公元前 1 世纪。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主要是后来摩尔人的修建部分。
游客服务中心就在城堡下面。城堡参观券大概 3欧,具体忘记了。
城墙为剑形垛口 - 表明这是摩尔时期的产物。
城堡内还有两个小型展览室和一个会议室。
远山迷蒙。卡莫纳地处高地,东部东南部为悬崖,从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
老城房屋大多刷成白色,并配有金黄色的琉璃瓦。
古罗马的城堡遗迹
这是 Plaza de Arriba 阿里巴广场(为什么不是“阿里巴巴广场”?)。四周有许多精美小筑,游客爱在这里拍照。之前有说过要拍遍所有西班牙城市的“西班牙广场”,可惜卡莫纳的“西班牙广场”在新城,假如天不热的话我一定会过去。无奈太阳当空热辣辣,只想找个地方坐下喝冷饮。
正如其它的西班牙历史名城,这里也有许多造型优雅的教堂。你若是喜欢可以进去参观,比较有名的是圣佩德罗(圣保罗)和圣母玛丽亚教堂。我没有进去参观。
当我走在这些白色的街道上,似有一种回乡的感觉。仿佛曾在这里生活过很久,还有许许多多的(浪漫)故事发生....... 类似的白色街道在西班牙小城很普遍,看过我之前游记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可是只有到了卡莫纳才唤起我心底隐隐约约的“回忆”。也不知道是哪一点触动了我的神经。
Cubete (Artillery Bulwalk) 一个废弃的军事堡垒,被铁丝网围着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
在军事堡垒的旁边有一个 Alcázar del rey Don Pedro, Puerta de Marchena - 唐-佩德罗国王宫殿,马切纳之门。
我查不到关于“马切纳之门”和“唐-佩德罗国王宫殿”的关系,估计它原来是王宫的宫门。穿过宫门往里走,可以看到一个修缮得很整齐的停车场 - 王宫现在是一家四星级宾馆。属于Parador 集团。这个极富声誉的西班牙酒店集团大都开在历史古迹里,例如前王宫,古城堡之类,还有就是地段极佳处。几天后我在加迪斯又看到一家Parador酒店。
教堂看腻了,王宫还没有看够。英国宫的女士介绍说在这里的“峭壁咖啡馆”喝一杯咖啡十分享受。那让我们进去看看以前的王宫是什么样子的。
依旧是安达卢西亚的摩尔式庭院。中间一潭碧泉汩汩地流。阳光刺眼,让四周的回廊显得阴暗。
餐厅。
因为这几天照片上传有困难,遗失了不少。阿拉伯风格的酒吧照片不见了。
这个就是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咖啡馆。照片上体会不到,其实近90度的断壁有几十米高,面向东部一望无际的安达卢西亚平原,魅力十分。虽然依旧太阳当头,但此处风大倒是不觉得特别热。翻翻酒单,软饮 3-5 欧,还算可以接受。好了,让我休息一下吧。
休息一会儿觉得有点饿,想想在四星级宾馆吃午饭一定贵死,不如去小巷子里去品尝地道的西班牙菜。
最后在一个拐角餐厅坐下。其实我想去英国宫客服部女士推荐的那两家餐厅试试,因为她推荐的咖啡馆 - 包括卡莫纳本身都很好,可惜找不到那张纸片了。
看看四周的装饰十分的“西班牙”,有斗牛,有足球还有圣母和耶稣 - 西班牙人是非常虔诚的教徒。还是老样子,和服务业交流犹如“鸡同鸭讲”。好在经过两个多月我已经认识了西班牙文猪肉,鸡肉,鱼和虾。虽然识字不多但点菜够用。
最先上来的是葡萄酒和西班牙火腿。看到火腿当即流下口水(是饿不是馋),后面拍照全忘了。贪吃的后果很严重,最终“旅行减肥”的目标没达到,一圈下来反而重了10斤。所以最近几篇文章我已经不放自己的照片了。
吃完结帐,价格合理。只要不在游客集散地,西班牙价格就很可爱。
这里要抱怨一下所有西班牙老城的人行道,很窄。偏偏还通汽车,是不是很危险?
老城东部除了“Cordoba gate”- 科尔多瓦之门 和 “Plaza del Mercado de Abastos" - 梅尔卡多广场漏掉参观,其它都看了。您若是去了请不要忘记去转转,都很近,没去看我觉得有些遗憾。
现上传两张来自网络的照片:
“Cordoba gate”- 科尔多瓦之门 (上图)
“Plaza del Mercado de Abastos" - 梅尔卡多广场(下图)
折回圣佩德罗教堂,接下来我们要参观城西的“罗马古墓群”和“古罗马剧场”- 虽然我对这两个景点不太了解,也没有太多兴趣(不相信会有丽影在古墓中出现),但这个景点名声很大,不去似乎过意不去。
首先是“罗马古墓群博物馆”。对照地图感觉应该到了 - 不似其他博物馆有大门,它门口没标识(有也是西文,看不懂)沿着花园小道我就进去了。碰到两位大嫂特热情。本来我是想随便看看,并没有参观的计划,她们这么热情我心思:别这样好不好,难道没有游客非得抓一个不成?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于是问道“售票处在哪里?”
“没有售票处,是免费的。”
听到“免费”二个字我的劲头又来了。“唉,既然是免费,干嘛还要这么热情,害我还以为是个“坑子”。
考古么,就是“先人埋进去,后人挖出来。”
关于卡莫纳的历史我就不多说了。目前出土的主要是古墓群和古罗马剧场,其他部分都在现有的城市下面无法挖掘。这个遗迹规模大,分好几层,有很多壁画,估计是当时富裕家庭的墓地。
古剧场废墟,已经看不到象罗马斗兽场那样的气势了。
最后回到Paseo del Estatuto搭车回塞维利亚。
当我再次打开加迪斯的相册时,又一次地激动起来。加的斯(发音:卡迪斯) Cádiz 有着无可争辩的美。那种美不是马德里宫殿般的威严华丽,也并非巴塞罗纳的那种精雕细琢。它可亲近,是一种你融入在景色里,什么都用不着看,什么都用不着想的美,是一种没有排斥感的美。
圣胡安广场上的旧市政厅
一般认为加的斯(卡迪斯) Cádiz 是西欧最古老的城市,早在公元前1100年就已经建城,不过考古发现还只推进到公元前9世纪。在古罗马时期,加的斯是帝国第二大城,人口仅次于罗马城。
加的斯最著名的建筑是其主教堂,我从来没有见过黄色琉璃瓦覆盖的大穹顶,十分显眼。最先是在1260年建造,但是1596年被大火焚毁。这座新的、巴洛克式的主教堂是1776年开始建造的,建造时间总达116年。它的小教厅里还有许多老大教堂和其它寺院留下来的绘画和遗迹。
因为“圣周”的关系,教堂大门口搭起了“观礼台”。关于“圣周”游行我在上一篇《塞维利亚全集》中有提到,"观礼座"是需要付费的。是否妥当我无权过问,但大型集会不加控制倒也容易出事故。
这是通往饭店的小街,主要商业街还要往北(下一辑介绍),很多有趣味的店铺,但是周日不营业。
中央市场旁边有一个家乐福,是我采购食品的地方。
饭店后的美食街在准备营业。一直想去尝尝可是到临走都未能如愿。
出饭店往西走就是大西洋。加的斯是一个大西洋城市。我在加的斯的三天气温都在30度上下,虽然有些炎热,好在海风习习,躲在树下还是挺爽的。
加的斯海岸 - 我在网上看过无数遍了。今天再看自己拍的照片,就像直接从网上拷贝过来的,相似度9成。往南是主教堂,往北是两个海城堡。先看哪一个呢?还是先往南吧。
主教堂黄色的拱顶十分显眼,是个伟大的建筑。
在圣胡安广场上的旧市政厅前站着许多警察。西班牙的抗议活动看多了,所以也没什么好奇心去探个究竟。
地球之门 - 加的斯的老城门,建于16世纪。最古老的部分早已不在,现在你看到的大都是后来建造的,有二个拱门供车辆往来。进入加的斯老城只有四条路,这是中间二条。
“纺织娘”?
这一段在城东海滨,蓝线和橙线交织在了一起。真的方便像我这般的懒人,参观不费劲。
小广场星罗棋布,而且总是放满了座椅。
原名格兰剧院建于 1871 , 并于 1881 年 8 月被烧毁。当前剧院在以前的格兰剧院的遗址上于1884年 -1905 年间建成 。外面使用红砖的摩尔复兴式。在 20 世纪 20 年代重新进行了装修,剧院更名法雅-格兰剧院,享有盛誉的作曲家曼努埃尔 · 法雅,被埋在大剧院的地下室中。经过一段失修的八十年代,如今剧院又被整修一新。
不知不觉又回到了海边。这回我们先看看加的斯老城内唯一的海滩,然后参观两个海城堡。下图是 Balneario de Nuestra Señora de la Palma y del Real - 全名太长,简称“皇家温泉”,建于上世纪20年代。似张开的双臂拥抱大海。(呆会儿我走到沙滩上拍张全景照)
相比新城的大海滩,老城海滩不大,人也不是很多。Oops !突然两个裸女闯入了我的镜头。我的妈呀,这像话吗?小妹妹光天化日脱光光,难道不怕别人看?环顾四周好像也没人特别留意。是我多心了。
可俺是中国人呢,无意间看见裸女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怎么办?我只好后退到墙后,把她们阻在视线外才拍照。结果那些照片全部报废,因为我没注意到自动焦距全都对焦在了墙上。而且我也没敢下沙滩,改天再补拍吧。
Castillo de San Sebastian 圣塞巴斯蒂安城堡远眺
门口有个小餐厅?小酒吧?许多老年人坐在那里闲聊,都操着英语。加的斯也是英国退休人士喜爱的西班牙城市之一。他们冲着阳光来到这个国度,可真当太阳火辣辣时,他们又躲到了阴凉处。
卫星截图。右上角的“五星型”城堡是著名的 Castillo de Santa Catalina 圣卡特琳娜城堡。
左下角伸到海中央的是 Castillo de San Sebastian 圣塞巴斯蒂安城堡。圣塞巴斯蒂安城堡的长堤有650多米,慢慢走需要10来分钟。
这幅摄影作品我愿意放大了去展出,标题就叫《我的昨天和明天》
18世纪由于海港被淤泥堵塞西班牙政府不得不将其与美洲的贸易港口从塞维利亚转到加的斯。这个时期是加的斯的黄金时代,西班牙与美洲之间的贸易有75%是经过加的斯进行的,它成为西班牙最大以及都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许多国家的商人社团在这里定居,今天老城区里的许多历史建筑是这个时代留下来的。
但是在18世纪末加的斯受到一系列攻击。从1797年2月到1798年4月英国舰队再次封锁加的斯。1800年霍雷肖-纳尔逊炮轰加的斯。在拿破仑征服欧洲时,加的斯是少数可以抵挡法国入侵的地区,这些城堡功不可没。
Castillo de Santa Catalina 圣卡特琳娜城堡远眺
在两个城堡之间是La Caleta Beach 卡勒塔海滩,电影《007 择日而亡》- Die Another Day 的开始就是在这里拍的。因为这个海滩跟古巴哈瓦那的Malecón海滩有些相似。
这个城堡呈五角星型,保养得特别好,至少有三座展览馆同时开放,还有一个供无名艺术家发挥才华的“自由艺术家公社”。(多好的当地政府,实实在在地支持本地无名艺术家,说不定将来从这里走出个大师也有可能啊。)让我们进去看看吧。
城堡内的小教堂
无名艺术家公社我没拍内部照片,只有这张外部照。从左面的楼梯走上去,有一个个面积不是很大的房间,属于不同的艺术家,供他们创作和展览,你也可以购买他们的作品。
因为是“圣周”,西班牙的少男少女都会拍正装照。
下面是三个展览室的其中之一,正在展出的作品风格类似毕加索。
这是第二个展览《Jardin Salvaje》类似“幻想画”并配有诗篇(可惜是西文)。
这个展览请允许我多贴几张照片让大家欣赏。
一幅画,一首诗,并排放着。
从城堡上方俯瞰“皇家温泉”- 这应该是20-30年代的一个豪华浴室吧?!
第三个,船模展览室。其中有泰坦尼克号和英国的胜利号模型,我在“朴茨茅斯老船坞博物馆”篇里有过重点介绍“胜利号”,对古船内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它有四层。
这是加的斯的PARADOR酒店。虽然它没能开在旧皇宫或老城堡里,但它建在海滨地形最好的一段。(为什么不建在圣萨巴斯蒂安城堡?反正那里已经废弃,面积也够大。客人必须通过长长的海堤方能进酒店,私密性极高。是属于电影《007》式的酒店)
我是上午坐大巴 2个小时从塞维利亚赶来的。此刻太阳西斜,我准备回饭店洗洗,然后出去找地方吃饭。于是往回穿过庄严的圣卡特琳娜城堡正门。
折回沙滩 - 人都走光了。
太阳渐渐落入大海,没能看到期待的满天红霞。
没看到彩霞却碰到一群疯子。中间那位壮汉挂着“魔女围裙”。因为太壮穿不上,所以只好挂着。估计又是一位过生日的老兄。做个西班牙人真快乐。
洗完澡出门,刚巧碰到旁边那个教堂“圣周”出游,大概前往主教堂。人们扛着耶稣圣像,随着音乐缓步前行。那个虔诚喏......
可爱的小盆友,打小就接受了宗教的洗礼。照片上看加的斯的年轻人身材都很不错。可惜呀可惜,一过40岁,人就像气球一般肿起来,以至于后来“加的斯”就成了我和朋友之间“肥”的暗语。
“快看快看,过来一个'加的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