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33
- 评论13
- 赞21
+1
出发日期/2013/12/25
天数/8天
人物/家庭
玩法/跨年 温泉
台湾是个相当棒的旅游目的地,因其高度浓缩了各种旅行度假的元素。看城市繁华有101商圈,看中华历史有台北故宫,看地方文化有各地的博物馆,依山而建是九份,青涩海岸是垦丁,出海赏鲸是花莲,至清至净是清境农场,多地出温泉,到处有夜市…………
所以去台湾一次是不够的,备上一周也只能是走马观花而已。不过我们这一周观得相当丰盛,也算是为下一次定点深度游略做个基础。
上海浦东飞台北桃园相当近,一个多小时即到。
到时已经半夜,乘坐国光客运直达台北市区。不过这边的大巴都是先买票后上车,线路也不多,总体还是没有浦东机场那么方便。
这是一家典型的欧式小酒店,客房不算多,但氛围很温馨。院子不大,却也弄了个小鱼池。
早上起来先去附近的中华电信营业厅办了张手机卡,相当便宜,具体价格记不清了,约莫几百台币就可以有1G流量,还可以打几十分钟电话。 对于一周行程来说,只要不看在线电影,也仅仅是和酒店、民宿、包车司机联络一下而已,足够用了。而且每打一通电话,都会收到一条短信,告知用去几钱,还剩几钱。流量其实主要是用来查地图以及上微信发图片的,建议出国门前一定要装一个手机google地图,在国内则是百度地图更好用,绝对印证了“内事问百度,外事问谷歌”的名言。
另外可以带一个备用手机,把国内的电话卡开通漫游后放入备用手机,以免耽误工作…………那些休假时可以习惯性关机的同学除外。
好了,让我们大清早地乘上台湾高铁,去高雄吧。
台湾高铁只有西岸一条线,中间停若干站点,车速与国内相差不大,还是非常方便的。
苦命人就是休假时还得抽时间工作。
这个一看就是上班轻轻又松松、休假开开又心心的节奏。
中午时分抵达高雄左营站,出站找吃的。因为来之前做了功课,有一家叫面屋武藏的日本拉面店,号称日本五大拉面之一,非常吸引人。但是找半天没找到,回上海之后才发现环贸里已经开了一家…………
算了,耽误的时间要补回来,7-11里随便弄俩便当吃吃吧。这纸袋子相当环保啊,打开前就是铺平的一张圆纸,真是工业设计的杰作。
不过7-11 在台湾可是非常神奇的存在,自产的便当、关东煮、话梅都是大陆7-11里没有的味道,其他如购票、充值、取现等功能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们到了高雄,还不急着包车去垦丁,临时决定先去高雄义大世界购物,那里有号称亚洲最大的奥特莱斯。
商场外的夜市街上还比较冷清,估计晚上会很热闹。白天开着为数不多的摊位,这家黑猪肉香肠非常诱人。价格是100台币3支,每一支的份量和内涵(真正肉的含量)估计顶的上大陆各处可见的所谓台式香肠的4-5根,您再算算价钱…………而且味道超正!
吃之前摆个pose,O(∩_∩)O哈哈~
义大世界是个超级大盘,住宅、酒店、学校、商场等等综合开发,百度上可以查到,左手边就是购物中心(奥特莱斯)。
购物过程就不说了,总体而言,这家奥莱的价格约莫比大陆的奥莱低20-30%,比欧洲则无优势。
台湾的商场服务普遍较好,婴儿车、雨伞等都是基本配置,这一点主要是向日本学来的。
这里的总服务台就可以直接退税,5%不算多。
这张照片主要为了说明路边的花很鲜艳…………
这张照片主要为了说明吹拂秀发的微风很舒服…………
很喜欢这样的色调…………
拍得大场景,拍得小清新,才是一把摄影好手。
傍晚将临,等班车回左营车站。
才18:00天色已暗。
从左营包车去垦丁的过程就不说了,在垦丁快线售票处外经常会有人询问是否一起拼车,我们是通过预订的垦丁民宿的老板介绍的,包车从左营去垦丁基本都是统一价格。
垦丁的民宿,不豪华,但干净。
这是苦命人和闲人的再一次碰撞,O(∩_∩)O哈哈~
垦丁的夜晚很安静,一觉起来很清爽的感觉。今天的一天是垦丁包车一日游,包车价格基本也是统一的,当然是否现在又有了涨价就不清楚了,所以具体价格也就不写了(其实也是不太记得了,呵呵)。台湾基本还是一个各种价格比较公开的旅游地,不用担心。
民宿老板娘亲手做的早饭,在给住客提供早餐之余,也干脆直接将摊位摆在了门口,对外售卖早饭。问之,答曰:我比较爱钱…………呵呵
背景是垦丁一景船帆石。其实垦丁的很多景点都不以壮观取胜,主要是体验这里清新的海风和悠闲的步调。
树上长出了青菜花?呵呵。
对面这家民宿装饰得很别致,台湾民俗有不少都很有特色,当然,此类民宿往往价格略高一些。
这树作为拍照背景真是绝佳。大陆很多山林中的大树抬头看树冠就有仰面摔倒的可能,想拍却怎么也拍不全。
此类小展馆在台湾还是很多的,不大气磅礴,但干净别致。
垦丁各个海滩的砂子,不细看还真不知道有什么差别。
在放大镜下看真是各有各的形态。
垦丁的沙滩浪头不大,但金沙碧海,色彩非常纯粹,游时心境更为安逸。
台湾多数景点也有此类“最佳拍照点”,非大陆独创。
墙上的石头居然是大块的珊瑚标本?
这张照片颜色调得不错吧?呵呵。
鹅銮鼻公园走起,脑残表情中…………
这只猫趴着都很有气质。
起身就更有气质了,果然是喵星人啊。
台湾同胞特别喜欢给一些小景创造一个别致的寓意,比如这处“亲吻石”…………
不过对于景区的修饰,从这组石头踏步来看,就比大陆普遍的高大上风格要自然许多。
远处有村民在海钓,不知能钓起什么大鱼不。
传说中的鹅銮鼻灯塔,在一大片平地上显得很肃静。
这是啥果实?
阴天的灯塔可能没了精气神吧。
草地上的热带树木。
椰子是包车司机送的,台湾人做生意的确厉害,小东西也能大大体现服务品质。
一边喝原汁椰汁,一边看垦丁地图。
风吹沙奇景,当然要能遇见沙子倒吹的景象也是需要运气的,我们也只能到此一游而已了。
此处风势极劲,看衣角就知道了,插手不是为了摆酷,是为了不让衣服被吹走。
要保持平衡都不太容易。
看海,看的是自己的心情,多数时候是平静,上岸时则会掀起一片澎湃。
所谓风吹沙,就是这个沿岸的缺口,海风吹来会集聚于此,将沙子倒吹至上方的大马路边。
这张拍得有婚纱照的水准了啊,谢谢司机姐姐。
这张比较容易看清风吹沙和公路的关系,不过沙子可能是定期清理掉了,否则路上的车子岂不危险。
传说这是公路上的拍照最佳地点。
佳乐水是满洲乡的村民们自发开发的一组景点,其实就是把一段海岸边的一些石头赋予各种形态和寓意。
这张忘了说的是啥了,各位看出来没?
这张说的是中间那一点点小小的“观音像”。
这一张说的是那只四脚朝天的猪…………据说台风中被闪电劈断一只脚…………
这个好像说的是一只野猪的头…………哎…………
这只蟾蜍还是有点神似的…………但是,那下面垫着的方石是肿么回事?人工搬过来的么?
这是说左边的乌龟,可总觉得右边的青蛙更像。
其实也不用什么寓意,就这些轻拍的微浪和散落的海石就挺美的了。
这张人脸还有点意思,不过说的是毕加索的人像。
风化纹。
这片风化纹挺细腻。
茶山吊桥,比不上那些跨海跨江的大桥,但在乡间就很有意思了。
不知哪里跑来一只瘦瘦的狗狗。
给它也拍一张。
走到桥的尽头,准备原路返回,显然这桥已经没有了通行的功能,只是一处小景了。
实验一下女神or女神经病的旋转拍摄法。
传说中的飞鱼,就在桥头的一个烧烤摊上,一个老太太做着不太多的游人的生意,但此处的香肠却是我在台湾吃过最好吃的,也许是真正的“自家”味道。这顿烧烤小吃也是包车司机请的。
此景名为出火口,大概是地下甲烷气体不断涌出所致,蒙蒙细雨中也不尽不灭。
即有一村民在边上卖烤鸟蛋、烤玉米…………
其实也没啥好吃,主要是有意思。
玉米品质相当好,吃起来清甜香糯。
司机姐姐又买来了奶茶,虽然不是现做,但味道真是秒杀大陆所有的奶茶铺,台湾人对奶茶的钻研真是让人赞叹,哪怕只是一家乡间小店也有着惊艳的味道。
午饭吃的是当地人爱吃的麻酱面,配以各种卤味小菜,不过总体口味还是不太适于上海人。
原本垦丁的海滩上有各种玩法,只是季节不对赶不上4月的音乐季和夏天的沙滩狂欢。而我们原本就只留了一个整天,碰巧又是个阴天,所以简餐过后,直接去往垦丁的重头戏——海生馆。
海生馆严格来说并不在垦丁,但同属屏东县恒春半岛,相距很近,所以通常在垦丁游程中都会有海生馆一站。
海生馆全称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拥有多项亚洲第一,百度百科上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入口广场的鲸鱼喷泉已经非常有气势了,但显然我们来海生馆更向往的是里头那些鲜活的海洋生物。
海生馆的布局基本也是从小到大,先看一些各种形态的小鱼吧。
这独臂大钳子的螃蟹在《动物世界》里见过,忘记叫什么了。
这应该是某种爬行动物吧。
很会钻洞哦。
这一根根竖着的居然是鱼……还以为是君山银针呢。
这是啥就不用说了,各位爱吃自助日料的朋友一定常见它不穿衣服的样子…………呵呵
作为装饰品的干海星很常见,其实鲜活的样子也是如此死样怪气的。
小虾一群…………
可以摸,不要抓,不要捏!
摸了…………
鲜货看起来也像是干货。
这靠着墙角的海星,那只到底是耷拉的脑袋还是弯曲的脚啊?
相机捕捉有限,又隔着玻璃,总是难以完全表现各种海洋生物的艳丽姿态。
这鱼色彩鲜活,但相貌实在是丑了点。
传说中的尼莫…………游速很快,到处穿梭,好不容易逮到一张。
长得像蝙蝠的鱼,百度百科一查,果然叫蝙蝠鱼…………
群鱼乱舞。
布景很注重光影效果。
想互动一下,不知道鱼儿是否感觉到了。
这小鲨鱼看起来一点也不凶猛。
本次台湾游最佳作品之一,回来后果断设置为微信背景图片。
这种鲨鱼叫双髻鲨,是体型(主要是脑袋)最怪异的鲨鱼品种。
看大鱼自然是海底隧道有代入感,而看珊瑚则需要最近距离地观察它们鲜活的纹理和韵动。
各种拍照停不下来…………
珊瑚搭配鲜艳的小鱼,布景很讲究啊。
渴望哪天家里的鱼缸也能如此色彩斑斓。
这一朵珊瑚形似颗颗鱼卵。
抓拍得不错…………
正巧有工作人员在海底隧道里喂鱼。
海生馆出来天还亮,再去垦丁另一处著名景点,白沙滩。
沙滩上人不多,可能是季节不对,冷了点。
据说每年4月音乐节过后,就是垦丁海滩的旺季了。
典型的热带风情。
地上有一个个固定的台地,看专业帐篷都搭在台地上,估计是防止下雨进水之类的。
另外还去了几处景点,都不太记得具体名字了,风景都还不错。
不知名的奇形怪状的树木。
海水真的很干净。
垦丁最后一站,后壁湖渔会大楼。其实以前就是渔港的同业会,现在成了游客集中吃海鲜的地方。
这地方的生鱼片很有名,主要是便宜,这一盘四种鱼共20片,100台币!黄黄的那种是飞鱼籽,其他地方不多见哦,相当美味。
这边最流行的吃法(其实是看了爱玩客里的)是生鱼片三明治,四种口味叠一起。
当然,吃的时候是必须一口下去的。
这个垦丁一日游包车谈得不错,因为司机的姐姐在高雄工作,就省去了一趟垦丁—高雄的包车,直接在晚上把我们送回了高雄市区。酒店是高雄地标85大楼里的一处公寓型酒店,房间相当不错。放下行李就准备夜市走起吧。
台湾各地都有夜市,高雄自然也不例外,先去的是高雄比较老牌的六合夜市。
六合夜市出来还有时间,就坐地铁往下一站,途中经过台湾最著名的美丽岛捷运站,站厅里的五彩顶真是相当炫目。
用色相当犀利啊。
再来高雄另一个著名夜市,瑞丰夜市。
在台湾吃过的水果里只有这个是百吃不厌的,莲雾!后来在清迈也吃到了莲雾,居然发现味道也不错,当然相比台湾的还是有一点差距。这两只莲雾其实是两种口味,青色的有清香气,但白色的更加甜脆美味,后来在清迈吃到的就更接近青色的。
回酒店了。
休息之前再摆个pose…………
高雄的夜景也是很不错的。
街上还有些车流,但基本已是入夜的感觉了。
早起于高雄的85大厦,准备今天的高雄观光,不过时间还是很赶的,晚上就已经到礁溪乡了。
微缩景观俯拍街面,发现高房子真是不多啊,不过总体来说台湾的发展早于大陆,所以到这时候再看就觉得有些老旧了。当然,夜景的时候还是很不错的。
早上的简餐。
今天高雄的行程都在西子湾周边,第一站是真爱码头,说实话这码头真心不够高大上,这两颗心也显得老旧了。
真爱码头一路走往驳二艺术特区,途中拍拍花花草草。
路上很干净,有人步行,也有的骑行,这一路10来分钟很惬意。
驳二艺术特区是众多艺术、设计、创意展览的集中地,类似北京的798和上海的M50吧,不过好像没有多少常驻的画廊和画家,看来人口基数还是决定了艺术市场的总体规模。
不知道这类造型应该更多地摆放在艺术园区,还是商场中庭呢…………
这是个微缩的剧场,一人从底下探头上来,环顾一圈也没多大,不过据说是按照真实的剧场声学要求而设计的。
这些卡通人物一般的造型是驳二艺术特区的标志性雕塑。
这个作品也很有意思,就是个一人大的房间,向上仰望只有一条缝隙,据说是象征城市生活中的压抑感。可台北、高雄的建筑密度及高度相比上海都差了好远,更不用说香港了,这压抑感大概只能是象征性的了。
一群强壮的肌肉男的轮廓…………用铁艺来表现肌肉质感,的确够强硬的。
这玩意儿就不知道是啥了…………
这是现在世界上很流行的货柜屋设计,上海街头也有不少供出租住宿的货柜,但显然不可能有这些货柜屋设计得那么舒适。
货柜不仅能住人,作为工作室也很有意思。
这…………只要达芬奇的这幅画出现,不管是在博物馆、街头的墙上还是货柜上,都必定会有人摆这样的pose拍照…………
这休息椅也很有设计感。
这是猫还是狗?
救命…………
原来和多数艺术园区一样,这里之前也是仓库来着。
一名金人…………
这是否是表示人的不同的面孔和社会角色?或者仅仅是人格分裂?
这边的人物造型都普遍码子偏大。
不定期的特展,当天在园区里好像也有不少个,不过赶时间,就没进去看。(主要不是免费的,否则也就看一眼了…………)
艺术特区逛完,准备出去觅食了。
路上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台湾第一美食,日本人眼中世界三大美食之一,百闻不如一见的乌鱼子!关于乌鱼子的加热方法和吃法,待各位来台湾再向店家请教吧,总之不是那么吃得惯的。
ps:从这家店家口中得知,原来台湾的金店一般都能换汇(仅限现钞),而且汇率比银行还划算。
之前做的美食功课又一次失算,没想到人家那么牛,下午两点半才开业,《爱玩客》上怎么没说清楚啊!
路边等公交,顺便耍帅。
高雄的公交线路不算多,车也不算大,车上座位也不多,总而言之还是人口基数的问题啦,总觉得从北京上海走出去,到哪里都只能算小城市…………不知道是我们的幸还是悲。
来到西子湾,这里有非常著名的国立中山大学,关于中山大学的来历各位可以百度一下,真的是光辉传统啊,更难得的是大陆留下的中山大学和台湾复建的中山大学都成为了非常好的高校,不负国父之名。
海岸边建的大学环境之美真是没得说,这个可是一线海景,比号称全国(大陆)最美的厦门大学有过之而无不及。
继续耍帅……
山上那个也是著名景点,一会儿再去。
到此一游…………
同游…………
时间有限就没往校园里深入,直接校外往山头上去。
这幢红砖建筑叫打狗英国领事馆,英国领事馆容易理解,至于这地方为什么叫打狗,还是没弄明白。
买了门票进去之后又出来上洗手间,结果被手上盖章…………
建筑保存得相当好。
后院的视野绝佳,景色绝美,当年的英国领事馆真是挑了个好地方。
这里改变用途后不仅供参观,也有了个西餐厅。
这怎么看都像是简奥斯汀哪部名作里的场景。
又或者是《飘》?反正都是那个年代吧,不管是英国还是美国。
地上有关当年那段历史的图案,很有艺术感。
又很有故事性啊…………
这一排座位是对着西子湾边的码头的,居高临下非常适合发呆。
建筑全貌,其实也不算大。
这院门也很古朴,造型自然是英式了,后面的台阶可以一直通到山下。
沿着台阶下山了……
中途有个平台,有一组雕像,人和猴子都很逼真。
边上有介绍来着,不过已经忘了这家伙是干嘛的。
一路花草都很美。
有人文、有自然,台湾很多景点都是如此小而精致。
也是当年的场景吧,似乎挺有融入感的。
这个典型的看热闹的市民形象,非常融合。
清政府官员与洋人谈判…………不过,怎么站在了洋人一边?!
这俩人要做生意么?
请上轿…………
多少钱一个?
极度融合!
这些个雕塑把当年的场景还原得非常逼真。
这位洋人小姐穿的好正式。
这捏的是啥东东啊?
我也来捏一捏。
出来之后转到了码头,很多私人游艇啊。
码头对面有家小店,东西看上去很不错。
这一碗叫海产面,其实就是各种海鲜,汤头很鲜,用料也新鲜,在台湾很多小店都有,值得推荐!
之前没吃完的乌鱼子也继续消化。
港口不大,也没什么巨轮,但很有亲切感。
离港口不远有一家海之冰,是出游之前一个台湾朋友推荐的。
生意相当好!
忘了多少钱了,总之不贵,份量超大!两个人肯定吃不完。
从高雄坐高铁回到台北 ,已经是傍晚时分,本打算去台北哪个夜市吃晚饭再去礁溪 ,不过天气阴雨就作罢了。
直接坐葛玛兰专线去礁溪,在台湾很多高铁不到的县乡都可以做大巴专线前往,非常方便。
礁溪乡因为是旅游胜地,人流量很大,所以商业也较为发达。
虽然是阴雨天但街上的人还是挺多,这条主干道横穿礁溪乡,葛玛兰专线的站点也在这条街上。
这个是礁溪最有名的乐山温泉拉面,在一个小巷子里,店门口有一排座位桌子底下是水池,所以有边泡温泉边吃拉面的奇景。但巷子里小店门外的一条水池,对没有温泉文化的上海人而言,怎么都会让人想成是阴沟,哎,我们还是进店吃吧,更何况店外的泡脚座位队排的很长呢。
这里的拉面价格和味千拉面差不多,入口也都是正宗的日式味道,总体来说还不错吧。
炸豆腐比较清淡,味道也还不错。
沿着一处支路往上坡拐,就是免费泡脚的汤围沟温泉公园。
这里有很多个公共泡池,那么多人一起泡脚也挺壮观的。
当然,这种公共场所各类小吃自然是少不了的。
公园后头过了一条街还有一处看起来比较私密的泡汤场所,应该是类似公共澡堂吧。
礁溪乡的夜景很美,灯光朦胧,水汽缭绕。
在后面的街上也有不少温泉酒店,每个酒店都有自己的泡池(有的是酒店内公共,有的是房间带泡池),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比较高端的,价钱大约得在上千人民币了。
温泉公园小吃很多,我们则是拉面下肚已经没有容量了。
这里还有不少小鱼泡池,是收费的,不过很便宜。
小鱼咬死皮不知道有没有效果,总之一开始痒痒的,习惯一下就好了。
当天的民宿没什么特色,第二天起来也打算出去买早餐,当然,早前就研究好目标了。
礁溪的这家柯氏葱油饼实在是太出名了,一直排着长队,可不是游客为主哦,当地人也都很喜欢。
葱油饼的做法显然和上海大不相同,用油更多(但也更干净且不腻),面饼较为膨胀,里头包的是台湾最出名的三星葱,再加上个鸡蛋,真的非常好吃。
边吃早饭边参观不远处的礁溪户政事务所,其实功能上来讲也就是礁溪当地的乡公所+卫生所+学习馆+活动中心等等,说白了就是乡民中心。不过这建筑相当奇葩,并且是名家名作。
这建筑要拍完整实在是很困难,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拍,都觉得非常别扭,也许这才是真正有设计感的建筑之魅力。
边上还有个小小的礼拜堂,听见教徒在唱诗。
二楼的露台,有种分不清在建筑内还是建筑外的感觉。
换个角度来瞅瞅。
这张算是比较完整的。
这个角度看起来正常点,呵呵。
好吧,我承认实在找不到形容词。
台湾的乡间,此类很有调调的咖啡、甜品店随处可见。
不远处还有礁溪的中学,怎么看都不觉得是乡村啊。
country road
乡间小溪,被隔成一段段小水池,挺有意思。
相比小溪来说,这桥真算是相当巨大了。
当地多是这种两三层的小别墅。
回到民宿,收拾行李,主人家的狗狗依依不舍。
民宿主人也要去镇上,就开车带我们一路。走的是礁溪的一条商业老街,这里当地人较多,游客反而少。
找了一家当地小吃店,这碗鱼丸汤真是相当美味。
汤包也不错,皮子是筋道的油皮,和上海小笼大不同。不过这种汤包似乎更接近南京的做法,不知是不是和当年民国首都撤退台湾有关。
街头到处都是这种泡池。
兰阳博物馆名声很大,是知名的得奖建筑,一看这外形就让人惊奇。
走近瞧瞧,实在是没明白这是个什么样的建筑格局。
看看立面细节。
对建筑研究不多,拍几张细节给建筑师朋友们欣赏一下。
墙面纹路相当有质感。
非常尖锐的角度,但一边木地板、一边水池,就柔和了许多。
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换个角度。
墙面的拼接也不显凌乱。
由墙角往上看,建筑整体的气势还是相当震撼。
墙面与玻璃面的拼接,隐隐地还能看见玻璃体内部的钢结构,实在很有冲突感,又有莫名的和谐。
完整地拍一张。
这建筑作为拍人的背景也相当不错。
超有感觉。
回到入口来看看,地势有高差,所以那么宏伟的建筑,在入口看来却像是进到了地宫,设计师的创意太惊人了。
看看几个面的高差关系。
进入大厅。
抬头看看建筑的结构是每个游客的必要动作,虽然看不太明白。
故意斜拍一张,乍一看真不知道哪个才是水平面。
几个展厅之间由电梯和连廊串联。
这些个结构,包括顶面,不知道得花费多少时间来计算。
穿梭于站厅之间。
连廊上拍照也很有感觉。
看看展览的内容吧,兰阳博物馆是宜兰县立,故以介绍宜兰当地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为主。
展厅的布置相当动态,从上层展厅参观起,可以“预览”到下层展厅的状况。
放大镜的设置非常人性化。
看得好清楚。
在外面时就奇怪,斜屋顶对室内空间会不会有不利影响,到展厅内部才发现,退台式的展厅分布和斜顶相当搭配。
台湾人做微缩景观可真是细腻。
太生动了。
台湾的西岸以高铁为主,而东侧则是台铁(也就是快车,速度肯定比高铁逊色)。
在礁溪、头城(兰阳博物馆靠近,打的很近)等乡镇都有台铁车站,我们一路没几站就坐到了离九份最近的瑞芳站。从瑞芳出站打车去九份民宿,这家民宿老板娘原本是包接的,但实在太忙就让打的给报销车钱。
此时入住的客人还不多,有的挑选,就找了一间超级景观房,虽然房间不大,但自窗前往外看,有种悬空的感觉,十分奇妙。
收拾好了出门去老街,九份老街的小吃实在是太棒了。
当然,其中最最有名的自然是芋圆,而赖阿婆芋圆就是老街上的头牌。
味道?秒杀鲜芋仙等一切以前吃过的芋圆,也比老街上其他家都好吃。
除了芋圆,贡丸、鱼丸汤也是台湾特色,这家是老板娘推荐,相当美味。
卤豆腐。
老街上除了芋圆、鱼丸,还有多的就是台式烤香肠,这家店先不说味道如何,但这位阿姨的装扮实在是弹眼落睛了。
老街上还有一家出名的芋圆叫阿柑姨,他们家的景观座相当惊人,但味道么还是比不过赖阿婆。
九份老街是依山而建,又面朝大海,可算是东方的伊亚小镇(希腊圣托里尼岛上)了,房屋层层错落,小街贯穿其中。
这意境不错,哈哈。
这张也是。
老街上饭店、咖啡馆也不少,其中有些是著名电影的取景地,很多影迷前来追寻各自的精神图腾。
人流量巨大,前行滞缓,节日里去过朱家角的上海人都有这感受。
据说这条长长的台阶路是宫崎骏《千与千寻》的灵感来源。
入夜了,星星点点的灯光映衬着山的宁静和老街的喧闹。
买了点红芭乐回来,摊主说这个才是台湾人自己爱吃的,绿皮白肉的芭乐都是打汁的,不知真假。
但吃下来真觉得烂烂的口感一般,当然蘸着梅子粉吃的绿芭乐也不怎么合口味。
起个早吃过了老板娘的自制三明治,坐两站公交车就到了金瓜石景区,这里是日占时期的金矿产区,所以有很多日式特色的建筑。
最有名的就是这排四连栋了,当年可供四家人家居住,保存得相当完整。
日式建筑在所有东方建筑中都可以自成一派,非常有特点。
这块铜牌相当有格调。
门把手也很精致。
古朴的木门。
触摸着历史的痕迹。
室内也还保持着当年的格局和物饰。
四连栋对面的等候亭,看起来像个老式的车站。
各种闲逛,各种建筑。
整个景区在当年既是矿区(但采矿主要是在山体内部),也是生活区。
太子宾馆是一组很大气的日式建筑,据说是当年为迎接日本皇太子视察而建。
盘根错节的一颗老树,既是树,也已是山的一部分。
此处观景台,可眺望远处的山景。
镜头拉近,山中还有座亭子,只是太远了,否则可以考虑过去瞅瞅。
这玩意儿不知道是啥,总之和铜钱脱不了关系。
一处院落是金瓜石的儿童学习中心,墙面也就多了些童趣。
运金矿的小铁轨。
脚下就是铁轨了。
台湾人民的布展特长又来了。
进入黄金博物馆参观。
各种金啊,哈哈。
好大的金砖。
我也来摸一摸。
垫在安全帽里的内衬,潮不?
准备进矿洞了。
这就是金矿里的工作环境。
是在堵爆破声么?
终于看到轨道上的小车了。
这里面还播放着模拟当年通话的语音。
是榕树么?
回到九份,白天的景色也很赞,虽然阴雨蒙蒙。
回到老街已过午饭时间,赶紧接着觅食。
人潮比昨晚更多。
小饮料瓶子是特色。
这个是花生冰激凌卷,吃起来口感相当特别,值得一试。
现做现卖现吃。
烤杏鲍菇也不错。
这菇肉质丰满,味道鲜美。
各种口味的香肠。
墨鱼和飞鱼籽都很好吃。
香肠入馅的肉包。
唯一一家吃回头的,自然就是赖阿婆了。
某家人家墙边的小景,很有生活趣味。
回民宿收拾行李,偶然发现腊梅开得不错。
九份老街是个值得多待几天的地方,只是我们的行程太紧,恋恋不舍。
离开九份坐公交车回台北,其实九份与台北的关系也就朱家角回人民广场一样,不算远。
这晚住的酒店在淡水河西面,其实已经属于新北市了,但中间除了不大的河也就没什么明显的间隔了,地铁也是连贯相通的,基本属于一体。
酒店装修很时尚,大堂的氛围就充满了小资的感觉。
房间不大,但整洁而简约。
对外的大窗户在浴室内,虽然是单向玻璃,但住这间房间还是得有点心理素质啊,呵呵。
写字台玻璃下面是茶具,也太会利用空间了。
有大窗户和城市夜景,就必须得拍照了啊,哈哈。
坐上捷运前往101大厦。
捷运站里有一组公益广告,凑个热闹。
著名的诚品书店,此行一直没找着时间进去逛一逛。
这就是明晚跨年烟火晚会的主舞台了,为何是主舞台?因为在市政府边上。
HTC在台湾还没没落么?
利用今晚最后的剩余时间,踏上101大厦的观景层。
隔着玻璃要拍出美景不容易,但凭肉眼所见,确实是很棒的城市夜景。
当然,101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只是整个台北超高层并不像上海遍地开花,所以101的观景优势就凸显了出来。
观景层还有各种小玩意儿。
在一个走廊里有各种台湾美景的照片滚动播放。
来了必须看一看这个著名的平衡球啊。
对夜市文化兴盛的台湾来说,此时才是夜生活的正当时,台北的宁夏夜市自然不能错过。
这玩意儿味道极佳,价格也不贵,酪梨其实就是牛油果。
食材还真够新鲜的。
鲜榨的果汁来说,真心不贵。
美食等待中。
一碗鳝鱼面,面条是类似方便面的油炸面,味道一般吧,但当地人非常爱吃。
20台币的冬瓜茶,价廉物美,包装自然就简陋了些。
台湾夜市很多,几乎每个城市乡镇都有,而夜市上的美食也极其丰富,要全部尝试真心不可能,给以后再留个念想吧。
这是2013年的最后一天,晚上的跨年烟火是此行台湾的最重头戏,但白天也不能浪费了,先去野柳地质公园一游。
起个大早,先得换个酒店,在跨年这几天要在台北订酒店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情,建议提前2个月比较保险。清晨的台北(其实近处都属于新北)就显得陈旧了些,远处那就是淡水河了。
走前再看一眼,阳光明媚的一天。
换了酒店即刻坐公交去往野柳,也还算方便。野柳地质公园临海,其实也是个渔港区域。
公园门口准备买票入园。
爱心形状啊!
这还不是著名的女王头,是一个类似的造型,在入园不久的地方。
地质公园不大,一路就走到了海边。
观景台远眺。
观景台某人远眺。
海风拂面,下面就是奇石丛生的海滩了。
已有不少游人在寻找各种造型的石头。
下到乱石滩。
开始寻找奇石。
这石头的纹路真是奇特。
风化加水蚀,诞生于大自然的画笔之下。
禁止越线。
漂亮的石头,像贝壳一般。
这就是著名的女王头了,留影是要排队的。
后面的人去哪了?哈哈,ps神技。
金钱豹?
出了地质公园,对面有一排海鲜馆子。
随便挑了一家,选了条不知名的鱼,小贵。
海鲜面也很好吃。
鱼上桌了,两吃的,还有个汤。
渔港的生活看起来很悠闲。
野柳归来,往101进发,沿途已经氛围浓重,真比庙会还热闹。
排队买点吃的先,其实并不知道在卖啥,只知道这家队伍排得长。
顺便提一句,这站地铁出来连通着好几个商场的地下空间,这一片小食最多的应该是统一阪急百货楼下。
已经传来阵阵香味,是卖方砖面包的,貌似就两种味道,蒜香的那种味道相当诱人。
再去弄个冰激凌,正好赶上买一送一跨年促。
上面的街上也摆出很多小食摊,不过对于已经体验过几次夜市的我们来说,这些个东东就不凑热闹了,而且明显吃的人也不算多。
入夜了,101大厦也已经开始了装扮,当晚会有很多“口号”更替,现在看见的是“富裕”,呵呵。
主舞台前已经被人占满,我们本来也找了个靠前的位置坐着(其实就是占个地盘坐地上而已),但就这样等上几个小时实在无聊,所以还是决定先去逛逛再过来。
路边找了个空椅子小歇。
刚买的布丁先吃了。
这个是啥来着,忘记了,反正都是刚刚地下买的。
光照之下,101是今天唯一的主角。
又改成了“遇到”
大街上的建筑、路灯、树木、行人,都妆扮一新。
各家商场和社会团体在现场布展搞活动,这个一看就是公益活动吧。
转到了台北101商圈非常著名的贵妇百货BELLAVITA,这个百货体量不大,位置也不算最佳,在整个商圈里原本毫无优势,但硬是找准了定位,从室内装饰到品牌组合都紧贴主题,单是中庭里这只大灯罩(也好似贵妇的裙摆),就足以让所有来此购物的贵妇们倾心不已。
在二楼对着大灯罩拍一张,是来此游客的必备pose。
合照一张,走廊扶手也很有贵族气质。
门口的喷水池。
新光三越门前的水晶球。
水晶球里飘着雪花。
另一个以哈哈镜装饰的通道。
巨型圣诞树,看来今天真是商家们的盛宴啊。
这人潮有多夸张?从101往四个方向去的马路上(能够清楚看到101全貌)各聚集了大约2公里的人流,是席地而坐延伸了2公里。
“很有”?很有人!
据说台北101的跨年并不仅仅是台北青年的盛宴,甚至不仅是台湾的青年,大陆的、日本的、韩国的,东亚各国的青年人都会来此狂欢,当然台湾全岛就不用说了,台铁和高铁这两天真是非常繁忙的,台北的酒店更是一床难订。
不只101,周边其他的大楼也都各自梳妆,各显风姿。
住在周边或是在此办公的人们真是太幸福了。
摄影师们都已经找好了各自理想的拍摄角度,这位用了半遮挡的拍摄技巧,我们看得只能敬仰,待日后多加学习吧。
也许在上海有更多的跨年方式,而每个会场也都有各自的特色布景和明星阵容,但无论用上4D还是5D的技术,无论嘉宾多么大牌,都无法撼动每年的101跨年在东亚各国和整个华人世界的影响力。
来了!
终于回到酒店,最后一晚,房间挺不错的,价格小贵,还没早饭。但在跨年夜,有地方住就很不错了,哈哈。
新年第一天,也是台湾行的最后一天,飞机是在傍晚,所以还有一整个白天可以逛逛。
早起泡茶,昨天的面包做早餐。
蒜香的昨晚在101已经吃了,这个好像是花生味的,反正是一咸一甜。
准备出发。
酒店出来往车站去,又是一个大晴天。
台北的公交车都相当人性化,而且座椅都是皮的。
先去台北花博会逛逛,花博会本是2010年举办的一次国际园艺博览会,将圆山公园、市立美术馆及附属公园等若干个大公园、标志建筑串联合并形成展区,所以在博览会结束之后依然将此片区称为台北花博会,常有一些有关花卉、园艺的展览举办,是台北市民亲子游的首选之一。
好美的牡丹花。
阳光明媚,室内的花卉展来不及看了,就在外头转转吧。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芬芳,心情舒畅极了。
这是圣诞花吧?
各式花卉争奇斗艳,还穿插着艺术作品。
这里可以看见著名的圆山大饭店,背靠大山,玉带缠腰,路到面前必须改道,风水极佳。
可爱的小天使。
这里面主要是一些吃吃喝喝以及纪念品,带有强烈的原住民特色。
最爱的百合,太漂亮了!
既是假日又是难得的大晴天(台北元旦前后通常都是阴雨绵绵),除了亲子欢愉,老年人也都神采奕奕。
貌似被花儿们盖过了风头。
美术馆前的草坪上,一组相当有趣的雕塑。
铁皮人。
台北市立美术馆里的装置展,没时间买票进去细看了。
美术馆前的几栋建筑风格各异。
有一群少年在玩cosplay。
这栋建筑非常适合coser们外拍。
原来是台北故事馆,想必记录的是台北的历史。
台北美术馆的造型很特别,好似堆叠的集装箱,又像一个个排风管。
这是社团大哥么?
转眼过了中午,打算去台北著名的怪异建筑伍角船板餐厅吃饭。
这餐厅不仅是吃饭的地方,也是很多游客的必到之地,哪怕只是过来参观并且拍几张照片而已。
果然,过了两点就不再供应午饭,我们晚上又要赶飞机,不过餐厅真的是不吃饭也能提供免费参观的,也算是做名气吧。
室内设计比建筑外观更妖异。
感觉太诡异了。
光线的渗透感非常强。
还有各种造型怪异的桌椅、摆件。
在这里吃饭的感觉很特别,只能等下次再来台湾尝试了。
这些人形雕塑还真是“特点”突出。
连这里的植物都显得歪歪扭扭。
这画也相当抽象。
这画也相当抽象。
细节太多了,恐怕得要一整天才能拍得全吧。
这个墙面是用什么材质什么工艺做的呢?
走了。
查到附近有个大卖场,去买点东西带回去吧。路过一个摩天轮。
台湾的大卖场和国内的区别不大,如果一定要类比,那自然是和大润发更接近了,呵呵。不过商品里面最特别的就是各种口味的香肠了,这个绝对是台湾特色。
买了些莲雾带去机场吃。
另外还买了乌鱼子、凤梨酥作为伴手礼。
台湾之行就此结束,不能算是深度游,也没有哪天是悠闲地度过的。走马观花当然也有好处,能够一次性把半个台湾走遍的确不容易。台湾确实处处是景,还有花莲赏鲸、清境农场没去,垦丁也没体验音乐节,台北也错过了士林夜市、渔人码头。有很多遗憾,也有很多期待,期待着何时能够排出几个月的假期来台湾生活一段时间。所以回到上海,回到现实世界,发现最重要的还是努力工作,希望能够早日提前退休,不过也许到那时就会变成一个环游世界的计划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