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2
- 收藏1
- 评论2
- 赞4
+1
出发日期/2015/09/09
天数/0天
浯溪村,北距东乡县城约28公里,从火车站乘3路公交到铁路桥站下,去黎玗镇的班线车就在体育馆旁,从早上7点开始,每小时一班,行程五十分钟,在黎玗镇派出所下车,顺着水泥路走3公里就到。村庄历史悠久,书香绵延,文化底蕴深厚,是江西历史文化名村。
浯溪村,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之弟王安国第四代孙志先公于宋庆元年(1195年)自上池瑶田迁徙于此,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有1人中状元、13人中进士、21人中举。
浯溪村是一座明清时期古建筑博物馆。村中59座古建筑,占地14903平方米,既有苏州园林建筑特色,又体现赣东农村民俗民情。它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东西宽310米,村中大部分村民姓王。
走到村南路口就可以看到一座清道光时期贞孝牌坊,高7.1米,宽7.9米,四柱三间五层,以正间中心为轴线,两边对称排列,整体呈金字塔式结构,雕刻十分精美。据载:金溪对桥李氏姑娘许配给浯溪村“清朝儒士”王士柏,而王士柏未婚先亡。18岁的李氏扶棺嫁入,住进“斋月轩”即“绣花楼”,独自守贞尽孝54年,从未下过楼房。道光皇帝为表其贞孝,特下旨建造此坊,以示旌表。
过村口牌坊,就可以看见村南门亭始建于明天启年间---“南垣萃秀”。门亭面墙通高5.1米、宽4.4米。正门有石拱门顶,门顶净高2.9米、净宽2.6米。门墙顶为一字形,墙顶下为一层塔形青砖,正门门楣上嵌刻有“南坦萃秀”四个行楷字,并有小楷落款“乾隆癸丑年孟冬月重建”的麻石门牌。门亭为4梁桁,进深3.3米、宽4米,两旁设有麻石条麻凳。门亭右边有一守卫间。守卫间窗户为“文”字形,用于望村口。门亭前有两副高1米、宽0.3米的旗杆石。门亭右侧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流过。
绣花楼正门牌楼墙体通高4.5米,倚墙而建,门内净高2米、净宽1.2米,门楣上嵌有一块刻有“斋月轩”三个行楷字的青石门牌。绣花楼西侧的小花园内有一长3米、宽2米、高1米的花台。据传花台内有一巨型牡丹,花开如盆,李氏殁后就随之枯萎。
走进村庄,我们看见一条像铁轨一样的路,长450米,中宽0.9米,深8厘米,用条石竖立隔开,形如“铁道”,两侧各宽0.75米,贯通南北。这就是“状元路”。据说是江南学子、官员,敬慕(明天启乙丑状元)礼部侍郎兼翰林院编修王延垣的学子造诣和为官清廉,而集资千两修建的。
村中状元路旁的 “奕世甲科”牌楼,由东乡知县为纪念王汝为一家四代七人名登甲科而建。牌楼为八字形,通高5.4米、宽11米,中间一正门两侧各一偏门。正门为长方形,净高3米、净宽1.7米。偏门上为圆拱形,净高2.4米、净宽1.4米。正门门楣上嵌有一块长4米、宽0.8米的麻石匾额,刻有“奕世甲科”四个楷体大字。匾额上方长条石上刻有“永乐丁酉乡贡进士文林郎为父王汝为、赐进士巡按两直广西监察卸史子王堂”。偏门门楣上各有上下两块长条麻石,右边上层刻有“赐进士奉直大孙王显,甲午举人文林郎孙王昌”,右边下层刻有“天启乙丑进士翰林院编修来孙王廷垣”,左边上层刻有“赐进士朝列大夫孙王统,甲午举人承德郎孙王盛”,左边下层刻有“詹事府詹事晋礼部左侍郎孙王廷垣”的功名字样。牌楼前,一对公、母石狮分别端坐于正、偏门间,两石狮均高1.9米、长0.82米、宽0.47米,座基长0.9米、宽0.51米、高0.63米。每座石狮均抱有彩球和一只小狮,小狮嬉戏于公、母石狮膝前。
村中左侧的儒林第,坐东朝西,由敕封儒林郎的王诰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占地926平方米,建有主人起居、读书、赏花、会客之所和佣房等共9幢建筑。儒林第大门牌楼高6米、宽3米,门内净高3米、净宽1.6米,门楣上嵌有一块刻有“儒林第”三个楷体大字的青石匾额。风火墙高6米、宽14米。风火墙对面的高大古宅,门内净高2.6米、宽1.6米,内有1个大过堂、2个大厅堂、6间正房、4间厢房、2眼天井、2条鹿巷,屋内雕刻有动物花卉图案。
芳谷公祠:位于村东部,座东朝西,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芳谷公祠分祠堂和义学堂两个相邻的建筑,呈现“T”字型,祠堂上堂宽15.8米,下堂和义学堂宽均为14米,整个建筑共有一重院门,一重大门,三重偏门,四眼天井,右侧有一口古井。
进院门是义学堂,深6米,宽12米,为木制二层结构,小楼房设有宽0.8米的木梯通至楼上,门、窗为横、直条木制长方格。
义学堂前有宽7.3米,深3.4米的天井,天井正对祠堂大门。大门宽1.73米,高3.44米,门楣上楷书阴刻“芳谷公祠”四个大字,进大门是深为4.3米的返厅,返厅前有一长9.3米,深4.1米的天井,两边是通往中堂的过道。中堂较返厅高0.6米,由4个石台阶拾级而上,中堂深9.9米,宽12米,整个中堂和上堂的深是4.85米的通道王廷垣官厅:位于村中部,座东朝西,为明代天启乙丑状元,官至礼部侍郎兼翰林院编修任内务佐副侍部、宏光太子的老师——王廷垣所建,官厅由紧为相连的南北四栋房屋组成,南面为王廷垣书房,中间二栋为结构相同,面积相等的正厅,北端狭长建筑为厨房。整个建筑为村中现存最为宏伟的建筑之一。
官厅大门朝南为八字形,紧邻东西向,贯穿全村的清泉巷,为砖石结构,门高2.86米,宽1.42米,现仅剩门框,“侍郎第”的匾额已不知去向。进大门为长达40米,南北向过道,贯通紧为相连的四栋房屋,每栋房屋有尺寸相同的中门相隔,又使每栋房屋自成一体,进大门第一间便是书房,书房面阔三间,宽7.9米,进深12.4米,书房门楣上“一经山房”四个麻石阴刻大字,遒劲有力,书房前后各有一天井,门窗均为雕花方格,室内光线充足。
经过道向北是气派雄伟的二栋紧为相连,结构相同的正厅。每座正厅前面立有考察的照壁,照壁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底座,由五层或平放或竖立的雕花麻石砌成,高1.1米。第二层为主体,底座上有5个高2米向墙内井的方格,中间方格较宽,为2.5米,其余四格均为2米,方格内贴有边长为0.4米的方形青砖,每块方砖大小一致,光滑平整,方格内沟缝构成斜直线,间隙极小且均匀,不超过0.2CM。第三层是青砖斗砌的雨棚檐,用石粉纸筋粉就,绘有丹青山水画,依旧可见。
正厅面阔三间,分返厅、中、上三堂,有两眼天井。厅门外有2米宽的门廊,门廊上厅门两侧立有一对石狮,现仅存座基,座基分两层,长0.6米,宽0.35米,高0.55米,进厅门是宽13米,进深4米的返厅,返厅两则各有2间厢房,中堂宽9.4米,进深7.5米,由于跨度长,采用穿斗式和招梁式的木架结构,两根主柱直径达0.7米,两边各有两间正间,中堂至上堂间用木壁相隔,中堂门槛高0.67米,上堂宽6.4米,进深5.2米,两边和有一正间、一偏房,上堂上方设有夹墙暗室,正厅内月枋、穿枋上均有较为清细的雕刻,或花草树木,或鸟虫鱼兽,显示着官厅的气派与华贵。
“五世恩荣”:位于村中为清代村里富商所建。每幢建筑面积均在200-300平方米之间,村里大多数古宅墙体统高6.8米,外面看不到屋顶,屋顶由井圈式青砖墙体所遮掩,两侧风火墙为马头式。房屋顶面是硬山式和半坡式的组合,因此屋面瓦沟数量由边缘向中心逐渐收缩,交汇处产生合沟,把整个屋面上的雨水引入天井。这种向屋内排水的屋顶结构,是中国传统意识在建筑上的反映,有“四水归聚,财水不外流”之说。在瓦盖顶、屋脊上顺放一排灰瓦用于压脊,形成独特的瓦脊状。墙面采用青砖倒、抿、丁砌法,使墙体形成一个个的“斗”状,“斗”内灌土。砌砖灰缝精细而工整,以白石灰为粘合,墙面形成规则排列有序的纹理图案。墙转角处以长条麻石贴砌,以防碰坏。墙体下面1至2米高左右,用麻石板块错位砌成,以防墙体青砖风化腐烂。房屋、宅院门多依墙而设,院内地面均以麻石板块铺垫。房屋大门大多有门楣石匾和雨檐棚。正墙面门楣高处两侧各设有一个小窗,小窗由青石镂空雕成花纹嵌入墙体,镂空部位作为窗洞,为房内通风透光之用,每幢房屋多为面阔三间,进深有一重进,一重半进,二重进,二重半进,三重进,每重进以高大中门相隔成厅堂,屋内分前堂、过堂、中堂、后堂,两侧是厢房,厢房为二楼,前后过堂多设堂楼。
房屋辟有正门(大门)、后门和巷门,多重进的房屋则多设鹿巷,巷设在堂厅前的两侧。每幢房屋的布局模式是,大门中心到后墙的中心为轴线,两侧房屋、巷道等成对称排列。
古屋内的天井是一个精华的部位,天井的大小、样式,天井上面的木架结构、飞檐倒板、装饰以及天井两边的花门、花窗和天井底部陈设等都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村口清道光时期的贞洁牌坊
村南门楼
横贯村南北的状元路
麻石条铺就的巷道
历史的痕迹(一)
历史痕迹(二)
芳谷公祠(一)
义学堂
芳谷公祠(二)
芳谷公祠公示墙
古建筑群小巷
门头装饰(一)
门头装饰(二)
奕世甲科牌楼
活水绕户而过,有时明走有时暗沟。。。。。。
奕世甲科牌楼前的石狮
村北门楼
古樟
旗杆石
门楼内的石条,方便休息
木门、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