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1
- 收藏10
- 评论1
- 赞0
+1
出发日期/2014/03/25
天数/6天
人物/三五好友
美国小说家、剧作家威廉·萨洛扬说过:“如果你还活着,旧金山不会让你厌倦,如果你已经死了,旧金山会让你起死回生。”不久前,我去了一趟旧金山San Francisco,美丽的城市,有趣的人,再加上科技宅男聚集的Macworld大会,实在是非常赞的旅行。你对这个结合了科技和人文的美丽城市感兴趣么?我知道你的答案肯定是Yes,那么,就让我们用两期节目,来开始一篇关于旧金山的旅行日志吧。
现在在飞机上,等待起飞,原来远程航班真的就像游戏和电影里那样,是分上下层的,或者机组人员是在上层?乘务员们年纪都不小(叔叔阿姨的年纪啦),感觉很稳重。另外,飞机上的耳机孔接上配置的耳机,一共有14个频道,音乐都很好听,从爵士到歌剧都有。飞机上有Wi-Fi,起飞后十分钟就可以用了。天下木有免费的午餐,飞机的Wi-Fi是要单独收费的,而且不便宜,16.99美元,如果你是必须回复重要邮件的商务人士,那倒也不算贵。
飞机上的食物还不错!盛装的容器也不象国内的一些航班那样显得廉价,虽然是塑料,但也还有点质感。配餐有沙拉、面包、鸡肉配饭和一块巧克力蛋糕,没吃午饭的我一直有点慌,金牛座嘛,吃了东西,整个人就ok了。到了晚上七点,飞机上还发了冰淇淋和冷的三明治,西方人真的是冷食动物。后来到了酒店,看到房间里没有热水器却有制冰机,我更加坚信了这个判断。
下午去了旧金山的地标金门桥,走马观花,没有仔细去看关于这座桥的前世今生。现场的几个教学装置挺不错,还有一些互动的体验。金门桥很雄伟,算是人力工程的壮举,也是当年被称为“不可能建成的桥”。我很喜欢它的颜色,后来看了资料了解到,这种颜色叫做国际橙(International Orange),当时的建筑师认为这种颜色与周边的环境既协调,又足够鲜亮,能够让船只很远就注意到。电影里看到这座桥的频率实在是太高,远至007系列,近至很多爱情电影,都有它出现。最近一部我看的有它“出演”的电影,是两年前的《猩球崛起》,片中的黑猩猩凯撒率领猩猩军团(怎么听起来像是《篮球飞人》的感觉……),在金门桥上和人类大战。
看完金门桥之后,去看不远处的艺术宫,当年为了世博会修建的,几十年历史。感觉倒是挺大,罗马式的建筑,乍一看很壮观,但这样的建筑出现在旧金山这样一座与亚洲、欧洲的一些城市相比很“年轻”的城市,还是缺乏一种厚重庄严的气场。相反,在艺术宫的巨型穹顶一旁的人工湖里,各种鸟、鱼、乌龟和植物生机勃勃,有着一种很年轻的气质。
结束了艺术宫的走马观花之后,我们来到了旧金山的一条小街,Lombart Street。它的英文感觉普普通通,但中文名字却非常有意境:九曲花街。这条很多电影里出现的小街非常有名,虽然实际只有很短的一段距离,但那种30度角的大坡道加上8个急转弯,如果你是司机的话,会觉得把车开下这条街,是种很过瘾的体验!其实大角度坡道遍布整个旧金山,而且出坡时偶尔还会设置一个停止符号,碰到直行车辆时,必须停下来让行,这样当上坡起步的时候,司机面对的就是一个30度角的杀手级上坡短程起步!如果不是自动挡的车还真考验技术。
司机Kevin带我们去市政厅,嚷着想见市长可以随便见。进门安检很严,警卫都佩着枪,但对游客态度很友好,见完后还会说欢迎来这里。中庭有人办宴会,正在布置,估计是婚礼?自由国家,气氛真的不一样,在这里,纳税人最大。
晚上吃完晚饭后陪好基友老康去在全球范围都知名的吉他店Guitar Center朝圣。对于真正的吉他爱好者,这里无疑是圣地。绝大部分在吉他领域的大咖,都和这家店有着缘分,比如Eric Clapton、Slash、Metallica、Jeff Beck等。老康不太会说英语,我帮忙搞定沟通,最终他买了把2000美刀的好琴,然后我们步行回酒店,我负责拎纸箱,他拿琴盒。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当年学琴半途而废,那就只有帮吉他高手拎琴盒的份,但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如果吉他高手在国外要买琴没有会外语的熊帮忙,一样也是搞不定!:)
午餐后我们去了一个太平洋边的景点,位于Monterery的海滩17-Mile Drive At Pebble Beach,这个地方在旧金山市区的旅行推荐路线上并不常出现,因为它距离旧金山200多公里,已经早已不属于旧金山市的区域。虽然一路上都下着雨,但当我们真正到达的时候,天空便放晴,太平洋也非常的太平。这里海风盐腥,各种小动物来讨食,看了看,继续走。海边有个地方叫Lonely Joe,据说是一个中国人在100年前一个人在那儿搭了个棚屋独自住的地方。宅男们,时刻提醒自己别做Lonely Joe吧。
下午还去了一个叫做Camel的地方,这是一个有着童话风格可爱洋房的小镇,让人想起在澳洲旅行时途经的一个温泉小镇。女孩子们应该会特别喜欢这个地方,因为它随处都是精致的商店、优雅的意大利餐厅和其他很有情调的咖啡馆。简单在这逛了逛,但我的注意力并不在小镇身上:在Cupertino苹果总部生长的兴奋感还没有消退。和同行的伙伴,一家游戏公司的创业者聊了会儿关于行业和技术的事儿。回程和IDG的伙伴聊了会儿关于互联网的各种感想,聊起天来时间过得很快。风景是公众的,感受是自己的。风景是固定的,心绪是动态的。
驾车来到了旧金山旁的另一座城市Cupertino。终于来到了Inifinite Loop 1号,苹果公司总部所在的地址。这是一幢外观朴素的四层楼建筑,和其他硅谷的高科技公司一样,看到它时,你很难想像那么普通的一幢楼,会有着能够改变世界的巨大能量,这是史蒂夫·乔布斯奋斗的终点(他看不到2015年竣工的苹果新总部了),是我这几年的故事的源点,也是下一段旅程的起点。来到这里,不忘初心,准备继续往前。在苹果总部的Retail零售店买了几件东西留个纪念,马克杯,卫衣和钥匙扣。其实这里的衣服也是中国生产,在淘宝上也应该可以买到,但来到这里,留个纪念总是好的。如果可以买到WWDC的卫衣,那才叫做有绝对的纪念意义。默默地把参加一次WWDC列入自己的Future Plan里吧。今天恰逢SF气温骤降,天气不好,其他同行的伙伴们状态也一般,在车上睡成一片,但我却真的很开心,甚至有些兴奋:)有朋友问美国感觉如何?我当时说因为时间关系,感觉还不深,但可以描述出三个词:自由、平等、年轻。
联合广场(Union Square)到了,任何地方的广场都有着聚集的人群,集中的商业,这里也是一样。在第五大道和蒂凡尼的标志下,有着将所有家当装在一辆推车上的流浪者。在一个红色鸡心,上面绘着旧金山地标金门大桥的雕塑旁,一位小号演奏家站在石阶上演奏着意大利风的曲子“西波涅”。这本来是首很浪漫的曲子,但在联合广场清冷的夜色中听到小号明亮的音色,看着街边的形色人们,我仿佛隐约看到了这座美丽城市的丰富层次。
清晨街上大多数人精神都不太稳定,各种黑人哥们在路旁和我说话,讲话的范儿可以在任何一部好莱坞黑帮片里感受,还有个哥们拿着个篮球问我要不要一起打篮球?赶紧快步走过,脑子里想起电影《虎胆龙威3》里布鲁斯·威利斯在纽约黑人区的历险,心里还是有点紧张。走到了一个教堂,有很多人在那儿等着,估计是在等着领救济?打开手机偷拍了几张照片。有人往楼下倒水,离我不远,有人在我身后砸酒瓶,但大多数游民,都默默地在街角等待着,不知道在等什么。回到酒店查了一下,原来这座教堂正是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威尓•史密斯带他儿子来领救济的教堂。可能我并不是偶然走到这儿的。
晚上和同行的伙伴一起,去参加了由Macworld大会组织办的Party,Party位于市区的一个俱乐部里,有点儿北京愚公移山的感觉,需要有邀请函才能参加。这又是一场洗刷了我世界观的Party,我第一次见到一个20岁到70岁的人都参加,并且都玩儿得巨high的party。组织者们很有心,在开始演出前,就设置了大量的可互动的活动。你可以排队等着专业画家用iPad绘制一张你的漫画像,也可以让打扮成小丑的工作人员给你用气球做一个小狗或是王冠,你可以去找踩着高跷的小丑合影,也可以去欣赏艺术家使用红绳表演的高空体操舞蹈。等着绘制漫画像时,我前面是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和他聊了几句后我发现,老头佩戴的一枚不起眼的胸针,是一只XBox的手柄造型!我指着胸针问老头这怎么回事,您是不是不小心抓了孙子的配饰就来参加party了?老头儿冲我挤挤眼睛,说他也是个gamer!好吧,在宅这个领域,我第一次输给一位70岁的老先生。
暖场之后,演出开始,由一个乐队贯穿整场。这个乐队由Macworld的主办者、OmniGroup的boss和其他Mac的从业者组成,还别说,演出的水准还挺高,达到了可以让人high起来的水平。而台下,极客们美女们跳得很起劲儿,还有不少白发老头跟着一起劲舞。一位乐手一转身,T恤的背后写着“Because Windows Sucks...”(因为Windows很逊……)嗯,就冲这句话,这是场好聚会!
斯坦福的校园里找不到明确的校园大门,也没有鲜明的icon出现,这里的大门对外永远开放。整个学校是西班牙式的建筑,植物的数量比建筑多得多,非常有格调。在斯坦福巨大的校园里,看不到一个打扫的工人,也没有看到给草坪撒水的喷头,整个校园却一尘不染,洁净得有些不太真实。以前我读过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在迪斯尼乐园,里面商店的货品和食物,都是使用游客看不到的地下运输系统进行补给的。因为迪斯尼觉得,所谓“乐园”,就应该是食物和玩具无穷无尽的。斯坦福的校园可能和迪斯尼乐园一样,在看似简单的环境中,隐藏着大量复杂和精巧的科技细节。我们去的时候正逢美国的春假,大部分学生实际上都不在校园里。偶尔骑车经过我们的学生一身朴素的打扮,却带着一付Google眼镜,这样的细节证实了我的判断。
登上了斯坦福校园中心的钟楼,可以鸟瞰整个Stanford区的美丽景色。在这样一个全球科技摇篮的地方,它的钟楼顶部的钟,却充满上个世纪工业时代的优雅。钟由35只钟组成,由专人演奏(据讲解员说,只有音乐学院唯一的一个教授能够演奏这个钟),可以演奏完整的乐曲。演奏的方式虽然是以扳手扳动操作,却居然也像钢琴键盘一样,有着半音和全音的音程!这样有着独特设计感的钟如果出现在蒸汽朋克设定的电影里,比如《地狱男孩》或《蒸汽男孩》里,也一点都不会突兀。据说美国设计方面的牛校,斯坦福也可以排到全五,的确不一样。整体来看,斯坦福是全球理工科最聪明的人聚集的地方,这就够了。
我觉得随便拉一个这儿的街头艺人,上选秀节目都可以冲个好几轮没问题。我们看到一位使用喷漆绘画的艺术家,在两三分钟的时间就用喷漆、废纸和瓶盖子画出了一幅波普风格的作品,实在是太牛了。看到了一个演奏弗拉门戈吉他的哥们,音乐当然没话说,看起来穿着不怎么样,但据同行的音乐内行康爷看,这哥们绝对不是普通卖艺的人:他用的小音箱大概人民币8000元,吉他的踏板也得三千左右,至于吉他,那就不好说了。
斯坦福之后,去Google和Facebook两家公司门口拍了几张照片。和苹果一样,这也是两家伟大的公司,但也和苹果不一样,我们都很少认真用过他们的产品。两家公司都没有高楼,几幢小楼掩映在植物之中。Facebook公司的地址名为“1 Hacker Way”,和他们的工程师文化当然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路旁有一幅大拇指朝上的“赞”,自然是拍照的好地方。拍完照后在我向保安说谢谢之间,他先笑着和我们说了声谢谢,于是我略有点不知所措,好赞!
回程的飞机依然是中午起飞,依然是12个小时,但似乎这次的12个小时也还好,虽然座位比来时更挤些,但也还能接受。飞了三个小时后我打开遮光板,这辈子第一次从空中看到了阿拉斯拉。整个无边的雪原一直延伸到天际,哪怕是在10000米高空的飞机上,也无法看到尽头。雪原映着蓝色的太平洋,美得让人都不敢说话。世界真的非常美丽,值得我们努力去走,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