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0
- 评论0
- 赞0
+1
出发日期/2013/11/25
天数/7天
诸位看官,俺的标题有点危言耸听是吧?有点标题党的嫌疑是吧?那位说您跟这儿演《Lie to Me》呢?您还真冤枉我了,其实这是个真事儿,一个不大点儿的真事儿。挂在标题上是想提醒即将去多米尼加的朋友们多加小心!邮轮上反复强调的安全问题也不能算人家的变相商业广告。至于俺遭遇了神马,您容我稍后细说,所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11月初刚刚从日本回来,月末便登上了去东加勒比的邮轮,老实说对这种玩法不太感冒,赶脚就是挥霍功夫和银子,木有自由穷游能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快乐,但因为有了跟朋友们聚一聚的目的,于是也就欣欣然接受了。
简短截说,25日一早赶到纽约哈德逊河上的曼哈顿纽约客运码头,因为前一个航次遇到风浪,珍宝号迟至上午10点多才进港,两千多游客聚集在候船大厅,场面比较混乱,除了热巧克力外,其余食品一律收费,一干人已经Very hungry了,所以到下午两点多开始登船时,我们前面有几个西人情绪激动不听指挥了。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后来几天对船上管理不佳的看法老是挥之不去,请诸位看官不要被我们这个个例误导哦!
原订5点启航的船,迟至7点才徐徐离开港口,也好,天边的晚霞,曼哈顿的夜景,都让我们拍个够。当然,那可是寒风瑟瑟中的坚守哦!记得出发那两天贼冷,容易吗我们……
繁华的第八大道
码头上停泊的无畏号航母,呵呵超小超小,但人家可参加过二战哦,成了博物馆了现在。
查了查资料,1941年建造,43年下水,74年退役,参加过太平洋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太平洋战争时曾经被鱼雷击中,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时被FBI用为临时联络中心,哇,资深老兵风采依旧呢!
挪威珍宝号姗姗来迟,不过这艘船还挺靓滴说,尤其是跟别的邮轮并排停泊在港口的时候,看着挺招人稀饭!
夕阳西下染红了天际和云朵,忽然就想起那首歌“晚霞映红了伊洛瓦底江,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差不多50年前的歌,其实早已经想不起曲调了。
天渐渐黑了下来,凭栏眺望曼哈顿的万家灯火
河岸是灯火描摹的流动画廊。
位于哈德逊河口的自由女神像,泛光照明将这座著名的雕塑映衬得无比辉煌和神圣。
26日早晨,在房间的阳台上看日出。
东方,被朝阳描上金边的云彩……
25日晚从纽约启航,28日下午3点才抵达第一个停靠地——波多黎各的圣胡安,连续航行差不多整整3天呢!
船上的日子除了吃就是玩,从早到晚,除了大家聚在一起聊天之外,我们通常是各层瞎转,看人家玩,也寻找海面上的风景。
前几天,船内的拍照受人多的影响,有点意兴阑珊,拍得不多。后来两天晨起去船尾看日出,大多数人还在梦周公呢,我们才得以尽兴地拍照。因为照片是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的,所以还没做完呢!
这是七层的中庭,对面是前台,背后是大屏幕投影,有吧台有钢琴,人们常常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风光片,听钢琴演奏或者吉他歌手的弹唱。
侧拍中庭的大厅,沿着楼梯可上八层的Blue Lagoon免费餐厅,24小时服务。
San Juan(圣胡安)是第一个port of call(停靠港),是美国自治领地Puerto Rico(波多黎各)的首府。
对圣胡安之行,很久之前就有了一种期盼。说不清个中缘由,也许是Old San Juan热烈奔放的色彩,也许是她所拥有的加勒比地区为数不多的文化遗产,反正一听朋友在电话里说这个航程的停靠地有圣胡安,就想也没想地答应下来,直到动身前两三天才顾得上看看行程表,结果发现跟其余三个登岸地点不同,这里是下午3点才能抵达,当时真是有点沮丧呢!最想去的地方却给了最苛刻的时间。
尽管时间这样紧张,尽管从港口开始就有免费的观光巴士,但是我们还是坚持要徒步。因为在我们体验了多次自由行之后,觉得只有步行是最能深入了解当地人文和自然风情的方式了。
……远远看见了陆地,我们已经在平板电脑上看到我们的位置,老城的地图也早就打印下来并烂熟于心了,所以当船从北向南再沿着陆地西缘逐渐靠向南面港口的过程中,我们一下就找到了位于岛西北角的Castillo de San Felipe del Morro(莫罗城堡),抓紧在行进中欣赏和拍摄。因为后来我们没能走进这个古迹,回程又是夜黑时分,所以这几张片子我俩喜爱有加,这也说明了做功课的重要性是吧!
远眺莫罗城堡。
临海而立,固若金汤。
哨兵的眺望点或叫哨位,英语似乎是Sentry box,当地人称为garitas。
我们的船沿着城堡西边转去老城南面。
网上有介绍说,这座军事要塞始建于1539年,但究竟是否当时西班牙殖民政府的所在地,我还是没找到资料去证实。不过它的军事意义已经显而易见了,这样险要的位置,这样严谨的设计,这样坚固的工程,让我们仿佛能隐约闻到已经远去的日子里那些浓烈的火药味了。
看到城墙包围着的老城了。
在圣胡安湾的港口里,先于我们停靠的还有两艘邮轮,那个翘着红蓝尾巴的好像是嘉年华公司的船。
下午3点,在热带的阳光近似疯狂的热情拥抱中,我们走上了老城的小街。
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同胞旅友,大概只有我们七个人是徒步游老城的,于是就骄傲到现在呗!其中三位的年纪已过古稀,我们俩则是往古稀奔着,大家有推助行车的有柱登山杖的,另外两位年轻人是朋友的一双孝顺儿女,来为老母亲保驾护航,也给了我们和其他老人很多帮助!爱心满满让人感动……
头顶着白色鹦鹉的小盆友,手里的牌子就是这个国家的名字“波多黎各”
是西班牙风格吗?每条街都像是调色版,洋溢着浓郁的热带风情。
这条街记得叫San Francisco(旧金山)。
去Fort San Cristóbal(克里斯多城堡)的路上。
哥伦布广场上的哥伦布雕像。
院子里好多挂着红红黄黄小果子的树,同行的朋友们第一次看见槟榔树,狂拍有木有!我们在佛罗里达见多了,就只看不拍了。
上去这个hill,就到城堡了。
话说28号这天是感恩节,两个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的世界遗产不开放,我们只好流连在古堡的大墙外,这门缝一窥,更凭添了一份神秘感……
古堡建在岛的最高处,可以抵御从陆地而来的进攻,透过栅栏门看墙内高大的建筑和南面的海湾。
镜头拉近时,甚至能拍到我们和嘉年华的船呢。
走向被岁月和风雨剥蚀的斑驳的墙体,立马产生一种穿越时光的幻觉……
位于圣胡安老城东北角的克里斯托堡建于1631--1772年,据说里面布满暗道机关、迷宫陷阱等设施。这是西班牙殖民者为防御来自陆地的进攻而修筑的军事要塞。从古堡北侧的瞭望室就能清楚地看到大西洋这一侧的海面、城墙以及西方另一个要塞莫罗城堡的塔楼。 而从这里瞭望东南方向,就可以看到岛上大部分城区和圣胡安海湾。
面对大西洋的古堡北侧的瞭望哨位。
这面涂满历史印记的黑墙仿佛在细说沧桑……
回望欢乐的游人,才依稀回到现在……
但愿有了人类文明的庇护,这段历史将不会湮灭在岁月的汪洋大海之中……
早上8点,船准时停靠在St.Maarten(圣马丁岛)的菲利普斯堡港口。
圣马丁岛不大,只有区区86平方公里,但却分属于荷兰(圣马丁岛南部)和法国(圣马丁岛北部)两个国家,荷属与法属地区各自实行不同的制度,人口大约7万人。菲利普斯堡是荷属圣马丁的首府,位于圣马丁岛的南边,一个位置很好的天然良港。
今天的时间充裕,我们慢慢悠悠吃完早餐,等船上的广播说可以下船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做下船的准备。
今天一起行动的有七个人,跟昨天的人员有异但人数相同,大家想凑在一起包车环岛游。先去information拿了张地图,然后去找租车的地方。好在圣马丁岛的租车价格都在牌子上写得明白,几个小时几个人多少钱,不知是他们数学差还是我们理解有误,反正价格不是那么合理,比如我们这些人租4个小时比6个小时要贵,那当然是租6小时喽,那怕我们提前回来也划算是吧!
车是一辆韩国现代的商务车,司机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当地黑人,很友善也很敬业的样子,只是他的英语解说我们大多听不懂,只好懵懵懂懂地跟着走了。
离开海港后车向北开去,不久就跨越边界进入法属的一边,没有海关没有边检,自由往来,什么限制都没有,但是却有着不同的度量衡单位不同的货币和不同的作息时间。看着前面的黄色校车,司机告诉我们,北部法属区孩子们中午两个小时回家吃饭,而南部荷属区则是一小时,听着司机的这些介绍,不由人啧啧称奇。
司机还说,岛上有几家中国人开的商店,他们喜欢的原因是可以赊账。但如果你不归还的话,老板是能够认出你的,不管过了多久。所以说起经商嘛,还是中国人厉害哈!
第一个bay到了,但是没搜到名字,跟手里的地图也对不上,唉,不知自己身处何方,简直是一种煎熬,难受死了!不行,我还要继续搜索,直到找到为止。
我们是站在高处的路边远眺这个海湾的,路边的花树掩映着两三人家。
听司机说芒果是7月份收获,难怪在船上没吃到心仪的芒果呢!看来现在不是水果收获的季节。
蓝天白云,山秀水清,尽管根据房子的外观看起来普通人家不是很富庶,但加勒比地区的社会福利都是很棒的,当地人崇尚享受生活,赚钱那点事儿仅仅是为了享受生活而安排,所以都显得闲适甚至慵懒,尤其北部的法国属地,更是很经典地诠释了法国人浪漫松散的人生态度。
这第二个海湾在谷歌地图上查出来了,它在圣马丁岛的东北方向,是个自然保护区,名字叫做Coralita's observatory(Coralita的天文台)。
很奇怪,记得附近没有看到天文台,也许指这个瞭望台吗?哈哈,我可能猜对了,单搜observatory这个词,的确有瞭望台这个译法。
瞭望台右边有两位当地人在“赶海”(记得就是退潮时去海边捡海产的意思),把一些海螺海胆等等拿出来展示,水里有笼子,看来有些东东是要保留活的。
我们也在水里看到了海胆。
这么清澈的海水,这么好的生存条件,这里的海洋生物一定是丰富的啦!
路边的山上经常看到羊群,这里的鸡啊羊啊都是散养的,自己随便跑去觅食,主人不会去放它们,也不用喂,真是轻松得很啊!照片中有羊,但是正午的阳光太强烈了,看一小会儿眼睛就花了。
站在瞭望台上向北望去,浅水湾里泊着几艘小艇,沙滩上还有两座凉亭,挺好的海滨步道哦!
大约是每天同游客打交道的原因,尽管难以沟通,司机还是很了解我们的需求。这不,车开着开着忽然放慢速度,然后就倒车到路边一堆石头旁,并指着让我们看,嗯?看毛呢?
哈哈,原来是主角出场。
早就知道这些地区大蜥蜴很多,但是不知道英语怎么说,不知怎么问,也不知去哪里能找到。可能是游客普遍的爱好吧?所以司机就留意路边的情况,让我们一饱眼福。
转天在圣托马斯,我们的司机是一位黑人老先生,他看我们拍蜥蜴,就告诉我们这种动物英语叫“ iguana ”,伊瓜纳,跟巴西的伊瓜苏瀑布差一个字就,所以我们就统统记牢了这个单词。
回来后查了下字典,iguana译成中文是“鬣蜥”,别看模样长得有点像鳄鱼似的凶恶,据说它们可是世界上最胆小而且性情温顺的爬行动物呢!
这是一个小时后,在另一个路边拍到的。
哇!几分钟后又看到一只,只露出个头,但眼睛很有神呢!
司机说,这只巨大的鬣蜥在这棵树上已经住了六年了,他说不要太靠近以免惊扰到它,所以我们都是从围栏外远远拍照的。
接下来,司机兼导游带我们去的是这里——Nude Beach
Nude Beach,裸体海滩,不用问,这里肯定也是个游客热门的去处喽!
其实这里是沙滩的分界线。右行不要穿衣服,免得被人围观,左去是普通的沙滩。无论哪一种癖好的都有你享用的空间哈?公平!
走到哪儿拍到哪儿这毛病其实不好,有的地方搂两眼就得了呗。但还是忍不住远远拍了两张,基本都是背影,为的是不要被拍砖哦!
这是左边,那位老先生晒得似煮熟的龙虾。
这是右边,看,不按规定着装的两位,被人围观了吧?打酱油也不行啊!
水是真蓝啊!除了游泳晒太阳,还有各种玩法各种欢乐!
停车场的车很多,餐馆里却冷冷清清,人们热爱的都是阳光和海……
对了,这辆车上插着的旗子,是圣马丁联合管理旗,到处能看到这样的旗帜。荷法两国的国旗都是红白蓝三色旗,只不过法国是将这三种颜色竖列,而荷兰则是横排,所以这个旗子就设计成了酱紫,白色三角中间是圣马丁徽章。徽章上方是太阳和鹈鹕,中间是菲利普斯堡法院外观、桂花、纪念碑,下方绶带写着“SEMPER PRO GREDIENS”。这是从网上查来的,不知“SEMPER PRO GREDIENS”怎么翻译。这面旗帜据说也象征着荷法友谊。
举报
离开裸泳海滩,车开上山路,看不到海,正午的阳光也不好辨别方向,我啄磨是绕开最北端开往岛西的海岸。
终于到了海边,看见一艘水中的沉船。这是拍照的好题材,于是大家一通咔嚓。
到了一个下车休息的地方。
车停在停车场,司机让大家随意走走,这里有洗手间有市场和餐馆,中午了,有人想吃饭了。
热带的太阳很大,不想逛街,所以照片也没怎么拍,只是每人买了个椰子尝尝鲜。
虽说对传说中的美食不感兴趣,但格兰特凯斯那些色彩柔和的小房子和精美的雕刻,也就无缘一见了……
仅仅留下这张远望Fort St Louis(圣路易斯堡)的照片,当时只翻译说是个私人城堡,也曾问司机古老吗?他说不怎么古老,所以就没细究。其实这个城堡就是因为见证历史,而成为纪念碑式的建筑。它可以俯瞰马里戈特海湾和周围所有地区,我们应该是有时间近一点去观赏和拍照的,遗憾!那蓝天里飘扬着法国国旗的圣路易斯堡,几乎成了所有去过马里戈特的游客的珍藏。
机场跑道尽头紧邻着Maho Beach(马霍海滩)。
看出来了吧?这个机场的最大特色就是跑道奇短,只有2349米,但因为临海,没有建筑物遮挡,所以飞机可以从海上开始降低高度,因此大型的飞机也是可以降落的。据说飞机在飞临马霍海滩时,距离人群的最低高度是10-20米,吓人吧?上面照片中那个白色写着“DANGER(危险)”的警示牌,不是白戳的哩!
Princess Juliana International Airport,是加勒比地区为数不多的重要航空枢纽,去很多地方需要在此转机,因此非常繁忙。飞机在人们头顶飞过的奇特景观,也就成了来此度假或者游览的人们热衷的拍摄地。
在海滩东头的酒吧外面,竖着一块冲浪板,上面有一些固定航班降落时间的信息。
远远看见飞机来了。
越飞越近了……
连驾驶舱都看见了……
擦着铁丝网过去了哈,看见右下角的汽车没?参照下高度吧!低不低?
难怪人家叫“剃头飞机”呢!
这架更大,从我们头顶呼啸着就朝里面的跑道扎下去鸟!
最满意的算是这一张了,欧耶!
离开机场,我们的车向东驶去,东边是去港口的方向,看来我们就快结束环岛的游程了。
这一带是盘山公路Brouver Rd,我们来到了地势较高的Bethlehem Bar Viewing Point(伯利恒酒吧观景点)。网上有人说这里可以“Look at the Cole Bay, Lay Bay and Simpson Bay”。
那我们脚下的就应该是Cole bay(科尔湾)了。
两个山头之间的则应该是Lay Bay(莱湾),而两山西边能看到的小小一片是Simpson Bay(辛普森湾),就是朱莉安娜公主机场相邻的那个海湾。而最右边这片水域,应该是Simpson Bay Lagoon,就是由环状岛屿包围起来的辛普森泻湖。(哈哈,对照照片啄磨地图,是依旧其人一个最大的乐趣!)
路对面的山坡上,长着很多这种仙人掌。
继续东行,远远看见了海滩,海边出现了鳞次栉比的房屋,那里是Downtown吗?
10分钟后,我们到了菲利普斯堡的Downtown。
司机问我们是在这里下车,还是直接去码头,我们跟他协商把车停在停车场,大概逛一下,半小时可以吧?我们离6小时还很多时间呢!
今天不是“黑色星期五”吗?怎么不见购物的人潮?哦,我忘记了,这里不是美国哈。
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前街啊!
街边的小摊倒是琳踉满目地招摇着。“No thanks, we just looking! ”
这个地方买毛的?很卡哇伊哦。
哪里都少不了Casino哈。
从前街往南拐一个路口就是Great Bay长长的白沙滩。
船上很多人上岸后哪里也没去,就在这里晒了。怎么知道是同船的游客?哈哈,她们用的那绿白条的浴巾就是从船上租的嘛!
看见我们的船了哈。不过沿着海湾走过来也不近呢,据说也有轮渡可以乘。
跟前街垂直的这条小街挺漂亮的,一派浓郁的热带风情。
拍这个建筑时发现旁边的荷兰国旗。
看,这个房子很眼熟的说。
哈哈想起来了,这不是旗子上的图案吗?联合管理旗?回来查了下,原来是这里的Courthouse——法院。看来,这里人们的法制观念是很强滴!
再看看旗子,法院高高在上。
我们回到港口了。
这里现在停靠着两艘游轮。所以港口很热闹。
港口附近坡上的一组迎风旋转着的白色雕塑,还有一组旗帜在猎猎飘扬。
天有些阴了……咦,我们的船是倒着进港还是掉了头,没注意耶!这样好,开出去方便了!
拍了张人家的船,俩大块头头对尾尾对头,拧巴了吧?
终于下起了雨,细雨蒙蒙中我们离开了圣马丁。
今天我们的船依旧是一早8点多靠岸,地点是美属维尔京群岛的圣.托马斯。
有网友在游记中说这是个很简单的岛,同船两位从华盛顿来的资深游轮客订好去Water Island的轮渡,不上大岛了,还据说码头对面有缆车可以登高一览全岛风貌。这些林林总总的资讯,使我们感觉这个岛除了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海滩之一的megan bay,好像没什么逛的似的。
船进港时,正是半阴半晴的天气,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诗意境界。远山的怀抱里时而荡漾出一缕飘渺的山岚,让人顿生遐想……
OK,上车,走起!
对照手里的地图,我们是沿着38号公路想东北的方向开。
注意看这里车行方位哦!
圣托马斯是左行,但车却不是右舵车,左行左驾,这是很奇怪的事情,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多少国家是这样的规矩,设想右拐弯的时候会车,真的很玄,怎么去判断两车之间的距离呢?这样的地方还是不要租车自驾吧!
到了第一站Coki Bay,同车的两位游客下车了。
停车的地方很一般,除了看看海湾也没什么亮点了好像。
什么都不拍显然说不过去哈?OK,那就拍一只练瑜伽的鸭子,还有伊的陪练。
再拍石滩上一家老小都长得需要去韩国一趟的鬣蜥Family。
对了,就是在这里,我们的司机——一位黑人老先生告诉我们这叫Iguana的。
离开Coki Bay之后不久,车就上了42号公路,还以为要去Magen Bay呢当时,因为起先租车时曾经跟调度还是什么神人说过,能否带我们去那里,不进去就看一小眼就行,但他叽里咕噜说了半天8元门票的事儿,然后就让我们换到了这辆车。那些人都好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滴跑来跑去大呼小叫的,一副很忙的样子,后来突发奇想,这难道是他们回避游客问题的一个利器?
42号公路上没开多远,就是岔路,我们的车上了40号公路,去看一眼Magen Bay的希望彻底泡汤了。不过,我们没打算游泳晒太阳,而且很多景致是需要远看庐山真面目的,因此也木有太多遗憾。
半路上一个观景台。
又一个观景点。
但雨点也接踵而至,司机忙着放下遮雨罩,小卖店的店主也赶快关门窗,只是匆匆从礼品店的阳台上看了一眼南面的海湾,天气的原因,能见度不是很高。
只是上车的时候发现楼梯边的伊瓜纳。
它是不是笑了?有点瘆人嘿嘿嘿嘿~~~~~~~
接下来这个观景台应该在40号公路快到与35号交叉的地方,可以远眺南边海湾的港口。
高人啊!这票活儿可不这么好玩吧?变形金刚了都!猜错鸟,人家是从另一边的车道蹭进去滴。
朦胧中看见我们的船。
这个港口的泊位很特别耶!网上看到过三艘巨型游轮呈1字纵向排列,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泊位,也算是一奇吧!
雨又下了起来,我们的车沿着陡峭的山路上山,因为著名的观景台Mountain Top在山顶。
汽车在山路上开得飞快,尤其在急转弯的时候,让人不由心跳加速。
车到山顶,几只公鸡旁若无人地在花丛中草地上散步,神色如大明星般的矜持。
残疾人专用车停在山顶的礼品店门前,穿过这个商店就是观景平台了。
远观Magen Bay,也就是山脚下的这个海湾,还有远处包括著名的圣约翰岛等几个岛屿,都一一清晰地呈现在视野里,名不虚传的一道风景啊!水色碧蓝清澈,三面翠树青山,水边沙滩洁白,真是美不胜收!
观景台很大,但因为有不少游客在拍照,所以一个好位置也是需要等候的。而且拍了不几张就下起雨来。其实雨一直在淅淅沥沥地下,这次是下大了。
下山时以为能去Drakes seat的,因为虽然也是拍摄同一题材Magen Bay的观景点,但毕竟海拔比山顶要低一些,景物会有些变化。而且也不绕路,但可惜没有去,司机一直带我们回到downtown附近,看了一些政府为低收入人士建的房屋,就回了码头。
也许是因为当时雨下得很大的缘故?
还是司机觉得乘客太少而删减了目的地,我们不得而知。
回到船上吃午饭,然后在阳台上闲观港口上穿梭往来的大小游艇。
雨又停了,要不我们去乘缆车?时间有点赶。要不我们去找邮局寄明信片?这是我们每次出游都尽量做的一件事,好吧我们下船,这是今天第二次了。
天色放晴,太阳出来了,在码头的几排商店中寻找邮局。邮局是找到了,但却因为周末不开门。
出门旅游常常遇到各种变化,随机应变是保持好心情的唯一选择。所以我们就随便熘达去鸟!看看花看看树也好啊!
长这个样子的这是壁虎吧?跟Iguana不一样,个头也小太多。
随便找找,到处都有。
这是什么花呢?
今天到了多米尼加北边的萨玛娜,题目内事儿就出在这儿,劲爆的一天吧?但最乏味的也是这一天!
跟昨天一样,早晨6点就去12楼船尾自助餐厅后面拍日出,别说,那时餐厅没什么人,一杯热咖啡,坐看云卷云舒旭日冉冉初升,还是很享受滴!
萨玛娜(Samana另一种音译是山美娜)是多米尼加北部的一个港口小城,风光旖旎,据说每年1-3月来这里看鲸鱼的游客很多,因为冬季里生活在寒冷的北大西洋的上千头座头鲸,会游到温暖的这里来交配生子,而萨玛娜所在的狭长半岛宛如一只臂膀,挡住了北方的风浪,与大岛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海湾,对于需要繁育后代的鲸鱼们,这真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
不过这里还没有能停泊大船的深水良港,是没有地理构造上的条件,还是没有开发的计划,就不得而知了,所以这样瞎猜,是因为据说这个停靠地点不久之前才被游轮公司启用。
正因如此,大船必须在港外的锚地停泊,由一些机动小快艇把游客分批送上岛。
云雾山中……
登岛的小艇有两种,一是直接带你到beach的,每位15刀,另外的选择就是乘本船的小艇到Samana镇,免费。
我俩选择了后者。
行前恶补攻略,对多米尼加的兴趣逐渐定格在有500年历史的首都圣多明各,但能不能去怎么去却全然木有概念,因为信息极少,看到有些包车或者乘车游的图片,也没有提到具体地点,道路泥泞或者看瀑布等等,猜测是Los Haitises National Park?总之还是感觉比较茫然。加之船上的关于此地安全问题的提醒,所以就决定我们俩去试探性地走一走,说服朋友们尤其是高龄的各位还是不要去冒险比较好。
所以这一天依旧和青山就单独行动啦!
船行十多分钟之后,我们走下了小艇,淡紫色的缅栀花夹道欢迎。
码头上有围栏,招徕生意的车主和导游不能越这个雷池。
离开围栏圈起的方寸之地,穿各色T恤的不同租车公司的司机会蜂拥过来拉客。
这种二人机动“摩的”很多。
很多买东西的。
卖艺的也不少。
远处那三个十几岁的娃娃太阳地里跳舞,跟游人拍照,前面也有个写着“tips”的纸箱。
对这些用辛勤汗水挣饭吃的人们,我们都很尊重他们。
登岸后回望我们的邮轮已经变得很小了,虽然目测不出之间的距离,但感脚还是蛮远的。
海湾那头绿树丛中露出一座建筑,应该是度假酒店吧,前面还有一座长桥,连接着两个迷你小岛
岸边建有好多个瞭望观景台,它们的造型会让人联想到帆船。
街边的小房子也洋溢着一派热带风情。
开始是走在港口附近,这里还能看见人行道呢,再往远处和里面走,就没有斑马线了。
街边公园,远处树荫掩映的亭子里有人在慷慨激昂地演讲,传销?还是群众集会?这里人都说西班牙语,我们一句也听不懂。
商店吧这是,最左边那一间门外有多人在排队,铁栅没有打开,有人在里面营业,好像是个卖船票或者汽车票的地方。隔着铁栅买东西,怎么有似曾相识的赶脚?
这里是酒吧还是餐馆呢?门可罗雀了都。可能是档次不低的地方,要不干嘛陈列着一门大炮?肯定是有点说头的。
这里当然是政府机构了,因为有国旗迎风飘扬嘛。
我们一直是小心翼翼地过马路,因为人行道旁边的排水沟都太深啦!
Samana教会,咦,今天是礼拜日,这里肿么没有人呢?
原来都到这里来了!这里才是教堂,而刚才那里是教会,应该算是管理部门吧?
教堂在街角处的坡上,里面正在唱歌,很好听,门外一个JC帅哥倚墙呆立,身边一辆摩托车。我们问他可不可以进去,他笑着说~!@#¥%……&*,没辙,听不懂耶!“Do you speak English? ”“~!@#¥%……&*” 得,鸡同鸭讲!算了,不进了!
向前走着,忽然依旧感觉膝盖侧面一阵剧痛,惊叫一声,立马瘫软……
查看伤情……
怎么啦?
打着我啦,刚才过去那俩boy……
青山大喝一声,转身去追……
一辆摩的见状停下来,车上的两位也许是同船的游客忙问What happened?
……
喊回了青山,告诉他不要追了,只是轻微擦伤,没出血。
怎么知道是枪打的呢?因为依旧刚才与那两个大男孩擦肩而过,无意中看到穿红T恤的手里拿着一把仿真玩具枪,于是盯着看了一下,那小子投来一个可疑的眼神,当时依旧没在意,是过后回想起来的。
青山因膝盖骨刺疼痛而拄着登山杖,加上一副墨镜,同行的朋友曾戏称他是黑老大,这个样子扬起拐杖加一声吼也是显得挺凶的,两个半大小子吓得撒丫子了。
怪只怪依旧就单单这一天没穿长裤,因为看网友说路比较泥泞要穿防滑鞋,速干的好洗不是?而且这条户外短裤有六个口袋,出于安全考量可以把零钱和各种卡分别开来,免得被一锅端……就唯独没注意挡子弹的功能,真应了那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一失啊!
是塑料弹还是石子?找了一会没找到,大约是石子吧?恶作剧还是想抢劫?附近可是没人烟的地儿啊!想想挺后怕的,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倘若那厮再有点准头,倘若他再抬高些枪口,依旧是不是就写不成这游记了?
就是这一枪,打消了俺俩继续瞎逛的闲情逸致。
安全第一,“惹不起躲得起”是王道,赶紧两瘸两拐地往回走,——原来只有一瘸一拐,现在成了二人跛行情侣档了!
走啊走,终于走回了码头。
归心似箭地告别萨玛娜,在码头附近拍下这朵扶桑花。
12月1日傍晚游轮离开萨玛娜之后,全部上岸的活动已经结束,我们的船乘风破浪向北方开去。
又是两天三夜的海上航行。
12月2日早晨,云蒸霞蔚……
12月2日黄昏,电闪雷鸣……
12月3日早晨,天光破晓……
静寂,除了涛声,面对这样如诗如画的时刻,我们已不再需要任何语言……
说说吃。
船上有四个免费餐厅,分别是七楼的Grand Pacific, 六楼的Magenta, 八楼的Blue Lagoon 和十二楼的 Garden Café。
这是Magenta餐厅,我们最后几天的晚餐都是在这里定的位,其实每日的菜单与楼上的太平洋餐厅基本一样,但是感觉这里的味道更胜一筹,最主要的是这里的服务比那里更nice一些,也许是我们遇到了两位善解人意的帅哥Waiter的缘故吧!
Grand Pacific和Magenta这两个餐厅是需要订位的正式西餐厅,供应以法国菜式为主的晚餐和中午餐,每天的几道主菜中会有一款是当日推出的特色食材烹制的菜品,比如第一天是烤龙虾,很多朋友刚上船还不熟悉,结果没吃到,我们也是误打误撞地发现的。
拍的不好,凑在一起吧。
我们身上的零件都老了,没有条件当吃货了,因此食物拍的不多,没有热情吃就没有热情拍嘛!还有一个原因是老忘记拍照,常常是吃到最后才想起来。
说说客房和服务。
四层五层和九层十层十一层是客舱,船上的游客有二千三百多人,那算来至少也有一千多间客房了吧?
客舱的服务员多是东南亚籍的小伙子,一天三遍在整理房间,还有很多客人叫了客房服务,杯盘和吃剩的食物常常就放在房门外的走廊上,小伙子们一天的工作量不小哦!
推开房门常常有个惊喜——
这个在天花板荡秋千的小猴子好可爱,我们两天没舍得拿下来。
再说说船。
除了晚上看show之外,在船上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是在散步闲逛,拍拍照,或者跟着跟着条一会儿健身舞,还有听听音乐。
后两天我们天不亮起床,拍了一些船上的片子,躲开了白天人多的时间。
早晨天不亮时的游泳池,等到早饭后开始人就多起来了。
清晨时的球场,球场旁边有攀岩场地。
早晨有人沿着12楼的环形步道散步。
早晨大厅的酒吧也是冷清的。
人们都没起床呢。
但投影还依然放着风光片。
前台有人值班。
走道空旷极了。
七楼甲板也几乎没有人。
最喜欢到这个拍照中心来看看我们的船航行到了哪里了。
接下来是下午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