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2
- 收藏7
- 评论4
- 赞11
+1
出发日期/2014/09/13
天数/37天
人均费用/13000元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自驾 美食 古镇 探险
自从两年前自驾(川进青出)完成第二次去西藏的行程后,就和老包相约几年后再走一次西藏,去樟木,去阿里。西藏的那些奇妙的山山水水总会无时不刻地萦绕在脑海中,闲时翻翻照片仍然激动不已。每当看到央视4套《走遍中国》播放有关西藏的节目,节目里介绍的那些去过和没去过的地方依然吸引着你再次踏上旅程。之所以会对西藏的向往那么浓烈与持久,因为那里的确有着独一无二的自然与人文。
经过一番准备,第二次自驾去西藏的念头基本形成,如何选择线路略费了心思,主要还是以好走的路况为主,川藏线、青藏线走过了,不再考虑。去年拉叶公路全线铺成油路了,这样穿越阿里到新疆变的容易了很多,我和老包商量了一下决定选择滇进新出,西藏往西才是真正的西藏,还可以看看南疆那富有异国情调的喀什。人员车辆为两车8人,一台现代途胜,一台路虎神行者,时间定在9月,这样可以避开进藏路线上的雨季,欣赏到初秋的风光,再说9月游人较少,玩得比较尽兴,还可以节约一些费用。可就在出发前,两位车友因个人原因不能随行,这样我们就以两车6人继续。
第一天(0829):福建福州---江西泰和
行程:600KM 约7小时 全程高速、省道G70、S306、G72
看点:无
后箱装得满满的
中午在沙县出口的美食城午餐,这个地方有几年没来了,显得有些凋零,好多店面都关了,没有了往日人马喧嚣的气氛,但留存的几家店做的小吃还是很好吃的,同样的小吃在沙县吃就是不一样哦。
食材还比较丰富
有了一次自驾西藏的经历后,对整个路况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次我们走的则随心随性些,路书上的计划只是作为一个泛泛的框框,更加注重的是看、玩、吃。
客栈附近有一个小小的美食广场,江西的菜分量很足,谈不上好吃,一干人边吃边聊第一天的感受,觉得并不累。
江西菜分量足
第二天(0830):江西泰和---湖南芷江
行程:700KM 约10小时 全程高速、省道S50、G72、G60、S222
看点:洪江古商城
昨晚休息的不错,早上一人一付油条豆浆做早餐后上高速,经过井冈山隧道、湘赣界,中午在西渡服务区简单午餐,下午2点多到洪江出口。
赣湘界
西渡服务区
从洪江出口到古商城还有20多公里的县道。湘西古镇有很多,除了著名的凤凰外还有如黔阳、茶洞等等,之所以选择来洪江,一是因自古就被称为商城的古镇不多,二是距高速口不是太远。
很快就找到了古商城景区的大门,可能是因为不是主要的旅游景点吧,游客不多,但门票价格不菲,之前也在网络上看到一些逃票攻略,但想想难得来一回还是购票进入,凭门票晚上还可以在古镇里看一场类似“印象大红袍”的演出。
洪江古商城入口
年代久远的石阶
悠闲的居民
古商城里的建筑多为极具地方特色的窨子屋,院墙极高(这是好多江南古镇不具有的),曲曲弯弯的巷弄在高墙间显得更加深邃,岁月已将青瓦粉墙磨蚀成一片银灰,透过那斑驳的水渍仿佛能看见当年的辉煌。
古商城现在也在做深度的开发,相当部分屋子已经空无一人,许多老旧的房屋须靠新挂的门匾和活人的演绎来告诉来者这里曾经是什么、有过什么,让人觉得不是很爽。
湖南银行
洪商元宝
游完洪江古商城准备到古商城对面沅江边上找一家客栈住下,晚上看演出也方便些。老二突然说现在还很早,我们不如赶到芷江去住。想相也是,洪江到芷江走高速也就七八十公里,走吧。
到了芷江才发现今天是周末,在沅江边找了几家宾馆不是客满就是没地儿停车,怀化一位网友推荐说你们去住吊脚楼吧。吊脚楼式的客栈从芷江三桥到风雨桥有好几家,环境也不错,可也是有个没地儿停车的问题。终于找到一家雅仕客栈,老板娘说认识附近一个单位,可以将车停在那里,住下。
房间满温馨
放好行李,沿江走到龙津桥附近的一家饭店晚餐,记得有一道用辣椒红烧的鸭子味道特棒,吃了个精光。
芷江龙津桥
第三天(0831):湖南芷江---贵州关岭
行程:570KM 约8小时 全程高速(沪昆)G60
看点:芷江市容、芷江受降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
早晨推开吊脚楼的木窗,一股小风透着清新的味道吹来,沁人心脾。舞水河像一块明镜倒映着两岸的建筑,侗乡最长的风雨桥(龙津桥)、对岸内陆地区最大的妈祖庙在晨光中由模糊变的渐渐清晰,偶有晨练的泳者从窗前游过,鸭子般地划出阵阵涟漪,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这座湘西小城苏醒了,人们即将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
下楼顺着石阶走到河边,吊脚楼下有一条长长的回廊,好些早起的市民已经在那里晨练了,一群大妈、大姐们端着大盆、小盆织物陆续来到河边浣洗,我们一边呼吸着清新空气一边伸展着四肢,似乎也融入到了其中。
生产草纸的作坊
接下来寻找早点,在南方吃得最多的就是各式的米粉,比如紫溪粉、马肉米粉、河粉等等,均为酷似面条的米制品,香软浓糯,再配上一些包子类的干点,非常抗饥。
蒸包子的蒸笼长得像烟囱
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受降坊),是我们来芷江的主要目的,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惊天动地的故事,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本应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湘西小城一直不太为外人所知,很长一段时间发生在芷江的故事也不被宣传,直到抗战期间“正面战场”的“盖头”被逐渐掀开,人们有机会重新了解芷江。
纪念馆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收费,凭身份证便可换票进入参观
受降会场
受降会场内部
看过受降纪念馆后,还有一处地方值得一去,这就是位于芷江机场边上的飞虎队纪念馆,领导这支部队的就是陈纳德将军。抗战期间陈纳德将军和他率领的飞虎队与中国人民一道同日军浴血奋战,给予中国人民极大的帮助。
2005年在抗战胜利60周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英雄谱》中对陈纳德将军给予了高度评价:盛赞其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这位美国朋友和他所率领的飞虎队。
抗日英雄陈纳德将军
飞虎队员雕像
这座三层小楼就是当年的塔台
游完飞虎队纪念馆已经10点多了,赶紧出发,中午走到一个叫温泉的服务区午餐后,驾车进入了贵阳段。贵阳段高速不太好走,路窄不说,路面也不好,还不时地堵车,走得很不舒服。
又走了140多公里到黄果树,之前我还一直以为黄果树就在贵阳旁边嘞。黄果树举国闻名谁都知道,但它不是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本着舍近求远、舍易求难的原则,放弃了。继续西行距黄果树10多公里的一个叫关岭的小县城住下。
关岭是一座群山环绕中的县城,小巧干净,开车10来分钟就能转一圈。可能是离黄果树较近的原因吧,住宿并不便宜。找好客栈后自然少不了大吃大喝一番。
第四天(0901):贵州关岭---云南束河
行程:920KM 约13小时 全程高速(沪昆)G60、(杭瑞)G56、(大丽)G5611
看点:无
早餐在一家小店吃牛肉粉,这家门面很小的店却有着许多顾客,看来在当地小有名气。果不其然,做出的牛肉粉不仅份量足、味美,白白的米粉配上青菜和酱紫色的牛肉,吃着真是香香香。店老板在门口正在分解着一条刚刚买回来的牛肉,据店老板说这样一条牛也只要两天就可卖完,可见小店生意之好。看着他们那娴熟的动作,我脑子里忽然跳出了一句成语“庖丁解牛”,戏称他们为当代“庖丁”。
墙瓦均为石材所建
群山与村落
滇黔界 胜境关
老包童鞋要同警车互动一把
再见贵州
云南高速有好些服务区都没有吃饭的地方,倒是沿线路边有很多餐厅,我称为准服务区,挺有意思,不知是不是我的一家之见
云南民居
下午在昆明附近意外走错了路,我们在昆明的绕城、三环、二环、市区兜了一大圈,再加上堵车,浪费了近两个小时,好不容易才走上正轨。要是继续按计划到双廊会很晚,看不见洱海的美景,不如辛苦一点直接去束河。
喝点茶吃点干粮换老二开车,我给束河的小张打电话说我们今晚能到束河 ,请她给我们做点晚饭,电话那头传来的是女声,声音挺好听。小张是拉萨葛姐的朋友,我们没见过面,在束河开了个客栈叫简单生活。
车过拉市海,渐渐可以看见天边的灯火通明,那是丽江。旅游已将丽江从几十年前一个默默的小镇变成一座大城市,俨然失去了宁静的气氛,不知是好事还是……。没去丽江直接到束河,小张已经在镇口的停车埸等着了,大家拖上行李踩着石板路到达她的简单生活客栈。一会儿热腾腾的饭菜上桌,我们举瓶庆祝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行程,明天我们将在束河修整一天。
庆祝完成第一阶段行程
第五天(0902):云南束河
行程:原地休整
看点:束河古镇、白沙镇
夜,非常的安静,静的让你能听见小猫的脚步声。好长好长好长时间没有在这种环境下安睡了,你或者可以抛去所有的杂念,或者可以静静地冥思。 清晨客栈开门的门扉发出的嘎吱声将你从睡梦中叫醒,仿佛时空倒回了五十年,听到了外婆开门的声音,这一站 我 在束河 你 在哪?
走出房门,伸伸懒腰,轻轻坐在客栈二楼的栏杆旁泡上一杯茶,静静地看着楼下的小院。这是一所由农家小院落改成的客栈,没有星级酒店的奢华,却有着一番老家的滋味,房间简单、干净、朴实,非常适合休闲度假。
新的一天从一杯清茶开始
束河有着同丽江一样的老屋的清水,却不像丽江那样嘈杂,游人较少,在这里可以让你的精神与身体彻底放松,脱离、忘却城市中的喧嚣和拥挤,真是个如果你有钱或有闲,完全有理由赖着不走的地方。我不仅随口脱出一段顺口溜,“懒懒的束河 懒懒的我 汲双拖鞋到处走 遇见美食吃一口”,这,就是束河。
束河的天空很蓝,束河的河水很凉,束河的游人很少。在束河你既可以找一家咖啡馆要上一杯咖啡细细品味并享受那一米阳光,也可以呆立在街头静静盯着小商小贩卖光水果,还可以蹲在三眼井旁看着冰凉的雪山水轻轻流过,甚至可以钻进菜市场为晚餐准备可口的食材。总之,一切都是那么轻松自如、宁静悠闲,不知是谁说的一句话“好好懒散,慢慢快活”,好贴切。这 ,还是束河。
市场买菜
包童鞋瞬间成了文化人儿
今天的休整是轻松的,不再准备开车,一人租辆自行车漫无目标地走走看看,这也符合环保出行的要求哈,自行车可是全天窗、全手动、零污染、零排放哦。六个人中只有爱俊没来过丽江,那就让他单飞,我们则去白沙看看。
去白沙的路很好走,蓝天白云下所见尽是葱绿的田园、盛开的向日葵和小村庄,更有那不知名的野花迎风摇曳。你可以肆无忌惮地去接近自然,听风响、嗅花香、触摸阳光。在这样的路上骑行真是心旷神怡,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看见一位漂亮美眉独自一人在拍摄,赶忙请她帮我们拍张合影,顺便也同她合影一张。
白沙古镇是“丽江古城”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玉龙雪山下,是丽江第一大家族,即丽江土司“木氏家族”的发源地。与大研、束河相比要小很多,但却有着更加原始古朴的民风。只是这种民风估计不会保存太久了,因为它正在做着整体开发,若干年后会不会变得像丽江一样繁华而失去它的乡土味?我有点杞人忧天。
一位漂亮的美女游客
卖蔬菜的纳西族妇女
街边工艺品店
这位纳西族老妪据说有100岁了
主厨当然非LP莫属,到厨房忙去了。我们和客栈主人小张喝茶聊天。小张是河南人,长得很乖巧,要不是听她说话怎么看都像个南方姑娘。早些年在茶叶店干过,泡茶的姿势很专业。她也是来束河旅游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一不留神就留下了。一个人撑起这家小客栈真不容易,佩服。咱们的女儿可真不如人家。
晚餐我们请小张一块吃,她还邀来了两位朋友,都是在束河打拼的年轻人。一位女孩叫春天,甘肃人,还有一位帅锅不好意思忘了名,河南人。尽管我们的年龄可能都超过了他们的父辈,但大家仍然像朋友一样谈笑风生,没有代沟的感觉,出门在外能在一块相聚本身是缘分。
饭后春天美眉带我们去逛逛束河的酒吧一条街,看看夜景。晃荡在束河的小街,雨后的石板路凹坑中的水渍被沿街的灯光照射的星星点点,不同的街巷有着不同的特点,既有轰轰烈烈的酒吧热闹非凡,也有静静的咖啡屋或茶馆清静悠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就是束河的夜生活,你又可以换个活法尽情地“嗨 嗨 嗨”。
第六天(0903):云南束河---云南香格里拉
行程:200KM 约9小时 全程高速、国道(大丽)G5611、(滇藏)G214
看点:沿途风光、虎跳峡、中甸草原、松赞林寺
醒了。屋外在下小雨 ,雨水从屋檐滴到院子里的树叶上,发出很有节奏的“嗒 嗒”声,很好听。今天就从这里开始。
再一次走到四方街,领略雨中古镇的风情。踩踩脚下溜滑的青石板,看看身边新老不一的房屋,听听屋前潺潺的流水声……,多少有些惆怅。束河依旧,我将远行,就让束河的一切美好留在记忆和相册里吧。
今天我们将告别高速正式开始行走“滇藏线”(214国道),尽管它的起点应该从昆明算起,但人们更习惯说是丽江。因为这里是古时茶马古道的起点,就像人们习惯把“川藏线”(318国道)从雅安而不是成都算起一样,雅安也是四川境内古茶马古道的起点。无独
有偶几乎所有以各种方式进藏的人,都会选择在这两地休整。
特地拐到丽江去看看,今非昔比,丽江正在演变以一座大城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古镇却成它附属品,将来这清静地也会越来越不清静,真是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矛盾。
出丽江后在路边买了些水果做为途中维生素的补充,沿着214国道往北上山,路面很好,风景也好。见到一处观景台,可以看到远处有大江。
出虎跳峡便下起了好大的雨,艰难前行,公路盘旋海拔抬升,行至拉巴山顶,海报已是3000多米,与丽江的2400米相比抬升了近1000米,植被也由阔叶林变为针叶林,此时雨渐停,一阵冷风袭来,拨云雾见美景,高原风光初现。
虎跳峡异常壮观,值得一游。到景区门口一问的门票好贵,就叫老二他们三人没去过开一台车的去,我们三个去过的在镇里等候。发几张老二拍的虎跳峡的照片以饱眼福。
行行摄摄慢慢走,影响了今天的行程安排,赶到德钦看来时间来不及了,必须做出调整,决定就住香格里拉。此地10年前来过,最著名的莫过于松赞林寺,一问居然同行中仍然有一半人没去过,那好,咱去过的也也陪着一块去,毕竟10年没去了。先去找客栈,9月是香格里拉的旅游淡季,各式酒店大都生意清淡,很快找到一家皇朝大酒店,价格优惠停车方便。
已经是下午快6点了,太阳却还在天上高高挂着,如同内地的3、4点钟,没卸行李直接去。松赞林寺现在现已变成了一个大景区,大门已经造到了几公里以外,有些气派,自备车只能到此,然后换景区的观光车前往。
不时会有些僧侣从身边走过,神态和蔼,绛红色的僧侣服与奶白色的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们大都拒绝拍照,尊重他们只能拍拍背影。
一道的叫“虹”
两道的称之为“霓虹”
10年前,我和LP、老包也来过这里,那时门、殿都很陈旧,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坑坑洼洼的小广场,如今重装后的松赞林寺变得非常宏伟,金碧辉煌。寺内游人很少,我们基本算是今天最后一拨到此的游客了,由一位叫强巴的小导游领着我们慢慢沿着陡峭的台阶拾级而上,回头能看见松赞林寺的“放生池”拉姆央措湖。
意犹未尽地离开松赞林寺,回县城找了家叫撮一顿的川味馆暴撮了一顿,吃完才发现忘了给菜品拍拍照,只看见杯盘狼藉。今天虽然只走了200公里,但很轻松,很快活,旅行的目的不在于你会走多远,而在于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七天(0904):云南香格里拉---西藏盐井
行程:300KM 约10小时 全程国道(滇藏)G214
看点:沿途风光、帕拉海依拉草原、飞来寺、盐井古盐田
早安 香格里拉。初升的太阳渐渐将香格里拉城区照亮,站在酒店的窗台前就可以俯览整个城区,远处的几座寺院的金顶在阳光下闪现着金光,又是一个好天气,我们要出发了。
装行李的时候发现车的左后轮有些瘪,想起昨天出发前检查车子觉得轮胎有些不对劲,还对老二说我怎么看都觉得这个轮胎不顺眼,但当时没看出什么问题。找到一家补胎店一检查,出状况了,扎了一根粗壮的减速带钉,并且其它三个胎磨损的也很厉害,先补胎吧。补胎师傅拆下轮胎一看胎壁已经非常薄了,用了两块补胎胶。
说起轮胎,这是我本次旅行最大的失误。出发前一两个月老二曾问过我看看轮胎行不行,是否需要更换。我当时也是粗略看了一下胎纹,感觉还行,胎纹正处在那种临界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跑太恶劣的路一两万公里没问题,为了节省些费用就没有要求他换掉。但这问题一直挂在心上,所以每天出发前都会先将车子前后左右检查一遍后才走。
如今还没走进西藏轮胎就出了问题,当地一时半会儿也买不到轮胎,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揪心,只好硬着头皮走,小心小心再小心,后面的路程连一个很小的石子都不敢轻易压过,烂路更是低速行驶,多了一分牵挂。可就是这样在后来的旅程中还是破了两次轮胎,而且情景一次比一次“悲催”。所以在此奉告各位要自驾远行的亲们,出行前一定要换上好轮胎哦。
前一天写过10年前我曾到过香格里拉旅游,但最远只到过县城,由此往西北方向的214线就没有走过了,是一条完全陌生的道路。一出香格里拉县城不久,立马就被眼前的景色惊着了,蓝天白云之下一片广袤的草原像一幅画展现在眼前,这就是纳帕海依拉草原。
往德钦方向
一首我喜欢的歌里这样唱到:“骑着马我本想走天涯,却发现这里就是我的家,草原上绽放着七彩花, 悠悠传来馨香土泥巴,哦香格里拉,美丽的香格里拉!哦香格里拉,美丽的香格里拉!传说白度母在这里安了家,养育了我的妈妈的妈妈,从那时人们再也没有离开她 •••••••• 哦,我心中永远的家,哦,我用生命赞美她 ”
此情此景,只有静静看、静静拍、静静品,才能体会那难以割舍的情怀,甚至想如果我们可以在草原上过夜,躺在草地或躺在柔软的青稞之上赏月、数星星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驶出草原继续上坡,这一段国道是新修整的,虽然坡度有些陡,但路面很好。快到尼西时遇一检查站,检查很严格,越靠近西藏越严。有意思的是从这开始以后几乎所有的检查人员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车上有新疆人吗”?自从今年出了几次暴恐事件后,对新疆人的盘查要严格很多,那怕你是新疆的汉族人不把你问个底朝天都不放你过,实在是对新疆的同胞有些不公。
没有看见路虎在前面等待,就用对讲机呼叫一下,老包回应他就在前面不远的一个岔路口。开过去一看只有老包一人在路边,再问:车呢?老包说:他们的车子受检完毕后,老包说他到前面走走,顺便等等我们后车,可那两位老兄居然直接就将车开跑了。好玩的是还没跑对路,去了尼西方向,一口气跑出去10几公里。过了一会儿云生来电话说他们在尼西乡政府等我们,还说他们一路跑过去都没见着老包。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自己的车上一共3人,少了一人也会开的有来有去,我告诉他你们走错路了,从哪里去的还回哪里吧。
就在这里,只见老包不见“路虎”
两车汇合后重新出发,路虎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我们则笃悠悠地慢慢跑,一是欣赏美景,二是考虑车况。路上遇见了不少骑行者,其中不少是美眉,很钦佩她们的意志,但与川藏线相比,滇藏线上的骑行者要少很多,个人感觉一是现在是旅行的淡季,二是滇藏线的难度较小,对骑行者来说可能挑战性不够。
终于爬上了垭口---风雪口,垭口没有标志牌,也没有雪,只有远处的群山堆满了长年不化的冰雪,看了下海拔表接近4500米。在白茫雪山垭口处,耸立着一个巨大的玛尼堆,青灰、森黑的石块,记录着来往行人拜谒白茫雪山的那份虔诚。
在垭口遇见了两位从广西骑摩托进藏的兄弟,那摩托真叫高级,装备也相当齐全,每台的价值都在10万以上,超过一般家轿的价钱。我们好奇地问骑手从广西过来高速让上吗?答曰:硬闯,真“牛”。喜欢摩托的老包一看兴奋不已,将骑手的车在垭口处开了几个来回,直叫“好车、好车”。都是同路人,大家相互祝福平安后各自出发。
翻过白芒雪山就是德钦县,以前我都把中甸和德钦当作是一地,真是地理知识贫乏。快到德钦时有一座断崖式的山峰,不知道是否就是白芒雪山的主峰。穿过一个隧道,到县城。德钦县城隐匿在两座大山的山脊中,远远看去好像一条彩色的冰川,随时都会被泥石流或雪崩之类的自然灾害所吞噬,给我的感觉不是很安全,找家饭馆午餐后没有停留。
断崖式的山峰
天气极好,出县城8、9公里便是著名的飞来寺景区,这本应该是我们昨天的落脚点,今天仍在此住一晚,可是一问所有可看山景的的房间全部客满,只好遗憾作罢到观景台看看梅里雪山。
飞来寺的山门前有一付对联“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寺云封”,使人浮想联翩。其实飞来寺是因建于此地的梅里雪山观景台而出名,寺庙本身反而没有那么多人知道。在观景台如果时机刚好是可以看到梅里雪山主峰卡瓦博格(云南第一高峰海拔6740M)的真容的,可惜我们没能如愿,卡瓦博格始终被一团云彩笼罩若隐若现,着急,无奈。
看不见卡瓦博格就多看看佛塔
带着遗憾奔盐井而去,途中遭遇一两处小的滑坡,均无大碍,养路工人迅速清理便能过了。只是不知不觉中左岸的江面变窄转弯又多,名称也由金沙江变成了澜沧江,铁锈色的江水浑浊汹涌、惊涛骇浪,将江岸切割成断崖状,有时公路紧靠江边,听看着那阵阵轰鸣、波涛拍岸的江水多少有些害怕,心想这要是不小心掉下去,咱哥们儿铁定就“挂”了。
澜沧江打了个“S”型弯
小小的滑坡挡不住我们的车轮
过了这块标志牌就进入西藏界
下午快6点到盐井。盐井乡是滇藏交界的第一个乡,正式名称是“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滇、川地区多井盐,所以叫盐井的地方很多,之前我始终认为这个盐井属云南,还和老包争论过几次。盐井乡所在地很小,平均海拔也不高,和丽江差不多,一个加油站几家客栈,开车瞬间就能穿过。但这里的检查站非常严,配备了不少JC,仔细检查过往车辆。
接受检查后,我们先找了家叫“滇藏情酒店”的客栈住下, 看看时间还允许,就决定去看一下古老的盐田,如果等到明天去又要消耗半天时间。客栈旁边不远就是景区售票处,售票处的藏族美眉告诉我们说你们这个时候来已经没有游客了,可以直接把车子开到盐田旁边,事实也是如此,我们是那个时间段唯一一拨游客。
从景区到盐田有5公里的下山路到江边,道路狭窄、坡度陡峭,好在路面已经修成了水泥路面加上没什么车,不算难走。澜沧江一路奔腾,在滇藏交界处的深谷里形成了一个近似“S”形的小小拐弯,以产盐而闻名藏区的盐井就藏在这道拐弯里。
芒康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千百年来的积淀,使这里成为藏区的富庶之地,同时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盐井盐田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
白塔是这个村的标志性建筑
江中的水泥墩就是盐井,深40余米。
尚未晒干的盐田
从过道可以一层一层地走下去
当地的藏民除了生产井盐外,也做一些旅游农家乐,最富盛名的莫过于特产“加加面”,当然不能放过品尝的机会。来到一家叫嘎绕丛农家乐的藏民家里,主人热忱地将我们让进屋敬上奶茶,然后就不停地奔忙于厨房和厅堂间,嘴里直喊着“加加、加加”,很有趣。
接下来上面,那是一种很筋道的青稞和麦子混合藏面,份量只有3、4口左右,配上清汤、香猪、糌粑,味道非常独特。桌边有一只空碗和一堆小石子,吃一碗放一个,看看你能吃几碗,只要你吃的下,可以无休止的“加加”。哈哈,原来“加加面”的“加加”是这个意思啊。曾看过央视的报道,一位从贵州骑行者来挑战,一口气吃了147碗,牛人也!我好像才吃了7、8碗,没赚回来。
吃完面天也快黑了,告别主人回盐井乡,今天这一天用句《士兵突击》里许三多的话就是过的“有意义”。
第八天(0905):西藏盐井---西藏左贡
行程:270KM 约10小时 全程国道(滇藏)G214、(川藏)318
看点:沿途风光、天主教堂、红拉山、拉乌山、觉巴山、东达山
早上被一阵说话声叫醒,原来隔壁老二昨晚凉晒的T恤被风吹落到院墙外,云生在院子外面帮着寻找,老二在楼上观察,可是他们只找到衣架没找见T恤,也不知被吹到哪去了。窗外,一陇陇的青稞正开始泛黄,陇间昨天去盐田的小路依稀可见,远处红褐色的大山几乎光秃秃没有什么植被,和绿色的青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就是进入西藏第一天早晨给我的印象
洗漱完毕下楼,才得以仔细观察昨晚住过的客栈,这家客栈的规模还不算小,房间也过得去,还有一个满大的停车场,据说是盐井镇最好的客栈。一座藏式风格的主楼装潢的挺漂亮,从大门玻璃贴满各地自驾者的LOGO看,曾经吸引过无数过往的游客,越野e族福建大队的LOGO也在其中。
酒店门口是盐井镇的牌楼
早餐是昨天就和酒店边上的一个小店说好的,只有面条,老板娘很厚道放了好多鸡蛋份量也足,很好吃,基本上可以经得起一上午了。吃完早餐准备出发,看见一台上海牌照的瑞虎车也在整理行装(这台车这两天一直我们前后脚一起走着),一问是兄弟两家四人,第一次进藏,车内也是装的满铛铛,还有一股很浓的汽油味,原来他们带了一只装满汽油的油桶,我告诉他盐井的检查站很严格,而且现在西藏已经不像从前,加油很方便,不需要备用油的。可他说我的油箱也满了,我告诉他那你就送人吧,后来也不知他怎样处理这桶油,我们在一块同行了3天。
六碗面条作早餐
重新安检并领取了进藏后的第一张限速单后,我和陆虎车上的几位说此地有一座天主教堂可以去看看,但不知具体位置在哪?可他们说没什么兴趣然后一溜烟地不见了踪影,我问问在路边的一位藏民,她说不远,就在2公里左右的上盐井村,紧挨国道,顺路。谢过之后上路,两、三个弯道后见远处山坡上两座建筑的顶上有十字架,一定就是那儿了
教堂的大门并没有开在路边,所以自驾的朋友如果不是刻意前来很容易被忽略掉,倒是不少骑行和徒步的游客时常光顾。车从围墙边的一条小路可以开到门口。教堂的铁门虚掩着,慢慢推开走进院子,可能今天来得早或者不是礼拜的日子,里面空无一人,这正好让我们可以静静地欣赏,院墙上有块指示牌简单介绍了这所教堂的历史。
钟楼里的三座铜钟都有100多岁了
教堂的铁门上了锁,我们只能从旁边的窗户向里张望,玻璃颜色很深看不太清楚。正当我们准备遗憾离去时,东厢房里走出来一位藏族妇女,我不知道她是主教还是信徒或是普通的藏民,轻轻地问她我们是否可以到里面去看看?她微笑地点点头从藏袍里掏出一串钥匙递给我,用生疏的汉语说你们自己进去吧。再问她可否到屋顶看看?答曰:东边这排房不行,西边这排房右以。好感激!
离开教堂继续向北,214国道开始逐渐脱离澜沧江峡谷,进入红拉山(海拔4244米),美景不断从眼前飘过,从植被的变化可以感觉出海拔的高低。但路面的情况不是很好,不是搓板就是断板,不时碰到路政养护,要说些好话才让你通行,越靠近芒康路越坏,想快也快不起来。
翻过红拉山没见怎么下坡,因为前方的芒康也有近3950社的高程。眼看要到芒康了,可是又遇到修路,堵上了。西藏的修路可不像内地,半幅铺装半幅通车,在西藏只要养路机械一摆开,就一直要到他们的活干完才会放行,除了耐心等待,别无它招。不过在西藏堵车至少有一好,所有的车辆都按先后到达有秩序地排队,基本没人插队,据说插队者在通车后往往会被拦住最后通行,得不偿失。
那些养路工友们也辛苦,餐风露宿,连午餐也是自带在现场轮流吃,其实那也是为了咱们,理解万岁!老包是个“见面熟”,一边帮着添柴加水,一边和休息的工友聊着家常,很快就和她们打成一片。
养路工友们
1个多小时后终于可以放行了,到芒康。芒康自古就是西藏的东南大门,是“茶马古道”在西藏的第一站,扼守着G214、G318两条要道,因此检查非常严格,除了开限速单外还要开一张进出城条,两年前我和老包曾在这里住过一晚,半夜还遇到查铺。在短短的街上找家饭店午餐后继续前进。
午餐
出芒康后向西行,G214和G318开始共线。两年前这段路还是烂路非常难走,为了提前赶过封路的时间,我是天不亮就离开芒康的,颠颠倒倒地爬上拉乌山时天都没亮。而今已全是一水儿的油路了,连老包都兴奋地在对讲机里直喊:这是拉乌山吗?怎么那么好走。车至拉乌山垭口,留影一下。
下山遇到小情况
下山便是如美镇竹卡村。竹卡很小,小到上上下下也就几十户人家,但它却有着和名字一样美丽的风景,雪白的藏居、碧绿的柳树青稞、火红的沟壑江水,反差极大的颜色看上去层次感特强。每回路过这里,都喜欢在村口的澜沧江大桥停留欣赏一番。
竹卡观景台前有一指示牌上书:竹卡西接脚巴山,东连嘎托镇,沟壑纵横,峭壁林立,澜沧江奔腾而过,唯一桥飞渡,历来为交通要塞,兵家必争之地,现存旧时藏军碉楼一座,弹痕尤存。附近有革命烈士陵园一座,记述着18军进藏的故事。竹卡地处峡谷,气候温润,更有温泉数眼,是川藏线上难得的温柔乡。
竹卡大桥 藏军碉堡依稀可见
正当我们还在欣赏美景之时,从山上下来了一大拨同方向的车,很快将观景台挤占得满满的,为了不和这些“大部队”凑一块儿,拍了几张照片后先行离开,紧接着爬觉巴山。
觉巴山知名度不高(垭口3940米),但它很长,垭口也没有明显的标志,30多公里盘山路,近2000米的相对高差使它成了川藏线上最难爬、最费时的一座山。由于澜沧江千百年来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一派荒凉与坚硬,给人以山高谷深的感觉,所谓“两山夹一江”其中一山就中指它。在油路没铺好之前,这里与怒江、排龙一样,是川藏线上少有的几处天险,同样让人望而生畏。
上山之初还有些郁郁葱葱的树木,人品不错,又遇彩虹,之后就贴着山脊的绝壁缓慢上行,最后连峡谷中的红色巨龙澜沧江都看不见了,一会儿又下起了雷阵雨,天色顿时一片漆黑,路似乎总走不到头,我甚至都将它误认为是东达山。
在觉巴山垭口已经可以远眺东达山,路不再蜿蜒曲折,而是一条线笔直通向前方,一鼓作气再上东达山,5008不在话下,加油!
东达山垭口海拔标高5008米,为川藏南线上第二高垭口。武警部队在此树立的一块巨大蓝色道路标志牌上写着:东达山。因为我们没有计划走第一垭口的米拉山口(5013米),这就成了此行川藏线的第一垭口。只见垭口处草坪青绿,牦牛成群,风光美丽,触手摸天。啊,我们与苍天同在!只可惜,未见雪。
晚上7点左右到左贡,下大雨,计划的下一个落脚点在100公里外(途中还有一座4000米以上山峰),不能再往前走了。今天路上所遇见的同方向的车车几乎都在同一时间涌进左贡,左贡本来宾馆就差、贵,这下可好,奇货可居,晚一步就没房,街上随处可见找房的游客。好不容易找了一家宾馆住下,随便吃些晚餐休息,川藏线上的饭菜不好吃。
快到左贡了
清汤寡水儿的晚餐
第九天(0906):西藏左贡---西藏波密
行程:430KM 约15小时 全程国道(滇藏)G214、(川藏)318
看点:沿途风光、邦达草原、业拉山99道拐、安久拉山、然乌湖
田间地头
藏族村落
路边一座不知名的寺庙
前方突然出现了一个马队,我想会不会是马帮呢?跟老二说我们开到他们前头去等着,待马队上来时问问。
老二将车停在马队的前方不远处,我迎上前给领队的递上一包烟问到:你们是马帮吗?这是要去哪?领队的说:是马帮,去拉萨运棉花。我问:呦!这里到拉萨还有1000多公里啊,餐风露宿路上要走多久?答:走一个多月。再问:如今交通这么便利,你们还用骡马运输费时费力是否合算?领队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话,嘿嘿一笑说:习惯了。再见,扎西德勒!马帮分享着我的香烟在一串响铃声中渐行渐远……
路在无限地延伸,远方有一座不太高的垭口,翻过垭口就是邦达。邦达是G214和G318的分界点,在此我们将沿G318往西,而G214则向北经昌都往西宁。同时邦达还是澜沧江与怒江之间的分水岭。
路的尽头仍然是路,只要你愿意走。
告别G214走上G318
尽管路标指示邦达草原在北边,但我相信我们所在的位置至少也是邦达草原的一部分,因为这里的草场同样宽广无垠,与天相接。初秋将整个草原分成了几个色块,蓝天白云下绿、黄、褐由近至远。
牦牛与牛棚
过了草原,开始爬业拉山(怒江山),垭口海拔4658米。 怒江山是横断山脉最后也是最大的天险,怒江山地处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地质活动频繁,泥石流和大规模的塌方是常有的事。
垭口四周扯满了经幡,迎风招展。
业拉山的闻名在于垭口西侧有中国公路奇迹之称的99拐(也称怒江72拐)。G318在此用数十个U型大拐弯贴着业拉山的一面,又急又陡地直降2000余米到怒江边,呈“之”状。其实究竟有多少拐,很少人能够算得清楚,可见这里地势的险峻,记得前年从这过时我开车让老包夫妻数拐,结果两人虽数的不一样却都在110拐以上。在没有铺上油路之前,此地也是G318线上极难走的一段路。
曲折蜿蜒的99道拐
翻过业拉山已过中午,要赶到八宿午餐还有近100公里显然来不及了,附近除了深山峡谷,啥都木有。这一点我们在出发前就早有预案,备好了户外炉和锅碗瓢盆。天气很热阳光毒辣,好不容易在半山处看到一个藏民开的一家小店,门口有些树木,还有干净水的水源,支起炉子煮起了面条,配上罐头及早上买的饼,吃的不亦乐乎。
接下来行走怒江天险,从业拉山垭口的海拔4658米俯冲到怒江边,仅仅30多公里海拔就降到3000米不到,可见有多险峻。两岸陡峭的山体极为破碎,小风一吹便有碎石落下滚到路中或江中(两年前我的车曾在此处被落石击中过三次),经常发生塌方,我急忙用对讲机告诉陆虎千万别按喇叭,因为喇叭声的共振有可能会导致落下更多的碎石。
过了惊险的怒江段路就好走了,地势平坦略有上坡,途经八宿没有停留,直奔安久拉山。虽然高山依然没有什么植被,但已觉得比较坚固,公路两侧是一片草场和星星点点的村落,云彩飘过的阴影将山分割的层次分明,乳白色的冷曲河水犹如母亲的乳汁滋润着这片高地,初秋的季节展现的却是春的画面。
爱美的藏民族
不知不觉中上了海拔4475米安久拉山垭口,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 。与那些陡峭起伏、壁立千仞的垭口相比,显得特别平缓,如果你是位骑行者定会觉得是一路上最容易通过的垭口。安久拉山垭口还是还是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分水岭,翻过垭口也就由怒江流域走入了生长传奇神话的雅鲁藏布江流域。
垭口的四周都是一块接一块的草地,在雪山融水的滋润下生长的非常茂密,遇洼而聚,顺沟成流,有凸有凹看着很美。只是可惜草地上有许多各色垃圾,给美丽的草原增添了瑕疵,这也提醒人类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从安久拉山垭口到然乌30多公里间还有一段不太好走的塌方路段,狭窄的公路一边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深谷,一边是松散的随时都有可能有石块坠落的峭壁。沿山一侧挂满了预防巨石下落的钢丝网,不少早已被击穿,来不及清理的石块到处都是,极危险的地方还修建了水泥明洞。老二想停车下来拍几张,我告诉他别别,这路段走起来有些怕怕的,还是快速通过为好。
不过车行在一串明洞的长廊中感觉不错,光线不停地在水泥柱间划过忽明忽暗,仿佛在穿越时光隧道。在我们完成旅程回到家后,央视曾报导某处明洞被巨石击穿造成G318中断一周。
然乌藏语的意思是“铜做的水槽”,地方不大却有着富于灵气的山川湖泊,向南有然乌湖,向西还有安目措,其间是一块很大的高原盆地,省道S201(丙察公路)在此与G318相接,湖光山色秀美。网友小叶知道我今年还要自驾西藏,曾告诉我如果天气好到然乌的时候不妨往察隅方向走一段,会有不错的收获,我记下了。
果不其然,我们才向南走了3公里左右一个叫果洛村的地方就被眼前的美景震慑住了,只见蓝天白云之下,群山环绕之间既有丰润的水草,也有待收的青稞,还有那散散分布在各个角落里的藏居,真让人赏心悦目,顿时忘却了旅途的疲劳。
再走就是然乌湖了,见远处有一观景台伸向湖间,便顾不得寒冷的秋风不约而同地朴了过去。然乌湖是高山峻岭间的高原湖泊,湖面海拔3800多米,是帕隆藏布江的发源地。因为是旱季,湖面有些萎缩,湖水也不见蓝,长年不化的雪山也因气候变暧的原因只剩得几丝残雪,但它依然美丽,给了你更多的想象空间。
离开然乌湖已经快要7点了,太阳仍高挂在天空,就像内地的下午3、4点钟,整个然乌镇都是金灿灿的,非常好看。在镇口找了一家川菜馆吃晚餐,这家餐馆比较新,除了餐饮也有住宿,价格也很实惠。
晚餐间有人提出今天走了不少路了,有些辛苦,是否就住然乌?我想了一下说,按理今天是可以住在这里的,可你们有没发现这两天同方向的自驾车特多,下午在然乌湖的时候还见到一大拨,估计他们今天都会住在然乌镇。明天我们将要过通麦的排龙天险,那地方堵车是常有的事,要是和这一大拨凑一块会很不利,不如再辛苦一些赶到波密,反正才100来公里,走夜路对我们这些“专业选手”来说不是问题,再休息片刻出发。
我这个看似聪明的想法回过头来看其实是个错误的决定。一出然乌就是GA检查站,当老包将限速单的内容告诉我27公里限速55分钟时,顿时有些“傻”了,这要怎么开啊!老包还说从这到波密将遇三、四个检查站,也就是说如果按这种限速方法到达波密至少要在3个小时以上,这真要命,两年前走这段路时好像没遇到这么多检查站。
等待放行
原来自今年七、八月份西藏连续出了几起交通事故后,西藏便在全境实行限速并降低了限速值,藏东南段因山高路险限速更低。个人感觉这种头痛医脚的限速方式不可取,限速本不是什么坏事,可限的太低会让自驾者有些无所适从,甚至都无法安排一天的行程。
在途中还遭遇这样一件趣事:好像是第三个检查站吧松宗镇附近,那个检查站只是两顶帐篷没开灯不知有没人,路中的栏杆也没有放下,正当我犹犹豫豫的时候,后面同方向来了七、八辆车过去了,一看这样我也准备跟上,这时从帐篷里突然冲出两位提着枪的JC小伙,一边对我喊不许走回去检查,一边开着一辆警车向前追去。当我们检查后出发约十来公里,就见刚才追出去的那辆警车押着先前跑过去的七、八辆车返回,也不知道他们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好险!
在西藏行车是这样的,基本每个县都设检查站,JC们荷枪实弹,同时须登记车上所有人员身份信息,再领取限速条,规定某段路线必须在某时间段走完,可以延迟不能提前,否则每提前1分钟,轻则罚休息重则罚100大洋,如果你越过了其中一站没检查,那么下一站会让你返回去重新检查后再来。所以各位要自驾西藏的亲们,千万要注意哦!
第十天(0907):西藏波密---西藏米林才召洛巴山庄
行程:300KM 约11小时 全程国道(川藏)G318、省道S306
看点:沿途风光、通麦大桥、排龙天险、鲁朗林海、色季拉山
虽然昨天睡的非常晚,但因波密海拔比较低,所以还是睡得很舒服。网络资料是这样介绍波密的:波密,藏语意为“祖先”,县城札木镇海拔2700米,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和喜马拉雅山东端,北高南低,高山连绵,中部为帕隆藏布河谷和易贡藏布河谷。
恒泰大酒店自身不提供早餐,但酒店的工作人员会带你到附近几家早餐店任意找一家吃,免费,还算是挺厚道的。吃完早餐顺便浏览了一下波密县城。
远观雪山
按照我原先做好的攻略今天应该先去墨脱看看再去米林,嘎龙拉隧道的贯通已经使去墨脱变得不再艰难,可以节省4个多小时的行程。但早上看了一下电视里的天气预报说是墨脱在下雨,这让我们有些纠结,墨脱由于它特殊的地理条件遇上下雨很可能会导致道路塌方,万一堵在里面就不好办了,权衡了一下还是决定放弃。
波密到林芝的道路除了其间一座色季拉山外,基本都在峡谷中行驶,海拔较低,雪山、森林、草场、帕隆藏布美不胜收,走起来很惬意,当然还有那比较恼人的限速。
云雾环绕中的雪山
走不多久遇上一段漫水路,这样的路段在西藏地区很常见,主要用于用于泄洪或冰川融雪,旱季时少雨时就是一段普通的水泥路段(我前年走的时候一个漫水路都没遇到),开起来有点劈波斩浪的味道,很好玩。老二威猛,兴奋地开了好几个来回,底盘也被冲刷的干干净净。
通过漫水路
老二威猛
山上可以看见冰川
很快我们就进入了通麦路段,道路也渐渐变得泥泞,WJ们正在精心维护以保证这条生命线的畅通。通麦是个气候宜人的地方,海拔只有1800多米,属峡谷地段,地质条件复杂,和我们后面要支的樟木、吉隆有些相似,本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镇,镇上居民加商人一共只有十几家,却因排龙天险闻名于世,是G318线最难行的路段。
在通麦检查站等待放行的车辆不多,我庆幸还好昨晚赶到波密,昨天遇到的那一大拨车今天一辆都没上来。要知道通麦大桥是单边放行限速5公里加上路难行,堵车是十分正常的,有时堵上一整天或几天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我告诉老二这段路我开过一次了,这次过通麦就你开,只要胆大心细、谨慎驾驶,以我们福建人的驾驶技术不会特别难。走,上通麦大桥!
通麦大桥曾于2013年8月被冲毁,当时中断交通一个多月。现在此路段正在拓宽和打一组隧道群,不久的将来通麦天险将会变成通途,天险也会变成历史。
再往前走就是人称“死亡路段”的14公里排龙天险路段了。此路段道路狭窄、路面坑洼、弯道特多,一边是松散潮湿的岩石体,一边是奔腾咆哮的帕隆藏布,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遭遇不测,历史上曾有无数豪情万丈的进藏勇士魂断排龙。
在排龙段还有三件事需要注意,一是交会车时几乎所有的车都是贴着山体的这一侧避让,而不会顾忌交通规则中的右侧通行的原则那怕小有刮蹭,因为靠江的那一侧确实危险。再就是你常会看见靠江的那一侧有时会插着小白旗,这是表示有车从此处掉了下去,提醒你要时刻注意安全,有些狭窄泥泞的弯道处甚至会同时插着好几面小白旗。第三嘛,在这种危险路段行车千万别系安全带,万一有个好歹多少还会有一丝逃生的希望,这是经验,别说这是违反交规哦。
“车过排龙道,险处不许看”
顺利驶出排龙天险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顺利通过了排龙天险,在一块平坦的地方停车休息,相互交流着过排龙天险的感受,纷纷都说险,老二搓着满是汗水的手心直喊,啊,这是我会开车以来走过的最难走的路段。我说现在已经比我前年来的时候要好走多了。看见旁边有几位刚闯过天险的骑行者也在休息,请他们给我们拍了张合影。
闯过天险的骑行者
继续出发。由于限速,我们已经无法赶到鲁朗品尝石锅鸡,找了一处由漫水路冲刷出来的空地再次埋锅做饭,吃的还是面条加罐头,地上全是沙土,“途胜”的引擎盖就成了天然的餐桌。出门旅行其实不在乎吃的有多好,图的就是一种乐趣。
简单又美味
当我们吃完饭整收拾碗筷的时候,见同方向来了一队摩托正艰难地通过漫水路,老包急忙上前搭把手,都是同路人能帮尽量帮,只要你走上G318都会变得一付好心肠,待他们全部过完漫水路一看,咦!全是福建的车牌,哈哈,遇到老乡了耶。能在进藏途中见到老乡真不容易,问寒问暖好不亲热。
原来他们是4位从漳州一路骑行准备去拉萨的小伙子,难度要比我们大多了。大家合影留念后目送着他们飞驰而去,后来当我们也到达拉萨时看见腾讯网和海都报闽南版都报导了他们平安抵达拉萨的消息,原来他们还有媒体相帮。
一路走走停停拍拍,包括刚才做了顿饭勉强将限速的时间用完,当我们信心满满地把限速条交到鲁朗检查站准备换单时,一位藏族JC走了过来,我忙说:我们没有提前啊,可他说:你们是没有提前,可那辆红色的“陆虎”早你们13分钟就到了,他提前了。原来“陆虎”车先到后并没有停在JC肉眼看不到的地方等待,而是停在检查站附近被发觉。我只好问他:那怎么办呢?那位藏族JC态度倒不错说到:算了,不罚你钱,罚休息,补掉这13分钟才能走。那就老老实实地等吧。
这就是西藏的限速,往往让你不知所措,旅行中很大的精力都放在如何控制行车时间,为此放弃了不少应该去的景点。
尽管两次路过都没有停留,但鲁朗绝对是个让人喜欢的地方,它汉语的意思是“龙王谷”,还有一个比较洋气的名称叫“东方瑞士”, 一听就是仙境。鲁朗处于一片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两侧的山势不算陡峭,植被非常茂密,花草、灌木、浩瀚壮阔的林海和零星散落的藏居,加上飘忽不定云山雾海,活脱脱一付牧歌式的田园景色,有如一首藏族歌曲所唱的:“那里四季花香,那里没有忧伤……那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会专门来鲁朗一次,到扎西岗村的藏民家里小住几日,喝喝现挤的牦牛奶,晒晒暧洋洋的太阳,吸吸极为清新的空气,做一回“神仙“。
汽车在莽莽林海中盘旋上行,开始爬我们在G318线上的最后一座山—-色季拉山,路面很好,美景很多,我们放下车窗一边听着音乐,一边闻着不时飘来的野花香,很轻松地上了垭口。
色季拉山垭口海拔4720米,与它处不同的是用一个假山石替代了标志牌。垭口广场是一个巨大的观景台,如果天气好可以远眺著名的南迦巴瓦峰,可惜天公不作美,这个愿望没能实现,旅行中所得所失一切随缘。
下山的路比上山难走,弯道奇多,海拔骤降,不时能闻到轮胎刹车片摩擦产生刺鼻味,但比起业拉山的99道拐来说只能算是个“小巫”。在一处山凹,已经可看见美丽的“西藏江南”林芝和尼洋河,色季拉山是尼洋河流域和帕隆藏布流域的分水岭。
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
到林芝没有做多的停留,只在经过牦牛广场的时候拍了几张照片作为纪念之后沿着尼洋河直奔米林。至此我们告别陪伴数日的念青唐古拉,走进喜马拉雅。
米林是个很漂亮的地方,藏语意为“药洲”。每年的5、6月份遍地桃花,看林芝花海就是这里。现在的月份桃花已谢,之所以还选择走米林,主要还是为了去山南,因为走G318去拉萨的路已经走过了,换条没走过的路走走,当然那里还有一位没见过面的网友亿安,她的客栈“洛巴山庄”开业不久去见识一下。去米林的路很平坦,途经林芝机场,很快就找到了今天的落脚点珞巴山庄。
洛巴山庄位于洛巴民俗村,距县城5公里,两排木板房镶嵌在花园和草场之间,四周群山环绕,非常适合度假休闲。之所以叫“洛巴山庄”可能是因为洛巴藏族主要分布于山南地区而米林又靠近山南吧,这是我自己的猜想。
亿安已经在山庄门口迎接我们了,这是位家在厦门身在西藏的闽清美眉(说着有些拗口),眉目清秀,精明间透着一丝丝傲气,快人快语快步如风忙里忙外又有些男子气概,这是亿安给我的第一印象(瞎评论)。她早些年来西藏打拼,在林芝也开有一家客栈,一个女子能在西藏创业真不容易,尤其是南方人,佩服。
窗外多像一幅画
蘸松茸
第十一天(0908):休整、洛巴山庄---朗贡---洛巴山庄
行程:220KM 约10小时 全程省道S306、无等级路
看点:沿途风光、朗贡普曲、朗贡村
昨晚亿安家的狗“旺姆”不知是没见过那么多的客人还是……,兴奋地叫了半夜,还好下半夜不叫了,睡了个好觉,起来时亿安已将早餐准备好了。
吃早餐时候亿安告诉我,今天要去的地方叫朗贡,在中印边境的“麦克马洪线”附近,风景极佳,但一般人很难进去。一听到“麦克马洪”四个字,我们顿时充满了一种探索的欲望。顺便问下有多远,亿安说不算远八、九十公里吧,下午回来吃晚饭。
还有几位新疆的朋友也一块去,亿安说出于现在对新疆人的敏感,你们开肯定进不去,只有我来开才行。先沿着S306到里龙乡(朗贡是里龙乡的一个村),亿安在这里为朗贡的驻村干部买了些蔬菜和生活用品,说是交通不便里面的生活用品这类都靠外面运进去 ,女人就是心细。我们也采购了一些食材准备中午做饭用。
一条很小的几乎单行的路顺着山坳延伸至密林深处的国境线,这就是去往朗贡的路,感觉就像是伐木场小道。以前去朗贡是没有公路和通讯的,来往全靠马匹需要两天才能到达,途中还要搭帐篷过一夜。如今尽管这条小路可以通车,但道路崎岖,危险难行,被泥石流崩塌的巨石、树木随处可见,有几处的塌方使道路的倾斜角接近40度,低盘托底的声音听着都让人揪心,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掉入一侧的朗贡普曲,开起来非常紧张。老二为了提升车的高度不得不坐上前面的陆虎。我感觉难行的程度超过了排龙天险。
道路是难行的,风光却是无限的。那种纯天然的古树、小花、树挂、碧绿的河水还有牧场让你目不暇接,所有的物种都无拘束地自由生长,汽车不时地会钻进野花丛行驶在花的海洋中,一路的美景让你暂时忘记了对路的恐惧。人间岂止才九寨,朗贡一点不输它。
朗贡是一个非常小的村落,小到只有13户人家,37个人。在这个季节里所有的男丁都还未从夏季草场归来,村里除几位妇孺外,唯一的男人是位西藏卫生厅的住村干部,也是村支书。看见远道而来的我们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请到村部兴奋地向我们讲述朗贡的历史和他在这里的所见所闻,非常有趣,我们像学生一样听的津津有味。
“红门”意味着什么?
山的那边是印控区
时候不早该返回了,恋恋不舍地告别刚认识的住村干部,感谢他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告别仅有的几位藏民,告别绝美的风景,一路颠簸着离去。
老包送给藏族小朋友一些食品
第十二天(0909):西藏米林才召洛巴山庄---西藏山南(乃东)
行程:380KM 约11小时 全程省道S306
看点:沿途风光
昨天去朗贡村颠簸了近一天,晚上过中秋又喝了些酒,加上“旺姆”可能跟大家熟悉了一夜没吵闹,睡到了自然醒。今天原本是打算在米林再修整,可以到山庄后面的才召沟轻轻松松地玩一天,但是我们对西藏的限速已经心有余悸,担心后面的行程,还是决定开拔。
早上安静的阳光房
采购松茸
新疆的朋友今天也要离去,虽然仅相识两天却如同老朋友般,感谢他们无偿提供的一瓶氧气,走新藏线又有了保障。感谢亿安的热情接待和她隽美的小山庄,感谢她带我们去了一般人去不了的地方,九寨不可谓不美,去过朗贡你还会眷恋九寨吗?大家互道珍重,各奔东西。
再见新疆的朋友们
凶猛的雪山融水
路虎,冲!
老包童鞋在领取限速单
前去拉萨朝拜的藏民
再往前走有一个藏族村落,村口有许多藏民正在顺时针地围着一座佛塔转,那座佛塔很有特点,与之前所见的白塔不同是棕黄色的,不懂得是什么道理。我们也走进藏民队伍围着佛塔转了几圈,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之后问一位藏民今天为何这么热闹,她说是中秋节,也没再追问,可能藏族的中秋就是八月十六吧。
路边一块巨石
路的一侧是雅鲁藏布江
黄昏
到桑日时天刚擦黑,这里到山南(乃东)很近了,只有30多公里,我感觉是西藏地区两地相距最近的县城。
单位有里有位要好的同事的亲属在山南(乃东)工作,我每回去西藏她都说如果方便一定要去“骚扰”一下,好好地“宰”他一顿。前两回都没去山南,这回虽然走山南,却因限速等原因无法确定会在何时抵达山南,所以一直没有打电话联系。现在山南就在眼前,不妨打个电话试试?不巧的是他正好去了拉萨,但他非常热情地邀他的同事们来接受我们的“骚扰”,好好感激。真是:“老乡见老乡,有话说不完”,连吃带喝再聊天,非常开心。这是我们本次旅程中吃得最好的一餐,极大地补充了能量。再次深深地感谢同事和她的亲人们。
第十三天(0910):西藏山南(乃东)---西藏拉萨
行程:185KM 约9小时 全程省道S101、高速(机场高速)
看点:沿途风光、雍布拉康、昌珠寺
早上早餐后走出宾馆,稍微看了下街景。这座地级市还是满大的,高楼林立,街巷纵横,若不是地处高原和建筑上一些特有的藏族元素,你很难区分它与内地城市的差别。
山南地区位于冈底斯山脉与念青奔雍布拉康。唐古拉山脉以南,雅鲁藏布江干 流中下游地区,是藏民族的摇篮和文化发祥地,太多的藏族第一告诉你(如第一座宫殿、第一座寺庙、第一块农田……),这里是藏文化滥觞之地,是西藏的灵魂所在。餐后直奔雍布拉康
藏族小朋友
上山的路有两条,一条是盘山的马道(也可以走车),比较平缓,呈“之”字型,另一条则是夹杂着部分石板台阶的登山小径,,陡峭但是捷径。许多老外选择骑马晃悠晃悠地上山,我想他们并不是走不动台阶只是想体验一下高原骑马的感觉。
咱们步行登山
慢慢登上通往雍布拉康的台阶,开始走近一段尘封的历史,每一步都有些艰难。这样的小山如果在内地自然不在话下,可在高原,稀薄的空气导致你稍一走快便会气喘嘘嘘,但山墙上被小风吹得腊腊作响的风马旗,身边嘴里念念有词匆匆而过的藏民,又催着你不得不加快脚步去探究神秘的藏文化。
上山的台阶
佛塔
祈福的藏民
内殿只能参观不能拍照
沿着被朝拜者踏出的土路可以慢慢登临后山,向前可以俯看雍布拉康全貌,向后则是无尽延伸的风马旗和经幡,远山、云雾、建筑、农田、彩旗和谐地展现在眼前,千百年沧桑巨变,但雍布永立扎西次日山巅,不由感叹藏民族的伟大,将西藏的第一座宫殿建造于此。
远山良田
从雍布拉康回乃东不远处有一座昌珠寺,也是西藏的著名寺院,藏语中,昌是鹰、鹞的意思,珠是龙的意思。相传此地在建寺前有一恶龙,被松赞干布化身为大鹏降伏后才得以建寺,故得名。据说莲花生和米拉日巴等藏传佛教史上有名的人物都曾在昌珠寺周围修行,仍存的修行地遗址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
山南还有一座著名的寺庙---桑耶寺,相传是西藏的第一座寺庙,相当值得一游,也是我们的行程之一。可昨晚的朋友告诉我们桑耶寺在修路,常堵车不好走,如果去了还要折回山南(本来那里有条路可以直接去拉萨),往返要100多公里,我们只好再次遗憾地放弃了。刚好葛姐也来电话说今天是她的客栈8周年庆,她要请所有客人吃饭,问几点能到。就在山南找了家山东人民开的饺子馆吃了顿饺子后去拉萨。
从山南到拉萨已经没有高山挡路,公路基本上沿着雅便藏布江和拉萨河平行修建,初秋的植物微微泛黄,看起来很舒服。天气变好了,高原的阳光很强烈,照在车身上开着空调还觉得有些热,人也开始犯困,不得不经常停车看景拍照,这其实也是一种高原反应。
途经贡嘎机场想起6年前我和老二、老包曾从这里飞往重庆,开进去再拍张留念照。出来时发现贡嘎机场停车收费好便宜啊,才2元。
出机场上机场高速到拉萨。这条长约50多公里的高速是目前西藏唯一的一条高速公路,因为是全国人民援建的,所以免费通行。看来西藏对全国人民还是很有感情滴。
轻车熟路地找到葛姐家,她已在门口等候。两年未见,葛姐除了略有发福外(不知这么写葛姐是否乐意)依然健谈而风趣,因为我们早有约,所以她专门留了一栋房给我们6个人住。
葛姐的“琅赛人家”客栈在拉萨并不出众,也从不做广告,但却以极好的人品和口碑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与夸赞。如今到她这的已不仅仅是以往的自驾者或“驴友”,许许多多朋友的朋友,朋友朋友的朋友也都慕名而来,她的客栈从未有过“淡季”。今天是她的“琅赛人家”客栈8周年庆,所有到店的朋友均免费晚餐,当然厨艺好的朋友可以主动展示自己的拿手绝活。
闲适地等待晚餐
开饭啦!所有认识不认识的朋友都成了好朋友,共同祝愿葛姐的小客栈越开越兴旺,成为进藏者的“家”。大家开怀畅叙,相互交流各自进藏途中的喜怒哀乐,开开心心地渡过一个美好的夜晚。
第十四天(0911):西藏拉萨
行程:没有!!!
看点:休整
今天的日程本想一个字不写或只写两字“休息”,因为今天就是纯粹的休息,5千多公里路跑下来也该轻松轻松了。可一想游记都写成了流水帐,还是按时间继续流水下去。本日要做的事就三件,一是爱俊和云生要去预约布达拉宫门票,二是到边防西藏总队给边防证加盖去阿里的章,再就是后面还有好长的路要走,长途跋涉的车辆需要检查一下。
葛姐的客厅里有几位昨天到的湖南妹子,一到拉萨就将自己打扮成“卓玛”样子,头上扎了无数根小辫再缠上彩线挺好看的。她们也觉得爱俊的模样有些特别,说是像个特型演员,拉着他合了个影。
等到葛姐收拾停当,客栈里大部分人都已奔着各自目标而去了。我们在葛姐的带领下,先到布达拉宫。参观布达拉宫是需要预约的,一般在淡季提前一天可以约到。趁着云生约票的功夫得以再看看布达拉宫的外观和络绎不绝的朝拜人群。
拉萨街头
布达拉宫
白塔
朝拜的信众
保养一下我们的“坐骑”,万里行程全靠它了,是我们的“功臣”。一位小师傅非常认真地检查除了松了螺丝一切完好,又给换了新机油。在此我又把轮胎的问题忽略了,认为几段艰难的路都过来了,余下的路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就没有考虑换轮胎,导至在后面的行程里吃了苦头。
高原阳光充足,太阳灶家家必备。
自己做的午餐
北京车友“老探”
院子里的小花
午休后在小区附近补充了一些食品和药品后我们自己开了个小会,回顾13天来的路程总体还是比较尽兴的,拉萨不是终点,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休息,调整好身体。接下来的行程里已无具体的景点可言,你眼中的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美景,只是看你的心灵如何欣赏罢了。
泡泡茶,做做饭,轻松的一天过去了。
等候晚餐
第十五天(0912):西藏拉萨
行程:
看点:休整、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广场、西藏农家乐
罗布林卡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古迹最多的园林,建筑特点是:高处筑台,低处挖池,任其自然。在茂密的绿树丛中,湖心宫、金色林卡等具藏式风格的建筑隐约其间,幽曲动人。清新的空气,安谧的环境,具有一种西藏园林特有的朴实自然的情趣。总之,幽静和美丽是罗布林卡的主题。
离开罗布林卡,在对面的小餐馆吃了碗面条后,必须再去看看布达拉宫广场,那可是多少人梦寐的,我很喜欢那个地方,每次到拉萨都去,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觉,顺道又参观了西藏博物馆。
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场的中心还嵌有一块表示拉萨海拔高度的标志牌。与几年前相比安检变得严格了很多,为了预防突发事件,所有的出入口都需经过安检才能进入,形成一种“外紧内松”的态势。
每次踏进布达拉宫广场这块土地,仰望蓝天白云之下雄伟的雪域宫殿,看着虔诚叩拜的信众,心中都会有种莫名的神圣感,不自觉地合拢手掌指向布达拉宫之后百感交集地大声喊着:拉萨,我又来了!此时此刻我想所有到此的人心情都会和我一样。
回客栈是三轮加公交,看看街景,拉萨的三轮都是内地人在骑,不怎么便宜,没几步路要10元,不过在高原城市骑三轮的付出要比内地多,可以理解。
在客栈休息到快天黑,客栈所有出去游玩的朋友都回来了,葛姐带着全体出发到一家藏族餐馆享受一顿藏餐---烤全羊。藏民全家给每一位客人献上洁白的哈达,扎西德勒!一声祝福代表了所有人的心愿。
开吃。烤羊、烤牛、烤香猪,香辣浓烈,余味无穷。朋友们相互举杯,相互交流着在西藏的感受,预祝接下来的行程一路平安。热烈之中,主人生起了篝火唱起歌,跳起奔放的舞蹈,邀大家一块互动跳锅庄,会与不会没关系,重在参与,将整个晚餐推向高潮。尽管程式上有些商业化,但如果你身临其境仍会被那种氛围所感染。
载歌载舞好喜欢
心满意足地告别藏家主人,晚餐后,葛姐领着游车河,葛姐在对讲机里一一介绍着沿途新老商铺的历史,言语中透露着她对拉萨的深深情感,她已经是个拉萨人了。车沿布达拉宫广场缓慢前行,雄伟的布达拉宫在夜灯的照射下更显庄严。北京路与六七年前相比,繁华的不行,用都市来形容一点不过,拉萨的变化好大。 回到客栈,提前向葛姐告别,明天新的一阶段旅程又要开始了。
第十六天(0913):西藏拉萨---西藏拉孜
行程:520KM 约13小时 全程高速(机场)、国道G318、省道S307、S204
看点:沿途风光、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江孜宗山古堡、5000公里纪念碑
今天的住宿地点不是很明确,或为拉孜或为昂仁,行程超过500公里。经过两天的休整,大家都精力充沛,还像往次一样早早就起来了,每人泡了一碗方便面后装好行李,将钥匙放在客厅带上房门,在葛姐这里就是这么随便。
街上没什么车,只有路灯下匆匆而过手持转经桶的藏民,他们从四面八方向着心中的圣地---大召寺云集,去祈求一生的安康,而我们则继续向西奔向下一个目标。
早安 拉萨
再见 拉萨
天气非常好,无数颗星星在微蓝的天空中闪烁,这样的星空在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已经好久不见了。到曲水没有继续向西走G318,而是跨过拉萨河上的雅鲁藏布江大桥先向南再向西走S307省道,这条路虽远但景色要比G318漂亮,有美丽的羊卓雍措和卡若拉冰川等美景,每次我都喜欢选择这条路。
车在缓慢地爬行开始翻越岗巴拉山口,海拔在不断抬升,这段35公里的长坡需要你耐得住寂寞,好在初升的太阳渐渐将群山照亮,给寒冷的天气带来一丝暧意。向外望去只见群山连绵、云卷云舒,一幅大美高原景象映入眼帘。停车拍照。
卡若拉冰川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为年楚河东部源头,背靠乃钦康桑峰南坡。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的很厉害,原本延伸至公路边的冰舌已经退到了几百米外的半山腰,并且很脏。正当我们快要接近冰川时,一大片乌云夹杂着雨滴飘来,天气骤变,明亮的天顿时昏暗下来,好冷。我们无法看清完整的冰帽,糊乱拍了几张照片就走了。
再翻过满拉水库旁的斯米拉山(海拔4352米)就是被称为“西藏粮仓”的江孜县,远远看见路虎在交界处等我们,两车汇合后进江孜午餐。
古城江孜欢迎您
江孜藏语意为:胜利顶峰。县城中央有一座突兀拔起赭黄色的石山,山上一座白墙红顶的城堡,显得特别的突出、抢眼,这就是宗山古堡,站在宗山古堡可以俯瞰整个江孜县城。这座古堡在旧西藏曾经是江孜的最高统治机构,1904年为保卫祖国领土江孜人民在此上演了一幕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战争,可歌可泣,电影《红河谷》以此为背景讲述的故事,宗山古堡给了江孜以绚丽的光彩,更给了江孜以英雄的气概!因此江孜也被称为:英雄城。
宗山古堡
出江孜没有去著名的白居寺一直到白朗县,偶见一村庄背后有一颇为壮观的红墙寺庙,便用对讲机呼叫路虎:是否有愿意一游?前方回答:没兴趣,先走了。
后山有座废弃的建筑
我们自行前往,绕过村庄可以将车一直开到寺庙门口,下车一看寺庙里没有游人可以自由出入还不收门票,看了看门口有关介绍得知此寺叫长美坚寺,第七和第十世班禅都曾在此住过,小有来头,这是个意外收获。
这时从寺里走出了几位喇嘛,其中一位说到今天这里有个活动,就不陪你们参观了,你们可以自己随便看看,寺庙里面不要拍照,好纯朴的喇嘛啊。其实我们对藏文化不是很懂,无非也就看看建筑,扎西德勒!
白朗到日喀则的道路非常平坦,公路从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间穿过,尽管平均海拔仍在4000米左右,但走起来却很舒服,没有什么高原反应。这片被称之为西藏粮仓的高原盆地正值秋收季节,藏民在田间劳作,金灿灿的青稞堆放在地头,真是天凉好个秋。
西藏四大怪之:牛粪墙上晒
车至日喀则附近重新回到G318正线,扎什伦布寺去过就不去了,穿城而过继续向西,路遇一藏族小女孩,顺便给了些食品
日喀则风光
你好 小朋友
位于拉孜强公村的5000公里处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理坐标,可正因G318国道的艰险和美丽得以让此地成了一个纪念性的地名。《中国地理杂志》有过过专辑介绍:G318国道由上海人民广场至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全长5388公里,大体是一条笔直的东西向景观公路,途径八省(及自治区、直辖市),沿途与320、104、205、206、105、106、107、316、209、210、212、319、213、108、214、109、219等国道相交或重合,是中国最长的国道。最早部分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前期,2004年最后一部分得以完成。
纪念碑铭文
几乎所有的自驾者到此都会拍照留念,庆祝自己西行的成就。两年前我驾小3也到过这里,当时的纪念碑为黑色大理石“山峰”造型,简单挺拔,而今已改建成影壁式的纪念碑,还附有一个纪念园,碑的正面构画着从上海到樟木沿线主要城市,背面则是沿线的海拔高度,直观隽美。我想在全国公路中设5000公里纪念碑的可能仅此一家,当然这一切都只有纪念意义,真正的5000公里里程碑还在向西100多米外。
2012年5月我也曾驾车到过此地
也有“山寨”版的
真正的5000公里碑在这小山旁边
介个才是正宗滴
赶到拉孜天已快黑了,在县城外的加油站没见路虎的影子,便呼叫:你们在哪?答:在县城,又问:油加了吗?答:没有,再问:那为何不出来加油?答:还够跑几百公里,明天再加。我和他们说:不行,必须出来加油(因为在西藏开限速单、加油都需要登记行驶证和驾驶证,为图方便我们的证件都放在路虎车上)。
油是汽车的粮食,没油则寸步难行。虽然随着经济发展,这几年西藏已经不再太难加油,每个县城都有油站,但是由于油料也靠长途运输,加上瞬息万变的气候条件,很难保证一定能够送到。你不知道下一个或再下一个县城是否有油或者有电,还有就是西藏的加油站不是24小时制的,上午住住要到10点多才开门。因此如果你自驾西藏,在每天收车前要做的第一功课便是将油箱加满,这叫“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拉孜风光
加完油进县城,还住两年前住过的公路宾馆,条件一般。晚餐时我们和路虎车为今天的行程走的时间太长产生了分歧和争执,他们嫌我们走的太慢,让他们在前方等的很无聊,说是风景都差不多,一路飘过便可。我则不这样认为,有句话说的好:西藏在哪?它不在拉萨,不在日喀则,西藏在路上。之所以那么多人(包括我)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西藏,就是喜欢那变幻无穷的魅力风光和那种苍天在上我在下的空灵感觉。
当然啰,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不能强求人家一定要有和我一样的感受,但你既然选择了跟随,就必须服从策划者的安排,否则如何完成接下来的旅程。我个人感觉爱俊他们对此次旅行的准备是不充分的,似乎到了拉萨就完成了心理终点,才会觉得后面的行程索然无味。看来同行不是问题,问题是能否志同道合。
这只是行程中的一段小插曲,没有好坏之分,我以为所有的插曲连起来形成的故事链,可以充实游记的完整性。
第十七天(0914):西藏拉孜---西藏聂拉木---樟木口岸---西藏聂拉木
行程:390KM 约12小时 全程国道G318
看点:沿途风光、嘉措拉山垭口、樟木口岸
早上起来在小小的拉孜县城广场转了转,拉孜,藏语意为:“神山顶,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顶”,位于念表唐古拉山最西部,盛产藏刀。
早餐后准备出发,两车人都在等待着我作决定去哪,我说还没完全想好今天的目的地。从拉孜住阿里方向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国道G219到萨嘎,路况很好,另一条则是先向西南方向走国道G318过定日后再住北走吉隆到萨嘎,路况看过一些攻略有说好走有说不好走的,路程也要多走一至两天。我斟酌了一下说还是走G318去吉隆方向,这个决定里包含了我的一个心愿就是走完G318全程到樟木去看看,算是“走私”吧。
为了避免两车再产生分歧,我们将行车单证各自存放,并相约每天先到目的地者负责寻找登记客栈,这个决定有些苦了老包,时常随着路虎一路狂奔“飘”去,错过了不少美景,不过大部分时间两车距离没有拉的太远。罗嗦了半天该出发了。
这位轻装的骑行者是个“老外”
今天翻的第一座山是嘉措拉山,距拉孜仅30公里,路况不错,只在垭口附近有些翻浆,但它的海拔却很高,垭口海拔5248米,是国道G318全线最高垭口。嘉措拉山垭口是拉孜与定日的交界处,也是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口,只见垭口处巨大的保护区标牌竖立在公路上,无数的五彩经幡迎风飘扬,水泥标高牌也被过住的行者涂抹的有些字迹不清。
垭口附近植被稀少,山地粗砺而坚硬,只有些类似地衣类的植物,但仍有藏民在此放羊,我发现从这里再住西羊群逐渐多于牛群,可能是高寒地带更适合羊的生长,这种人和动物的顽强或多或少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牧羊人和羊
观景台
下山途中有一处观景平台,如果天气好可以远眺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但一般要到下午机率更高,快到观景平台时我和老二开玩笑说,之前我去过了,这次就没打算去大本营,能不能看到珠峰就看你的人品了,老二笑而未答。
此时只见左前方10点钟方向一片云彩散去,雄伟的珠峰显现出来,我告诉老二快看那就是珠峰,老二急忙拿出相机,我说别拍了先看,一会儿可能就看不见了。果不其然也就半分钟光景,珠峰又被云彩遮住,直到我们离开也没再露出真容。虽然没有拍下珠峰,但对老二来说能够看见也可以心满意足了。
箭头处隐约还能看到一点珠峰
嘉措拉山的另一边是定日县,关于“定日”称谓的来历,百度上是这样解释的:说是“定日”藏语意为“定声小山”。传说一位喇嘛掷石,“定” 的一声,落在该地,后来在该地小山上修建寺庙,即取名定日寺,故沿用“定日”为县名。
由于珠峰的存在,我感觉定日G318路口(老定日)比定日县城还要出名,大部分前往珠峰大本营的游客都会选择住在这里或在这里购买门票,前年也在这住过一晚。我们到此时是个不三不四的时间,吃午饭吧早了点,不吃吧又不知中午到哪吃,大家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走,最后一路也没找到吃饭的地方,全靠干粮充饥。在西藏吃饭有时也和加油一样,错过了这个“村”,就没了那个“店”。
两年前我们住过这家客栈
珠峰路口是我走过西藏的最西端,如果说之前的道路还有些经验可谈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住后的路对我们所有人都是陌生的了,这期间会有多少未知和期待不得而知,但是正因为充满未知才会有梦,有梦才会去探索,有梦才会有激情。
珠穆朗玛北大门
下午3点多到了聂拉木县。聂拉木,藏语意为“颈道”,在西藏民主改革前,宗属阿里辖区。由于到早了不敢过检查站,远远停在一个转弯口观望,只见聂拉木县城也是建在陡峭的山壁上,其间还有不少无法清理的巨石一陀一陀地在建筑物的四周,感觉稍有地震便会滚落的样子,小可怕,心想今晚咱们可要选个比较高的地方住。
时间到,过关受检。在登记的时候不经意间猛一抬头,哇塞!山边竟也悬着一块巨石,这万一滚下来咱还不就立马玩完,巨石上还刻着两个藏文,估计是保佑的意思吧,要不检查站怎么能在如此危险的地方坚守。
看看时间还早,我决定先去樟木镇看看,晚上再回聂拉木住宿。去樟木不能说是梦想,只是我多年的愿望,因为那里不仅是中国与尼泊尔边境口岸和无数去尼泊尔旅行者的中转站,更是国道G318的终点。
聂拉木到樟木虽然只有30多公里的路程,但这短短的30多公里海拔、气候的反差却极为强烈,翻过海拔5050米卡拉龙拉山口后,公路沿樟木沟迅速盘旋急下,15分钟海拔骤降近3000米,宛如坐上了“过山车”。印度洋的暧湿气流在此被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刚才还几乎寸草不生十分干燥的高原立马变得郁郁葱葱、云遮雾绕,闷热无比还下起了雨,民间谚语说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在这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车在雨中行进,道路也变得渐渐窄小,已经不像国道像省道了,山谷间云雾缭绕,大团大团的云雾迎面飘来,雨水形成的瀑布直接冲在路面上,不时还有猴群在公路上玩耍,那种穿越的感觉如同到了仙境,这样的奇景在其它地方真是难以见到。
在公路上玩耍的猴子
快到樟木镇就看见沿公路边顺序停放着一溜等候过关的尼泊尔货车,绵延十几公里(这些尼泊尔车辆还比较守规矩,一般十几辆车间总会空出一两个车位,便于其它车辆会车),这使得本就不宽的国道变得拥挤,交会车困难,好不容易才进了樟木镇。
樟木是个口岸小镇,素有“云上边城,花样樟木”之称,汉、藏及尼泊尔人混居,房屋依山而建,鳞次皆比,唯一的“街道”G318贯穿而过,道路很小窄,因为口岸有规定白天放人晚间放车,所以等待过境的卡车和停放的小车挤占了半条街,只有半条道路供双向行车,错车困难,很容易堵车,在这样的环境下行车没有一点小技术那是不行滴。
下雨加堵车,原先想停车逛逛小镇买点尼泊尔商品和顺便去找一下央视4套介绍的升国旗老太太的念头已经荡然无存,只想一口气冲到口岸,走完国道G318全程。过了聂拉木海关还有10公里的陡峭下坡路,堵更的厉害,一看这情况我忙用对讲机呼叫路虎,今晚不用在一块吃饭了,各自行事,如果挤不下来就想办法调头,晚上回聂拉木汇合。我则凭着多年积累的驾驶经验,每次会车都占据着有利地位,终于干到了口岸,哈哈,30多公里走了3个小时。
等候过境的尼泊尔货车
将车停放在联检大楼旁边后,下车在雨中慢慢欣赏着这个小小的边境口岸。樟木口岸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狭窄的深沟里,海拔只有1800多米,风景宜人,沟间有一条湍急的河流,河上一座中尼友谊桥将两岸连接,北侧是中国,南侧为尼泊尔(距加德满都90公里),是西藏唯一的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
车停在口岸边上
等待过境的边民
中尼友谊桥。
转了一圈没有看见国道G318的5476终点里程碑和国界碑,问了旁边开店的小老板才知道里程碑和界碑都在联检大楼的背后,自从2008年10月这座联检大楼启用后,只有出国才能看到那两块碑了。咳!我们离G318的终点就剩下一栋楼的距离,只好在联检大楼前的广场上看看中尼友谊桥和对面的尼泊尔了。
河的对面是尼泊尔
饿了,就在口岸边上的一家小面馆吃了碗面条,在这里遇见了两位从天津来的自驾者,开一辆起亚“獭跑”,他俩的年龄与我们相当,是“发小”,一块走过许多地方,这次来樟木不为别的,只想踏上尼泊尔的土地看看。我问他们今晚住哪呢?他们说车就停在栏杆边,住车上,明天争取第一个过关,这些年走了那么多地方,贵贱都住过,今晚免费熬一宿也没啥,就为图个乐呵。几句平平淡淡的话语透露着他们对人生的感悟:一切随缘。
对我们而言,终究没能走到G318的终点和中尼友谊桥有些小遗憾,但毕竟来过这个边境口岸,丰富了一生的阅历,回去和朋友们吹牛聊天多少也添加了些斤两,足矣,足矣!
吃完面我们和两位天津车友道个别开始返回聂拉木,这时候已经没有几辆同方向的车,好走了许多,在街上忽然看迎面而来的一辆“夏利”有些熟悉,互闪了下大灯,当时没怎么在意,倒是老二说好像是我们在左贡遇见的北京车友小李,十几天没见,他们也到了樟木。
第十八天(0915):西藏聂拉木---西藏吉隆县---吉隆镇---西藏吉隆县
行程:350KM 约12小时 全程国道G318、县道X214
看点:沿途风光、希夏邦马自然保护区、佩估措、吉隆沟
今天就要往阿里方向走了,准备的行程是想走吉隆到萨嘎,如果时间允许顺便深入看一下吉隆沟,这条沟是西藏四大名沟之一,也挨着尼泊尔,具说风景很漂亮,从地图上看向北先沿G318往回走到60道班附近后向西北方向走X214县道到吉隆,最后再向南到吉隆镇,有些像一个长方形的三条边。
对X214的路况心里没什么底,之前看过一些攻略和图片,有好有坏吧。刚出宾馆大门遇见了两位解放军同志,上前去问问情况,他们告诉说路况很好,都是油路,只有从吉隆到萨嘎有七、八十公里烂路,还说这段路上没有饭点需要自带干粮。这下心里踏实了,吃完早点又买了好些烙饼作为中午的午餐,出发。
进县城的藏民
限速单
遭遇一群无国籍的国民
早上天气不是很好,云层很低,有一种触手摸天的感觉,时而会有阳光从云层中穿过,撒在枯黄的高原上,黑黄分明,只有远处的村落和已经不多见的青稞田透露着些许生机,再往前走这样的景象不容易看见了。
阳光下的村庄
雪山脚下的青稞田
我们开始重返聂拉木通拉山,通拉山垭口是国道G318最西端的一个垭口,自古以来就是南亚次大陆通往中国的一个门户,同时也是喜马拉雅山南坡高山峡谷与青藏高原的分界。垭口处天气不好,正在修建一个大型观景平台,显得有些凌乱,路边有两块新立的石碑,一块标注着聂拉木通山垭口的海拔高度5126米,另一块则标注了聂拉木通拉山7座7000米以上山峰的名称和海拔高度,我们拍了几张照片就准备下山。
聂拉木通拉山垭口
忽然间云雾渐开,豁然开朗,只见眼前波绒塘草原羊群点点,远方的白云之上一座突兀的雪山出现,也不知道是不是希夏邦马峰,当它是吧,反正非常壮观。人说西藏十里不同天,我看那是老话,现在分明是十米不同天,我们欣赏了很久才离去。
希夏邦马峰 海拔8012米
来张全景的
沿线景点标志牌
大约半小时路程后,一根横杆将车拦下,原来这里就是希夏邦马峰景区的大门,需要购买大本营门票才可进入,门票不算便宜,已经有几台车在那里等候并在和景区管理人员争执着什么,一问原来他们和我们一样没准备去大本营只是路过,所以不想购买门票。
希夏邦马峰景区挺有意思,它并无固定的景点,如果你从吉隆方向过来是不用购买门票的,但是要绕两天的路。可是你要是从我们走的这个方向进去,那不管你去那里都需购买门票。之前看过一些攻略说这里的门票是可以协商的,就和老包说去试试,我们出行遇到此类问题都是由“谈判专家”老包出面解决。老包去了一会儿就用对讲机回话“搞定”(花了多少银子游记不便说,各位亲们有机会到这里各显其能就是了),景区管理员伸杆放行,只留下先前的那几台车还在那吵闹。
其实想想大家不远万里来到西藏目的是为了饱览它那壮美的风光,大可不必为了些门票钱吵闹,绕路和购票孰大孰小?再说了在缺氧的高原话说多了都十分耗费体力何况吵闹,不值。
等待通过
距吉隆97公里
伴随着歌曲一路前行,波绒塘草原慢慢退去,蓝天白云之下乌黑的柏油路伸向无尽的远方,可谓是一马平川,当然喽,这个一马平川只是相对而言,这里平均海报均在4000米之上。我们穿行在冈底斯山脉(北)和喜马拉雅山脉(南)之间,希夏邦马、卓奥友、马卡鲁等几座大山一字排开,蔚为壮观,好一幅雪山胜景。
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米,在全球8000千米以上高峰中排列第14,是唯一一座海拔8000米以上全境都在中国境内(聂拉木)的山峰。虽然白色的浓云罩住了群峰,使我们分不清哪座是哪座,但连绵雪山的雄壮气魄仍不容小觑,足已让我们驻足留恋了。
再见,希夏邦马
在西藏见的最多的就是蓝天白云,那天蓝的那么透彻,那云飘的那么绵柔,那气象舜息万变,气势磅礴。人说如果天堂太远,那就去西藏,似乎有些夸大,但如果你踏上了这块土地就会体会到这种感觉。
蓝天白云伴我左右
远远的天际出现了一抹蓝,从地图的方位上看应该是佩枯措了,我们和前方的路虎用对讲机沟通了一下,看看能否走到湖边再午餐,可天路漫漫,开了十几公里佩枯措仍然只是天际的那一抹蓝,只好放弃刚才的想法,停在路边就着风沙大啃大嚼备好的面饼,解决了一顿午餐。
餐后前行慢慢靠近佩枯措,只见湖滩上有一些车辙印迹可以通往湖边,可是几个下道的出入口都因修路而挖断了,只能停在主道上远观那抹湛蓝。佩枯措三面环山,地形开阔,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湖泊,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有一首我喜爱的藏族民歌是这样描绘佩枯措的:“天上的西藏有条长长的大河 迷恋那佩枯措湛蓝的秋波 湖岸上雕着那远古的诉说 转湖人吟诵着悠扬的长歌 心中的西藏有座高高的雪山 佩枯措映照着它的巍峨 湖面上鸥鸟展翅飞翔 牧羊女高唱着嘹亮的情歌 呀拉索 美丽的佩枯措 多少人从你身旁走过 都带走啊你圣洁的嘱托”
歌词是动听的,湖泊是湛蓝的,场景也是辽阔滴,但总觉得现实中的佩枯措与传说的有些差距,可能是我们一路看过太多大美的湖泊产生了审美疲劳,因而失去了兴奋,但面对传说中的雪山、湖泊,心中多少还是会产生一种敬畏。
离开佩枯措,离开陪伴我们一上午的希夏邦马后又开始爬山,前方出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右转指向萨嘎,这是我们明天要走的路。另一条指向了马拉山和吉隆县城,这条路陡峭急升,一鼓作气冲上垭口,见垭口处的经幡之上竖立着一块路牌,上面写着:孔唐拉姆山5236,海拔也够高的,不过我始终没搞懂马垃山和孔唐拉姆山是一座山还是两座山,回来后查了一些资料也没得到正解,反正没走过,留下身影便是。
孔唐拉姆山垭口,海拔5236米。
穿过县城宗嘎镇,开始进入吉隆沟。吉隆沟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与亚东沟、嘎玛沟、樟木沟一起被称为西藏的四大名沟,海拔高差极大,是这四条沟中最靠西的一条。与其它几条沟盘旋急下略有不同的是吉隆沟基本上是笔直的南北走向,又深又长。从这里再向西或北,因印度洋暖湿气流愈发稀少,无力沿着山谷挺进,能看见的沟或山谷不罕见,但像吉隆沟这样还有温暖湿润的地方就几乎看不到了。
我自己将吉隆沟分为外沟和内沟。外沟蓝天白云、气候干燥,几乎寸草不生,一条不知名的的河谷将山体“切”开,新修的柏油路像一根黑色的细线贴着河谷向南延伸,两侧红褐色的山体断层清晰、节理分明,蜷曲的底层、锋利的切线、狰狞的地貌,处处显露着“痛苦”的表情,仿佛刚刚从一次巨大的岩浆活动中冷却下来一般,空灵而寂静,只有偶见的佛塔和短短的小草告诉人们这里仍是佛主的领地,依然还有顽强的生命存在。
身后传来一阵清脆的喇叭声“滴、滴、滴”,回头一看原来是北京小李的老“夏利”,十来天再次见面很开心。我问他昨天在樟木看到的是你的车吗?他说是啊,昨天在樟木住了一宿。他的LP说昨晚在网上看到说前方有一处滑坡,不知老“夏利”能否通过,如果过不了他们就回吉隆。我说我去试试,今晚也住吉隆。
几公里后果然一段滑坡体挡在路前,虽然有车走的印迹,但乱石磷磷,融水滚滚,尤其是中间被水冲刷成了一个硕大的凹坑将整个车头都没进了水里,顾不得被刮得乱响的底盘和打滑直冒青烟的轮胎,费了好大的劲才通过。
正当庆幸总算过了这段滑坡后不久,只听“噗嗤”一声,心想完了,一定是轮胎破了,下车一看是右后轮“瘪”了,只好换备胎。在高原换轮胎是件很辛苦的事情,需要克服高原缺氧,三个人忙上忙下累得气喘吁吁才将轮胎换好。
吉隆沟的内沟与外沟的风景有着强烈的反差,在海拔下降的同时自然景观也随之变化,从满目苍凉的荒山野岭突变成郁郁葱葱,两侧山峰林立,层峦叠障的山谷里生长着各类繁多的植物。此时忽然云遮雾绕地下起了小雨,这是由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造成的,正常的情况下天气一般是早上很好,到了中午之后就越来越阴或开始下雨。这与昨天走过的樟木沟有些相似,不同之处只在于吉隆沟比较宽,盘旋的弯道相对少。
当然咯,这种景色对我们这些看惯了满眼是绿的南方人来说吸引力有些不够,我们更多的是在体会高原变化无常的气候、短距海拔高程的反差和对前方未知的探求。
餐后去看看帕巴寺,就在镇中心广场。帕巴寺是座藏传佛教的寺庙,很小,只有一座主殿,传说寺庙是当年为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所建。虽然是藏传佛教的寺庙,但它的外观却完全是尼泊尔风格,寺内也有一些尼泊尔风格的壁画,这充分体现了两国民族文化的交融。
帕巴寺
吉隆镇向南23公里有一个热索村,据说只有6户人家,是个真正的边境村,风景非常漂亮,但是因为天气,因为轮胎,我们已经没有信心再深入了,遗憾地返回。至此,我们基本完成了对四大名沟其中两条的穿越。
旅行中总会出现不少遗憾,但每一次遗憾也都给下次出行留下了理由,想到这个道理,心中宽慰了许多。一个月后我的一位深圳的网友徒步去了热索村,拍了些照片,写了些博文,看着挺“馋”人。
回到吉隆县城已经很晚了,让老包先去找客栈,我们去找补轮胎店,镇上还有一家轮胎店正要关门,老板是个河南小伙,看我们着急样子就说立马给补,多好的老板啊。小伙拆开备胎一看说:你这条胎已经不行了,胎壁磨损严重还露出了钢丝,需要要换胎但我这没有,你向前阿里向后日喀则都有几天的路,怎么办?我问:那还有什么补救的办法吗?小伙想想说:这样吧我给你贴上两块补胎胶,但你要记住,这条胎只能做备胎,千万别当主胎跑。
补好轮胎到客栈,休息中一直回忆着今天的行程,一切都好就是最后这轮胎有些“闹心”,后面艰难的路程会不会再出现什么状况呢?心里真没底。
第十九天(0916):西藏吉隆县---西藏萨嘎县---西藏仲巴县
行程:290KM 约13小时 全程新建省道伦珠路Z717、国道G219
看点:沿途风光、错戳龙、门扎拉山、查藏拉山、突击拉山、扎东寺
早安 西藏 早安 吉隆
昨天晚上睡的不好,迷糊间总想着轮胎的事,自从在香格里拉补过轮胎后,一路经过通麦、麦克马洪等等烂路都相安无事,在拉萨又检查了一通,加上一路美景的熏陶,我们早已将轮胎不好的事情忘却。昨天下午的再一次破胎,让人担心接下来的行程会否因轮胎的问题而不能完成,我这个不信佛的人都在心中一直默颂着“唵 嘛呢呗咪吽”……
早餐是老包煮的一锅粥,我们自己带了电压力锅,他半夜就将米、水放好了,配的是昨天在吉隆镇一家西安饼店买的大饼和自带的菜心罐头,简简单单吃完我们的干粮就没了,如果途中赶不上饭点就只能靠从福州带来的每人两块压缩饼干充饥。
天刚蒙蒙亮,从客栈的窗外看去远方一团火一样的朝霞映入眼帘,预示着今天又会是个好天气,今天的任务比较简单,就是赶路,装好行李出发。
照例还要重新翻越孔唐拉姆山(马拉山),山上浓云密布、压人欲摧,已经没了朝霞满天的气象。关于孔唐拉姆山(马拉山)回家后“恶补”地理知识才知道,这座海拔并不十分突出的山其实就是吉隆沟北面的起点,如果没有它的凸起和阻挡,在4000多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中,喜马拉雅山极有可能会被吉隆沟这一断层彻底“切穿”而变为两座山脉。以此为界往南,是印度洋暖湿气流徘徊徜徉的亚热带地盘;往西或北,是青藏高原的高寒世界。
翻过了孔唐拉姆(马拉)山来到昨天路过的那个岔路口。如果说昨天的行程只是前往阿里的预演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将正式向阿里的腹地前进,这里到萨嘎只有70来公里,就算限速也花不了多长时间。
正当我们信心满满时老天却给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转过岔口没多远就遇上了烂路,严格讲是一段漫长的沙砾搓板路,坑坑洼洼颠得厉害。路虎是辆新车这种路自然不在话下,很快绝尘而去。我们不行,担心这样的路面随时可能扎破轮胎,同时为了消除颠簸带来的共振和尘土,只能用10公里的速度龟速前行,无意间看见路旁的草原上有车辙印,方向也好像与我们行进的方向平行,和老二商量了一下干脆下道走,不久就见北京小李的老夏利也下道跟了上来,两车结伴在草原上跑着。
下道后的草原风光
“老伙计”好好表现,剩下的路程还靠你。
在草原上跑的感觉固然很好,少却了尘土和颠簸的袭扰,但你必须时刻注意车辙的方向,一旦偏离了主道便会有一种莫名的担心,生怕回不去。大约走了十几公里吧,眼见主道开始爬山而我们走的车辙印却开始向北渐渐偏离,我们和小李不约而同地将车停下,想判断出最佳的路线,有趣的是在这荒无人迹的地方居然遇见了一位藏民,赶忙上前问路,经过费劲的交流,那位藏民告诉我们两条路 都可以到萨嘎后就走了。
望着明显呈Y字状的路形犹豫再三还是选择回到主道,谁知那主道下来容易上去难,由于主道已经开始上坡,路肩与草原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夹角,要是角度选择不好很可能顺势翻车,我们也是小心翼翼地试了几次才勉强将车开上主道。就在不远处还见一台翻倒的车辆,估计也是没选好角度酿成了事故。
望着明显呈Y字状的路形犹豫再三还是选择回到主道,谁知那主道下来容易上去难,由于主道已经开始上坡,路肩与草原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夹角,要是角度选择不好很可能顺势翻车,我们也是小心翼翼地试了几次才勉强将车开上主道。就在不远处还见一台翻倒的车辆,估计也是没选好角度酿成了事故。
在草原上跑的感觉固然很好,少却了尘土和颠簸的袭扰,但你必须时刻注意车辙的方向,一旦偏离了主道便会有一种莫名的担心,生怕回不去。大约走了十几公里吧,眼见主道开始爬山而我们走的车辙印却开始向北渐渐偏离,我们和小李不约而同地将车停下,想判断出最佳的路线,有趣的是在这荒无人迹的地方居然遇见了一位藏民,赶忙上前问路,经过费劲的交流,那位藏民告诉我们两条路 都可以到萨嘎后就走了。
望着明显呈Y字状的路形犹豫再三还是选择回到主道,谁知那主道下来容易上去难,由于主道已经开始上坡,路肩与草原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夹角,要是角度选择不好很可能顺势翻车,我们也是小心翼翼地试了几次才勉强将车开上主道。就在不远处还见一台翻倒的车辆,估计也是没选好角度酿成了事故。
回到了主道再次在烂路上慢慢龟速前行,高原的风光是美的,但似乎有些提不起兴趣,心思都放在轮胎上,生怕在此出了问题,只想尽快走完烂路赶到萨嘎,期间经过了一个小措(错戳龙)和门扎拉山也都没有停留,只是觉得那个措的名字有些奇怪。
错戳龙,海拔4610米。
准备翻越门扎拉山
门扎拉山风光
门扎拉垭口,海拔4700米。
顺利翻过门扎拉山,终于在快到萨嘎县城加加镇时走完了烂路,很高兴。萨嘎,藏语意为“可爱的地方”,是日喀则地区西部重要的交通要冲,几条道路在此交汇,它向东与昂仁县、聂拉木接壤,南与吉隆县、尼泊尔为邻,西与仲巴县,北与阿里地区的措勤县相接,如果时间赶趟,许多自驾者都会把这里做为住宿地,以便重新选择接下来的行程。
进城找一家小饭馆吃了午餐后就继续向西行,正式走上国道G219,这条道将一直陪伴我们到新疆,记得遇见的第一块里程碑是1837,意味着叶城差不多在2000公里之外,如果环福建省跑可以转两圈了,真是任重而道远。
过了前方的检查站,烂路就结束了。
午餐的饭馆
小李要在此洗去尘土
任重道远
路一好走起来就轻松,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上了查藏拉垭口,这可能是我们这一路爬得最轻松的一座山了,虽然它的海拔标高接近4800米,但对于我们已经身处4600米以上来讲就没有什么高度了,感觉它就像一座横在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山脉间的大土坡。垭口不像其它垭口那样开阔,标志牌离公路有十来米高,走到旁边很费劲,上去后可以看见查藏拉山主峰。
查藏拉,海拔4797米。
查藏拉垭口
查藏拉主峰海拔4818米
查藏拉风光
过了查藏拉,便是一大片高原盆地,219国道沿着盆地边缘蜿蜒起伏向前,有些像青藏公路,相比只是少了些野生动物(可能是我们没看见)。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路边出现了一条河流,平缓慢慢地向东流去,清澈的河水映衬着蓝天,给荒无人迹的高原带来了一丝清新。这一带是西藏几条大河的发源地,它是否就是雅鲁藏布江的源头马泉河?
高原偶见藏民居
停车休息
天路
目的地越来越近,再翻一个垭口便可到达,这座山名叫突击拉,一听到这个名字脑海里便会浮现出战斗、勇士,这应该是儿时看多了战斗影片的缘由。其实我们自己何尝不就是勇士,回望走过的艰辛路,我们突击过多少高海拔的垭口,展望前程,又有多少未知的垭口等待着突击,想到此心里难免有些悲壮。
突击拉山垭口海拔4920米
我们突击了突击拉山
突击拉山风光
仲巴有新老之说,两地相距约30多公里,在藏语里意为“野牛之地”。老仲巴很小是原来的县城,仲巴的检查站设在这里,两排藏居沿公路而建,看上去也就一个村庄而已,但白墙红门的民居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透露着浓郁的民族气息。
出老仲巴路边的小山丘有一座扎东寺(也叫扎顿寺)。扎东寺建于公元七世纪,传说是尼泊尔尺尊公主主持和扶助下建造的,在当地群众及尼泊尔木斯塘的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是全西藏历史较长的寺庙之一,也是仲巴县的地标建筑。
扎东寺是一座很小的寺庙,但是佛塔、经幡、转经廊、大门、主殿一样不缺,五色风马旗从杆顶向四周散发开来,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翻飞,白色、红褐色、黑色的院墙和镶嵌在墙上的金色转经筒在阳光的照耀下相互辉映。本想再细细品味一番,但路虎车似乎对此没什么兴趣先走了,为了不让他们等待太久,也就粗略看了一下,过客而已。
新仲巴是仲巴县城所在地,地处西藏日喀则地区最西端,与尼泊尔接壤,县城驻地海拔4772米,是日喀则地区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气候最恶劣、居住最分散、边境线最长,交通最不便,生活成本最高的纯牧业县,素有“生命禁区”的称号。
过了这个门还有5公里才到县城
仲巴县城
仲巴县城好简单,这座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搬迁到此的县城好像都没怎么建设,房屋低矮没几个行人(据说整个仲巴县4.5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3、4万人口),不知是否因自然条件太恶劣造成的,倒是一家叫雅江源的宾馆有些气派,条件一点不比内地差,过往的自驾者不少都选择在此下榻,我们自然也不例外。
晚餐也就这样了
仲巴确实是高,4772米的海拔高程甚至超过了阿里的狮泉河,有人把4200米的理塘称做“世界高城”殊不知仲巴要比它高得多,外来者几乎人人“高反”,只是轻重不同,动作稍大些便会气喘嘘嘘,头脑发涨。宾馆的服务员还有趣地告诉我们说,如果下雨会好受,因为下雨时空气的含氧量会高些。
云生此时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高反”,脸成了酱紫色,不停地咳嗽,人也变得有些浑浑噩噩,也不愿意吸氧,说能挺过去。我们和他说“高反”因人而异,并不是病,只是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多吸些氧气就会好转,否则就可能真的“生病”,那时就麻烦了,几经劝说后他同意吸氧,之后缓解了很多。
其实云生从拉萨开始就一直没有调整过来,爱俊的车技不好,路上比较危险难走的路段都是他在开,导致休息不好,基本属于不是在开车就是在“高反”,第一次跟我们长途旅行就走阿里,挺难为的。在这里也告知后来来的亲们,行走阿里如果不是必须,尽量不要住在仲巴。
晚霞映照下的雪山
快9点了,天才刚擦黑,晚霞映照着雪山现出一片金光,拉上窗帘休息,明天还有美景在前。
第二十天(0917):西藏仲巴县---西藏普兰县
行程:410KM 约10小时 全程国道G219、省道S207
看点:沿途风光、帕羊草原、马筱木拉山、玛旁雍措、冈仁波齐峰、拉昂措、纳木那尼峰、古宫贡巴
今天的目的地是普兰,与仲巴县之间没有其它县城相连,只有几个乡镇,午餐就不用考虑在哪了,全靠干粮解决。临出发时看见服务台有售一次性的氧气,顺便买了一罐带上备用(我们的大瓶氧气在路虎车上)。
狮泉河方向(昨天拍的)
天才蒙蒙亮,G219国道无车无人一片寂静,阳光从背后的山顶照射到远处的山峰,山峰之下是一层雾状的平流云,阳光没照射到中间的阴影部分却是一片漆黑,再加上两侧严重沙化的土地,让你感觉像是置身于另一个星球,只有淡蓝色的马泉河可以证明你还在地球。也难怪,这片土地已经是离别的星球最近的地方了。
我们的汽车就像一辆月球车在向西探索,追逐阳光。随着太阳的升起,慢慢看清了这片地貌,首先看见的是有着金黄色细沙的沙漠,但这沙漠并不大,而是沿着路边在视线内铺展上一段之后,就又有草原,路边的沙砾已渐渐变细,形成了一些沙丘,短短的小草在上面顽强地生长,给一片枯黄的大地增添了色彩。
帕羊镇
过帕羊开始上山,半山途中一块巨大的藏式门匾横在路中,上面写着“藏西密境天上阿里欢迎您”, 再向前就是马筱木拉垭口,海拔5211米,那是日喀则与阿里的分水岭,人们俗称:西藏往西的分界线。
“藏西密境天上阿里欢迎您”
即将进入阿里
马筱木拉山垭口,海拔5211米。
LP在马筱木拉山垭口
咱哥仨也来一张
跨过马筱木拉山垭口,就算真正进入了阿里。如果说西藏是世界屋脊的话,阿里就是屋脊的屋脊,在这里群山已经不再高耸,可以平视,棉团似的白云同样不再高飘,几乎触手可及,一不留神你还会钻进一朵白云与之共舞,那种虚无飘渺的感觉如同仙境。
停车看风景
路过旁雍措风景区一看门票挺贵就没有进去,考虑到我们今天要去的普兰将一路沿着玛旁雍措走,一会儿还能看到,所以就在景区的大门口拍了几张照片。度娘上是这样介绍玛旁雍措的:玛旁雍措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泊,湖水面积412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582米,藏语意为“不败、胜利”,有“神湖”之称。自古以来佛教信徒和苯教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称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至此,西藏的三大圣湖我们已经全部走过。
玛旁雍措景区大门
玛旁雍措景区
黑颈鹤
远眺玛旁雍措
进入省道S207后左侧是一道看着不太高的山梁,山梁的背面应该还是玛旁雍措,我们想看看能否从高处看到玛旁雍措,就找了条有车辙土路冲上山梁,谁知上了山梁后并不能看到玛旁雍措的全貌,而是无尽的山梁,只见天边一抹蓝就是走不到,一直向东走了六、七公里都是这样,只好调头折返,悻悻而回,看来这是个错误的举动。之后又见到许多条估计可以通往湖边的道路也就没有兴趣再走了。
难得一见的团队
快到省道S207的霍尔乡有一个加油站,这里已经可以看到藏族人民心中的神山冈仁波齐,在晴朗的天气下头盔状的冈仁波齐清晰可见,大伙一阵激动,对着神山不停地拍,不肯前行。一看这样我赶快告诉大伙去普兰的路上冈仁波齐将会一直陪伴着我们,还是赶路走走停停看看,不要在一地多耽误时间,大伙才依依不舍地收起相机出发。(有关冈仁波齐的叙述留待下一章)
普兰方向
神山冈仁波齐
在炽热的阳光下没看出玛旁雍措的有多么透明,只看到它像一块平躺在高原之上的巨大的蓝宝石,发出那有些“假”的幽幽蓝光。相比而言我更喜欢一路之隔的拉昂措。去普兰的路上有很长的一段路是沿着拉昂措在走,随着角度的移动和云彩的阴影,湖水的颜色也在不停地变幻,时而黑,时而蓝,时而又呈现白色,显得异常的美丽和诡异,很想深入到湖边去探一下这被人称之为“鬼湖”的拉昂措的真面目,但苦于无路只好一直向前行。
忽然看见前面有一台中巴车开下了公路,沿着一条便道向湖边驶去,心想这下好了,有了领航者,中巴能走的路我们自然不在话下,用对讲机呼叫路虎去“鬼湖”看看,可路虎已经跑出了呼叫范围,不管他们我们自己去。下道后才发现那条便道其实是干涸的湖滩,非常松软,稍不留神就可能陷车,只有紧跟着中巴车扬起的灰尘走才行,就这样小心跟着中巴车走到湖边,美丽神奇的“鬼湖”拉昂措展现在眼前。
湖水退缩的很厉害,从我们停车的位置还要走几百米的沙滩才能到湖边。已经有了几台自驾的车在那,前面那台中巴车装了一车的东欧“老外”,有男有女,下车后兴冲冲地向湖边去了。LP说她有些累留下看车,我和老二艰难地向湖边走去,在这高海拔的地方,正常行走快了都气喘更何况是沙滩,加上太阳就在脑袋顶上直晒,走着都有些犯“晕”。
老二在前我在后
虔诚的“老外”
玛旁雍错上一片晴空万里,拉昂措上却是云层翻滚,尤其是朝纳木那尼峰的那一面,甚为壮观。拉昂措湖面海拔4572米,与圣湖玛旁雍措紧邻,风光同样美丽,湖水也同样蓝得心醉,可却被扣上“鬼湖”的恶名,被打入另册。其实“圣湖、鬼湖”原本为一湖,由于气候变化,湖泊退缩,水面下降,才由一条狭长的小山丘把它俩分开。
云层下的纳木那尼
来个造型
正当我们从拉昂措继续赶往普兰的时候,前方的路虎出了一点情况,当时是爱俊在开车,由于高反的原因导致他瞬间嗜睡,车向左侧偏去,一口气冲断了路边几根标志杆,还好此时云生反应还行,拉住了方向才未酿成大祸,这一切就发生在几秒间。试想,如果他的车当时是向右侧冲去便会无遮拦地进了“鬼湖”,那后果……?我的游记很可能写到这就戛然而止了,在此也要告诉想自驾上高原的亲们,一定要调整好状态千万不可大意。
如果你看到一座类似砖雕的中式牌坊,那就是快到普兰了。开始我也没搞懂为何在阿里高原会立着一座中式牌坊,直到在牌坊前停车接受检查时才走到牌坊前看了铭文,原来普兰的建设是由陕西人民援建的,为了体现汉藏融合在此建立纪念牌坊。
“普兰胜境”牌坊
持转经桶的老妪
桥头向左急转是条很窄的土路,两边是个藏族村落,这个村落好像没有什么居民,好多房子都是空的,但路边的石墙却是用玛尼石堆砌,上面还安放着许多牛角,看起来挺圣洁。
藏族村庄,玛尼石墙
藏式民居
藏族村庄
抬头往山上望去,见一座寺庙挂在半山,这就是在西藏地区都比较少有的悬空寺庙古宫贡巴了(在普兰好几座寺庙都被称为“贡巴”),车子可以沿很陡的土路一直开到门口,今天有一个藏族大家庭来这做佛事活动,挺热闹的。
图中是来做佛事活动的藏民
古宫贡巴
古宫贡巴坐北朝南,看着有些像敦煌石窟,也是在岩壁上依山凿洞建筑的,距离地面约三、四十米高,沿山坡上的阶梯小路可以走“之”型到达。寺内有木梯与各层连接,木梯由独木雕成,寺庙殿堂均延伸到洞外,形成悬空态势,洞穴之间又有木制栈道(或称走廊)相连。
整个寺庙显得异常的精美和小巧,寺内终年香烟缭绕,朝圣者络绎不绝。寺外遍布修行洞,洞穴有20多个,据寺内的喇嘛讲闭关者要与世隔绝,在洞内修行3年。
距古宫贡巴十几公里的一座山还有一座夏柏林贡巴,有些像想象中的古格一边遗址,我想一鼓作气地冲上去参观,走到半路发现路面有些不对,全是像戈壁滩上的砾石,担心再开上去万一刮坏了轮胎就惨了,远远地拍了几张照片返回。
回程可以从山上俯览普兰县城,孔雀河(马甲藏布)环绕中的普兰县城绿树成荫、生机勃勃,这在阿里地区是不多见的,很可能还是唯一的。有乔木生长的地方说明海拔不是太高,今晚一定可以睡个好觉,莫大的幸福感由然而生。
汇合同伴找饭吃,现在是旅游淡季本来人就少的县城显得更加清净,饭店的生意也不是很好。饭后逛逛这个阿里地区南边的小县城,县城的南边有个简陋的边贸市场,主要售卖尼泊尔、印度特色生活用品,同样也是因为人少的原因好多店铺都歇业了,LP进了一家还开着门的小店给她的那帮摄友们每人买了一份尼泊尔香,算是这一路上带回去的礼物。之后回客栈歇息,明天我们将去扎达
第二十一天(0918):西藏普兰县---西藏札达县
行程:380KM 约14小时 全程省道S207、国道G219、无名县道
看点:沿途风光、纳木那尼峰、玛旁雍措、拉昂措、冈仁波齐峰、札达土林、古格王国遗址
在海拔相对低的普兰睡了一晚很舒服,起来时天还没亮,简单地吃了碗泡面就出发了,阿里的早晨很冷,但我们还是放下了车窗呼吸着稀薄的空气。忽然间从车灯照射的尽头远远地看见有一支队伍向我们走来,近前一看是十几个孩子在一面旗帜的率领下去县城上学,见我们的到来,他们停下脚步一字排开向我们行队礼,那淳朴的样子不由让你眼眶一阵湿润,停下车来,将带来一路分发的学习用品和小食品全部给了他们,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他们是西藏的未来。
给孩子们分发物品
再见 孩子们
和昨天一样,普兰到札达之间没有其它的县,所以限速单的开的时间比较宽裕。还要返回昨天走过的一段路,正好可以重温、回味,但一样的景致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角度看起来是不一样的。
顺着一条便道开到玛旁雍措边上,朦胧中的圣湖黑黑一片,只有听着微风吹动湖水拍岸的声音,才能证明它的存在,拍照是不可能了,尝尝滋味吧,好像和“鬼湖”水差不多,看来两湖相通不是传说。
当太阳渐渐露头的时候,我们正好行驶到一个村庄附近,见两排房屋的豁口处有十几台“长枪短炮”架着,那是一帮摄友在等待拍摄雪山的“日照金山”。我们不是“专业选手”,旅行与拍摄更注重于行,至于能否拍到好的照片,可遇不可求吧,稍稍逗留继续向北。在拉萨认识的北京的车友“老探”先我们两天路过此地,拍了几张堪称精美的照片,在此“窃”来,大家欣赏。
日照金山(“老探”摄)
越往北地势越高,喜马拉雅山脊的雪山也越来越清晰,高低错落绵延不断,我们不顾高原的寒冷,下车欣赏,群山在淡淡的白云下散发出耀眼迷人的白光,壮观啊!那种变幻莫测的色彩是很难用相机记录下来的,只有身临其境才有体会,直到一群野生动物的出现才提醒我们应该继续前行。
喜马拉雅山脊
奔跑的小动物
西侧渐渐开阔起来,离开主道有一个不高的土坡,两道深深的车辙在土坡上划出一道完美的曲线,我们顺着它开到尽头,这里是一个陡峭的断崖,一幅绝美的画面展现在眼前。“鬼湖”拉昂措一改昨日诡异的面容,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像一块深蓝的绒毯与天同色,若不是远方山脉形成的地平线,你甚至分不清究竟是在地还是在天。
南侧的纳木那尼峰也露出真颜让我们看了够,资料:“纳木那尼峰,藏民称之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与海拔6638米的神山 冈仁波齐峰遥遥相对。”从我们这个方向正好可以看到它的东面,山脊被侵蚀成刃脊,十分陡峭,形成了高差近2000米的峭壁。
背对着纳木那尼来一张
北侧的冈仁波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雄伟,天幕下头盔状的雪帽和山腰间黑色岩石露头形成的十字剑清晰可见,犹如一尊远古的将军傲视前方,守护着山脚下的巴嘎草原。仿佛一下子在你的眼前,像是突然之间拉上了一块天幕,蓝天、白云、雪山、碧水和野生动物,梦幻般的场景像磁石吸引着你不让你前行,真是一幅绝美的阿里高原画卷。
藏野驴
信仰的力量
冈仁波齐远没有与它遥遥相对的纳木那尼来得高耸,之所以名声更为显赫更受关注,应该得宜于它的世界中心说吧。其实纳木那尼的依水而居同样充满了亲切和灵异。总之,这里的一切都令人流连忘返。
我们以自己的方式转山,几乎一个上午冈仁波齐都没有离开视线。雪山、冰川、野生动物、草原是这个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藏北高原永远的主题,在不同的角度下演绎着不同的风貌,只能不断地停车欣赏,感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恩赐。有人说旅行的最高档次是不带相机用心去旅行,我们还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总想将所见的美景装进小小的相机留待今后自己和大家分享。
国道G219围着冈仁波齐转了半座山,最终冈仁波齐在眼中变成了三角形才慢慢地脱离视线,因为顶光没法拍摄,看到就行了,与那些徒步用心转山者相比,我们这是走马观花。
中午到门士乡。好几天午餐都靠干粮充饥,今天看看能否在门士乡寻些吃的,大家分头去找,开始只看见几家藏式奶茶店,老二掀开门帘屁股还没进去就退了出来,说是受不了那味道,也难怪,藏民大多吃牛羊肉屋子里味道肯定重,老二对羊肉有抵触自然受不了。好容易才找到一家可能也是唯一的一家小餐馆,也没啥吃的,就罐头煮面,不管怎地好歹比干粮好吃,每人吃一碗走人。
小面馆也称“王”
去札达距门士乡50多公里的巴尔兵站是一个重要的地标,这里有条路可以走120公里直接去札达,好像是专为去土林地质公园修的,有些年头但路面不错。按正常的导航或地图前往札达应该是再往北走80多公里到一个叫那不如的村附近才向南,但据说那条路很远且糟基本没有车走,可不知为何这条不错的柏油路却没有在谷歌地图上标注出来。各位想要自驾去札达的亲们,请记住要在此变道哦。
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欢迎您
这座不知名的山海拔5100多米
车过兵站后迅速爬上一座不知名的山峰,手机的上的海拔表显示有5100多米。可能是中午的阳光过于强烈,也可能是这座无名山太过陡峭,还可能是眼前所见一切一片荒漠寸草不生,大家都有些疲惫,LP更是有些不耐烦,直问我们到底要去哪儿?看这无边无际的秃山真不想走了。我说LP不要急,那地方我虽没去过,但看过资料非常值得一游,坚持一下,说不定你到那会惊呼的。
其实垭口处放眼望去已经可以看见天尽头连绵的群山中,土林隐约身影,还以为只要加快行车很快就能到达,可是“近在眼前,远在天边”,又翻了数座高山开了两个多小时土林才真正“近在眼前”。
到此才算进了土林
札达检查站
当真正看见土林的时候,所有人都被那雄浑而奇特的山势震慑住了,一片一望无际的台地之上,鬼斧神工般现出一片土状“森林”,LP也一下来了精神直呼大美、壮观,来的不冤,抓起相机冲下车去一阵狂拍。
下车看土林
昨天在“鬼湖”遇见的那拨老外
扎达土林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境内,是扎达县最著名的地貌风光区。札达土林地貌发育最好的地区是以托林镇为中心的大片地区,分布高度为海拔3750―4450米,其面积约888平方公里,札达土林分布的总面积约为246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
土林是受远古造山运动影响,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并逐渐风化剥蚀,从而形成的特殊地貌。土林里的“树木” 高低错落达数十米,千姿百态,别有情趣。
从这里到札达,有相当一段距离是在土林中穿行,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我们的汽车就像一叶小舟在远古遗存的荒漠中游荡,土林时而像一座城堡朴面而来,时而又似一只硕大的飞禽从你头上划过,时而又像一尊巨人横立眼前,我们只能绕着它的脚掌打圈。
穿过时光隧道回到人间,进入札达县城。札达,藏语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海拔高度与普兰县城差不多,基本没有高原反应。今天一天看了太多的美景,住宿也应该享受一下,找了札达最好的古格宾馆,可不巧差一个标间,前台服务员说还有一个大套间贵点要不?没关系,也住,也住。看看时间还早,我提议不要卸行李直接去看古格王国遗址,回来再吃晚饭休息,大家一致同意。
古格王国遗址在县城的西北面,距札达约20公里,和我们来的路不是一个方向,如果你只看札达土林那是不用门票的,因为土林方圆几百平方公里,完全是一个开放的世界。而古格王国遗址不一样,它环绕在高耸苍凉的土林间,只有一条道路进出。半路上有一根横杆拦住,这就算是景区的大门了,门票是个套票,包含了札达县的所有景点,价格虽贵还是值得的。
古格王国遗址正门
喘着粗气穿过那些残垣断壁终于登顶,一览众山小,周边的土林也变得不太伟岸,象泉河水几近干涸,眼睛所见到处是一种悲怆的美感,可以感觉出昔日王朝的恢弘。时过境迁,一个的鼎盛王朝的已经逝去,留给后人的只有感叹和遐想。
最后的宫殿
下山后我们给车留了张影,回札达晚饭、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