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5
- 评论8
- 赞45
+1
出发日期/2016/07/09
天数/2天
人物/情侣
7月9日我们从虎头镇到饶河县
饶河主产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人均粮食产量居全国之首。
路边的一栋俄式建筑,感觉有些破败
进入饶河镇的主要大街通江街,顺通江街一直往东就到乌苏里江边了
很热闹呢
后来才知道这是当地一个幼儿园运动会的开幕式
我们在江边这排建筑里找了个酒店。华如商务宾馆,房间不错,很舒服,前面有停车场,江景房才128元。
从我们的房间看码头和乌苏里江,江对面是个属于我国的江心岛。
找好酒店后又返回百合广场(刚才进城遇到热闹的路口边上)看热闹去了,拍的照片放本文最后面了。
在饶河我们只是漫无目的随意的闲逛
乌苏里江流经饶河县一百二十八公里。美丽而清幽的乌苏里江,是世界上仅有的未被工业污染的几条河流之一。
饶河县是“大马哈鱼的故乡”。大马哈鱼又称鮭鱼,是典型的洄游鱼类。每年秋季(9~10月),原栖息于太平洋北部的大马哈鱼,便会成群结队的进入乌苏里江作生殖洄游。居住在这里的赫哲族人这时就会欢呼雀跃的喊:“达依马哈”,意思是说:定时往来的鱼儿到了,这就是大马哈鱼名字的来源。
江畔公园是沿乌苏里江展开的
从江畔广场看通江街。这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小镇。
江畔广场边上的欧式建筑
江畔广场全景
沿江公园很大,走累了可以租脚踏车,沿江边公路骑行
这是在酒店房间里拍的游客和各种脚踏车
江畔广场的音乐喷泉
江畔广场的音乐喷泉
喷泉边戏水的小孩子
这俄罗斯小姑娘是玩HI了
玩爽了,回家!
有什么好看的,我只是顺便洗了个澡而已
与所有边境小镇一样,这里也有界江游。从这里可以坐船去珍宝岛(水路距离45公里)、口岸或围绕江中心的我方小岛转一圈。
江畔公园随拍
游江的婚船
这也是当地特色吧
婚船靠岸了
鲤鱼是渔民在乌苏里江里新鲜打捞上来的。
赫哲族的名菜有杀生鱼,还有一种叫塔拉哈(赫哲语),就是烤得半生不熟的鱼
因为是周末,江边公园游人很多
沿江公园为国家AAA级景区
雕塑《腾龙》
沿江公园随拍
沿江公园随拍
沿江公园随拍
位于饶河县城之南的小南山是饶河一景,如今已建成南山公园。南山公园牌楼边上是饶河博物馆(博物馆内容较多,另文写)。
小南山位于乌苏里江中游,饶河县城之南。山有二峰,主峰大南山,海拔106米,小南山位于北侧,海拔不足百米。一般说的小南山是两座连峰的统称,是珍宝岛顺乌苏里江而下饶河段100多公里内唯一的山峰。
抗日浮雕墙
小南山上日军修筑的地下碉堡共有6处,而且在山上到处可见日军挖的战壕。
第二天清晨本想早起到南湖湿地看日出的,早上3:10从酒店窗户往外看,云太多了,接着又睡了会儿。
我们4:20到南湖湿地时,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
早起的鱼已经被人钓上来了
山上的云雾还没完全退去
飞过一只白鹭
苍鹭
对面高山处是俄罗斯的比金市
山脚下的军事设施
可以沿着江边大堤的边防巡逻路一直走下去
回望一下小南山
昨天看到的月亮湾的月亮尖
大堤两边的湿地
湿地号称是地球的肺,地球的肾
越往东天亮的越早,勤劳的人们也早早起来工作了
草原风光的感觉
看到几只黑色的水鸟
拉近看是鸬鹚
这里风光旖旎、空气怡人
路上拍的花花草草
感觉这个像罂粟花
虞美人和罂粟花的区别:虞美人整个叶茎上都有那种绒绒的刚毛,而罂粟花的叶茎很少有刚毛。虞美人的叶子会有分裂状,而且整个的叶面是窄的。罂粟花叶子是不规则的,且叶边呈锯齿状,不分裂。
叶茎没有刚毛,叶子是不规则的,且叶边呈锯齿状,不分裂
从网上找了张虞美人的照片,可以看到虞美人整个叶茎上都有那种绒绒的刚毛,叶子窄且有分裂。
珍珠梅(蔷薇科珍珠梅属 )
菊蒿 (菊科菊蒿属)
红旱莲(藤黄科金丝桃属)
旋覆花(菊科旋覆花属 )
酒店边上的晨光热电厂
饶河镇街景
饶河海关
中俄文化交流中心夜景
饶河县人民医院夜景
饶河口岸有些远,需要开车过去。
饶河口岸位于饶河镇南部,距饶河镇8km,与俄比金口岸相距760m,距比金市17km,是对俄哈巴罗夫斯克地区唯一的陆运和冬季过货的国家一类客货口岸。
百合广场是市民的休闲广场
我们来的那天正好赶上饶河的实验幼儿园在此开趣味运动会。这里夏天凉爽,这日子在京城不动都出汗了,可这里还在开运动会。
小帅哥还没开始就信心满满了
很有实力
稳拿第一
跑太快了受不了了
小美女也准备好了
我滚!滚!滚!
加油!
跑偏了
拿冠军的姿势
友谊第一哈
广场舞是不可或缺的
不过这个博物馆有午休的
公元前三千年左右,饶河属于“肃慎”民族居住区。
不同时期对肃慎的叫法不同,汉魏晋叫挹娄,南北朝叫勿吉,隋唐五代时期叫靺鞨。宋辽及元明清时期,这里居住的民族叫女真族。努尔哈赤统一了北方女真族部落,皇太极改女真族所居之地叫满州,女真族改叫满族。
饶河地形图
玉斧(新石器)
石斧(新石器)
玉玦(新石器)
玉环(新石器)
玉珠(新石器)
玉匕(新石器)
古代历史展厅的其它文物
(国家二级保护文物)鎏金龙凤银碗 (辽金)。出土于八五九农场,是一个农民在耕地是时候犁出来的,所以破损严重。
整个碗的碗体都是银的,底部镀了一层鎏金,在碗的底部刻有龙和凤的图案,相互盘绕在一起,是皇家所使用的。
(国家三级保护文物)铜镜(辽金)。在镜子的背面刻有舞女嬉戏图
六耳锅(辽金)。六耳锅在辽代已较流行,而金代沿袭并有所发展。多为铁质,铜质的相对少见。当时人们在游猎或行军打仗中,需要临时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众多的人吃饭需用大锅。而女真人喜欢的食物中,羊、牛、马占有很大比重。他们又习惯煮食大块肉,这种六耳锅恰巧适应了当时的需要。为金代典型炊具。
马配饰(辽金)。
猛犸象牙门齿化石与披毛犀骨化石
冬季捕鱼场景。赫哲族世世代代都靠捕鱼为生。鱼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用鱼肉充饥,用鱼皮做衣。每年的夏、秋两季,是捕鱼的最好时间。
鱼皮立体缝制画(连年有余)。这鱼皮画用了78张大马哈鱼和9张鲤鱼鱼皮为原料缝制的。(楼道处反光较严重)
鱼皮画是中国赫哲族传统的艺术产品。鱼皮画的材料独特,鱼皮具有天然的鱼鳞花纹,多种多样,凹凸不平,构成的画面具有立体感和动感。
赫哲族是一个崇拜多神的民族,认为自然界当中所有的一切事物都由神灵主宰。
赫哲族用鱼皮制作的一些人面神
蛙神、火神、树神
鳇鱼神、鸟神、月亮神
太阳神、鱼神、鹰神
鹿神、人参神、风神
赫哲族最独有的服饰——鱼皮衣。长期以来,赫哲人以渔猎为业,又生活在高寒环境,无法获取棉麻之类的纤维作物,而要御寒取暖,寻求生存必须另辟蹊径,便充分利用渔猎生产物——鱼和兽皮来制作衣服,尤其以鱼皮衣独具特色。
赫哲族妇女将捕来的胖头、干条、草根、鲤子等皮剥下,去鳞晾干,用熟鱼皮的木棰棰软,就可以裁制衣服做鱼皮衣的鱼,要选择比较大的,一般都选用十几斤或几十斤的。赫哲族妇女将胖头鱼皮切成细条,制成鱼皮线,将其用野花染成各种颜色,就可以根据生活的需要,裁剪、缝制各种衣服。
鱼皮非常的结实,在熟制完之后它的拉力要比牛皮的拉力大5倍。一件衣服要用200条大马哈鱼才能制作成功。
赫哲族的桦树皮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这幅长画全面介绍了赫哲族:
传说一百年前,金兀术被牛皋打败,他让手下人顺着草倒的方向跑,这些人一直向东跑,就来到了三江平原,因为赫哲语中向东走发音是“赫哲勒”,所以自称为赫哲族,也是意为东方的意思。
哲族来到乌苏里江畔后,冬季从事捕猎活动、冬季捕鱼并用狗拉雪橇从事运输。
冬季捕猎活动
在开江后,即将外出打鱼时,由萨满带领渔民祭拜江神,以求风调雨顺,祈求丰收
赫哲渔民用各种渔具捕鱼,以及在网滩上用吊锅炖鱼,烤塔拉哈饮酒
赫哲族妇女在熟制鱼皮,制作鱼皮衣。在造船、织网。
赫哲族的婚礼非常的隆重,一般在太阳出来之前举行的。冬天的时候要坐着雪橇去接亲,夏天的时候要坐着彩船去接亲,新郎把新娘接到家中的时候呢,新娘要面对着墙坐福,等到客人全部散去以后,新娘才下地,与新郎同吃猪头与猪尾,新郎吃猪头,新娘吃猪尾,代表夫唱妇随的意思
赫哲族祭祀指阴历七月十五,白天的时候要杀猪宰羊,晚上的时候要点起篝火,围着篝火跳萨满舞,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到江边放河灯,为了能够祈求神灵的保佑,也称这种节日为河灯节。
赫哲族生活用具
萨满祭司场景。
萨满在祭祀的时候头上戴着由鹿角制作的神帽,鹿角枝杈越多,代表法力越高。身上穿由鹿皮制作的神衣,胸前佩戴铜镜,腰上系有铜铃,手上持有皮鼓,边祭祀边求福的时候,击打着皮鼓,通过鼓声,来与各界的神灵相互沟通。
博物馆临展:满绣传承人刘亚梅作品展
满族刺绣起源于萨满祭祀活动和生产劳动。随着满族建立了清王朝,满绣逐渐发展成为“皇族刺绣”。无论是皇帝和嫔妃服饰上的龙凤图案,还是文官武将服饰上的飞禽走兽,都采用了满绣技法。
满绣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国“苏、湘、蜀、粤”四大刺绣技法的影响。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满绣也逐渐没落。目前我国加大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满绣又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
满绣色彩鲜艳,冷暖对比强烈,图案寓意美好,深受中外刺绣爱好者欢迎
以上文字介绍部分来源于微信:关注饶河,并致谢。(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