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1
- 收藏11
- 评论8
- 赞3
+1
出发日期/2017/03/30
天数/5天
人均费用/2500元
玩法/摄影 古镇 赏樱
8年前我第一次自由行的时候,我选择了无锡作为目的地,
当时逛了太湖鼋头渚,三国水浒城,蠡园,还有那只来得及玩一半因此留下这么多年遗憾的灵山大佛。
无锡的美景深深的烙印在我心里,总希望有一天能重新再来。
近几年,樱花季的无锡炒得火热,因此又重新燃起兴趣要去溜达溜达,却一拖再拖,终于今年出行了。
8年,当年胶原蛋白满满的青春气息已经不复存在,但此行中,清明天气十分晴好,正值无锡最美花季,漫山遍野的鲜花美景,悠闲的行程,再加上家人陪伴,此刻的感觉更胜当年,对无锡这个小城的热爱也仍一如既往。
当然,除了那依然甜腻得无法接受的无锡菜
住宿4晚,总花费:5000,人均2500
大交通(莆田-无锡2人):1500,市内交通(地铁公交嘀嘀共享单车)150
门票:800
住宿:1300
饮食:1000
每次旅行都要记录一些城市特色或者是注意事项
1.无锡是个四季皆宜旅游的小城市,面积很大的太湖水环绕了整个无锡城,江南湿润的空气滋养这个城市的花花草草,春季无锡的园林很有特色,梅园的梅花,郁金香,鼋头渚的樱花,蠡园的桃花,锡惠公园的杜鹃,让大家有了很多好的去处。又有崇安寺,东林书院这些文化小景点。影视城虽然不如横店名气大,但是紧临太湖的三国水浒影视城也不失为一个亮点,人造景点配套演出娱乐项目也够游客玩上许久。还有特别高大上的灵山大佛和梵宫,新建的灵山拈花湾小镇,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不过昂贵的门票也是无锡旅游的缺点,基本上好一些的景点门票都挺贵的,旅游这块的开支比较高。
2.无锡之食:无锡饮食特色就一个字可以解释~甜。
可以理解无锡做完江南鱼米之乡的富足,做完福建人也很习惯往青菜,肉里面加糖做为提鲜的调料,但是甜,腻做到无锡菜这种份上,我也只能表示“呵呵”了,第一顿灌汤小笼包下肚,整个人就不好了
3.新的网络交通让无锡之行便利了好多,远一点的行程可以选择地铁,掌上公交可以查线路及到站情况,如果和我一样分不清东南西北,可以唤来一辆滴滴,无锡城市不大,滴滴价格不高。当然现在还有共享单车,无锡进驻了不少品牌,满街的单车随骑随走。
其实路上还看到共享电动车,可惜只看到一辆,而且不熟悉使用规则没有尝试。
相信不久的将来,共享汽车也会很快进驻,给大家提供便利。
4.樱花季的时候,鼋头渚的主干道几个景区路段在7点以后都是关闭私家车的,因为来景区的人实在太多。目测私家车要出去的话,起码要晚上10点以后。
下午时分,景区人潮渐渐退去,景区门口的一些主干道人潮拥挤公交车也是寸步难行,所以很有必要刷上一辆共享单车骑出景区。
4.关于住宿:这次选的住宿地址总体不太满意,建议可以选择在崇安寺地铁出口附近,还有梅园地铁附近。我选择的路程距离2站地铁,晚上出来逛略微不方便了些。
另外网红灵山精舍和拈花湾小镇确实很清修,可惜周边啥都没有,而且灵山精舍酒店连公用电脑都没有配,吃饭也只能在酒店点些素食,实在是不适合我们这种凡夫俗子。
不过法师的讲经论道和抄写经书等课程还是蛮有意思的,可以体验一下。
5.无锡园林一卡通使用方便,从开通日算起来有效期一年,包括市区大多数园林,而且现在不用带照片,直接拿身份证关联,用的就是身份证上面的照片,对于包邮区的人来说,办个卡一年来个2次就十分划算,对于我们比较远的来说,办张卡也是挺方便的,不久省去买票验票的时间,如果凑巧的话可以来无锡玩两个樱花季
没有什么章法,按景点吧,春天的无锡是个“花城”,清明节过来,各个景区都有不同标志性的花花。
鼋头渚的樱花,梅园的梅花郁金香,锡惠公园的海棠杜鹃,蠡园的梅花桃花。
来无锡的目的就是赏樱,除了最知名的鼋头渚的樱花,偏郊区的金匮公园也整出有一条美丽的樱花大道
有了地铁出行方便多了,地铁一号线金匮公园站下。出站过马路,公园就很近了,其实走路到满珍樱花林还是挺有一段距离的。也难怪地铁出口就有不少共享单车,也有不少人刷了卡骑过去。
金匮公园樱花大道里,五千多株的樱花也不是盖的,进入满珍樱花林,仿佛进入一片香雪海,本以为游客都跑去鼋头渚,这里的游客应该人不会多,可到了樱花林发现,那里已经遍地都是帐篷了,多是附近的市民自驾过来,10点半时候想在树下找个空地休息都不是容易的事。
小商贩也多出来了,有卖手工花环的、卖“氢气球”的、卖盒饭的、卖手机壳的……各种小东西,
还有扫微信关注“无锡花讯”送矿泉水。
其实假期就这样,静静的在樱花树下无聊的发呆一天,也是很美的。
整个无锡城都沿着太湖,所以湖风不小,刮风的时候,樱花的花瓣就在空中飞扬起来,下起了樱花雨。
虽然人潮拥挤,但是把相机往上拍,忽略黑压压的人头,看看湛蓝的天空,粉粉的花海心情还是很愉悦的,如有幸再找一小片空地小憩片刻,带上点饮品干粮,放松身心,感受下春光无限好的惬意。
粉白色的樱花,在蓝天映衬下更加美丽。
清明时节,金匮公园当季的花除了樱花还有海棠,偶尔还可以看到未凋谢的梅花。
当然,最美的还是日本吉野樱花
偶尔刮起的一阵风,樱花花瓣随风飘落,如同下起一场樱花雨,树下坐上一小会儿,就可以捧上一些花瓣,感触“秒速五厘米”的浪漫氛围。
金匮公园总体比较适合亲子游,这里有好多都是一家老小出动,带上帐篷,便当,坐在草地上打打牌聊天晒太阳吃吃零食放放风筝什么的,无比惬意。
来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游鼋头渚。鼋头渚的风光是山清水秀,浑然天成,为太湖风景的精华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
鼋头渚是横卧无锡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
1918年起,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纷纷在鼋头渚附近营造私家花园和别墅。始建于1918年的鼋头渚公园,曾是蒋介石的私家园林,堪称“无锡第一胜景”。形成鼋头渚风景区的雏形。
事实上,鼋头渚景区非常大,玩上两天也不嫌多。
我也是挑了些精华景点重点游玩,本来想景区玩个两天,最终也因体力不只回宾馆睡觉去了。
因为樱花季的时候,鼋头渚的主干道几个景区路段在7点以后都是关闭私家车的,我特地早起,6点左右就打了滴滴过来了,本来还担心景区大门关闭,实际上来的游客已经来得很多了。此时私家车还是可以进入景区的。
来鼋头渚最好的选择是住在梅园附近,坐共享单车过来,小无锡可见的单车都有7/8个品牌,随便注册一个就可以刷骑走。
如果走精华景区樱花谷迎春桥,直接走犊山大门就可以了,清明期间售票处也一大早就开放,因为一大早来的人很多都有一卡通,大多数人不需要买票。汽车可以直接开进景区,一辆停一天也才25元,非常便宜。
不过樱花季的鼋头渚景区已经沦陷,早上早点可以进来,晚上汽车目测要10点以后才可以出景区了。
从犊山大门往前继续前进,挺长一段路就到了樱花谷。
樱花谷位于鼋头渚景区鹿顶山北麓,与中日樱花友谊林毗邻,又融为一体,占地20万平方米,植有68个品种的樱花3万余株,是国内最大的樱花专类园。樱花谷建有赏樱楼、蹑云阁、繁英轩、簇春桥等建筑。
这儿的樱花树多非常高,赏樱阁周围的树都达到十几米。不过这么高的树看上去很壮观,拍照却只能看到树干,还是找矮一点的比较好拍照。
从樱花谷大门进去,就可以看到樱花树下大大的樱桃小丸子人偶。不少售卖摊位,迟一点的时候应该有不少人售卖小吃吧。
赏樱阁位于鼋头渚樱花林核心地带,是樱花林内标志性建筑景观,蓝瓦白柱像是日式楼阁,登临赏樱阁,居高临下,眺目四望,漫山遍野樱花花海,是鼋头渚风景区内的最佳赏樱胜境。
到达的时间尚早,来往的游客也不多,有种清新清净的感觉。
来得早正好迎接日出,此时太阳刚刚升起,阳光射线洒在樱花林中,分外夺目。
赏樱阁内也有不少外拍的人,这个花旦扮相在樱花背景下也是格外美丽。
新买的文艺袍子配合花景来上几张。
挑个无人的小道来一张,抬头就可见樱花布满天空,随风摇曳,一片片飘落下来,如同一场樱花雨。
继续往长春桥走,停车场上停满了私家车,不少是上海浙江牌照的,不由羡慕包邮区的人,景点多,距离近,来去自如。
如果有闲情,也可以去樱花邮局买上一套明信片,邮给朋友家人。
樱花邮局门口的树上有不少玻璃风铃,随风摇曳,发出叮铃铃叮铃的声音,很是清脆。
继续往前走,路过横云山庄和码头,就可以看到太湖佳绝处的长春桥了。
坐在太湖佳绝处,这儿两岸都是樱花,微风拂面,飞扬起片片粉色的花瓣。飘落在湖面上,形成一道道带花的涟漪。
临近中午,长春桥上已经是满满的游客,但是在茂密的樱花里面也并不是那么显眼。
穿过长春桥,往里面走就是广福寺了。樱花飘落,来到广福寺的游人几乎都是冲着广福寺小南海的“罗汉面”而去,广福寺有什锦浇头的素面名声之大,几乎成了无锡的一大特色美食。其实这些年来,真正能走进广福寺,能在“圆通宝殿”拜上一注高香之人的确不多。
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吴文化主要体现在水上,而水文化又离不开船,七桅帆船是吴地船文化的一个缩影。
原来传说是岳飞的水师战船,岳飞屈死风波亭后,就把战船改良成鱼船,战士们靠打渔为生,它的航行速度相当快,顺风时每小时可以达到20公里,逆风时成之字行行走。曾经有四艘同样的船在一起一网捕起了3600公斤的银鱼,可见它是捕捉银鱼的主力船只。它也是目前太湖流域中船帆最多,船型最大的木制船只,被称为“渔船博物馆”。
鼋头渚景区为了满足广大游客登帆船饱览太湖美景的要求,仿制了三艘停在鼋头渚码头,可以让游客从船上领略太湖美丽风光。
只能远观,樱花映衬下,更添加了一丝柔情。
鼋头渚景区的太湖仙岛,是太湖是的一个小岛,总面积约2平方千米,周长约2.5千米。该岛如神龟静伏水面,绰约多姿,恍如“蓬莱仙岛”。
从鼋头渚景区进去有船直接去太湖仙岛景区,包含在景区门票里面,即使是年卡,园林卡,也可以免费上船。景区提供的船挺大的,座位充足,二楼是敞开的,15分钟的船程可以享受日光浴,而且这个季节红嘴鸥还没飞走,所以不少人过来是专门看红嘴鸥的,遨游在浩淼壮阔、波光粼粼的太湖中,领略着"朝霞与孤鹜齐飞,春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情画意。
太湖仙岛主要展示着古老的道教文化和神话色彩,所以里面很多和道教,神话故事有关系的东西。
比如和清源山一模一样的老子的雕像,登山还有玉皇大帝的庙宇,都十分精妙。
大觉湾面对太湖,是一个人工景点,官方说景区汇集了我国主要石窟艺术的精华,被称为“仙窟荟萃”之地;而游客说都是山寨版的石窟和造像。
虽然是山寨,但是拍起照片来别有一番风味。
大觉湾的这棵在水里的树是太湖仙岛的网红。
玉皇大帝的凌霄宫,是太湖仙岛上最高的建筑,里面供奉着玉皇大帝的头像。
“灵霄宫”是一座通高42米的标志性塔式建筑,这一主体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凭借太湖山水的自然之美,具有“客在不欺主,倚山不压山”的视觉效果。
这整座彩塑雕像高18米,呈顶天立地之势,他头戴珠冠,上面垂挂12串玉串身穿九章法服,手持象征着权力的江山星辰玉笏,两耳垂肩,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威武高大,一派福德无上的君主形象。
散落的樱花瓣落在水面上,浣起涟漪。
在鼋头渚景区里面吃的小摊很多,但是正儿八经归属景区的饭店只有横云饭店一家。位于码头附近,每天只做午餐生意,11点开张,2点左右关门,因为独此一家,所以排队的人络绎不绝。饭店里面位置挺多的,临近11点过来门口排队,已经有三十多人排在那,还好跑得快,第一批抢到了一桌。
横云饭店出品正宗太湖菜,点了太湖三白面筋,清蒸白鱼,银鱼炒蛋,糖醋里脊,青菜。
每桌都免费备有一大壶茶水,茶味很淡,口感一般,没有纸巾,有毛巾。
因为是景区自营饭店,所以规矩很死,只能现金消费,先付钱在上菜,节假日不能提前订桌。价格嘛还算适中,在5a级景区里面,真的不算贵。
清蒸白鱼一条88,价格偏贵,味道清淡,有小刺,味道略带有土味,这是沿海地区的人吃淡水鱼的感觉,不喜欢。
三白面筋里面没有一点肉糜,就是普通的面筋,不好吃。
银鱼炒蛋还算是唯一一道比较顺口的菜。
糖醋里脊,就是我们福建荔枝肉,不过他们家面粉太多了,掩盖了肉味。
春菜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很不满意的一点是,横云饭店没有,在门口设立等位席,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旁边站的好几对人分别盯守着每一桌正在吃饭的桌子,一吃完就马上占座。就觉得有一堆人盯着你,看你吃饭,实在是非常的不好。
()
太湖人家主打无锡小吃,进去点了一份酸辣汤,味道普普通通。其实来无锡就不要想念所谓的美食了,对于吃货,来无锡这种地方有种莫名的忧伤。
锡惠公园位于江苏无锡市西郊,占地90公顷,包括锡山和惠山,和惠山古镇合在一起,是一座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舒适的休闲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园林。
锡惠公园有天下第二泉、寄畅园、惠山寺等著名旅游景点。
可以使用无锡园林一卡通畅通无阻。
惠锡公园 主要是看花,这儿春季的海棠特别美,当然还有杜鹃等其它花卉。
锡惠公园有好多个景点,其中寄畅园是锡惠公园最知名的景点,除了“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
寄畅园的名气似乎并不大,但是也是乾隆康熙下江南十二次居住过的地方~比起其他的苏式园林,比如拙政园之流,寄畅园相对而言小而精致,但似乎更幽静孤僻一些,倒更让人喜欢一点~
寄畅园在锡惠景区内,与天下第二泉和二泉书院等连在一起,背靠惠山,后面还有很有名的惠山寺,一点都不觉得无聊~
园内以假山池塘为中心,有郁盘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建筑环绕池水;如今还能看到康熙的“山色溪光”、乾隆的“玉戛金枞”御书石匾额各一方。
这里春天有百花展,过来看到一盆盆花团锦簇,十分惬意。
惠山寺始建于南北朝,前身为南朝刘宋年间司徒右长使湛挺的"历山草堂"。刘宋景平元年,草堂改作僧舍,称"华山精舍"。梁大同三年,华山精舍改为慧山寺。
位于惠山东麓的天下第二泉,原名惠山泉。唐代茶圣陆羽曾到无锡访友,居惠山寺,他对惠山“泉源渊沦,篁木浓翠”的景色很是赞赏;饮过惠山泉后,对清冽甘美的泉水更是倾心。后来陆羽品评天下水为二十等,惠山泉位列第二,天下第二泉之称于是产生。
其实不过是一个废弃的古泉井。
海棠是锡惠公园最知名的花,清明节过来,满景区都是粉红的海棠花。
惠山古镇在无锡市古华山路与通惠西路间靠惠山和锡山的山脚下。
这里内有锡惠景区,外有惠山古镇。
惠山古镇是近年来开发的。这里以祠堂群著名,大大小小的祠堂有百余家。
这里交通方便,就在京杭大运河旁,从大运河可直达龙头河,进入惠山古镇。也可以从古华山路的大门进入,也可以在惠钱路上的大门进入。
这里除要购票的几个祠堂外,不要购票的。
这里的龙头河两边有很多茶室,在这里喝茶,聊天,聚会等都不错的。
这里还有很多吃食店,有很多小吃,来这里可吃到很多小吃,如豆腐花,银丝面,秦园小宠等。
当然还有很多特产礼品店,如惠山油酥等,在这里购点送送人也不错。
还可以到锡惠景区去玩。
点了份酸辣汤,味道一般般。
蠡湖,原名漆湖、五里湖,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湖因人而得名,园因湖而得名。民国初年,青祁村人虞循真在湖畔建青祁八景,号称“山明水秀之区”。
蠡园与鼋头渚很近,都在一条线上,逛完鼋头渚,去蠡园刚刚好。
春天的蠡园盛产桃花和梨花,蠡园桃花展是蠡园公园每年举办的特色花卉观光旅游活动,深受无锡市民和广大国内外游客的喜爱和青睐。蠡园公园所种植的各类桃花约二十个品种,是引进桃花品种比较齐全的公园。一般为3月至4月在蠡园公园举办。
蠡园也在无锡园林一卡通的使用范围以内。所以旺季过来可以看到好多包邮区的游客
往北走还有好几棵广玉兰。
到蠡湖上的长堤“南堤春晓”。这里是春天赏花最好的地方,堤上一排垂柳,柳枝随风摇摆,柳树间夹种着很多桃树,桃花品种很多,一棵桃树上还会开出不同颜色的桃花。
湖边的蠡湖公园的摩天轮给蠡园增添了不少好景致。
梨花、樱花,吹落的花瓣铺在湖面上,好似一副花团锦簇的锡绣。南堤春晓的西南角有望湖亭“月波平眺”,在那有游船码头,可坐游船去西施庄。
位于蠡园东部,临湖而建,是蠡园的千步长廊。
始建于1927年,长289米,是老蠡园与渔庄在1952年连接的建筑物。长廊曲岸枕水,一侧依墙而筑,呈半封闭式。墙上遍开漏空花窗,用一色中国小青瓦砌成,89个(现存80个)花窗图案各异,富有我国民族建筑工艺特色。
长廊中间,架两座跨水廊桥,立月洞门8处,高低起伏,显得深邃多变。廊内有“饮绿”、“雪浪”、“澄波”、“织雨”、“伫月”等砖刻题额16方,东廊墙上嵌有名人碑刻38方。游人透过花窗,可见亭台、楼阁、山水、桥廊、尽得窗窗景异之妙;另一侧临水敞开设置朱栏坐槛,水光潋滟,有“山光照槛水绕廊”的意境。在长廊东端,通过延伸入蠡湖50米长的涵洞平桥,有建于1935年的亭式水榭,题额“晴红烟绿”。
蠡园出来公交车一站可以达终点站蠡湖中央公园,这儿有个不小的公交中转站,过来可以以起点换乘公交。
蠡湖中央公园还有一个名字叫世界奇观欧洲城,据说以前是中央电视台影视拍摄基地,里面有很多仿欧洲风格的建筑,比如古希腊“宙斯神坛”、法国“凯旋门”、英国“史前石阵”、葡萄牙“贝伦塔”、挪威“乡村教堂”、德国城堡、俄国庄园、意大利“水庭院”和“欧洲一条街”等等,
现在已近荒废没有收取门票,只是景区里面几懂房子出租给婚纱店拍摄婚纱照用,这里的建筑五颜六色有种梦幻色彩,取景拍婚纱照真的很不错。
市区还有不少小景点值得一游,我来南禅寺挑错了时间,一大早7店天刚刚亮我就过来了,只能看到人烟稀少的南禅寺,更郁闷的是所以网传美食通通关门大吉,只能去门口吃甜得发腻的小笼包。
不过清晨阳光照进来感觉还是挺舒服的。
南禅寺位于南长区向阳路,京杭大运河河畔,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寺必有塔,妙光塔就为其著名景点。要追溯历史的话,确实有很多值得去了解的故事,是向游客免费开放的4A级景区,年接待量都要超百万人次。
周边交通便利,公交地铁均可直达,如今商业模式配套成熟,是一个集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商业街。片区划分还算清晰,花鸟鱼虫、古玩字画,南门头上美食街,包括地铁一号线开通之后新建立的缤购主题商场,把南禅寺亦古亦今的布局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阳广场是无锡的老城区崇安区,这儿是锡城的市中心,繁华地带,古色古香和时尚都市的完美结合,也是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站。
阿炳故居面积不大,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古旧的牌坊、老屋和古井等,通过这些建筑使人们对阿炳的生活环境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我阅读阿炳的生平介绍,了解到阿炳原名叫华彦钧,父亲是道士,母亲为大户人家少奶奶,阿炳自幼学习音乐,极有天赋,年轻时在道观音乐方面崭露头角,名震一方。不过自从丧母、丧父后,阿炳交友不慎步入歧途,双目失明后流浪街头靠卖艺为生,他刚正不阿,一生坎坷,所创作的《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大浪淘沙》、《龙船》等乐曲为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
东林书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这副千古名联就是出自无锡东林书院。
这次住宿选择东林广场的锦江之星,对面就是东林书院。
门票不贵,知名度也不小,不过来的人很少。是个面积不大的公园,这里很适合一个人静心,尤其是有点蒙蒙细雨之时,找一处安静的角落,品茶,听雨。
还有就是不定期举办的国学班。
来无锡必来三凤桥。虽然只是一家饭店,但妥妥的是无锡的代名词。
一大栋楼都是三凤桥家的,本来去的是1楼大排档,排队人实在多,撤的时候刚好三凤桥酒家有空位,于是直接上了三凤桥酒家二楼的散客座。
他们家装饰挺有意思的,一面木墙都是无锡名菜来源和菜名。
我们两个人点了响油鳝糊、什锦面筋、酱排骨,桂花糖芋头,桂花糕,网红青团。 每一道菜都带着浓烈的无锡风味,都带有浓浓的甜味。
响油鳝糊:是鳝鱼切成段儿后,放入佐料,爆炒。装盘后用油淋的,属于高糖高油的食物,味道又咸又甜,很开味,但是鳝鱼略有膻味。
酱排骨:必点招牌菜,三凤桥家排骨最大好处是可以按块点,一块15元,用小碟子装上。酱排骨最好吃的就是咸甜的酱,三凤桥家的排骨咸甜均衡,味道还行,之后去过其他家的,都不要钱式的加糖,非常不习惯。
青菜面筋:无锡面筋是油面筋,吸取大量汤汁,个人觉得味道一般,还是普通面筋好吃点,铺底的青菜中规中矩。
桂花糖芋头:很不错的一道甜汤,上来一大盆,桂花很香,芋头糯玉米,不过分量太大,好不容易才吃完。
桂花拉糕:软糯的桂花糕,香气扑鼻。
网红青团:本来想要榴莲馅的,被告知只有咸蛋肉松馅的,就点上两个试试。店里点的比外卖的略贵,咸蛋肉松是搅拌混合的,肉松多咸蛋少,而且加了很多油,总体偏油腻,個人覺得,如果不是特别偏爱这款,其实普通玫瑰豆沙青团味道好多了。
无锡菜总体就是甜加黏,
勾芡糖汁在这里大量应用,虽然我也嗜甜,但是无锡口味总体还是不能接受,另外湖鲜哪有海鲜还吃呀。
所以我还是喜欢福建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