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20
- 收藏97
- 评论18
- 赞52
+1
出发日期/2017/10/07
天数/63天
人均费用/10000元
人物/独自一人
玩法/摄影
想要再走一场旷日持久的旅行,
63天的长线旅行,目的地依旧是西藏。
当我背起行囊离开泉州的时候,
是炎炎夏日的正午,那时候暑假才刚刚开始。
八廓街,玛吉阿米楼下。李宇轩摄影。
记得因为磨磨蹭蹭就是不舍得走,赶不上杭州的动车,
只能改当天仅有的一班已经是几个小时以后。
我又返回店里,思忖着很久,我究竟走不走。
一个人的旅行向来都不会做任何计划,
走到哪里算哪里,所以就算不走,放下背包即可。
大昭寺
陪着我在动车上长长的时光向来都是kindle,
那个时间段里看的两本书分别是《日月》与《酥油》。
本着从来不浪费钱的心态,这张火车票还是带我出了门。
拉鲁湿地
这是一段今年来,在拉萨旅居的闲言碎语。
这篇游记,从拉萨的七月横跨九月,
有人说,在拉萨喝茶晒太阳才是正经事。
看来我每天都在做正经事,
喝茶,喝酒,转八廓街,大昭寺门口晒太阳。
文末会作出拉萨几日游攻略,需要的朋友不要错过哦。
楚布寺路上遇到的旺果节仪式
2017/07/13
我踏上了上海开往拉萨的火车,需要在西宁中转。
几近几十个小时的车程,硬座坐了一天多,补到了硬卧,已经很欣慰。
抵达拉萨是看完了茫茫草原上念青唐古拉山的傍晚。
终究已经不是第一次奔驰在青藏铁路上,
已然没有第一次那么激动,更多的是将美景放在了脑海里。
因为我小小的相机,无法将高原上的壮观与动魄摄入其中。
大千早在微信里就问我需不需要接站,那又何尝不可。
北京时间六点钟的高原小城,还类似于内地的午后四点。
嗯,出站的这一刻,与绚丽的阳光打了个照面,
又一次,我感受到了高原上那股炽热的阳光。
从上海出发穿的短袖T恤在七月份的拉萨穿着也恰到好处,
不冷不热,依旧是早晚温差大了点,中午晒太阳却很舒服。
在拉萨的每一个月份,都是一样的早晚温差大,不过夏天,确实是最舒服的。
从拉萨城的西南方向走了一条新的“二环路”来到了东边的城关花园。
听说这二环路才刚开通没几天,拉萨已经大到不再是东西走向的路就能分辨得了的了。
行李放下的那一刻,豆改问我吃点啥,我居然有些高反。
也是,昨晚在火车上遇到三两知己,聊起天来不得了,
直接喊乘务员买了半箱啤酒开始喝上了。
也难怪,在西宁就开始一路喝到拉萨,能不高反吗。
于是我和豆改在家里解决了一餐饭,早早便歇息了。
▼
泡一天甜茶馆
2017/07/14
一早豆改说他得出差去大理拍片子了,
钥匙交给我让我自己在家待着就好。
接下来十来天,便是在拉萨一个人的独处。
说是一个人来的拉萨却不是一个人,五年来,年年来拉萨。
总有一些人在这里待着,也认识着。
睡醒了第一个见的人是老一,不能不见,
他是徒步89天的317川藏北线一路上来拉萨。
89天来,他只做一件事那边是走路。
我们吃饭的时候我见到了他的队友顺子,
可顺子居然不喝酒,我才知道这一路老一这么孤单的一个人喝酒啊。
当然,在沿途碰到的藏族朋友,他也会过去跟人喝就是了。
我们约定的地点的老光明甜茶馆,下了公交车,
就在丹杰林路,熟悉的煨桑让我的血液整个都活了起来。
老光明甜茶馆的藏族人还是多于穿着五颜六色的游客,
在巷子口买了几块饼子,提上一壶3磅的甜茶,
这便是我们的早餐。
藏族同胞有一句话叫“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这里的茶馆兴盛,除了原先传说中是从英国引进来的以外,
我总认为还因为朝拜的大家,累了困了,都来茶馆歇息一下。
喝口甜茶,吃碗藏面,还要来上一块饼,经济实惠且好玩。
我常常希望我可以拿上照相机,去往每个茶馆,
然后都拍上一通,但是最后我还是只拍了桌面上的茶杯,
不知道为什么,害羞,也不愿意破坏喝茶时的好感。
就静静地喝茶,没有“咔嚓”的声音来打扰。
坐得累了聊得也够多,我们前往八廓街走一圈。
这似乎是必须要做的事,沿街的店面每年都在变,
玛吉阿米依然矗立在那个街角。
从冲赛康口子出安检,我带着老一来到了吉日二巷的东素饭堂,
松茸汤的味道熬得还不够,那一碗素食饭我吃不到一半。
老板换了,是个安徽姑娘,有种物是人非的feel。
午饭之后,罗布、罗让是老一在路上一路走过来的喇嘛小兄弟,
他们从阿坝州一路徒步走到拉萨来,此刻的他们距离拉萨城之后两公里,
说是要先来大昭寺磕长头才算完成此番旅程。
我们就在大昭寺广场晒着太阳,静候他俩的到来。
我还以为会是穿着绛红色喇嘛装的两位小喇嘛,
没想到却是穿得十分潮流的两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
他们来自阿坝州的阿坝县,那个我曾经呆了有一星期的县城。
萝卜在磕长头
我和老一在看着他们磕完长头之后,也随着磕了13个。
罢了以后我们来喜鹊阁,点了壶清茶,
一天到晚不是喝甜茶就是喝清茶,甜甜咸咸。
茶馆里偶遇了几位旧友,由于高反实在有些难受,早早回了家。
头疼得不行,却怎么躺着也睡不着。
半夜起来索性喝了两瓶百威,看是否会好一些,
谁曾想第二天睡醒,头再也不疼了,嗯,对我来说也许酒治百病。
2017/07/15
和老一约好十点半中曲米路的甜茶馆见面,我骑着摩拜蹬蹬蹬地前行。
来到茶馆,吃到了心心念念的牛肉饼,我们翻墙进去拉鲁湿地。
雨季的拉鲁湿地到处都是水,穿越小树林就深感有些危险,总害怕有人来抓我们。
拉鲁湿地还是与从前一样,这个季节是绿绿的几棵树,
各种鸟儿在湿地里飞翔,牛儿们不知道从哪里进来的,
总是慢悠悠地在这个地方啃着草。
草很多,水有些浑浊,布达拉宫的倒影没有那么明显,但不妨碍它的美。
近日来晃荡在拉萨的街头,我还是会想起那一年我们经常进出湿地,
只为在拉萨的大街小巷里找到一份好吃的食物。
那时候的我,不会吃辣,蹄花汤都没吃过,别说青菜丸子。
也是最近才摸清楚原来仙足岛和太阳岛的区别,
以前总有他们开着车带着我到处吃,根本不需要记路。
老一帮我在拉鲁湿地拍了好些照片,我似乎只有到了高原才愿意多拍点照片。
大概是因为天高地阔,撑得住我的雄壮吧。
拍累了,我们走回大树底下躺地上乘凉,倒好水的杯子我忘了带,
喝着老一的灵芝水,就那么静静地,听着歌,
看着牛儿来来往往,偶尔有鸟叫声,
“惬意”这两个字也不过就是形容这样的时刻吧。
逃出湿地还是要原路返回,这意味着鞋子一定要再湿一次了,
穿的是雪纺裤,翻墙的时候实在有些狼狈,特别怕被勾到。
好在最后还是顺利走了出来,没有人抓我们,只是磕磕碰碰的一点小伤而已。
每来拉萨必翻墙,也就只有拉鲁湿地可以给我这么强烈地引力了。
从拉鲁湿地出来,时间还不算太晚,我跟阿光说我过去店里找他玩吧。
结果原来今年他们把门店都给盘掉了,有种要回家养老的感觉了。
我们约好大昭寺见,见面的时候还是超级大拥抱,
他说走走,接着带我去了一个美丽的楼顶。
在这里可以将大昭寺与布达拉宫尽收眼底,远处的色拉乌兹山,
山上的几个小寺庙让我的心蠢蠢欲动。
我们坐在八廓街的楼顶晒着太阳,再幸福的生活也不过如此了吧。
老一说张茂做好了酱油水鱼等着我回去吃饭,
这才依依不舍离开这个美丽的屋顶,
回客栈来吃两口厦门人张茂做的家的味道,
当然要顺便喝上几杯拉萨啤酒,这样一天才算完美。
2017/07/16
有一天,小朱发给我微信说:小君姑娘,我可以用你一段话吗?
“如愿磕完八角街一圈长头,用身体丈量了八角街一圈有多长,路漫长,三步一拜,终究磕完了。”
还记得这段话是2014年写下的,印象很深,
那时候我和豆改约好一起磕长头,最后却只剩下我一个人去。
具体是什么原因我已然忘记,重要的是,我们依旧是好友。
没过两天,便发现小朱自拍了一张额头上有磕头印记的照片,
配上这一段话。我评论:磕长头可以喊上我一起啊。
随即他回复我微信,小君姑娘,你这两天想去哪里,我送你去。
我想了想,甘丹寺?楚布寺?
最后我们选择了前往楚布寺,这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寺庙。
从青藏线上的某一个拐角,我们进入河谷地带,这里是楚布河,
山谷间的油菜花开得正好,有许多帐篷搭着,
人们在闲暇空余的时间里来到这里过林卡,舒服的一个下午。
恰巧遇到了一群穿着盛装的藏族同胞,
而后我是通过朋友圈才知道,这是望果节。
望果是藏语的译音,意思是“在田地边上转圈的日子”。
时间在藏历七、八月间,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历时一至三天。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征求同意,我可以拍张照。可爱的阿佳们说:茄子!
虽然这是一张逆光的照片,甚至看不清她们脸上的表情,
对我来说却是很有意义的一张照片。
你可以看到她们的身上系着一条彩色围裙,这叫邦典,
最出名的邦典制作地属姐德秀镇纯手工纺织与染色了。
最美丽的邦典我认为是那彩虹般七种颜色的组合,鲜艳亮丽,
制成围裙系在不同年龄、不同身材的妇女腰间,把她们打扮得典雅高贵、婀娜多姿。
在小朱说了三次快到了的楚布寺,原谅他,一直以为马上就到了,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小朱在西藏呆了三年,正常的一些藏语还是会讲的,
这天我穿冲锋衣,明显告诉售票员:我是游客。
当我们以为两人都要掏50元门票的时候,几句藏语居然把司机小朱免了票,
哎哟。由此可见,要学习讲藏语啊。
小朱带我拜寺庙的形式与以往藏族人带我拜佛的形式是一样的,
只是我们想要留住更多记忆,所以在几个殿里会去问喇嘛可否拍照,
才发现大多数喇嘛是愿意让我们拍照的。关键还是要取得同意。
藏传佛教的转世制度便是从楚布寺开始的,并且楚布寺是历代大宝法王的驻锡地,也是噶举传承佛行事业的中心。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在此升座,楚布寺是噶举传承弟子们心目中最重要的寺院。
寺庙门口有甜茶馆,我们拜了有两小时,走得我都要晕了。
下来以后甜茶先来一壶,心心念念的是刚刚看到的那个有着眼睛的黄色佛塔,
可我实在有些累了,走不动了,可是小朱说:
来一趟不容易啊,想看的东西近在咫尺你也不去看看吗。
也是,那就坚持再往上爬。而后我们回到山下,在寺庙前的甜茶馆坐了一会儿,
我们俩各自晚上都有饭局,开着车回拉萨的路上天已经变阴,
便也没有多做停留一路回到了拉萨。
和谜妹说好带她去买鸡血藤的,那么正好她住在巴敦家,购物结束便一块去了客栈。
和小巴敦好久不见,作为一个从初中开始就在拉萨生活的朋友,他对于整个西藏那大概是走了个通透,犄角旮旯的地方,随便问他都知道路况的那种程度,也经常会自己摸索一些线路,带上客人一起走。
我们每一个人对西藏的喜欢都用着不同的方式,
有的人选择留上三年五载,有人选择一辈子留下来,
也有人,像我一样,每年都回来那么几个月。
2017/07/17
近日来觉得都在奔波忙碌中,准备在家躺尸、看书、收拾那么一天。
直到帮豆改家增添完日用品已经是下午四点。
出门骑上摩拜,来到八廓街顶楼咖啡厅。
碰巧和周哥聊起天来,他也就顺便过来喝茶。
作为拉萨老师的周哥说起了高原上的暑假,那真的是很短,一个月不到吧。
他说想开车去40冰川到时候喊上我。
多好的事,一顿饭吃到晚上九点钟。
天黑的晚,也得八点半才能全黑。
2017/07/18
由于在楼顶喝茶老是看着北边的山上有些小寺庙,
于是约好老一,一块去爬色拉乌孜山。
当然山下的色拉寺也不要错过,辩经是非常特色的佛学讨论方式。
色拉寺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为拉萨三大寺庙。
色拉乌孜山,位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周围柳林处处,
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有许多僧尼小寺环绕其间。
闲来无事爬山去,到过的帕邦喀、曲桑寺也属于色拉乌孜山。
而我们今天走到的最顶的便是色拉却顶寺,
就是你在色拉寺就能抬头见到的小黄房子,
据说这里曾经是宗喀巴大师的隐修地。
当然如果你有力气翻过山的另一边便是天葬台了。
高原上爬山对我来说那是小case,只不过这两年增肥许多,体力大减,爬起一个色拉乌孜山都是气喘吁吁,想我当年一天转完冈仁波齐神山这事估计是回不来喽,当然这一天也是翻不过山,只能勉强到最顶的那座小寺庙。
从色拉寺大门进去以后,到了售票处直接向左转,走进小道。
没多远便能看到上山的阶梯,这里有好多好多流浪小狗。
它们的身边总有一些没吃完的火腿肠,一只只肥嘟嘟的。
在拉萨做条流浪狗真幸福,每天有人喂,吃饱了睡,睡饱了起来继续吃。
在阶梯上走了一小段,快到上山路上开始变得有些陡峭。
而且不好分辨路在哪里,我俩倒是跟着爷爷奶奶走了一段路。
也是莫名地被带到“神水”旁边,他们用水瓢舀起神水滴到我们的头上。
随后又来到一棵树底下,学着他们的样子蹲下去,把手伸进树洞里。
树洞里面也是一潭水,用手盛出的那一点点水需要用嘴吸入一口,
再将剩下的水抹在头顶上。
这些仪式做完,爷爷奶奶他们便不再往上走了。
为我俩指了一条上山的路,随即我们遇到了正在念高二的YY和她的同学。
他俩说这山有点难爬哦,我们俩领路带你们吧。
哎哟,真好,那走吧。我们这才知道除了先前那两处神水,
原来往山里走还有一处偌大的神水,许多人都带着空瓶来这盛水带走呢。
原本就只带上一瓶水,走这山路体力耗费较大,早已喝完。
来到这口泉水边上,赶紧地扒上几口水,渴的呀。
好不容易上了山顶,整个拉萨城尽收眼底。
群山环抱的拉萨城在这几年里发展得那叫一个快啊,
以前全城10块钱的的士拼车费一去不复返喽。
下山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有的地方实在太陡了,
有的岔路多,不好做选择,不过危险系数我认为还不是太大啦。
还得感谢YY他们俩一路带着我们爬上爬下的。
那个一瞬间,在山顶,耳边吹过有一丝丝冷的风,
拉萨城上空的云朵,变幻莫测,唯有用照片将它定格。
爬上了山,天空似乎离得越近了,好像伸出手就能抓住一朵棉花糖般的白云。
高原上的云朵、星星,仿佛都触手可及的。
不知不觉已经在拉萨住了好些天,依旧是,
什么都不干,喝茶,看书,晒太阳。
基本上每日睡醒都已经接近中午十二点,一扫昨天夜里的阴雨。
7月是高原上的雨季,却在我出门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有着灿烂的阳光。
对于拉萨,毫无陌生感,更多的是安全感。
是时候启程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了。
而我知道,这段旅程,终究还是以拉萨为核心的。
2017/08/05
在拉萨呆的时间长了,常常回想着去哪里走走。周哥来电说带我去玩儿。我们俩约着去了次角林。近日来都住在仙足岛,隔着拉萨河,便能看到对面夜夜灯火通明的文成公主剧场,河的那边便是次角林。
现在拉萨真的是发展得够可以,东西两侧往外扩已经不够,连南边的次角林也开始在建新区新楼盘。这里有着《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场,也有天堂时光书店,这次去还有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公园,想来次角林这地儿以后也是有发展前景的。
每年4月,次角林桃花开,那叫一个美啊。古朴的村落,蓝天与粉红的桃花,仿佛世外桃源一般。即便季节不对,但这一片树林与草原是拉萨人民过林卡的好地方。我们开着摩托车,顺着新修的水泥路往上走,人们沿着河流边上过着林卡。
站在草原上,回望布达拉宫,翻查次角译成汉语是“长寿”的意思,而林是园的意思,次角林就是长寿园。
以前次角林是一个码头,有许多来自拉萨河上游的人乘牛皮船顺流而下,到了次角林需要上岸歇歇脚,吃点东西喝口水,接着就要背着东西翻山到山南去。当然还有更多的是从山南翻山过来的人们,他们翻过大山在次角林喘口气,歇息之后再到拉萨去办事或者朝拜。当时因为交通不便,大家为了省时间和路程,很多人还是愿意翻山而行。
这么说来次角林以前还是很繁华的。周哥不是很钟意拜寺庙,我倒是有经过就去,没有也没关系。所以这回上次角林倒不是为了拜次角林寺,就是散散心。直到车走不了的地方,我们沿着水流一路往上爬,来到了一个小小小小瀑布前边。
我们俩都还是喜欢往上再走走看看,思忖着这水从哪里来,会不会在上面有雪山或者冰川,只不过爬上瀑布顶上,好几头牦牛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只得作罢。
下山之后,我们远望右边山上有一片建筑,所幸就直接开摩托上去看看。这么巧,这居然是一片废墟,没有一个人,像极了电影拍摄地。倒是将拍下来的照片问了好些人,也不知道这里是哪。我也只能作罢,将它留在相机里。
就是喜欢西藏这蔚蓝的天空,如同把心洗得非常干净。
2017/09/03
美丽的白象啊
沉睡在苍茫的大地
旺波日圣洁的雪山
我来到这里为心的呼唤
照片上亲爱的姑娘
我为个承诺
双手合十你身旁
拉萨河奔腾的江水
请洗清我所有的错
——转山.mp3
夜叉的一首《转山》带我回到了那天登高而望远的甘丹寺。
旺波日山如同一头卧伏着的巨象,驮载着布满山坳、规模庞大的建筑群,这里是格鲁派的祖寺,格鲁派六大寺中之首也是最特殊的一座寺庙——甘丹寺。它位于这座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甘丹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亲自筹建的,依山而立,非常雄伟壮观。
“西藏,在我的意识中,亦不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不再是一个符号,不再是一个一厢情愿的避世之地,我见的它的好和不好。辉煌和残败,均不能减损我对它的情感和虔诚。”
我已经念想来到甘丹寺很多次,却从未踏足。周哥一手拿着头盔给我,另一手在后备箱里掏出了双护膝,来,带上。我们去达孜看看那漫山的丹霞地貌,阳光直射下来,颜色鲜艳得很。
周哥开着摩托车,我则一遍看着风景,九月,拉萨河的对岸,是连绵不绝的山脉。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季节,既没有青翠的草,也没有金黄的树,入眼皆是青黄不接的山,加上天空布满阴霾,这一天看起来风景没有那么秀丽。
在岔路口,我说,周哥要不我们拐过去甘丹寺吧。这路往上走开始有了限速,而我们是摩托车,限速单都不用领就一路直上。不一会儿功夫便有门票售票点,一个人50元。直到转过很多道弯,终于在这路上远远地看见了甘丹寺。那是在半山腰上的一整片庙宇,层层叠叠,回环起伏。
我们倒是不急于朝拜,直接从左侧的山路上开了上去。直到无路可走,我们下车改用双脚,我已经在网络上看过无数次的这一片庙宇,它似乎有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着我。白塔、红墙、金顶,穿着绛红僧衣的喇嘛穿梭在其中。
这里的藏式寺庙一再出现在我的面前,却依旧没有抵抗力,我还是想要转遍这里的每一座寺庙,转遍寺庙里的每一座佛殿,转遍每一座佛塔。爬山的过程中,天空像是被人用画笔一刷,清澈斑斓,有着明湛的深蓝。
山的那一边,是一片河谷,青稞在八月已经收割完毕,此刻的大地只剩下裸露出来的土黄。不像春天那样的生机勃勃。
2017/09/06
机票是明天早上飞重庆的。周三,早上定好闹钟,要去扎基寺,这个西藏唯一的财神庙拜拜。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伍,终于来到扎基拉姆面前,献上哈达和白酒,心里默念求财。结束之后,我来到八廓街,在天堂时光书店里看着书,问二楼如果有空就过来喝杯茶。认识许久,在家里谈的酒友,在拉萨却都谈的是茶友。
扎基寺排队朝拜的人们
他来了,我们上喜鹊阁喝两杯。有些沉默,却也是我喜欢的相处方式。已经不再一如从前,噼里啪啦说出很多很多话,说到最后晕了,自己说了啥都不记得。倒不如静静地相处,玩手机,看书,有一句没一句的搭话,不会觉得尴尬,也不会觉得不合适,挺好。
二楼经常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到处走,冬日里在317犄角旮旯的山上摔在雪地里的那一张照片还深深地在我心心里,近日来又一个人骑着摩托车上阿里去了。思金拉措是我们俩都想去却没去过的地方,只可惜今天太晚,要不上帕邦喀溜达一圈。西藏太大,我来了六次,也走不完。
我们在小卖部买上两瓶水一些火腿肠,准备上山喂流浪狗们。开车上山的岔路口,那边是曲桑寺,既然都没去过,要不也顺便去看看。在寺庙门口停下来之后发现大门口正在翻建,而楼顶更是不让上,只得作罢,下山重新前往帕邦喀的路。
一路飞驰,我没有带上头盔,任凭迎面而来的风吹乱我的发,放飞自我一般。一下车,二楼便吹口哨喊着狗狗们过来,我们坐在台阶上,打开一根根火腿肠给它们,那还得平均分配,说来狗们真的是很听话,也不会直接扑地就过来,而是等着你递到它前面才会吃。
帕邦喀的主体建筑就是建立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之上,这是这座千年古寺最特别的建筑了,大门是朝北的,南边山脚下有一个小殿,那里面自然现出的佛像,我们都需要弯着腰进去朝拜哦。
帕邦喀最初是松赞干布主持修建的,那时候布达拉宫还没有修建完成,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便是住在这里。因此帕邦喀也被称为拉萨第一宫。
巨石南面坡下的怙主三尊殿,也是帕邦喀不可错过的。那里面有这一块长1.22米宽0.66米的刻石,唵、嘛、呢、叭、咪、吽便是我们能看到的六字真言最早的一块玛尼石。因为帕邦喀的地位在拉萨来说也算是比较高,被誉为“佛教二十四胜地之第二殊胜之地”,在藏传佛教中享有特殊的尊荣。所以有这么一个说法,历代达赖喇嘛转世后都必须到帕邦喀宫礼佛受戒,获得“格西”学位后也都要来这里举行庆贺仪式。
帕邦喀里随处可见的桃树,好想念它四月份盛开的季节。我想总还会再回来的,我的上辈子,应该是大昭寺门口晒太阳的一只鸟吧。又那么爱到处飞,又一如既往地那么爱西藏。
2017/09
八廓街于我不再有新鲜感,更多的是长久以来给予我的归属感。其实没有人对你的旅程保有长久的兴趣,他们的感兴趣只是一时的冲动,而你,对自己的长线旅行,却应该是明白而又清楚地走着。
在熙熙攘攘的八廓古城里,旺季的它总是承载着千万的人流每天都顺时针行走着,而我是出于习惯,每天,都要来一趟,似乎只有这样才算待在拉萨。
大古、杨舒涵、我,好像也是唯一一张合影,李宇轩摄影。
似乎也没有在八廓街给自己拍过几张照片,正好我们一群人去林芝睡了个酒店一块回了拉萨约了一下。烦请我们的李宇轩人像摄影师帮我咔嚓了几张美照。
从八月开始,身边固定的喝茶吃饭的伙伴大概就是大古、杨舒涵和罗文苓。约茶喝累了,八廓街走上几圈,大昭寺门口晒会太阳,再找下一家茶馆继续喝。吃饱饭了,同样的走上几圈,就好像只是一种习惯而已,没有赋予它更多的含义。
傍晚时分,我和罗文苓走在仙足岛上,七月的整个环岛都被挖得不认识回家的路,拉萨河的远处像是要烧起了火烧云。快步跑到河边,落日余晖下如此美丽。而后我们俩上屋顶,就这样坐着,静静地等天黑,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在这个城市里,似乎人人都没有秘密。你问什么,我答什么。都跑这么远来了,还不卸下平日里的伪装,何苦为难自己呢。
偶尔大古空闲了会说,走,吃饭去。总是抱着吃一次少一次的想法,我们经常都是分分钟约起来。这大半个月以来相处下来的蒙古汉子,身材虽然高大内心却细腻满满,每次约吃饭的时候总是会写上几项选择,对于选择恐惧症的人来说真是perfect,直接说A或者B就得了。省去了许多烦恼。
给边次打了一个电话,约好一起转经。如同老友一般的见面,没有疏远的感觉。我表明,希望可以再回八廓街的家里住上些许时日,只可惜他说这个九月大概是需要重新装修一下了。十二月的拉萨甚至都会把水管冻到出不来水,我自然不好误了工期,这会要是搬进去住,岂不是得明年开春边次才能动工了。但是在那一刻,我觉得在拉萨,无家可回了。似乎,没有待下去的必要了。
我在大海边,想念着属于我的那一片高原。
想念那些曾经在高原上认识过的你们,过得还好吗?
Day1 八廓街
Day2 提前预约布达拉宫门票 逛龙王潭公园
Day3布达拉宫 尽量请导游或者蹭导游
Day4 早上大昭寺 下午帕邦喀
Day5 色拉寺+色拉乌孜山
Day6 哲蚌寺
Day7 纳木错/羊湖/扎叶巴寺/甘丹寺/楚布寺
TIPS
One
第一天到拉萨,千万不要爬布宫。你会受不了的,因为爬不动啊。所以,建议最好是直接上甜茶馆喝个甜茶,赖上一天。这里喝累了,就下楼八廓街走上几圈,再前往另一个甜茶馆。当然前提是你有好多小伙伴一块玩,冷不丁地聊上几句话,如果没有,也没关系的!拉萨也有很多值得去的书店或者是甜品店/咖啡店。
推荐
甜茶馆:老光明甜茶馆、新光明甜茶馆、喜鹊阁厨房、惹萨酒店楼顶
咖啡店:丹杰林路上的阿可丁,除了有咖啡,她家主打青稞面包、酸奶蛋糕等。
饭店:平措楼上的老鱼饭局,可以直接看到布达拉宫。
拉萨老粥坊,在大昭寺周边的某个巷子里,味道不错,可以百度地图。
至于拉萨其它的饭馆,我真的不好做介绍,可能是我住的时间太长了,我对很多饭馆已经免疫了。当然现在拉萨的大众点评也是很先进的,上网看看点评,找吃的不是问题。
Two
第二天去预约布达拉宫门票,一般来说旺季花24小时预约,可能勉强排得上,但如果个人没那么多时间,那也就只能买黄牛票了。当然如果你淡季来的话,完美,100元直接上布达拉宫,还不用排队呢。
不过真的建议大家要嘛自带一个导游,要嘛蹭导游,因为你自己上去,除了看到了满屋的黄金,啥也看不懂啊。
预约完之后可以去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公园,有野鸭有池塘,有转经道,也有日日夜夜虔诚的人们。
推荐:
布达拉宫西边出口处停车场
酸奶坊:冰淇淋泡酸奶 不能错过
Three
花一天的时间在布达拉宫,真的不冤枉,很值得一看。
对了,2017年新规定是进大昭寺前一天也要预约,所以建议你第二天要上大昭寺的话,可以过来窗口问问看。
Four
早上去大昭寺,里面导游很多啦,一定要记得蹭听啊。
大昭寺结束后还有时间,可以花半天去帕邦喀。直接坐公交车到“娘惹乡”,之后可以坐当地的小三轮或者徒步上山,大概需要走2-3小时。
Five
市区有很多公交车可以直接到达色拉寺,就是打的也算挺近。现在拉萨的滴滴也是很方便了。
一般来说拜寺庙都是在早上,拜完色拉寺可以直接上色拉乌孜山,别忘了带点干粮和水,毕竟山上啥也没有,只有几处“神水”。
Six
有公交可以直达哲蚌寺,哲蚌寺以前可是佛学院,所以整体规模超级无敌大,走一天也走不完,建议带干粮。当然多数时候是没走完就已经屁颠屁颠地回客栈休息了。
Seven
建议是周边游一天,纳木错/羊湖/扎叶巴寺/甘丹寺/楚布寺。
也只能选择一处,因为都比较远,纳木错和羊湖所有旅行社都有一日游行程,也可以直接通过OTA预定行程,而扎叶巴寺、甘丹寺、楚布寺等都可以一大早6点钟左右在大昭寺门口坐车,每天都有来回这些寺庙的车。
从2013年开始一直到现在2017年,每年都要来拉萨,一年来两次,一次来两月也不为过。有空的时候,我想将这几年待在拉萨的时光出个全辑,一篇文章搞定的拉萨生活游记以及攻略,所有的来来去去,所有的相遇相知与相识和相离,所有的我看过的风景和你到过的地方。
有多少民谣都来自西藏,来自高原。
譬如——
谁说戈壁滩不曾有灯塔 谁说可可西里没有海 谁说拉拇拉措吻不到沙漠 谁说我的目光流淌不成河 陪我到可可西里看一看海 不要未来 只要你来
——陪我到可可西里去看海.mp3
我和世界只有一个西藏 两扇庙门六个磨房 九个远方 谁是那第十一位面色潮红的酥油女王
——一个西藏.mp3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