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7
- 收藏73
- 评论4
- 赞30
+1
出发日期/2017/12/06
天数/3天
玩法/摄影 美食 人文
12月6日上午8时22分,备受关注的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简称西成高铁)正式通车。西成高铁起自陕西省西安市,途经汉中、广元、江油、剑门关、绵阳、德阳等城市,最终抵达四川省成都市,该线全长658公里,以往至少需要12个小时的车程,现在缩短至仅需4个小时。
西成高铁。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这意味着啥? 意味着美食之城与历史古都之间的距离只有四个半小时(良心售价:263元);意味着早上在西安古城城墙根儿下吃完一碗热乎的羊肉泡馍配瘦肉夹馍,中午就能在成都品尝一顿地道麻辣的四川老火锅,还有时间到宽窄巷子里慢慢悠悠晃,坐个茶馆儿里喝碗凉茶听个戏;意味着元旦短短三天小假期,就足够你在西安、成都这俩城市痛快地吃喝玩乐一番,体味中国版“双城生活”;还意味着......别废话!这么诱人的旅行,小编都坐不住了,你还在等什么?快跟随小编一起玩转双城吧!
西安。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成都。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永兴坊美食街】
地址:陕西省西安新城区城墙中山门内北侧东新街永兴坊
陕西非遗美食文化街区,是具有明清风格的关中牌坊和传统建筑群组合,这条特色美食街,从关中楼、陕北、陕南楼,到民俗文化体验区、文化墙等有近二十个区位,美食、文化、旅游、购物,一应俱全。在此可以把陕南、陕北、关中的特色小吃一网打尽。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在永兴坊门前,几个不同颜色的金属雕塑十分醒目。
都是来自陕西关中、陕南等地的方言,做成镂空雕塑,成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
因为都是方言音译,所以基本都是不认识的生僻字,只要按下雕塑上的按钮,雕塑下方的音箱立刻会播放出这句方言的读音、英文读法、详细出处和用法。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因为“biangbiang 面”的出现,大家现在对这个字应该不陌生了吧!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走在仿古建筑里,寻觅着自己喜欢的美食,对吃货来说真是种享受!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清一色青灰古砖,枣红色门柱窗棂,图案精美的砖雕,月牙门、古戏楼一应俱全。
这种风格体现了与古城墙历史景观系统的高度和谐,是彰显古城历史文化底蕴的一个“坊”式精品项目。
【西安城墙景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内古城
门票 :上城墙54元,学生票27元,年卡用户免费每天登一次
开放时间 :8:00-22:00,18:00之后只能下不能上
西安城墙景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从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西安的城墙在千年历史长河中有幸得以较为完整的保留,这也成为来到西安必游的项目之一。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大家都说从永宁门(南门)登城墙最方便,有护城河相伴,风景最佳,修建的也最好。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站在城墙上,能俯瞰整个西安市的风光,能看到古色古香的城楼和现代的高楼大厦的对比。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墙上的交通工具及参考费用:
自行车:单人自行车45元/120分钟,每辆每超时10分钟加收5元;双人自行车90元/120分钟,每辆每超时10分钟加收10元;押金200元/辆。可随时在站点租车、退车,但19:00之后只能在南门租车、退车。
电瓶车:每站30元/人,全程120元/人。站点:南门-西门-北门-东门。
租车、乘车站点营业时间:西、北、东门8:15-19:00,南门8:00-22:00。
可以选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这座中国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上,可以体会600年古城墙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但是路面不平很颠簸,需要注意。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看着城墙上密布的城楼、闸楼、箭楼和角楼与现代修建的高楼大厦,让人感受到了古都西安历史变迁与现代的发展,这就是古城墙的魅力。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都说夜晚的古城墙更有魅力,华灯初上,微风吹过,红色的灯笼和灯光,顿有时空交错回到过去的感觉。
【回访风情街】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钟鼓楼广场西侧
回民街西起西安西大街桥梓口,东至广济街的西安古城西北一隅,聚居着约3.2万回族同胞,当地人习惯称那里为回坊。它以浓郁的穆斯林文化和氛围,为古城构筑了一道特异的风景线。西安回族分布集中在“七寺十三坊”,七寺指:化觉巷寺、大皮院寺、小皮院寺、广济街寺、大学习巷、营里寺和洒金桥寺。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鼓楼后面看到一大波人群跟着走就可以看到回民街长约500米左右,过去是繁华的商业街,现在是著名的小吃街。南北走向,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还有很多仿明清建筑的商铺,具有浓郁的清真特色。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虽然大众对于回民街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作为吃货,必须要把回民街列为西安的必去景点。
去回民街的目的是想感受一下那儿的人流及氛围,还想测试下在百种小吃前的自控能力。
事实证明,回民街地区游客居多,小吃价格偏贵,故不建议大家在回民街进行消费!
【西羊市】
西羊市街东临北院门,西临北广济街,东西长400多米。它是西安城内一条传统的历史古街,具有600多年历史,元朝时即已形成,最早叫羊市,以进行羊只和羊肉交易为主。
目前西羊市已经形成了东段旅游服务商业,西段原住居民、原真生活区的格局。居民以回族居民为主,有着浓郁的伊斯兰文化传统。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这条街还有比较出名的麻乃混沌,花奶奶酸梅汤,老米家泡馍……
走到西羊市尽头还有刘记孝腊牛肉 ,东南亚镜糕……
外地游客一般很少会往里面走,但是要知道一个惯例,一般好吃的都在里面 。
【高家大院】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院门144号(回民街内)
门票:纯门票15; 门票+品茶套票25; 门票+皮影戏套票30 ;终极豪华套票 (门票+品茶+皮影戏)35元。可以提前在各大旅游网站预定,价格会比较优惠。
高家大院位于西安回民街北院门清真小吃街上,占地4.2亩,总共86间房,对外开放56间。
高家大院属于坐落在热闹繁华的回民街,但是踏入大院儿的门,所有的热闹繁华都不见了,是独属于这座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经历了民国战乱到建国依然保留下来的榜眼宅第的那份安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高家大院历经百年沧桑,是保护最完整的汉族民居院落之一,被评为文物保护单位。
高家七代为官,现在门头还挂着榜眼及第的牌子。
院子是一个四合院,里面有很多当时的陈设,一看就知道当初有多辉煌,都是红木家具和雕花。
2015年的陕西旅游年卡不包含高家大院,我只是进门口稍稍环视了一下,很喜欢这种喧闹中难得的静谧。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地址:西安市临潼区临潼县
交通:
1.在西安火车站东广场乘专业的国营游5旅游车(306路公交),人满就发车,我们等了不到10分钟。先路过华清池后到兵马俑,华清池6元、兵马俑7元。下车直接绕过停车场就是兵马俑售票处。
2.由临潼区前往,可乘坐101专线、914、915路公车,车程15分钟左右
门票: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秦始皇陵门票实行淡、旺季浮动价格,“一票制”管理;
旺季150元/人次(3月1日-11月底);淡季120元/人次(12月1日-次年2月底);
在校学生和特定人群可以享受门票优惠的政策;
观众往返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秦始皇帝陵两景区参观,可免费乘坐旅游专车。
开放时间:
3月16日-11月15日,8:30-18:00(17:00停止售票);
11月16日-3月15日,8:30-16:30。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原址博物馆,主要包括兵马俑博物馆和秦始皇陵两大部分。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从葬坑,据考古推断,这几座从葬坑象征着始皇生前的宿卫军守卫着陵园,而三座坑是按兵法布阵的,游客现在可以观看挖掘出土后的一、二、三号坑中的兵马俑,其中一号坑为主陈列室,最前面的是前锋,后面紧紧跟随的是步兵、战车,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待发之势,令人联想到当年始皇帝金戈铁马,横扫六合,所向披靡的声威。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兵马俑的售票处离展馆有10分钟左右的步行距离,如果不想走着过去可以在售票处附近坐观光车,5元/位,回程时没有观光车坐。之后凭票可乘坐免费班车到秦始皇陵。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更以一号坑的壮观享誉全球,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一号俑坑是最早发现,也是最大最壮观最全面的。
踏进一号坑时,让人不禁由衷地发出感叹,在缺少机器的年代竟能完成如此庞大繁复的工程,实属奇迹!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兵马俑是边出土边展示的,据说,兵马俑最初出土时通体彩绘,随着时间的流逝碰到空气氧化,才逐渐褪色,直到变成了现在灰头土脸的样子。
兵马俑出土时,因为土堆挤压,全部是碎片,大都缺胳膊、断腿、没脑袋。
文物修复人员先进行修复再进行展示,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个个完整的兵马俑,都是考古工作者后期拼接修复而成。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小雁塔】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76号(西门)72号(北门)
交通:公交在“小雁塔”站下车即到,地铁2号线“南稍门”站下车
门票:免费不免票,凭身份证领取;登小雁塔30元
开放时间:9:00-17:00
小雁塔即“荐福寺塔”,始建于唐代。在漫长的岁月里,小雁塔经受了1200多年风雨的侵袭和70余次地震的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陕西地震,第一次裂开。过了几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来的裂口“神合”了。其后又有两次这样的现象发生。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原来小雁塔有15层,现在保存了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精美的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也是关中八景之一。
这里保留的比较原始,塔表面上还能清楚的看到战争时枪林弹雨留下的痕迹。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小雁塔的门框用青石砌成,门楣上用线刻法雕刻出供养天人图和蔓草花纹的图案,雕刻极其精美,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
塔的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有木构式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明清两代时因遭遇多次地震,塔身中裂,塔顶残毁,仅存十三层。
这个唐代的建筑,经历了时间的巨轮,今天依然屹立在那里,让人不得不感慨啊!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小雁塔公园面积比较大,绿化做得很好,周边十分安静,环境清幽,十分宜人。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西安博物院】
地址:西安市友谊西路72号
交通 :公交或地铁2号线在“南稍门”站下车,再往西走200米就可看到西安博物院
门票 :限额领票参观(需携带身份证);每天向社会公众发放免费参观券3000张,发票时间为每个开放日的9:00-16:00
开放时间 :9:00-17:30(16:30停止入园);每周二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西安博物院位于小雁塔景区内,博物院收藏了西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13万件,其中拥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4400多件,并有相当一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朝代。用于陈列的文物展品,是在这些藏品中挑选出的文物等级高、代表性强、影响面广的文物,是一座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园林为一体的博物馆。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如果说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华夏文明变迁的记录者。那西安博物院就是长安城历代风雨沧桑的见证者。西安博物院给人的感觉是一座珍藏城市记忆的后花园。虽然规模不大,馆内展品也不及陕博丰富,基本以西安本地出土的文物为主,但我觉得内容精致人又少够安静,非常适合细细品味慢慢研究。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钟鼓楼】
地址: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大街
交通 :乘坐公交在“鼓楼”站下车。或乘坐地铁2号线在“钟楼”站下车。
门票 :35元/人/楼(钟楼/鼓楼);钟楼、鼓楼联票50元/人;旺季钟楼敲钟10元3次 ,敲鼓另收5元。
开放时间 :8:30----18:00(17:30停票)。
钟楼、鼓楼被称为“姊妹楼”、“文武楼”,两楼皆建于明代,迄今已有620多年的历史。
鼓楼东与钟楼相望,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比钟楼早建造4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
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楼巍然耸立。钟楼上每天都有编钟表演,而展出的齐白石亲赠书画也颇为珍贵。 夜景时恢弘大气,仿若梦回唐朝。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钟楼位于整个城市的中心点,是古城西安的地标性建筑,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在这里交汇。
钟楼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是中国目前遗留下来的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砖石基座,绿色琉璃瓦顶,大气壮观,所谓晨钟暮鼓。古时晨钟暮鼓报时之用。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如此繁华的中心,幸得这两座楼保存如此完好,以跨越几个世纪的身躯伫立于此,任身边的楼屋、街道、行人不断变迁,始终安详注目于此。
白天来看,并没有什么感觉,夜幕降临,两座楼上的灯光点亮,灯火通明,金碧辉煌,古楼添新装,可谓壮丽华美。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鼓楼所处位置即是西安著名的回民街的街口,人流量较大。
与钟楼同为西安的地标性建筑,位于钟楼的西侧,步行十分钟左右即可到达。
现在楼内仍藏有许多的大鼓、二十四节气鼓、和一些关于鼓的历史展览。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站在鼓楼上能把整个西安市的景色尽收眼底。无论是古色古香的城墙城楼,还是极具现代化色彩的高楼大厦,亦或是熙熙攘攘的回民街,都能看到,感受着这八朝古都西安的历史变迁。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陕西历史博物馆】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
交通 :乘公交车在“翠华路(陕西历史博物馆)”站下车即到。
门票 :免费开放实行“免费不免票”,每天限量限时发放免费参观券4000张(每日14时前限2500张,下午限1500张),发完为止。
散客(凭身份证或有效证件)参观一人限领一票,当日有效,过期作废。
珍宝馆费用20元/每人;唐代壁画珍品馆150元/人。
年票用户在东边网络预售窗口换取免票。
开放时间 :每周二至周日开放,开馆期间,上午发票截止到午休时间,下午13:00以后继续发票;
冬季(11月15日-次年3月15日)9:00-17:30(16:00停止发票),夏季(3月16日-11月14日)8:30-18:00(16:30停止发票);
周一全天闭馆整修(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给我一天,还你万年”。这里馆藏文物多达37 万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 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博物馆浓缩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精华,是展示中国古代文明和陕西历史文化的艺术殿堂。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陕博陈列展出面积5051平方米,展线长1247米,在中央大厅,分上下两层,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主要展览的是秦、汉、唐这三个朝代的历史文物)。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陕博是国内四大博物院之一,馆藏丰富的让人难以想象,馆内藏品包括商周的青铜器、历代的陶俑、最多的是汉、唐盛世时期的文物,这是陕博区别于其它博物馆的最大特色。看到各种文物,从青铜到兵马俑到唐三彩,感觉穿梭在历史的长河里。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展厅是随着年代递进的,从仰韶文化的半坡人到唐玄宗李隆基,既开拓眼界,又温习了历史知识,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发源和历史。
姜寨聚落遗址(模型)。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西周晚期 鲁方彝盖。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西周中期盛酒器 日己觥。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西汉 金饼也称饼金,共219枚。非流通货币,主要用于赏赐和馈赠。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北魏 獬豸 造型很独特。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唐(706-711年)鎏金铜铺首。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唐(618-907年)鎏金铁心铜龙。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唐(618-907年)三彩粉盒。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看着这一件件的馆藏珍品,感觉每一件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细细品味那无声的言语,感受曾经的繁华与盛世。
华清宫遗址芙蓉园恢复项目是陕西省温泉旅游重点项目,于2005年9月27日建成并向游人正式开放了以芙蓉园“静”态观光为主的唐风唐韵浓郁的皇家园林区使华清宫游览面积增加一倍,增添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盟誓”的“长生殿”、温泉神女亭、芙蓉湖、得宝楼、果老药堂、御茗轩等十余处新景观。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上海冷空气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上海冷空气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上海冷空气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上海冷空气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上海冷空气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上海冷空气
【大雁塔南广场】
交通:公交到“大雁塔”或“大雁塔南广场”站下车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大雁塔的南广场最有名的标志是玄奘的雕像,广场宽敞人多,还有天幕的SHOPPING MALL。南广场可观大雁塔正面,又有唐玄奘之雕塑,引得众游客竞相拍照留念。
大雁塔广场夜晚人声鼎沸,是来西安旅游的游客和西安市民茶余饭后、晚间娱乐休闲的最好去处。现代感极强的灯光设计和融满历史沧桑的大雁塔交相辉映,使游人在古老的气息与现代的繁华中恍惚穿梭……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大雁塔北广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广场东路3号
交通 :乘坐公交车到“大雁塔”站下车。
门票 :免费,音乐喷泉(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音乐喷泉表演时间:周一-周五:12:00、21:00(周二喷泉水舞设备例行检修,白天停开);周六-周日:12:00、14:00、16:00、18:00、21:00;冬季(11月-次年1月)喷泉表演晚间为20:30。
晚上的大雁塔相比白天要漂亮得多,站在大雁塔下方,正好能看到音乐喷泉的全貌,即使是12月,看音乐喷泉的人还是不少,但不需要早早就到,提前10分钟就能抢占有利位置。
音乐喷泉是亚洲最大的喷泉,耗资6亿元,晚上八点半准时开始,持续半个小时。整个过程喷泉配合着音乐灯光,水塔相融,总体还不错。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曲江池遗址公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曲江池遗址公园内
交通:504路、609路、24路等公交车。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 :冬季(9月~次年3月):09:30~17:30;夏季(4月~8月):09:00~18:00。
曲江池遗址公园与周边的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等形成1500亩的城市生态景观带。
公园有很多表现唐代社会生活的雕塑,布置在全园各处,或草坪,或广场,或山坡,或水滨,甚至在水中,使公园笼罩在一片浓郁的大唐文化氛围中。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举目远眺,能看到湖心仙岛,波光中依仙岛而设的荷廊恰似一朵盛开的水莲花。
【曲江寒窑遗址公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寒窑路18号曲江寒窑遗址公园
交通:乘公交到:寒窑遗址公园“站。
开放时间:9:00--21:00。
寒窑遗址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大型婚俗婚礼婚仪体验式主题公园。
寒窑遗址公园整体分为三大文化区,集中展示了王宝钏、薛平贵穿越千年的坚贞爱情传奇,分别为:婚庆区、遗址区和商业区,通过各种表现形式全方位展示中国传统爱情文化,经典爱情故事。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这一块主题红墙,刻上了各个爱情故事,从女娲到现代的结婚习俗,从伊甸园到现代婚礼,远观很有特色。
【西安碑林博物馆】
地址: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15号(西安南城墙文昌门内)
交通 :公交“文昌门站”下车。
门票 :淡季(12月1日-次年2月底)全票50元/人,半票25元/人;旺季(3月1日-11月底)75元/人,半票37元/人;年卡用户在5号售票窗口换取免票。
开放时间 :3月1日-4月底:8:00-17:30停票,18:15闭馆;5月1日-国庆节:8:00-18:00停票,18:45闭馆;国庆节后-11月底:8:00-17:30停票,18:15闭馆;12月1日-次年2月底:8:00-17:15停票,18:00闭馆。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1944年,在“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原名陕西省博物馆,建于1944年。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 319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 11000余件,11个展室,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碑林博物馆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是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有篆、草、行、隶、楷各体兼备。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门口的碑林丛和走廊上的画展都是碑林拍照最有代表性的地方。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碑林里面有很多珍贵的名家手笔、真迹碑刻,像米芾、黄庭坚、颜真卿、王羲之等书法大师的作品。如果你是个书法迷,这里真的是天堂,每块碑文上都记录着古人的智慧和事迹。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碑林一室左侧的石刻艺术室千万不要错过,里面收藏了“昭陵六骏”中的四骏,而且都是真品!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碑林博物馆可能在文物价值上不如其他博物馆,但是它的文化价值是非常高的。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是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
【书院门】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二环路沿线商业经济带 书院门步行街
交通:乘公交到“南门”站下,乘地铁2号线到“永宁门”站下,向北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达。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一般晚上十点钟店铺都关门了,冬季会更早些关门。
书院门古文化街,街口有一座古韵十足的高大牌楼,牌楼上方是“书院门”三个金色颜体大字,两旁是“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醒目对联,街道两旁是青一色仿古建筑,街道为青石铺砌。这里能体会到西安不同于别处的城市风景。书院门向东走到尽头便是碑林。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步行街中,各种书画用品,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字画,陶瓷,皮影等等,可以买回去当旅游纪念品。书香气浓郁,热闹而不喧嚣,里面的关中书院,曾经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
馍是炉子烤出来的,和其他家不同,一层层外酥里嫩,酥脆掉渣,口感分明。
买的是肥瘦肉肉夹馍,一口咬下去,汤汁丰盈,这就是我对肉夹馍的完美期待啊!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非常有特色的陕北小吃,颠覆了我对煎饼的认知。肉食主义者直接过滤掉豆腐干煎饼、土豆丝煎饼……
果断点了份酥肉煎饼。煎饼原材料是黑荞麦,营养价值高。
饼薄如纸,银白透亮,吃起来绵软细腻有韧劲,酥肉的内陷,配上祖传秘方制成的蘸酱,简直完美。
其实咬下第一口并没有特别,但真的越吃越欲罢不能。这道陕北小吃很适合南方人的口味。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之前看到有人这样形容这道凉皮,“色白如雪、辣红如血、光润如脂、柔韧筋劲、回味绵长。
”米皮弹软、辣子油香,配以芹菜、油泼辣子、酱油、香醋、味精等调料,味道酸、辣、筋、爽、凉,别有一番风味。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试吃的大石子馍,刚出炉的好香好脆,含有(黑芝麻、核桃、瓜子肉、花生等)10元4个。
小石子馍是红豆沙内陷,饼皮多层起酥,甜度适中,10元7个,买了些带回家当特产分发给亲朋好友。
事实证明,的确是刚出炉的大石子馍好吃,隔天就没那么香脆啦!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很稠的固体老酸奶,还有些碎冰沙,口感很棒。8元一罐200克,性价比分分钟秒杀回民街任何一种老酸奶。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回坊也叫回民街,主要是个田字型街区,大家所提及的各种美味小吃主要集中在北院门、北广济街、西羊市、大皮院这四条街上。牛羊肉泡馍、腊牛羊肉、烩羊杂、粉蒸羊肉、蜂蜜凉粽子、盛氏酿皮、羊肉饼、八宝甜稀饭、糊辣汤、羊肉水饺、韭饼、酸汤水饺、灌汤包子、牛肉拉面、羊肉臊子饸、黄桂柿子饼、蛋花醪糟、水盆羊肉、芝麻烧饼、葱油饼,应有尽有!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来了回坊最最最不可错过的就是红柳羊肉串!我吃过之后才忽然发觉前二十年的那些羊肉串白吃了,相见恨晚!好吃到哭!
现杀的羊肉用羊骨架兜着,年轻的伙计拿着刀子一刀刀割下肉块,手法娴熟又精确。拿起一根红柳枝串起几块羊肉,肥瘦相宜的羊肉在木炭上滋滋的烤着。待烤到羊肉收紧再撒上孜然、辣椒,反复拍打翻面,最后拿着木炭火上走一下,现烤的羊肉串就可以开吃啦~
红柳的清香加上羊肉的鲜美,再来点孜然去除膻味,趁热吃上一口,吃货会感动到热泪盈眶!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biangbiang面,也叫裙带面。是陕西的一种特色面食。去西安之前早就有人和我说起尝尝biangbiang面,只是到了回民街逛了圈愣是没找到biangbiang二字,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biangbiang只是发音,真正的汉字如下☟
这个字,不是图案,而是文字。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文化味浓,这个字确切字型正规字典里查不到,辞海里也没有,外地人更不认识,他是陕西关中地区食的一种面的称谓:叫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Biangbiang二字是代用而已。这个字像武则天自己起的号叫“曌”一样。除了在她的号上,别的地方用不上。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蛋花醪糟!除了羊肉串之外我的最爱。有点像南方的鸡蛋米酒,但是味道比较甜,酒的味道比较淡。来上一碗biangbiang面或者酿皮,再喝上一碗蛋花醪糟,啃上几串羊肉串,美好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吧。
陕拾叁,拾叁寓意西安的十三朝古都历史底蕴,于是冰激凌用了唐朝那么古意的名字改叫“冰酪”,配料里加的那块圆圆的像凤梨酥的酥饼改叫“秦酥”。正确的吃法是用一小勺挖上一口冰淇淋,加上几粒坚果碎,咬上一口秦酥,就着饼的香气和冰淇淋的口味让舌尖感受一场盛宴,待冰淇淋滑入肚子,再喝上一口店内上的热茶,感受冰火两重天的快感。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如果你觉得陕拾叁只是冰淇淋换上复古的名字就显得特别的话,那你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陕拾叁的冰淇淋配方取自陕西各个城市的特产作为新鲜食材:户太八号葡萄、周至无害番茄、黄龙薄皮核桃、佳县有机红枣、白鹿原甜樱桃、土贡梅煎、镇安大板栗,甚至还有一大堆让人惊讶的酱油、菠菜番茄、传统醪糟、中华豆腐味、马达加斯加香草等等等。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这次算是一次集齐十来种特别的口味,有:酱油、菠菜番茄、土贡梅煎、传统醪糟、白鹿原甜樱桃、荔枝等等等,听我细细道来。
酱油:传说中那种甜中带咸的口感让人不知道如何下咽。吃上一口,刚入嘴是一股黄豆的香甜,抿下嘴酱油的咸味就喷薄而出,久久不能散去。如果小伙伴们要点酱油的这个口味,千万不要和其他口味混合。俗话不是说嘛:一粒XXX,毁了一锅汤。酱油的冰淇淋就是这种奇效!哈哈~
菠菜番茄:好像在喝果汁的口感,农夫山泉有点甜的那种。不能说是很好的体验,但绝对是特别!
土贡梅煎: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口味,但是吃起来也是酸酸甜甜,偶尔还可以咬出大块的果粒。
传统醪糟:还是保留了传统的米酒的味道,回味也是米酒的清香,就我个人而言,这款必点。
白鹿原甜樱桃:从冰淇淋里吃出大块大块的樱桃果肉,实在是感动。
中华豆腐:我最最喜欢的口味~可能是我喜欢豆腐的原因,豆腐冰淇淋保留了豆腐那种清甜的口感,吃起来就像在吃豆腐花,非常特别。豆腐口味是爆款,我们去吃了两次,第一次还有,结果第二次去的时候已经卖完了。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吃起羊肉泡馍,你需要先点单付钱。店小二会一溜的端上几个大碗,碗里头搁两块馍。馍是那种实心厚实未经发酵的,掰起来可不轻松。拿起馍慢慢的掰碎,大小自己随意。店小二的意见是需要掰到指甲盖大小,这样泡了羊汤之后才会入味。掰完你的馍拿给小二,这会再下锅煮熟,下一把粉丝,加上几块羊肉片,热腾腾的羊肉泡馍就出锅啦~满满的一碗羊肉泡馍,配上几颗甜蒜再来一杯廖糟,大快朵颐一把~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这才是最终羊肉泡馍的样子。馍掰碎,用羊汤煮透,再加上一点粉丝,最后放上几片厚切的羊肉,热腾腾的羊肉泡馍就成型了~这是大饼叔叔掰的馍,很小很入味~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Ann一人游
路过时隔着玻璃看店员手工一片片进行切片,削出波纹形状的御面,好奇心作祟导致进店叫了一份尝鲜。
可以选择凉拌或爆炒,我们选了凉拌御面。
御面的口感是本次所有面食里我最偏爱的,Q弹润滑有嚼劲,碗里还拌有面筋、芹菜丁、豆芽、胡萝卜、香菜、蒜泥等,混合搅拌配上特别的汤汁,酸辣可口。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久闻大名的定家小酥肉,也许是原先太过期待,真正吃到时有些许失望。
我们要了一份小酥肉和一份米饭,连汤带肉满满一碗,小酥肉用的是牛肉,外面裹着一层面糊,是蒸箱内蒸出来的。
肉条软软筋筋,汤汁饱满,能吃出有花椒麻麻的味道,太油吃到最后有些腻,真心没有传说中的惊艳。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地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停车场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在西安,我们还吃了顿重庆小面,对面食真是无比热爱啊~
招牌大肠面,微辣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招牌牛肉面,微辣,我觉得很辣,但很爽,吃完整个人都热血沸腾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歧山臊子面,干拌的,面条口感一般,但是我喜欢的面条类型,调味不错,酸酸的很开胃。
地道的西安菜。整只鸡油炸,外皮酥香可口,鸡肉很嫩但偏淡,蘸上配的辣椒面食用味道好些。
鸡的下方还有咸香味的脆饼,我挺喜欢。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端上桌时就能感受到这碗菜超实在,满满一大碗。内容很丰富,老豆腐、自制肉圆、肉皮、午餐肉、蔬菜……
真是应有尽有,整一碗大杂烩。吃的时候觉得鲜美,之后嘴巴好干,定是狠下了不少调味料啊~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地址:小寨东路8号(灯具城对面)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号称3.8米一根,擀的薄而宽,一根面就是一碗面。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一碗面搭配两碗蘸汤,一碗是酸辣的红汤,一碗是咸鲜的白汤,两种口味都很特别,面还算有韧劲。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烤的恰到好处,香脆的口感就着枣子的微甜,很不错的搭配。
6碗小面,酸酸辣辣很是开胃,一口一碗。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真心很好吃啊~烤串鲜嫩多汁,还有点焦香味。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西安的油泼辣子不管放到哪道菜里,我都觉得好吃,这道鱼非常好吃,但咸也是必须告诉大家的。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Ting酱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人民公园,成都也不例外,公园里有家百年的鹤鸣茶馆,很多老成都人清晨除了到公园晨练外,都会来此点上一壶盖碗茶,拿上一份晨报,在说说笑笑中开启悠闲的一天。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变的是那漫着蓉城味道的盖碗茶,改变的是这些茶客们已经都用上了智能手机来关注天下大事。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这竹椅子也是老成都茶馆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竹制的椅子和方木桌也非常相配,这也是老成都茶馆的标准配置,很多竹椅子已近被磨得蹭亮蹭亮的,如同古铜一般,散发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杨柳树下,坐在细雨绵绵的人工湖畔,品一杯清香的盖碗茶,也是分外的安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在高档茶楼茶馆林立的今天,鹤鸣茶社俨然已是成都最具“川西民风古俗风味”的茶馆,这里是老成都茶馆最为浓缩的一部分!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随处可见的来此晨练、散步的市民,其中老者居多,和整个景区浑然一体,静静地拍照,不忍打破这片宁静!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滴滴雨点落在地面上,溅起小小的水花,时间就在这淅淅沥沥的春雨中不断流逝,倒也让这原本热闹的人民公园多了一份淡雅宁静。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人工湖畔,烟雨朦胧、到有一番江南水乡三月烟雨天的意境,雨中漫步,少有的清静闲散!
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浣花溪畔,现存的建筑是历代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所建,这里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进入杜甫草堂正门,跨过石桥,是一座通堂式敞厅,高朗明亮,气势不凡。中间是杜甫的雕像,两壁悬挂有一幅意深语工的长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原为清代顾复初撰书,惜早已不存,如今的所见墨迹为解放后由著名书法家邵章补写。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这身处闹市却又环境清幽的草堂也或许正是我心中的人文圣地,这里应该能找到老成都的人文精神!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因杜甫曾作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工郎,故称杜工部,祠由此得名。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阴雨绵绵,走在草堂中感觉自己去的不是成都而是江南,不过这细雨朦胧、古朴幽静的意境倒也是很配这杜甫草堂,能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气息!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清晨、微雨,跟着前行的老者,感觉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没有了世俗的纷扰与喧嚣,唯留一颗淡然静谧的心!这是这次草堂之旅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清晨的草堂,九曲桥边,游客稀少,身处闹市也能远离城市的嘈杂,拥抱大自然享受这份独有宁静!当然草堂作为成都热门的景点,要想享受这份宁静还得趁早!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这么清幽的环境下,不受任何干扰,来此晨练应该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每天清晨,提着鸟笼漫步公园,这或许正是和老伴退休后最浪漫的事。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草堂的绿植覆盖率很高,其中又属这竹林最为密集,处处都能感受这“竹径通幽”的景致。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沿着这些鹅卵石铺垫的小道来到一片稍微宽阔的水面,整个杜甫草堂水景呈散点布局,水路迂回曲折,动静结合,水光波影,相映成趣。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重新修建的茅草故居,仍然还原了当时简陋的生活条件,当年经济拮据的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选择在浣花溪边,依水而居,虽屋简却别有雅致。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少陵碑亭是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内有一石碑,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笔力浑厚,笔姿秀润,是果亲王允礼所书。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位于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泥与火的艺术,巴蜀的陶瓷发展浓缩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生动形象的汉代陶塑、多彩多姿的宋三彩俑,到别具一格的青羊宫窑……无不展示出巴蜀陶瓷自然质朴的魅力。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四川博物院收藏了大量张大千先生画作,尤其是临摹敦煌壁画。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200余幅,四川博物院收藏了183幅。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每到一个城市在地方博物馆感受下这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行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都说不到锦里就等于没到成都,来之前对这里的商业化氛围也早有心理准备,不过来了倒也发现这里除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是能找寻到很多古代西蜀街市的韵味!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锦里紧挨着武侯祠,入口并不起眼,最多像一个大户人家庭院的大门,入门口和阁楼两侧挂满了红色的灯笼,喜庆的节日气氛!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街道的两侧是青色的砖墙和仿古的雕花木楼,倒也是古朴雅致。木楼里是一些时尚又或是小清新的小店!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都说锦里是古成都的缩影,是成都民风民俗的一面镜子,在这里能看到很多专属于巴蜀文化的标签!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现在也只有这些古老的商业街区才能再度重温这些即将消失的民间手艺。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小吃街美食林立,兔头、蹄花、钵钵鸡、龙抄手、凉面、糖油果子......几乎涵盖了绝大多数成都的特色小吃。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如果说在锦里体验了一场民俗文化和美食之旅,那接下来迎接我们的将是一场西蜀文化的视觉冲击!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川剧中最有名的技巧又属变脸,因此到成都看一场地道的川剧也是必须的!中华梨园老戏台应该说是成都最为正宗的川剧场所,这里全方位展现地道西蜀民间绝艺和经典戏曲,要知道川剧可不仅仅只是变脸!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演出在晚上8点,出场前演员们的化妆间是对外开放的,在这里可以感受演员们幕后准备过程!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同时这里还给游客提供有偿的化妆穿戏服体验,游客们可以挑选自己喜欢角色的服饰来装扮自己,留下精彩的瞬间!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正式的演出在喜庆的开场锣鼓中揭开序幕,首先出场的是川剧折子戏《穆桂英挂帅》,外行看门道,演员们的服饰色彩华丽,演技也是细腻精湛,控制有度,表演非常到位!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川剧折子戏中,《铡美案》《包公赔情》等这些包公戏是最受观众欢迎的,只能说舞台上演员真的是职业级的,把人物塑造的非常丰满,能感受到每一个人物丰富的内心情绪!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滚灯"是川剧小丑剧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川剧中久负盛名的独门绝活。这也是所有演出中我觉得最轻松的,演员们语言诙谐,不拘一格,处处令人捧腹。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变脸吐火”其实不用多介绍,在成都的很多茶馆和小剧场都能看到,魔术般的技法,瞬息间变化 脸谱,更与吐火神功的诡异结合,是川剧中刻画人物最有力、最浪漫的艺术手法。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在中华梨园看一场“变脸吐火”表演还是很过瘾的,不管是从阵容规模还是专业性,对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能够感受到这独一无二的神秘绝技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来成都少不了看一场传统川剧,在蜀风雅韵梨园老戏台,从传统川剧、手影戏、滚灯、木偶戏到川剧变脸吐火,都能感受到西蜀戏剧的宽博鸿达和回味无穷!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清晨的宽窄巷子还没有感觉到太多的商业化,有很多当地人来此散步遛狗,开始他们平凡的一天!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宽窄巷子的沿街传统特色立面保存基本完好,其中以院门的形式最为丰富。每家每户的大门呈现出不同风格。加上黑灰墙与小青瓦做的窗花,整个街道的主调呈现出清代的特征。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这里有由很多的巷子连接而成,体现了戏本胡同街巷的特色,不过横平竖直倒也不会迷路!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拴马石,位于窄巷子32号门头的老墙上,离地约1.2米。已风化斑驳,是宽窄巷子仅存的三个拴马石之一。百年前这里曾是北方满蒙八旗及家属的居住地,有骑马出行的习惯。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不同材料、不同朝向、不同尺度,不同材质的大门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加上黑灰墙与小青瓦,这保留完好的的清代街区,从细节上再现了老成都的生活韵味。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窄巷子除了展示了老成都的市井和院落文化,这里还驻扎了很多被颇有格调的酒吧、餐厅、咖啡馆.....这里也成为成都“慢生活”的代表地!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大熊猫基地可不仅仅只有熊猫,整个基地其实更像一个绿色的生态公园,沿着观光线路我们首先来到了天鹅湖,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偶尔游来2只黑天鹅,也让整个湖面生机盎然!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常年气温低于20℃,喜冷怕热。所以在这个季节景区给漫山的竹林所覆盖,倒也不失凉爽和清新!整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个基地一共饲养100 多只大熊猫,这里也模拟了野外栖息的生存环境,不过从幼年到亚成年再到成年大熊猫别墅区,展示给游客的大熊猫可没几只,好不容易每个别墅区放了2-3只大熊猫,要么在睡觉要么躲在深山老林里,要一睹国宝的芳容还真是不容易!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熊猫不够孔雀来凑,这孔雀就可比熊猫大方多了,游客越多越开心,展开自己美丽的羽屏,炫耀自己的美丽!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好不容易发现两只熊猫,一只躺在饲养台上,一只挂在树丫上,一动不动,一看就是好吃懒做的黑白胖子!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好不容易在饲养人员美食诱惑的情况下,才给围观的游客们来了一场“爬树秀”,看样子唯有用美食才能唤醒这吃货!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胖归胖,这老祖宗传下来爬树的技能一点都都没丢,我算是服了!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都说熊猫喜欢吃竹子,其实非常挑剔,他们吃的是茎芯。一大捆新鲜竹子送给他们之后,他们先中间折断,然后像糙汉子啃甘蔗皮一样把外面的皮剥掉......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直奔春熙路,这里是成都最古老最繁华的商业街道之一!
华灯初上,夜色阑珊,感受这个城市慢门下的流光溢彩!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这里应该是爱购物妹子的最爱!非常集中的购物区,老牌商场、时尚的、小清新的这里都能满足你,春熙路还连接着太古里和IFS。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一趟成都之行不拍些夜景显然是不完美的,选择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安顺廊桥和天府广场。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安顺廊桥还有周边的建筑在水面折射出美丽的倒影,与宁静的自然相映衬,是那般和谐与舒适!金子般的色彩也是让这里的夜晚更加梦幻,路过的行人不禁驻足于此,陶醉于其中!
天府广场,对于成都人民来说,地位堪比北京天安门广场。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毛爷爷的雕像永远笔挺地伫立在天府广场中央,祈福着这座城市。晚上的广场也是一片灯火辉煌,不失壮观。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成都被世人誉为天府之国,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天府人!
晚安成都,这里晚上的美和白天绝然不同,这里的夜色,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清晨的武侯祠肃穆而又幽静,无论是门口的石狮子还是大门口“汉昭烈庙”的牌匾,都能感受到历史沉淀出来的一种特有的韵味。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汉昭烈庙就是武侯祠,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君臣同庙,极为罕见。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武侯祠几经战火焚毁,现在所存是清康熙年间在废墟上重建,形成了前君后臣、一庙二殿的建筑格局。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刘备殿在前,诸葛亮殿在后,两者布局在南北向的一条中轴线上,构成了一个完整典雅的五重建筑群体。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这里能看到两条对称的长廊,在武侯祠,蜀国的重要人物都有塑像。其中,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有专殿,其余的重要文官与武将,则分别塑在这文武廊。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两壁还书着诸葛亮的两篇名文,左为《隆中对》,分条缕析,犹知数十年以后的天下之事;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词,一表忧国忧民之心。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武侯祠内古木参天,树荫蔽日,清静幽雅,再加上古色古香的房屋、造型别致的亭台楼阁,清晨,漫步其中,心情很是舒畅!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李先念所书“武侯祠”三个金色大字的匾额还有那些精致雕刻的栏杆,到处渗透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这里的建筑和长廊相互连接,曲折迂回,拍着拍着已经不知身处何处,只见有一片荷花池绿水涟漪。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在武侯祠遇到这满池的荷花真是份意外的收获!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每年都会拍一次荷花,不过还属这次武侯祠的荷花最美,在这么一个人文景观荟萃之地拍荷花,感觉也带着别样的人文情怀!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从诸葛亮殿出来西侧是刘备墓,史称“惠陵”,是由诸葛亮亲选宝地,葬刘备于此。陵前有规模较小的神道为清代所建。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惠陵与武侯祠主要建筑一样亦为坐北朝南,紧邻在汉昭烈庙与武侯祠西侧。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惠陵与武侯祠之间有红墙夹道相连,相信每一个来武侯祠游客都不会错过这著名的红墙竹影!其实没来成都之前,也正是因为看到这红墙才知晓了武侯祠!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最爱武侯祠这片“红墙竹影”,曲折迂回的红墙,加上阳光透过竹林映射在墙上斑驳的树影,成都著名的锦官深处——“红墙竹影”就在这里!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阳光洒在茂盛的枝头,印出斑驳的树影,让古墙多了一份历史的庄重。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红色、绿色、还有依稀可见的蓝天白云,三种色调原来可以这么和谐的处于同一幅画面之中!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幽深的竹林与蓝天相接,因为阳光的缘故,竹叶的颜色不尽相同,从墨绿、深绿、浅绿再到透着金黄的绿色,犹如水墨画一般!
一路逛到远洋太古里,从春熙路到太古里,一路能感受到越发时尚的气息!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太古里紧邻大慈寺,建筑保留古老街巷与历史建筑的风格,这里没有太高的建筑,2-3层的独栋建筑,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与格栅配以大面积落地玻璃幕墙,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这里大牌云集,但又不会给人太重的商业味,质朴素雅的建筑风格和触手可及的天空,给我们不一样的购物体验。
成都的美食有多少,一口气是说不完的。那些特色小吃,钟水饺、担担面、赖汤圆、三大炮、伤心凉粉、龙抄手、兔头、蛋烘糕、串串香、蹄花汤、肥肠粉、酸辣粉、钵钵鸡、糖油丸子、牛肉焦饼、锅魁等等,琳琅满目,各味俱全。名满天下的川菜就不用提了,还有那与麻将齐名的火锅文化,香中带辣,辣中还有麻,吃得爽口又淋漓尽致。而如果你对成都很了解,对成都美食有研究,更是少不了到成都街头去寻找那些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苍蝇馆子”,在窄小的餐馆里,形象全无地去吃那最最地道甚至霸道的成都特色菜。
陈麻婆豆腐,大名鼎鼎的“豆腐专家”,据说创业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其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富川味特色,在她家点一份麻婆豆腐那是必须的。一碗米饭,一份陈麻婆豆腐,就可以吃得酣畅淋漓了。而在陈麻婆豆腐店里,也是你品尝正常川菜的一个好途径。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点了牛肉的麻婆豆腐和宫保鸡丁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先说麻婆豆腐吧
端上来的时候还是咕嘟咕嘟的冒泡呢
看上去小小的一碗,尝了一口,嗯!满分!!!!好好吃,很入味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宫保鸡丁看起来不太好看,平时吃的都红红的,这个的样子更像酱爆鸡丁
不过尝了一口我就惊艳了!!棒啊!!超级合我的口味!!!!
因为不喜欢吃饭的时候吃到甜味,这个正好,是又麻又辣,但是不甜,简直惊喜啊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地址: 西月城街25号
营业时间: 8:00-20:30
当地的一家老字号店,还保持着曾经的水准。有种“老成都味道”。各种豆花都十分热销,料足,干净,味道好。冰醉豆花尤其出彩,大热天里来一碗,那个消暑啊!甜水面也很筋道,甜、辣、咸的比例恰到好处。虽然人气高需要排队,但很快就能入座。看到店内那么多的当地食客就知道这家店的口味有多正宗啦。
本店特色美食
夫妻肺片 , 煮凉粉 , 甜水面 , 素椒杂酱面 , 粉蒸牛肉 , 蒸牛肉 , 红糖粽子 , 钟水饺 , 红糖豆花 , 红油水饺 , 素椒面 , 酥肉豆花 , 馓子豆花 , 冰醉豆花 , 绍子豆花面 , 撒子豆花 , 豆花粉 , 小笼蒸牛肉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进门先点餐付钱再坐下,点了一份撒子豆花,一份钟水饺,一份甜水面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撒子豆花是我最喜欢的了,如果按我的大白话说的话就是辣味的豆腐脑
不过是香辣的,不是特别特别辣,加上上面的撒子,焦脆焦脆的,非常好吃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地址: 文殊院街35号
此类小吃,无论南北东西,全国皆有名食,如天津的锤鸡馄饨、湖州的大馄饨、绍兴的虾肉蒸馄饨、无锡王兴记馄饨、广州的鱼肉云吞、四川有成都龙抄手、重庆吴抄手、温江程抄手、内江鸡茸抄手、万县的海包面等,知名度都相当高。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要了一个牛肉锅盔9块钱
真后悔就买了一个,跟之前宽窄巷子里买的那个军屯锅盔一比,简直是卖家秀和买家秀啊
居然有这么多肉啊!!味道好好啊!!锅盔好脆啊!!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三大炮是四川地区著名的汉族特色小吃。三大炮如“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响声,分为“铁炮”、“火炮”、“枪炮”,故名总称“三大炮”。三大炮的主要食材为糯米、红糖、芝麻、黄豆,口味香甜。三大炮非凉食,卖时将舂好的半成品糍粑装入锅中至火炉上以微火保温,吃时现做。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在网上找了一个吃兔头的顺序
1 如果是麻辣兔头先用嘴充分吮吸兔头上面红亮亮的辣椒油。
2 从嘴巴的位置把兔头掰成上下两半,放下头顶的上半部分。
3 先吃下半部分脸上的肉,这是整个兔头肉最多的部分,吃下它就要开始整个兔头的挑战之旅咯。
从下巴处顶起舌头,吃掉。
4 检查整个下颌骨还有没有剩余的头,吃掉。
5 拿起上半部分,底部朝上,用拇指的指甲扣取口腔上部有褶皱的部分的头,吃掉。
6 使头顶朝自己的口腔,兔头与牙齿平行,找到颅骨顶囟门的纹理,轻咬并吮吸(通常没进过冰箱的兔头颅腔内有一颗饱满的脑花儿,在卤制的时候会有适量有滋有味的油在里面)吃掉。
7 将剩余部分掰成两半,分别吃两边的眼球,眼睑(泪腺的部分有坨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肉),吃掉。
8 当然根据个人口味不同,也可以选择鼻腔内大量可以嚼碎的部分,吃掉。
9 最后,先吮吸美味的十根手指,我们可以骄傲的把白森森的骨头放在桌子上,喝口水,歇口气,再来挑战下一个。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大家一定要看准这个牌子哦,千万别找错了
因为这一路过来我看见了四五家老妈蹄花,都说是正宗,都说是总店,真是晕
所以大家千万别找错了
地址:东城根街13号店
营业时间: 全天 周一至周日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要了一碗招牌蹄花,一份夫妻肺片
蹄花27一碗,挺大的一碗,给一份辣椒酱
夫妻肺片26一份,也是很大一份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地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满分满分!!!!!!
先喝了一口汤,浓郁!又吃了一口猪蹄,这才叫入口即化啊!
但是光吃猪蹄稍微有一点腻,蘸着辣酱尝一口,我的天!!好吃的飞起来!!这辣酱也太好吃了吧,特别的香,但又不是很辣,特别的提味解腻
很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猪蹄了,一下食欲大开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夫妻肺片也是特别的好吃
味道浓郁但又不是特别的重口,咸淡和麻辣味都非常合适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地址: 浆洗街街道12号(浆洗街分场)
营业时间: 11:30-21:30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椰奶味的吸粉,里面是椰奶和类似果冻的东西
挺喜欢的,不太甜,而且是香浓的椰子味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棒棒莴笋
看起来有点油,不过辣椒的干料非常提味,裹上辣椒一起吃,好味!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左边是焦粑鸡爪,右边是溜粑鸡爪
左边的一般,太干了,右边的很好吃,软烂入味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这个斗鱼是最爱了!!!!!
超级喜欢!!!!!!!!!!!
应该是芒果布丁一类的,但是又不会太甜,果香浓郁,样子可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地址: 永盛南街7号附6号
营业时间: 午市12点至2点;晚市5点至10点半 12:00-22:30 周一至周日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招牌干碟,器皿是小熊样子的煎蛋锅,挺有趣的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掌中宝
就是鸡爪子中间的那块肉最后的地方,还有一点脆骨
跟那些调料一起吃,很好味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兔腰
小小的,本来担心会很腥,但是吃起来完全没有
还是挺好的,不过我还是喜欢多蘸些干料一起吃,提味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地址: 新鸿路十字路口新鸿医院对面
很多人在吃早点,也很便宜,大包子2块钱,小包子1块钱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地址: 草堂北路17号
营业时间: 11:00-24:00
自选串串,五毛钱一根签子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makiyu7989
到成都,肯定少不了那火辣辣的红油锅!成都的第一顿放在了坎上坎老火锅,事实证明这是整个行程中最让人回味的......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话说这坎上坎火锅还是源自与重庆,地道的全牛油火锅,都说四川的火锅味香醇厚,入口难忘,还不易上火,作为一个江南人士前两点完全认同,但结束三天火辣辣的川菜之旅还是上火了!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鸭肠、鸭血、毛肚、黄喉,还有冰粉和红糖糍粑......一个都不能少,在成都的每一天发现都少不了这火辣辣的红油锅!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特色的冒鸭肠、冒毛肚,很有嚼头,好吃的停不下来,从成都回来走过自己城市很多的串串店,都很难找寻到那份专属的味道!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图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Nazario罗尼
这家店的微辣比坎上坎的辣多了,吃到一半就觉得胃火辣辣的,里面的香菜牛肉特别的嫩,还有现炸的花椒酥肉必须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