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3
- 收藏35
- 评论3
- 赞11
+1
出发日期/2016/01/08
天数/16天
人均费用/3400元
人物/情侣
玩法/古镇 购物 摄影 美食 人文
在上海的两天,我们去了上海博物馆,去外滩拍了夜景,为此我们还吵了一架,第二天一早去外滩拍日出,退房后去上海南站寄存行李,然后走了武康路-上海交大-徐家汇,地铁交通大学站的英文居然是Jiaotong University,发现很多房子伸出很长的晾衣杆。
Z258次列车从上海南站始发,经过杭州东站,驶往重庆北站。非要坐火车不坐飞机的原因是之前退票已经损失那么多钱了不能损失更多,而且1月春运的机票已经不是12月淡季的价了。非要坐这趟车的硬卧是因为不走湖南走湖北,比K字头快很多,又不用像动车一样整个白天在路上,夕发午至,又快又便宜。非要去上海坐这车的原因是它杭州到重庆的票卖完了。
列车提前大概半个小时早点到达重庆北站北广场,刚上车就不断有人在问这车是到南广场还是北广场,去之前就了解到重庆北站很坑爹,经历过才知道远比我想象的更厉害。我们花了很久很久想找个寄存行李的地方但还是没找到,取完票又花了很久很久找轻轨站,然后背着全部行李走了很久很久到了轻轨站。还是跟在杭州一样,走到最后一节车厢处候车,然后来的居然是6节编组,到我这根本没有车厢了,难怪这么空。好嘛,往前挪两节车厢,继续等下一班,超级挤,即使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我也果断淡定的跟某人说等下一班,然后居然来了辆空车。就这样到了观音桥,把某人安置在德克士,我去家乐福,买完东西发现该回重庆北站了,本来我是打算利用上海-重庆和重庆-成都之间5个小时的空档好好逛逛观音桥的。
然后我对重庆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也就停留在“有到重庆北站南广场的乘客请在重庆北站下车,有到重庆北站北广场的乘客请在龙头寺站下车,有到龙头寺汽车南站的乘客请在重庆北站下车,有到龙头寺汽车北站的乘客请在龙头寺站下车”。我对重庆的印象并不很好,棚户区和高楼大厦、晚上阴森的步道和璀璨的夜景灯光等种种矛盾,学香港也不会是香港,也许这就是重庆。如果你来重庆看夜景,我也许不会推荐你来,但你要是想感受山城特色,那重庆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洪崖洞、长江索道、轻轨、扶梯,以及即使仅仅只是置身重庆街头,都是不错的体验。
前一天从重庆到成都的时间是晚上8点不到,订的布丁成都东站店,步行大概30分钟不到,方便第二天一早赶车去乐山。一出站有非常多的拉客住宿,多在附近小区。此时的成都东站不像当时的厦门北站,不是荒无人烟的样子,所以也不需要特别害怕。这家原为英明大酒店,加盟布丁,所以当时一开始居然没认出来。起床退房,步行到站,检票上车,天还没亮。虽说都用北京时间,但从理论上说,重庆、成都都处于东七区,所以会比杭州、上海晚一个小时左右日出日落。8点过后,日出,没坐在日出的一边,只能拍拍自己这一边的景色,村庄农田林地被雾气笼罩,也很美啊,手机随手拍就是一张好照片。8点35分,成绵乐城际经过65分钟的行驶,到达乐山站。
站外有直达乐山大佛景区的旅游专线,5元/位,没看到过相关资料,不知是否官方运营。我们还是选择在上图区域乘坐公交3路,1元/位,经过市中心的许多站点和岷江大桥后,在乐山大佛站下车,如需在游客中心寄存行李,则需提前两站下车,游客中心到景区门口步行大概10分钟,景区门口也有私人商铺可寄存。乐山大佛分陆路游和水路游,水路游船票70,可观大佛全景、睡佛和三江,我们选择陆路游,门票90,含乐山大佛和乌尤寺,保险5元/位自愿(保单上都没有名字,就youke1 youke2这样的,买了保险有用吗),需不需要讲解就看个人需要了,导游证不带团应该是不免票的。
乐山大佛地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峨眉山-乐山大佛于1996年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跟六和塔的功能类似,修凿乐山大佛是为了弘扬佛法和减杀水势。佛像开凿于公元713年,当时海通和尚募化钱财用于开凿大佛,佛像动工后,地方官前来勒索,海通严词拒绝“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地方官以为他只是说说“尝试将来”,海通从容“自诀其目,捧盘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在佛像修到肩部时,海通圆寂,后在章仇兼琼和韦皋的支持和领导下修凿才得以继续,历经90年终于完工。大佛通高71米,被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弥勒佛是未来佛,象征未来世界的光明与幸福,所以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选择了弥勒佛,而乐山大佛与大多寺庙中看到的大肚弥勒(按五代契此和尚形象塑造)不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说他有中国特色,是因为他与印度佛像不同,除了面相具汉族人特点外,壮实的双肩和饱满的胸脯也是唐代以胖为美的体现。
旺季,尤其是节假日,参观乐山大佛一定要赶早,不然就要排队,在栈道上你想拍个照被后面人催,前面人拍个照你还得等着。我们看完大佛还早,没打算去乌尤寺,就在景区随意逛逛。我们来到了苏宅,噢不,是苏园,跟梅长苏无关,跟苏东坡有关。然后我们看了灵宝塔,结构和风格与西安小雁塔相似,相传海通法师骨灰安入此塔。回游客中心取回行李,我们又回到了高铁站,乘坐城际列车继续前往峨眉山。
乘坐城际列车前往峨眉山,二等座11,一等座13,也可以在乐山客运中心或肖坝车站乘坐汽车前往峨眉山报国寺客运中心,票价与城际差不多。要不是在高铁乐山站等了一个多小时,其实十几分钟就到了高铁峨眉山站,所以算好时间很重要(其实有时候也很难算,比如说岷江大桥堵车)。高铁峨眉山站到峨眉山脚可以乘坐公交5A,票价1元/位,步行也在30分钟以内。如果想通过纪录片了解乐山大佛和峨眉山,在这推荐几部:①世界遗产在中国-峨眉山和乐山大佛,②探索·发现-乐山大佛,③神秘的大佛。
个人认为,跟我们一样峨眉山坐观光车2日游还是住山脚一晚和金顶一晚比较合适,没必要住中山段清音阁等景点附近,而且还是提前订好住宿为佳,对车站拉客住宿的直接无视就好。我们入住的是峨眉山富华酒店,总体来说性价比不错,老板解答了我们在行程上的疑问,推荐我们去交大东门吃饭性价比比较高,可以免费拿登山杖上山(不过我们是自备的),也可以免费寄存行李。入住后,我们先去了报国寺,建议这一天游玩低山段,到得早一些的可以走多一些景点,低山段的寺庙门票都不包括在峨眉山门票之内,门票基本都在个位数,再有空还可以泡泡温泉。然后我们去吃饭,选了好久选中老峨眉土菜馆,点了青菜圆子、铁板豆腐、竹筒排骨,菜上来以后证明我们没有选错,量足又好吃,铁板豆腐有些辣,上来的时候还冒着热气,青菜圆子简直是一脸盆,刚好可以解辣,一顿饭吃下来大众点评闪惠支付居然才66块6,超值。
报国寺客运中心乘坐观光大巴前往雷洞坪,全山往返车票跟门票一样两天有效,票价90,上山只能先到雷洞坪,如果要先游中山段,则需要购买到五显岗或者万年寺的车票。从报国寺客运中心到雷洞坪停车场需要大概两个小时,中途车需要加水,加水处有洗手间,同时也是购物点。之后会在零公里停车场停车,所有游客都要下车购票检票,门票2个自然日内有效,首次进山时会在检票门闸机采集面部影像,各核心景点都会再次检票并进行人票对比,一致才放行,否则就作废,所以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票。峨眉山旺季门票185,淡季110,淡季为12月15日到次年1月15日这一个月,猴年属猴的免费,保险跟乐山大佛一样。导游证不带团不可用,峨眉山有武警在检票处,网上有这样的描述“武警身体往前一挡,军礼一个,手往售票处一指‘请买票’”。
检票后原车原座,所以要记好车牌号。零公里到雷洞坪的路上就开始下雪,车还会再停下来一次绑防滑链。到达雷洞坪停车场后,不管是索道还是徒步上山,都必须先步行到接引殿。冬天,尤其是雪天或有积雪时,一定要备好一次性雨衣、登山杖、冰爪、手套、帽子等装备,这些都可以在山脚买,冰爪5元/副,也可以在雷洞坪租,但租金蛮贵的,还需要上百的押金,一旦丢了就要不回押金,也有大衣可以租。我们各种装备都是自己带去的,冰爪是淘宝买的,八九块钱一副,质量会比那边的好一些,而且以后还可以再用。雷洞坪到接引殿这段也是猴区,进入猴区不要手提塑料袋环保袋等,包包拉链要拉好,以防猴子抢包,拍照什么的都要远距离,以防猴子抢手机相机,要是有猴子到你身上,千万不能尖叫,登山杖也有防猴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备好,不过猴子是保护动物,千万不要伤了它。全副武装之后,就一路欣赏雪景吧。
我们走走停停大概40分钟后到接引殿,可能因为雪正在下,太冷,所以没见到一只猴子。到接引殿后可以乘坐索道上金顶,金顶索道票价旺季上行65,下行55,淡季上行30,下行20,淡季时间与门票一样,只有12月15日至次年1月15日这一个月。我们决定徒步上山,索道下山,这样既能看看沿途的景色,又在下山时防止冰雪路滑,也有不同的体验。跟我们一样徒步上金顶的游客,看到上图“金顶由此去”的牌子后,按所指方向走到接引殿后继续徒步就可以了,我们从接引殿经过太子坪到金顶大酒店一路赏景一路拍照走了大概两个小时,越到后面因为海拔比较高容易缺氧,而且穿着雨衣透气性不好,出汗再遇冷会感冒,所以会走得更慢一些。不过放心,峨眉山最高海拔3099m,不会出现严重高反。
入住金顶大酒店听涛小居(经济型),在金顶景区只有金顶乡怀里酒店(离索道最近)、金顶大酒店和金顶山庄(离金顶最近),我们入住的金顶大酒店除了经济型房型外也有舒适型和豪华型,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建议提前网上预订。有热水,有暖气,有网络,有窗,我们278一晚的标间,在山顶来说,尤其是比起黄山,性价比应该算比较高的了。休息后,上金顶看看。
雪一直下,雾也很大,回房间休息,又到了饭点,我们又出门觅食了。美食林(也属于金顶大酒店),我们60块钱点了两份饭,饭可以加,管饱,也有套餐可以选择,价格在山顶来说不算太贵,除了美食林也有摊位可买方便面等,价格比山下略贵。到峨眉游玩,在金顶住宿,还是建议自己带一些干粮。吃完饭又出去拍照,夜幕下的雪配以灯光,只能怪我技术太差表现不出来当时的美。回到房间,就算暖气开到最大,也觉得略冷,下午精虫上脑想跟某人爱爱的想法顿时就没了。
来峨眉山住金顶一个目的是看日出,前一天办入住时前台就提醒8点左右日出(其他月份请参考上面的图)。这一天虽然日出希望渺茫,但大家还是都早起来到金顶。最终还是没能等到日出,但积雪经过一整晚比前一天厚了许多,又拍了很多美美的雪景照。对于日出和云海,甚至佛光和圣灯,峨眉山这四大奇观,个人认为对远道而来的游客来说还是凭运气,我们能做的就是有个好心态,看到了微笑面对,没看到也没什么,毕竟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力量,这就是我们该敬畏的神奇的大自然,中国人有句老话“来都来了……”所以,峨眉山,我们下次再约。
走之前,再上一次金顶,再来一波照片。
10点左右退房下山,坐索道到接引殿,步行到雷洞坪,下山要特别小心防滑,前一天上山的时候看到很多人穿了冰爪却还是滑倒了,雷洞坪坐车到五显岗,中途也会停车加水,再停万年停车场,然后是五显岗停车场,这里可以游览清音阁景区,我们就走到一线天,然后原路返回,说实话峨眉山的猴子听起来我就觉得略怕,所以没有走到猴区。
成都行程的第一站是四川博物院。四川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周一闭馆,免费不免票,参观券是一张树叶形的书签,检票时会在叶柄上打个洞,可以穿线,这是见过最用心最实用的参观券了。基本陈列有陶瓷馆、巴蜀青铜馆、工艺美术馆、书画馆、张大千书画馆、万佛寺石刻馆、四川汉代陶石艺术馆、四川民族文物馆、藏传佛教文物馆等。藏传佛教文物馆后面会重点介绍,其他馆展出的文物和展现的历史对我们外行人来说与其他同类博物馆大同小异,就只发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照片吧。
四川是我国第二大藏区,四川的藏民主要居住在位于川西高原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色达、稻城就在这)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松潘、汶川在这),作为省城和西南地区中心城市的成都,走在大街上也能看到不少藏族人民。藏族人民主要信仰藏传佛教,且对佛之虔诚让人吃惊。藏传佛教于公元7世纪由印度和汉地传入西藏等藏族聚居区,经过三个多世纪与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相互碰撞吸纳,形成具有西藏特色的佛教,俗称喇嘛教,并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宁玛(红教)、萨迦(花教)、噶举(白教)、格鲁(黄教,明清两朝册封扶持,势力最大,至今对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有重大影响)等教派。
活佛转世制度为藏传佛教独有,达赖和班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两大活佛,也是藏传佛教中影响最大的两大活佛,“达赖喇嘛”是蒙古语和藏语的合称,“达赖”意为“大海”,“喇嘛”意为“上师”,“达赖喇嘛”意为“智德深广犹如大海能包容一切的上师”,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化身。“班禅”是梵语和藏语的合称,意为“大学者”,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无量光佛(即阿弥陀佛)的转世。达赖和班禅的源头都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在佛教理论上,班禅地位高于达赖(无量光佛地位高于观音菩萨,藏传佛教信徒还认为,蒙古可汗是金刚手菩萨化身,清朝皇帝是文殊菩萨化身,依此说法达赖喇嘛和蒙古可汗分别是班禅的左右胁侍),但在世俗地位上,因为达赖常驻拉萨,而班禅的影响力主要在后藏日喀则地区,所以达赖似乎比班禅更重要。
然后我们来到了浣花溪公园,浣花溪公园是目前成都最大的开放式城市森林公园。杜甫草堂也在这,杜甫草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门票60。所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把四川博物院、浣花溪公园和杜甫草堂串成一条线,虽然我们没去杜甫草堂,但可以说这一定是一条不错的线路,川博已经介绍过了,对于杜甫草堂有一段点评我觉得说的真好:如果游客只把杜甫草堂当一个公园来逛,你会发现这里除了仿造的茅屋和一些展览馆以外,根本没有什么看点;如果游客去读诗,看看各朝各代的抄本是什么样的,看一下杜甫流离生活的大幅示意图,站在杜甫的半身像面前仔细地看看这个诗人面中的愁苦,那么你会认为草堂的意义不只是草堂。然后走在这条线上你会觉得这真是个清幽的去处,成都跟杭州一样是个休闲和绿色的城市,事实上你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你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逛完公园送某人坐公交回酒店,我继续行程,路过成都体育学院,想想里面都是肉啊,兴奋地噌噌噌一路走到锦里,当然还不忘拍一个武侯区政府。锦里可以跟武侯祠一起参观,武侯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门票60。锦里即锦官城,三国蜀汉时期,成都蜀锦出名,蜀汉王朝曾设锦官和建立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后世常以锦官城或锦城作为成都别称。锦里由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为主要内容,号称西蜀第一街,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锦里,成都的生活方式,虽然也是个标准的给游客玩的地方,但个人认为还是值得一去,还可以欣赏川剧变脸,夜景也相当不错。
锦里出来,我又坐公交来到了春熙路。如果说锦里是仿古商业街,那么春熙路这块就现代化得多。
春熙路本是我这天计划行程的最后一站,想着也要去看看天府广场的夜景啊,不然就错过了,下次再来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于是又从春熙路噌噌噌一路走到天府广场,看完夜景又噌噌噌一路走回海友。途中看到地一大道,是地下商业街,以前除了地铁站很少看到有这样的开发,回来一查发现蛮多城市有开发这样的地下商业项目,但第二天下来一看发现很多商铺也没有在营业。
这天我们退房寄存完行李9点多到了宽窄巷子,这时候游客还不多。宽窄巷子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要买明信片的可以下手了,见山书局和旁边的旅人书亭都可以看看,不过我觉得都比较普通。
人民公园离宽窄巷子很近,步行过去十分钟左右。去一个城市,哪怕县城也好,都喜欢去它的公园,公园里人们的生活就是这座城市生活的缩影。一进人民公园,就知道游客比较少,来这里的差不多都是市民,因为碰上好几个面向市民做的调查。人们运动,唱歌,赏花,观鱼,喝茶,聊天,打牌,就像前两天看到的一句话说的“无论公园外的城市有多么喧闹,公园里的人永远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
成都的最后一站依然放在天府广场,人民公园步行过去也不远,过四川美术馆、四川图书馆就是,边上的成都市博物馆据说也即将开放。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心脏地带,是目前成都的地铁交通枢纽(一二号线交汇),是成都的经济、文化、商业中心,形式与北京天安门广场相似,安保上也比较严格。
在天府广场找了一圈没找到我们想要找的吃饭的地方,然后在地一大道也没找到乡村基顺旺基各种基,跟某人只能走回海友旁的乡村基,某人又不开心了。吃完饭取回行李赶去成都东站,买的15点50成都东始发230分钟到重庆的K字头,成渝高铁开通,二等座票价154,原来的动车是96块5,我们的K字头46块5,没想到这车人还挺多的,一大群一大群在成都上大学的重庆人,听了一路的西南官话。走之前拍一下成都东站,用手机效果也很好。然后发车后感觉很有意思,看着后面动车高铁飞驰而过,有点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向新时代的感觉。对于成都这样的城市,有点舍不得离开,好在我们还没去青城山都江堰啊,还没去大熊猫基地啊,还没去黄龙九寨沟啊,还没去川西啊,还要再来峨眉山啊,这些都要到成都中转啊。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成为我们在重庆正式的第一站,离我们住的汉庭很近,步行过去不到十分钟。也不得不先提一下这家汉庭,这是我们第一次住汉庭,平均80多一晚拿下,简直超赞。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隔人民广场相望,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有北京天坛、天安门等建筑的缩影,进博物馆之前先拍几张。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成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新馆于2005年正式对外开放,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和三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之一。博物馆陈列有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西南民族民俗风情、历代书画、历代瓷器、历代钱币、汉代雕塑艺术等常设展览,从文物数量质量上来说个人感觉比不上四川博物院,但从信息获取的角度来说还是值得推荐的。
在壮丽三峡展厅我比较关注三峡纤夫和三峡工程。裸纤这个词这两年出现频率蛮高,历史上三峡纤夫不穿衣裤是因为长期水上工作衣服弄湿加重身体负担,衣服浸湿后也会很快擦伤皮肤,尤其是下体,长期被水浸泡,擦伤后容易感染发炎,且衣服浸泡在水里加上纤绳摩擦很快就会烂,三峡纤夫裸体拉纤反映劳动人民与大自然的抗争精神,三峡工程完工后,这一现象已成为过去,在与凶滩恶水搏斗中喊出的船工号子成为绝唱,一些景区以裸纤表演吸引游客,个人认为,虽然裸露的脊背、古铜色的皮肤、结实的肌肉、凸起的筋骨、大汗淋漓的额头等等确实很吸引人,但游客还是不要以过于低俗的眼光去欣赏解读这一文化。关于三峡工程的信息大家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尤其是三峡工程的功能一直在宣传,三峡库区的百万移民是最不该被忘记的,我们也许永远也体会不到这种离开故土的痛。展厅旁的环幕电影值得一看,主要介绍重庆及库区蓄水前后的三峡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等,时长25分钟,播放时间为每个开放日10:30、14:30、15:30,免费观看,每场可容纳250人,放映前10分钟开始入场。
在远古巴渝展厅我的收获是盐巴这个词,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想过盐业与巴人之间的关系。在重庆·城市之路展厅我了解到,重庆的发展离不开开埠、陪都和直辖这三个时期。在西南民族民俗风情展厅看到了土家织锦西兰卡普,“西兰”意为铺盖,“卡普”意思是花,西兰卡普即花铺盖,也看到了东巴经,东巴经被誉为纳西族的百科全书。
博物馆里刚好有个关于老重庆的摄影展。
逛博物馆真是个体力活,下午再从汉庭出来到中山四路已经三点半了。中山四路口子上,也就是上清寺转盘这,有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再往里走是桂园,当年双十协定在这签署,当年的卫生间门口那块牌子简直笑尿。再往前有个平台可以俯瞰嘉陵江和沿江行驶的轻轨2号线。再往前,中山四路另一端尽头,就是周公馆。
周公馆附近有个轻轨曾家岩站的出入口,网上有人说重庆轻轨站很难找,其实看到CRT字样的牌子就找到了轻轨站,CRT的全称是Chongqing Rail Transit(重庆轨道交通)。关于重庆轨道交通这种具有山城特色的交通方式,尤其是轻轨2号线,后面还会有更多介绍。
当天的最后一个目的地是鹅岭公园,地铁1号线鹅岭下。逛公园免费,登瞰胜楼5元。鹅岭公园是拍重庆夜景一个不错的去处,所以我们到这也主要是拍夜景。天黑前先找好点,然后公园外那些吃的犹豫了半天还是一家都没去。饿着肚子拍夜景,还是第一次用三脚架拍夜景,还是第一次把车流拍成线,也用手机拍了段延时。雾太大,拍不出感觉,又心疼某人,收工。步行回汉庭,意外发现国际村步道,棚户区改造都搬光了,大晚上的太吓人,一张照片都没留,就拼命往下走。
这是在重庆走的最多的一天,脚力爆发,几乎全程步行。我们从在中山三路的汉庭走到中山二路再走到中山一路,中途经过枇杷山公园,重庆的公园几乎全在山上,有兴趣又有体力的可以去看看,我们望而却步。中山一路走到尽头,与金汤街交叉的地方,就是通远门及城墙。走过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再经过金汤街和领事巷,就到了山城巷(英文居然是Mountain City Lane),也就是山城第三步道。
沿着山城巷走,会经过四川省重庆中医学校门诊部旧址、法国仁爱堂旧址等,再往前会看到一个岔路口,一边是继续山城巷往下,一边是木制的悬空栈道,栈道往前可以眺望重庆长江大桥、石板坡立交等,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看到南岸。栈道走到尽头,据说再往前可以到枇杷山后街,我们选择原路返回,回到山城巷,继续向下。
山城第三步道不像十八梯拆迁得那么厉害,还有不少居民居住着,多了些许老重庆日常生活的味道,不过想去体验也要赶早,大大的“拆”字已经写在老房子的墙上,不知何时也只能从照片上看到了。
山城第三步道下来,穿过马路,走厚慈街,到十八梯。厚慈街到十八梯这一段,走得我非常揪心,想着回去一定得洗个澡。城市化的进程,棚户区的改造,居民区的拆迁,老重庆的残存,留下的只有满目的断壁残垣和遍地的生活垃圾。
十八梯的环境比我想象的更为恶劣,我们快速地走到最上面。我面对满目狼藉,看到的只有各种矛盾和闲逛的鸡,很难想像,我的背后就是整个重庆最浮华的地段,高楼林立,解放碑就在不远处。
然后去了解放碑,本想在环球金融中心看个十八梯的摄影展,但下午3点到5点的展览跟我的行程不顺路,只能放弃。在解放碑的一小段时间也没能治愈我看了十八梯后的心情,出了解放碑又立马看到到处拆到处建的情景,还有耍猴的居然好多人围观,我简直不能理解。
看到千厮门大桥就来到了洪崖洞的11层,洪崖洞依山就势,沿江而建,是由重庆小天鹅集团于2006年投资建造的以巴渝传统特色吊脚楼风貌为主体的仿古建筑,是山城、江城重庆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每个到重庆的游客都不该错过来洪崖洞体验一下1楼和11楼出去都是马路的特别。
洪崖洞11层是观景平台和洪崖洞大酒店大堂,9-10层可喝咖啡赏江景和听驻唱歌手唱歌,5-8层是洪崖洞大酒店,4层是美食街,3层是百业工坊老街,有瀑布、小桥等景致,2层可淘重庆旅游商品和特产。从11楼扶梯下到9楼,再电梯下到1楼,出去就是滨江路,拍洪崖洞不错的地方。以下就是沿着滨江路拍的各个角度的洪崖洞。
对岸是江北区,沿江滨路往前,穿过千厮门大桥下面,前方看到的建筑工地就是朝天门了。由于朝天门区块也正在建设中,绕了好久,上上下下走了很多路,我们才找到位于朝天门的重庆市规划展览馆。
想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去它的博物馆,想了解它的发展就去它的规划馆。2013年9月,重庆提出,将所辖38个区县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域,分别是都市功能核心区(渝中区全域和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5区处于内环以内的区域)、都市功能拓展区(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5区处于内环以外的区域和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全域)、城市发展新区(涪fú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綦qí江区、南川区、大足区、铜梁区、璧山区、潼南区、荣昌区和万盛、双桥经开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万州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渝东南生态保护区(黔江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武隆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另外,渝(重庆)新(新疆阿拉山口)欧(欧洲)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起于重庆团结村,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到德国杜伊斯堡,但是重庆在德国的友好城市是杜塞尔多夫,与奥地利维也纳、瑞士苏黎世等也是友好城市。
规划展览馆上面是朝天门广场。
这里可以看到嘉陵江对岸的江北区和长江对岸的南岸区,也可以看到嘉陵江汇入长江处明显的色差。
回解放碑洪崖洞那块吃饭,不走来时的那条路,穿过东水门大桥下面,经过湖广会馆,意外发现山城第一步道。
晚饭花市豌杂面,不放辣,味道也超级好,吃完去洪崖洞看夜景。
拍洪崖洞夜景,可以在嘉陵江对岸的北滨路,可以在千厮门大桥上,也可以在洪崖洞1层出去的嘉陵江滨江路。那天下午到晚上是在重庆那么多天里天气最好的一段时间了,晴天,没有雾,很适合拍照,所以我们走千厮门大桥到北滨路又原路返回,各个机位都拍到。
回解放碑,坐轻轨2号线,沿途欣赏嘉陵江夜景,到牛角沱,晚上的中山四路也很漂亮,只是那些树绕着这么多电线不痛吗。
前一天暴走,让这一天的行程宽松很多。上午没事,10点多才出门闲逛,先走到了嘉陵江大桥,又反方向走到了两路口,看着下面的重庆火车站、重庆汽车站、重庆长途汽车站、重庆旅游集散中心,我的内心是崩溃的,一个地方那么多让人搞不清去哪坐车的站,还要下去才能坐到车,再看看这里的百度地图,密密麻麻好几层路,让人一到重庆一出站就觉得这是多神奇的一个地方。不坐皇冠大扶梯,也可以走步道,我莫名其妙就到了下面,然后又从建兴坡大梯道回到了上面。
下午我们先去重庆北站南广场去取重庆到武隆和武隆回杭州的火车票,去龙头寺汽车南站取重庆到大足的汽车票。汽车票是我提前在手机上用官网提供的app买的,不能支付宝,只能银联。然后取票的时候我又崩溃了,是用我的信息注册的帐号,买票的时候按要求输入两个人的信息,取票的时候居然两张票都是刷他的身份证,而且特意在app上买了保险,取票的时候却拿不到保单,问服务台说是票里就含保险,可人家窗口买的为啥就有那张单子呢。
然后又回解放碑附近溜达,找到了凯旋路电梯,1块钱1个人,没进去体验。继续往长江索道和东水门大桥方向溜达,某人说除了北京还没见过像重庆这么和谐、某种气息这么浓重的城市。
坐长江索道之前,我先到东水门大桥走走,在大桥上看索道。
长江索道也算是重庆特有的一种交通方式了,如今公交、轻轨都能渡江,嘉陵江索道已停运,长江索道也以游客体验为主,票价游客单程10元/位,往返20元/位,据说市民刷公交卡只要1块8。在江上滑过的铁盒子也是对老重庆的一种记忆吧,前来体验的游客很多。天气好的时候,在索道上看江景和两岸以及横跨两岸的东水门大桥也是不错的选择。
索道站下来到南滨路,沿江一直走,有一段没什么人会觉得比较恐怖。南岸区拍夜景的最佳地点应该要属南山一棵树观景台、大金鹰观景台、三块石观景台等,先不说晚上下山交通不便,这天的空气也不通透,再加上自己拍夜景的技术实在不值得花门票钱,所以早就决定放弃南山,而是在南滨路拍拍就好。南滨路拍夜景的最佳点是在南滨路钟楼广场、阳光100国际新城小区门口这一带。南滨路上也有吃饭赏江景的地方,不过价格偏高,我俩接受不了,还是回去吃乡村基。这边过江到渝中区我们住的那一带的直达公交末班是7点半,亲测冬天拍完夜景是可以赶上末班的。
看着还早就打算去大礼堂旁的沃尔玛买点东西,没想到8点左右到那的时候,广场上的大妈们还在广场舞啊,沃尔玛却已经关门了,只能拍拍大礼堂夜景。
到龙头寺汽车南站时天还很黑。首先得进售票的地方,得安检,分有票和无票两队,但最后还是同一台安检仪。电脑网络和手机客户端买票请认准重庆市公路客运售票网和渝客行APP,人家官方严正声明了,人家是重庆汽车客票销售唯一官方网站,旅客不要在携程、同程、铁友、百度、12308等网站购票。重庆主城到大足可以在陈家坪汽车站、龙头寺汽车南站等站坐汽车,也可以坐成渝高铁到大足南站,但大足南站到大足城区还有一小时左右的公交车程,而且目前高铁班次较少,时间合适的几乎没有,所以还是建议选择汽车。前一天已经取好票了,直接进候车室就行,进去需要检票,然后找到乘车口,还要自己去找车,找了半天,车停在最边上,车上已经蛮多人了,过了好久才发现座位号在座位上靠后的地方。司机一直说西南官话,基本没听懂,态度也很差,搞了半天原来是在跟我俩说话啊,问我俩几号,检票没。所以重庆是我们至今经历过长途交通体验最差的城市,没有之一。
不管怎样,8点10分,车还是准时出发。我跟某人是前后座,发车后不多久,某人旁边的奶奶就开始跟我们搭话了。老人75岁(完全看不出来,腿脚超级利索),浙江湖州人,一个人出来玩,这天自己去大足看石刻,网上和书上的攻略也是抄了满满一张纸。奶奶一年出去玩两次,一次玩两个月,夏天去北方,冬天在南方,这次是重庆和四川,过年也在四川过了,说是家里一家老少过年都出去玩了。奶奶去过的地方很多,说是已经要与时间赛跑了,还要去西藏,去美国,去欧洲。将近2小时的车程很短,聊着聊着就到了大足,这期间我们知道,原来有一种不美叫震撼,在杭州买衣服怎么可以不去四季青。我们跟老人结伴开始大足一日游,先买好最晚回龙头寺汽车南站的票,再在大足汽车站对面坐到宝顶的公交205,票价3元,车程三四十分钟。目前高铁大足南站也没有开通直达景区的旅游专线,所以想通过公交出行的游客也必须坐公交到大足城区后乘坐205。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徽元年,历经五代,盛于两宋,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刻艺术的代表作品,可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齐名,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为代表,其中又以宝顶山和北山规模最大、最为著名。宝顶山石刻位于大足城区15公里处,可坐公交205前往,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城区2公里处,可包车或步行前往。一日游的游客可以先到宝顶山,再从宝顶山到北山(可40-50元包车,也可205回城区再打车或步行),最后回到大足城区。门票:淡季(12月1日-2月28日):宝顶山110,北山70,联票120;旺季(3月1日-11月30日):宝顶山135,北山90,联票170;网络票比实地买略便宜,导游证不带团不免票。大足石刻为历史人文类景点,所以一般游客还是有讲解比较好,不然就只能“哇,好好看,好震撼”。一种是请讲解员,中文讲解员根据等级不同,价格120-150元/场不等,人多比较划算,人少就显得比较贵,讲解员声音比较小,游客都是通过耳机听,所以蹭听可能性不大,我们本来是打算请讲解员的,但奶奶说好贵就算了;另一种是提前在网上或书上找好资料,做好功课,大足石刻官网虽然已经长久不更新了,但导游词还是比较详细,至于打印还是录音或是存在手机里就看自己的需要了,我们当时是参观了一半了,想着这样不行啊,我果断拿出手机找资料。至于纪录片,世界遗产在中国、发现之路等系列都有大足石刻的分集,还有一部六集纪录片《大足石刻》据说不错,但网上没找到资源。
正式参观宝顶山石刻之前,可以先参观一下大足石刻博物馆,但因为时间比较紧张,也没敢待太久,也就是匆匆扫了一圈。宝顶山的看点很多,比如六道轮回图、千手观音(因为功课做得不好,当时居然没有进去看,人间唯一的千手观音石雕像啊,遗憾了)、华严三圣、释迦涅盘圣迹图(卧佛)、九龙浴太子、毗卢道场、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柳本尊行化道场、牧牛图、圆觉洞、正觉像等等,在此不一一介绍了,大家可以对照导游词了解,且看照片和现场看的感觉不同,有兴趣的小伙伴有机会一定要自己去一趟噢。
第一个任务,体验两路口皇冠大扶梯。扶梯可以说是重庆又一种有山城特色的交通方式,想省时省力不走步道,那扶梯是个不错的选择,目前运营的有两路口皇冠大扶梯(单程2元/位)和凯旋路电梯(单程1元/位)。两路口皇冠大扶梯的下端有重庆火车站、重庆汽车站、重庆长途汽车站、重庆旅游集散中心等,对于带着不少行李的旅客和想体验一把的游客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人也比较多。扶梯比较长,至少之前我是没坐过这么长的扶梯的,也比较陡,视觉上还是很刺激的,恐高症慎入。
接下来我又去体验了另一种山城特色交通方式——轻轨。本来两路口1号线可以直接去磁器口的,我偏不。我是1号线到较场口换2号线,2号线到大坪再换1号线,为的就是体验2号线那一段,有时间的小伙伴可以试试坐2号线全程。2号线观景拍照的最佳位置绝对是在第一节车厢司机室后面的那两个座位。很多游记里都提到重庆轻轨站内不允许拍照,但我当时没有受到任何阻挠,但在行驶过程中拍照,还是注意偷偷的,不要影响司机驾驶。每个坡道和弯道,沿着嘉陵江行驶,穿楼而过的李子坝站,这些都让人感到新鲜。但是重庆的地名似乎没什么内涵,各种院子、各种坪、各种湾,3号线还有四公里、五公里、六公里、八公里、九公里、岔路口。
然后到了磁器口,磁器口古镇是一个标准的重庆旅游打卡点,意思是千万不要周末节假日去。之前在磁器口盛行的“转转”游戏现在被认定是违法行为,在磁器口是没见到了,但在朝天门依然很多啊,不知道是否原班人马搬到了朝天门。整个磁器口古镇人最多的地方是陈麻花,我也是在附近看到了五六家陈麻花的店铺。
接着我又到了杨家坪,发现这块人还蛮多的,在这里找乡村基吃饭,然后去了华润万象城的西西弗书店,西城天街那家找了半天没找到,然后在这换车去川美和涂鸦街。
重庆北站南广场12点25的车去武隆,上午就哪也没去,10点多退房出发。重庆北站到一次就不得不吐槽一次,候车室黑乎乎的,灯也舍不得开,又冷飕飕的,空调不开就算了,还直接往里面灌冷风。检票上车,满满的都是人,学生不少。大概2小时后到达武隆站,需要步行约10分钟去武隆汽车站,会经过武隆体育馆。到天生三硚(桥)和龙水峡地缝等景点都要在位于仙女山镇的游客中心乘坐景区大巴,所以可以把住宿订在山上游客中心附近。武隆汽车站买票到仙女(山)镇,票价9元/位,车程约40分钟。
我们下车的时候是这样的,大雾弥漫,下着小雪。问当地人游客中心在哪,得到的回答是就在身后啊。打电话让老板来接,其实要不是大雾阻挡视线,完全可以自己走过去,步行不到五分钟。
出去觅食,基本上没找到开着的餐饮店,下着雪也不想走太远,就买方便面火腿肠回去吃。晚上把空调开到最热,还是觉得不那么暖。倒是雾渐渐散去,游客中心终于出现了。
早上起来窗外白茫茫一片,雾不大,仙女山镇是个度假之地,游客中心旁各种档次的酒店都有。早上9点就可以到游客中心购票取票并乘坐中转车前往景区了,可以按照游客中心-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游客中心的顺序游玩。重庆武隆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代表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一起于200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天生三桥(硚)门票淡季(11月1日-2月28日)95元/位,旺季(3月1日-10月31日)135元/位,各大旅行网站购票有一定程度优惠,游客中心自助取票很方便,淡旺季门票中均含中转车票40元,免票人士也需要支付中转车票40元换取免费票,导游证(需年审)免票,不带团同样需要中转车票。
武隆到杭州每天只有一班车,到重庆中转虽然选择更多,但时间上来说也差不多,价钱上也没有便宜,所以还是选择了这班重庆北始发,10点09武隆开,第二天9点49到杭州东的K73。这天早上积雪更厚了,早早退房等车下山。这两晚我们住的是位于游客中心旁的武隆欣雅酒店,蛮便宜的,只是卫生打扫得不够干净。一直没等到中巴,眼看着时间过去,终于有辆黑车过来,当地人(会说西南官话的)20元/人,我们25元/人。不过还好遇上了这辆车,才顺利在9点45赶到车站,没有产生更大的损失。一路上越来越堵,上山滑雪的私家车、景区的中转车、往返于仙女镇和县城的中巴车,借用对向车道的,想快一点到目的地超车的,绑防滑链的,原本四五十分钟的车程用了近两小时,不过好在赶上了车。
到金华境内天亮日出,外面还是白茫茫一片,铁道上也覆盖着雪。回到杭州,走出车厢的刹那,还是没错过杭州的寒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