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3
- 收藏27
- 评论2
- 赞17
+1
出发日期/2018/04/23
天数/11天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第一次
西藏,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个神秘而又奇妙的地方。雪域高原、蓝天白云、藏传佛教……。一直也是我十分向往的地方。去过西藏的人,回来都说过,完美的人生,至少是要去一趟西藏。由于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种种因素和原因,西藏之行,总未能成行。这一直也是我心里挥之不去的情结。
另外,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今年我已61岁了。目前,身体还行,以后,不可知。西藏地区高寒缺氧。如果现在再不去西藏的话,再过几年,还能上得去吗?更有一种紧迫感。
2018年4月23日(星期一),我们一行三人,终于登上了开往西藏拉萨的列车。开始了我们的圆梦之行,亲身去感受未知的西藏。
先上传我们西藏之行的一组照片吧
武昌火车站(23日22﹕58)
米拉山囗
措木及日
雅鲁藏布大峡谷
羊卓雍措
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
行前准备
1,出发前半个月,开始服用红景天胶囊或是红景天切片泡茶喝,预防高原反应。
2,带足防寒保䁔的衣物,还有手套、围巾、帽子、眼镜、口罩等。后来在西藏几天的经历,说明带足这些是很有必要的。四月份的西藏气温,早中晚温差大。早上、晚上要穿羽绒服,中午一热,可穿一件单衬衣。而且阳光刺眼,照射在脸上,有灼热感。
3,带上必要的药品,如高原安、感冒药、止泻药、头痛片、葡萄糖粉、西洋参含片等。缓解高原反应
4,带上相机,准备二块电池,一块备用。在西藏高海拔寒冷地区,相机电池的使用时间,在一般正常情况下,没有內地长。
D1 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多云
提前20天,买到了三张,4月23日晚上22﹕58武昌至拉萨的Z264次硬卧车票。(2号车厢17号、18号、19号下铺)。由于进藏列车沿线卧铺票比较紧张,一票难求。因此,我们买的是始发站广州至拉萨的卧铺票,票价919元。比起武昌至拉萨的卧铺票价741元,多付出178元。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主要的是卧铺票真的不好买。
目前,进藏的主要交通是火车、飞机和汽车。相比较三种交通工具,我认为坐火车还是比较稳妥,舒适。一是可以逐渐的适应高原的气候环境;二是可以饱览青藏高原壮美的景色。
晚上19﹕18乘K1268次列车,由黄石罗桥火车站前往武昌火车站。22﹕58在武昌火车站转乘Z
264次列车前往西藏拉萨。
武昌火车站候车大厅,晚上22﹕35正排队检票,准备登上开往拉萨的列车。
D2 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多云
3﹕33 停靠郑州。 我们醒来时,车窗外天已放亮,此时列车向西奔驶在渭河平原上……。
9﹕36 到达西安
从站台的设施来看,这可能是西安的老火车站,显得陈旧。右边停的是往返于西安和上海的列车。
列车离开西安后,闲得无事,便到其他卧铺车厢转一转,看一看。
软卧车厢整洁、安静。
餐车干净、温馨。
餐车的菜谱。
16﹕26 到达兰州站
兰州站
列车继续向西朝下一个车站,西宁站奔驰。
还有10分钟就要到达西宁站的时候,发现车窗桌上的食品袋和方便面袋鼓了起来。这应该也是物品的一种高原反应的现象吧。
19﹕11 到达西宁站。
在西宁站,我们全部乘客要下车更换列车, 换乘高原有氧列车。这时我才意识到,我们已临近青藏高原了,心里有一阵小小的激动。整个更换列车的过程井然有序。站台两边分别停着两列列车,我们从2号车厢出来,走向对面的2号车厢,然后找到相应的铺位。
更换后的高原有氧列车,整装待发。
晚上20﹕48 该系统显示,列车正在行驶的海拔高度。第二天再去看时,该系统没有显示了。一直到终点站。
这里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晚上大约十点左右,车厢喇叭播出有人昏倒,广播找医生到7号车厢抢救病人。我的二位同学听到广播后,出于医务工作者的良心,马上带上随身携带的药品,到7号车厢去急救。经过约半个小时的医治,病人有所缓觧。根据病人的状态,列车也作出决定,23﹕33停靠德令哈站时,将病人送下车站送往医院治疗。并和德令哈站联系好了汽车和医院。列车长也来到我们2号车厢表示了敬意和谢意。
23﹕00她俩第二次到7号车厢看望和送药给病人。
从西宁起,列车开始驶入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被誉为“天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昆仑山口、沱沱河沿、唐古拉山口、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止于拉萨。是世界上最长,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所幸的是我们这趟列车,时间点都很好。明天白天,一天行驶在雪域高原上。让我们可以饱览青藏高原的壮美风光。
青藏铁路示意图<网络下载>
青藏铁路海拔示意图<网络下载>
D3 2018年4月25日 星期三 晴转多云
2﹕32 停靠格尔木站。
夜幕下的格尔木站。
夜幕下的格尔木站。
夜幕中列车驶离格尔木后,就进入了昆仑山脉。遗憾的是,在茫茫黑夜里我们看不到巍巍昆仑山口的雄姿。但让我们意外惊喜的是,在这平均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上,我们竟还能欣赏到高原的日出。真是有失有得
车灯上方,微微光。
黎明的曙光
喷薄欲出
日出
日出
万丈光芒
天放亮了,太阳升起了。金色的阳光洒在广袤的高原上。睛朗的天空下,列车正行驶在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
可可西里,又称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中国最大、海拔最高、最神秘的“死亡地带”。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气候干燥寒冷,严重缺氧和缺淡水,虽然风景绝美,但环境恶劣,令人望而生畏。几百公里不见人烟,危险至极。
我很惊奇,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还挂有经幡。
8﹕18 列车跨过沱沱河
沱沱河是长江源的西源(北源为楚玛尔河,南源为长江正源当曲,沱沱河和当曲都是通天河的源头)。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西南侧姜根迪如雪山的冰川,冰川尾端海拔近五干五百米。
沱沱河
渐渐远去的沱沱河
又一处经幡
低洼处还没有完全融化的冰雪
从西宁到拉萨,青藏公路与青藏铁路基本上是平行相伴,交错而行,公路时而在铁路左边,时而在铁路的右边。沿线看到很多的卡车在路上行驶。尽管青藏铁路通车了,青藏公路仍是一条繁忙的线路。
列车正经过沱沱河沿镇。
沱沱河沿镇。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个镇。隶属格尔木市,是唐古拉山乡驻地。周围为广阔的牧区,地广人稀,镇常住人口约1000人。尽管人口不多,但它堪称江源地区的一座重镇,镇上各级设施一应俱全,商业繁华,汉藏两族人民纷纷在此交易。
沱沱河沿镇
沱沱河沿镇
荒寞的高原,光禿禿一片,寸草不生。
D4 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晴转多云
今天的行程安排﹕1,游览布达拉宫。2,游览大昭寺。住宿拉萨
早上起来,有点高反头疼。服了一点去痛粉,半个小时左右疼痛就消失了。7点钟用歺,7点半上旅游车,8点多钟我们一行27人就来到了布达拉宫东门(团体由东门进)。
站在东门的路边,看到马路上,很多围绕着布达拉宫转经的藏民,他(她)们手摇着转简,朝着一个方向行走(顺时针方向) 。还有的藏民三步一磕头匍匐前进。在这些转经的人流里有老人、年轻人还有小孩。以前只是听说过藏传佛教的传闻。但是今天亲眼看到,还是受到很大的震撼。
九点钟的时候,导游召集我们27人,说今天游览布达拉宫的游客特别多,今天的行程计划有所变动。我们27人分成二个组游览布达拉宫,一组先进去,二组后进去。等二个组游览完布达拉宫可能到下午了,这样就影响了下午游览大昭寺,改为游览八廓街。我在一组,我的二位同行分在二组。9﹕30布达拉宫的讲解导游罗布,先行领着我们从东门进入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布达拉宫坐落于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1645年(清顺治二年)五世达赖洛桑嘉措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旧时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1961年3月,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其为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1月,国家旅游局又列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 。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
布达拉宫珍宝馆
珍宝馆于2009年8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三层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馆内展出的文物主要包括明、清两朝的典章文物,罕见的藏文经典,深藏的稀世文物。还有清朝皇帝的御赐匾额、明清中央政府封赐西藏官员的封诰、印鉴、礼品、文献典籍、贝叶经、佛像、唐卡、法器等,涉及西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共计有文物及照片约200件套。
(珍宝馆內禁止拍照,馆内图片均至网络下载)
布达拉宫珍宝馆
丹青彩绘
悬挂于帕巴拉康门楣上的清同治皇帝御笔牌匾。(网络下载)
D5 4月27日 星期五 晴
今天的行程安排﹕ 从拉萨坐车到林芝(400多公里)。1,参观大昭寺。2,观赏米拉山口 。3,游览错木及日湖。 住宿林芝
由于昨天参观布达拉宫的计划变动,导致游览了八廓街,没有参观大昭寺。所以今天早上要去参观大昭寺后,再乘车去林芝。为了赶时间,争取第一批进大昭寺参观。我们4点钟就起床,4点半钟发车赶往大昭寺排队。谁知还有更早人,我们赶到大昭寺 时,就看见了大昭寺广场前沿街边排起了一长排队伍,大概有二百人左右,我们赶紧 排在了队伍的后面 。4月底的拉萨,凌晨还是比较寒冷的。我们穿上了在黄石过冬时的全部衣服,还有口罩、围巾等。
天渐渐亮了,围绕大昭寺转经的藏民也慢慢多了起来。
8﹕00 队伍开始往前移动,我们就要进入大昭寺了。
这是树立在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 高3.42米,宽0.82米,厚0.35米,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用藏汉两种文字刻写。
公元九世纪,唐朝与吐蕃王朝达成和好,以求"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和"永崇甥舅之好"之目的。当时的赞普赤德祖赞为表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之诚心,立此碑于大昭寺前,碑文朴实无华,言辞恳切,现碑身已有风化,至今大多数碑文仍清晰可辨。碑的旁边有一棵柳树,据传由文成公主亲手种植,当地人称为公主柳。
因为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娶的是唐朝皇帝的公主,自然他的孩子自然就要管以后的唐朝皇帝叫舅舅了。所以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会盟碑,
大昭寺 (大昭寺內禁止拍照,下面寺內的照片均来自网络)
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西藏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在西藏宗教领域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昭寺,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寺内主供的释迦牟尼像是文成公主入蕃带进的,所以拉萨有“圣地”之誉。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传说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一场以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的工程开始了。据说大昭寺历时三年多才修成。“大昭”的名字据说始于15世纪,与宗喀巴主持举行的“传昭大法会”有关。
大昭寺是目前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还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大昭寺壁画,以建寺初期寺壁上所绘的难以数计的苯教、佛教题材和传奇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事迹以示庄严而著称于世,
(网络下载)
(网络下载)
(网络下载)
(网络下载)
大昭寺有公元7世纪的檀木的门框和上面的雕刻。另外释迦牟尼殿前也有和这里同样7世纪的木柱,一共8根。大昭寺2000年刚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诸多的条件中,最关键的就是这些木雕,因为在西藏其它任何寺院都看不到,只有在大昭寺有。这些木雕经历了1400年已经像铁一样坚硬了,敲一下,还会发出金属之声。
(网络下载)
(网络下载)
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
此像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按照释迦牟尼本人形象塑造的。等像塑好后,那些弟子有幸请佛祖释迦牟尼自己给自己的佛像开光加持。塑像的珍贵,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最重要的是认为佛像和见到2500年前的佛祖没有区别。
世上只有3尊释迦牟尼等身佛像。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他临终时释迦牟尼只同意以自己三个不同年龄时的模样塑像,并亲自为塑像绘图。这三尊佛像中,以12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该佛像后从古印度流入中国,又经唐代文成公主带入西藏,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遂被供奉在大昭寺至今。
(网络下载)
佛像
佛殿里有拉萨十分出名的一尊强巴佛,据说它掌握着西藏的风调雨顺,每年藏历新年活动结束前要把它请出去绕大昭寺一周。
(网络下载)
莲花生大师
(网络下载)
从主殿出来,阳光下烂漫的花朵和葱郁的草木,给肃穆的殿宇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增添了几分春天的明媚。
9﹕00 出了大昭寺,看到八廓街上和大昭寺门前广场上好多虔诚的转经藏民和朝圣者。
9﹕30 驶上了林拉高速公路。
林拉高速公路
拉林高等级公路、简称拉林公路,是中国西藏自治区境内的一条城际快速路,起于拉萨柳梧新区,经过工布江达县,止于林芝巴宜区的真巴村,全长409.2公里。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估算静态总投资380亿元。2013年5月开工,拉萨段和林芝段在2015年9月建成通车。全线开通后,拉萨到林芝将从以往的8小时,缩短到5小时以内。全程不收费,匝道开放。目前定为国家高速公路网组成部分、西藏自治区城际快速公路。
拉林高速,全线共有220座桥梁和20座隧道,建在平均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穿越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口,是一条高原上的天路。大体沿318国道线或尼洋河路线展开,部分路段更是与318“并列前行,也是一条风光之路。
D6 4月28日 星期六 多云
今天的行程安排 1,观赏色季拉山口等景点 2,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7﹕30 我们准备上车出发,林芝的街头宁静,没有行人。马路上都是早起的游客,准备上车到各自的旅游目的地。
我们旅游大巴在318国道上行驶约半个小时后,便驶入色季拉山弯曲、险峻的公路上。
8﹕40 到达色季拉山口。偌大的山口终年积雪,白茫茫一片。
色季拉山 属于念青唐古拉山脉,是西藏林芝县东部与中西部的分界带,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岭,为川藏公路318国道必经之地。在海拔4728米处的山口,可观日出、云海、林海和远眺南迦巴瓦峰的雄姿。色季拉山西坡的达则村旁的本日拉山,是西藏苯教的圣地,为西藏四大神山之一,来此转山朝拜的人四季不绝,信徒来自四面八方。每逢藏历八月十日,还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转山活动,称为"娘布拉酥"(为请神求宝之意)。
D7 2018年4月29日 星期天 多云
今天的行程安排 坐车从林芝返回拉萨 1,参观伍巴民俗村 2,游览巴松措 住宿拉萨
7﹕40 我们就发车了,开始了今天的行程。来林芝住了二个晚上,吃喝睡也还正常,没有高反。比刚到拉萨时的感觉要好多了。望着车窗外的风景,心情也显得十分轻松。
8﹕40 我们到了伍巴村。
在林芝地区,以工布江达、林芝为中心,居住着珞巴人和门巴人等藏族支系,习惯上称这一带的藏族为工布藏族。作为藏民族的一个分支,工布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长久以来以她的神秘独特吸引着众多来西藏旅游的游客。
伍巴村位于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百巴镇318国道西,现已成为拉萨到林芝往来途径的旅游景点。
伍巴村,北靠翠绿的群山,南临奔流不息的尼洋河,318国道贴着村边的山脚穿过。这里海拔2900米,年降水量650毫米,年平均温度8.7度,年平均日照2000小时。全村不到三十户人家,一共一百多人,却有耕地278亩,草场42115亩,东面离林芝八一镇75公里,西面离工布江达县巴河镇15公里,出行极其便利,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草场盛产虫草、松茸、雪莲花、手掌参,山上有狗熊、岩羊、野牛、野鹿、山鸡,野生资源丰富,一块十足的风水宝地。
我们一行从车子上下来,漂亮、温柔的央金卓玛为我们每个人献上洁白的哈达,欢迎我们来到伍巴村,随后领着我们到她家去做客。
央金家住伍巴村2号,是一个藏式二层小楼,进入藏民家里是有一些讲究的,一是进门不能踩门槛,据说踩了门槛就会给他们家带来霉运;二是不能拍照,原因是他们家的房柱和银质制杯碗是请喇嘛开过光的。走进大门是一个小院子,种着花草果树,一层楼一般是厨房,储物室和卧室,二层楼是卧室和客厅。我们踏着木楼梯,上到二楼的客厅。大厅宽敞、明亮,沿墙角靠着藏式椅子,容得下二三十人落座,墙面和房顶都是色彩缤纷的藏式绘画,绘满幸福花,平安花等花朵图案,靠墙一排柜子,上面摆放着他们自己制作的很多精制的银质杯碗和手工艺品,而且很多也是开了光的。会客厅中间有一根大木头柱子,支撑着小楼,上面绑满哈达,这也是开过光的房梁。
落座后央金卓玛给大家献上热腾腾的酥油茶。我们边喝,边听她讲述,她的家庭,伍巴村的故事和工布的民俗。
央金家有42头牦牛,35头藏香猪,单养殖这一项,价值就有50多万元。央金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妹妹学的是藏药专业,弟弟毕业于兰州西北民族大学。央金的丈夫在村上的银器加工厂工作。
央金说她丈夫是娶过来的,用汉人的话就是上门女婿。在当地男方可以到女方,女方也可到男方家。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为的是不让家产旁落,或者省下嫁娶的钱。当然现在很少了。藏乡的风俗是女人只要生的孩子多地位就高。藏族人实行的是试婚习俗,女人不生孩子是不能出嫁的,试婚生子之后才正式完婚。还说伍巴村的姑娘都很喜欢汉族小伙子的,问我们如果有愿意到这里来娶藏族姑娘的小伙子,跟她说一声。说完,我们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央金系着宽宽的纯银的腰带,说那是阿爸一扣扣手工做成的。女孩子从十六岁戴上,可以预防妇科病不会患痛经风湿什么的,还教我们把盐炒热和生姜、花椒合在一起,可以治疗各种关节疼和膝盖疼。把煮熟的热鸡蛋与银镯一起在身上滚,可以治感冒。工布人在银碗里放白萝卜泡蜂蜜,治咳嗽很灵验。
伍巴村还有一个快失传的技艺。伍巴的银子不是藏银,叫药银。手工艺人把加工好的银器放在十几种药材里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拿出来,再加工刻上各种吉祥图案,就变成银亮银亮的药银。药银有其独特的医病保健功能。原来老手艺人不轻易传人,如今村里手艺高超的老人,都年事已高。因此这门手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政府为抢救工布文化,拨了3吨银子,请出老人收徒传艺,让这门手艺继承发扬下去。
工布人不会留钱在家中,攒到多一些就会拿去换金银珠宝。金子珠宝到大昭寺捐功德,银子则家里留着使用和佩戴。活佛说这不是自私,是佛祖赐健康。对于生死工布人也有自己的见解。央金说从小就教育孩子行善事做好事,对老人好,对亲人好。这样死后才可以上天堂。工布藏族老人都向往天葬,认为不干坏事死后灵魂可以更快地升天。尼洋河从村边流过,河里有鱼,但他们不吃,认为鱼是自然界的神物。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说笑中很快过去了。我被央金所讲述的工布藏族的历史和文化所吸引,深深地感到伍巴人的质朴与善良,更感受到伍巴人的勤劳和智慧。随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伍巴人将会过上越来越好的美好生活。
10﹕40 我们告别了伍巴村,告别了央金卓玛。车子没有上高速,行驶在318国道上,去往巴松措。
D8 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 晴到多云
今天的行程安排﹕1,参观西藏藏医药文化博览中心。2,游览羊卓雍措景区。3,晚上观赏布达拉宫
夜景。
7﹕30 我们用完早餐后上车,参观西藏藏医药文化博览中心。
西藏藏医药文化博览中心,位于西藏拉萨市鲁堆林卡路,中心成立于2007年,占地6000平方米。为三层楼式建筑。07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中心本着宣传和弘扬藏医药文化为宗旨,一楼陈列有完整的《四部医典》医学唐卡及古老藏医药文化各个时期的医疗器皿和高原藏原生药材。完整体现出藏医、藏药的发展史,为广大旅客深入了解藏医药学提供了最直观视觉。中心从开放至今,每年接待中外游客20多万人次,累计接待中外游人100多万人次。为宣传和弘扬藏医、藏药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藏医源于古印度医学和古希腊医学,它对人体的认识比西医还早800年,藏药的功效一直令世人叹为观止。在西藏佛教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派独特的医术。藏医自古就和佛教紧密相连,在西藏专门有研究学习藏医的机构,不少名医就是高级僧侣,在这些高级僧侣手中掌握着西藏文化的精华部分。他们知识渊博、令人敬仰,好多僧侣长期隐居,潜心研究藏医藏药,为保证药力独到,他们在制药前先亲临采药,而且采药时间规定很严,藏药所用药材纯正,用药讲究,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制药方法采用传统工艺操作,工艺上精益求精,从而保证了药物的疗效。
(西藏藏医药文化博览中心內部禁止拍照,下图除笫一张外,均来至网络下载)
(网络下载)
藏医博物馆(网络下载)
藏医博物馆(网络下载)
古藏医经文(网络下载)
牦牛蹄藏药袋(网络下载)
藏羚羊角(网络下载)
藏医医疗器械(网络下载)
研药石锅(网络下载)
琥珀与沉香木(网络下载)
藏医秘典(网络下载)
9﹕50 参观完了西藏藏医药文化博览中心,前往山南的羊湖雍措,途中还要翻越海拔4990米的岗巴拉山口。
拉萨街景
拉萨街景
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
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
D9 2018年5月1日 星期二 多云
今天的行程安排﹕早晨8﹕30坐火车由拉萨到日喀则(往返),参观扎什伦布寺。下午18﹕40坐火
车返回拉萨。 住宿拉萨。
拉日铁路
拉日铁路:从拉萨站(货车则起于拉萨南站)至日喀则站,从拉萨站沿拉萨河而下,南经堆龙德庆区南部、曲水县,西向雅鲁藏布江而行,穿越近90公里峡谷区,经尼木、仁布县,抵达藏西南重镇日喀则。拉日铁路全长253公里,三个小时到达,投资108亿元,全线设拉萨、曲水、尼木、仁布、日喀则等14个客运站、会让站。
拉日铁路是青藏铁路的支线,是西藏铁路网重要部分,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等级为国家Ⅰ级铁路,单线,预留电气化条件,最高时速120公里,年货运量可达830万吨以上。海拔在3600至4000米之间,桥隧占总工程量的46.69%。
2010年9月26日开工,2014年8月16日上午9点正式发车, 工期4年。工程除了需克服高寒缺氧,还成功解决了地热温度最高、内燃机车牵引隧道最长、高海拔风沙治理等三项世界性难题。全线最长的宗嘎一号隧道,达10410米,创造了高原铁路首条万米特长隧道的建设奇迹。2公里以上隧道采用无砟轨道。到2020年,会建设延伸支线日吉铁路,共同成为中尼铁路的中国路段。还会建设到亚东口岸的支线即日亚铁路。
8﹕00 我们开始检票进站,去往日喀则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8﹕30 列车缓缓起动了。我望着车窗外移动的景物再想,来了西藏也好多天了,众多的景区和沿途的风景,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这趟日喀则之行又能给我们多少感受呢?
昨晚下了一场雪
昨晚下了一场雪
昨晚下了一场雪
昨晚下了一场雪
昨晚下了一场雪
11﹕30 我们走出了日喀则火车站。车站广场很宽阔,候车楼气派,很有民族特色。
13﹕00 用完午餐,我们乘坐旅游大巴去往扎什伦布寺。由于扎什伦布寺中午12﹕00—14﹕00不开放,我们的参观时间安排在下午三点钟。时间比较充足,我们就去喜格孜步行街(扎寺大门前马路左边就是)。这条街是旅游文化街,旅社行,旅舍,饭店,特产店全都有,转了一转,买了一些当地特色的产品,因为明天我们就要结束西藏之行,离开拉萨了。
3﹕00 我们排队进入扎什伦布寺参观。 (佛殿内部照片均出至网络下载)
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是该地区最大的寺庙。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周围筑有宫墙,宫墙沿山势蜿蜒迤逦,周长3000 多米。寺内有经堂57间,房屋3600间,整个寺院依山坡而筑,背附高山,座北地向阳,殿宇依次递接,疏密均衡,和谐对称
明朝正统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兴建。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加以扩建。寺中错钦大殿可容2000人诵经,殿中有释迦牟尼像,两边有根敦主与四世班禅立像。大殿两侧为弥勒殿与度母殿。寺的西侧有大弥勒殿,高30米,甚宏伟。另有历世班禅灵塔殿,藏舍利肉身 。寺有四扎仓(经院),教学显密并重。
扎什伦布寺可与达赖的布达拉宫相媲美。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扎什伦布寺是中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17年8月,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扎什伦布寺大门外路口
D10 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 多云
今天就要离开拉萨回武汉了。我们一行9人。2人坐火车,7人坐飞机。其中4人坐下午的飞机。我们三人坐中午的飞机。由于沒有拉萨到武汉的直航飞机,所以回武汉(黄石)的行程分两段。由拉萨飞重庆,再由重庆飞武汉。
我们三人的具体行程是﹕今天中午11﹕40由拉萨飞往重庆。晚上23﹕00再由重庆飞往武汉,(11号)零点三十分左右降落武汉天河机场。宿一晚,早晨再乘机 场大巴回到黄石。(旅行社已安排好)
我们回黄石是笫十一天,所以黄石的旅行社称为西藏十一日。我的游记只写到第十天,第十一天就略去了。在此,说明一下。
7﹕30 吃过早餐,在酒店门口坐上来接我们三人的小车, 沿着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开往贡嘎机场。
拉贡高速公路
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是西藏第一条高速公路,2009年4月28日开工,2011年7月17日通车。路线全长37.8公里,工程概算总投资15.9亿元,将拉萨市区到贡嘎机场的行车时间缩短了半个小时。
贡嘎国际机场
拉萨贡嘎国际机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贡嘎县甲竹林镇,海拔3600米,跑道长4000米,宽45米,机场等级4E,可供波音747、空中客车等大型飞机起降,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之一。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如今一座花园式的现代化空港已屹立在雪域高原。从机场可乘出租车进入市区,费用约为150~250元人民币。有机场专线,收费50元。
11﹕40 飞机起飞,冲上云霄,飞翔在雪域高原的蓝天上。
这架飞机在维护检查
进入起飞跑道
开始加速
起飞
疑似米拉山囗隧道
疑似雅鲁藏布大峡谷
厚厚的云层
距飞机好近的雪山
飞机在蓝天翱翔,雪域高原离我们越来越远。再见了西藏!再见了拉萨!
这次十一天的西藏之行,时间虽然短暂,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也留下了无尽的回味。美丽的布迖拉宫,犹如一颗熣灿的明珠,引起了多少人的向往与充憧,吸引着无数的人们来到这里。
在开往拉萨的火车上,我的上铺有两位深圳姑娘,闲聊中我问及她俩是否请假出来的,她俩的回答让我惊愕,是辞职出来的。在爬布达拉宫的时候,有一位杵着拐杖的婆婆,我问她好大年纪,婆婆说今年68岁,我伸出姆指绐她一个赞……。当你在大昭寺看见虔诚的朝圣者,你的心灵少许有片刻的宁静;当你到了壮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你可能有小小的惊喜;当你站在布达拉宫广场中央可能陷入短暂的沉思。所有这些,就是西藏的神奇,就是西藏的魅力。
一个自然风光美丽的西藏,不仅在视觉上征服了你,而且奇特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民风习俗,更是让你好奇着迷,欲罢不能。为什么会这样,你只能用心去度量,用心去感应。
祝福你,一个遥远的西藏,一个神秘的西藏。
说说我们这个旅游团队,也蛮有意思的。我们这个团队共27人,年龄都在六十岁左右,典型的老年团。我们三人是黄石的,在一个旅行社报的名。还有24人在武汉不同的旅行社报的名,大家都是拚团才聚到一起。毕竟到了花甲之年,少了一点浮躁,多了一份沉稳。相互间还是比较和谐的。
尤其我们三人比较磨得,这是武汉地区方言,普通话就是慢、拖拉的意思。每天出游发车或景区游毕上车,我们基本都在最后,弄得全车人时不时的等我们。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在此对团队各位的包容,谨表达感谢之情。
通过这次团队游,我对旅行社灵活、高效的组织调度也感到惊讶。第一天拉萨一日游是27人。第二天林芝三日游28人,进来一个年龄约四十岁左右的女游客。三天林芝游完后回拉萨,这名女游客就退团了,报了其他的旅行社的旅游行程。羊湖一日游我们又是27人。回到拉萨后,我们这个27人团队就结束了西藏之行。陪同我们五天的导游棠导,也完成了这次导游任务。有十八个人,他们第二天回汉,有的坐火车,有的坐飞机。另外我们9人还有第二天日喀则一天游,棠导给了我们一个手机号,去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游览的一切事宜,联系手机安排。这算是交个班,我们加入了另一个旅行社的一日游。所有这些我们没有感到不便,不清楚的就手机联系,这位末谋面的导游在手机里很热情、很耐得烦。在服务上,让我们感到比较舒服。
再说说跟团游。其实跟不跟团游在于各人自己,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跟团游各方面都安排的很好,钱一交,什么都不用操心。比较适合年纪大的老人和带小孩的人。但是也有不足的,一个是景点受限制,一个是时间受限制。你想要去的景点,旅行社可能没有安排,到一个景点想多玩一下,但时间规定了。但是,话又说回来,那有哪么多的十全十美的事。任何事只能打八、九你说是不是。不管是吃、喝、玩,留下回味的是最好的。比如九寨沟很有名气,一天玩下来,时间上有点紧。实际上你在玩的时候,也是有选择的。这个景点少呆一会,那个景点多玩一下。如果第二天再给你一天时间去玩,你的雅兴很可能会没有第一天高。在景点感觉时间不够,边看边使劲拍,(尽量拍好)。回到家后,那一天清闲的时候,打开电脑,一张张翻看,慢慢品味。那种感觉真比吃回锅肉还安逸。至于跟团游强制消费,强买强卖(极少数),还是在于各人自己。这种情况大都出现在低价游的旅游团。货比三家,多问几家旅行社,心里大概就有谱了。那种价格低到住宿、车旅费都不够的,莫要沾边,百分之百是购物。在我的身边,这样的事例太多了。还有一种情况,比如到某地几日游,一般的旅行社二千左右,如果有的一千或低于一千,则要警惕了。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贪便宜。用这句话勉励自己,也勉励同龄喜欢出门玩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