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2
- 收藏9
- 评论0
- 赞4
+1
出发日期/2017/01/05
天数/8天
人均费用/15000元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摄影 美食 冬季
总是习惯性的躲避寒冷,大冬天往炽热的海岛或是南半球跑,而这一次,却是迎着冰雪的 芬兰 之旅,去寻找冬天里冻出来的美景。无雪的 北欧 冬天不知道会是怎样一幅萧瑟的画面,而我们是幸运的, 赫尔辛基 以银装素裹等待着我们的到来,没有雪的冬天,又怎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冬天呢?
到达 赫尔辛基 的第一天,确实被冻傻了,来自 北极 的寒流让原本冬天气温在零下十度左右的 赫尔辛基 到达了少见的零下二十八度,手机拿在手里不出十几分钟便自动关了机。但遇到的每一个 芬兰 人却都说我们是幸运的,因为这个冬天直到圣诞节都还没有下雪,而恰恰在我们来之前的几天,厚厚的雪从天而降,那是 赫尔辛基 冬天应该有的样子。
冬天的 北欧 白天很短暂,早上九点半太阳才懒懒的爬出来。
舍弃酒店,选择了中央车站附近的一间公寓,想像个本地人一样,找寻这座城市的性格。一张交通卡就可以带我们坐上四通八达的有轨电车,开始去发现 赫尔辛基 的秘密。
冷空气带来的也不全是坏处,虽然气温低,但天气却是晴好的,冰冷的空气干冽而清新。 赫尔辛基 的城市中心保留了很多老建筑,流露出优雅与繁华。
冬天的阳光显得特别温柔,斜斜的从屋顶照过来,将地上的雪照得晶莹。有轨电车从金色的阳光中穿过,路上的行人呼出的热气瞬间变成白色,美丽而鲜活的画面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这座 北欧 城市的冬天。
冬天再冷也挡不住一颗童心,乌斯别斯基东正教大教堂(Uspenskin Katedraali)前的一段斜坡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滑雪场。
赫尔辛基 大教堂(Tuomiokirkko)和参议院广场(Senaatintori)无疑是 赫尔辛基 的焦点,这座白色的圆顶教堂矗立在台阶之上,气宇轩昂。教堂前的广场是举办各种活动的地方, 比如 热闹的圣诞集市。
在 赫尔辛基 的一周里正好赶上一年一度的灯光秀(LUX Lights Festival)。冬天的 北欧 白天很短,早上九点多才天亮,下午三点多就日落,是有那么一点郁闷,于是 芬兰 人在寒冷的夜晚给自己设计了一个个欢乐的节日,新年伊始的灯光艺术节,如同黑夜中的一场秀,由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超过500名艺术家共同奉上这场夜晚的视觉盛宴。 赫尔辛基 大教堂是其中一位主角,绚烂的灯光在原本白色的教堂表面绘出一幅又一幅图画。
LUX灯光艺术节是在一年中最黑暗的日子举办,因此节日的气氛更加强烈。灯光节以 赫尔辛基 的大街小巷为背景,城市成为艺术品的一部分。
赫尔辛基 濒临 波罗的海 ,是 芬兰 最大的港口城市,全国50%的进口货物通过这里进入 芬兰 的。从港口的摩天轮上,不但可以俯瞰城市里的建筑,还有港口的美丽景色。
冬天当气温忽然冷下来,海水温度比空气高的时候,便会出现海水蒸腾的场景,整个海面雾气缭绕,美得一塌糊涂。
特别是早上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将海面和云雾染成一片金色,渡船色金的雾气中缓缓开过来,吐着白烟。海面上有一层浮冰,落了雪,冰上的裂隙是大自然画出的线条。我暗自庆幸在冬天与 赫尔辛基 相遇,看到这位 波罗的海 的女儿如此美丽的一面。
港口边的市集广场(Market Square)是体验 赫尔辛基 悠闲生活步调的好地方,这里是 赫尔辛基 最大的露天市场,一个个小摊位贩卖着花草、家常食物、一般用品、手工艺品等,充满 芬兰 的生活风情。只是冬季气温太低,这里的摊位才暂时撤了,不过也不用失望,因为广场旁边还有拥有120年历史的的老农贸市场(Vanha Kauppahalli),出售 芬兰 传统美食和手工艺品。
天气和景色实在太好,我们临时决定登上前往 芬兰 堡岛的渡轮。渡轮带有破冰功能,即使在冬天也不会停航。站在渡轮之上,与一座座被冰雪覆盖的小岛擦肩而过,美不胜收。
冰封的海面随着太阳的升高映着天的蓝色,每一处都被白雪覆盖,一片静谧。
芬兰 堡(Suomenlinna)建在 赫尔辛基 外海上的一串小岛上,建于250多年前,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 海防 军事要塞之一,也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渡船靠岸,尚未登岛,已经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一切都被冰雪包裹着,一切都是银白色的!虽然我是在北方长大,但这还是真正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冬季景色!
1. 在 赫尔辛基 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有轨电车,可以覆盖几乎城市的每个地方
2. 买一张 赫尔辛基 城市卡是个精明的选择,持卡可以不受限制的乘坐 赫尔辛基 市内公共交通,并免费进入主要博物馆和景点。持卡还能享受餐饮、购物等方面的优惠。 赫尔辛基 卡分为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三种,从首次使用该卡开始计算。
3.如果只是单纯想涵盖交通,可以购买 赫尔辛基 交通卡,根据游览区域和有效时间(1-7日)划分为多种,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购买。
4. 从 赫尔辛基 机场前往市区最方便的方式就是火车,火车站在1号和2号航站楼之间,在机场就可以买交通卡或者上车购票。
5. 赫尔辛基 的游览景点大部分集中在中央车站附近,在住宿方面推荐选择这一区域,无论是步行还是乘车都比较方便。
芬兰 人幽默的和我们说:知道怎么区分游客和本地人吗?这么冷的天,在外面逛的都是游客,在餐厅里的都是本地人。我们听完哈哈大笑,想想说的也有道理,在 赫尔辛基 的几天里,餐厅、咖啡馆里总是比外面热闹。 芬兰 美食的多样 和美 味让我意外, 芬兰 人也将自己的设计天分倾注到了美食之中,让美食成为 赫尔辛基 冬天里最温暖多彩的回忆。一周时间只吃了 赫尔辛基 的冰山一角,也只能是把这次吃过的印象深刻的餐厅和咖啡馆一一讲述,对于我给这些餐厅的名头不必计较。
最 芬兰 餐厅:Savotta
地址:Aleksanterinkatu 22, 00170 Helsinki
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吃一顿当地特色美食应该是了解这个地方的最快方式,所以第一家餐厅也就介绍这家最具 芬兰 特色的餐厅,餐厅从装饰、餐具,一直到服务员的服装都是传统 芬兰 style,无论是滑嫩的驯鹿肉,还是鲜美的煎鱼排,都会让你体会到 芬兰 传统菜的美味。
餐厅的位置极佳,就坐落在 赫尔辛基 大教堂的正对面,如果是去吃晚餐的话,坐在窗边就可以欣赏到 赫尔辛基 大教堂的夜景。我们在 赫尔辛基 的一周,正赶上LUX灯光艺术节,一边吃饭一边欣赏灯光秀。
餐厅所在的三层楼是 赫尔辛基 最古老的三层楼,原来餐厅在地下一层,现在则扩大到了地上。穿着 芬兰 传统服装的服务生热情的带我们参观了原来的餐厅,如果人多或是有大型聚会的时候,这里也依旧会开放。
餐厅内部充满了 芬兰 乡村气息。
不知道点什么好,最简单的就是直接点套餐了,一个是传统套餐(63.8欧),里面都是Savotta的最经典菜式,包含前菜拼盘、驯鹿肉和手工冰激凌;另外一个是LUX灯光艺术节期间限时推出的特别套餐(46.5欧),包含汤、香煎烟熏鲑鱼和 芬兰 风格法式吐司。
前菜拼盘汇集了好几种荤素不同的前菜,最特别的就是中间的鹿舌了,吃起来和牛舌差不多,很有嚼劲。
芹菜奶油汤中有烟熏驯鹿肉糜。
赫尔辛基 是港口城市,海产品自然非常丰富,各种鱼是 芬兰 人餐桌上最常见的肉类。这道主菜是烟熏红点鲑鱼,搭配煎土豆和胡萝卜。鱼只要新鲜,真的怎么吃都好吃,何况烟熏让鱼肉里面也充满了滋味,再搭配里面有酸黄瓜碎的奶油酱汁,既增加了奶香,又不会感到油腻。
另外一道主菜是煎驯鹿肉排,配菜是 拉普兰 风格的土豆泥以及 芬兰 盛产的蔓越莓(Cranberry)。驯鹿肉是 芬兰 北部牧民的传统菜肴, 芬兰 的中部和 北部地区 气候极其寒冷,牛羊在这里无法饲养,只有驯鹿可以生存,驯鹿肉味美,脂肪含量少,营养丰富,因此成了牧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这是我第一次吃驯鹿肉,味道和口感都与牛肉有几分相似,驯鹿肉排被煎成五分熟,很鲜嫩。 在 芬兰 的日子里吃了不少卤肉,我估计以后都收不到圣诞老人的礼物了。。。
这种红色的小酸莓在 芬兰 人的餐桌上十分常见,从蔓越莓汁一直到蔓越莓酱,通常搭配肉类菜肴,开胃解油腻。
甜品是 芬兰 式的法式吐司,搭配奶油和手工香草冰激凌。
这家餐厅的手工冰激凌一定不能错过,口感细腻柔顺,一点也不甜腻,吃一口满嘴都是浓郁的奶香。
最赏心悦目餐厅:Juuri
地址:Korkeavuorenkatu 27, Helsinki
Tips:需提前预定,预定网址 www.juuri.fi/en
Juuri让我们对于 芬兰 美食刮目相看, 芬兰 人将自己的创意倾情在每一件生活小事上,将美食变成如艺术品一样的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
为了吃这顿午饭一共去了两次,第一次因为没有提前预订,餐厅里客人爆满而吃了闭门羹。第二次终于如愿以偿。
前菜拼盘上来已经让我们目瞪口呆,因为每一道都是那样色彩丰富、造型优美,这哪里是食物,分明是艺术品。
每一道都讲究食材与配料的天衣无缝,口感上的层次搭配,不仅美貌,而且美味。
Juuri相信 芬兰 美食是不断创新的美食,但也是秉承传统的美食,主菜依然是熟悉的食材,但又有创新的味道。脆皮白鱼,鱼皮的一边香脆,鱼肉的一边鲜甜,让我不得不抛却原来认为西餐鱼类菜肴寡淡无味的偏见。
依然是驯鹿肉,口感嫩滑,肉中的汁液被很好的保留。我问过 赫尔辛基 本地人他们是否在家也经常烹制驯鹿肉,他们说在家的时候还是吃鱼肉和牛肉比较多。但是几乎每个餐厅都会有驯鹿肉烹制的主菜,驯鹿可以说是 芬兰 的一道特色美食,所以还是相当推荐的。
甜品依旧如艺术品般绚丽、精致,引人食欲,为我们丰盛的午餐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最家常餐厅:Kaarna Bar & Kitchen
地址:Mannerheimintie 20, Helsinki
KAARNA位于 赫尔辛基 中央车站附近,位置相当便利,价格却平易近人,主菜基本在16-26欧。餐厅做的也是 芬兰 口味菜肴,但是更家常,餐厅内的气氛也相当轻松休闲,因此很多当地人也都选择在这里朋友小聚。
坐在二层的床边,可以看看 赫尔辛基 的车水马龙。
芬兰 很多餐厅里都会选用 芬兰 最有名的玻璃器皿品牌iittala出品的玻璃餐具,这家餐厅也不例外。
点了餐厅里推荐的驯鹿肉饼,搭配奶油酱、洋葱和蔬菜,外面居然是一张饼,正好平复我的 中国 胃。
肉饼要和各种配料混合在一起吃,再加上蔓越莓酱,卷在饼里,就成了美味的 芬兰 驯鹿肉卷。
因为餐厅离我们所住的公寓不远,所以有一天中午又晃荡过去吃午饭,这次换换口味,品尝一下这里的炖猪肉,味道竟然是意外的好。猪肉炖的非常松软滑嫩,下面是吸饱了汤汁的薏仁米。
小伙伴点了香煎白鱼,鱼皮非常香脆,味道相当赞。
最闪耀餐厅:Olo
地址:Pohjoisesplanadi 5, 00170 Helsinki
Tips:需提前预订,电话+358(0)10 320 6250
为什么封Olo为最闪耀餐厅呢,因为它是米其林一星餐厅。这家餐厅就坐落在面对港口的一幢老楼里,装修得简洁低调不张扬。
用来自 法国 的气泡酒和finger food开启这顿华丽的晚餐。
接下来是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前菜,我不想一一介绍这些菜品的内容和味道了,因为每一天的菜单不但是根据季节变化的,而且是根据当天采购到什么样的新鲜食材来决定的,这不但是对食材品质的极致追求,也是厨师对于自己的一场挑战,每一天的菜单都是一场独一无二的华丽演出。
刚刚坐在餐桌前的时候,就发现每桌上都放着一个黑色的小铁锅,里面是一个新鲜发好的面团。当开始上菜的时候,这个小面团便被拿到烤箱中,最终变成了一个新鲜出炉的面包,搭配它的是一小团黄油和奶油酱。当把涂抹了黄油的面包放到嘴里的那一刻,我立刻被镇住了,真的觉得之前吃的黄油都白吃了,仿佛这是我第一次尝到黄油应该有的味道,新鲜、柔软、香滑、浓郁、芬芳,这些形容词居然都无法表达这块看似普通的黄油。从餐厅的介绍上了解到餐厅最注重的就是对于食材的精挑细选,所有食材都来自于长年合作的本地小农场和 北欧 生产商,从最普通的黄油就能深窥这家餐厅 成功 的秘密。
主菜也是由份量小的多道菜品组成,每一道都很精彩,每上一道菜,服务生都会细致的介绍菜品,笑容里带着兴奋和对食物的爱。
在甜品的欢愉中,我们结束了晚餐。
最美餐厅:Ravintola Meripaviljonki
地址:Sparbankskajen 3, 00530 Helsingfors
这家餐厅坐落在市区的一个湖边,去的那天下着大雪,格外的美。
餐厅内玻璃窗落地,窗外是落了雪的冰面。
一杯清爽的白葡萄酒配这洁白的雪景再合适不过。
三文鱼浓汤咸鲜适口,汤味浓厚,和面包特别配。
这里的鹿肉是做的最别致的:红烧鹿肉配土豆丸子。鹿肉切成厚片,被甜酸的酱汁包裹着,入口很劲道,很符合 中国 人的口味。
小伙伴的鱼排,搭配了很多蔬菜,美中不足是鱼肉有些粗糙,入味不够。
最后来上一个芒果手工冰激凌配巧克力蛋糕,慢慢喝上一杯咖啡,对着窗外的雪景,此刻的 赫尔辛基 是如此浪漫。
最古老的Café:Ekberg
地址:Bulevardi 9, 00120 Helsinki
Ekberg不仅是 赫尔辛基 最古老的Café,也是 芬兰 最古老的咖啡馆,每天上午这里都挤满了来吃Brunch的人,这已经是 赫尔辛基 人生活的一部分。
咖啡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像餐厅一样,经营早午餐以及咖啡和甜品,另一部分设了柜台,外卖当天生产的甜品和面包。
咖啡馆至今依然保留着手工制作面包和甜品的传统工艺,严格控制原料的品质,让这种 芬兰 的传统味道一直流传下去。
我们点了咖啡和几种招牌甜品,看着周围一家一家人其乐融融。
拿破仑(Napoleon)是一种在 欧洲 广为流传的糕点,据说它的酥皮起源于 意大利 的 那不勒斯 。这种蛋糕由多层酥皮和奶油层叠组合,最上面是一层蛋白糖。这种看似普通的糕点其实非常考验手艺,要将松化的酥皮夹上幼滑的奶油,同时又要保持酥皮香脆的口感。
千层蛋糕(Thousand Leave)同样是酥皮蛋糕,但中间夹的是有浓郁焦糖香味的馅料。
这个形状像蘑菇的蛋糕名字叫“Champagne Corg”,是一种 芬兰 的传统蛋糕,柔软的蛋糕中浸满了香槟酒。
最后我们还外带了一种在 芬兰 非常流行的传统点心: 卡累利阿 派(Karjalanpiirakka)。这种点心之所以在 芬兰 人心目中有非同寻常的地位是因为它最初源自于 芬兰 东部的 卡累利阿 地区,那里是 芬兰 民族史诗《卡勒瓦拉》的起源地。点心底部用黑麦制成,中间的馅料则用土豆、米饭或胡萝卜,Ekberg用的是小米。这种派是咸味的,吃的时候在上面放上一小块黄油,加热融化后会更美味。
最有名Café:Fazer
地址:多家,可通过google map查找
在 赫尔辛基 转上几天就知道Fazer这个品牌有多有名了,它是 芬兰 知名的巧克力品牌,餐厅里、商场里、路边店铺里到处都能见到Fazer巧克力的身影。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很多店家都会贴心的送上一块Fazer的巧克力糖搭配热茶。它还有自己品牌的Café,可以算是现代派咖啡馆的代表了。
除了咖啡和蛋糕,也有精致的简餐。大概是因为天气寒冷人们减少了外出活动,咖啡馆里十分热闹,大多是三五好友来此聚会聊天的,据说 芬兰 人人均咖啡消耗量在世界上可是位列前茅的,所以这里的咖啡馆文化一定要来体验一下哦。
几乎每一家 赫尔辛基 人在 芬兰 中部湖区或者是 赫尔辛基 郊外都有一间木屋,木屋的标配是桑拿。每到假期,他们就会举家来到度假木屋,夏天钓鱼,冬天玩雪,而永恒不变的项目是蒸桑拿,这就是纯正的 芬兰 式度假方式。
芬兰 人爱自然,别看 赫尔辛基 是一个典型的 大城 市,但只需要开车出城半小时,便会置身于有森林和湖泊的纯净自然之中。度假木屋在 芬兰 语里叫做Mökki,对于绝大多数 芬兰 人来说,这里是他们的隐世之所,在假期时举家驱车前往自家的小木屋待上一段时间,远离城市的喧嚣,是他们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
在距离 赫尔辛基 不过半小时车程的ESPOO国家公园里就有这样的木屋,里面的装饰很有 北欧 乡村粗犷的风格,不华丽,却十分舒适。
窗外是一望无际的雪域森林。
芬兰 的冬天会被厚厚的白雪所覆盖,白天也会变得非常短暂,在这样的日子里,没有什么比蒸一场大汉淋漓的桑拿更痛快的了。桑拿起源于 芬兰 ,已经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最传统的就是烟熏桑拿。在 赫尔辛基 郊外Tuusula湖边,至今仍保留有这种最传统的烟熏桑拿屋,既然来了 芬兰 ,就一定要尝试一下
桑拿木屋就建在湖边,桑拿的基本过程就是:蒸-跳进冰水-再蒸,反复的冷热刺激使心血管反复舒张和收缩,能够预防心血管硬化。
桑拿木屋里很温暖,与外面的冰雪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为传统的烟熏桑拿(Savusauna)也被称为“黑色桑拿”,它与一般的蒸汽桑拿有很大不同,是使用桦木和杨树,耗费7个小时,将3000公斤石头烧热。烟熏之后的内墙和凳子上也都是黑黑的粉末。进入桑拿房之前要在全身涂上黑泥,据说有美容的功效哦。
好了,涂完泥之后基本上就谁也不认识谁了。烟熏桑拿房里是没有灯光的,里面的温度高达75-85摄氏度,刚进去的时候真的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但慢慢适应之后,就会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中间还可以用白桦枝叶扎成的“Vihta”轻轻拍打身体,据说可以让毛孔打开。等身体里完全蓄积了热气之后就可以去外面跳冰湖了。我承认,我没跳……
想玩点更酷的高科技吗?那就到 赫尔辛基 郊外 波尔沃 的哈伊科庄园酒店(Haikko)吧,这里有一种“极寒体验”。
庄园冬天的景色怎一个美字了得。
这座庄园酒店是 芬兰 最美的庄园酒店之一,这座老房子建于1913年,从内到外都颇具历史感。1966年,这座房子被改成酒店对外开放。
一楼的圆形大厅十分漂亮,墙上挂着女主人的画像。
旁边的书房也对客人开放,可以在这里安静的读一本书,喝一壶茶,有种家的感觉。
庄园酒店一共有22间客房,每间的装饰都不一样。
酒店里有一项独一无二的体验叫做“极寒体验”(SUPER COLD TREATMENT),体验者进入一个达到零下110摄氏度的冷冻室!据说冷冻治疗在 芬兰 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它对一些疼痛和皮肤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健康的人经历过这种冷冻也会有觉得精力充沛。当然,进入这个冷冻室要对手、脚等进行专业保护。
极限温度:零下128度!
每个完成极寒体验的人都能得到一张证书。
在极寒体验过后,就可以去桑拿房享受桑拿了。如果说吃饭是 中国 人的一种最为普遍的社交方式的话,那蒸桑拿就是 芬兰 人最为普遍的社交方式。无论是家人团聚、还是朋友聚会,甚至是商务谈判,都是在桑拿房中进行的。朋友家人面对面坐在炽热的房间中,一边蒸,一边聊天,放松而惬意。
蒸桑拿的中间,还要去雪地里疯狂的打个滚,冷热交替,直到全身通畅。
在 芬兰 还流行一种运动,就是桑拿瑜伽,减脂又塑身。
看老师做的轻松,我只能坚持一秒钟。
最喜欢的时刻就是蒸完桑拿,大家喝着冰镇饮料,围坐在火炉边,谈天说地。
晚餐别错过美味的三文鱼和鲜嫩的牛肉,都是这家庄园酒店的招牌。
正好是酒店开业50周年纪念。
晚饭后坐在玻璃窗前,屋内的灯光昏黄,屋外的雪纯白。
冬季到 芬兰 旅行一定要尝试户外运动, 比如 狗拉雪橇、雪地摩托,还有最普及的滑雪。如果只是在暖暖的室内,那你就错过了冬季 芬兰 最有特色的活动。即使身在 赫尔辛基 也一样有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从 赫尔辛基 中心城区驱车一小时,就可以体验 芬兰 最传统的冬季运动——狗拉雪橇的乐趣!还可以喂喂萌萌的驯鹿,坐在 萨米 人的传统帐篷里吃一块烤奶酪。没错,这一切就在 赫尔辛基 !
这次在 芬兰 的行程并未安排去中部的 拉普兰 地区,本以为要错过心心念念的狗拉雪橇了,却没想到这个愿望在 赫尔辛基 居然实现了。当乘坐 芬兰 航空飞行在 赫尔辛基 上空的时候,就会发现, 赫尔辛基 这座城市是被整片的森林与湖泊包围着的。 芬兰 人热爱自然,所以几乎每一家 芬兰 人除了在城市中的公寓外,都在湖边或森林中有一座自己的度假别墅或木屋。身在城市,心在郊野。
开车从 赫尔辛基 的市中心出发,不过一个小时,城市里钢筋水泥的建筑已经被森林所取代,冬天的湖面已经冰封,被白雪覆盖,留下一大片一大片的白色。
我们的目的地就是这个位于NUUKSIO国家公园内的狗拉雪橇基地。
刚下车,就听见一阵阵兴奋的犬吠,熠熠发光的粉雪下,一群可爱的雪橇犬跃跃欲试。
芬兰 常见的雪橇犬主要是西伯利亚雪橇犬(哈士奇)和 阿拉斯加 雪橇犬,现在大多是两种犬杂交的后代。这些雪橇犬的性情极其温顺,尤其是对人非常友善,即使是陌生人,也会和你亲昵。对于主人更是热情似火,像一个个急于争宠的孩子。
小帅哥开始组建狗拉雪橇了,每只犬都用充满了期待的眼光看着他,希望自己被选中。
这里的狗拉雪橇是一部雪橇上坐一到两个人,由七只雪橇犬协作。
狗拉雪撬是一个团队协作项目,这些狗狗都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少则1-2年,多则3-5年时间的磨合才能胜任。
第一次坐狗拉雪橇让我兴奋不已,终于出发喽!
没想到狗狗飞奔起来的速度是如此之快,雪橇在林间的道路上飞奔,飞溅起来的雪花打在脸上、镜头上,这是只属于冰雪之上的乐趣。
狗拉雪橇从每年的12月一直到第二年的4月都可以进行,通常在这段时间内, 赫尔辛基 都会落上厚厚的积雪。而在其他的月份,在温度适合的季节主人会带狗狗进行训练,在夏天最热的日子里,皮毛丰厚的雪橇犬是不适合运动的,主人会带上它们一起出去露营度假。
驾驶雪橇也是一门学问,狗狗也需要劳逸结合,所以在中途的时候会让它们放慢速度或者停下来休息。雪橇犬天生好动,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奔跑是它们的天性。
在封冻的湖面上,它们撒开了花。
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与信任。
回到营地,各种打滚,各种萌。
萨米 人几千年前就在 北欧 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 拉普兰 区生活,驯鹿是传统 萨米 人的生命,也成了 萨米 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距离狗拉雪橇基地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私人开办的驯鹿园,在这里圈养了几头驯鹿,并搭建了一个 萨米 人的传统帐篷,可以让无缘去 拉普兰 地区的游客在这里浅尝一下 萨米 人的风俗。
拉普兰 地区有超过19万头驯鹿,其中多为居住在当地的 萨米 人放养的,主人会在它们的耳朵上打上标记。
这位小姑娘是最馋的,一看我们来了,便过来要吃的。
主人笑称它是永远吃不饱的姑娘。
驯鹿的食物主要是这种苔藓。
这里按照 萨米 人的传统搭建了帐篷。 萨米 人的圆锥形帐篷名字叫做“高搭”(Kota),即使在飓风中也非常稳固。
萨米 人通常在帐篷中央燃起篝火取暖,帐篷上方有通气孔,所以烟会自然上升排出。
Kuksa是 萨米 人全手工制成的水杯,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最原始的Birch Burl Kuksa是由桦木树榴部分雕刻而成,每一只都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