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5
- 评论0
- 赞2
+1
出发日期/2018/05/14
天数/5天
人均费用/2000元
人物/家庭
玩法/美食 深度游 穷游 夏季
我对于西安这种古都城市总有说不清楚的好感度,一别西安五年,在家人絮絮叨叨的西安梦想中,终于下定决心要带他们游一下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城市。
西安这座城市自从在抖音上火了,越来越多的人赶去这地方旅游,这个包罗万象,吸引八方来客的城市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对于老人65岁以上门票全免的政策对老人来说无疑是非常利好的消息,而越来越多的年青人也对历史印迹的西安古城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上新兴的如永兴坊摔碗酒这种更是对年轻人的味口
因为已经是第二次来西安,所以此次行程安排釆取合分合的玩法,一日半时间我去玩我想去的地方,而家里人则安排好一日游或景点自游,最后再一起汇合,事实证明这种方式确实能满足到每个人的需求,而我也如愿去到了自己想去探寻的地方。
说起西安的历史文化,莫过于西安是唐代的古迹最佳之处,自打今年的清明节玩了唐城后,完全挑起了我对唐代古迹文化的兴趣,所以自游的行程中加入了兴庆公园,青龙寺和西市博物馆,华清宫的行程中加入了探寻骊山,事实上这几处较为小众的景点确实有着不同的特色,让此次的西安之行增色不少。
说几句题外话,因为工作忙碌的原因导致17至18年旅行攻略几乎没怎么写全,以前写点纯属为自己留回忆,但看到好多留言点赞给了我好多动力,看来要加把劲好好写了。
淸晨的西安是宁静的,从早餐王妈凉皮开始了游走西安的旅程开篇,之所以选择王妈凉皮缘于五年前西安西线茂陵前吃的那碗凉皮,正宗的手工工艺在当地媳妇的巧手下一层一层的剥开,让手工制作的当地美食凉皮得以传承,大概是一个味道也就记住了一个城市,美食总是先于风景让人更心心念念,而今经过几年的变化,西安凉皮已没有了透明的色泽,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化的产品,无功无过的口感。
北大街的尽头看一眼熟悉的钟楼,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钟楼最早是用来报警报时的,汇集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很多城市都有钟楼,但西安的这座却是众多钟楼中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钟声敲响时看一眼,时针指向五点四十,清晨的西安空气清新,马路干净整洁。
西安的景点一共分三线,东线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兵马俑,华清宫,西线为陵墓区,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一条线,茂陵,乾陵,霍去病陵,法门寺都在这一条线上,北线则是往延安方向看壶口瀑布,还有最出名的华山也可以去游览。
东线大约离西安市区一个小时车程,你可以选择包车或者直接去火车站乘坐公交车,个人觉得东线交通非常便利,完全不必要包车,直接在火车站坐公交车,注意是公交车,建议小伙伴们一定要在火车站看清楚,虽然同样是七块钱,公交车是自行排队,而戴着红袖章的工作人员其实是假的管理者,是为了给旅行社拉客用的,需要等差不多一小时才开车,注意鉴别,很不幸,此次我也中了招上了旅行社的大巴。
此次无奈的坐在大巴上等出发,在经历了等人,等团队,车上交线,分发票据后,终于坐上索道上骊山
索道票可以在网上提前买好,也可以自己去现场买,我在大巴上直接交了钱购买的单程上行给导游,却落下个等等等的命运,等导游将所有人员安排好才记起我这个散客。总觉的景区的门票管理特别乱,上行的时候导游给了个我一个工作人员的牌子,然后我便一路畅行的上了索道。
坐上缆车可以看到秦始皇的陵墓,隔的老远,加上山上雾气太大,始终看不清,山上郁郁葱葱的植备倒是让人心情舒畅
成攻登顶,站在山上俯瞰整个华清宫
华清宫是中国古代历代的行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彻石成宇,而后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以唐代为鼎盛时期。
华清宫的遗址等下山时再细细逛慢慢品,但对于骊山,仍旧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绿翠骊山烟幕间,西阳画卷似江南,满眼的绿翠,似烟似雾的山色绵延起伏,人们因为一些信仰而建立了一些庙大多建在山上,大概是因为山路曲折坎坷而故意考验一些凡人的诚心。
骊山其实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很大,不过很多景点不是封闭就是很偏僻的位置,所以这次只去了导游所带的核心景区。
在去往老母殿的路上看到石阶的栏杆上憨态可掬的十二属相生霄。
《史记》中所载黄帝“建造甲子以命岁”,这里所说的甲子就是指的十二生肖。
而生肖,出生年份所对应的每一位将军所在的甲子殿也修建在骊山上,我估摸着这里也是设下的路边彩蛋吧。
顺着阶梯向上走就看到这只可爱的小猪猪,想着今年刚好是猪年,小猪大概是经过多年的游客抚触,猪背处表面已经光滑无比
老母宫始建于唐代,而骊山老母宫是我国最早的道教祠庙,相传 骊 山 老 母 即 女 娲 , 曾 在 此 山 炼 石 补 天 , 这一点在史记和汉书上均有记载,后 于 唐 玄 宗 时 在 此 山 之 下 向 李 筌 传 授 《 阴 符 经 》 秘 义 。
传说骊山是女娲娘娘练石之座骑而化为的一匹马,所以取名骊山。
古书中称此山腹有泉出温汤指的就是山下的华清池了。
骊山老母之所以没有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出名是因为骊山原本属皇家祠庙,普通的老百姓很难随时上山参拜,但在当地却是十分有名的一座山。
骊山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祭祖活动,朝拜的人们都披着被单在这里住上一夜,所以也称被单节,待人群散去,每年都会下场大雨,把山体冲刷一遍,真的非常神奇,也印证了骊山的大雨洗山神仙显灵的传奇故事。
站在骊山老母殿门前向对面的山顶望去,依稀可见的有峰火台和松树。
抬头见东北角的那棵松树,正是原国家授时中心陕西天文台所在地,也是我们熟知的北京时间的真正发源地,听了这么多年的北京时间报时的出处也就是在这里了。
对面的山是可以由当地人带领爬上去的,由于管理的原因,天文台听说虽现在已被废弃,仍然有看守的老人和几条很凶的狗,依旧属于机密机构,不能参观。
山上的峰火台就是周幽王峰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故事的发生地,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大笑。幽王很高兴,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信了,也就不来了。
我站在这里看了许久,心生敬畏,大概也只有在骊山上才能感受到骊山云树郁苍苍,历经周秦与汉唐的千古传奇了。
老母殿很多游客在上香,听说特别的灵验。
三霄殿供奉碧霄、云霄、琼霄三位女仙。三霄殿门眉上方的“母即师也”门匾正向我们讲述着三霄娘娘与骊山老母的师承关系。
相传,三霄娘娘为正财神赵公明之妹,得道成仙时,天意让其助周伐纣,三霄却违返天意,被姜子牙打败,后来拜骊山老母为师,重新修炼才得道成仙。
殿内的壁画上就是画的三霄娘娘,三霄娘娘是主管人间福、禄、寿的三位最高女仙。道教认为,三霄也代表天、地、人三才。只有天、地、人和谐相处福、禄、寿才会与人终身相伴遂。
据说可以摸到福气的福字玉石碑。
这棵双荚皂角树单枝可以长出双角,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长生殿对天盟誓后种下的第一棵树。
树身上有凸起似猪八戒脸状,吴承恩游至此写出了骊山老母携观音,普贤,文殊四人高家庄招婿的精典西游记桥段。
而后八戒脸上又长出两角呈龙首麒麟状,据说是沾染了天地之灵气之物,给这棵树完全赋于了神化色彩。
仔细看倒是真与猪头有几分相似之处,在这仙山中长出仙树倒也合乎情理吧。
看着这树脑子里总是浮现出西游记中的精典桥段,三个神仙化身成高家庄美女为猪八戒招婿,想来吴承恩当年游历至此,突发灵感而写出的这一幕精彩的故事吧。
站在骊山老母殿旁俯望临潼县,远处天地合一的高架桥下是发源于甘肃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
另一侧九座连绵的山脉传说是九龙化身,中间凸起的山头就是秦始皇的陵墓所在地。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兵马佣坑只是秦始皇陵面积的万分之一。
古人陵墓选址讲究的是风水,坐拥骊山,面朝渭水,此处乃风水宝地也。
甲子殿是供奉太岁神的宫殿,各路将军对应各个年份和属相,可以寻找到自己的属相出生年份参拜。一共有六十座,内厅是每排三位将军像,共二十排,密密麻麻的看花了眼
可以在大厅外找到对应自己的年份和属像的将军前去参拜
不知道道教的建筑风格是不是这样青砖红瓦的行头,因建筑为明清时期的重建,倒颇有几分故宫博物院的建筑风格
石碑上刻的便是骊山的民间传说故事,太阳实在是太大,我躲在屋檐下远远的看
昨晚实在是玩的有些累了,第二天为家人订了西线的乾陵和法门寺跟团游,自己安排了兴庆公园,青龙寺,大唐西市博物馆和回民街与朋友小聚。
自从玩了襄阳的唐城,有两个地方是我心心念念的,一个是兴庆公园内的花萼相辉楼,另一个是大唐西市的博物馆。
提起兴庆宫,唐代位于长安城东门春明门内,属于长安外郭城的兴庆坊,李隆基作为藩王时,与其兄宋王等同住在长安繁华地带东市附近并有园林景胜的隆庆坊,正因为藩王与宋王的友谊关系,修建了花萼相辉楼,为了见证皇室兄长的友谊。
而花萼相辉楼就在西安最大的旅游休闲公园内,也是我今日行程的第一站。
本打算坐个公交车过去,结果迷迷糊糊的坐返了方向,待发现时已到了不知哪个古城墙外,索性就站在这里远看城墙的遗址。
到达目的地
这座建在唐朝遗址上的公园是西安很著名的一个免费的公园,也是西安城区最大的一个公园,公园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门,因为实在太大了,所以当的士司机问我到哪个门,都没有答上来。
西安人热情纯朴、记得一路上的士司机师傅都在教我说西安话。
我从兴庆公园北门入,看到大门口口兴庆宫,兴奋的内心手舞足蹈。
兴庆公园东西南门分别有不同的玩乐项目,必须说一下的是为什么网上写的建议玩一至两小时,我在里面直奔主题花萼相辉楼,都花了一个多小时,整个园区目测需要六至八小时的游玩时间。
不经意的一个小角落,也有别有洞天的美好
兴庆公园緑树成萌,已沦为西安市民文化生活的核心区域,广场舞,声乐表演,各种各样的活动都能在这里看到。
值得一提的是,兴庆公园的舞种之丰富,装备之专业都是让人瞠目结舌的。
亲眼目睹跳新疆舞的大叔大妈,动作专业度也太高了,我站在这里看了许久,猜想,西安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唐代有很多外国来的胡人,波斯人等做贸易,也许这些胡人血液里能歌善舞的优良传统被一代代传承下来,正所谓高手在民间,这一刻深刻体会到了。
园区月季花开了,红的像火,月季花期长,花开花落不间断,月月开花四季春,沿途都能看到这样的美景
穿过古香古色的石桥
河塘中的荷叶也来与柳树争斗春色,城市中也能看到如此之美景
桥头堡的造型非常别致,下方有雕龙的形状,上方是古代的宫灯造型,夜晚也是一个指路的路灯。
绕了一圈终于找到花萼相晖楼,花萼相晖楼在唐代位列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四大名楼之前,是为了纪念玄宗的哥哥嫡长子让贤玄宗而建,花萼相互依托,为了纪念兄弟之情,是唐代的第一名楼。
终于找到了花萼相晖楼
如果看过我的襄阳游记,就知道花萼相晖楼在唐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筑,里面拍摄了极之盛宴,是唐城内唐代的歌舞表演的场地。
如今的花萼相晖楼却早已残破不堪,斑驳的立驻和掉了漆的栏杆看的让人眼前心疼。
花萼相晖楼这个唐代的名楼居然一楼被沦为小生意的场所,真令人失望透顶。下一站青龙寺
青龙寺也是唐城中的一个重要景点,西安的青龙寺主要是佛教密宗的发源地,也是纪念空海入唐,将唐朝的文化带入日本而修建的,里面有个单独的园区有很多日本友人送的樱花,也是日本旅行团必游的一大景区。
史书上记载,青龙寺修建于隋朝,修建之初,它叫灵感寺而非青龙寺。唐睿宗景云年间,观音寺更名为青龙寺。
据推测靑龙寺名称可能与中国古代的四神有关。据《三辅黄图》记载,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也就是说,四神分别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青龙代表东方,而青龙寺地处东南,寺名很可能由此而来。
从看到木质结构的青龙寺第一眼就爱上这种建筑风格,青龙寺始建于隋朝,唐朝更名为青龙寺,因日本的八大家在唐朝时在此修行而备受日本人青睐的寺庙。因唐代寺庙多以石质结构保留,像大雁塔,小雁塔均是石质,而青龙寺是罕见的木质结构寺庙且建筑风格极具日本特色,处处充满日式禅意。
白色栏杆的台阶第一层有设计有立体感的龙头
青龙寺并非西安著名的景点,所以游客非常少,免费入寺
先来张打卡照
这种全部木质结构的寺庙建筑细节处理的非常复杂,很有看头。
入园后左右各有一座白色石桥,通过往主殿区
这两座白色小石拱桥桥头也是龙头
可爱的龙头宝宝驻守着青龙寺
太阳很晒,几乎见不到游客,却被这里的景观设计吸引,有些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会驻足,就是觉得这里真的很美吧。
主殿的门关闭了,所以绕过了这里到二进的殿
早在2013年就想到黄河临近的发源地壶口瀑布看看,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壶口瀑布位于陕西北部,因交通和地理位置的原因,不方便自由行,所以我安排的是全家人一起报团游北线。
清晨五点,走到钟鼓楼附近的集合点,白天的钟鼓楼肃静厚重,比起夜晚那些绚烂的灯光,我更喜欢这种历史标志性建筑物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有着不同的味道。
风尘仆仆的坐了六小时车到延安,路上经过真正的大禹治水的地方,这里,修建了大禹的雕塑和庙宇,孤寂的望着黄河远处,备感荒凉与孤寂
一下车,热情的陕北人民就在敲锣打鼓的欢迎我们,看了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这种反映陕西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之后,对陕北文化遗产情有独钟,看到这些备感亲切
陕西人民居住的窑洞等下可以去看看,现在要吃一顿团餐
知青院的团餐环境有限,当地人拿出当地最有特色的黄河大鲤鱼和大馍来招待我们。
这个大馍吃下去就真的啥也吃不下了
主打的黄河大鲤鱼,鱼确实挺大的,肉质比较鲜美,在这里属于高端食物了
吃个米粑,喝口米酒,上个原始茅厕,真正感受到的是黄土高原的贫困,物质的匮乏和生活的简陋
吃完饭,可以自由活动一下,顺便参观一下窑洞
陕西的窑洞是有着四千多历史的穴居式民居,最大的好处是冬暖夏凉
窑洞的墙面上有一些知青的手绘作品
里面干净整齐,有些是婚房的布置,有一些是普通的民用居住,大红大绿的色彩,特别有喜庆祥和气息
走出窑洞,看到了红樱枪,一下子想到了书中描写的赵云将军和岳飞那神奇的武器,怀揣的前世当个武将的梦想,玩玩红樱枪,哈哈
红缨枪就是在枪上加个红缨,红缨的作用据说是,缨穗吸血,可以阻止枪头上的血顺着枪杆流下来不利于持枪者发力,换言之就是擦血抹布。
一排一排的玉米晒成干,在这物质匮乏的地方,用玉米装饰墙面真的创意十足。
陕西人民用特有的鼓和民俗文化来吸引我们驻足,设有捐赠箱,拍照留念后可以随心投币支持陕北的脱贫的发展
陕北的文化真的超级有特色,我想,读懂了平凡的世界中不平凡的人生,读懂了白鹿原中的白家鹿家两大家族的兴衰存亡,看着这里,也就明白了陕北这片黄土地上人民赋予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希望。
下一站就是今天的重点壶口大瀑布了,心里带着些许的期待。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
因为之前来西安北线一直没有时间安排上,这次算是弥补了一个缺憾。
壶口瀑布景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规划的有些简陋,属于自然景观,很多地方都没有护栏,配套的设施也不是特别全,但好在瀑布是气势恢弘磅礴,非常值得观看。
习惯在地标先打个卡
正对瀑布的小山丘上,写着几个大字,黄河大合唱,脑子里涌动着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的歌曲旋律,瞬间感叹万千。
壶口瀑布韵背后是小土坡,望着这里,心里想原来这里就是陕北人民赖以生存的土地
因河道的收口和落差,使河水形成独特的瀑布的奇观,走进这里是真的会湿身的。
今天稍微晚点起床,行程安排上午是大雁塔,提前两天在网络上订了票和人工导游。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玄奘为保存由 天竺经 丝绸之路带回 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
大雁塔广场分为南北两大广场,横跨三公里,而大雁塔景区的入口处位于大雁塔北广场
趁着等人工讲解的时候在广场上休息一会
大雁塔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玄奘作为大慈恩寺第一任主持,由丝雕之路带回经卷就藏于大雁塔地宫中,正因为地宫至今尚未开放而给这座塔更增添不少神秘的色彩
大雁塔塔身稍有倾斜朝左,但不倒是因为塔下沉沙石为松质结构,随着雨水浸泡会自动调整,是不倒翁的原理形成。
寺庙里建了两座小型鼓楼钟楼的建筑,确认了一下果然里面放着一口钟,一面鼓
钟鼓楼的背后有块阴凉的休息地,爬山虎爬满墙壁,风景独好
云水堂是招待外宾的接待室
大雄宝殿和供奉品
客堂是会客的地方
佛教博大而精深,虽然听了很多可是仍然记不住,伽蓝殿供奉的是伽蓝土地的守护神
供奉的玄奘舍利子塔
现在绕到正塔塔身下看一看
唐代的长安城有三座主要的宫殿,分别是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称为“三大内”,兴庆公园里面已经看过,所以今天要去一下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南路,大明宫遗址公园是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
整个遗址公园玩下来特别大,脚力不行的人不建议来,由于此处特别地广人稀,规划和人员管理不是很到位,不仅玩下来特别累而且一不小心就迷路。
如果你在网上已经订好了票,只需要到游客中心换成纸质的票,进入外园区并不需要门票,外园区如同一个巨大的城市花园,只有进入博物馆或者内园区才有检票处
左右金吾仗院遗址
天气有些阴沉,虽然做了很多植备,整个园区给我感觉最多的依然是黄色圶土
真的很佩服这个遗憾址公园的设计,空荡荡一个现代土地上平空竖起现代化的含耀门
少阳院已然成为一片绿色草地
每隔一段路程就会有这样的遗址牌来介绍,遗憾的是地面并未重建大明宫的亭台楼宇,留下的是绿色草坪
崇明门遗址,它是大明宫内一道重要的宫门,位于大明宫内东西平行的第三道宫墙东段,是前朝区与后寝区的界隔。
这道门也是整个大明宫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道门,每块地砖均有标记,用来还原真实的画面
温室殿在唐代主要功用不是温室用,主要用来藏书,寝息和议政
不立个牌子真的不知道是温室殿遗址
看到这个想起了华清宫里5d影片中梨园共舞的精彩演绎
梨树有点少,并且没有开花
唐大明宫紫宸殿北有横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殿区,主殿在紫宸殿北,为蓬莱殿,殿后又有含凉殿,北临太液池。蓬莱、含凉二殿之左右又有若干次要殿,与之东西并列,自成院落。这样,南起紫宸门,北至含凉殿,包括东西次要殿宇,四周有宫墙围绕,形成宫中的寝区。
仿蓬莱殿正在建造中,不管是规划,比例和美学设计都有些差强人意
望仙台是唐大明宫内道教建筑。据有关文献记载,唐武宗痴迷道教神仙之术,于会昌年间调发左右神策军3000多人,修筑望仙台。
望仙台遗址微缩景观有点小小个
这个望仙台遗址为方形覆斗状,由夯土高台、高台的基座、基座周围的壕沟三部分组成。夯土高台平面呈方形,系黄土夯筑而成,东西约30米、南北约28-29米,现存高度为9.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