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2
- 收藏1
- 评论5
- 赞9
+1
出发日期/2018/04/21
天数/10天
人均费用/12000元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深度游 摄影 五一
布拉格的礼品店门面的穆夏作品图案
机缘巧合,在刚去完中欧旅行不久着手写游记的时候,闲来无聊在微博搜到了一个名为《 布拉格 秘境》几分钟短视频,它全程都在 布拉格 境内拍摄,整个故事充满悬念而且刺激,利用特效为观众呈现了传说中查理大桥下的神秘 通道 ,最后带给我谜一样的结论:人生的真相,不止于赢得成就和荣耀,而是继续下一站的勇气!连周杰伦御用填词人方 文山 的“ 布拉格 情结”也因这短片被再次点燃,执笔重写了 布拉格 ,创作了同名韵脚诗,这次所写的场景与13年前他创作的《 布拉格 广场》歌词中虚幻场景不同,全部是 布拉格 实际存在的,仿佛透过时光隧道带我走进遥远而神秘的中世纪,再一次回味了这段现实的 中欧 秘境之旅,虚幻的歌词与现实的情景交织重叠,让我看清虚幻与现实的差距。
方文山执笔重写的《布拉格秘境》
这次旅程始于 德国 慕尼黑 ,经 奥地利 维也纳 、 匈牙利 布达佩斯 、 斯洛伐克 布拉迪斯拉瓦到达 捷克 的 克鲁姆洛夫 、杰斯凯布提约维次、 布拉格 、 卡罗维发利 ,再回到 德国 经 纽伦堡 、威尔堡回到 法兰克福 。开启这段旅程的时候还不明白为什么要把 维也纳 和 布拉格 安排在一条路线上,然而在游玩中听导游娓娓道来关于茜茜公主的情感经历,发现这趟旅程安排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把 巴伐利亚 国王路德 维希 二世以及茜茜公主和她的丈夫在不知不觉中联系起来。在我回程后的某一天突然读到尼采所说的“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 维也纳 ;而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 布拉格 。”顿时产生了共鸣……曾有人说过:一切美景若具备历史的底蕴、文化的内涵,就不仅仅令人陶醉,更使人多些悠悠的回味……
因为在旅游APP里没有找到蔡依林演绎的日不落,我就在这附上歌词的图片吧,崔惟楷创作的歌词,跟这次旅程很贴切,而蔡依林调皮的唱腔则让原本忧伤的歌词多了一份爱情念想。
蔡依林演唱的《日不落》歌词
关于穆夏的简介
新天鹅堡
美泉宫
渔人堡
高天鹅堡
新天鹅堡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机抵达 德国 慕尼黑 后,首先坐车去玛丽恩广场,沿路随处可见骑着自行车的人们,不禁想起姐姐在 德国 留学的同学骑自行车旅行的经历,真是幸福的体验呢!那可是千禧年前后的事情了,那时候我们国家去旅游的人都不多,才刚推行7 天长 假不久,可想而知在当时是很前卫的,好像暴露年龄了 。
在路上看到这先生的打扮感觉跟 德国 一向给人严谨的印象不谋而合。
经过巴伐利亚博物馆
在玛丽恩广场附近下车,途中经过下图这很出名的【宫廷啤酒馆 Hofbräuhaus】,建于威廉五世时期的1589年,原为宫廷专享,1828年才对普通市民开放。后来因一首名为“ 慕尼黑 有座宫廷啤酒馆”的歌曲让它成为游客来 慕尼黑 必到的地方。因为本人不好酒,就没有进去尝试了,它是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但百度了一下,没想到它的底层是一个能容纳一千人的大型宴会厅,每天固定时段表演管乐,狂欢节时会举办假面舞会,啤酒馆的后院绿树成荫。但据说它并不是 巴伐利亚 啤酒馆最正宗的气氛。废话不多说,亲身体验才是最实际的,它位于老城东部,玛丽恩广场 东北 ,离玛丽恩广场约步行十分钟的距离,实在找不到的话直接拿图片去问当地人应该能找到。
地址:Platzl 9, München 营业时间:9:00-23:30
下图左下方这是在老市政厅外墙上的 慕尼黑 市徽——一位修道士的形象。
穿街走巷一段时间后总算到达【玛丽恩广场 Marienplatz】,原名Schrannen,一次因为霍乱造成瘟疫蔓延,当地居民尝试虔诚祷告,祈求圣母玛丽 亚庇 佑,结果十分灵验,为了表示感恩便将广场改名为玛丽恩广场,新、旧市政厅均坐落在这。
下面这个就是【老市政厅 Altes Rathaus】,刚开始因为它看上去比较新,还以为是新市政厅,结果还是被它外表欺骗了。它建成于1480年,哥特式建筑风格,一度和玛丽恩教堂一样被改建成为文艺复兴及巴 洛克 风格建筑,但1861年又重新恢复为哥特式建筑。二战时老市政厅被炸毁,1975年才照原样恢复的。过去它是城市各阶级集会的场所,同时也是市政府的正式接待场所,里面还有个玩具博物馆。
地址:Marienplatz 15,80331 München,玩具博物馆开放时间:10:00-17:30。
门票:成人票价4欧,儿童票价1欧
【新市政厅 Neues Rathaus】慕尼黑 新市政厅分三阶段建成,从1867年持续至1904年。新市政厅西边的钟楼亦是 慕尼黑 最有代表性的标志建筑之一。同时,新市政厅的钟楼是老城环路内的除玛丽恩教堂外的制高点。钟楼上的“钟鸣舞”是 欧洲 第四大木偶舞蹈,每天中午11点和12点,每年5月至10月晚17点和21点,钟楼上的木偶便会随音乐转动,能赶上欣赏时间的就不要错过。我去的时候,好像也不是准点开始,到达钟楼可问一下附近商家有没有错过时间。
地址:Marienplatz 8,80331 München
不可否认,德国的帅哥很多,颜值和身高都很棒。
看到后面的绿色双葱头建筑了吗?就是玛丽恩教堂。
玛丽恩教堂建于1488年,1821年设立 慕尼黑 - 弗赖辛 教区后,就一直作为主教教堂,据说出过一位 梵蒂冈 的教皇,是 慕尼黑 最重要的一座教堂和标志。二战期间被炸毁,1953年得以重建。 教堂是后哥特式砖砌建筑,两座钟塔高约98米,其中北侧比南侧略高。因文艺复兴之风传至 巴伐利亚 的缘故,1525年教堂尖顶被改为青铜色 的意式钟形圆顶,甚至连内部也曾按照文艺复兴风格改建,但是1858年 再次改回哥特风格。
开放时间:周六至周三:7:00-19:00,周四:7:00-20:30,周五:7:00-18:00
门票:免费,参观塔楼2欧元,优惠票1欧元。
从这里一直往前走即可到达【 维克 图 阿里 安市场 Viktualienmarkt】,它建于1807年,是 慕尼黑 传统食品市场,可以真切感受一下 慕尼黑 本源的气氛。Viktualien在这是食品的意思,这里可以买到各种本地和外来的水果、蔬菜、禽、肉鱼以及面包、鲜花等必须品。虽然目前超市销售是 德国 主流,但 维克 图 阿里 安市场仍以其新鲜、优异的货品质量 和美 好的气氛让市民难以放弃,但店铺不喜欢游人拍照。据说市场上设有普硕(Pschorr)的啤酒园,是 慕尼黑 市民常来小聚、畅饮的地方,但逛了一圈我好像没找着。每个星期周六的早晨这市场最热闹了。
地址:Viktualienmarkt,80331 Munich
这些店家都不喜欢游客拍照。
这是市场的一个🚰,买了水果可以直接在这洗一下吃了,很方便。
第一天下午我们就去传说中的新天鹅堡游玩,途经一小段浪漫之路 - 德国 三条著名的旅游线路之一。浪漫之路北起 维尔茨堡 (Würzburg),从北向南,一路上自然风光变化万千,从清清的河谷、肥沃的农田、撑天的森林、绿油油的草地到远处的山峦,经中世纪小镇 罗滕堡 (Rothenburg)、著名城市 慕尼黑 (München),落脚在阿尔卑斯小镇菲森(Füssen),最终便可到达 巴伐利亚 童话国王路德 维希 二世的宫殿-新天鹅堡,全程366公里,从 美因茨 一直延伸到 阿尔卑斯山 ,一路上充满了无法忽视的烂漫气息!
PS:浪漫之路中文网站提供票务预售,持有 德国 有效的通票可以有8折优惠。买票之后别忘了打印出车票。http://www.romantic-road.com/index.php?id=homepage&L=3
无限风光在险峰, 德国 城堡众多,而最有名的就要数新天鹅堡。【新天鹅堡】(英:New Swan Stone Castle 德语:Schloss Neuschwanstein)全名新天鹅 石城 堡,是19世纪晚期的建筑,位于 德国 巴伐利亚 西南方,距离菲森约4公里,离 德国 与 奥地利 边界不远。它和旧天鹅堡将 德国 浪漫之路连接到 巴伐利亚 的 阿尔卑斯山 脚。在山脚就能隐约看到城堡的背影了,大家看到了吗?就是迪士尼城堡原型哦!初见新天鹅堡时,尽管看到的仅仅是背面,已足以令你不知不觉穿越到中世纪梦幻般的宫殿,仿如时光倒流,逃离尘世,将你带回到过去的岁月。新天鹅堡是 巴伐利亚 童话国王路德 维希 二世的宫殿,但他并未能看到宫殿南部完工的那一天这部分落成于国王在施坦贝格湖(Starnberger See)神秘死亡5年后即1891年,也许从他开始用石头垒起的梦幻的那一刻就预示着悲情结局吧!在我看来所谓的浪漫之路更多的成为一种讽刺。
新天鹅堡
下面这就是旧天鹅堡即较早的【高天鹅堡(Schloss Hohenschwangau)】,就在新天鹅城堡的对面,它是国王童年的夏宫。现在想来,年轻国王那浪漫和童话色彩性格也许是缘于高山平原 大湖 的这座浅黄色的宫殿。
高天鹅堡
除了像我们一样用脚步丈量城堡,当然也可以选择以滑翔伞的方式在城堡上方俯瞰周边风景,自由自在的人们正在上空观赏这美丽的城堡和正在其中游玩的我们。还可以考虑坐直升机俯瞰这美景。
虽然我们是4月下旬来的,但还是可以在景区小店里的画作领略不同季节的新天鹅堡美景哦!
下山的时候乘坐这款马车下去,其实坐的过程中很颠簸,根本没办法好好拍照,还是建议上山坐吧。
下山途中一片田园美景出现在眼前,不是童话却胜似童话,尽管这不是有名的童话之路。
山脚下有这个自助机器查看路线的,要好好利用,不要像我们这样被导游坑了,说我们去太晚,已经没票买了,结果没进城堡看,太可惜了,有机会再去。
这红衣大叔拍了好久,让我等到花也谢了还没轮到我拍,实在没时间了,也只好让他入镜了。
来到 维也纳 给我的感觉是现代与古典融合的典范,我们一起静静重温茜茜公主的情感历程吧。
这些街头艺人也不容易呀,要一天到晚这样坐着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第二天到达 维也纳 ,首先参观了美泉宫。一路上中文导游介绍了特蕾西亚女皇和茜茜公主的恩怨纠葛,总觉得这宫殿是我参观的这么多宫殿里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可惜不允许拍照。
茜茜公主名叫伊丽莎白,是 巴伐利亚 的公主,她既是前面提到的 巴伐利亚 国王路德 维希 二世的表姐,也是他的表姑,这就要归咎于 欧洲 王室为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不惜通过近亲通婚来达到目的,最出名的莫过于被誉为 欧洲 皇祖母的 英国 维多利亚 女王,还有茜茜公主的婆婆特蕾西亚女王,也因此 欧洲 王室成员相当一部分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遗传病。
看到茜茜公主年轻时刚刚成为 奥地利 皇后不久的画像,我就开始相信路德 维希 二世是因为她而终身不娶而醉心于艺术的传言了。当弗兰茨·约瑟夫舍弃茜茜公主的姐姐而与一见钟情的茜茜公主结为夫妻时也许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但现实总是比电视剧情要狗血。从小茜茜公主在风景秀丽的 巴伐利亚 长大,热爱自由,活泼好动,跟欧陆大国的宫廷生活总显得格格不入。在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王太后特蕾西亚认为她年纪太小,带不了孩子,把孩子鲁道夫从她身边夺走。长期的孤独、恐惧、意志消沉导致鲁道夫最终自杀,自大儿子死后,茜茜只穿黑色的衣服直至她遇刺身亡。说到王太后特蕾西亚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的老爸查理六世因为没有男嗣,为了在自己死后能保住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和神圣 罗马 帝国皇帝的王位不惜违背《萨利克法典》,颁布了《国本诏书》,确保女儿能继承哈布斯堡王朝的全部领地,成为 匈牙利 和波希米亚的女王以及 奥地利 的大公。这就注定了女王的一生不可能没有争斗,一个是强势的女人,另一个是习惯自由的女人,这婆媳关系估计也是相当紧张的。
又一个帅哥
1762年,由于莫扎特的父亲里奥波特在当时是 萨尔茨堡 大主教手下的著名宫廷乐师,在父亲的帮助下,这个来自 萨尔茨堡 的神童年仅6岁就被安排为哈布斯堡家族在美泉宫表演。莫扎特这次演奏使当时的“国母” 玛利亚 ·特蕾西亚女王十分欣喜,传说女王问他想要什么作为奖励时, 莫扎特说希望能在婚礼上与女皇最小女儿玛丽·安托瓦内特牵手。可这女孩后来成为了路易十六的皇后,假如这小女孩跟莫扎特在一起也许就不用上断头台了,但也许我们现在就听不到这么美妙的琴声呢?
下图特雷西亚女皇广场,1786年,为了纪念位于自然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之间的 玛利亚 ·特蕾西亚女皇纪念碑落成,举办了一个周日学院音乐会,当时的 奥地利 国家图书馆馆长特弗里德·冯·斯威坦男爵和他作为女皇的私人内科医生的儿子格哈德·冯·斯威坦邀请莫扎特前来参加了这次演出。
这是途经的 维也纳 皇家歌剧院,一个文艺复兴式的建筑。
在如此古典的城市中却总有一些不速之客进入你的视线,让你惊醒于这古典的城市氛围,不信?请看下图。这玩意在《花样男团》里,陆毅也玩过,既幼稚也很拉风!比起坐bus,价格更贵一些的这个 维也纳 迷你轿车(hotrod)或许是个更好的选择,时速70码左右,而且还有一名导游随行,它的环形路线中会经过歌剧院、市政厅、城堡剧院等标志性建筑。可以想象一下在蓝天白云下开着“卡丁车”在 维也纳 的街头有多拉风。有兴趣的可以通过这个http://www.hotrod-tour-wien.com了解一下吧。
有时还会不经意间跟我乘坐的大巴擦肩而过,形成鲜明对比。
穿过建筑群,来到英雄广场,这里是 霍夫 堡宫的外部广场,下图左边是广场上的卡尔大公铜像和后面的尖顶建筑是 维也纳 市政厅。
霍夫堡宫,曾是奥匈帝国的权力中心。它作为 奥地利 哈布斯堡王朝的宫殿一直在不断扩展,形成一个有19个庭院和2500个房间构成的庞大宫殿群,包括茜茜公主博物馆、银器馆、珍宝馆、展示皇室武器的新皇宫等等,还有鼎鼎有名的 西班牙 骑术学校。
霍夫堡宫新皇宫和欧根亲王铜像 。
街头表演几乎是 欧洲 每个城市都会见到,只是我们不清楚他们背后的辛酸故事,如同当初的汤唯一样。
圣斯特凡大教堂
说到 维也纳 ,据说不下20个地方被宣称莫扎特曾“在这些房间中”或“在这座宅邸里”或“在这座教堂中”居住过,而马克斯公墓则是莫扎特长眠的地方,只是不知道具体位置。
这次 中欧 之行在不同国家之间穿梭期间,意外地遇上了很多美得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形状不一,高高低低,时而灿烂,时而隐忍的色调,个别团友还说回去之后不必专门去看油菜花了。
最初对 匈牙利 的印象只有对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的简单认识,以为他只是个诗人,然而他还是 匈牙利 著名的爱国主义战士,而这首诗并不是我所想的文青对自由的追求,而是包括了更深层次的爱国情怀。他立志要把在 奥地利 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 匈牙利 从头到脚换上新装,在他25岁那年领导了 匈牙利 首都 布达佩斯 的武装起义,起义后来演变成为伟大的爱国战争。在沙俄军队协助 奥地利 的战斗中,裴多菲以诗歌为武器,手持战刀,驰骋于战场,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6岁零7个月,真切地在用生命演绎“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伟大诗篇。 匈牙利 民间,一直有种说法,裴多菲是被俄军俘虏,客死西伯利亚。1989年,苏联解体,历史档案逐步开放,当年一份战俘名单中有裴多菲,据说这个“裴多菲”被流放到了 贝加尔湖 附近。于是 匈牙利 裴多菲委员会决定,邀请多国相关专家组队追踪裴多菲,来到 俄罗斯 小村落巴尔古津诺,在 贝加尔湖 以南大约50公里处的村里世代流传这村里埋葬着一位 匈牙利 诗人。诗人已故,而当年的诗和远方仍在,走吧,一起来领略 匈牙利 ——一个为争取自由不惜一切国度的美好山河和历史遗迹!
匈牙利 是 欧洲 内陆国家,位于多瑙河冲积平原,依山傍水,西部是 阿尔卑斯山 脉, 东北 部是喀尔巴阡山。“蓝色”(我看是绿色)多瑙河,从 斯洛伐克 南部流入 匈牙利 ,恰恰把 布达佩斯 一截成东(布达)、西( 佩斯 )两部分。据资料显示,倚仗山脉的遮挡以及内陆的位置, 布达佩斯 的气候是比较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冬暖夏凉。但我必须负责任地告诉各位小伙伴,本人亲身感受是4月底正值初夏,但在 布达佩斯 还感觉冰冷干燥得不得了!尽管第一天还下着雨,就是在这里开始,这次 中欧 之行伴随着面部包括耳朵过敏了,皮快掉一地了。冷成为我这次 布达佩斯 之行的主旋律!
接近中午,总算到达 匈牙利 的 巴拉 顿湖了。到了 匈牙利 才开始感受到什么叫冷,冷冷的冰雨打在脸上直至心底,湖面仿佛一片风平浪静,但岸边的树木却是风中凌乱,沙沙作响。
请各位小伙伴忽略我这村姑造型,因为实在太冷了,温馨提醒各位到 匈牙利 的话一定要多穿点,虽然是4月底,但真心太冷了!这天风很大,而且还伴着4月清冷的微微细雨,冻得耳朵通红直发疼!
Lake Balaton是 欧洲 最大的 淡水 湖, 匈牙利 人自豪地把 巴拉 顿湖称为" 匈牙利 海"。这里湖水清澈,南岸有 欧洲 最长的湖岸沙滩,北岸是火山丘地形的葡萄园,湖岸四周有森林、古城点缀其间,夏天湖面帆船点点,冬天则是天然溜冰场。
现在的湖面风平浪静,但据说有时也像大海一样变幻莫测,从大西洋吹来的西风气流越过山地直达湖面,气温骤降,形成暴风雨,湖面顷刻间便会风云骤起,雷电交加。
这两位姐姐真行,冰冷天气下拍照的兴致还这么高,我们团的人基本上都回车里躲起来了, 巴拉 顿湖的风实在又大又冷!
布达佩斯 是 欧洲 著名古城,位于 匈牙利 中北部,坐落在多瑙河中游两岸,开始是遥遥相对的两座城市,后经几个世纪的扩建,在1873年由位于多瑙河左岸的城市布达和古布达以及右岸城市 佩斯 合并而成。此前没有 布达佩斯 这个名字,过去一般将它称为 佩斯 -布达(Pest-Buda)。
布达佩斯 的英雄广场(Heroes'Spuare),它是 匈牙利 为庆祝建国1000年而修建的,广场中心是千年纪念碑,顶端是加百利天使手捧伊斯特万国王加冕时的王冠,左右分别为美术博物馆和现代美术馆,东南方向是一座中世纪城堡便是农业博物馆。
在 匈牙利 短暂逗留的时间里,游人甚少,以至于我们下午日游多瑙河感觉就像包船一样,随便坐都可以,爱拍哪个角度就拍哪!这就是我们乘坐的游船,船上有地道的中文讲解,可以了解多瑙河畔的著名建筑及桥梁。
连接布达和 佩斯 的九桥的每一座桥,都有它的独特气质,多年来自北向南守护着曾多次受工业污染的蓝色多瑙河,现在已然不再是蓝色了。它们依次是新 佩斯 铁路桥、阿尔帕德桥、玛尔吉特桥、链子桥、伊丽莎白桥、自由桥、裴多菲桥、拉 吉马 纽什桥、厄塞哥得铁路桥(下列图片依次是玛尔吉特桥、链子桥、伊丽莎白桥、自由桥、裴多菲桥、拉 吉马 纽什桥)。在政治中心的布达与商业中心的 佩斯 之间往来的车辆利用这些桥梁缓缓地驶向彼岸。
下图是链子桥(Széchenyi Lánchíd),一直是 布达佩斯 的象征,1839年开 始兴 建,1849年完成,二次大战期间德军为了巩固他们在城堡山上的堡垒,因此将桥梁全部炸毁,历经战后的重建,链子桥在完工后一百年即1949年重新通行。链子桥是连接布达与 佩斯 间九座大桥中最古老最壮美的桥梁(个人还是觉得玛尔吉特桥墩的雕刻意境更美),一座真正连接 佩斯 与布达两城的永久性建筑。每逢华灯初上方是链子桥璀璨夺目之时,桥上灯光装饰与桥面上穿行而过的汽车、河面上的缓缓驶过的游船、静静守候在城堡山上马加什教堂、皇宫一起组成一幅魅力无限的迷离夜景。只是我这次错过了最美的夜景,有机会的小伙伴请抓住最美的时刻,好好感受这历史与现代时空交错的安静的 匈牙利 首都吧!
这下图便是占据城堡 山南 端雄伟的皇宫(Royal Palace)。
看见了吗?下图左上方的便是矗立在盖伊特山顶上的自由女神雕像,双手举着橄榄叶看着远方,仿佛静静地向我们诉说着自由的可贵。
下图就是哥特式建筑国会大厦,它是 匈牙利 最宏伟庄严的建筑之一,内部四壁嵌满历代君王的雕像。
这次 中欧 之行有很多有趣的交通工具,下面这就是其一。
整个城堡区以及多瑙河畔的景色从1987年开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结束船程后坐车穿桥而过到达对岸布达的城堡山北,那里有马加什教堂,它与多瑙河之间便是美丽渔人堡。
总感觉前往渔人堡的弯弯细路太窄了。
沿途的房子都可以看到外墙斑驳的痕迹。
我们入住的希尔顿酒店就是图片左边建筑,跟教堂只一路之隔,路的尽头就是渔人堡了。
【马加什教堂Mátyás Templom 】是公元1255至1269年由当时的国王 贝拉 四世(IV Bela)(玛尔吉特公主的父亲)所建的新哥特式的美丽教堂,成为 布达佩斯 的象征之一。15世纪时,Mátyás国王在南侧建了一座尖塔钟楼,整个教堂便被命名为马加什教堂,尖塔内部有Bela王及其王妃的石棺。因为历代 匈牙利 王的加冕仪式都在这教堂举行,所以也被称为“加冕教堂”,但到了16世纪被 土耳其 占领,期间教堂被烧,后来被 土耳其 人用作清真寺。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教堂是在1874年至1896 年完成的,据说教堂定期会举办管风琴演奏会的。
渔人堡与马加什教堂之间的圣伊斯特万的铜绿雕像,它是第一位 匈牙利 国王。
下图是第一天刚到渔人堡拍的,当时还下着绵绵细雨。
第二天早上起来再去看看这迷人的渔人堡吧,因为昨晚冰冷异常,真心建议大家来的话带个帽子以免受冷。
【渔人堡Halászbástya】素有 布达佩斯 瞭望台之称,就是一个新哥特式和古 罗马 风格的观景台,位于 匈牙利 首都 布达佩斯 的布达一侧多瑙河河畔的城堡山上,比邻马加什教堂,修建于1895年到1902年之间,它的设计师是弗里杰•舒勒克(Frigyes Schulek)。二战期间,渔人堡近乎毁灭。1947年至1948年之间,弗里杰•舒勒克的儿子亚诺什•舒勒克负责了修复工程。最初这曾是个渔市场,渔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才修建了这象征7个部落的渔人堡作防御之用。个人非常喜欢这里的风景,我会给5颗星。
意料之外的效果,同行人无意间的取景角度,意外地与帅哥摄于同一画面,美景真心需要用心挖掘,才会发现更美的一面,正如人心一样!
在回廊上眺望对岸新哥特式的国会大厦,伴着多瑙河绿色水面上的船舶,细细感受布达对岸的 佩斯 全景吧!
我们这一天都在这 上海 饭店用餐,味道还过得去。
斯洛伐克 这国家很小,它是原 捷克 斯洛伐克 社会主义 共和 国的东部,在天鹅绒革命后, 捷克 斯洛伐克 联邦 共和 国解体,自1993年1月1日起, 斯洛伐克 成为独立主权国家。我们这次到达 布拉迪斯拉发 ,因为司机大哥是 波兰 人,对这城市路况不熟悉,直接带我们绕这总统府7次,才很无奈地把我们放到路边去逛购物区,购物区集中在福尔班广场、密契尔斯卡路、总统府广场一带。
下图就是我们转悠了7次的【格拉苏尔科维奇宫(Grassalkovicovpalac)】建于1760年,洛可可式的宫殿,由 匈牙利 宫廷议会领袖格拉苏尔科维奇公爵下令兴建。1996年重建后才成为 斯洛伐克 总统府。后面的大花园是对外开放的。
【 斯洛伐克 国家歌剧院(Slovenskenarodnedivadlo)】建于1776,是早期的古典剧场,1884-1886被 维也纳 建筑师改造成如今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是 斯洛伐克 歌剧院和国家芭蕾舞团的演出地。
【圣马丁大教堂(St. Martin's Cathedral)】建于13世纪哥特式教堂曾经是 匈牙利 国王的加冕教堂。1563年到1830年间有11位 匈牙利 国王及8位王后在此加冕,其中包括玛丽亚.特蕾莎女皇,穿过市中心小巷和广场的加冕路同样地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辉煌,加冕路上的地砖间铺有178块磨光的装饰有王冠图案的铜板。圣马丁大教堂是在中世纪的城墙中建筑的,圣坛部分最高处达18.5米,钟楼高85米。在钟楼上面放有镀金的2米见方的靠垫,在这个靠垫上放有镀金的 匈牙利 国王王冠的复制品,而这个镀金的王冠复制品竟重30公斤!在一战期间本教堂的五个钟被融化铸成了大炮。剩下的一个最古老最大的钟竟重2吨,2000年增加了五个钟,是五个 斯洛伐克 的邻国赠送的礼物。在玛丽亚.特蕾莎女皇(1741—1780)的统治期间 布拉迪斯拉发 的建筑,社会和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玛丽亚.特蕾莎女皇喜爱 布拉迪斯拉发 ,随同而来的诸多贵族在此修建了许 多洛 可可和古典主义风格的宫殿和华宅。
布拉迪斯拉发 由新、老两个城区组成。旧城区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最古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数 布拉迪斯拉发 城堡,这里原是古 罗马 人建造的要塞。它高居老城旁的的山区上,15世纪为抵御胡斯的抢劫加固了城堡,后来的 匈牙利 国王又下令在城堡中间建设高大的宫殿作为王宫。1811年宫殿被喝醉的士兵烧毁,1953-1968重建,如今一半的建筑被辟作 斯洛伐克 国家博物馆。
在城墙上可以俯瞰全城及多瑙河沿岸风光。
来到 捷克 ,我们造访了享有“世界遗产”之称的跨越奥捷边境的CK小镇克罗姆洛夫、徐静蕾拍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所取景的“建筑博物馆之都” 布拉格 、还有举办国际电影节的疗养地温泉小镇 卡罗维发利 。期间在因百威啤酒闻名的百威小镇杰斯凯布提约维次停留了一晚,品尝了极具 捷克 特色的风味晚餐,第一次见识了 捷克 饺子,喝了一壶新鲜温暖的温泉水,还在帅哥的服务下吃到了当地传统甜点“ 捷克 甜甜圈”Trdelník,尽管味道一般,但也是一种色彩缤纷的视觉体验。
克鲁姆洛夫 座落在 捷克 的伏尔 塔瓦 河谷,仿佛是一个时间失效的小镇,它的古老保留着最初的模样,看不到岁月留下青苔的痕迹,但整个小镇充满历史古韵。它的历史始于13世纪维特科维奇家族在这建造城堡之时。如今的克罗姆洛夫城堡是仅次于 布拉格 城堡的第二 大城 堡。这古老的城堡正向世人诉说着 罗兹 伯克 斯、罗热姆韦尔克、施瓦岑贝格等一个又一个名门望族的灿烂事迹。
每年 6 月20日前后3天,这神话般的小镇都将回到文艺复 兴和 罗森伯格最后的统治时期,这就是著名的“五瓣玫瑰节”,五瓣玫瑰是罗森伯格家族的族徽,尽管这家族早已成过眼云烟,但这城堡所呈现的历史仍赫然在目,今昔依旧。可惜这次时间对不上错过了这个充满神秘魅力的节日。
走在小镇蜿蜒不平且硌脚的石子路上,仿佛能感受到这里发生过的历史一样。
远处最高的彩绘塔是全镇最高的建筑,登至塔顶可以将小镇的风光尽收眼底,镇内300多栋建筑已超过了100年的历史,融入了南波西米亚的狂放和自由,而晚期的哥特艺术、文艺复兴风格与巴 洛克 元素与之完美结合,整个小镇呈现出和谐的中世纪画卷的感觉。
百威小镇ČESKÉ BUDĚJOVICE (德语称为“Budweis”), 捷克 中南 部城市,南 捷克 州首府。在南 捷克 盆地的中心,伏尔 塔瓦 河和马尔谢河汇流处。它拥有400年的酿制啤酒的历史,这里出产的啤酒在整个 欧洲 都是非常有名的。说是小镇,却拥有两个 捷克 全国之最:四边各长133米的正方形广场是 捷克 最大的广场;广场中央20多米高的塑像喷泉是 捷克 最高的喷泉。广场的四周是4至6层的中世纪建筑,从巴 洛克 式、哥德式到文艺复兴式都有,建筑风格迥异而又协调,墙面色彩多变而又典雅,就像建筑展览会。
在百威小镇的 捷克 风味晚餐就是在上面这家餐厅。在 捷克 人用餐,啤酒的重要性不亚于主菜,来到这里,就要尝试纯正的 捷克 啤酒了。
本来导游帮我们点牛排的,但我的体质吃不了牛肉,只好改吃🐷,再佐以酸甜包菜和馒头片,这🐷真心不怎么样。说起上图左边的这 捷克 馒头名叫Knedlíky,但我真心提醒各位,在 捷克 看到菜单写的英文dumpling误导了,它绝对不是我们 中国 的饺子,顶多跟我们的馒头差不多。 捷克 有很多食物可能和 德国 等其他国家相似,Knedlíky却是 捷克 独特的食物。它类似于 中国 的馒头片,是将揉捏过的面粉加上切成小粒的面包,放在筒状模型里蒸熟后切成片状,当肉食类的配菜,据说有普通 捷克 饺子(Knedlíky)、土豆面饺子(Bramborovo Knedlíky,颜色略微偏黄,质感比普通的饺子硬,弹性小)、腊肉饺子(Špekové knedlíky)、加入切块面包的饺子(Hrnkové knedlíky)几种,我尝了面包和土豆的,个人觉得不太喜欢。反而饭后甜点还不错。
由于时间太短,我们只在门口拍了一下便离开了。
这就是著名的黄金小巷。 捷克 作家 卡夫 卡曾经租住在这小巷的22号,并完成了表现主义小说《城堡》,他的不朽光环为 布拉格 的神秘更添上有力的一笔!
布拉格
布拉格
老市政厅外墙那座拥有600年历史的天文钟每逢中午12点,十二尊耶酥门徒像便会伴随着钟声从钟旁依次现身。如果想鸟瞰 布拉格 城景,可以付费登上老市政厅的钟 塔塔 顶。
还记得念高中的时候,在礼品店无意间看到一款图案华丽的包装纸十分吸引我,便毫不犹豫地买了用来包我最喜欢的英语书本,从此这本书陪伴我到现在也没有被扔掉,在这次去 布拉格 游玩的中途惊喜地发现了一家店铺销售的物品上图案跟包装纸图案一样风格的,原来这包装纸图案出自 捷克 国宝级的画家——穆夏大师之手,这浪漫的图案让我觉得 布拉格 比 巴黎 还要浪漫,我开始相信歌德所说的: 布拉格 是 欧洲 最美的城市。
(顺便转载2017年11月23日:大洋网讯 捷克 国宝级的画家——穆夏大师的画作 广州 有得看了!后天,“穆夏与新艺术运动”展将在 广东 省博物馆隆重亮相,展示一批穆夏的绘画作品及同时期其他 捷克 艺术家新艺术运动风格的雕塑、玻璃、家具等艺术品。据悉,204件(套)展品均是首次在 中国 内地展出。
阿尔丰斯·穆夏是 捷克 国宝级的画家,其创作涵盖了油画、雕塑、书籍插图、建筑设计、首饰设计、彩色玻璃窗画等艺术领域,对后世的商业绘画有着极大的影响。早在20世纪初,穆夏绘画作品就被介绍到 中国 ,曾影响了民国时期的广告画、招贴画、月历画等。时至今日,穆夏的艺术风格在 中国 的美术教育、艺术设计等行业仍持续产生着影响。
本次展览由粤博联合 捷克 共和 国 布拉格 市艺术博物馆、 布拉格 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共同举办,展期达4个月。展览分“流行风尚——穆夏的招贴画艺术”“美的遇见——穆夏和毕勒克的宗教艺术”等六个版块,以穆夏不同时期的作品为线索,带来一场新艺术运动的艺术盛宴。
观众可欣赏到穆夏不同阶段的代表作品,如海报《吉斯蒙达》、海报《茶花女》、四联画《一日时序》系列、《花卉》系列等招贴画,《主的祈祷》绘本、 布拉格 市民会馆壁画等。同时,展览还将呈现以毕勒克为代表的其他新艺术运动名家的作品,涵盖雕塑、绘画、家居、手工艺等不同领域。)
总算赶在3月去看了穆夏的展览,不留遗憾!说起来也真是缘分,本来我并不知道那包装纸是出自穆夏的创作,在这次旅行回来后看到了达人去 布拉格 的游记,才知道这是穆夏的作品,也是机缘巧合,在搜索穆夏的过程中,刚好看到穆夏作品展在 广州 进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我这去 广州 也很方便,才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穆夏。
徐静蕾说过如果爱情是一座城市,那么这座城市就叫 布拉格 ,它是全世界的爱情圣地,代表爱情终极的状态。虽然 布拉格 是旅游城市,但并不那么商业,很多地方保留了城市原本的味道。它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多桥之城,碧波粼粼的伏尔 塔瓦 河蜿蜒地穿城而过,河水之上点缀着18 座大桥,将两岸的哥特式、巴 洛克 式和文艺复兴式的建筑连成一体,是历代国王加冕的必经之地。其中,查理大桥(Charles Bridge)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建筑艺术成为 布拉格 最有名的古迹之一,是伏尔 塔瓦 河上的第一座桥梁,距今已有650 年历史。
逛完 布拉格 城堡和圣维特大教堂后前往查理大桥,途中经过一家专卖 捷克 甜甜圈Trdelník的小吃店,香味扑鼻而来,在回程中忍不住进去买了一个奶油味的品尝了一下,想找这家店的话看看门前有张红色小长椅的就是了(见上图)。
捷克 甜甜圈的读音比较拗口,在网上看到有人直接用普通话念“特了呆了尼克”,但它并非大家所想的美式甜甜圈,而是长圆筒状的,由一圈一圈的发面组成,透着一股香甜的面包味道,说白了Trdelník就是一种空心的甜味面包。最开始是在18世纪末一位叫József Gvadányi的退休 匈牙利 将军将它带到 捷克 与 斯洛伐克 的一个边境小镇Skalica,后来渐渐成为当地百姓最常吃的一种甜食,现在它已成为了 捷克 街头非常受欢迎的一款传统小吃。其实它的做法也不复杂,把发好的每一个小面团擀成长条状,一圈一圈缠在山毛榉制成的木棍子上(烤出来会有淡淡的木香,现在大多已经改成不锈钢制的棍子了),放在炭火上烘烤,旋转棍子烤至金黄再蘸上白砂糖,买的时候会取下一截,中间空的,外面撒了各种口味的调料,有肉桂粉、杏仁粉、核桃粉、椰子粉等等。
传统口味的,在 布拉格 市中心每家铺子几乎都是60克朗一个,带冰激凌的甜甜圈就会贵将近一倍了,每个铺子的标价也不太一样,大概在110~150克朗之间。
去的这家店品种很丰富,不仅有甜的加奶油、巧克力、冰淇淋,还有咸的加蔬菜的。我尝的是加奶油的110克朗,感觉有点腻,同时为了防止馅料漏出做成圆锥型的。
卡罗维发利 国际电影节,每届电影节都有30-40个国家参加,电影节的主要目地是为 和平 、为人类幸福、为各国自由而斗争,与不道德的影片作斗争
游 维也纳 的晚上住的地方更像是青年旅馆,有些住客会在客厅聊天看书,充满生活气息,有点像家的感觉,但门锁好像很简单,贵重物品得自己保管好。
下图其实是从我住的房间窗户拍的中央客厅。
这是我们在 布达佩斯 住的全程唯一一晚星级酒店希尔顿和酒店门口的小馆子,位置就在渔人堡前面和教堂旁边。
这是 布拉迪斯拉发 住的酒店,离开这酒店那天早上,原计划要8点出发,结果因为大巴闹毛病不肯离开, 波兰 司机跟它折腾了近3个小时,最后我们又绕回 维也纳 去 捷克 ,据说那样更快到达。
在百威小镇住的酒店就在吃晚餐餐厅的旁边,发现这旅程全程住的酒店更偏向于民宿的类型,都是小小的,每个房间的摆布都不太一样,倒是感觉很温馨舒适。
这是我们游玩完 纽伦堡 后前往威尔堡住的酒店,又是一家有特色的酒店。
酒店就是从这进去,左边是上去客房的狭窄电梯,右边就是布置温馨的餐厅。
窗外就能看到民居,可以感受到真个小镇的生活气息。
餐厅连洗手间都布置得如此优雅,好吧,让我们的游记就这样优雅地结束吧!
整个旅程我只记录了1人民币兑40 匈牙利 福林,1欧元兑300福林
我是年更谣传人,所以一两年才更新游记也是常事,这篇就是2年前开始在另一账号写的,刚好庆祝2周年。因为个人更新习惯会不定期更新,看心情、看天气、看时间更新,天知道呢呵呵!反正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就是啦!说到底还是因为工作和家里事情太多。因为篇幅太长,建议从点击目录来看想看的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