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16
- 评论2
- 赞8
+1
出发日期/2019/08/08
天数/1天
对于50后、60后、70后和80后来说,北京,是个从小就向往的城市,她在这几代人心中不只是以一个城市而简单存在着,更多时候,她是几代人心中的梦,遇见北京,是很多人心里潜藏的情结。15年前,我第一次到北京,当天晚上,坐两个小时公交,我特意赶到天安门广场,去了却我心中的这份情结,当时站在天安门广场,感觉内心满足感爆棚,啊,这就是祖国的心脏,这就是魂牵梦萦的天安门广场。我也思考为什么90后、00后对北京的情感越来越淡漠?后来我想明白了,是时代造成的。前面几代人小时候,国人的生活还是很拮据的,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甚至没有电视,课堂上老师讲到北京,我们只能靠想象,课本上有限的几幅图画,就是我们对北京全部的印象,所以北京,对于我们来说,充满了神秘感,进而产生神圣感。对于90后、00后来说,他们懂事的时候,手机、电脑、网络就是天然存在的,老师讲到北京,有些人上小学前就去过,实在没去过的,打开网络,视频、图片,足够满足自己的好奇,所以不会有神秘感,进而更不可能有神圣感。
父母都是50后的人,心心念念想去趟北京,我这当儿子的,自然义不容辞,于是带着父母,带着孩子,就开始这趟“遇见北京,了却情结”的北京之行。
因为是6个人,所以定了民宿,就住在地坛公园附近,可以烧饭,到各景点也都近,靠近地铁口,周围有超市,方便老人。
第一天
上饶——北京
第二天
故宫——北海公园——庆丰包子铺——南锣鼓巷——北门涮肉——鸟巢、水立方
第三天
雍和宫——七寻八找胡同菜——孔庙国子监博物馆——地坛公园
第四天
慕田峪长城——天安门广场——前门大栅栏——老北京炸酱面——国家大剧院
第五天
毛主席纪念堂——峨嵋酒家——恭王府——清华大学
第六天
国家博物馆——天坛
第七天
天津一日游
第八天
颐和园——钟书阁
第九天
北京——上饶
北京的交通当然是很发达的,地铁、公交都很齐备
到了北京,第一时间应该办一张公交一卡通,地铁直接刷卡进,公交5折优惠,非常方便。
但是让人不得不吐槽的一点就是,在北京南站办理一卡通必须用现金,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只能用现金,真的是让人醉了。结果退款又是直接退微信或支付宝上,退款可以用微信,为什么办卡就不行呢?我也不知道只是南站必须用现金,还是所有地方办卡都必须用现金。
这是地铁线路网,很直观
每个第一次来北京的旅游的人,故宫肯定都是首选要去的地方
如果只有一天的旅游时间,大多数人应该还是会首选故宫。
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帝王梦,哈哈,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张宏杰在《坐天下》里分析的,分析得蛮有道理的,所以,即使做不成帝王,但能一睹帝王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依然是很让中国人兴奋的事。故宫,毕竟是明清两朝,20多位帝王的生活环境,时间跨度则超过500年。
高高的围墙,更增添了神秘感,调足了普通老百姓的胃口
故宫人多,有目共睹,现在,故宫每天限制8万人,游故宫记得提前在官网预定票,还有,每周一,故宫是不开放的。
密密麻麻的人
当年,早朝的文武百官就站在这砖上等皇帝,风雨剥蚀了砖块,野草填补了缝隙,阳光照在这砖块上,映射出五百年的光影。
日出日落,日晷上的阴影周而复始地旋转,不知它是否知道,如今已换了人间。
飞檐上的小兽并没有保住帝王江山千年不倒,在蔚蓝的天空下,却别有一番情味。
这些雕龙画凤的栏杆,当年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一睹真容。不知当年的紫荆城有没有今天这么多人?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殿试地点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最高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命题,指定大臣问卷,皇帝还要亲自阅看前十名的卷子。
保和殿后这块最大的丹陛石,开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史书记载了运送它时的情景: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28天的时间,才送到了宫里。
帝王的穷奢极欲,从这一块砖石里,就展示得淋漓尽致
故宫博物院特制的锁,锁住的是一间宫室,还是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
帝王用的熏香炉,精巧别致
提炉、洗手用的盆,都是金制的
这些都是黄金啊
这些看着黑不溜秋的是银制的
金累丝万年如意,这奢华,不是一点点
老佛爷无聊了,就到这“畅音阁”来看戏
阅是楼就是老佛爷看戏的地方
御花园里的亭台楼阁就是后宫女子闲暇散心的地方
故宫呆了四个小时,天气太热了,人多,特别是“延禧宫”,人多到怀疑人生,东六宫中其他宫随便走了走,御花园到处看了看,故宫就结束游玩了。神武门出来,时间是中午1点左右,神武门距离北海公园步行只有600米。
北海公园里有我们童年的歌声
白塔恍如在梦中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声依然萦绕在耳边
绿树、白塔、游船、荷叶,北方的园林里多了几分江南的气息
盛开的荷花
小鸟站在栏杆上,是赏景还是听歌?
中午的北海公园,暑气炎炎,找个僻静的亭阁,小憩片刻,岂不快哉。
戏水的鲤鱼和鸭子,和谐平静
到北海公园时已是饥肠辘辘,看到“庆丰包子铺”,因为习主席而网红的包子铺,哈哈,正好。
不知这包子是不是跟主席吃的一样?
包子是按两卖的,一两三个,6元一两,不同的馅价格也不同
爆肚,地道老北京小吃
炎热的夏天,来瓶冰镇的啤酒,那凉爽,不是一点点
北海公园南门进,北门出,出门左手坐地铁,3个站,到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太有名了,走去看了,觉得不就是成都的“宽窄巷”吗?
其实,今天各个城市最大的问题,就是雷同,商业街雷同,小区雷同,城市雷同。
南锣鼓巷走了走,看到了中央戏剧学院,真的不知道中央戏剧学院竟然在南锣鼓巷,这得多幸福啊,哈哈哈,这吃的喝的,难怪出艺术大师呢。
走走南锣鼓巷,肚子就饿了,找一家特色的吧,来了北京,据说一定要尝尝铜火锅,那就这家吧
北门涮肉在网上的评分可不低哦
北门涮肉的豆酱上还有个“北”字,还是蛮有特色的。
北京人真是太喜欢吃酱了,菜的味道基本靠酱来解决,这直接导致菜没有特色,不好吃,除了咸,真的没什么味道。
北门涮肉的肉品很好,肉质鲜美
可能跟我是南方人有关系,不太适应北门涮肉这种拿清水做汤、靠酱提咸的锅,去年刚去了成都,每天吃火锅,满满都是回忆。时隔一年,吃北京的铜火锅,落差还是比较大。
吃了北门涮肉,临近晚上6点,天色还早,干脆就去奥林匹克公园看看,这样白天的鸟巢、夜晚的鸟巢都能看见了。
银色的鸟巢傍晚时分还是很漂亮的。今天阳光不大,如果有金色的阳光照在鸟巢上,应该更美
变换色彩的水立方,红黄相间的水立方平时见的不多吧
红色的鸟巢也不多见
夜幕下的鸟巢,熠熠生辉
2019年7月30日,立此存照
第一天太兴奋了,走了太多地方,腿完全残了,今天稍晚放松点,上午没有起大早,七点起床,吃了早饭,就去住地不远的雍和宫转转。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可以说,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走过这条长长的林荫道,前面的门口可以免费领一份稥,雍和宫的香火旺盛,据说很灵验
雍和宫的建筑风格和故宫的很相似
我们去的时候,还看到了喇嘛做早课
雍和宫逛完,已经中午11点了,找个地方吃午饭吧,来个网红店,七寻八找胡同菜,就在雍和宫旁边的胡同里
看到七寻八找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觉得店家可能在玩文字游戏,什么饭店让人七寻八找还有生意?结果我错了,这饭店,真的七寻八找,也可能找不到。下面这条路走了两遍,地图导航说目的地在道路左侧,可我就是找不到。最后还是一个服务员专门站路口指路,我才知道
原来要从下面这扇门进去,天啊,这能找到吗?这不是别人家吗?哪里看得出有店?
走到尽头,拐弯
再拐,我已经开始怀疑,我走错了
原来真的在这七拐八拐的小弄堂里,哦不对,北方不叫弄堂,叫胡同
终于坐定,服务员很热情
店里摆设还是很有特色,都是有年代感的东西
老照片,毛主席像章
这个楼梯专门用于修理屋顶的吗?
自己种的生姜
为您煮饭,有此志向,能干不好吗?
招财进宝
发了一圈陈设照,忘了拍菜,哈哈,因为,菜真的太好吃了,一下子就被大家抢光了,不信你自己来尝尝。
吃了饭,顶着烈日去孔庙国子监看看,孔庙距离雍和宫不远
这条林荫道,应该很有老北京的味道
大成门前的孔子像,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不能笑,严肃点
触奸柏位于北京孔庙大成殿的月台右前方,据说其为元代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今天的校长)许衡所植,至今已700多年,仍枝繁叶茂,苍劲挺拔。
相传明代奸相严嵩曾代嘉靖皇帝祭孔,因大成殿只有皇帝祭孔时才能进入,严嵩本应在殿外代为祭祀,而嚣张跋扈的严嵩却硬要显示自己的威风,感受一下做皇帝的滋味,当他路经这棵古柏树下,突然狂风骤起,柏树枝叶摇动,一个伸展出来的古柏枝杈刮掉了他的乌纱帽,严嵩吓得仓皇逃走。后来他果然因子获罪,被摘了乌纱帽,最后饿死街头,不得善终。百姓因其平时专横跋扈、作恶多端,都深受其苦,遂认为是此古柏有灵性,能辨忠奸,故称此树为“触奸柏”或“辨奸柏”。
自从这棵古柏摘了严嵩的乌纱帽后,树干上便长出了一个大瘤,横向看去像是奸相丑恶的嘴脸,而那只刮掉乌纱的枝杈现已枯萎,剩下一条光秃的枝子横在那里,似在诉说历史,劝人向善。
中午的孔庙非常安静,我非常喜欢这样的环境,但是不到15分钟,旅行团就一个接一个的来了,喧嚣打破,孔庙的味道也就变了。
一排排的进士题名碑,多少中华才俊啊
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故统称之。
辟雍 是太庙国子监的中心建筑,是天子的学堂,古代皇帝即位后必须在此讲学一次。
辟雍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学堂”。辟雍古制曰“天子之学”。从清康熙帝开始,皇帝一经即位,必须在此讲学一次。
走出国子监,大家都有些乏了,骄阳似火,此处离住地也近,于是干脆回去睡个午觉。
傍晚,到住地附近的地坛公园走走
地坛公园门票2元,老人免费,儿童半价
好长的道路
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公园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公园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
如今的地坛公园,孩子在此嬉戏,喂鸽子麻雀
神马殿,始建于1530年,建筑为五开间悬山式绿琉璃顶。通面阔19.55米,每间面阔相同,进深7.5米。外有壝墙。
今天的地坛,早已成为老百姓休闲养生的场所
24节气的地面砖雕很有特色
长城选了慕田峪,据说外国人比较多,主要还是担心暑假八达岭的人流量。
现在微信关注慕田峪长城的公众号,可以定到“慕巴士”,非常方便,公号里介绍了慕巴士的详细情况
慕巴士来回80元,预定以后上车交钱,代买门票和缆车票,非常方便。
游慕田峪长城,建议还是坐缆车,否则可能体力不支。
北京的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境内,距北京城区73公里。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
慕田峪长城于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慕田峪长城14号往上走,坡道平缓,适合欣赏、拍照,人也不多
放眼看去,长城蜿蜒在山岭上
偶遇一只蚂蚁,它是否可知这长城的历史和民族的兴衰
缆车坐到14号楼,步行到20号楼,这就是景区到头了。20号平台上有一堵围墙,围墙后面还有长城继续,但人已经很少了。
下图我就是已经翻过了围墙,走到了20号楼的上方,回看20号楼平台,平台上人很多,百分之99的游客到这就回头了,只有极少数游客会翻过围墙,导游说围墙后面已经不算景区了。
这没有人的长城才有了点长城的味道,历史的长城、古迹的长城,岁月的长城,她就应该是这样安静的,寂寞的。石峰间的杂草,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城头的风,抚慰着斑驳的心。我似乎听到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军情还是战报?
远处的烽火台上升起狼烟,那是匈奴又开始入侵华夏了吗?每一次外族的入侵,都让城头的烽烟升起,真正抵御住入侵的,绝不是这一道城墙。任何统治者不可能靠一面城墙而高枕无忧。人心向背才是决定王朝兴替的根本,历史永远是人民书写的。
越往上走,城墙上的杂草就越多,长城的味道就越浓。
破败的城头
据当地人说,20号楼以后到23号楼,虽然已不是景区,人也很少,但其实还是经过了修缮的,真正的未曾修缮的长城是23号楼之后的,那才是真正的明长城
我们就一路走到真正的长城去,去看看历史留给我们的古迹
下面这小路就是古长城了
地上的砖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有600年的历史?原来,这才是真正的长城!
下山的缆车,我们有幸坐到这个十七世活佛葛玛曾经坐过的车厢,这是不是也是一种缘分?
长城回到北京是下午4点,时间尚早,我们就到天安门广场去逛逛,毛主席纪念堂只有上午才开放,今天就先在外面参观一下,明天上午再来瞻仰吧。
国家博物馆的建筑气势非凡,过两天也要去里面看看。
赶早来一趟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从纪念堂出来,正对下面这个正阳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下午计划是去恭王府,从毛主席纪念堂出来已经接近中午,坐公交到恭王府附近找一家吃饭的点,选了这家“峨嵋酒家”,他们家的宫保鸡丁据说是京城一绝。
我忘了拍宫保鸡丁的图,网上下了一个,差不多的。味道绝对可以。
吃完饭,步行去恭王府,路上看到这个大门,觉得有特色,特意拍下来,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估计比较难猜。
这是北京市北海幼儿园
路过“什刹海体校”,以前听过什刹海体校,感觉很有名的样子,往它墙上的冠军榜上一看,霍!真的很有名,奥运冠军摇篮啊。马燕红(奥运高低杠冠军)王涛(奥运乒乓球双打冠军)张怡宁(奥运乒乓球冠军)滕海滨(奥运体操冠军)冯坤(奥运排球冠军)马龙(乒乓球世锦赛冠军)何可欣(奥运体操冠军)张楠(汤姆斯杯冠军)……这么多世界冠军,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恭王府很有名,来北京的基本上都要来看看,主要是看看当年和珅的宅院,本来想在网上购票,发现网上购票总是要另外带一个讲解,我就没买,到现场买票,其实人也不多。然后就发现了下面这两张图,发出来,给要去恭王府的人看看,警惕!
恭王府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
康熙皇帝御书“福”字碑
巨形的太湖石。它的正面是一条鱼,不仅开门吉祥,也寓含年年有余。它的背面是一个抱子图,和坤给它起名--送子观音。
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拱形石门,属恭王府三宝一绝中的一宝。它是用整块的汉白玉雕刻而成。形状完全西化,但浮雕全是中式充满喜庆的图案。
汉白玉石门目前仅存两座,另一座在园明园,已不完整。
下面这楼就是后罩楼,恭王府三绝一宝中的那一宝,也是和坤家的藏宝楼。两张拼一起才知道楼有多长。和珅用这么大一栋楼来藏自己的金银财宝,真的世所罕见,跪了!
和珅的财产一共有3600亿人民币。可以抵纳当时国库所需15年,是法国皇室资产的42倍,真的很惊人。这楼的每扇窗口都有学问,它们不同的形状就珍藏着不同的宝贝,就是便于找到宝贝,以免弄错了。比如像旗的形状的藏着书画,圆形的藏着珠宝等等,一共有二十二种造型哟,我的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