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105
- 收藏518
- 评论19
- 赞310
+1
出发日期/2014/02/20
天数/7天
大多到黔东南来的游客都喜欢将西江千户苗寨作为首选和必游的旅游目的地。我们这次也不例外。原因不外乎这么两点:
一是它的名气确实太大。千户苗寨,乍一听起来直接了当,细一想这简直就是个气势气派气质气度都不凡的名字。试想上千栋的房子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那都是足以让人震惊的。说它是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寨落毫不为过,至于称之为世界最大苗寨倒还缺少点可比性,不必认真。但如此大片的少数民族部落放在任何民族都不失为一个研究其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一个天然的展示苗族民族文化的平台。
二是它的原生态。"寨"本身就是一种原生态的状态,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种顺其自然、浑然天成的生存环境,何况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大多是那种山高水深、远离闹市之地。这种地方总是有我们追求的山清水秀般的自然风光,有我们欣赏的农耕劳作样的生活方式,更有我们向往的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对于我们这些久居城市、迫切需要放松身心的人来说,这种地方无疑是出游的不二选择。
带着这种想法和想象,二月十九日我们乘上火车于二十日早晨抵达贵州凯里。行前曾做足功课,出凯里火车站可乘1路公交到凯运司汽车站,再坐直达西江的班车到景区。谁料计划赶不上变化,出站就遇上揽客的出租司机将两位大学生拉来与我们一起拼车,每人60元先去朗德苗寨后到西江千户苗寨,沿途经过三棵树镇、南花苗寨、季刀苗寨及西江梯田,虽然多了点车费,但能够省出时间多看几个地方我们也就乐得其成了。
注:1.本篇游记部分省略路上车程时间。
2.因在黎平游玩了三日,而感觉分开去写会让读者不能很好的体验黎平之美,因此在游记的最后添了一整日的黎平游记。
郎德苗寨是我们这次来黔东南到游的第一站,二月二十日到达凯里后就直奔它而去,无意中它成为我们苗侗寨印象的标杆,后续每到一寨有意无意都喜欢与它比较一番,无形中增加了它在我们此行中的份量。
郎德苗寨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报德乡,离凯里不到30公里,出市区走省道经过三棵树镇不到半小时就到了。郎德苗寨分为郎德上寨与郎德下寨,紧靠省道的是郎德下寨,游客一般游览的是沿着山道继续走进去约一公里的郎德上寨。现在游览郎德上寨或下寨都无需门票。可能是为了宣传当地的旅游资源,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贵州省的火炬传递活动特意安排从这里开始,从而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也自此世人开始了解这里。
郎德苗寨的苗民与其他苗民一样,全都是那个被黄帝打败的蚩尤所领导的九黎部落的后代。所不同的是,这里的苗民按下半身所穿的长裙子定为"长裙苗",据说是经过多少代从黄河流域经长江流域辗转才到丹江这一带定居的。对郎德的印象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是它山青水秀的居住环境。郎德苗寨四周环抱的都是静静的高山,山谷中间清澈的溪流匆匆而过,一静一动之间都渗透着山水自然的灵气。现在看起来的确是青山绿水,可放在那交通闭塞、物质贫匮的年代,这里就是穷山恶水。可见当年苗民为生存躲进这大山深处,度过的是何等艰辛备至的岁月。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勤苦耐劳、百折不挠的苗民们坚守着的这份土地,才有了我们今天游山玩水的好去处。从这点来说,我们还真应该感谢这里的苗民,真可谓辛苦千年,造福后代。
二是它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群。郎德苗寨背山面水的地形决定了它整体的建筑布局走向,当然也反映出当地苗民的聪明才智。一方面考虑到团聚力量防御外敌的需要,古寨将所有民居全部集中在一个坡面,并依山势开筑五条纵街横道,既连接起各家又形成出几个自然片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腾出平地作为耕地,所有民居都建筑在斜坡。群山相拥的山区本来就难以开垦,狭窄的山谷更加是平地难觅。这些建造于半山颇具民族特色的吊脚楼基本上以木质为主,有平底吊脚楼,更多的是斜坡吊脚楼,一般设三层,底层饲养牲畜和存放农具,顶层则贮放谷物饲料,中层才是家庭起居地方,最富特色的是每间堂屋都设有一个叫做"阶息"的美人靠开窗,坐在此处乘凉赏风倒也别有一番风情。
郎德苗寨中用鹅卵石和青石铺砌的道路和院坝也颇有特色,拾阶而上可以到半山坡的铜鼓坪和芦笙场,这里是寨民们唱歌跳舞的地方,出名的是踩铜鼓和青年芦笙舞,只是我们此次无缘欣赏到。有意思的是寨中坡腰处还修有一条长达150米的赛马道,每逢重大节日周边四乡的苗族青年男女都会聚此参加来赛马和对歌比赛,可以想像其场面一定是热闹无比。山谷溪河上苗乡特有的风雨桥格外醒目,不知是否出于防洪需要还是满足旅游美感,这座新式风雨桥已经改用木制与水泥混合的结构,桥面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木制廊盖,桥墩处已改为拱型水泥建筑。沿溪还有石磨碾房和大水车,突显着当地浓郁的农耕传统文化。而要知道当地更多历史传统文化及民风民俗的最好地方无疑属寨中设立的那座民俗博物馆了,博物馆不大,但足可以从中了解一下苗寨的风土人情。
由于我们急于赶往其他古寨,当地有名的歌舞、迎宾酒、长桌宴等等精彩内容都来不及欣赏就匆匆而别。总的看,在当今商业化浪潮冲击下,郎德苗寨还是山区苗民原始生态保持得较好的景区,是了解和认识苗族历史文化及习俗的好地方。如果有更多时间,还真愿意在这种原生态较浓的山野人家中住上一段,彻底放松一下。现在来这里的游客正迅速上升,当地获得的名号也日益增多,诸如什么"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之乡"、"芦笙之乡"、"全国百座露天博物馆"等,但愿郎德古寨在享受荣誉时也能享受现在的获益,在改造未来时能够保存住现在这种自然朴实,祈福未来吧。
先到郎德下寨
来到博物馆
博物馆
出了博物馆,继续逛苗寨
修复的风雨桥
开出租的张司机是位有着二十多年开车经验的老师傅,车行山区蜿蜒山路如履平地般又快又稳,一边开车还不耽误边向我们介绍景区情况,无意中充当了半个导游。游完朗德苗寨我们就从雷公山直接插到西江千户苗寨的西门,仍在扩建中的新西门处在西江的最高地段,晴朗天空下的大山顶上仍然是白雪皑皑,我们从这里向下望去,只见低处的千户苗寨笼罩在一片白云深雾之中,无形中给我们的此行多添了一份未知,不知道云遮雾罩下的西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西江千户苗寨确实既给了我们"惊"又送了我们"喜"。先谈喜。最大的喜当然就是西江苗寨的庞大规模确实如传说的那样气势恢宏,一见就觉得不凡。尽管不论站在任何地方都无法将上千户苗寨一览尽收眼底,但仅核心景区集中的这三百来栋吊脚楼就足以让人感到震撼了。实际上,西江千户苗寨是西江十几个行政村所有苗寨的统称,共有1200多户,核心景区集中的只是白水河两岸三坡这部分。最集中突出的是东北面两面坡上的吊脚楼,从建在对面西南坡顶端的观景台看去,这整片吊脚楼像连接的两个三角形延着山势鳞次栉比的一直伸向山顶,看似杂乱无章却又井然有序地布满了整个坡面,整体上看去就像苗家人崇拜的双角牛头形状,真有点鬼斧神工的味道。像溪水般清澈的白水河从两侧山坡中间的谷底穿行而过,也许是为了方便行人或可能是讲究风水,流经主寨的这小段白水河上接连修建了五座风雨桥并相应建了五段小水坝。风雨桥依例是仿苗乡木式建筑风格,只是桥墩随现代风格演变成混泥土式的拱门形。美轮美焕的风雨桥和经流不息的白水河无疑给苗寨添上了最富生机的一笔。
西江千户苗寨的歌舞表演自然也给我们带来了欢喜。自成这里成为著名景区后,这里每天中午和傍晚分别举行的两场苗族风情歌舞演出就成了展现当地苗文化的必备节目和最受游客欢迎的娱乐项目。少数民族本来就是能歌善舞的,这里的苗民当然也不例外,长期历史文化的沉淀加上现实生活的积累,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具有当地浓厚民族特色和形式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这种歌舞节目一出台就受到游人热捧,以前表演的芦笙广场已经容纳不下众多观众,所以现在专门新建了个表演大广场。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有长管芦笙演奏,有树叶当琴吹奏;有身着华丽盛装的民族舞,也有穿着传统苗装的短裙舞。演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青年俊美伴随着现代音响载歌载舞,临尾时由寨中一众长者肃穆清唱的苗族古歌仿佛让我们听到了从亘古远方传来的声音,而演出结束时表演者与游客一起参与的大巡游则将整场气氛推到了高潮。虽然现在的演出基本上已成为一种商业化表演,但我们还是能够从中了解和欣赏到苗文化的特色。
更喜的是西江千户苗寨的夜景。现在到西江看夜景已成为当地的游览特色,每到日暮时分,游人们都会蜂聚到山顶观景台来欣赏。华灯初上的苗寨分外宁静,万家灯火的景象更富魅力。摄友们纷纷抢占有利地形,长枪短炮严阵以待。这里的夜景朴实无华,虽然没有霓虹灯和城市光带那样璀璨耀眼,但更像一群黑暗中的萤火虫那样闪烁夺目,少了城市化,多了自然美。
除了喜,西江千户苗寨给我们更大的是惊。可以说,此地的商业化程度已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从进门伊始这种感觉就挥之不去。先说入门费,现今进城入镇动辄交费已司空见惯,一个开放的寨子就要100元却实在有些离谱。本来游客的进入只会给当地带来消费效益,而这种不计后果的做法损害的只能是当地的长远利益。类似的行为在景区可谓随处可见,从忽悠人的人造景观到宰人无限的小商品,尤其是当地的饭馆,完全是在利益驱动下作为,连苗家著名的长桌宴都弄虚作假,游客再也很难享受到那些价廉物美、货真价实的苗家土莱。在与山顶苗民的聊天中得知,黔东南州政府在确定西江作为重点旅游开发区时并没有统一考量当地苗民们的利益,那些山下或靠近景点的苗民凭借近水楼台获利颇丰,拉大了当地的贫富悬殊,其他大多数苗民只能各显神通,靠投机取巧生财,由此造成当地价格飞涨、欺骗游客普遍的现象。说到底,这种商业化的结果还是政策失误的后果。
雪后上路
西江梯田
景区大门
来到西江苗族博物馆,体验一下不同的民族文化。
来到西江苗寨歌舞表演场地
西江苗寨歌舞表演场地
西江的夜美轮美奂。
西江夜色
客观地讲,地处黔地雷山河流谷地的西江苗寨的确是山青水秀,这里充满浓厚苗族风格的建筑、服装、银饰、语言、饮食、歌舞及传统习俗等无不深深吸引着人们,浓郁的农耕文化,神秘的民族传统,加上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在一起,就是那种人们逃避喧嚣闹巿、寻求心灵净化的理想家园。遗憾的是,今日西江苗寨正在商业化的过度开发下慢慢褪去或已经失去它那原本就有的纯净与美丽。商业街取代了农贸集巿,酒吧街替代了沿河楼,就连最具代表性的老式粗木大梁的吊脚楼,也正在大面积的改为水泥基座加油漆板墙的新式楼房。从外表粗看,这些新式苗楼比老式吊脚楼更舒服,栋栋油光红亮,也比过去更加气派结实,只可叹苗文化的特色正是在这种改变中悄无声息地蚀退。当地这种有形的改变还不及无形的变化快,变化最大的当数钱财当道。其结果就是今日西江的原生态变成了商业化,山寨人家的纯真转成了现代生活的价值,我们千里迢迢来这里寻找返璞归真的感觉,却发觉仍然深陷于商业社会的泥沼,只看见一片由吊脚楼组成的城市森林。说实话,发展旅游业,增加本地收益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理所当然的。让游人分享当地人文与自然景观的同时来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也完全是可能的,这也是开发旅游的应有之意。甩掉贫困不是一味抛弃原来生活方式,改变落后并不是完全破旧立新。达此目的不难,关键在于良民管理与良心政策。但愿当地政府与苗民都能够尽早意识到此点,尽快改弦易辙,让当地苗民和游客都能够回归和谐自然--那种我们都能够分享到的原生态苗寨生活的和谐自然。
雷山县属贵州黔东南自治州,离贵阳222公里,距凯里仅42公里。雷山并不起眼,可它境内的雷公山据说是贵州省海拨最高的山峰之一,称为贵州脊梁。雷山名气不大,但它辖内的西江千户苗寨却大名鼎鼎,号称天下第一苗寨。雷山有幸拥有此两大旅游资源,不仅如此,雷山县及附近大大小小还遍布着郎德苗寨、南花苗寨、季刀苗寨等众多各具特色的苗寨,因而雷山号称中国苗族之乡。雷山也不幸,从贵阳或凯里过来,无论是东去西江苗寨,还去南下郎德、季刀等寨,都无须经过雷山县城,这就造成了一种县内各寨人纷纷、雷山县城冷静静的怪象。
先看看雷山县城丹江镇全景
雷山的苗寨都是在大山深处
高山梯田
我们这次到雷山县城也纯属巧合。本来计划行程就是游览西江、郎德、南花等几个主要苗寨,阴差阳错之下二月二十一日误到了雷山县城。既来之,则玩之,顺道就把县城逛了一遍。雷山县城所在地叫丹江镇。这也算是个老镇,说起来它的历史可追朔很远,但真正让它成为黔地重镇的应算是清朝。清政府当时为安定边地对付苗民,曾在此设立丹江厅,所以丹江镇成为了统辖一方的重镇。由此经民国直到建国后,丹江镇一直是雷山的政府所在地。近十年随着旅游热、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旅游业的兴起,这个拥有众多少数民族部落、长期沉寂在大山深处默默无闻的民族县终于迎来了它的生机。以州政府牵头,先是以大力开发西江千户苗寨为重头,紧随其后的是郎德、南花、季刀等一系列村寨,继而是大力打造雷公山森林公园休闲游。与此同时,彻底改造丹江镇,重建新县城,这也应该算是雷山县政府最大的手笔。
我们这次到丹江镇就领教了这个大手笔。我们随车进入县城,看到现在的县城已泾渭分明的分为新旧两部分,旧的部分不用多说,就是略加整修的老丹江镇,而新县城则一切都是新建的:新街道、新楼房、新广场、新公园,连古老的河水似乎都是新注入的,这主要是因为新城就是围绕着河水展开的。我们站在河水上新建的交通桥望去,两座大水车紧靠新建的滨河广场立在水中,分外醒目。广场上另建有代表着苗族文化的风雨桥、大铜鼓、芦笙广场等,连灯饰都是牛角造型。沿着新修的滨河观景道步去,只见河水呈梯级筑着水坝,一直延续到新建的彩虹风雨桥。桥对过是雷山县新建的最大的广场,"中国苗族文化之乡"的大石碑就横卧在入口处。广场之大足以让我们瞠目结舌,可以说完全就是一个小天安门广场。广场上具有象征意义的立柱不少,有意思的是这里也挖掘了一条金水河似的小水沟。我们意外发现广场绿化带竟然还开着二月梅,这给空旷冷静的广场添了点生气。最靠近新城的制高点是紧挨河水边的那座叫马家屯的小山,也不知为何这座小山叫做这个名字。更奇怪的是,从山下河边一直到山上小径见到的全都是年轻或年老的遛鸟人,所遇之人都是人手一鸟笼好不悠闲自在,羡煞旁人。山上修有小庙和观景亭,我们登上去俯瞰全景,只见新城旧镇、近水远山尽收眼底,至此才发觉雷山县城原来还是颇有特色的。其特色集中在两点:一个是山水一体。新老县城周边是群山环抱,清澈碧绿的河水蜿蜒从城中心穿过,整体上形成了一个类似太极形状的山水之城;另一个就是民族特色。整个城区楼房以不超过六层的小楼为主,中心城区少高层建筑,尤其是新建的政府单位办公楼街和东信商贸街,全是一色仿苗式建筑风格,既实用又美观。
雷山县城-丹江镇
丹江夜色
由此,我们也不由得不欣赏雷山这种至少在形式上是一切从旅游出发、一切突出旅游的精神。当然,实际上雷山政府在这方面也有所作为,只是还不尽如人意罢了。最突出的是交通问题。目前雷山只有公路交通,这本身就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一定困难。如若安排不当,则势必会限制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问题恰恰是现在的公用交通安排失当,一则班次少,二则线路少,很让游客不便。我们这次对此就深有体会。不是花时间等班车或转班车,就是无班车或少班车,往往为去一个景区要费去很多时间。无奈之下去选择包车,则又屡遭出租车和私家车趁火打劫式的漫天要价。不知为何当地政府对此现象视若无睹,要发展当地旅游首先就应该解决交通问题,当务之急应当尽快増多各景区班车,如果能够开通景区环线班车将各景区用循环旅游车连接起来则更好。兹事体大,解之非难,还是正视与否罢了。
至于雷山在大力开发苗寨旅游方面还是做得可圈可点的。我们这次游览的几个苗寨,除保持着苗族特有文化和习俗外,可谓是各具特色。随着现在交通改善,过去相对闭塞落后的苗乡不同程度地开始开发旅游,很多苗寨都建起了基本旅游设施开始开门迎客,一般都有家庭旅馆提供住食,所以现在无论到哪个苗寨来游览都是方便的。尽管有像西江千户苗寨这样商业化开发过度的,但像郎德、南花、季刀等大多数苗寨还是原生态保持得较好的。相信大多数游客还是能从雷山苗寨行中发现其美,找到其乐,得到其益,享受其行。
附:建议游览线路:凯里-南花苗寨-季刀苗寨-郎德苗寨(可住宿一晚)-西江千户苗寨(可住宿一晚)-雷山-凯里
南花苗寨位于凯里市东16公里处的三棵树镇巴拉河畔。村寨依山而建,吊脚楼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掩映在苍翠茂密的林木之中。
季刀苗寨,是凯里市与雷山县交界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凯里市东郊25公里处,地跨巴拉河两岸,东、北接平乐村,西邻高坡村,南界雷山县,是八个巴拉河乡村旅游点之一。
季刀苗寨
加榜梯田是神奇的,我们此行因为遭遇了雨雾没有能够完全看清它的全貌而越发觉得它神秘和神奇。人说贵州是"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这次到贵州可谓领教了。二月二十日开始的黔东南之行,刚享受了一天太阳,转天就开始下雨了。一下就不停,我们无奈只能冒雨继续行程,按计划游览了几个寨子后,二月二十二日应该去看加榜梯田了,然而雨意正浓。雨中走街串巷犹可,观赏梯田就难了。想到加榜梯田是我们此行的重点,本来不选择五月最佳观景期来就意味着撞大运,所以还是决定迎难而上,前去碰碰运气。 我们是从榕江乘车前往,看了不少攻略,问了很多人,知道坐去宰便乡的车要说在党扭路口下,说加榜路口容易搞错。原来26元车费现在已涨到30元倒也无妨,只是破车依旧,七点半的车仍然拖延至八点多才开,公路也同样如网友说的那样颠簸。班车还随叫随停,装货卸货,顺带着些鸡鸭货物,当地人习以为常,我们也随入而安。好在车沿江水行,一路景色诱人,途中时不时不断冒出几家颇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村寨,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叫做平正的壮族村寨,寨子就坐落在江边的半岛之上,隔江而望,寨中密集的民居蜂拥成一堆却又井然有序地排开,一式的青瓦粗木的吊脚楼随烟雨沉浮,清澈的江水到此画了个半圆缓缓而过,黛山碧水,简直就是个世外桃源所在。
过了平正寨,车开始翻越高山,群山似锁在细雨浓雾之中,随着山势不断增高眼前景象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们心中顿时不觉一沉,看来此行不妙,如此雨幕雾纱如何观景,只能祈盼老天开眼。到站下车,处在高山上的党扭路口不仅没有放晴,雨势还逐渐增强,眼前一片迷雾,什么都看不见,更别提什么梯田了。原打算徒步十公里,从党扭村到加车村边走边游览梯田景点的计划只能作罢。正好有车来接客车上带过来的鸡鸭,顺便也把我们带上,平时收80元的车费自然就减半了。司机直接停车到经网友推荐并事先联系好的梁老师家,现在他家已经大变样,原来的接待站还在,又新盖了一栋有几十间客房的新楼。客房仍未装修完工,但已开始接客。还是每人30元,只是房内不知是空调效果不佳还是漏风,总是暖不起来,高山上天寒,我们只能缩在床上等待雾散,一直失望的等到天黑,室外仍是混沌一团的神秘世界。听梁老师说这种天气一来就是持续多天,等待无望,我们决定明早如果还是浓雾就提前离开。
雨中上路
一路沿江行,风光不错
山中浓雾
路况很差
路过平正寨
在党扭村下车,雨势不小
浓雾中看不清路
这里民居都是苗寨吊脚楼
到达加车村
我们熬过寒夜终于等来天亮,出门只见白茫茫一片,无奈只好结账走人。不料昨晚肉片青菜二人餐就收费120元,想起昨日同住的人都是外出吃饭,原来个中还有奥妙。我们不愿就此失望而归,在对面小店吃了厚道的湖南女婿提供的四元一碗的鸡蛋面后就开始徒步出村。我们走在从加车村经过加页村到党扭村的这一段刚通车的新路上,加榜梯田的精华也主要集中在这里,大概有两万多亩,听说不久这三个村就会合并。走出不多远,猛然听到前方笼罩的浓雾中传来阵阵吼声,原来是几位东北老乡在驱雾。不知道是声震还是心诚,满天大雾居然被他们吼开了一条裂缝,露出了山谷中那鬼斧神工般的梯田,虽然只是短暂一瞬,却已然让我们欣喜不已。我们有样学样,结果显然可见,梯田没看到几片,只是落个自得其乐。但就是这几片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梯田,已经让我们领略到了加榜梯田的魅力。
这份魅力首先来自于它的秀气。片片块块梯田零零落落分散于沟沟坎坎,尽管大小、高低、形状、甚至于田里种的东西都不尽相同,可它们连在一起就勾勒出不同的线条,拼凑出多姿的美图,形成了多彩的世界。每一块梯田都富有自己的神韵,每一组梯田又都透着独特的秀丽。其次是它的大气。加榜崎岖不平的地貌决定了当地只能开垦出小块梯田,大的不过一亩,小的状似斗箕。可就是这些零零散散的碎块梯田聚在一起其势无比,往往一坡就达成千上百亩,看上去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最关键的是它的灵气。加榜梯田无不透着当地苗民的勤劳智慧,虽然这些梯田看起来似乎只是苗民们靠山吃山、因地制宜的产物,但它充分体现着中国农民那种顺应自然、自强不息的农耕文化精神。没有灵魂的人民不会有创造,而没有灵性的民族则创造不出这种奇迹。
我们终于在细雨朦胧中走出了村口,回头望去,高山崇岭仍然深锁在浓雾中不见影踪,随着一股阵风吹过,云雾飘渺的山谷中片片梯田若隐若现,那些散落在梯田间的吊脚楼和村寨像孤岛一样在云海中沉浮,好一个和谐之美、人间仙境之象!此情真是有些不忍离去,只可叹天不留客,我们也只能够遗憾而去。好在只要美景在,不缺有心人。我们等待来日再来彻底撩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这次只能遗憾的看些雨雾中拍的一些不理想的照片了:
浓雾不散
只看见眼前梯田
从房间可以看见下面这块梯田
对面大面积梯田都在浓雾中看不见
上午浓雾散开一刻,梯田初露
薄雾中的梯田
这边仍然看不清
终于又等到雾散一刻
三宝侗寨是我们这次到黔东南所有景区中离城市最近、交通最方便的地方,它就在榕江县城郊外大概三公里的车江乡坝区。我们按照行程二月二十三日到这里游览。这么近的地方原以为有公交车,一问才知整个县城只有一条新汽车站到老汽车站随叫随停的公交线。我们干脆就淋着小雨散步过去,正好有过路车,上去不到两分钟就到了。
三宝侗寨原来没有什么三宝,只有一个传说。介绍上说以前此地是一个三河汇聚的大湖,后来三河中的龙王爷都下了南海,各遗下了龙宝。侗族先民迁徙至此后就在龙宝地上建寨,上、中、下三宝各建有三四个寨,加在一起共有十村九寨,连绵过30里地,共计达2600多户,所以它是目前侗族人口最多的聚居地。搞清楚传说才知道三宝侗寨根本就不是一个寨,而是个统称而已。要游完所有村寨非十天半月不可,只能择其重点游览。三宝中重点是中宝,而景点最好最集中的是寨头村和章鲁村,目前旅游设施最完备的也是这相连两村,我们也就游览这里。
现在寨头村新建起了出售门票的车江古榕树群风景名胜区。不知道是否因为我们来得太早,在景区大门没有见到售票人,我们径直就走进了大门,实际上从旁边任何小道也都可以进入寨中。天公不作美,我们只能够在绵绵细雨中游览。寨中景观与其他侗寨大同小异,从我们所游览的和寨子宣传的看,除了紧邻县城,三宝侗寨的特点或曰不同于其他侗寨的主要有这么几点:
其一是它的榕树群。走进侗寨沿着江边到处可以见到那些古榕树,特别是从寨头村到章鲁村的江岸排成一列全都是大榕树,可谓在侗寨罕见。这些榕树一是古老,据说都是清乾隆年间留下的,树龄足已超过三百年。二是多,这些榕树实际上都是护堤树,堤岸边每相隔三五米就一二棵,枝蔓相连,棵棵相接,沿着江岸看过去足有几百米长。二是高大,每棵都很粗壮,没几个人抱不过来的。树高均在二十米上,尤其是枝繁叶茂,棵棵都树冠巨大,似天然巨伞,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难得的绿色长廊。榕树下有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道,是人们常常出行和休闲的地方。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呀。
其二是它的建筑群。除了侗寨通常的鼓楼和风雨桥,与其他侗寨民居都是吊脚楼建筑不同,这里的民居是地屋和窖子屋为主,以四排三间或三排两间的地屋居多。听说最早这里也都是吊脚楼,后来都毁于乱世,可能也与靠近县城受外来文化影响有关,才慢慢失去了它的民族建筑特点。当然这些民居建筑聚集一起也是相当可观的。
其三是它的大鼓楼。三宝寨多鼓楼自然就多,尤以那座清朝留下的融入了侗汉建筑特色和文化交流的车寨鼓楼最吸引人。但现在这里最出名的却是新在车江风景区内建起来的三宝鼓楼,大鼓楼足有二十一层,高近三十七米,以其最高最大最多层列入了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可谓又多了一个楔头和收费之处。
其四就是这里有寨多、拜神多、过节多的三多特点。独一无二的十村九寨的特点不用多说,三宝侗寨拜神还特别多,所拜之神就是侗族的女神,称为"萨玛",意为大祖母。在三宝各村寨都可以看到那些像小瓦屋一样的萨玛祠或圣母祠,祠内只是简陋的用石块垒起的石堆,但此神一样神通广大,护祐一方。侗族节日多,似乎当地的节日更多,半月一小节一月一大节,月月过节,这可能与它既是侗寨又是与其他民族杂居有关。
值得一提是三宝的章鲁村还是侗族语言中标准音的发源地,如同普通话中的北京话一样,具有权威性地位。当然我们是听不懂的。
现在寨头村和章鲁村的旅游都发展得不错,坐拥城郊有利位置,近水楼台,来的游客不少,尤以旅游团队为多。所以相应的寨头村的榕树广场也建得不小,广场面前是清澈的江水,另一面是繁忙公路,整个寨子只能向左右两边沿江伸展成长条型,寨子周边都是摆摊设点的。广场上榕树边立着一组"珠郎娘美"的现代雕塑,这是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侗族版的梁祝式或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爱情故事,传颂甚广,侗戏侗歌都有表演,甚至还拍摄成了电影。只不过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拍的,我们无缘欣赏,所以对故事就不熟悉了。但对于这种原生态文化的产物总是我们喜闻乐见的。相比起那些人造景观和商业化的东西来,可能就更能让我们体会当地的民风民俗和了解侗族的传统及历史文化了。
三宝侗寨实在太大,我们雨中逛的实在太少;有很多能谈的,又有很多说不清;还有许多内容可看,又觉得错过也没有什么关系。它庞大的规模和分散的布局,它弱化的侗寨风格和明显的杂居特点,它原生态的传统和商业化的侵蚀,等等。实在说不尽也不想去多说,还是留待游人各自去评说吧。
路过田野
车江古榕树风景名胜区
早晨景区无人
雨中侗寨
三宝鼓楼
鼓楼变形记
看完鼓楼,再看侗寨
古榕树广场
侗寨民居
萨玛祠
广场旁边民居
雨中景
侗寨传说--珠郎娘美
来到江边,来看古榕树
古榕树
江边步道
码头
游船以前一人2元,现在要价10元
护堤榕树群
这是一个时光停滞的古寨,这是一个历史见证的侗乡;这是让所有游客都难以忘怀的景点,这也是我们此次黔东南之行中唯一感觉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地方。这就是大利侗寨。大利侗寨在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的榕江县,虽然距离县城不到30公里,但是因地处偏僻的大山深处,又无公共交通,所以相对比较闭塞。可能正因为如此,与其他宣传较多的地方相比,它的知名度并不高。 说起来我们这次到大利寨也属幸运。本来我们到榕江县的主要目的地是增冲侗寨,中途因故安排不上,我们又不愿意放空,所以就临时动议改去大利寨。谁知一打听这个地方还真不好去,班车只能到大利寨所属的栽麻乡路口,从路口到大利寨还有十里山路如果没有车则要自己徒步翻越。正当我们在车站踯躅之时,遇上一路人热心帮忙,领我们到县城湘榕路上去大利寨的私家车上,司机正好是在大利寨口开设家庭客栈的寨民,有空就偶尔往返县城载客,每人收10元就将我们带到了大利,一路还顺带把大利情况介绍了一番。也亏得他这番讲解,进寨后我们自己就可以据此游览了。
大利侗寨正好处在山谷之中,四周都是树盛竹茂的大山。入寨口有一个小广场,正对着一座古旧的风雨桥。风雨桥在侗寨和苗寨常见,就是木架桥上加长廊和亭盖,有遮风挡雨的实用性和关风蓄气的风水作用。但眼前的桥不像我们在其他村寨所见的座座都是雕梁画栋、修旧如新那样,虽然只是粗木素梁,破旧的瓦盖甚至还带着一点歪斜,但苍老的桥体仍透着一份傲劲,加上桥上或坐或立、熙来攘往的寨民,比起那些装饰一新的风雨桥来更显得自然朴实。桥下是一条穿寨而过的Y字型溪流,水流不大,水质却清澈见底。在这条溪流上一共分架着大小不一的五座风雨桥,每座都透着老木青瓦的沧桑,每座又都是看似东倒西斜的坚强。
在寨口风雨桥旁边有一座古旧戏楼。很多人知道侗寨是歌舞之乡,很少人听说过侗戏班。每到逢年过节,就是寨民们的欢腾时节,除了各种各样传统的庆祝盛典和载歌载舞,全寨男女老少聚在一起观看侗戏也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侗戏有些类似于地方戏,主要是以反映侗族民间传说和日常生活为内容组织素材编唱的一些节目,深受寨民们喜欢。只是随着现代传媒的进入,当地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偏爱电视节目了。
大利侗寨据说从明清时期就有了,是名副其实的古寨。我们见到自清乾隆年间建造下来的四合院,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寨中几乎全是青瓦原木不加任何其他粉饰的吊脚楼。这些吊脚楼以寨中溪流为线向两侧山边展开,近谷底溪流边的以平坡矮脚楼为主,靠山坡往上的以斜坡高脚楼为多,房与房之间随着山势自然形成小街短巷。吊脚楼全为木质两至三层结构,以三开间为主。房旁屋后或配谷仓,或立横杆,横杆上净是谷物禾草。我们爬上古寨中心半山腰那块突出山坡上的鼓楼小广场,从这里可以一览古寨全景,只见全寨三百多栋吊脚楼密密匝匝、错落有致地挤满了整个山谷,颇为壮观。这座鼓楼也是属于清朝建筑,看起来不大,也同样未经什么修饰,可也是我们这次游览的几个侗寨中唯一所见的未经粉饰的原生态鼓楼。
在古寨中最反映出原生态的还是那些铺满寨中街巷道路的大大小小的青石板。这些青石板长短宽窄不一,有素色,也有雕花,不仅占据了寨中的各条主街和小巷,而且还通向了周边四乡。踏着那石板上被岁月慢慢踩平的坑洼,摸着那青石边还来不及打磨的棱角,山里寨民挖山开石、含辛茹苦、艰苦奋斗的历史仿佛就浓缩到了眼前。谁也不知道他们经过多少代铺了多少年,只是知道这些石板路早在清朝就已经基本成型了。能够如此完整使用至今,从侧面也说明了这些石板路暗中早就包含有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充分体现了当地侗族人的聪明才智。
大利侗寨给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很多:山头坡旁古木处处,其中不乏如红豆杉、楠木、猴棃等名木;近山远峦翠竹成林,看上去青峦叠嶂,郁郁葱葱;寨中还有萨玛祭台、四合院型的古葬石墓等古迹,特别是六眼古井清泉不断,造福至今。最令人惊叹同时也最能反映当地侗民勤劳与智慧的是那高山上的层层梯田,早春二月,正值当地油菜花开时节,站在高山放眼望去,一片金黄耀目。大山深处的大利侗寨,无疑给我们此行带来了眼晕目眩般的感受。
侗寨在山谷中
寨门
上山,正是二月花开的季节。
岜沙苗寨算是苗寨中的一个另类。岜沙只是黔东南许许多多少数民族村寨中的一个苗族部落,在贵州省的从江县,但它与其他苗侗寨以其造型独特的民族建筑或巧夺天工的梯田扬名天下不同,岜沙苗寨是以悠久古老的民风民俗和独立特行的行为装饰闻名于世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来岜沙苗寨,并不完全是为游山玩水,而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一睹它那与众不同的庐山真面目。
老实说,我是因为偶然看到"变形记"的电视节目才知道岜沙的,那岜沙男孩的倔犟和头上的发髻,那大山深处艰辛备致的生存条件,以及那岜沙苗寨的古朴与自然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到黔东南理所当然就要来岜沙一游。岜沙苗寨离从江县城只有短短的七公里,以前的班车都要走老的321国道经过寨中,但自从新的榕从公路修在寨外后班车不再路过这里,老路缺乏维修变得破烂不堪,到岜沙反而不便了。我们这次游完榕江过来就只能选择包车,翻越坑坑洼洼的山路,顶雨破雾,一路颠簸才到岜沙。
现在的岜沙已然完全改观。我们二月二十三日游完榕江后,因从老路过来直接车到寨中心而逃过了60元门票,甫一下车见到公路两边不是商铺就是店家,不是新房就是修旧如新建筑,公路旁新辟了个广场,连着边上的蓝球场,显得很是宽敞,听说现在这里是表演民族节目和举办大型庆祝活动的场地。岜沙苗寨的大山石醒目的立在广场,后面还新建了颇有点民族风格的长廊,看起来有点像个公园。广场内外那些艺术性的装饰以及广告式的大字,让人无不感受到商业化大潮对古老文明的撞击。
离开广场,走进苗寨后的感觉迥然不同。依旧是青石铺路的小径,仍然是青瓦粗木的民居,悠闲觅食的鸡群,忙碌劳作的寨民,这里仿佛就是另一种文明世界。实际上岜沙苗寨是由周边的五个行政村组成,我们游览的只是上村一部分,全寨共有三百来户二千余人,分散在月亮山麓的山梁坳口之中。这一带林深竹繁,树茂丛密,处处都是绿色植物,空气异常新鲜,现在还能够有像岜沙这样拥有如此丰富植被的地方实属不易。说起来岜沙直线距离现代城市并不遥远,但是由于这里山高林密,过去的山区路又难行,更可能是当地传统的民族习俗和保护政策隔断住了外来势力。据介绍,岜沙苗民是个崇拜森林的民族,他们敬天敬地敬树木,将树当神祭祀。所以这里从来没有过乱砍滥伐和出售木材的现象,千百年保护下来,才有了今天这个造福后代的绿色家园。
比起这里自然环境来,岜沙更吸引外人眼球的无疑是岜沙人的装束与佩饰,这也是当地最大的特点。岜沙女性的装扮倒是普通,虽也喜盛装银饰,但与其他苗族女性大同小异。最具亮点的是岜沙男人,装束是别具一格,头挽有些像秦汉古人的发髻,脚着绑鞋,上穿开襟亮衣,下着大筒亮裤。佩饰更是出尽风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俨然一副雄赳赳的武士风格,真是羡煞天下男人。据传同是蚩尤老祖后裔的岜沙人曾是苗人迁徙西南的前锋,一路开山劈路,擒狼驱虎,英勇牺牲,充当着敢死队的作用。一直到定居于此山开始农耕新生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稻作为主,狩猎相伴,但是他们这种勇武顽强、崇尚武力的传统一直传承至今。不知是他们的武力保护了自己,还是他们独立的风尚不融入外界,以前是外人难入,苗民鲜出,客观形成了一个相对闭塞的小天地,无形中留下了这古风。我们包车的司机也是苗民,他对岜沙人拿刀带枪颇为不忿,其他苗民连刀都不准拿,凭什么岜沙人还能扛枪。当然他也不知道答案。只是如果岜沙人不能享受这个待遇,就没有这个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了,那无论对岜沙还是对游人都是损失,岂不更加遗憾。
岜沙应该来,这里的风俗,歌舞,民居,小径;这里的大山,河流,森林,田园。这里面的一切还没有完全变化,我走进寨中看到苗民们劳作的场面,只是奇怪无论纺纱还是扬谷都只看到女人忙,不见男人影,但从中确实能感到一些原始生态的味道。遗憾的是我们是散客,见不到枪手鸣枪迎宾和歌舞表演。岜沙应该早来,我们这次已经感到商业化开始给这里带来的变化,就目之所及并没有看到给当地人生活带来多少实际性改善,反而是那种不该有的商业化行为和观念的侵蚀,正在可怕的改变着岜沙古寨和岜沙人的传统文化习俗。这种改变有进有退,进的是以前是不见猎物不开枪的枪手,现在是见钱就开,钱多响多。更别提天真无邪的孩童听见快门响伸手就要钱了。退的是以前谁都可以抱的岜沙姑娘,外乡人抱得越多越说明魅力无边,越被当地人争娶,现在是一见外人早就逃去无踪了。岜沙确实"另类"。它的这种"另类"魅力证明着它的过去,改变在现在,至于将来,我确实看不清。
岜沙景区广场
岜沙人视树如命
这个能吃
肇兴侗寨是藏在深山之中的大寨,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是背包客心目中寻找的心灵家园,是那种能够让游人一见倾心的旅游目的地。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全寨虽集中于山中盆地,但规模确实庞大,全寨共有1100户人家,人口超过6000人。这在黔东南乃至全国都算侗族聚居人数最多的寨子,所以它号称"侗乡第一寨"倒也是当仁不让的。现在肇兴千户侗寨的名气已越来越响,尽管起步晚了点,其势头却大有超越西江千户苗寨之势。
肇兴侗寨地处贵州省的黎平县,距县城52公里,离从江县城98公里。二月二十四日我们就是由从江县城搭车过来,当日已无到肇兴的车,就买了到洛香的票。到了洛香离肇兴只有五公里了,我们顺路走去,途中恰遇进肇兴的客车将我们一直带进了景区,无意中把100元的门票也给逃掉了。到肇兴时已是傍晚,暮色中的古寨笼罩在雨后的一层薄雾之中,朦胧下更添几分魅力。走进前去,才看清楚眼前原来却是一个完全新造近设的人工侗寨文化景观公园。公园倒是又大又全,崭新的侗式建筑风格的门廊画楼,高大的观光式大水车群,仿建的侗族风雨桥,再配上小溪流水,还真是有些诗情画意,大概建造者真心想在此营造一个人间仙境的气氛吧。只是在人文景观本来就丰厚异常的堂堂千户侗寨前面再塞进去这么个伪景,感觉还真是有些喧宾夺主。
走完以假乱真的公园地带才是真正天造地设般的千户侗寨。一看千户侗寨就是不同凡响,从寨口望去,密集的侗族民居群蜂拥在两山对峙形成的狭长谷地,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把若大个山谷填得严严实实,一眼望不到头。两条小溪汇聚的清澈小河向寨中缓缓流去,小河每隔一小段就筑有小水坝,流水经此跳跃翻腾,平添出不少生气。小河之上前前后后横卧着五座风格统一、大小不同的风雨桥,一式长廊阁宇、飞檐亭盖。小河像是古寨的主宰,沿河将寨子一分为二梳向两边,两边分别纵向平列着数条街道与吊脚楼群,楼群丛中偶而冒出那五座无法掩盖的高高的鼓楼顶,看上去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井然有序、浑然天成。
五座风雨桥,五座鼓楼,还有五座戏台,实际上这就是由侗寨五大房族分别掌控着的五个自然片区,即当地称之的五"团":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我们顺序逛下来,不知不觉将近走到寨尾了。停步抬头,网友介绍的乡风阁客栈就在此处,因无空调转住隔壁的望江楼宾馆,一间房收费80元。一样的干净卫生,一样的价廉物美,一样的坐拥窗前景。窗外小雨霏霏,路上行人寥寥。在黔地类似天气司空见惯,我们不以为意继续在寨中漫步,寨边新修复了一条规模不小的商业街,餐饮、娱乐、发廊、银行、通讯、电器、银饰、手工艺品、日用品及各式商品店铺一应俱全,我们特别留意到那些颇具民族特色的鼓楼,寨中五座鼓楼中有三座建在这边。
说鼓楼是侗寨的标志实在贴切,凡有侗寨必有鼓楼。而肇兴侗寨的鼓楼群又是全国侗寨中最副盛名和独一无二的,号称鼓楼之乡,据说也上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先不说哪里的鼓楼好,鼓楼在侗寨中的作用确实是不可替代的,无论集会议事,还是社交礼仪;不管祭祀节庆,仰或休闲娱乐。可以说,在侗寨生活中就离不开鼓楼。鼓楼虽然只是侗寨人集资修建的公用建筑物,但它却是侗族人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智慧的结晶,团结的体现。鼓楼历史悠久,造型美观,结构独特。从外观看上去,它是典型的伞型建筑,最下面的中间四柱与外竖八柱撑起一个放射性的八角面,然后层层向上叠加,逐渐缩小叠面,最多的可叠到十几层,整楼用木枋穿斗连接,不用一钉一铆,最后再加上伞型宝顶。无论远观近看,整座建筑飞阁重檐,雕梁画栋,美轮美奂,气势恢宏。肇兴侗寨的五座鼓楼粗粗看去,除了大小并无其他不同。稍稍细察还是略带区别,各有千秋:礼团鼓楼是层数最多的,达十三层;仁团鼓楼为层数最少的,仅七层;义团与信团鼓楼最高,都超过25米;智团鼓楼最矮不到15米,但也是唯一为歇山宝顶的鼓楼;信团鼓楼不仅最高,楹联也讨好:"鼓乐声声京城震动雄证当今盛世,楼阁巍巍侗寨欢呼讴歌天下太平"。
侗寨正面景观
走入古寨
雨中漫步中我们与古寨一同步入了夜幕。华灯初上的千户侗寨隐去了它的豪放,露出了它的妩媚。万家灯火中的风雨桥与鼓楼更加夺目,虽没有白天那么气势,却更令人留连。至于对千户侗寨的整体气势,我们到第二天才有更深体会。
今日一早,我们从寨尾登上去堂安侗寨的路,行到高处半山腰回头一望,忽然发现整个肇兴千户侗寨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映入眼底:远处层峦叠嶂,云雾飘渺,群山环抱下的千户侗寨在细雨蒙蒙中显得更加浑厚雄伟;近处一片田畴,青黄相接,大山高处的梯田正盛开着片片油菜花,将山谷中的古寨衬托得格外壮观。这里古寨靠山,高山连天,天气回荡,真是好一派天地交融、人和寨旺的风光,原来肇兴千户苗寨的妙处尽在此中呀。
步入侗寨后山
再见,肇兴
堂安侗寨是我们这次黔东南之行中感觉最好、收获最大的。刚开始这个侗寨并没有引起我们留意,它挤在黔东南自治州众多大名鼎鼎的苗侗寨中实在不太引人注目。让我们开始注意到它的是因为所有苗侗寨景区中只有它同时打着两个牌子:"堂安侗寨"与"堂安梯田"。古寨和梯田在当地所有民族景区都有,堂安敢分别打这大家都有的两块牌想必一定有其过人之处。尽管这次行程紧密,又游览了不少苗侗寨,有些审美疲劳,但我们还是决定在游完肇兴侗寨后顺道去堂安看看。这个顺道游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堂安侗寨无疑给了我们惊喜和物有所值的收获。而这个收获正是来自它所宣扬的两点:原生态的侗寨与巧夺天工的梯田。
堂安侗寨位于肇兴侗寨后面的海拔千米的大山之上,相隔虽然只有八公里,但是一直是上山路,又无公共交通车,包车的话单程100元,摩的是20元。我们本打算顺着山谷中的田埂小路走上去,虽然辛苦,但既可游览梯田又能节省一半路程,谁料雨一直下个不停,雨中泥泞路又实在难行。正在我们踌躇不前时,正巧遇上一辆路过堂安去平善村的私家面包,一人十元就把我们送进暂时还不收门票的堂安。
天公亦作美。我们一到寨口,本来一路密雨浓雾的天气正好开眼。云雾散开,正好露出寨口旁边山谷中的层层梯田。我们站在寨口所在的高坡望去,云里雾里的大山谷中若隐若现的全都是星罗棋布的梯田。无论是高坡低沟还是平坎斜地,云雾散处尽见梯田。这些梯田形状大小各异,高低远近不同,虽然它们的面积都不大,然而聚拢起来其势难挡。只见这些梯田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级级相连地沿着山势布满着座座山坡。放眼一望,这万倾良田真可谓规模宏大,大气磅礴,气势恢宏。令人惊叹的是在茫茫云雾中,依稀可见那些洒落在山谷梯田间的吊脚楼,像孤岛浮于云海,又似繁星点缀夜空。吊脚楼与梯田互映,山寨与天地交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置身其间,一时仿若仙境。山上风云多变,我们仍在陶醉之时,不知不觉又被突如其来的云雾裹进了一片混沌之中。无奈我们只能舍弃美景,继续前行。
我们沿路信步走进古寨。堂安侗寨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寨,它本身就处在大山高坡之处,周围三面环山,一面开向山谷,谷中梯田万倾,云遮雾罩,气象万千。走到寨中,首先就见到广场中央的那座代表着侗族吉祥物的高大鼓楼,高高的鼓楼宝顶直接苍天。鼓楼内地面上的炉火仍没有熄灭,早晨的围椅上空无一人,旁边还摆放着好些长短大小不一的芦笙,似乎昨夜寨民们曾在此狂欢过。鼓楼前是一块大空地,据说这就是歌坪,也是寨民们平时载歌载舞、欢歌笑语庆祝节日的场所,更是展示侗族文化中特有的侗族大歌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鼓楼旁隔着水池就是一座侗寨戏楼,侗戏也是侗族人喜爱的传统民间艺术。高高的戏台立在水池之上,可以想象寨中唱侗戏时的那种万人空巷的热闹场景。代表着侗族传统文化和特征的戏台、歌坪与鼓楼这三项集中于一地,我们也只有在堂安这个侗寨见到,是不是这里的寨民更喜欢热闹或更加快乐就不得而知了。
经鼓楼继续向山行就会见到那坎坡上从山上流下来的清泉,聪明的寨民在泉水流下来的地方立了个用青石打造的石斗,山泉直接流进斗中,然后再从左右凹槽流到下面砌成的水池,当地人把这称之为瓢井。早上的井边池旁三三两两都是些挑水洗衣的寨民,据说此泉甘甜润口,远近闻名,多少年经流不息,是古寨的生活之源。大山之上水源难觅,无水则无寨,在此高山之地能得此良泉也算是古寨之幸吧。过了山泉,眼前的石板路徒然增高,大小不一的青石块镶进坡土砌成上山的路,看似高低不平走起来倒也踏实。想到寨民们长年累月就是在此山道上奔波劳累,不由我们感概一番。山道旁多为悬空吊脚楼,以三层开间为主,外貌格式一如其他侗寨建筑风格,只是多属陈年模样。我们顺着山径漫游,脚下的青石板路似乎长无止境,走哪通哪,寨中沿途随处可见禾晒木架、水碾、石碾、谷仓,还有井亭、鱼塘、萨堂以及侗寨必不可少的风雨桥。这些东西无一不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也都是与寨民生活息息相关之物,无不渗透着侗族人的精神与智慧,走一路就相当于欣赏了一遍侗族文化与风情。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围着寨子逛了半天,山雨还是没有任何消停的迹象。可能是下雨关系,寨民们都慢慢遁去影踪,小径难见行人,偌大的鼓楼广场也空寂无人。山谷中仍然是云遮雾罩,雨幕中的侗寨更透着一种古朴苍劲。忽然想到,在这山谷之上、高山之腰,是什么让寨民们能够饱受风吹日晒依旧生生不息,又是什么让古寨能够历经时代变迁仍然巍巍屹立。望着远处重峦叠嶂,云雾飘渺,看着眼前山高水低,春雨绵绵,一切似乎都是大自然作为。这里的古寨和梯田又何赏不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正是因为堂安古寨遵循着顺其自然之道,才有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这难得的原生态景观。
来到堂安
堂安梯田
堂安古寨
堂安鼓楼
鱼塘边
芦笙
井边
隆里乡属贵州省锦屏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可景区名字又叫隆里古城,不管是乡是村还是城,反正觉得它在黔东南众多苗族、侗族风景区中属于异类。这次来黔东南不是游苗寨就是逛侗寨,而且一看就是一串,五个县下来自己有时都弄不清看过哪些寨了,经常弄混。行前就担心过这种审美疲劳,所以特意加进个不同风格的景区,一查就落在了这个隆里,说它是这一带唯一体现汉族风格的古城。遗憾的是有关介绍隆里情况的资料少之又少,看到有游记说可以从黎平直接乘车过去,我们就决定去看看。
二月二十五日我们按照事前计划来到黎平客车站乘坐去隆里的车。谁料一问才知道,虽然黎平县城到隆里仅39公里,但它却不属于黎平县而是属于离它47公里的锦屏县管辖,黎平没有直达车过去。我们经指点坐车花8元从黎平到了敖巿,打算再在这里转车。车是有,只是司机不在。一问说敖巿离隆里不远,但有说3里,还有道10里,正在犹豫是否冒雨步行时司机到了,车费5元就来到隆里。
隆里古城确实不小。远远看去,宽广的山间盆地中猛然冒出一大片青瓦白墙、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在乡村田野间格外醒目,四周群山层峦叠嶂,近处田地阡陌纵横,更显出古城的威武雄姿。靠近202省道边就是一个大广场,道旁昂然立着"隆里古城"石碑,广场尽头排着一堵高大厚实古老的城墙,城墙上耸立着高高的城楼。近前一看,城门上清阳门的大字苍劲有力。城门洞内有乾坤,暗设机关,介绍上说古城四座城门上以前都是简单的戌楼并架设着炮台,到清康熙年间才改为现在这种飞檐翘角、典型悬山攒尖顶式的鼓楼形式。实际上隆里也正是一座因军事而诞生的古城。话说明朝洪武年间,此地曾发生大规模蛮民暴乱,明皇六子亲征平叛后,为强化统治,永久安定边地,在此实行屯垦戌边,并相应筑起战防结合的军事堡垒。此后历经沧桑,屯兵后裔世代相守,才形成今天这个耕战一体的汉人古城镇。难怪这里的居民都是源自四面八方,据说姓氏就多达72个,同这里的水井一样多。从这点看,隆里古城不仅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而且对研究明清以来的政治军事和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作用。
走进古城,只见街巷纵横交错,民居排列有序。铺着花纹的鹅卵石街道似乎是在引领我们回到过去。两边尽是翘角山墙的老房子,门脸上不是春联装点就是灯笼高挂,墙体还遗留着风霜侵蚀的痕迹。这些房子都是砖木结构,基本以三进两层四合院为主,房顶青瓦兽脊,院内天井相连,窗格雕花镂虫,堂屋典雅肃穆。真是既有北方风格的布局,又具南方风韵的内涵,令人赞叹。四合院大门均悬匾额,叫什么"三槐第"、"关西第",还有不客气的就叫"科甲第"、"书香第",不管真假,反正只是他们在彰显自己的不同名望家风而已。不知什么讲究,这里所有民居都把大门往上抬高了几级台阶,看上去倒是别具一格。
转眼来到一个丁字路口,古城在这里显出了它的宽阔空间。路口广场不小,视野开阔,从这里可以同时看到三座城门。广场上还建了一个传统飞檐翘角风格的戏楼,旁边不远就是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与挪威政府合建的,里面有些人正在拉腿吊嗓地排练,主要展品都有关于"隆里三宝":迎花脸龙、唱汉戏以及迎故事。这三者都以汉文化为主,同时也渗入不少苗侗文化元素,实际上展现的是当地独特的亚文化特色。东西简单,却是活脱脱的非物质文化。看来汉人融入少数民族地方也容易变得能歌善舞的。
不知不觉就逛到了正阳门,看看天色渐晚,担心误了回程班车,我们赶紧把沉醉于古城的心收回来,从原路返回。靠东门出口处另有一个龙标书院古迹,附近还有王昌龄祠、状元桥、状元墓,都是当地为纪念那位唐朝著名边寨诗人王昌龄而后建的。同样的古迹我也在湖南黔城和其他地方见过。名人遗迹闹双胞胎在国内屡见不鲜,只不过这位王龙标实属特殊,从他出生就有太原、西安两说,到写那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时的芙蓉楼也有湖南、江苏之争。而以前只知龙标在湘西黔城,现在这个过去叫过龙里的地方又冒了出来。千秋岁月,谁辩真假。就如同走进此处的龙标书院,里面空空余也,有其名无其实。古城亦然,到处都有经过大规模整修的痕迹,过去的生活内容显然已经发生变化。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喜爱。新时代和旅游业必然会给当地带来新的发展,只要隆里古城像现在这样杜绝一味的商业化,保持着本来就具有的独特传统和生活氛围,那么不管打什么牌或是否真假龙标,都不会妨碍我们来此怀古寻幽的。
从黎平出发
路上多梯田
看到隆里
隆里古城
来到东门
这边通向202省道
古城周边有商铺
清阳门城楼
城门
古城墙上
东门外广场
城墙下
进入古城
这一条街长约200多米
门上都有对联
悬挂灯笼
来到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
前往黎平
到处是大山
喜见油菜花开
黎平在黔东南自治州的东南角,是个三省交界之地,东去是湖南,南下则是广西,算是黔地的一个桥头堡,所以它是"黔东咽喉"。但是这个三省要冲有个要害:离哪个城市都不近。西去贵阳三百多公里,南下桂林也近三百公里,东到长沙则超过五百公里,连最近的凯里也有二百五十公里,因而以前知道此地的人不多。现在随着原生态旅游的兴起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来这里的人也就越来越多。黎平有两个说法,一个是"九山半水半分田"。这在黔地山区属普遍现象,不足为道,当然至少可以说明黎平的地貌特点,而这种地形又往往是山青水秀,植被茂盛。黎平确实如此。有名的山水景点就有什么天生桥、八舟河、太平山等。黎平的另一个说法是它号称"侗都"。原因是它是八百里侗疆中侗族人数最多的县,拥有全国最多的侗寨,连那个象征侗寨的鼓楼也占了全国鼓楼的一多半。还有它是侗戏、侗歌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侗族文化中心。更重要的是,侗族崇拜的萨神也是诞生并升天于此。当然还可以例举很多理由甚至还有它宣称的一系列吉尼斯世界纪录来佐证。总之号称不是评比,只是傲视同类而已。倒是说明一点,黎平的侗寨最多最好,游侗寨不可不来黎平。可能因为如此,现在黎平已被国家宣布为"黎平侗乡重点风景名胜区"。
有这么多诱人的宣传,我们的黔东南之行不可不安排黎平,并把它放在我们最后一站,从二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在这里游览了三天,我们先后在这里逛了肇兴千户侗寨、堂安侗寨及梯田、德风古镇等景区。黎平的侗寨的确多,也很有特点。既有以规模庞大著名的全国最大的千户侗寨,又有以气势磅礴的巧夺天工般梯田出名的堂安侗寨;既有最具代表性的风雨桥,又有唯一的侗族生态博物馆,还有黄岗侗寨最具特点的侗族大歌。当地侗寨无不给我们留下美好印象,自不必言。除了侗寨,给我们深刻印象的就算黎平县城所在的德风古镇了。
德风镇不仅是黎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中心,而且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古镇。明代开始,当局为平定边地,镇压蛮民,在这里开卫建府,建镇筑城。历史上此地战火不断,征战不息,古镇也曾几经炮火摧残,又几度浴火重生。尽管如此,古镇还是遗存下不少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如依然挺立的东南城门洞的古城墙,仍然残存的何公祠、南泉山寺、西佛崖、十万坪古战场等古迹,依旧保留的二郎坡、马家巷、双井街明清时期的古民宅等等。当然,其中最有名也最能代表古镇历史的就是至今风釆不减当年的翘街古建筑群。
翘街很大程度上就代表着古镇,据说从前的黎平几百年就这么一条古街。走进翘街,站在街口一眼望去,整条街道就形似一条中间平直两头向上翘起的扁担。从上而下,经过中间平坦笔直的街道再往上去,密密匝匝全布满了明显带着明淸时期风格的青瓦古墙的古建筑群,层层叠叠,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一排排飞檐翘角的防火墙,从街道两边分开。面街处多是商铺:这边商行,对面票号;刚过绸缎店,又见茶叶店;左边是裁缝铺,右边开中药铺。真可谓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湖广会馆、福音堂、九如堂等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也分布其间,行走街上,似乎还能感受得到它当年的繁华。想当年这里毕竟是三省交汇的商埠重镇,山下的清水江又能够下洞庭,通四海,传说当时也是商贾云集,巿场繁荣,否则就没有"黎平山珍,芳香千里"的古人之说了。现在翘街的大部分建筑显然已经过重修,能否重修当年繁华旧梦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们看到那个胡荣顺商号旧宅门口醒目地挂着"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匾额,还有不少店铺也挂着类似红军机构驻地或住过的牌子,甚至位于街口处那宽阔空地也叫做红军广场,实际上这些都是为了纪念那次在中共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黎平会议。当年红军长征三次经过黎平,在这里召开的会议为红军实现战略转移、走向胜利奠定了基础,其作用不亚于遵议会议。看来开会还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我们没有时间开会了,心系山水,我们还得抓紧赶路。
来道黎平
黎平商城
黎平会议纪念馆
翘街全景
商业街夜色
医院也有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