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 shift+enter 进入去哪网智能导盲语音引导模式
探秘陵水疍家渔排 海上村庄的渔民生活
头图加载中

攻略   >  陵水旅游攻略   >  探秘陵水疍家渔排 海上村庄的渔民生活

探秘陵水疍家渔排 海上村庄的渔民生活

探秘陵水疍家渔排 海上村庄的渔民生活

  • 出发日期/2015/08/29

  • 天数/1

  • 人均费用/200

  • 人物/独自一人

  • 玩法/海滨海岛 美食 探险 

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

早就听说在陵水有一处海域生活着疍家渔民,他们在海上漂泊,渔排连成一片,延伸至宽阔的海面,形成了一道壮观而独特的风景,被人称作“海上村庄”。为了了解他们的生活,便有了这次探秘之旅!

行前准备

在海南出门必备装备:

1、八、九月温度大概35度左右,热到不是主要的,主要是白天太晒,请做好防晒(女女就比较重要了),建议带上墨镜、伞、防晒霜,雨伞(一定要带,海南暑假期间变天很快的)。

2、同行人比较多,都是年轻人,建议你们自己玩,不要报团,因为从外地来肯定是想玩好,报团的话商业性太强了(购物)。

3、注意事项:一定带上你们的身份证(住店要的);自己玩和住店的话,我给你个建议:确定你们要去的景点,根据景点安排行程,在距离景点(一般一天玩2个点就不错了)最近的县城或市区住店,这样即安全又经济。

行程花费

除了动车票基本没有花钱,因为当天就回海口了

美食

陵水酸粉在海南名气不小哦,一定要记得吃一碗

交通

动车:海口东到陵水

第1天

早就听说在陵水有一处海域生活着疍家渔民,他们在海上漂泊,渔排连成一片,延伸至宽阔的海面,形成了一道壮观而独特的风景,被人称作“海上村庄”。为了了解他们的生活,便有了这次探秘之旅!

陵水图片

+1

陵水图片

+1

天微亮,就驱车前往陵水南湾新村码头鱼市,看到好多渔民从船上搬下来好多新鲜的海产品,前来购买的人早早就在渔港上等待多时了,大批的海鱼、海虾、海蟹、海螺等,在跳跃这等待买家。

陵水图片

+1

陵水图片

+1

这充满着海的腥味和鲜活的生气会吸引大批的顾客前来,有些被店家预订的好的海产品在被人抬上岸边,就会马上匆忙地被一辆辆货车,送往酒店让游客吃到更多新鲜的,更多是被三轮运输车、三轮摩的,买卖运走。

陵水图片

+1

陵水图片

+1

之后前往陵水南湾猴岛景区,通过长达2138的全国最长的长观光跨海索道----猴岛索道,在高空俯神秘浓郁的疍家风情。一幢幢小木屋在海上漂浮着,绵延内海湾,仿佛一座海上的城市。

陵水图片

+1

陵水图片

+1

陵水图片

+1

房子的四周被网状的木板固定住,犹如路上的阡陌横横竖竖的把这座城市紧紧的安定在海域上。那些被横竖拼成的网格则被他们用来养殖,而大大小小的船只在狭窄的水域上穿梭着。

陵水图片

+1

陵水图片

+1

从导游的口中得知:疍家人在新村港已有500多年历史,他们的祖先多数来自福建泉州,还有广东的南海、顺德等地,靠打鱼为生,以舟楫为家,虽经历史变迁却仍保留着与别的民族截然不同的民俗,“疍家人”有自己的语言,类似于广东话,属于“白话”语系。随着他们收入的不断增长,在岸上他们也大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但除了逢年过节,他们几乎是不上岸的,因此,当地居民都称他们为“海上人家”!

陵水图片

+1

陵水图片

+1

通过沟通,坐上了一艘小船前往他们的渔排上,刚做了一会刚有些晕船,也着实佩服这些生活在海上的渔民,他们既然可以如履平地的子啊木板上来回走动,一间间小木屋错落有致,这就是渔民的住所,他们在木屋里生活着,饮食起居都在这片海域解决。

陵水图片

+1

陵水图片

+1

渔排之间也会时不时的有些小船穿梭,渔民还会在渔场上养一些宠物陪伴着他们,渔船上的狗是很有警惕性的,当我们的船靠近的时候,就对着船“汪汪汪”的大叫,而猫儿则慵懒的躺着享受阳光!

陵水图片

+1

陵水图片

+1

陵水图片

+1

陵水图片

+1

在海风渔排中穿梭,蓝天白云下的渔民是幸福的,他们接受大自然的馈赠,感恩大自然,用心守护着这片他们生活的海域,登上渔排,近距离的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热情好客,没有一丝的排斥陌生人,他们依旧做着他们手头上的工作,给鱼苗喂食、洗刷渔排、编织渔网等,当拿起相机拍照的时候,有些妇女就会拿着渔帽遮挡,这反而更增加了一丝丝淳朴的美丽!

陵水图片

+1

陵水图片

+1

陵水图片

+1

和当地疍家人聊天,要通过当地渔民的翻译,才知道南湾的疍家人基本有万人上下。老辈的疍家人吃住都在船上,常年过着漂泊的生活,人不离船、船不离海是他们生活状态的写照。从前的他们以打渔为生,而现在则在渔排上做起了鱼类的养殖,如果运气好没有刮台风,年收入有的可以高达百万。

陵水图片

+1

陵水图片

+1

探访完了疍家人的生活现状,不由得从心底他们常年漂流在海上,不安居,却乐业。他们以船为家,随海而动,把所有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装在一艘小船上。他们就是疍家人。

最新评论(0条)

游客
添加表情
评论
意见反馈
手机 看 游记
游记还没看完?

快扫我^_^ 精彩游记带着走~

手机版
调整排序

强烈建议使用鼠标滚轮或键盘左右键来浏览,效果更佳哦~

知道啦

探秘陵水疍家渔排 海上村庄的渔民生活

Day5 : 坐船游运河
已收集到收集板
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

早就听说在陵水有一处海域生活着疍家渔民,他们在海上漂泊,渔排连成一片,延伸至宽阔的海面,形成了一道壮观而独特的风景,被人称作“海上村庄”。为了了解他们的生活,便有了这次探秘之旅!

行前准备

在海南出门必备装备:

1、八、九月温度大概35度左右,热到不是主要的,主要是白天太晒,请做好防晒(女女就比较重要了),建议带上墨镜、伞、防晒霜,雨伞(一定要带,海南暑假期间变天很快的)。

2、同行人比较多,都是年轻人,建议你们自己玩,不要报团,因为从外地来肯定是想玩好,报团的话商业性太强了(购物)。

3、注意事项:一定带上你们的身份证(住店要的);自己玩和住店的话,我给你个建议:确定你们要去的景点,根据景点安排行程,在距离景点(一般一天玩2个点就不错了)最近的县城或市区住店,这样即安全又经济。

行程花费

除了动车票基本没有花钱,因为当天就回海口了

美食

陵水酸粉在海南名气不小哦,一定要记得吃一碗

交通

动车:海口东到陵水

第1天

早就听说在陵水有一处海域生活着疍家渔民,他们在海上漂泊,渔排连成一片,延伸至宽阔的海面,形成了一道壮观而独特的风景,被人称作“海上村庄”。为了了解他们的生活,便有了这次探秘之旅!

龙先生旅行日记  
龙先生旅行日记  天微亮,就驱车前往陵水南湾新村码头鱼市,看到好多渔民从船上搬下来好多新鲜的海产品,前来购买的人早早就在渔港上等待多时了,大批的海鱼、海虾、海蟹、海螺等,在跳跃这等待买家。
龙先生旅行日记  
龙先生旅行日记  这充满着海的腥味和鲜活的生气会吸引大批的顾客前来,有些被店家预订的好的海产品在被人抬上岸边,就会马上匆忙地被一辆辆货车,送往酒店让游客吃到更多新鲜的,更多是被三轮运输车、三轮摩的,买卖运走。
龙先生旅行日记  
龙先生旅行日记  之后前往陵水南湾猴岛景区,通过长达2138的全国最长的长观光跨海索道----猴岛索道,在高空俯神秘浓郁的疍家风情。一幢幢小木屋在海上漂浮着,绵延内海湾,仿佛一座海上的城市。
龙先生旅行日记  
龙先生旅行日记  
龙先生旅行日记  房子的四周被网状的木板固定住,犹如路上的阡陌横横竖竖的把这座城市紧紧的安定在海域上。那些被横竖拼成的网格则被他们用来养殖,而大大小小的船只在狭窄的水域上穿梭着。
龙先生旅行日记  
龙先生旅行日记  从导游的口中得知:疍家人在新村港已有500多年历史,他们的祖先多数来自福建泉州,还有广东的南海、顺德等地,靠打鱼为生,以舟楫为家,虽经历史变迁却仍保留着与别的民族截然不同的民俗,“疍家人”有自己的语言,类似于广东话,属于“白话”语系。随着他们收入的不断增长,在岸上他们也大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但除了逢年过节,他们几乎是不上岸的,因此,当地居民都称他们为“海上人家”!
龙先生旅行日记  
龙先生旅行日记  通过沟通,坐上了一艘小船前往他们的渔排上,刚做了一会刚有些晕船,也着实佩服这些生活在海上的渔民,他们既然可以如履平地的子啊木板上来回走动,一间间小木屋错落有致,这就是渔民的住所,他们在木屋里生活着,饮食起居都在这片海域解决。
龙先生旅行日记  
龙先生旅行日记  渔排之间也会时不时的有些小船穿梭,渔民还会在渔场上养一些宠物陪伴着他们,渔船上的狗是很有警惕性的,当我们的船靠近的时候,就对着船“汪汪汪”的大叫,而猫儿则慵懒的躺着享受阳光!
龙先生旅行日记  
龙先生旅行日记  
龙先生旅行日记  
龙先生旅行日记  在海风渔排中穿梭,蓝天白云下的渔民是幸福的,他们接受大自然的馈赠,感恩大自然,用心守护着这片他们生活的海域,登上渔排,近距离的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热情好客,没有一丝的排斥陌生人,他们依旧做着他们手头上的工作,给鱼苗喂食、洗刷渔排、编织渔网等,当拿起相机拍照的时候,有些妇女就会拿着渔帽遮挡,这反而更增加了一丝丝淳朴的美丽!
龙先生旅行日记  
龙先生旅行日记  
龙先生旅行日记  和当地疍家人聊天,要通过当地渔民的翻译,才知道南湾的疍家人基本有万人上下。老辈的疍家人吃住都在船上,常年过着漂泊的生活,人不离船、船不离海是他们生活状态的写照。从前的他们以打渔为生,而现在则在渔排上做起了鱼类的养殖,如果运气好没有刮台风,年收入有的可以高达百万。
龙先生旅行日记  
龙先生旅行日记  探访完了疍家人的生活现状,不由得从心底他们常年漂流在海上,不安居,却乐业。他们以船为家,随海而动,把所有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装在一艘小船上。他们就是疍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