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12
- 收藏23
- 评论1
- 赞34
+1
出发日期/2016/04/17
天数/8天
人均费用/4000元
人物/闺蜜
玩法/摄影 人文
“九寨归来不看水,黄山归来不看岳。”去年从九寨沟回来以后,就开始筹划今年游览黄山的事情。百度是最好的工具,先全面了解黄山,规划游览线路,再关注黄山的天气情况,最后确定出行时间和行程计划。因为老家伙腿脚老化不适合爬黄山,开始计划自己去黄山,遭到全家反对,正好亲如姐妹的同学颖强烈要求与我同行,于是成就了我俩完美的“大美黄山、仙境宏村、古都南京8日游”。
我提前一个月开始关注黄山风景区的天气预报,提前两周确定出行日期,单位请假、订高铁票、订黄山住宿。通过百度得知黄山上食品昂贵,出发前请老家伙买来在山上2天的口粮(自加热米饭4盒——中餐、桶装方便面4桶——早晨和晚餐、榨菜2袋。)为了上山时尽量减负,颖提前准备好了山上用的化妆品旅游装及一些零食。
去黄山前必须了解的几个问题
黄山市管辖三区四县(黄山区、徽州区、屯溪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面积9800平方公里。(注:古徽州一府六县,府治歙县,六县包括今安徽省黄山市大部,宣城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
◆首先要分清三个叫黄山的地方,选定正确的出游路线。
黄山市成立后,因为历史原因,形成了三个容易互相混淆的地名:黄山市、黄山区和黄山风景区。出发前必须弄清这三个地方,无论是选择屯溪(机场、火车站)还是黄山北站(高铁站)作为中转站,都要转乘客运班车才能到达黄山脚下。真正进入景区,还要到换乘中心乘坐新国线旅游大巴车前往黄山的检票口,购票进山。
(一)黄山市:
黄山市的前身是安徽省的徽州地区,市府所在地屯溪。大家熟知的屯溪老街,黄山火车站和黄山机场均在这里。在全国各地的汽车站、火车站、机场,所坐车、飞机过来的游客购票时,目的地“黄山”均是指“黄山市”,而非“黄山风景区”,在当地称黄山市为“屯溪”。
屯溪老街在黄山市的屯溪区,菜馆好菜多还不贵。
黄山市内有戴震公园、屯溪老街、黎阳老街、徽文化博物馆、徽州糕点博特馆、市美术馆、新安江畔古村落,并且都是免费的。城市东郊,二十分钟车程是“花山迷窟”景区。
黄山长途汽车站、火车站(非高铁站哦)、机场都在黄山市区。
(二)黄山区:
黄山区原为太平县,在黄山风景区的北麓,是黄山的北大门。整个黄山风景区都是在“黄山区”的地块上,黄山区的区政府所在地也叫“甘棠”、“太平”。除了黄山风景区,还有太平湖风景区等,目前可以游玩的景点有:黄山风景区、太平湖、芙蓉谷、飞龙瀑(目前关闭)、翡翠谷(情人谷)等,都在“黄山区”的范围。
(三)黄山风景区:
黄山风景区才是游客真正要去的“黄山归来不看山”的那个“黄山”,它距离黄山市(屯溪)近70公里,1个多小时的车程!
黄山风景区才是来黄山的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黄山是震旦中国第一奇山,古人就有这样荡气回肠的诗句:“风烟具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在文字渲染的宏大意境里,在黄山都能真切地展现在每个旅行者眼前。
登黄山自古形成四条路,即黄山南大门(汤口)前山:从温泉经慈光阁、玉屏楼、天海至北海的南路(修建有玉屏索道);黄山南大门(汤口)后山:从苦竹溪经云谷寺至白鹅岭、北海的东路(修建有云谷索道);黄山北大门(黄山区太平,也就是甘棠)从芙蓉岭经松谷庵、十八道弯登山到北海的北路(修建有太平索道)。黄山西大门(焦村):从焦村经钓桥、天海至北海的西路;黄山东大门(谭家桥)。
必须介绍一下“黄山风景区南大门新国线换乘中心车站”,从南大门上山的游客,都必须要到景区换乘中心换乘景区交通才能上山,它的位置坐落于黄山风景区高速出口的正对面。因为黄山风景区严格规定,只能景区交通“新国线”的大巴才能进入景区。黄山大门的标志是一个牌楼,进入大门后景区交通还要运行20分钟才能到达登山口(买门票、索道票的地方)。景区交通的单程费用是19元/人,外加强制险3元/人。运行路线为“景区换乘中心--云谷寺(后山)往返”或者“景区换乘中心--慈光阁(前山)往返” ,慈光阁和云谷寺为黄山南大门的两个登山口,可以随意选择从哪边开始登山,下山则从另一边下来。一般建议都是从云谷寺上,慈光阁下,然后返回到换乘中心。
◆黄山有两个火车站:黄山站和黄山北站
位置:黄山站是老火车站,在屯溪区,K字头的火车到的是黄山站。黄山北站是高铁站,在徽州区西溪南镇的长岭村,G字头的高铁到的是黄山北站。
◆其次弄清楚黄山旅游的淡旺季、门票价格、开放时间
黄山的旅游旺季是3月1日到11月30日(6月份旅游人数少,4―11月适宜游览)。其中几个小长假是所谓的黄金周: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其中还要看各个景区的特色,会出现几个黄金周末(如:塔川秋色)。一般周末(周5、6)比平日的价格高。
黄山的旅游淡季是12月初到2月底(春节除外),黄山风景区门票有优惠,可是宏村景区不打折,因为古镇游的淡旺季不明显。
门票:旺季(3月―11月)230.00元 淡季(12月―2月)150.00元
开放时间:平日、周日:06:30―16:30 周六:06:00―16:30
◆必须提前预订好住宿和交通
计划在黄山上住宿的,至少提前2天预订好山顶的住宿。试想一下,在海拔1700多米的山上露宿,恐怕不被冻屎也会累残了吧。到了旺季,在宏村拉着行李,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找房间的非常多,越到后面房间越贵,只能忍痛高价消费。
旺季的时候还要充分规划好交通,旺季时可能班车紧缺,专线车票卖完,而包车、拼车的价格上涨。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景区人多爆棚,道路拥堵人被困车上,被迫高价消费等,影响游览心情的现象。
◆外出旅游的各种注意事项,总之安全最重要。
八天的行程中,远途全部选择高铁,景区之间乘坐专线班车,市内交通地铁、公交,打车。
4月17日:乘高铁抵达黄山北站,转乘专线车到黄山南大门,住汤口厘米客栈。
4月18日:早晨从后山上黄山,住白云宾馆。
4月19日:从前山下山,住汤口厘米客栈。
4月20日:早晨拼车到宏村,住小桥流水人家客栈。
4月21日:上午乘大巴前往西递游览,下午再乘大巴到屯溪,住屯溪老街7天酒店。
4月22日:早晨乘大巴前往南京,游览秦淮河、夫子庙住南京夫子庙乐达宾馆。
4月23日:游览鸡鸣寺、玄武湖、乘画舫夜游秦淮,住夫子庙乐达宾馆。
4月24日:游览明孝陵、江南贡院,乘高铁返回天津。
天津→黄山 住汤口厘米客栈
我们从天津南站乘G27高铁(10:24→15:14)抵达黄山北高铁站,出站后右转直行即到客运枢纽(换乘中心),乘坐专线中巴车(16:10→17:10)到黄山南大门(寨西)换乘中心,入住厘米客栈。
选择G27次列车的理由:①停车站点少,乘坐时间短;②到达黄山的时间较早,留出充分的换乘时间,避免耽误次日早晨上山。
入住黄山厘米客栈一店的理由:该客栈距汤口镇寨西换乘中心的售票处只有200多米,可以点餐,网上评价的口碑不错。如果游客找不到客栈或对黄山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电话联系厘米客栈老板(江威13955978655,0559-5573223)。
黄山北站客运枢纽(换乘中心),有开往各个旅游景点的中巴车,非常方便,但下午5点以后就不发车了。乘坐前往黄山南大门的专线车,票价20元/人,车程大约一个小时,到达终点站——黄山市风景区旅游集散中心,就是汤口镇的寨西换乘中心。
从天津乘高铁直达黄山北站,出站台后右转600米,即到黄山北站客运枢纽(换乘中心)。这里有开往各个旅游景点的中巴车,非常方便,但下午5点以后就不发车了。乘坐前往黄山南大门的专线车,票价20元/人,车程大约一个小时,到达终点站——黄山市风景区旅游集散中心,就是汤口镇的寨西换乘中心。
汤口镇寨西村位于黄山的南大门外,是进入黄山最重要的交通中转枢纽,交通和设施比较方便齐全,大部分尤其是第一次去黄山的旅客,都将南大门作为游黄山的落脚点。
从汤口镇寨西换乘中心去厘米客栈一店必经的牌坊
到达寨西换乘中心后,出站楼后向右前方走,会看到一个石牌坊,过牌坊(下台阶),见到右侧的第一个路口右转直行,大概20-30米来到一个多岔路口,会看到左侧有个“笨骆驼酒店”,从笨骆驼门前向里走,到头就是厘米客栈一店。
我提前两周预定了厘米客栈一店的阁楼标间90元/天,而且山顶住宿白云宾馆的床位也是在他家预定的150元/人,后来发现在去哪儿等网站预定的价格是130左右元/人,所以如果有时间不妨多浏览几家网站,避免花冤枉钱。
我们到达厘米客栈一店后,江老板说因为当天下雨,游客没有按时退房,所以我们只能住到厘米客栈二店,补偿条件是免费换成120元/天的标间。
厘米二店的房间
我们放下行李,到周围转了一圈,然后发现了一件令我无奈的事情,我辛辛苦苦从天津背来的自加热米饭,在天津卖14.8元/盒,厘米客栈二店只卖13元/盒,在汤口的超市卖15-16元/盒。所以,大家还是到汤口再买自加热米饭,作为山上的主餐吧。
通过观察发现,汤口的矿泉水略贵,普通装500毫升的康师傅、农夫山泉等都是2元一瓶,1500毫升的康师傅4元一瓶。
我俩冒着小雨,从厘米二店一直溜达到寨西换乘中心附近,那周围有很多饭店、旅店、客栈、特产店、超市,晚上依然很热闹。
这是一家小饭店门前的鲜花——黄山杜鹃花,开始以为是假花,大家都以为是假花,我亲手摸过才确定是实实在在的鲜花。
通过观察发现,汤口的矿泉水略贵,普通装500毫升的康师傅、农夫山泉等都是2元一瓶,1500毫升的康师傅4元一瓶。
我俩冒着小雨,从厘米二店一直溜达到寨西换乘中心附近,那周围有很多饭店、旅店、客栈、特产店、超市,晚上依然很热闹。
这是路边的一个小琉璃作坊,夫妻俩人在现场秀着手艺,摊位上摆放的这些小琉璃工艺品,都是他们自己制作的。叹一声——高手在人间呀!
采纳其他网友的建议,回到客栈吃晚餐。到南方一定要吃竹笋,点了竹笋炒肉38元,一种当地特有的蔬菜18元(名字忘了),米饭4元(2元/位),味道不错。
晚餐后,我们又请老江老板帮我们规划了登黄山的路线,还送我们黄山地图。我们决定:第一天尽早坐缆车从前山慈光阁上,晚上住白云宾馆;第二天从后山云谷寺下。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我们回到了房间各自收拾上山带的物品,主要是两天的给养:自加热米饭、桶装方便面各2盒,1500毫升矿泉水,及毛巾肥皂等必须品。全部装入双肩包中,其他行李都存在客栈。为了顺利登山,我还从厘米客栈借了一根拐杖,颖自带了登山杖。
说说黄山的传说吧:
黄山古代称为“天子都”,因其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故为天帝、神仙之居所。到秦代,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为“黟(yī)山”。那么,后来为什么又改叫“黄山”了呢?据说是因为黄帝曾在此炼丹而得名。
黄帝又称轩辕氏,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带领我们的祖先养蚕、制造舟车。时光飞逝,黄帝到了老年,可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办:河流需要治理,土地需要开垦,禽兽需要驯化等等。为了长生不老,多为百姓办好事,黄帝便派浮丘公为他寻找炼丹的地方。浮丘公走了三年才回来,告诉黄帝:“江南有一群高山,只因山上多是黑石,叫黟山,那里可以炼丹。”
于是,黄帝带领浮丘公、容成子和一些臣仆来到黟山,垒石造屋,又砌炼丹炉,然后去采集炼丹所需的草药。黟山有七十二座陡峭的山峰,有的地方连猴子也难上去,可轩辕黄帝却踏遍了每一寸山崖。到后来,所备的粮食吃完了,只能靠摘野果充饥,很多人忍受不了那份苦,偷偷跑走了,最后只剩下黄帝和浮丘公、容成子三人。
他们经过九年千辛万苦的寻找,才采集齐炼丹所需的草药,又打了一眼井,掘开清冽甘甜的山泉,这才开始炼丹。三年过去了,原来准备好的柴快要烧完了,仙丹还没炼成,炼丹台附近的树已被砍光,浮丘公和容成子只得到远处去砍柴,黄帝一人看守炉火。黄帝把最后一块松柴填进了炉膛,浮丘公和容成子还没回来,眼看火势越来越小,一旦熄灭,将前功尽弃。黄帝便把自己的一条腿伸进炉里当柴烧,终于炼成了仙丹。这时浮丘公和容成子也赶了回来,把黄帝的腿从火里救了出来。三个人吃了仙丹,果然脱胎换骨,飘然成仙了。
因为黟山是黄帝炼丹的地方,人们就叫它“黄山”了。黄山七十二峰中就有以三位仙人命名的轩辕峰、浮丘峰、容成峰。桃花溪中还有他们炼丹时用过的丹井、药臼。
黄山概况 黄山雄距于风景秀丽的安徽省南部山区,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光。黄山古称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得名。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依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羽化升天,唐明皇改黟山为“黄山”。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曾这样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奇异风采名冠于世。现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地质地貌 黄山集八亿年地质史于一身,历经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冰川和自然风化的作用,融峰林地貌、冰川遗迹于一体。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后山岩体节理稠密,多柱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其实黄山只是一个总称,并不是只有一座山,而是一大片的峰林结构,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黄山主峰莲花峰(最高)海拔高达1864.8米,与光明顶、天都峰(最险)并称黄山三大主峰。黄山共有七大景区,最著名的也是大家通常游览的有四个,从方位上面来看是位于后山(图中右侧)的北海景区,位于前山(左下方)的玉屏景区,位于西海大峡谷的梦幻景区和位于最中央的白云景区。
黄山景区南大门的索道运行时间为冬季08:00-16:00,其他季节06:30-17:00。
玉屏索道(前山):游客从前山登山步行要上行15华里,经过了3个小时才能到达精华景区,乘坐索道只需6―10分钟,就能到达。
云谷索道(后山):云谷新索道上站位于白鹅岭东北侧的山凹处,下站位于云谷索道线路北侧的另一个山谷中,上下高差775米、总长2642米。新索道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索道设备,每小时可运客1200人。
北海景区→西海大峡谷的梦幻景区→白云景区 住白云宾馆
夜里淅淅沥沥地下着中雨,早晨5:30起床时还下着断断续续的小雨。6:10’下楼吃早晨,稀饭、馒头、榨菜丝、煮鸡蛋,8元/人。我们把不带上山的东西寄存在客栈,6:45’左右客栈的专车,把我们送到寨西换乘中心(厘米一店)附近,向前走20多米,又看到了这个熟悉的牌坊。
这时天空还是阴沉沉的,我们急忙买了进入景区的新国线车票19元+保险3元,每人22元。这时已经有很多旅游团队进入换乘中心了,为了减少排队时间,我俩一溜小跑,紧追慢赶地上了新国线大巴车。
我们原计划从前山慈光阁上山,第二天从后山云谷寺下山的,但是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却开到了云谷寺登山口。在此特别提醒:游客在进站前一定要问清所乘车次的终点站,避免上错车,打乱游览路线。于是我们将错就错,重新修订登山路线。
第一天:汤口镇寨西客运站乘大巴(22元/人)→云谷寺检票口乘索道上山(门票230元+索道80元/人)→云谷索道上站→石笋矼→始信峰→龙爪松→连理松→黑虎松→妙笔生花→北海宾馆→狮林大酒店→清凉台→猴子观海→(原路折回)狮林大酒店→团结松→西海饭店→排云楼宾馆→仙人晒靴→排云亭(西海大峡谷北入口)→一环(右侧)→二环(左侧)→排云溪站→乘地轨(100元/人)到天海站(石床峰)→白云宾馆(办理入住,放行李)→光明顶→炼丹峰看佛光→飞来石→(原路折回)群峰顶看日落→(原路折回)光明顶→回白云宾馆住宿
第二天:早上去光明顶观日出→返回白云宾馆用早餐→卧石披云→(原路折回)白云宾馆取行李、退房→海心亭→螯鱼峰→走升官发财路→螯鱼洞→百步云梯→→→海豚石→送客松→玉屏楼宾馆→迎客松→蓬莱三岛→蒲团石→天都峰老道口→登天都峰→天桥→鲫鱼背→(原路折回)天都峰老道口→玉屏楼宾馆→玉屏索道站乘索道下山(90元/人)→慈光阁站→乘大巴返回汤口镇寨西客运站(22元/人)→厘米客栈一店
下了新国线大巴车,空气中的湿度很大,举目四望到处都是雾气昭昭的。跟着人流儿往索道上山的方向走,到检票口买好票(门票230元+索道80元/人)乘云谷索道上山。在索道上就看到了美景,而且随着海拔的升高,天空越来越晴朗,下缆车之后,看到远处的群山云海,头上的蓝天白云,心中的喜悦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
延游览栈道往石笋矼的方向走,不远就来到一个观景台上,不知这里是不是“仙人指路”?
刚到石笋矼,就看到了空中的彩虹。
再仔细看看,这彩虹竟然有两层。
“黄山后山秀丽,前山雄伟。”满目的秀丽景色,令人心花怒放。
始信峰名松特别多,有“不上始信峰,不见黄山松。”的说法。又说始信峰三面深渊,所以视野特别开阔。初见始信峰心中略感失望,登上始信峰顶,极目四眺——身心愉悦。
从始信峰下来,前边就是龙爪松。
不远又见连理松,树下是连理桥,桥下是连理池。听导游讲解中提到了唐明皇和杨贵妃,说什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是黑虎松
这是雨伞松,黑虎松和雨伞松的距离不远。
再往前就到大名鼎鼎的妙笔生花了。
PS:“梦笔生花”在北海散花坞左侧,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峰顶巧生奇松如花,故名“梦笔生花”。传说,有年春天,诗人李白来到黄山,见到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诗兴大发,便昂首向天,高声吟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声音惊动了狮子林禅院的长老。他走出山门,细细一看,只见一位白衣秀士,风度潇洒,便上前施礼,请问尊姓大名。这位不凡之客原来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李翰林。长老急忙吩咐小和尚抬来用清泉酿制的米酒,还拿来一些文房四宝。长老急忙盛满了一杯酒,双手捧上,敬给李白。李白慌忙还礼,双手接过,一饮而尽。
二人席地而坐,纵谈诗文,开怀畅饮。李白深感长老待人诚恳,意欲草书诗作相赠,以作答谢之礼。长老大喜,小和尚们忙着研墨的研墨,铺纸的铺纸。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长老及小和尚们分别站两旁,目睹那遒劲的大字,赞叹不已。李白写毕,还有三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 ,那手笔翻翻摇摇,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这才告辞长老而去。长老送走李白,回过头来,不禁大吃一惊,刚才李白掷下的毛笔已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如今见到“梦笔生花”。
这是位于妙笔生花左侧的笔架峰,这里属于北海,前行1分钟左转就是北海宾馆。我们按照行程计划,从狮林大酒店门前的岔路右转,到清凉台。
清凉台上的观景台比较窄小,略显陡峭,可观赏到满目的葱茏。
这里就是猴子观海,为了看这个石猴子,在几块巨石上爬来爬去,大家都快变成猴子了。这里所谓的观景台,就是在几块巨石的边上围了一圈石栏杆,山石陡峭超级难走,而这时的游客们互相礼让,你搀我扶,也就不觉得危险了,现在回想起来心中还是暖暖的。
PS:“猴子观海”猴子观海也叫猴子望太平,猴子为何要望太平呢?这里面有个故事:原太平县城,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户叫赵德隆的书香人家。女儿名叫掌珠,生得聪明美丽。离仙源村不远的黄山北海深处有一个洞里,有个灵猴,在山中修炼了三千六百年,会三十六变。一天,灵猴见到掌珠生得俊俏,顿生爱慕之心。
灵猴就变成一个白面书生,自称是黄山寨主孙广文的公子孙俊武,于傍晚来到赵家门前,以天色已晚为由,要求借宿一夜。赵家老夫妇见他长得俊秀,衣着华贵,斯文有礼,便信以为真,高兴地留他住宿,并设宴招待。酒饮三杯后,孙公子便向老夫妇陈述掌珠的爱慕之情,央求纳为婿,发誓侍奉二老颐养天年。老夫妇一听这甜言蜜语,心中非常喜悦。经与女儿商量,掌珠对才貌双全的孙公子也早八分欢喜。次日一早,老夫妇回了孙公子的话。孙公子听了欢喜若狂,差点露了原形。灵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变成人,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仙源赵家迎亲。掌珠被抬到洞府,只见陈设富丽,宾客满座。
夜深宴席散,孙公子被宾客拥入了洞房。一觉醒来,掌珠发现孙公子长了一身绒毛,大吃一惊。原来,孙公子酒醉,现出了猴子原形。掌珠非常恼恨,乘灵猴烂醉熟睡之机,向外逃走,直奔家中。灵猴酒醒后,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惊逃了掌珠,便喝令众猴出洞寻找,追到山下芙蓉岭,也不见新娘的影子。灵猴自从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没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后的悬岩,坐在石上,朝着东北方向的太平县仙源村呆呆地望着。年深月久,便变成了黄山如今这一石景。
不知旁边的这座山是狮子峰还是石鼓峰?被铁栅栏拦住了不能爬,大概也是处于轮休期吧,没看到说明。
原路折回狮林大酒店,延大路继续前行,美景不断。
经过这棵团结松、西海饭店,到达排云楼宾馆。一路上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心情大好。
这是西海饭店前的西海门,气势磅礴。
这是排云楼宾馆。再前行路过丹霞峰,山下有指示牌,注明了“轮休期禁止进入”。
大家看这块突出的巨石,像不像一只倒置的朝靴,所以它叫“仙人晒靴”。
PS:“仙人晒鞋”排云亭前右侧,有二石如一双鞋,整齐地放在小峰台上,似在晾晒,故名。“仙人晒鞋”和“仙人晒靴”,共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黄山左数峰的仙都观住着老道道玄和徒弟太清,松林峰上的紫霞宫里住着道姑炼玉和徒儿妙真。两座道宫中间隔着一道鸿沟--西海峡谷,加上道规森严,他们老死不相往来。一年冬天,山中大雪仙都观里断了火种,道玄只得叫太清到紫霞宫里去借火种。当太清来到紫霞宫里就见到妙真,两人一见如故,谈起话来非常亲热。从此,两人每天打柴、担水,便到一起谈心,渐渐的砍的柴就少了,担的水也少了。不久,事情都被双方的师父发现,他俩都受到师父的严厉斥责。还规定今后打柴、担水,以两峰交界的沟涧为界,越界了,就用道鞭、神杖打杀。此后两人在一起说话就很困难了。一次,趁双方师父都下山了,他们便偷偷见面,并商定今后;太清在山门前晒靴、晒鞋即来幽会。一天,两人正甜蜜幽会,不料双方师父突然回来,事情败露,他俩将要受到严厉惩罚。他俩想来想去,最后横下了一条心:生不能在一起,就死在一起吧。两人携起手,从悬岩上纵身一跃,跳进了波浪滔天的云海。太清晒的靴子和妙真晒的一双鞋子都没有来得及收,日子久了,都变成了石靴、石鞋,就是如今黄山的仙人晒靴和仙人晒鞋。
走过排云亭、仙人晒靴,前方就是西海大峡谷的北入口。
PS:西海大峡谷景区又名西海梦幻景区,位于丹霞峰下,全长15km,呈U 型,下七上八。特点是景点集中,以奇秀著称。这里的山体不像前山那样群峰峭拔雄伟,而是刀劈斧斫般的巨型石片象垒积木似地堆积起来,形成破碎状的峰林,看似摇摇欲坠。
游览西海大峡谷。从排云亭到谷底一段为下坡,中间有循环路线,左右都可以走。过谷底有数个山洞,然后到达步仙桥。过了步仙桥那边可以拍照,然后还要回来过桥往天海方向走;还通往黄山的西大门——三溪口、钓桥庵、焦村镇。
为了保存体力,我们决定从排云亭下到排云溪地轨站,再乘地轨缆车上到天海,然后到白云宾馆办理入住、放下行李。
刚到西海大峡谷时雾气很大,只能看到近处的景致,略远处都是白茫茫的。我们只好拍些近处能够看清楚的景观。
风起云涌忽浓忽淡,云雾后面的青山,初露芳容。
云雾渐退,
原来峡谷对面的群峰如此美妙。
西海梦幻景区,果然名不虚传。
云朵飘过,两座山峰之间现出它俏丽的身姿——大名鼎鼎的飞来石(对面山上右侧的小石块)。
进入一环(右侧,怪石多),这时空中基本没有雾气了,蓝天白云下的梦幻大峡谷更加迷人。我们还看到了机警敏捷的小松鼠,在捡拾着人们掉落的食物残渣,其实大部分是人们故意扔到地上,引诱松鼠来吃的。
这里是华容道,(左侧两块巨石)前面高瘦威严站立的是关羽,后边矮胖谦卑拱手的是曹操,确实惟妙惟肖。这里还叫海底世界,听导演介绍说:因为好多外国人不了解华容道的故事,而有云海的时候露在上边的一些怪石又酷似一些海底的动物,所以这里又叫作“海底世界”。
此时已12点半,我们便在这里用了午餐,既补充体力,又减轻负重。午餐后继续按游览线路向山下走,很快就进入二环(走左侧)眼前的景色很壮观,山石危立步移景换。
山上的景致美美哒!
山上的景致美美哒!
先到白云宾馆(一号楼)总台,报上提前订房的姓名,领到房卡一张,我们按房卡所写房号,找到3号楼,服务员告知:被子打开的床位已经有人住了,我们可以选择被子叠好的任何床位。
房间中共8个床位,还剩两个下铺,我就住这个床位了。
白云宾馆3号楼的窗外,竟有如此美景。
我们放下行李稍作休息,向光明顶进发了。一路向上,大概20多分钟便到达光明顶。
在光明顶面向前山方向(也就是南面)有一个巨大的观景台,这里是看日出的地方。
站在光明顶的石碑前,向对面望去,可以看到两座巍峨峻拔的高峰在云中若隐若现,左侧的是黄山第一险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右侧的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再加上我们站着的光明顶(海拔1860米),并称为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和天都峰实行轮流封山,目前2012-2017开放天都峰。(这张照片是次日早晨补拍的,因为当天有云雾,看不到天都峰。)
光明顶的标志性建筑——气象台(这个大球)的后边,有一块巨石叫炼丹峰。
我们登上炼丹峰,此时背后艳阳高照,前边的天海中雾气弥漫,看不到什么风景,本来我们准备离开的,却听到一位四川口音的游客说道:“……马上就成形了……”于是我们顺着这个游客所指的方向看去,浓雾中间隐约出现了一团亮光,我脑子里顿时迸出两个字“佛光!”又过了一小会儿,果然佛光普照了!这是我俩第一次看到佛光呀!
佛光从出现到结束,前后大约经历了10分钟,佛光消失雾气也随之散去,露出了天海的秀丽山景。
PS:佛光是一种自然现象,佛光的出现要阳光、地形和云海等众多自然因素的结合,只有在极少数具备了以上条件的地方才可欣赏到。“佛光”发生在白天,产生的条件是太阳光、云雾和特殊的地形。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佛光在西边出现,上午“佛光”均在西方;下午,太阳移到西边,佛光则出现在东边;中午,太阳垂直照射,则没有佛光。只有当太阳、人体与云雾处在一条倾斜的直线上时,才能产生佛光。它是太阳光与云雾中的水滴经过衍射作用而产生的。如果观看处是一个孤立的制高点,那么在相同的条件下,佛光出现的次数要多些。
看过很多黄山游记,还没看到游记中提到在黄山看到过佛光。只知道去峨眉山容易看到佛光,真没想到我们竟然在黄山看到佛光。
看过佛光,我们向飞来石进发。
PS:飞来石 在平天矼西端的群峰中,有一巨石耸立在岩石平台上。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2.5米;其下的岩石平台长12至15米,宽8至10米,厚1.5至2.5米,重约360吨,形态奇特,如此巨石却被竖立在一块长约12-15米,宽8-10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惊叹不已!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一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地质学家认为,飞来石这一奇观是地质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真可谓天设地造。
飞来石的传说:相传,宋代有个叫单福的石匠,一生给人家造了不少桥,心想也在自己家乡门口的江上建造一座,但叹息没有帮手。
他膝下只有一女叫小姣,长得聪明美丽。她知道父亲的心思,便要求参加修桥帮着父亲干活。但那深山采石,百里运石的苦和累,小女子怎么受得了,所以单福就是不答应。小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单福没奈何,才含泪点头。他还把三个徒弟找来帮忙,不久就干起来了。由于开山运石的苦和累实在难受,大徒弟和二徒弟先后悄悄地溜了。单福和女儿、三徒弟为修桥铁了心,继续风里雨里苦干着。但好几年过去了,运到江边的石头只有一小堆.这样累死苦死,桥也建不起来。小姣一咬牙,请人写了“捐身修桥”四个大字,插了个草标,坐到江边石堆旁。一连三天,来看的人无数,但望望滔滔的江水,就都走了。这天,忽然来了个瘸子,身背一把扇子,摘了草标.问小姣愿不愿意跟他走,小姣回答说:“什么时候把大山里开采的石头全运到江边,就什么时候跟你走。”
这瘸子原来是八仙中的铁拐李,他挤出人群,腾云驾雾,很快来到百里外的大山。他从背上拿下扇子,对着单福和三徒弟开出的石头方向扇。石头竟然飞了起来,又纷纷都落在了江边。单福和三徒弟也被从山上扇到了造桥工地。铁拐李还怕不够,又对身下立着的一块巨石扇了三扇子,他就站在那巨石上飞到了江边。只见底下尽是人,未敢让巨石落下。这时听到单福大声说:“石头够了!”
他便驾起云头,飘游起来,游到黄山,见黄山风景秀丽,便将石头落下。从此,这飞来石就给黄山增添了绝妙的一景。另外还有两处飞来石,一在翠微峰侧,一在古颖林庵前小峰上。
神秘莫测的飞来石,近在眼前。
飞来石上的摩崖石刻
飞来石上回望光明顶
从飞来石原路折回,前往群峰顶,一路上又欣赏到西海大峡谷的美景。
我们在17:35分时登上群峰顶,据说这里是观测西海群峰和云海的绝佳地点,我们看到好多人这里准备观日落,虽然距离日落的时间还有1小时,但已经有好几位摄影人摆出长枪短炮,准备拍摄了。
我找到一处方便拍摄的地方,坐下来静候落日到来。
看着远处连绵不断的峰峦,心胸豁然开朗。
时光变换,随着照入谷底的光线的改变,山谷中的景致也奇妙地变换着。
西方的天空中有一大片乌云,太阳躲在云层中就是不露脸,旁边两位摄友等得心焦,准备打道回府了,我们好言相劝: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就再等五分钟吧。
五分钟!过了这难捱的五分钟之后,红彤彤的落日竟然露出了真容。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落日只出现了2分钟就又躲进了云层中,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大家很知足,兴奋地有说有笑地返回各自的住所。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我自知言辞匮乏,无法描述当时的美景和感受。
光明顶看日出、西海大峡谷(步仙桥一侧)、前海景区、天都峰 住厘米一店
白云宾馆一号楼(总台)前的电子屏幕上,标注有当天日落和次日日出的时间。我咨询过黄山上的工作人员:看日出去鳌鱼峰还是光明顶?对方建议:去光明顶看日出。
今天日出的时间是5点半左右,我们早晨5点钟起床,脸都没洗就出发去光明顶了。一路上看到很多同行的人,老远就听到光明顶上人声鼎沸。这时颖的腿疼发作走不动了,她强烈要求我自己去看日出,不要陪她。我明白她的意思,紧跑慢颠儿地到达炼丹峰下,看到封顶站满了人,气象台后边的广场上也已经站了3—4排人。
此时气象台侧面的台阶上还没几个人,地势也高,不会被别人遮挡,但是拍照片的角度略差,而且要翻越1米多高的铁栏杆。没时间多想,直接翻过铁栏杆,占领了一个自认为合适的地方,准备好相机、手机,心想:我必须拍出完美的日出照片,能够让颖看着照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也就不遗憾了。
朝阳如约而至,黄山的日出真美!!!人们都陶醉在金黄色的光晕中,不断地按动着快门,还有人发出阵阵的欢呼声。我心里一直在想:如果颖也在,该多好呀!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太阳出来了,炼丹峰上下等待日出的人群渐渐散去。我走到炼丹峰下,心想:颖会在上边吗?因为我昨天跟她说过,明天早晨我们就在这里看日出……不知颖在哪儿呢?她的腿怎么样了?怅然若失,悻悻然往回走。
这时一个小姑娘让我给她帮忙照几张照片,姑娘高兴地摆着不同的POS,我尽心地按动快门,小姑娘看了照片很满意,主动提出,也帮我拍几张照片。就在小姑娘给我拍照片的时候,有人从后边一把抱住了我,竟然是颖!我们都太高兴了!
我们分开后,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激情战胜了伤痛,咬牙来到光明顶,还登上了炼丹峰,没找到我,但拍下了完美的日出,还是炼丹峰这个位置拍片效果好。
初升的太阳为万物镶嵌上一抹金光,在万里晴空下,现在看到的景致比昨天更美了。晨光中的天都峰、莲花峰更加养眼。
鳌鱼峰因峰顶有一岩石酷似鳌鱼得名,更绝的是鳌鱼背上还有个乌龟,惟妙惟肖。鳌鱼峰上游人寥寥,曾经看过有网友说:去鳌鱼峰看日出人少,方便拍照。如果再来黄山,还住白云宾馆,可以尝试去鳌鱼峰看日出。
空中的云朵都是美美的
回到宾馆洗漱、吃早餐,同屋的几位室友也熟络起来,她们分别来自大连、黑龙江和泰国的清迈,大家互留联系方式,一起拍照留念。大家相约:如果以后哪位到了各自居住的城市,一定要互相联系,到家里来玩儿。
外边天气晴好,大家互相道别,各自行动了。颖昨天没睡好,再加上腿伤发作,需要再休息一会儿。此时已经7点半了,我们决定:颖在白云休息,我去步仙桥方向走走,9点半之前回来,我们10点钟下山,走前山。
于是我拄上拐杖,向西海大峡谷的南线出发。开始时在白云宾馆一号楼下边走错路了,走到了海心亭,只得原路走回来,浪费了半个多小时。
问过景区做卫生的老汉,他说再往下走半个多小时就到步仙桥了。但是预计的时间不够了,我还要保存体力,以保证能够按时下山,而且还想挑战天都峰,所以就从这里折返了。
这2张是回来的路上拍的,阳光斑驳的石板路很幽深,好好喜欢!
来西海大峡谷南线的游客很少,全程大部分时间都是我自己在走。也许这边的景观不如北线,但这份幽静,这种安宁是很难得的。
9点半返回白云,颖还在休息,等她洗漱的时间,我和服务员聊了聊。服务员说:她们这里的床具是每周换洗一次的。一般情况下,每天早晨游客退房后,她们简单收拾一下,大概10点多钟以后,当天的游客就能办理入住了(不像网上说的,必须下午2点钟以后才能入住)。但是遇到下雨等恶劣天气,前一天的客人不走,她们也不能哄人家走,要等到12点左右退房,就只能下午2点多钟再办理入住了。
快10点半了,我们背起行囊,告别白云向前山进发。
先到海心亭,这里是天海观云海的最佳地点。
再走十来分钟就蹬上了鳌鱼峰。
PS:鳌鱼峰 的位置属于黄山中部,从平天罡能攀至峰顶,海拔1773米。鳌鱼峰因山峰形状极像鳌鱼而得名,为黄山三十六小峰之首。峰顶有三角形的鳌鱼洞,洞额刻有“天造”二字,洞内有梯道,游人可从洞中穿过。古人有诗云:“东海有巨鳌,何年飞到此;人行穿鱼腹,沾衣湿玉髓。”峰前有数石,远望似螺蛳,构成“鳌鱼吃螺蛳”、“老鳌下蛋”等奇景。峰背有龟形大石,名“鳌鱼驮金龟”。
观日出大概就是这个方向,从这里看日出应该比光明顶有优势,人少拍摄角度也好,无遮挡。
确实像一条大鲶鱼,登上鲶鱼头上的小观景台,能看到壮丽的景色——远望是连绵不断的群山,近处是奇异的巨石,后边还有不远不近的光明顶。
从鳌鱼峰下去,要经过鳌鱼洞(或一线天)、百步云梯,到达莲花峰(现在轮休期不能爬),绕过莲花峰才能到玉屏楼,也就是我们坐索道下山的地方。
一线天是单行路,只能上行;下山的按照路标指引,直接走到了鳌鱼洞,如果想走一线天,就要从鳌鱼洞下来以后,再从一线天上去,然后重复走鳌鱼洞下来。
从鳌鱼峰下来,顺上图左侧栏杆的道路走下去是升官发财道,曲曲折折走下去会经过一个山洞——鳌鱼洞。
走出山洞看到前方右侧一条窄窄的很陡峭的楼梯,那里就是百步云梯。
当时不知道,过后才搞明白:从鳌鱼洞出来以后迎面看到的这座山峰,就是莲花峰。
回头看看鳌鱼峰,山顶上的巨石还是像大鲶鱼。看到中间的那条小路了吗?我们就是从那里走下来的。而照片右侧那条窄窄的楼梯,上去就是一线天了。
听过往的导游说,山上还有猪八戒——一个大猪头,你能找到吗?左侧像鲶鱼,右侧像猪头。
百步云梯的上边出口,有龟、蛇二石把守,由于人太多没法拍照。
龟石旁边的山体上还有一巧石,形似一只兔子,像是在巨石上睡着了,导游还说什么:兔子不吃窝边草┉┉
从这里往下走一段石头台阶,就到达莲花峰的登山口了,现在莲花峰处于轮休期,全体游客只能绕过。
PS:莲花峰 莲花峰,黄山风景区境内第一高峰。36大峰之首。位于登山步道玉屏楼到鳌鱼峰之间。
莲花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开,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莲花峰登峰盘道5里,相对高度110米。“登峰起步缓坡称“莲梗”,中间穿过四个石洞,古人称“莲孔”。洞穴陡立,游人叠级而上,如在莲孔中穿行,恰似“倾曲作蚁旋出花萼中”。沿途风光奇绝,峰壁间有“真好造化”、“非人间也”、“名不虚传”、“天海奇观”等摩崖题刻。峰下有莲花洞、莲花源。1997年又在莲花沟开辟500米登山新道,由蹬道、栈桥、观景台等组成。
明代吴怅曾有诗赞曰:“一种青莲吐绛霞,亭亭玉立净无瑕。遥看天际浮云卷,露出峰顶十丈花。”清代吴梦印亦有诗云:“莲峰秀拔迥称尊,凡欲高呼达帝阍。举目江山如带砺,低头峦蚰似儿孙。风生绝献应回雁,日落悬岩不度猿。翠影岚光千万状,我虽能到未能言。”连接莲花岭和莲花峰的是一条长达一公里半的蜿蜒小道,在到达峰顶前要过四个洞穴。
莲花峰上既有许多或似飞龙或似双龙的松树,也有著名的黄山杜鹃花。
过莲花亭步行十多分钟,便望见前方一组建筑的红色屋顶,那里就是玉屏楼。继续前行2-3分钟,我们便走到了玉屏索道站的头顶上,钢索和吊篮就在脚下。
而右侧的高山就是天都峰
前方出现一个岔口,左侧是向上的台阶,通往玉屏楼;而右侧的小路,好像是从前山坐索道上山的游客,出索道站的通道。这里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这个石海豚。
按照路标指引上行十来分钟,就来到扎根于岩石上的“送客松”下。
听导演介绍说:迎客松和送客松都是当年由徐霞客命名的,因为当年这位驴友的鼻祖是从前山上黄山的,所以迎客松在前,送客松在后。
PS:黄山玉屏景区以玉屏楼为中心,前山就是指这一景区。以莲花峰和天都峰为主体,主要景点有蓬莱三岛、百步云梯、一线天、新一线天、鳌鱼洞等景观。玉屏楼 天都峰和莲花峰之间,几乎将黄山奇景集于大成,具有“黄山胜处”之称,这里峰峦雄秀,山道崎岖,奇松众多,古人有“不上文殊院,不见黄山面”的说法。玉屏楼左有狮石,右有象石,两石形同门卫;前有迎客松,后有送客松,迎来送往,姿态喜人。这里是观赏 前海云海景观的最佳地方。天气晴朗时,还可看到附近有“仙人飘海、羊子过江、金龟望月、松鼠跳天都、孔雀戏莲花”等奇岩巧石,真是迷人秀色,如画美景。
在从温泉到玉屏楼的路上,妙妙亭、立马桥、卧龙涧、一线天、倒挂松、文殊洞等景点络绎不绝,洋洋大观。立马桥畔,有“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的大字石刻;半山寺前,可看到“金鸡叫天门、老鹰抓鸡”等奇景;登上莲蕊峰回望身后的“金鸡叫天门”跃然变成了“五老上天都”;过了小心坡,有三座小峰,峰上奇松挺拔,名为“蓬莱三岛”。
以玉屏楼景区是连接天都峰与莲花峰的中间点,不论是从慈光阁上山,还是从光明顶过来的游客,都会经过这里,再加上玉屏索道作为前山重要的索道之一,此处位置非常重要。
凭栏远望,奇峰、云雾美景环绕,右上角即为“松鼠跳天都”。
吃过午餐已经1:00点钟,现在是作抉择的时刻了,还登不登天都峰?我俩的体力都已饱和,而且颖腿疼,担心她坚持不住。可是,以后我们再来黄山的机会也不会很多,如果这次不上天都峰,我们都会遗憾终生的。
PS:天都峰 位于玉屏峰南,与莲花峰直线相距1150米,是黄山三大主峰中最为险峻之处,海拔1829.5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室外有石,象醉汉斜卧,名“仙人把洞门”。天都峰是鸟瞰黄山壮丽全景的理想之处,因此人们说,不登天都峰,等于一场空。古时候,天都峰无路可登,能够登上天都峰者寥寥,唐代释岛云,慕东国僧掷钵神异,来游黄山,成为有记载的登天都峰第一人 峰内有仙人把洞门、鲫鱼背、天桥、百丈云梯、松鼠跳天都、天上玉屏、童子拜观音、金鸡叫天门、二僧朝佛等景点。
天都峰的绝对海拔高度在黄山只能排名第三,但从山脚到山顶需要攀爬的步道距离和难度来排名,那天都峰在黄山群峰中一定排名第一。所以黄山的山峰攀登不能看绝对高度,要看相对高差,这个才是决定难易的关键。
天都峰南北坡风景不一样,北坡多怪石,南坡多奇松,比如著名的盼客松和蹬羚松都在南坡。天都峰北坡登山道口叫老道口,海拔1560米,北坡到顶1.5公里,到极顶高差250米,有1564级台阶。南坡登山道是后来修建的,所以叫新道口,海拔1380米,南坡到顶2公里,到极顶高差430米,有台阶2175级。似乎相差不大,但考虑高差与距离的比,北坡是167米/公里,南坡是215米/公里,显然南坡的陡峭程度远远大于北坡,步道越陡,上易下难,注意天都峰南坡高差与西海大峡谷谷底到白云宾馆的高差差不多。网友建议:大家尽量选择南坡上,北坡下的攀登方案。南坡有一些比较高的台阶已经高过小腿,尽管抬腿已经费力,但如果是下呢?那更费力,而北坡台阶相对平缓。
我们最后决定:登天都峰,北坡上原路返回。
不要求登顶,能到鲫鱼背看看就不遗憾了!而且要规划好时间,在3:30分赶回玉屏楼,坐玉屏索道下山,争取4:30分到达寨西换乘中心,坐最后一班,5:00点钟开的班车去宏村。(天气预报说今晚开始有大雨,我们希望在下雨前赶到宏村。)
去往天都的路上还有很多景观,这里是蓬莱三岛。
PS:蓬莱三岛:相传,唐代玄宗爱妃杨玉环缢死于马嵬坡后,一缕芳魂即游到此处,岛上金童玉女,仙子神姑,将她迎宫“玉妃太真院”。不久,奉玄宗之命,四处寻觅贵妃阴魂的道士亦风尘仆仆地赶到,并受贵妃之托请玄宗早日来此聚会。玄宗得知杨贵妃的行踪后,很快一命归天,魂魄来到这“蓬莱三岛”,同贵妃相见如故。从此,两人又在此过上恩爱的夫妻生活,终于实现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好愿望。今人有诗云:“传说神奇信有无,太真曾此作仙居。唐皇遗使蓬莱境,钿盆情深盛泪珠。”
去往天都的路上还有很多景观,这里是蒲团石。
被誉为黄山第一险峰的天都峰确实很陡峭、很险要,台阶很窄几乎是直上直下的,有的地方只是一侧有钢索(不是栏杆),回头往下一看真的令人目眩。我们全程都是一手扶着旁边的钢索或者石壁上的扣手,另一只手拄着拐杖走上去的,特别陡的地方是手脚着地爬上去的。
刚上山的一段,风特别大横向刮过来,几乎要把人吹走,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钢索,放慢脚步。
爬上这一段直上直下的石阶,抬头上望还有无尽的石阶。
据下来的人说,在这里看到的不是山顶。
终于走到“天桥”了,顺着石阶上去,便是天都峰上最险要的位置——鲫鱼背。
PS:鲫鱼背 登天都峰途中有一段长10余米,宽仅1米的陡峭巨石,两侧是千仞悬崖,深邃莫测,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鱼之背,故名。自上而下,坡陡达85度左右,若遇风吹云涌,仿佛山摇石动,游客至此无不战战兢兢,有“天都欲上路难通”感慨。民国二十六年(1937)建登峰梯道长3里,有1564级台阶,194个石栏干和600米铁索,保障游人安全攀登绝顶。1984年于峰腰另辟新径至峰顶。站在峰头远眺,云山相接,江河一线,俯瞰群山,千峰竞秀,风光无比壮丽。古有诗赞曰:“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民谣云:“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场空。”
鲫鱼背上边风很大,有人通过时,必须侧身挪过,站在上边绝对是需要胆量的。我始终手抓钢缆,没有再往前走。
现在已经2:40分,返回的时间到了,我们应该抓紧下山。这时颖的兴致大发,执意要到前边去拍几张照片。
在天都峰顶看到了不同的风景。
抓紧时间下山
下到一半儿,看到对面的玉屏峰,右上部红色屋顶的建筑是玉屏楼,左侧中间位置白色屋顶的建筑,则是玉屏索道站。想想一会儿还要再爬上去才能到索道站,心里有些纠结。
后边的行程很顺利,3:30分回到玉屏楼,3:40分走到玉屏索道站,排队坐索道的人不是很多秩序井然,旁边有很多导游在卖索道票,每人90元,和售票口的价格一样,我们图省事儿,排着队直接从他们手中买了索道票,顺利坐上索道。4:00钟就返回到云谷寺换乘点,乘上了出山的新国线大巴车(车程25分钟,车票19元,保险2元,共21元)。
本心以为今天可以在下大雨前赶到宏村的,可是造物弄人,我眼睁睁地看着最后一班开往宏村的中巴离开——无奈!无奈! 只好回到厘米客栈一店,再住一天。问过客栈的江老板,他帮我们联系好了明早7:00点去宏村的拼车,每人20元车费。
在厘米客栈一店吃的晚餐,点了著名的徽菜臭鳜鱼,又点了两个以竹笋为主材的炒菜(晚餐共145元),我们俩都酷爱吃竹笋,戏称我们同时开启熊猫模式,哈哈!丰盛的一桌,被我俩风卷残云吃得精光。说实话,在黄山上这两天肚子里缺油水。
有人描述安徽菜的特点:“重油、重色、重火工。”而当地人这样说徽菜:“轻度腐败,严重好色。”“轻度腐败”是有些菜品是经过腌制发酵的,比方臭鳜鱼、毛豆腐;“严重”就是盐重,味道重;“好色”就是颜色浓,多放酱油。还好,我们俩都喜欢徽菜。
晚饭后,我俩出去转了一大圈,超市、土特产店都转了转,回来的路上就下起雨来。
今晚住的是阁楼标间90元/天,在顶层5楼,和标间的区别就是屋顶是坡型的,窗户很小,只有普通窗户的1/3大,其他设施都一样。总体感觉厘米客栈一店的卫生、设施没有二店好,但饭菜的味道、菜量比二店好,各有千秋吧。
汤口→宏村 雨中宏村、卢村 住宏村
天空阴云密布,昨夜的雨一直在下,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我们拼的车来了,是一辆7人座的商务车,装好行李上了车,司机说还要去接下人,就去了换乘中心。等了一会儿,司机又接了几个电话,大概是因为下雨,其他的游客不走了,于是只有我们两个乘客的车就向宏村进发了。
一路上看着雨幕中的青山绿水、原野村庄、徽派建筑别有一番情致。印象最深的是远远的看到了塔川,在雨雾中隐隐约约高低错落,美极了!大概一小时左右,我们到达宏村了。
先介绍一下宏村:
PS:宏村 始建于北宋南宁绍熙年间(至今800余年),原为汪姓聚居之地。位于黟城东北10公里处,距黄山约40公里。宏村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古宏村人为防火和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
首先利用村中一天然泉水,扩掘成半月形的月塘,作为“牛胃”;然后,在村西吉阳河上横筑一座石坝,用石块砌成有六十多厘米宽400余米长的水圳,引西流之水入村庄,南转东出,绕着一幢幢古老的楼舍,并贯穿“牛胃”,这就是“牛肠”。沿途建有踏石,供浣衣、灌园之用。“牛肠”两旁的民居里,大都有栽种着花木果树的庭院和砖石雕镂的漏窗矮墙,曲折通幽的水榭长廊,小巧玲珑的盆景假山。弯弯曲曲“牛肠”,穿庭入院,长年流水不腐。
然后在村西虞山溪上架四座木桥,作为“牛脚”。从而形成“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的牛形村落。
后来的风水先生认为,从风水学角度来看,月塘作为“内阳水”,还需与一“外阳水”相合,村庄才能真正发达。明朝万历年间,又将村南百亩良田开掘成南湖,作为另一个“牛胃”,历时130余年的宏村“牛形村落”设计与建造告成。
“牛形村落”科学的水系设计,为宏村解决了消防用水,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妨溪路连,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从宏村外部的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的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著名景点有南湖春晓、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雷岗夕照等。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
到了宏村先购买门票,买门票时要出示身份证,买的门票上面印有自己的名字。注意:宏村的门票是72小时有效的(听我们住宿的民居的老板说,只要你是凭身份证买的门票,在宏村住上个把月,都能自由进出都有没问题),你可以随便出村到其他地方去玩,然后再回来住宿,但再次进村的时候要同时检验门票和身份证,所以一定要记得把两者同时带上。
门票价格:104元。开放时间:7:30~17:30. 建议游玩时间:8小时。
宏村的门票中包含有免费的导游讲解的,所以经常看到一队队的游客,跟着导游边听讲解边游览。导游带领游客游览宏村中的主要建筑,包括南湖书院、汪氏宗祠、普通民宅、官宅、富商宅院等,在游览的过程中对宏村的历史、建筑和文化进行较详细的介绍,仔细倾听会受益匪浅。
联系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老板,按照他说的路线,顺利找到旅店。现在才8点半,由于一直在下雨,入住的游客还没有退房我俩还是先吃早餐吧,吃过早餐存好行李,我们就开逛了。(小桥流水人家客栈 地址:黄山市黟县宏村景区宏村湖塍头组24号 电话:13855942684)
PS:南湖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宏村村落经永乐年间到万历年间,楼舍连栋,高低错落,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够用,又在万历年丁末年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样,建成南湖。湖呈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
湖面绿荷摇曳,鸭群戏水,另有一番景致。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南湖历史上大修三次,1986年重建中堤,造“画桥”可东西划舟,情趣无穷。
清嘉庆甲戊年秋,浙江钱塘(今杭州)名士吴锡麟游南湖后,撰文述道:“宏村南湖游迹之盛堪比浙江西湖”,因而南湖又有“黄山脚下小西湖”之称。
古今许多诗人画家游南湖后作了不少诗篇、画图,“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小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边吟过画桥西”。 随着诗篇的伟颂,更增添了南湖风光情景交融的氛围。
南湖的轮廓似一张向外射出的弯弓,通往村庄中心的小路(有拱桥的石板小路)像是搭在弯弓上即将射出的一只利箭。据导游说:从风水上说,这张弓箭挡住了外来的煞气,保佑宏村避免了历史上的数次战乱,使得宏村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
家族私塾——南湖书院
徽商萌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衰于清末。徽商虽然富甲四方,却受朱理学影响,以读书为最高追求,有“贾而好儒、贾儒结合”的特点。徽商的成功,带来了徽州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一句至理名言,地方教育的兴旺,更使得人才辈出,徽州文风盛行天下。
正厅“志道堂”系先生讲学的场所;后厅“文昌阁”摆设孔子及其弟子的牌位,供学生瞻仰膜拜;“启蒙阁”乃启蒙读书之处;“会文阁”供学子阅鉴四书五经;“望湖楼”为教学闲暇观景休息之地;“祗园”为内苑。书院前临一湖碧水,后依连栋楼舍,书院粉墙黛瓦,与碧水蓝天交相辉映。
普通民居——敬德堂
徽州人十分重视居屋的门楼修建,有“千斤门楼,四两屋”之说——门楼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门楼上雕刻的图案就有很多象征意义:楼角处有鳌鱼,龙头鱼尾,表示希望自己的子孙能独占鳌头。鳌鱼的下方是梅兰竹菊四喜图,梅兰竹菊四君子代表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高洁的品质,四只喜鹊则为喜庆吉祥。喜鹊登梅图,取喜上眉梢之意。东鹿、西马图,“鹿”是福寿禄“禄”的谐音,希望后人能够丰衣足食,生活充裕;“马”则反映能在事业上飞黄腾达之意。门楼最下层左右两下角的吉祥水兽图,形为滚滚的波涛之中,两只鲫鱼在艰难的跃出水面,鲫鱼跳龙门即希望能做官场上有一席之地。
PS:敬德堂整幢建筑装饰简朴,屋柱为方形,是宏村明末清初民居的代表作,可以了解普通商人的生活情况和徽州明、清建筑的格局。它位于宏村牛肠水圳下游转弯处,建于清初顺治年间(1646年),为H型民居。厅堂背向排列,前后厅均有天井,采光性能好,两侧为厢房,南侧为前院,北侧为厨房,厨房里还有一个小天井,东侧还有一座面西朝东的小偏厅和大花园。
“敬德堂”的“敬”与积累的“积”读音相近,反映主人希望自己的后人能积德行善。主人喜好种植花草盆景,在正屋前留有充裕的地方,并在院子左边放置一间木制小房,相当于温室,冬季时把盆景放在房内。
牛肠——水圳
水圳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3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总长1200多米,绕过家家户户、长年清水不断。宏村人的祖先很会利用自然溪水来做文章,他们在宏村的上首浥溪河上拦河建石坝,用石块砌成的数米宽的人工水渠,利用地势落差,把一泓碧水引入村中。水圳九曲十弯,穿堂过屋,经月沼,最后注入南湖,出南湖灌农田、浇果木,重新流入濉溪,滋润得满村清凉,使静谧的山村有了动感,创造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水圳沿途建有无数个小渠踏石,人们浣衣洗涤、浇花灌园都极为方便,是古代村落的“自来水”,当年村民饮用、浣洗都在“牛肠”里。汪氏祖先曾立下规矩,每天早上8点之前,“牛肠”里的水为饮用之水,过了8点之后,村民才能在这里洗涤。更为奇妙的是,这牛肠的水位,无论天晴下雨,总保持在一定的高度,即水位总是低于小桥以下一点,不多不少,十分奇特。
水圳的建立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丰富了村落景观,和谐多变、富有灵气。这一人工水系有5大功能:一是防火;二是调节小气候,改善气温和湿度,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三是饮用;四是洗涤;五是灌溉。
牛胃——月沼
PS:月沼 老百姓称月塘,这是所谓“牛胃”,老百姓称“牛小肚”。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当时宏村76世祖汪思齐发现村中有一处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汪思齐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及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出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的牛形水系蓝图;凿引西溪水,牛肠水圳九曲十弯,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池塘,以水供防火、饮用、洗涤等。其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万余金,继续挖掘修建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
据说当年开挖月塘时,很多人主张挖成一个圆月型,而当时的76世祖妻子重娘却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花开则落,月盈则亏”,只能挖成半月形。之所以要“半月形”当地人还有一个说法:凡事不要做太全,留一半给后人,还有上升的空间。
月沼水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蓝天白云跌落水中。月沼的存在完美体现了古文化、古建筑与自然风光的完美交融,令人遐想连篇,久久难以离去。
家族祠堂——汪氏宗祠
PS:乐叙堂位于月沼北畔正中,为汪氏宗祠,建于15世纪初。前进门楼基本保持原貌,梁架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月梁、叉手、雀替、平盘斗等建筑构件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乐叙堂与月沼组成宏村八景之一“月沼风荷”。
乐叙堂是村中现存唯一的明代建筑,木雕雕饰非常精美。整个建筑平面呈“凸”字形,面阔24.40米,进深32.70米,脊高10.20米。正厅七开间,中有天井,前有围廊,门旁有抱鼓石。全饲布柱70根,属“满堂柱”建造。正厅四根前檐柱粗大厚实,呈棱形。明间金柱也为梭形。前檐柱及廊柱均有“柱斗科”,柱头科之间有“平身科”,均为二跳斗拱。前檐斗拱比廊檐斗拱粗大,柱头科16朵,平身科18朵,转角铺作“小拱头”。曲梁与柱子衔接处均有丁头拱承托,拱眼如单幅云。斗拱、梁架、梭柱等镂刻精细。现为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入乐叙堂的正厅会看到迎面有一个很大的六扇屏风,屏风上是金字书写的“思齐公乐叙堂记略”,对修建汪氏宗祠的简单介绍。屏风的背面为整部的516字朱子家训,由此可见朱熹的朱子家训,在古徽州儒学教育中的地位。
敬修堂
PS:敬修堂座落在宏村月昭北侧西首,坐北朝南,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面积34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平方米,正厅前后序进二单元、三间二楼结构。东侧为偏厅和廊式厨房。堂前巧妙设置两套庭院,内院50平方米,呈规整长方形、地面青石铺展考究,镶砌花坛鱼池,两株与房宅同龄的牡丹即驻芳藏艳其间。内院与月昭外境一墙之隔,营造了庭宅静谧祥和的环境氛围,是居人怡情悦性的另一空间。外院融入外界,是冬日夏晚,人们喜欢聚合之处。
古时候建房以及房里的摆设都有很多讲究,参观徽州的众多古村落都会看到:住宅的正厅中,迎面靠墙放一张条案(长条形,比一般的桌子略高,两头有矮沿。)紧挨条案,中间再放一张方桌,方桌的两边各放一把椅子。东侧椅子(上首)背后的条案上都摆放一个大瓷花瓶,而西侧椅子(下首)背后的条案上都摆放一面大镜子。
因为男主人经商经常外出,在男主人座位的后面摆瓷瓶,寓意平平安安;而在女主人座位的后边放镜子,寓意心静如水。而正厅到侧门会留有一步的距离,寓意为:退一步海阔天空。
富商的宅邸——承志堂
承志堂位于宏村上水圳中段,建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住宅。是村中最大的建筑群,整栋建筑为木结构,内部砖、石、木雕装饰富丽堂皇,总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内部有房屋60余间,围绕着9个天井分别布置。正厅和后厅均为三间回廊式建筑,两侧是家塾厅和鱼塘厅,后院是一座花园。院落内还设有供吸食鸦片烟的“吞云轩”和供打麻将的“排山阁”等。全宅有木柱136根,大小门窗60个。木柱和额枋间均有雕刻,造型富丽工艺精湛,题材有“渔樵耕读、三国演义戏文、百子闹元宵、郭子仪拜寿、唐肃宗宴客图”等。
据说,汪定贵在经商发财之后曾捐了个“五品同知”的官衔,有了这个荣誉之后,汪定贵便觉得自己已跳出了原属的那个阶层,于是便增设了一道具有官家威严的中门(中门又称仪门,原为官署而设),一般只有在重大喜庆日子或达官贵人光临时才大开中门以示欢迎,而普通客人只能从中门两侧的边门入内。仪门的两个侧门上方都别出心裁地雕了一个“商”字形图案(又似倒挂的元宝,意为财源滚滚的意思),汪定贵虽然经商发了财,而且捐了官,但经商在古代仍是一种划分在九流之外的贱业,这使得主人心里忿忿不平,于是想出此策,意思是说从边门出入的人,不管你从事何种职业,到我家来,都要从我“商人”的脚下过,此举或许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罢了。
官宦家宅——树人堂
树人堂座落在宏村的西侧,是五品清官汪星聚于清同治年间建成的,已有140余年历史。八字门楼的大门口,气宇轩昂;两层三间的大厅,宽敞明亮,木雕精美,厅前庭院,东侧小花园,错落有致,古朴完整。
PS:树人堂系清刺授奉政大夫诰赠朝仪大夫汪星聚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建。树人堂全屋宅基呈六边形,取六合大顺之意。正厅偏厅背靠水圳,坐北朝南。天花彩绘,飞金走彩。厅堂东边利用有限空地,建一小水塘,活水长流。外门为八字门楼内置悬坊栏板。树人堂为“百业须精,儿孙当教”之意,蓄义深远。
树人堂目前是民艺收藏馆,是房主汪升九十五代孙汪森强的私人收藏馆,为弘扬徽州的历史文化,主人多年来从民间及博物馆收集了明清民间时期老作坊机械,石制器具、徽州版画、民俗用品、徽商书信用具、宏村族谱等,再现了当年徽州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
精美的民居——桃园居
PS:桃园居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因房东曾于院内植一稀有品种的桃树而得名,规模不大,但门楼砖雕和室内木雕堪称精品。门楼上的砖雕刻得精细,而且层次比较多,清狮白象等动物形象生动,尤为独特的是门楼上部用水磨砖砌一弧形门额,类似室内厅堂上方前部的冬瓜梁,门额中间镶嵌一块大形弧形砖雕,这是一般古民居所少见的。
室内木雕花样繁多,技法多变,内容丰富,寓意深刻,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大厅房门及窗户和书厅雕花门上。大厅门、窗主图案为宝鼎、宝瓶,窗户开口为挂络式,两边窗户上方各有两个守窗“童子”,窗栏板上的四只喜鹊、六只麒麟犹如活的一般,寓为“四喜六顺”,房门上部为“藤结花”,每扇门上的“花心板”上的人物均为历史典故,其中东房门里扇 “花心板”上为“羲之戏鹅”,其他典故有待考证,另外两厢的葡萄挂络,双狮雀替均属珍品,挂络中的飞马寓“飞黄腾达”之意。书房中的四扇雕花门可以说是全村最为精美的雕花门,门的上半部从上而下为“蝙蝠奉寿”、“八骏马”和“人间仙境”(或称“世外桃源”)雕板,大片雕花为“松鼠葡萄”,
四扇门的腰板上分别雕有“岳飞刺字”、“王祥求鲤”(又称“卧冰求鱼”)、“季子挂剑”和“孔融让梨”四个历史典故,这四个典故又因此表现“忠、孝、节、义”四种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大厅和书房的雕花门上部精雕细刻,而下部除一简单线条外几乎为平板一块,这充分表现“艺人”的匠心:即繁简结合,精细共存。另外,一般民居中的房门腰板和窗栏板的底部为平板一块,而桃园居房门腰板和窗栏板的底部却刻有十分细致的菊花图案。
跟随导游听了一遍讲解,雨一直在下着,基本是中到大雨的样子,我们漫步雨中开始拍照。
宏村并不大,走来绕去,总会绕到同一个地方。宏村里的道路曲折众多,很容易迷路,但有一个随处可见的“指南针”——就是水圳,顺水圳而下则通往南湖,是出村方向;逆水圳而上则为入村方向。你也可以把月沼当做交通枢纽,当地有一个口诀可以帮助你从月沼前往南湖,就是从月沼往南,两个右转,一个左转,就可以顺利到达南湖了。
从外面看,宏村的古民居高墙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多采用黑灰白的色彩。高高的马头墙既美观又可防火势蔓延。从内部看,其结果多为多进院落式或三合院式,一般坐北朝南。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割,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有天井,有采光通风、防范火灾以及排水实用功能,也有“四水归堂、财源广进”的寓意。在装饰方面,古民居大多采用砖雕、石雕、木雕工艺,内容大都以谐音寓意吉祥如意,或用于辟邪。
我们午餐是在“好再来”吃的,跟着导游听讲解游览的过程中,(出了南湖书院以后,好像在敬德堂附近,去月昭的路上)看到一个小院子的门上挂着“好再来”的招牌,她家卖鸡腿、鸭腿、各种烧饼,还有馄饨、面条。曾在网友的攻略中看过对她家的好评,所以记住她家的位置,中午特意来吃午餐。要了2碗馄饨、鸡腿鸭腿各1只,各种烧饼都品尝到了,一共消费40元。
雨中的宏村如同一幅水墨画,默默地展示着她自然质朴、无处不在的美,不经意间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作为绘画教学实验课堂,每天都有众多美院的学生来宏村写生、创作,同时他们也成为宏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后来到月昭西北侧,又看到了著名的“毛豆腐”,又特意品尝了一份。因为颖拒绝有异味的食材,所以我们一直没有尝试,但现在看到《舌尖上的中国》毛豆腐拍摄点——方鑫玉宏村分店,忍不住买一份尝尝。好像是10元一份,记不太清了。
近距离看看毛豆腐的真容,味道吗,一般般,没有宣传的那么刺激味蕾。
宏村基本转遍了,我们走出有古树的村口,去卢村看看著名的木雕楼。因为下雨路上的人很少,卢村里游客寥寥;也正是因为下雨,满目的美景如梦如幻。每一条小巷都能够透出历史的沧桑,人烟稀少的卢村更有古村落的韵味。
卢村是卢姓人聚居的古村,据说在唐朝时就已建村,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卢村最具典型、最有特色的是木雕楼,它体现出徽派民居的精华,卢村木雕楼是由七家相通的民居组合成的木雕楼群,又称七家里民居群,建于清道光年间,主要包括志诚堂、思济堂、思成堂、玻璃厅等宅院。
PS:卢村位于黟县北部,距宏村仅1.5公里,是以卢姓为主聚居的古村落。卢村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的木雕楼群而著称,木雕楼享有中国木雕第一楼之誉。
卢村又名雉山村,地处交通要道羊栈岭南侧。据《黟县雉山卢氏宗谱》记载:卢氏与姜氏同源,卢氏之先自太公封于齐,后裔姜高因战乱曾采食于芦,为使后裔牢记艰辛,因此以卢作为姓氏。汉高祖时,卢绾开国有功,封为燕王,封地在河北涿郡,后改为范阳郡,其后裔卢冬美的儿子卢易迁居安徽宣城。卢易生子卢振迁太平县葛村,就是现在的黄山区郭村一带。卢振育有三子,第三子卢玄看到黟北山川秀丽、土沃泉甘,十分爱慕,就在南唐末年由葛村迁往雉山,成为雉山卢氏的始迁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据记载,卢村古民居群是卢氏第三十三代传人清朝四品朝议大夫卢帮燮,建于道光年间。卢邦燮早年经商家富百万,人称卢百万。后来他转入仕途,妻妾成群,除大夫人外还娶了四房姨太太和一个小妾,为金屋藏娇,修建了至诚堂、思济堂、思成堂、玻璃厅等宅院。
在这个满是木雕的门庭中,有着众多的门板,而每块门板又由眉板、胸板、腰板和裙板构成,每块板上都雕刻着不同的图案,这些图案或取材于成语故事,或取材于历史传说,或取材于经典的戏曲作品。尤以“木雕楼”最为世人所称道,是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极品,其雕功之精细、艺术成就之高,都令人叹为观止。
只可惜因文革破四旧,几乎所有的木雕中人物的脸部都被铲除掉了。据说,卢村的木雕楼是主人自己下令把所雕刻人物的脸挖去的,在破四旧的时期,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看着别人把所有的一切毁掉,还不如断臂求生,把人物肖像的脸挖去,牺牲尽可能少的代价来保存整体雕刻。作为后人,要毁掉老祖宗留下的珍贵东西,主人当时的内心感受肯定很痛苦。正是这样的破坏,使木雕楼避免了遭受更大的破坏,甚至毁灭。
卢村靠山临水,村西小溪名下门溪,村东小溪称前街溪,至村南汇合而成丰栈河。
村口有座石桥,名驷车桥,始建于宋,桥的命名是由于宋代卢村出了一位显赫的人物卢臣忠,古人认为驷马高车,非显贵者不得乘坐。卢村人以“驷车”命名桥是为了显示卢氏家族的高贵。
村东小溪称前街溪,村东民宅依溪而建,临水一侧多挑出,建有敞廊,别有一番情趣。一级级青石抬阶,一座座小木桥,使人感觉身处山村,却又似在水乡。
志诚堂是卢村木雕楼的代表作,是卢百万的大房和二房合住的院落,前后三间结构,尤以前三间的木雕见长,志诚堂仅木雕一项便由4个木匠用了25年的时间。传说到卢的女儿要出嫁时,木雕还没有完成呢。
志诚堂雕刻技艺精湛,图案栩栩如生,取材既热闹喜庆,又朴实优美,既是主人真实情趣的反映,又是古代民俗生活劳作的再现。这里简直就是一座雕刻艺术的博物馆,折射出古代徽州艺人娴熟的技巧和超凡的智慧。
堂内左右各有八扇莲花门,莲花门通常由四部分组成,类似于人的身体,分别为:眉、胸、腰、裙,上面雕有很多有谐音寓意的图案,如蝙蝠(福)、鹿(禄)、蜜蜂、猴子(封侯)等等,而每一扇门板下都雕刻一个故事,有“马上逢猴”、“苏武牧羊”、“太公钓鱼”、“羲之戏鹅”、“渔樵耕读” 等等。
曾经引起很大反响的黄梅剧《徽州女人》,就是以木雕楼为场景而搬上舞台的。卢村游客很少,但那种历史的穿越感比宏村更强烈,值得一看。
双茶厅(玻璃房)是卢百万最小的妾所住的院落,中西合璧的结构,距今已有180多年。卢百万经商时出使德国,后来就按照德国的风格建了这所宅子,这里的玻璃也是从遥远的德国进口来的。院内有三棵百年古树,两棵茶树一红一百,另外一棵为桂花树。
卢百万最宠爱这个小妾,地上安装了木地板,还安装了德国进口的玻璃门,鎏金家具。
私塾
卢百万有16个女儿、8个儿子共24个孩子,这儿是学习读书的地方。私塾有两大特色,一是这里木雕门的每个细节都保留的很完整;第二是有一扇木雕“冰梅窗”,棱角分明的是冰条,点缀着梅花,表达了“梅花香自苦寒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意思,喻示着孩子们要十年寒窗苦读书。窗下有一间暗房,是卢家子孙面壁思过的地方。
思济堂是卢百万的第五房太太张双凤居住的院落,也是卢百万接待客人的场所。思济堂又称官厅,与宏村的“民间故宫”承志堂的建筑风格十分相似,建筑气势宏伟,据说承志堂是仿官厅而建,因为官厅比它早建50多年。
官厅的前方建有一道门,偏门的门罩形似“商”字,有人称其为“商字门”,也被看作“招财进宝”之门。门上雕刻着一个倒元宝倒银锭,寓意“财银到”。
思成堂是卢百万第三、四房太太居住的院落,因她们都不太受宠,所以房子建的不如前面几幢高大。为了不让家里的女人下楼,房间的前厅,门两旁边只有50公分的门和楼梯。
门罩的上方有砖雕镂空的葫芦形的通风口,葫芦寓意“如意”,庭院里还种着两棵百年树龄的柿子树,与葫芦合起来寓意“事事如意”。大厅的左边有两个精致的石墩,刻工巧夺天工。它们是清朝嘉庆年间的遗物,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取材于整块的“黟县青”。
宅院内还有一眼清泉,名曰“龙泉”,泉水清澈纯净,回味甘甜,乃卢村一奇。
行走在卢村的古道里,觉得每一处景都是一幅画。徽州民谣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十四,朝外一丢。”善于经营打拼的徽商垄断了全国的当铺,而他们事业有成之后不忘回乡娶妻生子,返修祖宅,起建新宅,卢村便是如此。
如若不是非要把每一个木雕楼都细细打量一番,其实卢村并没有多大,我们漫步穿梭一圈,大概用了一个半小时。
漫步走回宏村,天已经黑了,我们在宏村西门外的面馆里吃笋丝面,作为晚餐。忽然想起今天是4月20日,出门旅游竟然把自己的生日忘了,就当这两碗笋丝面是长寿面吧,这个特殊的生日很快乐。
回到宏村,天已经黑透了,我们冒着大雨,脚下趟着水,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客栈,浑身上下全都湿透了。没心思去看宏村的夜景,我们忙着洗澡洗衣服,用吹风机烘干内衣鞋袜,但裤子和外套始终未干。
宏村→西递→屯溪 宏村、西递、屯溪 住屯溪
早晨起床后,天空还是阴沉着,为了避免淌水时再弄湿鞋子,我穿着拖鞋出去买鞋套。因时间太早小卖部还没有开门,于是我又到南湖补拍了几张照片。
买完鞋套回来已经九点多了,看到颖正在与两位年轻人热火朝天地聊着,经颖介绍认识了两位年轻人,他们也住在这家客栈,都来自东北,是两位驴友。因为他们早晨出去补照片,回来时误入我们的房间,所以互相认识了,我们边聊天边吃早餐。
特意点了刺五加炒鸡蛋(20元),可能因为放入的刺五加叶子比较少,没吃出什么味道来。看到厨房里有新鲜的小鱼,想起曾经有一篇攻略里说,宏村的溪水鱼味道鲜美,值得尝尝,于是我又点了半份熬小鱼(19元),颖不吃鱼,我独享了,小鱼的味道确实鲜美,而且不腥。
早餐后,我们四人相约着一起去爬宏村背靠的雷岗山,观宏村的全景。客栈的老板娘告诉我们:想观全景应该去宏村东南侧的东山上,但东山较远;去雷岗山只能看到宏村的东侧部分。老板娘带着我们走到宏村后边,通往雷岗山的小路上。
费了一番周折我们才登上山顶,看到另一番风景,为了纪念萍水相逢,大家合影留念。
回到客栈,天气逐渐晴朗起来。我和颖订好屯溪的住宿,打点行囊准备前往西递。宏村的村口(东门)就有班车开往黄山高铁站,途径西递,6元/人,半小时一班。还有很多黑车,10元/人,凑满人数就开车。
乘班车去往西递,途经秀里影视城,我们的计划中没有此站,只拍了门口的照片。
秀里影视城是安徽省首个影视基地,该项目结合市“百村千幢”工程,依托黟县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集徽州建筑之长,将破损和濒临倒塌的古民居进行异地搬迁、重建、修复,还原徽派寻常百姓生产生活场景,达到保护古建筑,展示和传承徽文化的目的。这里是真实体验古徽州文化的最佳去处!
门票价格:50元。开放时间:8:00~17:00.建议游玩时间:3小时。
经过大概20多分钟的车程,12:20左右抵达西递,西递景区管理非常人性化,为路过的游客提供免费的行李寄存服务,游客可凭门票将行李寄存在游客服务中心。
门票价格:104元,学生票半价;开放时间:7:30―18:00;建议游玩时间:5小时。
西递与宏村齐名,同为世界文化遗产,5A景区。通俗地说,宏村是商贾聚居之地,而西递是官宦之家。排除其他因素,总体感觉宏村和西递各有千秋,西递更雅致,建筑更宏伟,保护得更完整,值得一看。西递和宏村类似,村里有许多美院写生的学生,可以凭门票多次出入。
PS:关于西递 西递别称西溪、西川,是安徽黟县南部古村落,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出决定,将西递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递始建于宋朝的元祐(宋哲宗)年间,已有930余年历史,村落平面呈船形,占地16公顷。由于河水向西流经这个村庄,原来称为“西川”。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关于西递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前这里是交通要道,政府在此处设有驿站,用于传递公文和供来往官员暂时休息,驿站在古代又称为“递铺”,所以西川又称为“西递铺”。另一种是:中国大地上的河流都是向东去的,而西递周围的河水却是往西流的,“东水西递”,所以西川也就被称为西递了。
这个村子的兴衰都与胡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胡家从1465年起开始经商,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在17世纪中叶,胡家中有人从经商转向官场所产生的影响使村庄得到发展。18世纪到19世纪,西递的繁荣达到最顶峰,当时村里有大约600家华丽的住宅。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经历数百年的风云变幻之后,我们还能看到许多完整的老居民,而西递还是一个完整的村落。
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坐落于黄山南麓,距屯溪54公里,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距黟县县城8公里。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百余户,人口一千多。
西递镇村前的牌楼西递始建于宋朝的元祐(宋哲宗)年间,西递村中一条主道贯穿东西,与其两侧各一条与之平行的街道一起穿过很多窄巷。在敬爱堂、履福堂、刺史牌楼等公共建筑之前有小广场。今天,主要旅游景点包括124幢保护完好的明清建筑。大多数民居都对公众开放。主要建筑有明万历六年(1578年)建的青石牌坊,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建的大夫第等。
村头的长廊庭院叫凌云阁,俗称走马楼,建于清乾隆丁未年(1787年)。当时,西递村江南六大首富之一、正三品通议大夫胡贯三为了迎接自己的亲家——一品官员、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宰相曹振镛到来而耗巨资突击营造的。曹振镛是歙县雄村人,在嘉庆皇帝出外巡视时曾代君执政3个月,歙县流传着“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的说法。曹振镛至此,登楼远眺,心旷神怡,赞不绝口,不禁说道,我女儿能嫁到这么美、这么好的地方,真是前世有福啊!此楼又长又宽敞,连马都可以在上面走呢。因此,后人又称凌云阁为走马楼,也叫跑马楼。
现今的走马楼是依据当年的布局重新修复的,并与相邻的七哲祠遗迹共成一个景点。走马楼分上下两层,粉墙墨瓦,飞檐翘角。现走马楼内表演黄梅戏、抛彩球、茶道等节目。楼下有单孔石拱桥,名为梧赓古桥。西溪流水潺绕走马楼,穿桥而过,在这里可领略到“西递八景”之一的“梧桥夜月”美景。
西递村呈船形,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就像一间间船舱,组成大船的船体;昔日村头高大的乔木和13座牌楼,好比船上的桅杆和风帆;村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峦,宛如大海的波涛;村前的月湖和上百亩良田簇拥着村子,恰似一艘远航的巨轮停泊在宁静的港湾里。
徽州古建筑艺术中,民居、祠堂、牌楼被称为“徽州三绝”。迎面矗立就是三绝之一——胡文光刺史坊,是表彰官员政绩的功德牌坊。
胡文光(1521-1593)是西递人,是明经胡氏18世祖,为官32年,如同牌楼上32面圆形镂空花盘一样前程锦绣,官运亨通。胡文光在明嘉靖乙卯年(1555年)登科中举,历任江西万载知县、山东胶州刺史,在任期间他处理积案,兴办学校,建仓贮粮,驱逐海盗,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至今老百姓中还流传着一首顺口溜:“文光刺史美名扬,重视教育办学堂。兴修水利仓满粮,勉励繁殖牛马羊。防御倭寇逐东洋,捍卫江山保吉祥。”后来官升到湖北荆州王府长史,有奉直大夫、朝列大夫的头衔,被誉为“荆藩首相”。
为了弘扬胡文光的政绩,光宗耀祖,明万历六年(1578年),明神宗批准胡文光的乡亲在此建了这座牌坊。它高12.3米,宽9.95米,三间四柱五楼,通体用质地细腻的“黟县青”砌成,雕琢精绝,巍峨高耸,为我国石筑牌坊之瑰宝。
胡文光刺史坊与徽州各地的牌坊式样不同,如歙县的牌坊大都是四根大柱直冲云霄,叫“冲天柱式”;而眼前的这座牌坊有五个层次分明的楼阁,有顶有檐,叫“楼阁式”,所以准确地说应该称它为“牌楼”。
牌楼中间的两柱前后分别雕有四只石狮,狮子高2.5米,造型逼真,威猛传神,世人罕见。狮子前爪朝下呈俯冲式,雄狮怀抱绣球,雌狮搂着小狮子,一方面为了美观,另一方面增加了牌坊的稳定性。
穿过这个门洞,便进入了西递古建筑群。沿着青石板路走进村中大路街,首先看到的民居景点为“旷古斋”。“旷古斋”堂名系今人给取的,寓广博古徽文化之意,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手书。
旷古斋是一座由庭院、花园和多单元房子组成的私家宅院。前面对游客展出的是前楼厅堂。厅堂的陈设是典型的古徽州风格,正面板墙上方悬挂的是一块隶书宇大匾“旷古斋”,匾额下是中堂画,画两边有两副古对联,其中一副是“孝悌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这是一幅改字联,其中把“孝悌”写为“孝弟”,更扩展了兄弟和睦之情;“文章”的章字中“早”字竖出了头,以示多读诗书早日出人头地之意。
从旷古斋门罩的造型就不难看出主人的身份。整个门罩呈元宝形,两头翘角的下方各有“富”、“贵”二字,“富”字表达了主人希望经商赚钱,招财进宝的追求,“贵"字则是反映了主人亦商亦读,以商保仕的愿望。
旷古斋院内的石匾,说明旷古斋的主人是耕读人家。
瑞玉庭的原主人出身于徽商世家,它建于清咸丰年间(1853年),距今约140余年历史,这幢建筑从5个地方充分体现了主人的经营之道和思想境界。
第一处是门罩上一块元宝式的砖雕,刻着“富、贵”二字,意思是希望自己大富大贵,不同于官仕之家光宗耀祖的“光、耀”二字。
走进这个小巧玲珑的庭院,顿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右墙边上石刻的“履道含和”四个字,道出了经商的房主心声:人生的道路漫长,应该以和为贵,和气才能生财,这是第二处。左边有许多卡片大小的书画小品,除美观之外,主要作家训用,教人如何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
第三处——天井,和普通徽州民居一样,天井有四水归堂,水源就是财源,肥水不外流的含义,但是此处天井四周的雀替上描金雕刻有四季花鸟图,分别是:喜鹊登梅、凤打牡丹、鸳鸯戏水、丹凤朝阳,意味着万象更新、四季发财的意思。
第四处,太师壁两侧的穿堂过道上面有一处“商”字造型,体现了房屋主人要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愿望。“仕农工商”,封建社会等级排序中商人一直处于末等地位,徽商多重视教育以进入官场,而此处的商人在大堂过道上建成“商”字形状,力求和官宦之人平起平坐,以求得心理平衡。
五是厅堂上的柱子上是悬挂着一幅寓意深刻的楹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把徽商的经商之道和处世信条刻划得淋漓尽致。此外,这还是一幅改字联,上联“辛”字多一横,下联“亏”字多一点。他们认为多一份辛苦就多一份快乐,在辛勤的劳动中能得到快乐和幸福,从吃亏中寻得经验,胸怀坦诚才能收益。当年的徽商正是以此为座右铭,以诚信为本,与人为善,发扬“徽骆驼”的精神,铸起了昔日的辉煌。
厅堂上除了挂有经商之道的楹联外,还有宣扬修身和传家之道的两幅楹联。即:“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事业从五伦做起,文章本六经得来”。
桃李园
出瑞玉庭前行数步,便是“桃李园”。桃李园亦建于清咸丰年间,由正屋和庭院组成,系西递徽商胡元熙的旧居兼私熟蒙馆。正屋为三间三进二楼结构,前两进为两小套背向三间屋。二进楼上设有独特的“楼上井”,使整幢房屋光线充足,空气畅通。而且,楼上木雕扶栏板权作小姐相亲孔洞,供小姐偷偷观看来往家中的男青年,能否挑选到如意郎君。二三进之间用粉墙相隔,中间有门相通,门上有隶书“桃花源里人家”石刻横额。在通往街面的小门上,石刻有小篆“桃李园”三字门额,寓意“桃李满天下”。
徽商被人称誉为“儒商、官商”,徽商把读书和做官、经商溶为一体,“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贾而好儒”是徽商的一大特色。徽州历史上人才辈出,清朝徽州一府六县科举之盛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苏州府,仅一个休宁县历史上就先后出了13名状元。徽州各地流传有不少科第佳话,如“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宰相”等,以致徽州被称为“东南邹鲁”。
在徽州文化的浓郁氛围里,艰难创业的西递人最崇尚的还是读书。西递履福堂有一幅楹联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徽商注重在家乡对于教育的投资,建义学,修私塾,对族内弟子进行培养,桃李园就是其中的一处。
桃李园是清朝咸丰年间秀才胡允明所建,分为前、中、后三进,可以作为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场所。
桃李园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前厅北向三间,木雕楼裙嵌着“福、禄、寿、喜”四个大字,别致风雅。中厅较为窄小,通向后厅又有一道堂墙,为了确保中厅明亮采光和通气,除了开有天井外,中厅楼上置一木拱相围的“楼上井”,这一独特的设计在徽派古民居建筑中都很少见。中厅通向后厅的堂墙门洞上,石刻有清初书法家黟县人汪士道题写的“桃花源里人家”。后厅两侧板壁上各装有六块木雕屏门,漆雕欧阳修撰写的《醉翁亭记》,书法苍劲有力,挥洒自如。作者黄元治,是黟县西武黄村人。
西园是胡氏二十五世祖胡文照的故居,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4年),距今有180多年历史。是黄山黟县古民居中一所较为典型的园林式建筑,西园庭院建筑以漏窗借景传情,其绝妙之处在于房子与庭院相呼应,庭院与自然相贯通,造园手法及石雕艺术颇有代表性。西园内设牡丹园、梅竹园、山水园、松柏园四大部分,是当时村人叶君华为孩子们读书修身而修建的。可惜西园现已毁坏,今只留下石雕“西园”两字大门额紧及西园溪、西园桥及古樟等遗迹。
胡文照是四品官,曾任河南开封知府,所以这家的门楼为“八字门楼”,这也是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一,充分显示了主人在此的显赫权势和地位。
进入园内,右侧是三幢楼房一字摆开,它们由一个长方的庭院连为一个整体,中间用大的砖雕漏窗以及形态各异的门洞隔开,分为前园、中园、后园,园中栽种花卉,设有假山、鱼池。透过前院的漏窗,隐约可见中院、后院的景物。整个庭院处于“界与未界,隔与未隔”之间,庭院深深,层层相联这种不让人一览无遗的设计,使得整个狭长的庭院显得幽深雅静。在乡间村居这种“移步换景,借景园外”的建筑格局并不多见。
进入后园的门额石雕上刻有 “井花香处”四字,充分体现了主人的品位,后园有厨房及古井一口。再往里走门洞上方题有“种春圃”,含义是门洞里面是一块菜园,主人把春色播种在小园里,简单的题额诗情画意,将徽州文化的的深厚底蕴揭示一二。
进入中院的门额上嵌有石刻“西园”二字篆书。中院住宅大门两侧墙上各嵌有一个石雕漏窗,是“徽州三雕”中的代表作品。左边是“松石图”,两株奇松斜伸于嶙峋怪石之上,傲然挺拔;
右边是“竹梅图”,婆娑幻影与傲立劲梅相错,显得高雅别致。
东园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公元l724年),距今280余年,原为朝列大夫胡文照父亲胡尚焘所建,现在为明经胡氏二十四祖胡贯三的后裔居住。东园包括凉厅、正厅、前厅三进,正厅为厚光堂,用于接见贵客之用;前厅为接待亲眷内宾,凉厅为书厅,既是主人修身养性的书屋又是主人办私塾的场所。
凉厅左边厢房房门为六边形,右边却是圆形,突破了原传统式的对称建筑结构,而取得了不对称中之对称美的效果。这里“取吉”图案随处可见:六边形门上雕刻“五蝠捧寿”的图案,五只蝙蝠翩翩的展翅意喻多福长寿。
右边厢房房门为圆形,是一幅很大的冰梅图(俗称“冰裂”图),冰块棱角分明,香梅花瓣清晰,冰棱寓意“十年寒窗”,香梅象征“梅花香自苦寒来”,从中不难看出主人的心愿,希望自己的儿孙后代要刻苦攻读,积极上进,荣获功名,争气做人。
凉厅天井墙上,嵌着一块碑刻,此碑宽近70厘米,高约30厘米,从右往左刻有行草“结自得趣”四字,为清代西冷八大家之一陈鸿寿所书。“结自得趣”这四个字是引用唐元结的典故书写雕刻的。
惇仁堂位于“大夫第”后弄,“敬爱堂”上首,滨临前边溪,是徽商泰斗,明经胡氏二十四世祖胡贯三之父胡应海晚年居住的地方。后来还是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西递创办黟县第一所“崇德女子学堂”的大家闺秀黄杏仙的故居。
房屋呈五开间两厢二楼结构,宽大明亮,气势轩昂,现为胡贯三嫡系三十世儿孙居住。房大屋亮是惇仁堂建筑的显著特点,中间厅堂十分宽敞,目前在西递明清古居中数第一。后半部平顶天花,前半部拱形卷蓬为顶,并高于后半部,以确保天井光线直接照射到厅堂的太师壁。两侧各两间为卧房,两间卧房相通,古称“联珠房”,类似现代的套间。紧靠厅堂的两间卧室,面临天井,光线也很充足,而两侧的房间,由于离天井较远,
光线自然就差多了。因此设计者就专门在房间窗户上方设计了一束见方的小天井。俗称“子”天井,以供采光之用。同时在两梢间又装有桃花木雕图案的隔扇门分隔,关上隔门,是三门两厢式样,而打开扇门,就一眼能看清并列五间房和两侧类似天窗的小天井,另有一番天地。其建筑结构非常特殊,在西递众多的古民居中又独树一帜。
“惇仁堂”匾额高悬太师壁上方,是清嘉庆年间自称“菊叟”的汪承霈手书。汪承霈休宁人氏,举人出身官拜三品,系太子太傅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汪由敦之子。厅堂上悬挂木刻楹联两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寿本乎仁,乐生于智;勤能补拙,俭可养廉”。楹文寓意深刻气度不凡,道出了主人的心志和为人。
敬爱堂是一座宗祠,粗犷古朴宏伟肃穆。敬爱堂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后毁于火。清乾隆年间重建时,因胡氏子孙繁衍,渐趋旺盛,遂扩建为宗祠,面积1800多平方米。溪水绕此堂流过,现辟为“西递民俗展览馆”。
敬爱堂原为明经胡氏十四世祖仕亨公之享堂,他的三个儿子为表示兄弟间互敬胡爱,故将享堂改建成祠堂,取名“敬爱堂”。
敬爱堂门楼飞檐翘角,气宇轩昂。一进大门,是长方形的天井合院,供采光之用。
大概6点多钟抵达黄山市汽车客运总站(屯溪),吸取今天在西递的教训,我们立即买好了明天上午去南京的班车票(屯溪——南京,122元/人),车站里有自助售票机,很方便。然后打车去屯溪老街的7天连锁酒店,一路上堵车很严重,司机师傅很好尽量走捷径,到酒店的费9元。
屯溪老街的7天快捷酒店的住宿条件非常好,干净整洁,房间很大,而且地理位置很好,位于老街和新安江之间(黄山市屯溪区滨江西路29号),距离老街步行2-3分钟,我们通过“去哪儿”网预定的,121元/天。
屯溪老街 作为唯一的“国家历史保护街区”,专辟的一段“古代街”上设有茶楼、酒肆、书场、墨庄,古趣盎然,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被誉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每年吸引了近600万的国内外游客。2009年,屯溪老街与北京国子监街、苏州平江路一同当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据说老街也是屯溪的发祥地,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即今日的杭州)有着密切的联系。外出的徽商沿着徽杭古道返乡后,模仿宋城的建筑风格在家乡大兴土木,所以,老街又称为“宋城”。老街的建筑群不仅延袭了宋代风格,同时也继承了徽州民居的传统建筑风格,规划布局,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白粉墻,小青瓦,鳞次栉比的马头墻,淡雅古朴;建筑内雕梁画栋,徽派建筑砖、石、木三雕特色展现得淋滩尽致。街面建筑大都为前店后坊,前店后仓,前店后住的格局,呈现出江南城镇古老的风姿。
黄山市汽车客运总站(屯溪)
放好行李回到街上,天已经黑了,我们开始觅食。出酒店转2-3个弯,就来到“老街第一楼”门前的牌坊下,一路逛下去,感觉挺热闹的。到处都是买湖笔、徽墨、歙砚及各种旅游纪念品的店铺,饭店也不少,毕竟我们是第一次来,观览的兴致还是很高的,看了很多砚台,长了很多见识。
PS:四大名砚为:端砚、歙砚、洮河石砚、澄泥砚。
歙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它以石质坚潤、发墨、雕琢精细雅致名传海内外。听说徽州歙砚、肇庆端砚是天下最好的砚台,皆为古时的贡品,由于端砚砚石被开采殆尽,产量越来越小,歙砚价值可想而知。
歙砚传世者远比端砚少,歙砚之精者尤为罕见,致使近百年来的藏砚家,都有“歙砚难求”之感叹。
歙砚不仅以其石质坚润、宜墨适用的艺术价值享誉古今文坛,而且以它造型优美、雕琢精细的传统工艺特色蜚声中外。歙石有天然生成的各种色彩和星晕纹理,大致分为眉织、罗纹、金星、银星、金星等诸种。歙砚的雕琢,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传统从全国来说,砚雕分微、粤、苏三大流派。
而徽派素以精细见长,所雕瓜果、鱼龙、殿阁、人物,无不神态入微。这是砚雕工人在实践中与微派版刻工人、徽墨制模工人、砖雕工人长期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结果。
【用途】歙砚不仅用于书写绘画,还可陈设案头用来艺术欣赏,还可作为高雅珍贵的礼品。从唐代末年开始,就成为上献帝王的贡品,是文人墨客最为珍视的四大名砚之一。
【保养】砚池中要养水,这样保持砚墨滋润。好砚要用好墨来磨,擦洗砚要用柔软的布来擦。启用新砚时,如果不发墨,可用杉木烧成的木炭粉磨砚堂一遍,然后洗涤干净,即可发墨。不用时擦上胡桃油或缝纫机油,用柔软的纸包好收藏放置阴凉处或木盒内保存。
老屯溪人有句代代相传的俗语:“明清个屯溪,唐宋个黎阳”。镇海桥也叫屯溪老大桥,是黎阳老街与屯溪老街之间的唯一通道,横跨其间,黎阳老街与屯溪老街隔江相望。走过老大桥,前方有一条小溪叫河底溪,过了河底溪上的西镇桥就是黎阳老街了。“日游黄山,夜泊黎阳。”黎阳晚上的人气比较旺些。
一直逛到老街北门,左转过桥再一直走,就到了传说中的黎阳。
PS:徽菜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起源于歙县、绩溪的徽帮厨师将它发扬光大。据《歙县志》记载,宋代以来,徽菜在徽州府(今歙县)已成雏形。徽菜素以重油、重色、重火功,色香味形俱全而盛行于世。徽菜在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烧菜讲究软糯可口,味美隽永;炖菜讲究汤醇味鲜,熟透酥嫩;蒸菜着重原汁原味,爽口宜人。徽菜能够成为一种区域性菜系,它的风格特征与其它菜系不同,它立足本地优势,善于发挥原料本身的滋味,即保持原汁原味;常用火腿佐料,冰糖提鲜,料酒除腥提香。同时,徽菜以烹饪山珍野味而著称。
我们在这家“私房徽菜”馆吃的晚餐,还是点了两盘我们最爱吃的竹笋,后来听旁边桌的人说,这家的毛豆腐好吃,我们又特意点了红烧毛豆腐,味道果然好,比在宏村吃的好很多很多。(晚餐三个菜,加米饭共87元。)
我们延原路返回老街,再走到江边,欣赏过新安江美丽的夜景之后,才回酒店休息。
屯溪→南京 屯溪、南京 住南京
今天去南京,已买好早晨9点半的班车票。起床后7点半退房,带上行李在拐弯处的小饭馆吃过早餐后,再次走在老街上,补补照片吧。顺便买了一大包屯溪特产——各种酥,准备带给同学、同事们作为礼物。但可惜的是,在南京的最后一天,我把这些特产忘在了江南贡院里。
屯溪老街北门外就有公交站,我们坐公交车(是几路记不清了,每人1元)直接到达黄山市汽车客运总站。
真心喜欢这些巨型砚台!刻功精致,构思新颖,既有文化底蕴又具有装饰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徽派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我们乘坐9点半的班车,大约4小时左右,抵达南京长途汽车总站。走出南京长途汽车总站已经到午后了,急忙给姚老打个电话报平安,约好明天去拜访他老人家。
南京长途汽车总站旁边就是南京火车站,我们直接买好了24日17:27’的返津高铁票,393.5元/人。但要注意:南京的高铁是在南京南站上下车。
PS:南京是十朝都会,名胜古迹众多,“衣冠文物盛于东南和都市大气之特色,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透露出几分儒雅之气,豪杰之风,斯文秀美,亢朗冲融。”同时南京作为天下文枢所在,文化底蕴深厚,所谓“菜佣酒保也有六朝烟水气”。南京旅游景点包括了中山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夫子庙、南京长江大桥、明孝陵等。
买好火车票,乘地铁前往夫子庙附近,我们预定的宾馆。因为今天是周末,房间不好订,我们在位于中华路上的乐达快捷宾馆只订到一间大床房(130元/天),这里离夫子庙商业街很近,交通便利,但其他条件略差,凑合住吧。
安顿好行李后,第一件事儿还是觅食。在下了地铁找宾馆的路上,看到过一家汤包店,于是我们把南京汤包作为了我们南京的第一餐。
餐后便开始逛秦淮河、夫子庙。
PS: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南京的母亲河,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宋代开始成为江南文化的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如今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楼阁和民俗民风于一体,极富魅力。
每年2月-3月,这里都会举办”金陵灯会“,为秦淮河的特色景观。其他季节,虽然没有灯会,但是秦淮河风光带景色也不错。
夫子庙前的牌坊——天下文枢
PS: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当年只有学宫,并未建孔庙。孔庙是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的。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在学宫的前面建孔庙,目的是在于希望士子遵循先圣先贤之道,接受封建教化。
夫子庙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由于时代要求,夫子庙现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现在的夫子庙周围已成热闹的商业街和小吃街。
夫子庙已成为富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十里秦淮风光带上的一个重要景点。它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轴线,左右建筑对称,占地约26 300平方米。现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们通常所说的夫子庙,实际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主大建筑群。夫子庙两侧的东西市场,原是学宫前甬道。东甬道为学宫正门,门前有坊,上书“泮宫”。坊东为明清两朝状元、榜眼、探花题名牌坊。坊西为会元、解元题名牌坊,坊的背面是武科题名牌坊。东西甬道旁,原各有三祠两署。民国以后废科举,兴学堂,学宫遂渐衰落,祠、署分别改为学校、教育局、图书馆等,学宫甬道也成为摊贩市场,东西市场的名称便从那时开始。
现东西市场于1987年建成,吸收了我国传统的商业街道的空间形式和尺度,采用明清时代的街市风格,以石板铺地,店铺采用“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店、庙、市、街合一,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夫子庙景点最著名的便是乌衣巷。乌衣巷位于夫子庙西南数十米,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原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据宋代《景定建康志》卷十六引《丹阳记》,此地原为三国吴乌衣营所在,因而得名。
为纪念王导、谢安,在乌衣巷东曾建有来燕堂,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仕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地方。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对此处的感叹。从此乌衣巷便名扬中外,游人不绝。因为不是第一次来南京,就没进曾经去过的夫子庙。我们去了乌衣巷,参观了“王导谢安纪念馆”。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夜色笼罩下的秦淮河分外妖娆。
各种小吃,琳琅满目。晚上逛到很晚才回宾馆。
早晨起床后,看到天气阴沉细雨霏霏,我们等雨稍微小一些后才出门,吃了鸭肠粉丝汤作为早餐,然后乘车去姚老家。
我这次来南京的主要原因,就是要来看望尊敬的长辈姚老。昨天初到南京时就已经跟姚老报过到了,我们已经约好今天上午去姚老家拜访他老人家。姚老是书法家、红学研究者、老红军,今年八十有三,身体健硕,思维敏捷。在他老人家身边,总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慨叹。今天还有一个意外的惊喜,求到了姚老的墨宝——《般若波罗蜜心经》,我和颖每人一幅,我俩欣喜若狂。
到姚老家寒暄之后,姚老说,本来他已经与茗汇茶苑约好,要带我们去紫金山品茶、登山的,但是今天下雨去不成了。然后姚老又问我,你想去哪儿玩?我说想去鸡鸣寺。姚老说正好他的好朋友正在鸡鸣寺搞活动,于是姚老带着我们打车就去了“古鸡鸣寺素斋馆”。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大学教授、禅学家、茶文化学者葛老,还有姚老特意打电话邀请来陪我们的美女居士道静。
葛老慷慨做东,请我们一行品尝了素斋——真是开眼界呀!我第一次见到如此高规格、栩栩如生又色香味俱佳的素斋。
用罢斋饭,葛老就带我们进入了古鸡鸣寺。
寺内的古鸡鸣寺书画院,这里正在举办“金陵九闲”书画展,我们又有幸见到了九位书画家,
同时观赏了众多的书画作品。
学识渊博的葛老又引领我们到古鸡鸣寺中参观,边指路边讲解,还带我们到鸡鸣寺的观景台远观明城墙和玄武湖,并且赠送给我们鸡鸣寺出版的精品书籍。谨此,再次真诚感谢葛老的盛情款待!!!
PS:鸡鸣寺 又称古鸡鸣寺,位于南京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鸡鸣寺集山、水、林、寺于一体,环境幽雅,宝刹庄严,铜佛闪耀,寺内楼阁参差,殿宇辉煌,浮图耸空,香火缭绕,游客不绝。佛殿建筑精美佛像庄严;宏观则山明水秀寺优美浓荫碧翠留人步;登宏塔而俯瞰则群峰拱挹;烟岚蓊郁。每当春秋之交,仁立塔上,放目远眺,荷花万顷,红绿相间,如汉宫晚妆,美不胜收。每当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九日、九月十九日,即观音菩萨诞生、成道、出家纪念日,数十万善男信女前来朝山敬香,人流如潮,幽净的寺院热闹非凡。
PS:玄武湖古名桑泊,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当代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位于南京城中,紫金山脚下的国家级风景区,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南京玄武湖中分布有五块绿洲,形成五处景区。一为环洲,二为樱洲,三为菱洲,四为梁洲,五为翠洲。为江南三大名湖之一,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被誉为“金陵明珠”。巍峨的明城墙,秀美的九华山,古色古香的鸡鸣寺环抱其右。六朝时期为皇家园林,明朝时为黄册库,系皇家禁地,1909年辟为公园,时称五洲公园。
玄武湖方圆近五里,分作五洲,洲洲堤桥相通,浑然一体,处处有山有水,山异,终年景色如画。湖内养鱼,并种植荷花,夏秋两季,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满湖清香,景色迷人。
玄武门
下午,我和颖谢绝了道静居士的盛情邀请,告别“收藏人家”,赶往玄武湖公园。
匆匆转一圈儿天色已黑,
我们又回到夫子庙前的秦淮河码头,排队乘坐画舫夜游秦淮河。昨天我们已经欣赏了秦淮河的夜景,因为嫌排队的人太多,所以没有坐画舫夜游秦淮。今天中午与葛老聊天时,葛老曾经说过,画舫是一定要坐的,坐画舫夜游才能真正领略到秦淮河的美艳。
所以,不管排多长的队,我们都要乘坐画舫夜游秦淮了。可是,排队的人实在太多太多!我们坐上画舫时已经晚上9点多了,沿途的美景确实很美,但是我们昨天看到的河岸两侧的很多真人秀表演,已经人去台空,难免心存遗憾。在此特别提醒小伙伴们:务必要早来排队,要在8点钟之前上船,才能看到沿河两岸的真人秀表演!
沿途看到了江南贡院,原来它近在眼前,昨天一直没找到,现在终于找到了,明天一定要抽时间来看看。
南京→天津 南京明孝陵、江南贡院 乘高铁回津
一大早就接到姚老的电话,他老人家盛情邀请我们去紫金山品茗登山,我再三婉拒但盛情难却,于是带着行李去找姚老。专车已经等在姚老家了,一位英俊帅气的小伙子把我们接到位于紫金山博爱西路紫岚里街区的茗汇茶苑,在这里结识了温婉美丽、优雅端庄的女老板伊琳。后来才知道,为我们开车的英俊帅气的小徐,竟然是龙身蛇形太极拳创始人的亲传弟子,全国武术冠军。
位于紫金山博爱西路紫岚里街区的茗汇茶苑
欣赏了优雅的茶道,我们坐不住了,留下姚老继续品茗,我和颖准备去明孝陵。
首先来到十朝历史文化园,
楼上有云锦展览馆。
四方城——明孝陵的入口之一
由卫岗的下马坊至文武方门的神道长达2400米左右。下马坊即孝陵的入口处,是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额枋上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楷书大字,谒陵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沿神道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像路、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园的主体部分。这条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陵寝建筑都是按中轴线配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孝陵石像生,孝陵石像生共18对,其中文臣3对、武将3对、站卧马各1对、站坐麒麟各1对、站卧象各1对、站卧骆驼各1对、站坐?g猊各1对、站坐狮子各1对。另有望柱1对。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块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其风格粗犷、雄浑、朴拙、威武,气度非凡。这组石雕对称地排列在神道两侧,南北长800多米,构成威武雄壮的长长队列,使皇陵显得更加圣洁、庄严、肃穆。孝陵石像生是明代陵寝中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组。
御河五龙桥,御道中部偏北是“外五龙桥”,桥北就是承天门和端门,今光华门内御道街中段的外五龙桥,还是明代初年的原物,不过桥栏杆是后加的。门北还保存有一座“内五龙桥”,是明代的原物。 南京地区雨量充沛,钟山主峰的雨水主要经独龙阜孝陵陵宫区域排泄,明孝陵必须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才能确保陵宫的安全。因此,孝陵陵区内设有外御河、内御河和宝城御河三条排水系统。
大金门
明孝陵很大,如果仔仔细细地玩儿,估计一天都转不全。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中午1点,姚老打来电话,催促我们回去吃饭。我俩急忙往回跑,但慌不择路,走错了路,绕了一大圈才返回茗汇茶苑,现在想起来还感觉惭愧。姚老大人大量不,不与我们晚辈计较,带我们去旁边的南京绿茶餐厅吃午餐。姚老做东,又请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午餐后,又是由小徐开车送我们回姚老家,我和颖在就近的地铁站下了车,带着全部行李转乘地铁,前往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开始最后的疯狂。
PS:江南贡院遗址是夫子庙地区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始建于南宋,是县、府学考试场所。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乡试、会试都集中在南京举行,因此,县学、府学必须另建考棚。当时东边营的下江考棚,原为江宁县学考场,鸡鸣山下南京市政府大院是上元县县学考场。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但南京仍为陪都,而江南又是人文荟萃之地,考试仍在此按期举行。这时成祖又继续派人建造江南贡院。明清两代对贡院均有扩建,到清光绪年间,贡院占地达数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庞大,为当时全国23个行省的贡院之最。至同治年间,已建供考试用的“号舍”20644间,还不包括司考官员办公住宿用房在内。
清末废科举兴学校,贡院也随之失去作用。1919年开始拆除贡院,除留下贡院内的明远楼、衡鉴堂和一部分号舍作为历史义物外,余下部分全部拆除,辟为市场。 明远楼是贡院内栋宇之一,楼凡三层,作四方形,四面皆窗。位于贡院中心,原是用来监视应试十子人贡院考试的行动和院内执役员工有无传递关节的设施。“明远”是“慎终迫远,明德归原”的意思。楼下南面曾是有楹联,系清康熙年间名士李渔所撰并题:“矩令若霜严,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嚣尽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余。”从联中也可看出明远楼设置的目的和作用。大门上悬有横额“明远楼”三个金字,外墙嵌《金陵贡院遗迹碑》,记述了贡院的兴衰历史,碑文最后叹道:“今则数百年文战之场,一巳尽归商战,君子与此,可以观世变矣!”
我在这里玩得太高兴了,忘记了时间,乐不思蜀。我们是下午5点27分的火车,出贡院时已经5点了,想想赶不上火车的严重后果,怎么办?跑吧!
我俩一路奔跑着进入地铁站,在南京南站里马不停蹄地狂奔着找进站口,检票进入站台时,距离开车时间只剩1分多钟。我们径直进入车厢,找到座位还未站稳,火车就启动了。我的双腿一直在痉挛,过了好半天我俩才从运动状态恢复到正常。
在整理物品时发现,在屯溪买的一大提袋特产被我忘在江南贡院里了。好在我们已经登上高铁,晚上9点11分平安抵达天津南站,结束了这八天完美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