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16/07/22
天数/13天
人均费用/8500元
人物/家庭
玩法/美食 摄影
DAY2,7月23日,成都自由行。上午金沙博物馆,下午武候祠,晚上锦里
DAY3,7月24日,成都-132km-汶川-179km-松潘古城-102km-九寨沟口 (合计430公里)
DAY4,7月25日,九寨沟全天游览
DAY5,7月26日,九寨沟二次进沟
DAY6,7月27日,九寨-127km-黄龙-41km-川主寺
DAY7,7月28日,川主寺-143km-若尔盖-49km-花湖-150km-唐克-9km-九曲黄河第一湾-9km-唐克(合计360公里)
DAY8,7月29日,唐克-78km-红原-155km-阿坝县(合计233公里)
DAY9,7月30日,阿坝县-72km-青海久治-53km-年保玉则-130km-阿坝县(合计255公里)
DAY10,7月31日,阿坝县-176km-刷马路口-63km-米亚罗-30km古尔沟(合计269里)
DAY11,8月1日,古尔沟-30km-毕棚沟-68km-桃坪羌寨-150km-成都(合计248公里)
DAY12,8月2日,上午熊猫基地,下午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DAY13,8月3日上午,成都飞广州
(TIPs:这条路线风景绝美,但走完旅程回头来看,如果想追求完美,最好是在7月初出发,因为这个季节这条线路的主题是高原花季,花湖和年保玉则在7月初是最美花季时候,到7月底的时候花季已接近尾声。只是我的工作性质、女儿的暑假时间,实在没法在7月初出发。当然这一路行程我们也没有什么遗憾,只是不够完美好罢了)
+1
行程线路地图
+1
1、衣服:由于海拔跨度非常大,夏季成都在30度左右,到了高原地区昼夜温差非常大,大致是4—25度,白天着短袖T恤,晚上着抓绒。我自己把春夏秋冬的衣服都带上了(当然,如果晚上十二点以后不出来拍星空、早晨不五点来钟爬起床出来等日出之类而只是呆在酒店里的话,一件羽绒服也够了)。
皮肤衣、帽子、防晒用品是必备的,高原的紫外线可不是盖的。
2、雨具:雨披、伞、鞋套。很重要,七月是高原雨季,就算不是雨季,高原上什么时候下场雨那也是随机而来的。
3、药品:感冒药、腹泻药、防蚊用品,这个因人而异吧。没带也没关系,一路上有药店。至于红景天这类的防高原药,由于有去年青藏之行的经历,我们一家三口不怎么高反,没带。
这次行程的海拔高度:
九寨沟: 沟口2000米左右,沟内大部分景点海拔高度2500米左右, 最高处海拔原始森林3101米。赴九寨途中最高点岷江源3500米。
黄龙:平均海拔3000米,最高处五彩池海拔3576米。途中最高处雪宝鼎观景台3900米。
川主寺:3100米。
唐克:3500米,黄河九曲第一弯最高处观景台3700米。
阿坝县:3290米。
年保玉则:仙女湖4000米,途中最高处乱石头垭口4207米。
古尔沟:2300米,途中最高处查针梁子4345米。
毕棚沟:沟口2400米,景区终点磐羊湖3676米、燕子岩3800米。
4、钱:信用卡基本只在成都有用,其他高原地区请根据预算备足现金。
5、证件:身份证,小孩带上学生证(去年在青藏行女儿带上学生证居然没用上,西藏景点概不接受学生打折,今年干脆不带了,结果这一路上的景点都对学生优惠。幸好成都景点认脸也行,但九寨和黄龙亏大了)。
6、洗漱用品:必备,一些酒店不提供(当然在当地买也没问题)。
7、耳机:单独拿出来说,因为如果要去博物馆的话,这个不可少,武侯祠、金沙博物馆和三星堆博物馆都有场内WIFI,可以登陆官方微信公众号,听取微信讲解。我没带,后悔要死。不仅是少了解了很多内容,陷于走马观花,更因此错过了一些精彩展品。
摄影器材:因人而异,开心就好。内存卡请带够,这一路上快门让人不停。
我是自学摄影两年的新人,买了一些摄影器材,但因为是小城市居民,工作也忙,平时只能做抚摸党,每年的这次家庭出行,就是我难得能系统练习拍照的机会,因此把器材都带上了。
我的器材是两机三镜,相机:索尼A7M2、A7,镜头:FE16-35 4.0,FE55 1.8,FE24-240 3.5—6.3。
这三个镜头,从自己的感受来看,九寨以超广角为主,用16—35最多,长焦用处不大,只是拍些特写。黄龙五彩池、九曲黄河第一弯和熊猫基地没长焦则会有些遗憾。55标头拍糖水人像最好。总之各有用处。
三脚架:金钟mini三脚架和富图宝桌面三脚架另一个。都很轻便,用处非常大。太重的三脚架我不想携带,太累人了,而且热门景区人山人海中也施展不开。
滤镜:海大GND一块(没用上,这一路景区人多,又上架又上GND太麻烦了),海大ND600、CPL另一(用得较多)、ND1000一块(只在年保玉则用过一次,用得较少,旅行途中少有时间长曝)。
另女儿也带了一台索尼C幅的a6000,镜头10-18 4.0。老婆带了一台索尼黑卡RX100M3。这篇游记一些照片是她们拍的。
下午4点的南航航班,从白云机场出发,踏上期待的旅程。
+1
在一家苍蝇馆子吃的饭
+1
+1
+1
每到一个城市,我和老婆一定会带女儿去博物馆,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地方。不知历史,不识现今。而女儿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也对博物馆有着非常浑厚的兴趣。
金沙博物馆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古蜀文化遗址,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文明以后古蜀文化的又一都邑所在,也是3000多年前成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沙遗址被评选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被誉为本世纪初中国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列为成都市的三大文化品牌之一。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两大主体建筑为遗迹馆和陈列馆。遗迹馆是金沙遗址最重要的考古发掘现场,陈列馆展示各类珍贵文物。
遗迹馆,外形都采用了斜坡的方式(后面的陈列馆也是如此),喻示着金沙遗址的冉冉升起。遗迹馆为近圆形,陈列馆为方形,一圆一方象征着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1
+1
进入馆内。遗迹馆为近圆形的全钢架建筑,建筑面积7588平方米,高度19米,跨度63米。由于发掘现场的泥土中还埋藏着金沙遗址90%的文物,因此,由15根钢柱支撑而成的巨大空间保护着考古发掘现场。
+1
据考证,在3000多年以前,遗迹馆所在地是古蜀金沙王国专用的祭祀活动场所,拥有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延续时间最长,埋藏最丰富的祭祀遗迹。
+1
+1
+1
+1
进入陈列馆。
+1
+1
+1
第二展厅:王都剪影。陈列主旨为展示3000多年前古蜀国的社会生活。呈现出一幅幅金沙先民生产生活的剪影:居所、工具、烧陶、冶铸、制玉、墓葬等。堑刻、模冲等多种技法。
+1
+1
+1
+1
+1
+1
+1
+1
+1
+1
第四展厅:千载遗珍。这是陈列馆的精华。陈列主旨是展示以“太阳神鸟”金饰为主的30余件金沙遗址出土的精华之最的文物。
+1
+1
+1
整个展厅的展陈设计都是围绕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饰展开的。以陈列“太阳神鸟”金饰的圆形展台为中心,周围围绕四组扇形展柜,将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富有层次地展示。
+1
+1
+1
+1
+1
+1
+1
+1
据传是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刻石。
+1
入武侯祠正门,即可见到气势恢宏的昭烈庙。刘备贴金塑像,高3米,仪容丰满庄重,耳大垂肩。
+1
+1
+1
+1
西府武将廊则以赵云为首,依次为孙乾、张翼、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及冯习。
这个就是常说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廖化了。
+1
+1
+1
+1
+1
右边这个是赵云,着文官服饰,老态龙钟,与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样,我的长板坡七进七入的白衣将军呢?
(赵云是武将廊的首位塑像,身穿的服装却与文官廊首位的庞统一样。看了说明,清朝道光二十九年重塑文武廊肖像,因此各尊泥塑之服色与取决皆带有清朝的眼光。这就是为什么赵云挤身武将廊却身穿文官服,乃因满清文官高于武将。)
+1
+1
+1
+1
+1
诸葛亮殿悬“名垂宇宙”匾额,两侧为清人赵藩撰书的那幅著名的“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是颇负盛名的一副对联,借对诸葛亮、蜀汉政权及刘璋政权的成败得失的分析总结,提醒后人在治蜀、治国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要特别注意“攻心”和“审势”。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九寨沟,童话世界、人间天堂。十年前,我在十月来到这里,全程步行走完树正沟和日则沟,惊叹于它的绝世美景。当时我就下了决心,一定要在金秋时分,带老婆一起来到这里,抛开所有的烦事,静心欣赏这里的风景。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到现在才来到这里。
九寨无疑秋天最美,但四季都有它的美丽之处,所谓“春之花草,夏之流瀑,秋之红叶,冬之白雪”。 这些年走过众多地方,但我仍认为九寨冠绝中国,无论你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它都担起起任何的赞美。
一天游九寨时间太赶,我不想大家错过任何的景点,于是安排了两天行程两次进沟,但还是非常担心老婆的身体是否禁得起高强度的行走。事实上,两天下来,每天2.5万步以上,两位女伴都走得有点伤,第三天爬黄龙多少要凭意志力了。
九寨是一条Y字形分布的三条沟,左边是则查洼沟,右边是日则沟,下面是树正沟,全长45公里。日则沟是九寨的精华,有珍珠滩、箭竹海、熊猫海、五花海、镜海等,树正沟次之,有诺日朗瀑布、树正海、犀牛海、老虎海、火花海、芦苇海、盆景滩等,则查洼沟景点相对较少,只有长海和五彩池两个景点。
九寨景色绝美,因此旺季回避不了人流。如何避开人流,网上有各种攻略,说来就是两个字:早起。6点起床,7点前到达景区(景区7点钟开始售票),买好票迅速入沟,然后选好一个你最想看的景点,会有一段30到40分钟左右独属于你的时间(景点的选择上回过头来看,我自己第一天会选日则沟的珍珠滩或镜海,第二天会选树正沟的诺日朗瀑布或树正瀑布,当然这是马后炮)。
如果车内服务员和司机不让你在属意的地方下车,大声告诉他/她,你是二次进沟!
+1
我们的酒店离沟口还有十分钟车程,早上6点起床,7点到达沟口,售票处已是人群涌涌,司机插队买好票,我们入沟。
天刚蒙蒙亮,车一路走过,经过火花海、犀牛海、老虎海,在清晨的丝丝阳光下,湖面晨雾缭绕,如同仙境,引来大家惊叹连连。过诺日朗中心后,车往日则沟而行,到了镜海,我喊着下车,司机哪里肯听,一路直到终点箭竹海(原始森林是最终点,但随大家去否)。
+1
下了车,沿栈道而行。沿栈道的先行看到的是一片草滩。
+1
+1
+1
+1
+1
箭竹海以湖岸四周广有生长熊猫喜欢吃的箭竹而得名,但我们哪里能看见箭竹,解说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箭竹开花死了。晕倒。
沿栈道下行,一些小溪流,知道前面就要看到瀑布了。先手持试了下慢门。
+1
+1
看到了今天的第一个瀑布:箭竹海瀑布。
+1
+1
+1
+1
+1
+1
+1
作为摄影新人,说下关于九寨慢门拍水的一点体会。夏天到九寨无疑是拍流瀑为主,由于九寨人山人海,能找个机位都很不错了,更不用说想架三脚架;而且人来人往,栈道震动得非常厉害,只能迅战迅决,因此普通三脚架就是带上了也基本派不上用场。解决办法有二:
一是手持,九寨的光线条件不错,再配合CPL或ND镜减光、延持2秒后拍摄等手段,手持1/2秒到1/10秒之间就能拍出丝绸般的流瀑形态(夏天九寨水量丰盛,比秋天的慢门速度要快一些,1/10秒都基本可以拍出不错的流瀑。另外慢门时间太长、水流堆积太多了我觉得反而不美,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审美),对于有机身或镜头防抖的器材来说,加上九寨拍流瀑基本超广角用得多,这个快门速度不拍虚还是不算太难。
二是桌面三脚架,可以置放在栈道栏杆之上,估量着栈道不震动时迅速按下快门。吹个牛,这简直就是我的独门暗器,归因于我以前来过九寨,知道九寨的拍摄环境。
+1
继续看到另一边的瀑布
+1
+1
+1
继续沿栈道下行,一些小溪流的慢门。
+1
和女儿完整走完原始森林木径,还有些时间,商量继续到长海看看吧。坐上车,可到了镜海时,发现已经无风无雨了,我和女儿当机立断下车了。 镜海一平如镜,故得其名。就像是一面镜子,将地上和空中的景物毫不失真地复制到了水里,其倒影独霸九寨沟。
+1
+1
+1
+1
+1
在无风之时,镜海水面平滑似镜。镜中山峰、林岚倒映.景影清晰,细观水中的倒影比真正的实景显得更加婀娜多姿。
+1
+1
+1
+1
拍完静海,时间已经五点半了,返程。这一天走了近3万步,累得够呛。
晚上开始下起了雨,让我非常担心第二天的行程,但也只能听天由命了,于是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入睡(第二天看新闻才知道雨下了一夜,九寨沟县一些地方发生了泥石流,于是又接到了很多的问候)。
+1
+1
+1
先看到的是一大片草滩。
+1
走一会儿就看到了湖水。水与草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画卷。
+1
+1
+1
+1
蓝天白云,水草萋萋,虽然高原阳光猛烈,但仍让人心旷神怡。
+1
+1
+1
+1
+1
花湖是众多野生飞禽的栖息地,湖面上游弋着众多鸟类在这自由生长和生活。
+1
鸟并不怕人。彼此有和谐相处之感。
+1
+1
多想像这只野鸭般在这天地里安静独处。
+1
观景的栈桥延伸到了湖里,信步走到小亭之上,看碧波荡漾,听声声鸟鸣,体味着那种浩淼与无垠。
+1
+1
+1
+1
要走完栈道的时候,下起了一场大雨,我们加快了脚步。先出去的同伴说遇到了冰雹,高原的天气啊。
+1
+1
+1
六点钟到了唐克。太阳努力想穿透乌云。
+1
+1
高原日落会在八点钟左右,时间尚早,于是我们先入住酒店。
入驻的唐克王朝大酒店,是一家新开张的酒店,设施还是不错的。 先用完晚餐,然后往九曲黄河第一湾而去。车程只是十分钟左右。
+1
看九曲黄河第一湾要爬上高处的观景台,既可以走栈道,也可坐扶手电梯(由酒店开发,另收费)。老婆和女儿坐电梯去了,我走栈道。
一大片乌云遮住了西方。照片因为广角镜头透视的原因不太明显,现实上这片乌云非常震撼,让人联想到与电影《独立日》的外星母舰无异。
+1
+1
往来爬,喘着气,几步一歇,不容易啊。
九曲黄河第一湾渐渐呈现出它的优美
+1
老婆急着打来电话,说占到了一个最好的机位。可我看着长长的栈道,叹着气说,不用了。
半山的观景台已经挤满了长炮。
+1
太阳渐渐穿出乌云。
+1
静静地眺望着黄河九曲第一弯,很难用形容词来赞美的它的壮丽和优美。引用女儿日记里的话吧:“登高而望,黄河从远山间奔来,在大地下划下一道道弧线。那弧线的优美是无法形容的,如同藏文字的笔画般,曲转、流丽,又不失严谨”。
+1
+1
夕阳不断地与乌云搏斗,云霞变化着色彩。
+1
+1
黄河水面也映照着迷人的红色色彩。虽然这晚霞并不明显。
+1
+1
+1
+1
可这晚霞霞光的色彩只持续了不到十分钟,夕阳落入乌云之中,天地迅速归于黑暗。
+1
一切发生的如此之快,我似乎完全没有回味过来,不禁有些意犹未尽、怅然若失。
回到酒店,看着星星出来,银河很快就可以看见了。用女儿的相机随便拍了几张。
+1
+1
睡下之后,反而更睡不着了,于是起来拍银河。
酒店停车场满是车,摸索了好久,把三脚架放到最低,趴低着身寻找构图。
这几张还算满意点吧。如果在野外,一人一车,能容易将这种景象拍出来,但我可是在两车相距不到三十公分的狭窄空间拍出来的啊,完全是凭感觉构图。
+1
+1
+1
+1
早上六点起来,看看窗外,黄河笼罩在一片迷人的烟雾中。
+1
看看远处西边的黄河第一弯观景台,云雾缭绕,如梦似幻。
+1
六点半,司机出来了,可是,酒店停车场停满了车,他无法把车挪出。他到酒店大堂一个个打电话给车主,请他们起来挪车。看到这场景,我叹了口气:师傅,算了吧,不难为你了,你回去睡觉吧。
这次唐克九曲黄河第一弯,留给了我一个“憾”字,一是震撼,为第一弯的景色所震撼;一是遗憾,没有见到最美的第一弯。我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弥补这个遗憾,世界这么大,想去的地方那么多,再回来这里,估计很难了。
今天比较休闲,随停时间很多。
红原的草原,不太像若尔盖草原般一望无际,太多随山势起伏。
+1
+1
+1
+1
+1
+1
草原牧场看到了很多的鼠兔。只是没时间耐心等近距离的鼠兔出来,远处的用240的焦段虽然可以追焦,但完全不够用。
+1
+1
停车拍了一阵,大家开始装了。
+1
+1
继续上路,这回从公路边窜出的是狐狸。
+1
我们想跟近它,它一阵小跑,又停下来很疑惑得看着我们。
+1
就这样我们走近一阵,它走远一阵,又看我们一阵。嗯,我们只是好奇,并不想打扰它的生活。
+1
今天的景色在路上,主题是找花季牧场摆拍。看到一处盛开的花海牧场。
+1
路另边的牧场野花开得更加灿烂。铁丝网居然可以横跨过去,于是我们不客气地进去了。
+1
+1
+1
+1
只有这夏季是属于它们的,灿烂而短暂。
+1
+1
+1
+1
+1
+1
上路,天地辽阔,一朵酷似史诺比的云朵。
+1
路过的一个百度也无法搜索的小村。
+1
+1
+1
+1
+1
今天的的目的地是年保玉则,藏民圣地、天神花园,我行程计划中最期待的地方。
从阿坝到青海久治的路平坦易行。一路向上攀升。
+1
+1
+1
+1
+1
经过的第一个4000米以上的垭口:桑赤山垭口。
+1
第二个4000米以上的垭口:乱石头垭 口。
+1
远处的山脊是由冰川作用所形成,呈刀刃状,故称刃脊。
+1
垭口大片的经幡。
+1
+1
+1
给老婆拍了一组照片。直出,这是我想要的风格。
+1
+1
+1
由于拍片花的时间较长,司机忍不住喊起来催促了。我一急着往车里跑,结果被地下的经幡绳索绊了一跤。相机也摔在地上,幸好没事,但唯一的一个闪光灯摔坏了、一块GND和UV镜也不见了踪影。
这是个不好的兆头,预示着今天的行程不会太圆满。
+1
第三个垭口:红土垭口,久治不远了。
+1
然后是一路下坡。年保玉则很快就到了。
+1
+1
雪峰、冰川、蓝湖、野花。
+1
+1
+1
+1
+1
+1
很多藏民和僧侣也在湖边野餐。这里是天神的花园,也是他们的花园。
+1
+1
湖中有无数的小鱼,密集地聚集在浅滩边。
+1
用饼干喂鱼已是仙女湖的惯例了。僧侣、藏民、游客们都在喂。
女儿也喂了一下鱼,只是我非常惴惴不安,这样会污染水源吗?
+1
年保玉则夏季以花盛名,但我们这次盛花期已是尾声了。
+1
沿着湖边而行
+1
+1
+1
+1
+1
+1
从这个角度来看,仙女湖湖水蓝得纯粹,与我在西藏羊卓雍错所见的颜色并无差异。
+1
+1
+1
一个僧侣,平躺在湖边大石头,他是在冥想,避世,或纯粹只是晒太阳?
+1
女儿给我拍的一张照片。我想有一天,我会在这里自虐徒步穿越。
+1
然而,在这里,我和老婆发生了一些争执(具体不说了),两人互不相让,彼此都气血上头。
我俩都不想往前再走了,各自掉头回景区入口。我俩或前或后,隔着十余米,互不说话,互不回头,默默走路,女儿隔在中间,不知道该安慰谁,眼泪忍不住一阵阵掉下来。
回景区入口的栈道大约2公里,这一段路,大概是我人生中走过的最长之路。我走得步履踉呛,气血翻滚。我和老婆从中学相识,结婚十五年,彼此相爱,却在性格上总是有摩擦。我筹划了这次旅行,设想是一家人快乐出行,是为了增进家庭的感情,却没想到会发生如此的不快。
+1
这次年保玉则,本是我旅行计划中最向往之地,却留下了很不愉快的记忆。除了与老婆的争执外,还有:
一,年保玉则7月底盛花期已过了,虽然也很美,但也来之前所见的图片差距太大。我看过司机十多天前拍的手机照片,黄花遍野,即使是手机随手一拍,也是大片。现在虽有零星之花,但成不了花海,而且今天是我们这次出行所经历的最烈最猛的阳光,在下午白花花的太阳下,野花也失去了光泽。
二,年保玉则的管理令人发指,完全放纵游客不管不问,湖边各种生活垃圾遍地,可以说,这个美丽的湖正在人为毁灭之中。
又是一个早上的阿坝,八点钟,我们坐上出租,往格尔登寺。
这次我们直接从正门而入。
+1
+1
时间尚早,僧侣们也刚起来,不紧不慢地去上早课。
+1
+1
+1
大经堂前庭左侧佛殿,小喇嘛快乐地跑过。
+1
+1
+1
+1
大经堂前庭左侧佛殿。这是14张的接片,实际拍了16张,但我的电脑运行不过来。
+1
+1
+1
+1
+1
+1
+1
原来昨天那幅坛城已经做好了。里面覆盖着木材,准备着焚烧的命运。
+1
今天是制作另一幅坛城。
+1
+1
+1
+1
+1
+1
+1
清晨的光照从窗户透到大殿内,如梦幻般的佛光。
+1
愿这佛光在我们心中永照,驱散心灵中所有的阴影。
+1
在这座光明与阴影相汇的门槛前,我牵着老婆的手,叫女儿拍下了这张照片。我们携手跨过了这个门槛,就跨过了昨天的阴影,解开了心结,向未来的光明而行。
+1
+1
在格尔登寺大门前,我拍下了最后的照片。感谢这座寺庙,让我们寻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这三年我三进藏区,进了很多寺庙,格尔登寺留下了最好的回忆。我希望有一天自己重回这里,不为游览,不为拍摄,只在阳光下静静地感受这里的一切。
+1
天气忽然转阴了,而且还飘起了雨点。我们急匆匆往回赶,坐上电瓶车下山。
在上海子坐上观光车,路上车停红石坪,成片的红石犹如玛瑙般镶嵌在溪沟和丛林之间,娇艳、动人。关于这种奇异红色的形成,普遍认为有两种原因:一者,红石头的铁含量高得惊人;二者,特殊的红色苔藓,仅生存在特殊的海拔和地质条件下,依附于于石头之中。
我和女儿都更喜欢后者说法。那是一种震撼心灵的过程,有如北极地衣生长于冻石之上,这种红色的藓类选择在石头上生存,如此贫瘠的高原石头,它却倔强地、不懈地从中汲取有机物,为了生存和繁衍生命。
+1
+1
到了熊猫基地门口售票处,那个天啊,人山人海。
熊猫基地可以走路,也可以坐电瓶车,10元/位。这里投诉一下,熊猫基地的电瓶车实在太少了,今天去买电瓶车票,售票员直言:一边排队去,要等上40分钟。我们等了约20分钟,排队等电瓶车的人龙丝毫未见多少挪过。最后忍无可忍,走路吧。
(建议:到熊猫基地还是先走路,从看室外活动场所的熊猫开始,边走边看,一直到月亮产房,那是电瓶车的终点在那里再坐车返回。电瓶车可上车补票即可)
好了,不必科普了,全世界人民都在赞美熊猫。
+1
+1
刚到熊猫馆,看到一只熊猫头也不回地走了,理你才怪。太伤人了。
以后它会回洞睡觉,结果它到洞口犹豫了几下,居然又回来了。
+1
+1
+1
+1
+1
+1
+1
+1
+1
抓个庠(好了,听到你们山呼海啸的欢呼声,爷这是专门照顾你们的情绪)
+1
+1
排着长龙进入太阳产房。保安不停地太声喊着:往前走,不要停。
熊猫妈妈,就生出这样一只小老鼠,这么困难?
+1
+1
这么六只小熊猫,小小的一团趴着,黑白毛浅浅的、绒绒的,太
+1
+1
+1
+1
+1
+1
+1
在这个熊猫2号别墅看完熊猫,我们就坐电瓶车出去了。今天成都天气非常闷热,我们一家三口都走得一身汗,但大家都非常开心,在这熊猫基地,是老婆这次旅行最开心的时刻。
三星堆,“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世界第九大奇迹“,是我这次旅程非常向往的地方,一直想安排却挤不出时间。如果不是因为广东台风“妮妲”,这个愿望只能留给下次实现了。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广汉市鸭子河南岸,距成都40公里,车程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这个震惊中国、震惊世界的文化遗址,名字只是来源于成都平原三个隆起的土堆,意义和价值却在于成为巴蜀文明甚至华夏文明的源头,成为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信史佐证。
三星堆博物馆分为两个馆:第一展厅是《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综合馆,综合馆陈展金、铜、玉、石、陶等各类文物,介绍古蜀历史及三星堆古蜀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第二展厅是《三星永耀——神秘的青铜王国》青铜器馆,这是三星堆博物馆的精华,展示三星堆的青铜雕像群及一批古蜀青铜神品重器。
另外,为纪念今年是三星堆祭祀坑发现30周年,从7月18日到10月18日,在文保中心临展厅举行《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全国各地9个博物馆的青铜珍品在此汇展,也是相当难得的参观机会。
进入综合馆。映入眼帘的大型壁画“长江文明之源”。
+1
+1
综合馆入口,以神坛底部一对造型奇特的神兽为原型制作的主体雕塑。
+1
+1
+1
+1
+1
+1
+1
+1
这种三脚萝卜脚的陶器叫陶盉,出土众多,是一种温酒器。
+1
+1
+1
+1
+1
+1
通天神树全是用青铜铸造,高达384厘米,神树分上、中、下三层,分上、中、下三层,每层有三枝,共九枝,每枝朝不同方向弯成弓形,上面站立着神鸟,共9只;神树上还有一条龙,从树顶上蜿蜒而下,栩栩如生。见到这棵神树就好似《海外东经》“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的扶桑和《淮南子》“末有十日,其华照大地”的若木的生动再现。
+1
如果说,后面青铜馆所看到的青铜雕像群表现的祭祀场面体现了古蜀人的人神交往的象征意义,青铜通天神树更是人神交往观念的精彩体现。它不仅可能是神话传说中的“扶桑”的象征,更是通天贯地的天梯,是古蜀人沟通人与神往来的重要载体。
+1
在这里,任何语言的赞美与惊叹都是苍白的。我无法进入古蜀人的往昔世界,但可以想象,在数千年生产力和科技不够发达之时,人们需要怎样的精神信仰和人财物力,才能铸成这样一座精美的宏伟之作。
+1
+1
这是摇钱树。摇钱树铸“钱”,钱纹多饰光芒,其初始意义仍在表明太阳,树座则综“昆仑”、“灵山”、“玉山”诸神山之义。
在进入青铜馆之前,我们先去看了文保中心临展厅举行《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全国9个博物馆135件青铜珍品在此展出。
+1
+1
+1
+1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的司母辛方鼎,这个是国宝之一,司母辛就是妇好,是她儿子对她的尊称,鼎内有铭文。
+1
+1
+1
青铜圆斝,是一种饮酒兼温酒器,内有妇好铭文。
+1
青铜觚、铜角、铜爵,用于饮酒的容器,也用作礼器。
+1
+1
湖南省博物馆藏的镇馆之宝:人面纹方鼎。全国唯一以人面为饰的青铜鼎。
+1
+1
+1
出了文保中心,向青铜馆而去,这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重点。
+1
+1
+1
+1
大型青铜纵目面具,高1.32米、宽70厘米、重90多公斤。这件有“千里眼”、“顺风耳”之誉的大型青铜纵目面具,双眼斜长,眼球呈极度夸张,呈柱状向前纵凸伸出达16厘米。
+1
+1
青铜戴冠纵目面具,面具高31.5厘米、宽77.4厘米、通高82.5厘米。面具双眼眼球呈柱状外凸,向前伸出约10厘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额铸高约70厘米的夔龙形额饰。其整体造型意象神秘诡谲,风格雄奇华美,在三星堆各类人物形象中颇显特出。“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一般认为,面具的眼睛大致符合史书中有关蜀人始祖蚕丛“纵目”的记载。
+1
有世界古铜像之冠称谓的大型青铜立人像,人像高180厘米、通高260.8厘米。在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群中,领衔群像,是全世界同时期体量最大的青铜人物雕像。
+1
+1
青铜鸡。可能即是古代神话中呼唤日出的”天鸡”的象征物。
+1
青铜神坛。神坛的造型奇特,推测它是三星堆古蜀国某代王朝宗庙中的祭祀重器。目前学术界认为,神坛从上至下象征“三界”,即:上层的人首鸟身神及鸟等构成了天界的图景,中层的立人与神山象征人界;下层头尾顶承大地的怪兽象征地界。
+1
+1
呆呆地看着青铜人,总觉得它的表情实在难以捉摸。引用网友很传神的一段话:当你盯着它双眼看时,会感觉到它双目下垂,像是避开世人的目光独自沉思,可一旦你的目光离开它的双眼,又感觉他在紧盯着你看,像要探询你的内心世界一般……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