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20/08/15
天数/4天
人均费用/2500元
人物/情侣
玩法/自驾 摄影 夏季
This is a modal window.
(超精彩的视频,先睹为快)
你有多久没有坐在电影院里好好看一场电影了?
今天就请用一部电影的时间,跟随神雕侠旅的镜头,驶入影视迷城重庆,开启一场奇妙的冒险吧!
+1
+1
+1
+1
+1
“这是我们曾经拥有过的乐园,是我们逃不掉的青春。”
+1
+1
+1
+1
“如果是路过,那我就在终点等你。”
+1
重庆亦是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让人头晕目眩的融桥立交和左营天桥,那悬在空中的缆绳,装载着乘客的喜怒哀乐,那隐匿在闹市的古刹名寺,藏满了人们的美好期盼。
+1
+1
“一石激起千层浪,重庆也有疯狂的一面!”
+1
+1
+1
“ 此刻,你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1
如今能够一眼认出,且有自己独特气质的国内城市真的不多。而重庆,这片深居内陆、山水与共的城市,因其独特的地形,赋予了建筑魔幻感,公共交通朋克内核,街巷烟火市井味,这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标签,无疑也是让导演们激发灵感的好素材。
+1
+1
每一部电影的上映,都让你我对重庆有了全新的了解。
+1
重庆不仅是导演心中的宠儿,电影界的自由之光,亦是让所有人都热血沸腾的魔幻之都。
作为半个重庆崽儿,每一部“重庆电影”都曾让我热泪盈眶,不仅被剧情打动,那些扑面而来的迷幻气质,这不就是我心中最爱的那个城市吗!
+1
+1
原创作品,感谢观看,希望大家喜欢!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
+1
(电影剧照VS现场实拍)
傍晚时分穿过金碧辉煌的喜来登双子塔,在一个不起眼的街角,顺着阶梯拾级而上,光阴打磨下泛黄脱皮的外墙、布满灰尘的雨棚,爬满苔藓的石壁。黝黑过道尽头,一束天光从崖壁上洒下来,这不就是周冬雨拍海报的地方么。
+1
转角顺着黑暗的楼梯深入筒子楼内部,闷热的天气,楼底湿度极高,蚊虫发起群攻,拍了两张照片仓皇而逃。
+1
突然想起那句话:“纵然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也要记得仰望天空。”
+1
虽然环境恶劣,但不得不承认这里太具电影感,把我们自带的两盏小灯一架,瞬间还原电影现场。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连接楼与楼之间的平台到了夜晚视野极佳,从走廊末端望出去,渝中区的夜景尽收眼底。
+1
如今的重庆还保留着很多类似的筒子楼,与现代整洁明亮的电梯公寓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隐秘的角落用重庆话讲就是“卡卡角角“。
+1
(电影剧照VS现场实拍)
每天打开门,面对的是拥挤的楼道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虽然环境很差,种上绿植,挂上手写的对联,这的居民还是用心守护着它。一个阿婆见我们在拍照,笑盈盈地一边叮嘱注意安全,一边要求走时带走垃圾。
+1
(电影剧照VS现场实拍)
筒子楼一侧保留下来层层叠叠的提坎也很带感,能寻见不少的山城的特色。
+1
《少年的你》导演曾国祥说过:“重庆的立交桥、高楼、小巷子就像个迷宫,把人物放在这里,有种逃不出来的感觉,这个有助于电影呈现出青春期难以逃避的忧郁情绪。”
+1
现代化进程飞速的今天,隐藏在林立高楼中的老建筑,以独特的魅力和接地气的生活氛围延续着山城的旧时光,我们不得而知,未来这些筒子楼和梯坎的命运,好在电影里它们都被忠实的记录了下来了。
【小贴士】
1、 参观请小声慢行,自觉爱护环境,不要影响居民生活。
2、 拍摄切记注意安全,切勿做危险动作。
+1
+1
踩上去世界大不同,离地高度65.8米,横空出世个“万丈深渊”,人行其间,桥身轻微晃动,胆小千万别往下望,会腿软!
+1
(电影剧照VS现场实拍)
40多度的夏天,站在天桥上吃冰糕,嘴速赶不上冰淇淋融化的节奏。
+1
而天桥下排着长队打卡的,是海报中易烊千玺弟弟走过的转角,提前踩点的我们摸准了时间,当阳光刚好穿过两栋大厦的空隙洒下,从斜坡走下来的小强还原了小北走过的路。
+1
(电影剧照VS现场实拍)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想拍同款的小伙伴,踩准时间哟!
+1
【小贴士】
夏季晴天,7.8.9月下午16:00点左右,光线和海报一致。
地址:渝中区两路口中山三路107号皇冠大厦1层。
皇冠大扶梯于1996年正式投入运行,那年春节,我和父母第一次从菜园坝火车站乘它上两路口进解放碑。
当年这个“亚洲第二长”的自动扶梯,就是个连接上下半城的交通工具,为重庆人省了不少爬坡上坎的烦恼。
+1
去年易烊千玺在这个电梯上默默地护送周冬雨上学,黄渤来拍了《极限挑战》,运营了二十多年的皇冠大扶梯又火了!
+1
故地重游,陌生又熟悉!那30度的倾斜角,视觉上依然刺激;那扶梯的工作人员依然“凶猛”;那晃动的节奏依然清晰;唯一不同的是,游客比乘客多了不少。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夏天为了防止过热,三条轨道,只轮流开放两条(一上一下)为了拍出易烊千玺同款的侧脸,小强也是豁出去了,手举16斤的稳定器和相机,一人兼任了“导演+视频+演员“三角。哈哈,铁臂阿童木本尊!
+1
拍扶梯前,自驾的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座开在皇冠扶梯旁小扶梯几岁的停车场。
+1
入口很奇幻,没错,任性的重庆人停车都用电梯下车库,小心翼翼将车挤入电梯间,生怕被剐蹭。
好在雷达超给力,惊心动魄的停好车,长舒一口气;不愧是魔幻之都,人车都不走寻常路!
+1
【小贴士】
1、大扶梯全长112米,提升高度52.7米,用时仅需2分20秒,单程票价2元,买票用现金(2元),或刷公交卡(1.8元)。
2、乘坐时如需拍照,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抓紧扶手。
+1
这个抗战文化一条街,有桂园、周公馆、戴公馆和国民政府总统府旧址等遗迹,见证着重庆的前世今生。
夏日午后,在绿荫掩映下,缓缓驶过这条街道;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漂亮的光斑,电影里小北守护着陈念一前一后的走着,一切都是那样静谧又美好。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黄桷树,又称黄葛树,重庆人对它的热爱,从地名就能窥见:“黄桷坪,黄桷垭,黄桷湾…”大概是因为在火炉重庆,只要有一颗黄桷树,就拥有一篇浓荫。
+1
黄桷树不仅树冠发达,它的根系也很壮观,山城石多土少完全不会阻碍它的生长;只要有缝隙可钻,坚硬的石壁上依然能看见粗壮的根系。
+1
黄桷树的性格像极了爽朗的重庆人,脾气火爆,做事从不拖泥带水。
+1
爬坡上坎,翻山渡江,重庆人曾经用双脚丈量这贫瘠的山城;如今重庆人又用轻轨穿楼,桥梁跨江,隧道穿城。
这乐观又坚韧的精神,不就和黄桷树一样吗?顽强又热烈的生长着!
地址:龙吟路铁路四村三角道。
绿皮火车,摇摇晃晃,1952年到2019年,成渝铁路的距离从505公里缩短到了308公里,火车时速从60公里提升到近300公里,成都到重庆的时间从13个小时缩短到1.5小时。
+1
家和亲人,诗和远方都不再遥远,生活在铁路村的人们在参与并见证中国铁路飞速的发展之后,渐渐淡出了时代。
+1
+1
大红色的救援火车停在锈迹斑斑的轨道尽头,周围破旧不堪的楼房上蒙着厚厚的油烟尘腻。
除了来拍照打卡的年轻人,偶尔能看见几个遛弯买菜的老人。
+1
在铁路三角道旁,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传来一阵阵欢笑声,一位带着灰帽、黑框眼镜的大哥扇着蒲扇,招呼着来往的年轻人们。
原来他就是“军哥书屋”的老板,这位传奇人物可不一般,曾带着女儿从拉萨骑自行车到加德满都。
+1
+1
喝上一口冰镇的天府可乐,暑气消散,军哥一边下棋一边热情洋溢地和我们冲壳子,悠长安静的铁轨终于热闹起来。
坐在这小院很适合“浪费”时间,体会“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感觉。
+1
临走时看见我们背着相机,军哥突然抬头叮嘱了一句:“多拍点!我们这斗要消失了!”
有情怀的人总是心心相惜,再见了,铁路村。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棉花街都市庭院旁。
这个拍摄点属于比较隐蔽的,找到它时,我突然明白,可能只有在重庆,魏莱才能滚下那么高的楼梯吧!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1
看着眼前这陡峭的坡度和让人抓狂的阶梯,突然想起寻路而来时遇见的重庆大爷,他轻描淡写的一句:“前面梯坎下去,抵拢倒拐就是洪崖洞了。重庆人口中简单的“抵拢倒拐”,一刻钟就没有了。
+1
强烈建议从上(棉花街)往下(洪崖洞)走,感受EASY版,途中你还能找到退出历史舞台很久的缆车。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城市之巅的CITY RADIO 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标志性的场景,冲着对电影的喜爱,我们驶向了鹅岭贰厂。
+1
+1
机缘巧合导演张一白邂逅了鹅岭贰厂,把《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的电台楼放在这里,让贰厂彻底火了起来。
+1
19年张导回到贰厂开了工作室,将电影里慰藉着无数奔波者的深夜电台还原(拍摄原址已拆除),来这的人都可以化身主播,传达心声。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我们两往那一端坐,拍出了新闻联播的即视感,哈哈。
+1
登上二十七级白色楼梯,仿佛走进了电影里,CITY RADIO的灯牌闪耀在嘉陵江的城市边际线上,城市辉煌的景观线就在脚下,视野无敌!
+1
电影里陈末、小容、幺鸡三人恋情故事的关键情节,都发生于此。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还原那些电影场景的同时,就好像走进了人物内心,主角的难过和开心,都悉数被还原。
+1
当日落西山,天色泛蓝,在铭黄的灯光衬托下,天台多了几分迷离与暧昧。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我们深深迷恋在这样的美好中,就像门票上的那句话:“一切就像是电影,比电影还要精彩!”
+1
喜欢张一白的选址,也钟意他的视角,或许是因为他从小在重庆长大,有着浓厚的重庆情结,在他镜头里的重庆,有着与众不同的浪漫气息。
+1
鹅岭贰厂正是在这些优秀的艺术家创造出的火花中,重获了新生,以最佳的姿态重新回归年轻人的视线里。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小贴士】
1、爱情天台门票19元/人,门票一天之内通用,白天可赏日景,晚上可赏两江夜景。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邹容路100号。
八百年重庆府,一百年解放碑,这个每天坚持用钟声唤醒山城黎明的就是重庆的文化符号之一,解放碑。
+1
小时候记忆中的解放碑是高大的,长大后渝中的楼房越修越高,“缩小”的解放碑依旧占据着历史人文的C位,它仍是我心中渝中区的灵魂,是重庆的标志之一。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电影里,幺鸡举伞淋雨走过的、陈末与幺鸡骑车路过的,陈末举着“我是蠢货”的牌子跑过,很多场景都发生在这里。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最喜欢的还是夜景那一场,瓢泼大雨中,幺鸡撑起伞置身于被闪烁霓虹点缀得梦幻又璀璨的城市中,朝解放碑走去,那落寞悲伤的情绪,让整个城市都为之难过。
+1
电影中那个无人的解放碑,只有在城市都睡去时才会出现,原来没来了人潮涌动,深夜的解放碑有着别样的空灵感!
【小贴士】
12点左右可捕获解放碑无人的夜景。
+1
小时候,外婆家就在洪崖洞上沧白路口,洪崖洞刚建好那一年,我在这个“立体式空中步行街”吃过酸辣粉。若干年后,洪崖洞一炮而红,这个以吊脚楼为原型的建筑人气爆棚,一时间华灯璀璨,风光无限。
+1
尽管很多重庆人嘴上说洪崖洞没什么好玩的,但一听到外地人夸赞洪崖洞,心中还是有无限的自豪感!
+1
或许是洪崖洞下滨江路上打卡的人太多,燕子打车去机场都只能顺着河再走前走上一公里。
猪头追车那一段刚好是观赏江北CBD的绝佳位置,只可惜他眼里只有燕子,看不见身旁那么无敌的夜景。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这场戏是小强主动要拍的,他说小月月才是全片的精髓,安全起见,12点等到洪崖洞熄灯后我们才开始了拍摄。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结果满大街打不着车的游客,不睡觉顺着滨江路遛弯的大爷,现场给我们加点弹幕,搞得我频频笑场。
+1
你能想象吗?“哈戳戳”的小强一边跑一边大喊着:“一蕊,没有你我可怎么活啊!”
旁边各种字幕:“不够投入。”“跑快点撒。”“你给老子等到!”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这场戏也就NG了100来次吧!老实说重庆人的娱乐精神真的挺足的,毕竟一年有200多场电影的剧组来这拍摄,估计大家也是习以为常了。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错综复杂的楼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难得一见的视角成为了电影的宠儿。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猪头和燕子两个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站在那,轻轨站外那巨大的反光玻璃墙,映射出一个真实又虚幻的世界,寓意着一切。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时钟跳转,当长江电工厂的轰鸣声响起,父母身着工装走向工厂,孩子们背上书包奔向子弟校。
+1
+1
地址:新华上街索道南站。
“每当我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就强烈地感觉到,城市是母体,而我们是生活在她的子宫里面 …”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电影开头那一幕,谢小萌在长江索道上跟美女搭讪,然后他就被高跟鞋狠狠地跺了一脚,疼得把手中的可乐掉了下去,砸中包科长的面包车,车顺坡溜下,撞了。
太经典了,这个开篇过了14年我都记忆犹新!
+1
+1
时至今日长江索道只剩下一条,几乎班班都爆满,为了赶一趟人少的班次,早起当了第一。
+1
+1
一个挂篮、两根绳索,以每秒6米的时速,从上百米高的楼宇间滑到江心,再慢慢爬升回到山上,单程4分钟内可俯瞰重庆的山水和城市风貌。
+1
+1
【小贴士】
1.索道每天早晨第一班7:30人最少,想拍出无人效果建议赶早。
2.索道单程20元,往返30元,往返票当天可使用,推荐大家可以规划好当日行程,再进行购买。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还有黑皮钻进下水道,车轮毂压着的也是罗汉寺门前的井盖子。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这车碾的盖子下面就是黄渤本人,哈哈!
+1
(剧照)
在这也诞生了超多经典语录。
例如:“骨头没遭筋遭老!”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耐克 ...还出照相机啊!”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电影让这个钢筋森林里的佛境禅风成为家喻户晓的景点。
精巧细腻的石刻、精雕细琢的窗棂、以及雕饰繁复的建筑群,古色古香的罗汉寺虽然已经全面翻新,内部依然有看头。
+1
在寺内游览最大的体会就是山城的建筑密度太高了,或许因为地处渝中寸土寸金的商区,无论什么角度,背景里都有高楼大厦出现。
+1
这种现代与传统、喧嚣与宁静的组合,很好地诠释了“闹中取静”之意,给人视觉和心灵上极大的冲击。
+1
+1
守院的阿姨听说我们在寻找《疯狂石头》的拍摄地,倍感惊讶,“你们年轻人也知道这个电影啊?”
+1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1
镜头一转,小强对偶像的COS简直是真情流露,“板命”奔跑,跑着跑着还真上了60码。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当城市气质和电影完美的结合时,追个小偷都可以拍个十分钟。
嘞个“夺命”的转盘路,就是重庆有名的融侨立交,720°度的旋转,双向四车道,一头连着融侨路,另一头连着双峰山路,高差巨大,远看就像三层转盘。
+1
这条“魔鬼赛道”的口碑良莠不齐,有人觉得在这种螺旋路自带眩晕“绕起来打脑壳”,有些人例如我偏偏觉得这种感觉相当良好。
特别是当我以超过60码的速度超越出租车时,那叫一个稳!
要是黄渤当年会开车,肯定不会跑那么惨,哈哈!
+1
地址:渝中区观音岩下坡道,底侧连接纯阳洞顶侧通往抗建堂和电信村。
要说重庆人车技为什么那么好,那还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老司机!让导航都崩溃的立交桥并不算什么,毕竟大不了就是重庆一日游。山城特色的陡坡才是新手的噩梦,特别是手动挡的车,车技不好都回不了家。
+1
亲戚住在观音岩金刚塔电信村,小区门口有一条令我“闻风丧胆”的大陡坡,下雨天开着手动挡的车在这里溜车十多次愣是没起到步。
后来看新闻报道,这是重庆排名前五的“绝命”陡坡,道路狭窄还有违停,坡道顶部的右转急弯,高度落差大,轮胎极易打滑。
+1
这段“黑打老壳”的回忆让我想起《疯狂的石头》里电测村面包车溜车撞别摸我的梗,“耶,高科技哦,无人驾驶!”大概只有重庆的路才能拍出这么经典的桥段吧!
+1
(电影截图)
幸好车给力,在磨的油亮的陡上坡抓地强健,猛踩油门一脚飙升4千转,凶猛的动力迎头而上,没有丝毫溜坡,当年的挫败感荡然无存。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1987年,川美的陈安健教授。在茶馆濒临倒闭要改成网吧的时候,默默支付了10年的租金,留住了茶馆,他只有一个要求:“茶馆坏了,就修补,但原貌不要变。” 茶馆也顺利成为了他画画创作的地方。
+1
曾经这里的茶客是码头的袍哥、讨生活的棒棒、黄桷坪的居民,游手好闲的街娃,于是就有了扯不完的家长里短,江湖道理,偶尔街娃还要打打架,发泄一下无处释放的精力。如今这里的周末几乎全是外地来的游客,一坐难求。
+1
穿过极不起眼的入口,长年被油烟熏得黑黄的土墙,满目疮痍的四方桌,老虎凳上的白炽灯管永远忽明忽暗,煤气炉上噗噗冒泡的长嘴水壶,以及传统的青花盖碗茶,沧桑的年代感扑面而来。
+1
就算游客再多,在这依然有一群人,自成了江湖。
老头儿些嘴里操着正宗的重庆方言,手上拨弄着年轻人看不懂的长牌,烟雾袅绕中,手脚随意往桌椅上一靠,嘴上聊的从鸡毛蒜皮到粉刷航空母舰,竟摆些“悬龙门阵”。
这就是重庆老江湖的姿态, 相比那些时尚和新潮,我更喜欢这种不加丝毫粉黛的模样,这才是最地道的重庆人嘛!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当然老子们也不一定看得懂那些裤裆都要拖到地上,黑黢嘛拱也要带个墨镜,头发冲到天花板的少年们,嘴里叨叨念的是什么玩意。
+1
什么是电影感,这不就是最棒的电影感吗?难怪当年宁浩在这里一边喝茶一边写出了《疯狂的石头》里“便衣文明执法”等经典梗。
在某种程度上,越底层才越有生活气息,越冲突才越有吸睛亮点。
+1
到交通茶馆窥探一番老重庆的生活,稍微有点情怀的人,都绝对不要错过哟!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南区公园路与枇杷山正街交叉路口。
《火锅英雄》开篇讲的是陈坤和他三个弟兄在防空洞里开了一家“老同学”火锅店。没来过的不明觉厉,防空洞里还能烫火锅?也太魔性了吧!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防空洞在重庆人心里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小时候外婆给我讲故事,说当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重庆实施大轰炸,重庆人民就是靠着山城身体里隐藏的110万平方米地下城得以生存,这也是历史上最大的城市防空工程。
+1
所以重庆的深度不止纵向下十层的楼,还有横向深入山里1600多个洞。
在和平年代,防空洞的作用不再单一,它融入到重庆人的日常生活中。
+1
要知道不是每个城市都能在防空洞里吃火锅的,只有重庆,才是地上地下都在冒烟的火焰山。
除了火锅店,防空洞里还可以乘凉、打麻将,有的成了交通工程,有的成了酒窖,还有的甚至变成了加油站。
+1
+1
在夏季重庆人的命是空调给的,且重庆一年四季潮湿,就连40度高温的夏天,湿度都很高。
人们会不由自主的想吃点麻辣火锅,消退体内积攒的湿寒之气。
重庆的火锅与众不同,荡气回肠,锅底必须是牛油,混合着辣椒烧沸,入味入心。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于小惠,劳资斗是喜欢你!” 被绑这场戏太喜欢了。
那些光着膀子的大汉,在仙气十足的洞子里烫着毛肚,那冒着汗珠的皮肤有种吸天地之精华的通透感,仿佛只有烫到飘飘欲仙,身上的湿气才会云开雾散。
+1
酒足饭饱,第二天醒来,你会惊讶的发现,全身上下,每个毛孔都散发着重庆浓浓的烟火气,还是牛油味的!
【小贴士 】
1、 由于火锅英雄的拍摄地“老同学”口碑太差,于是我们换了一家颜值更高的“洞洞里吃火锅”,味道一般,但人少适合拍照。
2、 重庆人的所谓的微辣,其实是外地人嘴里的辣到起飞,不吃辣建议点微微辣,或者鸳鸯锅。
地址:渝中区白象街1-6号。
陈坤饰演的刘波被人堵在屋门口的走廊,逼他还债,这一架差点打下楼,从这张海报里模糊的粗铁索,橙红的大桥拉索,可以看出这是滨江路索道附近。
+1
(电影剧照VS现场实拍)
查了查地方,我的天,这不就是传说中渝中区名气颇大“24层没有电梯”的白象居吗?
+1
作为一个过来人,捏着酸胀的小腿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导航在这里是失灵的,功课不做好,误入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爬楼到心酸。
+1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顺着3栋和4栋相连接的公共廊桥,路过一群打牌下棋的居民,就是电影同款的走廊和刘波的家。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1
除了这个走廊,在楼里闲逛都会遇见惊喜,向外的楼梯转角视野极佳。
+1
+1
单元内上下楼梯是像剪刀一样的X形,“脑壳进水”爬上24层,四肢无力看长江索道从眼前划过,脑子里只剩下三个问号:“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
+1
24层的步梯房,通过连廊等设计,巧妙的回避了爬楼的尴尬,于1994年获得了重庆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
+1
不得不说,重庆人的智慧是爬坡上坎锻炼出来的,仿佛下一秒张东升就站在我面前,笑嘻嘻的问,一起去爬楼吗?《隐秘的角落》剧照就是在这个楼梯拍的哟!
+1
+1
09年读大学的时候,春节回重庆发现这个非常霸道的位置多了个醒目的建筑。
+1
不规则的几何形态,巨大的玻璃墙壁,这个看上去棱角分明的建筑,就是全国规模第二的重庆大剧院。
+1
它既像巨大的岩石,又像在江上航行的帆船,无论白天黑夜,无论从哪个角度,它都很具辨识度。
《火锅英雄》里,陈坤和白百合坐在长椅上谈话的场景就拍摄于这里。
+1
(电影截图VS现场实拍)
夕阳西下,站在大剧院的广场上,遥望渝中母城,高低错落,见缝插针的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一般生长,俨然真实版的纪念碑谷。
+1
+1
它是公轨两用桥,上层跑汽车,下层跑轻轨,单塔单索面斜拉式的设计,如织布的梭子,呈水滴状,线条流畅。
+1
整齐排列的拉索,像琴弦,那穿梭的车流,就是琴弦上跳动的音符,橙灰相间,极具现代美。
+1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重庆将空间利用到了极致,让重庆有了“桥都”的美誉。
这些“城之脊梁”实现着互联互通,也将城市塑造成为大型的游乐场,当然这些也都是备受导演们青睐的电影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