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0
- 收藏9
- 评论2
- 赞11
+1
出发日期/2021/04/24
天数/2天
人均费用/1000元
人物/三五好友
一路涉足,一路留恋,一路回望。在每一场的旅途中,有过相遇,有过别离。但在每一段行程里,不屈的灵魂带你一路向前,一次又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可我在乎的是满眼的风景。
都说树有根,人有心,来之前也做了一些古城的功课,带着一颗敬畏的心漫步在韩城
在这里,中国5000年的华夏文明司马迁就写了3000年;
大禹治水和鲤鱼跃龙门的神话飘浮在天空;
1937年8月的豪言壮语:“拆吧,如果没了后人谁还记得咱们先人啊!”久久的也在黄河边上回荡。
历史虽成为过去但这里的人也不愿选择遗忘。
韩城的故事如天上的星星一般数不尽道不完,任一个都是文化与精神的延伸与传承,高山仰止,景色如此 然这种古城精神我心也向往。
韩城古城|千年的东方古典
韩城古城是一座距今有千年的古城,于是我迫不及待升起一架无人机去俯瞰它的模样。
古城的街道既星罗棋布也纵横有序,街道虽参差不齐,但很像人的神经系统一般神奇。
古宅繁复但也都有数得清的名字,乍一看数十条的巷子出现在眼前,古城的巷道定来多种多样,有牌坊的入口,也有姓氏的门头。
一条明清古街道,一群古建筑,一批四合院古民居,古色古香的原始风貌
没有人潮人往,没有过度商业化,只有生活和岁月留下的痕迹
韩城古城,南临澽水,西依梁山,东北有塬,山水环抱,易守难攻。
始建1400余年前的韩城古城,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尤其文庙,东营庙,城隍庙
连为一片,长达700多米,形成了韩城市博物馆,是古城一大特色。
城隍庙
进入古城时候,就下起了淅淅沥沥的的小雨,而此刻更有岁月的韵味,我们走向古城东部的正街东面,这里有一条由西向东的巷子和正街西面的书院街相向对视,这就是隍庙巷,而这里藏着我们要找的城隍庙。
而对于方位感好的我,特别是在这方正的古城里,集市都是会以牌坊进行区分,而入口处的巷子东西两面几个大字依次显现出来“监察幽明,保安黎庶”我想这就是古人想表达城隍庙守护的意义所在。
一旁守着的石器古色庄严“泰山石敢当”
进入正门首先映入眼前的政教坊、广荐殿、德馨殿笔直延伸,贯穿将整个城隍庙的分割开来。
而在城隍庙的西北角还有一处戏楼,这是明清时期修缮过的,可想而知在千年之前的古人也曾在此唱戏、跳舞,而现在它成了古城人们的社区艺术聚集点,也体现了传承的力量,艺术也在新时代人们的心里,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从城隍庙出来在街道的对面就是东营庙与文庙,但是我没有从这走过去,因为据说文庙的正门才是最佳的游历路线,因为我对古城有着一种敬仰,并且也不想走回头路,于是我回到古城的正巷,路上的小吃街也是别有一番景象。
而我特别要说一下韩城的花椒也是特别闻名,叫大红袍花椒,据说全国每六粒花椒就有一粒是来自韩城,所以说如果你遇见了就不要错过了。
和椒相关花的手工食品也相继而出,并没有一丝的传统,也是顺应时代潮流,你看我还是第一次见过花椒和锅巴、酸奶的搭配。伴着小雨中来一杯花椒酸奶也是不错的味觉体验,好了要去找文庙了。
文庙
酸奶带来的满足感,带我沿着古城的东南,也就是南街之东,而与巷道相对的东西巷子就是所谓的文巷,而这里就是文庙的入口。
远处在巷子的东面也有两座面面相觑的木牌坊,东面的写着“德配天地”,西面写着“道冠古今”非常富有古韵的气势磅礴。两侧有着明清时期修建的五龙盘曲的琉璃壁尤为壮观,壁前就是“棂星门”。
我站在小桥上看着这院内的四合院相连,各种门楣都是诗雅大情,不禁感叹是怎样的一群人在这纷乱的时代保持这么完好的古城。而此刻我只想在雨中默默地看着他,守着他。就这样安静的享受这时光,也是希望有一刻和千年的古城建立某种羁绊。
回过神继续向前走,这样的院套字眼已经再熟悉不过,只是那字迹间更加的沧桑久远。
文庙就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我的面前,只有仰起头看着,仿佛下一秒跨过那道门槛我就进入古城的异世界,笔墨间的游迹,对仗的简洁工整,诗句的侃侃而谈,再有一杯老酒酣畅那是何其的畅快淋漓。
入口处千年古树碳化的肌理都给我一丝的悲凉,内心波澜涌起,那句枯藤老树昏鸦说的就是此番景象吧!有些共情我们浑然不知,但你感受到了,这就是古城的魅力所在。
但刚才的树并不是主角,这颗“五指柏”经历过1500的洗礼,枝丫长出了动物的形态,他是文人的幸运树,以前的人们都争相去触碰它,因为它预示着五指登科。
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那个失落的文明从未走的太远
记得博物馆在我的印象里都是那种把出土好的文物,放进城市的牢笼里任其游人进行围观欣赏,但是此次的陕西韩城之旅听闻在一个进士村-梁带村,有一个与城市隔绝的遗址博物馆,当然我不会错过这个难的机会,于是我好友一起去找寻一抹春秋时期芮国的一丝气味。
经过了乡间小路,在黄河之边,发现了这个隐藏在城市之外的遗址博物馆。
这个方形的庄重外观一眼看出就是西周对于礼器鼎的造型,也符合那个时代的气质,前面一还有一个编钟造型的雕塑,青铜色的颜色深深的吸引了我,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遥远历史的写照。
于是我迫不及待的走了进去,里面古典色的光影反射在各种古器上面叫人迷恋,我的前方也正好一群游客围在导游身边,也在仔细听着芮国的历史千秋。
其实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一个久远的国度有着一个小群体,在千年后被我们发现了解之后,他们其实是高大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在那个年代,你们用着怎样的智慧文明生活,但事实证明返璞归真的生活,你们运用的更加娴熟,因为现代的工业文明是冰冷的,而你们的技术是双手的结晶,青铜器很厚重冰冷,但你们的双手却是那么的有温暖,心更是热血沸腾,我敬仰你们的伟大。
而在那个时代随着秦朝的国力强盛,国家会随着历史而一统天下,就连芮国也不会逃脱命运的枷锁,留下的只是在岁月的斑驳,与之传承的历史文化,一个国家的兴盛历史也如河流最终汇入大海的命运,从分化到一统,最终汪洋大海。
而留给后人就是无尽的疑问,有的会被慢慢揭开,有的会在以后的长河里面逐渐找到答案。就像博物馆留下的字句“古芮为秦所灭,其后人去向何方?”
我也陷入深深的沉思,这是未来问过去的一个问题,或许你也在找答案,但是今天的我们将会继续带着这种精神继续前行,一直在路上探索是我不会停下来的事情,感谢遗址博物馆带给我全新的体验,如果有机缘一定会再次光顾。
tips:开放时间:冬季9:00—17:30,夏季8:30—18:00,全年无休。
博物馆设有大型停车场
无需预约,门票50元。
司马迁祠墓|一部华夏史,史记话半余
“一部华夏文明史5000年,太史公一人书写半部历史”。还有那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就是我国伟大的古人-司马迁。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借老子之口说出了被他改造过和发展了的至治理想。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内核,有意识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会“小国寡人”和奴隶社会“使民”如何的思想,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
司马迁的故事大家已足够熟悉,遭遇腐刑依然能够成就千秋伟业,我们无法想象他曾受过何等苦难,经历多少风雨,而在他死后的千年,他的祠墓就一直在韩城芝川镇东南的山岗上,面临黄河,背靠梁山,受后辈万世敬仰!
两天的时间,对于千年古城不过眨眼瞬间,其实韩城还有许多精彩的事物,比如说他们的古城精绝背芯子、撞神楼和抬神楼还有打五元 表演、行鼓更是一绝;
就连马未都老生都说:“关中文物最韩城”,代表的就有家具的座椅,屏风等都以厚重闻名;
而美食有黄河鲤鱼,据说1971年周总理招待外宾就点的是韩城的名菜,还有那些津津乐道的小吃。例如:锅盔、花馍、油泼面......这对于吃货来说是极大的诱惑。从文化来说韩城的大碗里装的不只是美食更是炎黄子孙代代相传延续的韩城精神,坚持里面透着精彩。
如果有时间,还会再来走走,看看这个和战国韩国/现代韩国都没有一点关系的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