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水库+树德山庄+李家大院+浯溪碑林,永州之北自驾行
头图加载中

攻略   >  永州旅游攻略   >  双牌水库+树德山庄+李家大院+浯溪碑林,永州之北自驾行

双牌水库+树德山庄+李家大院+浯溪碑林,永州之北自驾行

双牌水库+树德山庄+李家大院+浯溪碑林,永州之北自驾行

  • 出发日期/2022/06/30

  • 天数/2

  • 人均费用/300

  • 人物/独自一人

  • 玩法/第一次 深度游 夏季 

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

永州是湖南最南部的城市,基本上沿着湘江的干流潇水而建,其行政中心位于冷水滩,文化中心在零陵,都处在其北部,除此之外,还有东安和祁阳两县,因为大本营放在了永州的最南部,加上永州境内的高速公路不太发达,所以,其北部地区去的较少,这次专门抽出两天时间,安排了一次永州之北自驾行。

双牌水库:库容排名湖南前十

双牌水库

双牌水库建成于上世纪60年代,在水库大坝上下游的库区,形成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并建有日月湖国家级湿地公园。上次来零陵的时候,未找到这座大坝,这次经过双牌,先弥补这个遗憾。

进入双牌县城,来到潇水岸边,这里被称为月湖。滨江广场旁有条马路叫双电路,沿着这条路顺着潇水河畔向东,大约十来分钟的车程,就看到了双牌水库大坝那雄伟的身姿。

目前依然在泄洪,不过只打开了一个闸门,看来上游来水的压力已经减轻了很多。就算只开了一个闸门,江水奔泻而下的情景,仍然十分壮观。水流落下撞击水面,发出震天的声响,飞溅的水花形成白色的云雾,在水面上升腾。

河边有一个小广场,广场上建有一个凉亭,是欣赏大坝的绝佳场地。广场上还立有一块巨型黄腊石,上面介绍了以水库为核心而建成的日月湖湿地公园。

继续往前,这里立有一尊陶铸同志的汉白玉雕像。陶铸是祁阳人,祁阳也属永州管辖,上学的时候学过他的一篇文章《松树的风格》,不知你是否还记得。1963年11月,他在中南局工作时,曾亲自来到这里考察,并题写了“双牌水库”的库名,可惜后来他遭受迫害,当年的题字也被烧毁。

办公楼前有一块绿地,中间摆放着一部巨型水轮机,被称为是“潇水第一轮”。这个水轮机是1963年由著名的东方电机厂制造的,总共运行了48年,累计发电量超过100亿度。

水利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建工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人们凭借着勤劳的双手,才将大坝修筑起来,其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

双牌水库图片

双牌水库

双牌水库图片

大坝前的观景台

双牌水库图片

陶铸塑像

双牌水库图片

反映当年修大坝的浮雕

双牌水库图片

潇水第一轮

双牌水库图片

大坝正在泄洪

双牌水库图片

大坝下游称月湖

萍洲书院,去一趟还真不容易

萍洲书院

零陵古城中,萍洲书院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可惜这个夏天总是下雨,上次去零陵的时候,因为连日阴雨,潇水水位暴涨,连霞客渡的浮桥都被暂时拆除了,前往萍洲岛的渡船也因此被取消,所以,与萍洲书院失之交臂。

这次又来到零陵,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直接找到古城旁边的游船码头,询问开船情况,没想到因为人数不够无法开行。但她同时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可以直接前往萍洲大桥下面的江边看看,那里有个私人渡口,也许可以找到渡船。

导航地址设为“犁头尖”,需要从城区方向走萍洲大桥跨过潇水,过桥后有一条右转的小路,旁边立有“萍洲书院”的路牌,小路边是一片废弃的厂房。沿着小路一直开到岸边,果然看到有渡船停在这里。

渡船是一个人20元包来回,但至少需要凑够十人才能开船。如果不想等,就只能采取包船的方式。付了钱,船家利索地开启马达,一个人站在诺大的渡船上,驶向江心那座渴望已久的小岛。路程并不算太远,大概十分钟左右就到了。登岛后,还需购买40元门票,总算如愿来到这座湖南省四大古书院之一,

这座小岛刚好位于潇水和湘江汇合处,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潇湘二水合并为湘江后,一路北上,流经潇湘大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人们将之称为“潇湘之源”,确实不为过。

萍洲书院始建于1739年,后被水淹没,1887年湘军将领王德榜重建,与岳麓、城南、石鼓并称湖湘四大书院。

在院中到处游走,寻找古人留下的遗迹。不知为何,除了院子正中金桂庭院处,有几株百年古桂花树,并没有其它发现。

在书院外围的湘江岸边,这里古树参天,立有“潇湘烟雨”石碑,正是古人临江嗟叹之处。萍岛的名字据说是因为岛上生长一种叫做白萍的植物,在书院还没有建起来之前,这里的“潇湘夜雨”已经是古永州八景之首。

在新永州八景中,“萍洲春涨”占据首位。远古部落首领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千里寻夫,路过此地时正是五月,萍岛没于滚滚洪流,女英抛下碧罗巾,龙王得报后派出三只金鸭子,将萍岛拱起,使之像一叶浮萍,永不沉落。这就是“萍洲春涨”的传说。

萍洲书院图片

萍洲书院门楼

萍洲书院图片

大门

萍洲书院图片

月亮门

萍洲书院图片

金桂庭院

萍洲书院图片

大成殿

萍洲书院图片

潇湘石

萍洲书院图片

古树

萍洲书院图片

书院一角

萍洲书院图片

百年好合

萍洲书院图片

竹林

萍洲书院图片

白萍

萍洲书院图片

萍洲夜雨

萍洲书院图片

走廊

李达故居,他被称为理论界的鲁迅

李达故居

李达故居位于湖南永州冷水滩、一个叫作油榨头村的地方,刚好处在零陵机场的北面。说到李达,一般人可能会觉得有点陌生。如果去过上海一大会址参观,对这位李达应该会有些印象,因为他是此次会议的主要筹备和组织者,我党早期的创始人之一。

为什么在后来的重要历史事件中,比如长征和解放战争,我们看不到他的名字呢?参观了李达故居,就能找到答案。

故居前面是一个荷花池,里面的荷花正在盛开,有阵阵清香随着清风飘散。走进门楼,里面是典型的湘南地区的四合院落,对面为堂屋,两侧有横屋和耳房,后面还有竹园,看起来非常舒服。堂屋大门上悬挂“蓄德延年”牌匾,堂屋里悬挂着“耆德介釐”,这是李达父亲七十大寿时,黄铭功所赠,他是一位教育家,和李达曾为同窗好友,表达的也是祝福赞美之意。

房屋的陈设非常简单,并无特别之处。在侧房内设有一展室,是李达生平事迹陈列室,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他的人生轨迹,解决前面提到的疑惑。

李达是我党创始人之一,后因和陈独秀意见相佐而中断了与中央的联系,开始从事相关的教育工作。解放后由毛主席作为证明人,重回组织的怀抱,继续从事教育工作,曾担任湖南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校长。

在门楼的门楣上有一块“李达同志故居”的题匾,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达”字的繁体字是土和羊加一个走之底,这里却故意少写了一横,有点像是李逵的“逵”字。这幅字是书法家文选德所题,当年毛主席曾夸奖李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黑旋风李逵”,这样写正是为了契合这个典故。

在门楼的右侧墙壁上,镶嵌着一块牌匾,上面正是毛主席评价李达的一段话,他说:你就是理论界的鲁迅,我一直就是这么个看法,将来历史会证明这一点。

李达故居图片

故居前的荷花池

李达故居图片

故居大门

李达故居图片

堂屋悬挂的牌匾

李达故居图片

李达同志的画像

李达故居图片

描述一大的油画

树德山庄,牌匾上的德字为何少写一笔

树德山庄

东安位于湖南永州的北部,是一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小县城,没想到在此地的乡野间,却藏着一座中西合璧的庄园,这就是树德山庄,它是爱国将领唐生智的故居。树德二字,可以看出主人的立德之心,这也给东安县增加了几分德文化的底蕴。

树德山庄所在地叫芦洪市镇,古名为应阳。这里距离永州的主城区冷水滩很近,沿236省道大概半小时就能到达。山庄免费对公众开放,门前是一片草地,并辟有一个停车场,一条小河蜿蜒穿过,河畔修有树德广场,河边是湿地公园,池塘上有栈桥,环境优美。

山庄大门是一座威严的门楼,据说因为风水上的考虑,门的右侧门柱略有突出,以调整门的朝向。抬头仰望,门楣上悬挂着“树德山庄”的门匾,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其中的“德”字中间少了一横,这是庄主认为人无完人,表达了自己一生立德的决心。

走进大门,里面是大大小小的房间和花园,中间是庄主及家人居住的地方,一栋二层小楼,分布着数个房间。四周环绕的房屋主要是给佣人、马夫、卫兵等居住的。庄园的南侧一角,还有一栋西式洋楼,被称作迎宾楼,里面设计有壁炉,当年还摆放着沙发,主要供宾客使用,据说李宗仁、白崇禧、程潜等都曾在此居住过。

树德山庄旁有一所学校,名叫耀祥中学,这所学校的前身名为湖南省立耀祥书院,正是唐生智在1939年创办的。1943年,他还自任校长,并制定了“好学、力行、知耻”的校训。学校经历了数次更名,到1989年10月,为纪念唐生智诞辰100周年和建校50周年,学校复名为耀祥中学。

山庄前面的芦江河对岸,有几座大烟囱十分引人注目,根据景区介绍,这里很有可能是神华电厂。树德景区的主题是“水火交融,魅力应阳”,其中的水是芦江水库,火指的就是电厂。另外,东安鸡被称作是“湘菜之首”,小镇上随意找一家餐厅,都能品尝到这道正宗的东安味道。

树德山庄图片

树德山庄一角

树德山庄图片

树德山庄牌匾

树德山庄图片

两棵罗汉松

树德山庄图片

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

树德山庄图片

餐厅和后花园

树德山庄图片

迎宾楼

树德山庄图片

旁边的耀祥学校

树德山庄图片

对面的电厂

李家大院,住宅为何坐南向北

李家大院

祁阳位于湖南永州的东北部,境内的潘市镇中有个龙溪村,村中的李家大院,始建于明代,已历经十三代子孙,是一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穿过村前的荷花池,迎面就是李氏宗祠,三进三开间,属祠堂中的最高规格了。李氏宗祠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李氏春秋赋,这是当代村中族人撰写的,主要是列举了历史上李姓人的荣光,包含老子李聃、秦相李斯、汉将李广、婉约词人李清照、诗仙李太白、闯王李自成、洋务运动李鸿章等,由文言文撰写而成,读来饶有韵味。

祠堂的后面,就是连成片的大大小小的房屋,很多已经空置,但仍可见当初的用途,这种建筑形式在湘南地区似乎比较流行,同一家族的人抱团住在一起,依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无形间也形成一种威慑力,让外人不敢随意侵扰。

很多房屋依然有人居住,通常都是坚守的老人,年轻人则早就另起了新屋。

前面的祠堂朝向东,后面的住宅却采用了坐南朝北的不同寻常的朝向,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开村始祖叫李文敬,因木材生意而发达后,率领三子九孙,开辟了这一份家业,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开始,一直持续到清咸丰二年(1852年)。对于生意人来说,最看重的当然是“金”,中国古代的风水堪舆之术认为,南方主火,而火克金,所以换个朝向,以免断了财路。

古代商人的地位并不高,受当时传统思想的影响,祠堂中并未看到有相关事迹的记录,也可能藏在某个不易被察觉的角落。李氏后人中也有几位靠读书博取了功名,虽然成就没那么大,却被制成牌匾,悬于正堂上方。

前面提到的李氏春秋赋,就是在修族谱时做的序,作者可能也很为难,于是就把历史上的李氏名人事迹,作为自家荣耀,歌颂了一番。

李家大院图片

李家大院门楼

李家大院图片

村前的荷花池

李家大院图片

祠堂内的李姓荣光

李家大院图片

李氏春秋赋

李家大院图片

老房子

李家大院图片

院中的老屋

李家大院图片

古村俯瞰

陶铸故居,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故居

在参观湖南祁阳的李家大院时,看到游客中心的介绍,这里属石洞源景区,在大山深处五公里,有一个石洞源水库,水库旁边还有一处红色景点,名为陶铸故居。

沿着弯弯曲曲的道路进入大山,两旁是茂密的树林,不时会出现几栋民居。十分钟左右,峰回路转,一道大坝赫然耸立在眼前,上面写着“石洞源水库”五个白色大字。沿台阶爬上大坝,只见一池碧绿的湖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美丽,大坝旁边还立有一块标志,上面写着“陶家湾”,正是此处村庄的名字。

继续驱车沿水库边的山路向前,里面果然藏着一个村庄,村民的房屋大都依山向湖而建。陶铸同志的故居就位于一座小山之上,一排土木结构的瓦屋。

陶铸就出生在这栋土屋中,家境贫寒的他从小就看尽了世间的不公。他家虽穷但却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参加同盟会和辛亥革命,后被杀害,母亲含辛茹苦将儿女抚养成人,并送子参军。陶铸进入到黄埔军校学习,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日战争时期建立鄂中根据地,解放战争中曾任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委,解放后主要在中南和华南一带工作,在广东工作时写下《松树的风格》。

故居前的山坡下,建有一座凉亭,取名陶公亭,这是1997年为纪念陶铸诞辰九十周年而建造。亭子中间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心底无私天地宽”,为陶铸手书。

陶公亭一带浓荫蔽日,凉风阵阵,有当地村民在这里卖凉粉,正好坐下来歇歇脚。听他们介绍,这个景区是前几年才搞起来,马路就是在那时拓宽的,因为陶铸当年在广东工作时,影响较大,很多人专门从广东过来,本地人知道的反而不多。

故居旁种了一片松林,风吹过时松涛阵阵。陶铸蒙冤病危时,给妻子曾志写了一首诗,其中“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现在读来,依然让人感叹。陶铸的骨灰埋在广州白云山的松林中,他的英魂也化入他一生最爱的松树。

陶铸故居图片

石洞源水库大坝

陶铸故居图片

石洞源水库

陶铸故居图片

陶铸故居

陶铸故居图片

陶公亭

陶铸故居图片

松林

陶铸故居图片

故居俯瞰

浯溪碑林,历代文人墨客打卡地

浯溪碑林

浯溪碑林确实是个人文荟萃之地,只因一位热爱生活的诗人,让一条本来连名字都没有小溪流,成了万人膜拜的“打卡地”。元结生活在唐玄宗年代,恰逢安史之乱,也让他的生活注定没有那么平静。但他是个浪漫的人,就算到了常人眼中的放逐之地,依然不改初心。

当年诗人出任道州刺史,从湘江南下,由零陵转入潇水。经过此地时,无意中被湘江边这座小山的美景吸引,于是把溪水取名“浯溪”,小山取名“峿台”,山中凉亭取名“𢈪庼”,合称“三吾”。

诗人还分别写了三篇铭文,篆刻于溪畔的石壁上,最绝的是,后来又写了一篇《大唐中兴颂》,并请到“大咖”颜真卿用正体书写,然后摩刻于崖壁上,从此这条浯溪便天下闻名,引得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日积月累,竟然形成了世间罕见的露天碑林。

穿过祁阳县城,跨过湘江大桥,浯溪碑林就位于大桥下的湘江南岸。沿着左侧的山脚走进去,就能看到山谷间的那条浯溪,顺着浯溪向前就是湘江,沿途的崖壁上,密密麻麻全是摩崖石刻,这些就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碑林。

“大唐中兴颂”位于湘江岸边,已经用玻璃罩住,因为年代久远,字迹有些模糊,难以分辨,加上玻璃的反光,看的就更加不太清楚,还专门给它盖了一个亭子,以遮风挡雨。

三篇铭文中,《峿台铭》在古树“宋樟抱石”前的碑亭中看到,这是一块石碑,注释说明是光绪年间刻制的,显然是仿品,浯溪边有座石山被称作龟石,上面被铁栅栏围住,旁边介绍此景为“龟石古篆”,其中左为《浯溪铭》,右为《吾(广吾)庼铭》,登上旁边的石阶,前后左右辨认许久,竟然没有发现半点石刻的痕迹。

最能让人感受当年诗人雅趣的,还是山顶的“峿台”,这是一座六角亭,被称作“峿台晴旭”,旁边的山石则被称为“窊尊夜月”。根据《峿台铭》中的描述,峿台是浯溪三峰中的最高峰,晴日可观日出,晴夜可赏皓月。山顶的岩石上有几个小圆坑,正好可以盛酒,传说是元结所凿,这就是所谓的窊尊。可以想象,诗人当年站在这里,对酒当歌,是何等的洒脱。

浯溪碑林图片

碑亭中的三绝之一

浯溪碑林图片

浯溪流入湘江

浯溪碑林图片

龟石宝篆

浯溪碑林图片

大唐中兴颂

浯溪碑林图片

峿台

浯溪碑林图片

窊尊

浯溪碑林图片

金音石

香零山村,一个有“味道”的地方

香零山

香零烟雨是永州八景之一,上次因为汛情,与它失之交臂,刚好位于返程的路上,于是把最后一站安排在了这个地方。

从零陵城南跨过潇水,来到一片农村,发现这个地方叫香零山村,田间小路虽然不宽,但都是水泥路,将整个村庄串联起来,村里有大棚,也有鱼塘,还有正在盛开的荷花池,一派田园风光。

导航最终将我带到一座浮桥前,原来浮桥对岸就是零陵城区,开车绕了一个大圈子,如果从浮桥上走过来,几分钟就搞定了。

站在岸边,看到了江心中的香零山,原来,它是由几块耸立在水中的石矶组成,有人还在上面盖了一栋两层小楼,更增添了这座小岛的神秘。据说,山上的小楼最初是清朝时盖的,当时的人们为了震慑水患,建了这座观音阁,并请专人在岛上看护。

如果想登岛,看来只能坐船,可能是因为洪水刚刚消退,没找到坐船的地方。沿岸边修建的绿道走了一段,发现洪水浸泡的痕迹还在, 有些地方非常滑,前段时间那场洪水造成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完成了香零山的隔河相望,接下来就要到村里去转转了。在村中的一个鱼塘边停了下来,路边村民的房屋外墙都被粉刷成各种涂鸦,田里的大棚一个接一个,菜地里的冬瓜被吊了起来,个头不是一般的大。

荷花池位于村子的正中,正值夏日,满池荷香。池塘中修有栈桥,可沿栈桥走到荷花中间,感受这沁人心脾的香气。

香零山图片

连接零陵城的浮桥

香零山图片

零陵山

香零山图片

村中房屋的涂鸦

香零山图片

大冬瓜

香零山图片

大棚

香零山图片

荷花盛开

最新评论(0条)

游客
添加表情
评论
猜你喜欢
93 篇,查看更多
前面后面
  • 2
    追逐江永,我心中的古...
    追逐江永,我心中的古镇梦
  • 1
    瑶乡故都千家峒 自然...
    瑶乡故都千家峒 自然奇观大泊水
  • 1
    约上三五好友,自驾永...
    约上三五好友,自驾永州,在永州寻找千年古村
  • 3
    逃离城市的鸟笼,拥抱...
    逃离城市的鸟笼,拥抱大自然的美好
  • 2
    与宁远的一次相遇
    与宁远的一次相遇
  • 2
    夜宿中国爱情小镇,寻...
    夜宿中国爱情小镇,寻找千年瑶寨桐冲口,探秘沉寂的香草源,感受中国瑶都的独特魅力
  • 2
    我爱宁远冲鸭
    我爱宁远冲鸭
  • 3
    宁远之游,心宁之静
    宁远之游,心宁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