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兴博物馆,寻禾兴之源,遇三件奇物,看一场明代奢侈时装秀
头图加载中

攻略   >  嘉兴旅游攻略   >  在嘉兴博物馆,寻禾兴之源,遇三件奇物,看一场明代奢侈时装秀

在嘉兴博物馆,寻禾兴之源,遇三件奇物,看一场明代奢侈时装秀

在嘉兴博物馆,寻禾兴之源,遇三件奇物,看一场明代奢侈时装秀

  • 出发日期/2023/07/01

  • 天数/1

前言

嘉兴、禾兴?

嘉兴 街头,常常能看到禾兴、 嘉禾 的文字,这让人联想到茂盛的稻田,难道这座城市的发展与之有关。于是,我走进了南湖之畔的 嘉兴 博物馆,在这里寻找答案。

嘉兴、禾兴?图片

嘉兴博物馆正门

寻找禾兴之源,看水乡泽国如何变身鱼米之乡

嘉兴博物馆

博物馆中的禾兴之源和沃土 嘉禾 专题展,解开了我心中的困惑。 嘉兴 地处太湖流域,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这里的史前文明主要包含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从7000年前一直延续到5300年前。

曾经这里是一片水乡泽国,此地的人民主要是以打鱼捕猎为生。但根据出土的众多石质生产工具可以看出,当时的人类已经逐渐掌握稻作的生产,特别是到后期的良渚文化,这时的农耕文明已呈繁荣之势。

先秦时期, 嘉兴 地处吴、越之间,是两国交兵的主战场。秦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 嘉兴 一地设为由拳县,属会稽郡。不过在这个阶段, 嘉兴 尚未形成规模化的水稻种植。到了三国吴黄龙三年(231),在 嘉兴 的沃土上长出了茂盛的野稻,落帆亭后曾有 嘉禾 墩,传说就是“野稻自生”之处。当时吴国大帝孙权听闻此事后,认为是祥瑞之兆,将由拳改名为禾兴,第二年将年号改为 嘉禾 。赤乌五年(242),孙权立子孙和为太子,为避讳,将禾兴改为 嘉兴 。落帆亭始建于唐代,因行船进入运河船闸时需落下船帆而得名,曾为著名的园林。

可见, 嘉兴 之名的由来,还真的与水稻这种农作物有关。

不过, 嘉兴 成为真正的鱼米之乡,则要到唐宋之后。钱塘潮如今成了人们观赏的景观,但在古代, 嘉兴 地区却是一处屡遭海潮侵害的地方。人们为了阻挡海潮的侵袭,不断修筑坚固的撼海塘,这项工作持续了上千年。

当海潮不再泛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一处肥沃的土地,这片 嘉禾 飘香的土地,也成了重要的粮食基地。两宋时期, 嘉兴 大规模发展“圩田”,有点像 广东 佛山 地区的桑园围,通过修筑堤防,将稻田与外水隔开,通过闸门控制引水和排水,以达到旱涝保收的目的。宋 政和 七年(1117),宋徽宗赐秀州郡名为 嘉禾 ,宋 庆元 元年(1195),升秀州为 嘉兴 府,此后 嘉兴 、 嘉禾 之名便交替使用。

嘉兴博物馆图片

马家浜发掘现现场照片

嘉兴博物馆图片

孙权视察野生禾苗

嘉兴博物馆图片

当地民众修坝阻挡海潮侵袭

嘉兴博物馆图片

当地发明的圩田模型

三件奇物,一件让人捧腹,一件堪称镇馆之宝

嘉兴博物馆

博物馆正门旁边的喷水池中,立有一尊造型别致的雕塑,一位手不释卷的老夫子,眼睛几乎快贴到书本上了,正聚精会神地阅读。他盘坐在一处像鱼又像龙的船形物体上,一只手支撑以保持平衡,非常可爱。这到底是个什么雕塑呢?它和 嘉兴 这座城市又有什么关联?为何要放在如此醒目的位置?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了博物馆。

在博物馆的大厅中,又看到了一件奇怪的东西,它看起来是一件石制的物品,被镶嵌在屏风中,成了精美的装饰。这件物品的造型着实搞笑,像是某种动物的面部形象,表情极为夸张,张大着嘴,瞪着眼睛,甚至连鼻孔都张开了,似乎受到了某种惊吓。这样一件奇怪的物品,被置于正厅,肯定有其特殊的意义。

博物馆内设有中空大厅,足有三层楼高,厅中立有一件铁塔,一直顶到透明的天花板。这是真如塔的塔刹,本为安放在塔顶的标志物。 嘉兴 历史上曾有“七塔八寺”,均已消失在历史的风雨之中,这件难得的遗物被保存在此处,堪称镇馆之宝。真如塔位于 嘉兴 火车站北面的人民公园内,到 嘉兴 后一下火车就寻到这处遗址,但只看到一片石基,当时还叹息的半天。

那件镶嵌于屏风上的物品,在马家浜文化展中找到了答案。马家浜文化,是目前 嘉兴 发现的历史最早的文化遗存,时间大约在6000-7000年之间,那时的人类还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学会了制作陶器。这件物品的名称叫兽面形陶器耳,也就是陶罐上的一个把手,实物非常小。它虽为兽面却有人的表情,是人格化的动物形象,属十分罕见的史前陶塑珍品,虽为把手却造的那么有趣,这反应了远古人类对于生活的热爱。

博物馆门口的那尊雕塑,则在介绍 嘉兴 工艺品展示中找到了答案。这原本是一件银制酒器,名为槎杯。所谓槎就是分岔的树枝,在神话传说中则是往来天上的飞船,雕塑中的老人也不是普通人,而是西汉时出使西域的张骞,相传他坐着木槎探寻黄河之源时,曾偶遇牛郎织女。

这件银制槎杯,制于元代,由 嘉兴 著名的银工朱碧山所制,存世四件,两件存于大陆,一件在 台湾 ,还有一件流失海外,门口的雕塑则是根据藏于故宫博物馆的那件,原样放大而成。馆内展览中图片所绘为 苏州 东吴博物馆所藏的造型,也就是说,四件的造型应该都有差异。

嘉兴博物馆图片

博物馆门口的槎杯雕塑

嘉兴博物馆图片

大厅屏风上的陶器耳雕塑

嘉兴博物馆图片

真如塔的塔刹

嘉兴博物馆图片

出土的陶器耳实物

嘉兴博物馆图片

银槎杯照片

一场明代奢侈服装秀,品牌的名字叫梅里李氏

嘉兴博物馆

把 嘉兴 博物馆主楼上上下下的展厅都看了一遍,以为再没有别的内容了,坐在大厅里休息,无意中发现原来还有个附楼,通过连廊与主楼相连。来到附楼,看到了主题为“梅里云裳”的馆藏李氏服饰展,让人连连惊叹,还好没有错过。

梅里是 嘉兴 王店镇的别称,镇里有条河叫梅溪。王店的李氏有三支,分别为青溪、苞溪和梅溪,其中以梅溪李氏最牛X。古时家族要想变得强大,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梅溪李氏也不例外。

梅溪李氏的先祖是 江阴 人,元末明初时搬到 嘉兴 居住。其家族的兴旺是从第七代李芳开始的,因为他考中了进士。李家由此走入仕宦之途,并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李芳的父亲叫李湘,他继承祖业,积累了不菲的家底,父凭子贵,获赠“文林郎”的散官头衔,加上性格温厚,乐善好施,在小镇里也是颇有名声。

在数千年的 中国 历史中,这样的人其实太多太多,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梅溪李氏走进人们的视线,缘于本世纪初的一次市政建设。当时,小镇在平整一个土墩时,无意中找到一座墓葬,相关人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根据墓志铭的记载,发现此处正是李湘及妻妾的长眠地。

这里共埋葬着四个人,分别为李湘、正室胡氏、妾陈氏和徐氏。根据出土墓志铭的记载,李芳为陈氏所生。这些都是不是最重要的,人们更关注的还是他们身上的华丽服饰。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对于服装穿着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不小心穿错了,就会有“僭越”之嫌。李湘生活在明朝中后期,那时官方对于服饰穿着等级与规矩的管理有所松懈,这对于民间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所以,李湘及妻妾们死后的着装可谓极尽奢华,也让我们有机会了解明代的服饰特点和工艺水平。

男主李湘着大袖袍、交领袍、贴里,服装材质以绸为主,乡云纹或云鹤纹。胡氏着红色大袖补服,前后麒麟补子及衣边都用金粉装饰,头戴鎏金䯼髻。陈氏着红色缎质大襟袍,脚穿红色云纹缎环编绣鞋及禽鸟折枝纹缎袜,头戴百龙纹缎巾抹额及银䯼髻,腰系银鎏金祥云纹腰带。陈氏虽为妾,但她为李芳的生母,所以贵气十足。徐氏身穿 织金 双鹤胸背 曲水 地团凤纹绸大袖衫,脚上和陈氏一样,头戴松竹梅双色缎巾,耳戴金嵌葫芦形水晶耳环。

写了这么大一段,感觉像是说书的,但也只有用这样的文字,才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衣着之华丽。在这些文字描述之中,有很多现代人不太理解的名词, 比如 “䯼髻”,这其实是明代妇女使用的一种类似发套的东西,方便插戴头饰。

最开始看到“梅里云裳”这个主题时,还以为是服装展,看过之后才发现,还真的是服装展,只不过是明代的服装展,而且是个奢侈品牌服装展,品牌的名字叫梅里李氏。以前常听说古代的有钱人穿着绫罗绸缎,在这里则搞清了到底什么是绫罗绸缎。

嘉兴博物馆图片

梅里云裳

嘉兴博物馆图片

墓志铭

嘉兴博物馆图片

李湘的日常生活图

嘉兴博物馆图片

出土的大袖服

嘉兴博物馆图片

出土的大袖服

嘉兴博物馆图片

绣鞋和枕头

嘉兴博物馆图片

演示绫罗绸缎的不同织法

最新评论(0条)

游客
添加表情
评论
猜你喜欢
1175 篇,查看更多
前面后面
  • 4
    只有亲身来到乌镇,才...
    只有亲身来到乌镇,才能体会她的美
  • 2
    重回大自然,寻找遗失...
    重回大自然,寻找遗失的美好
  • 2
    西塘记
    西塘记
  • 3
    【古韵书烟】摇橹觅乌...
    【古韵书烟】摇橹觅乌镇 凭栏忆西塘
  • 2
    乘着房车游嘉兴,在江...
    乘着房车游嘉兴,在江南美景美食中,遇见历史邂逅情怀
  • 3
    又一冬,蕴藏在南北湖...
    又一冬,蕴藏在南北湖里的浓浓年味
  • 2
    梦里水乡·乌镇两日半
    梦里水乡·乌镇两日半
  • 2
    【水乡情】你在西塘,...
    【水乡情】你在西塘,我在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