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1
- 收藏2
- 评论5
- 赞4
+1
出发日期/2015/09/04
天数/2天
人物/家庭
玩法/自驾
集宁地处内蒙古中部,是连接当时的绥远、山西、河北以及平津地区的咽喉要道,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就成为了国共两党的必争之地。 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发生过三次牵动国共两党最高统帅的战役,这三次著名的战役是:1946年的包围集宁战役,1946年的大同集宁战役和1948年的解放集宁战役。
集宁战役双方参战将领的名字——贺龙、聂荣臻、胡耀邦、乌兰夫、杨成武、杨得志、郭天民、张宗逊、陈正湘、傅作义、董其武、孙兰峰、郭景云……仅后来成为共和国将帅的,就有60多位。但对于集宁战役大多数人几乎一无所知,因为这是共产党军队在解放战争中的一次惨败,多年来对此讳莫如深。
我们宾馆离老虎山不远,所以我们是从老虎山翻山过去到的集宁战役纪念馆。为了解说方便把老虎山放在了后面介绍。 因集宁战役而出名的老虎山上至今还留有集宁战役老虎山遗址。
老虎山生态公园大门瀑布区
因为老虎山是集宁城区制高点,所以站在山顶,集宁市区尽收眼底
老虎山没虎怎行
历次战斗中,老虎山都是争夺最为惨烈的地方,至今老虎山顶还依稀可见当年炮火留下的深坑,保留着当时修筑的战壕坑道和战役指挥洞。
环绕老虎山山腰开凿的解放集宁战壕
老虎山地道入口
老虎山地道,全长650米,2011年修缮后对外开放(收费参观)。老虎山地道建于解放战争时期,后经过多次整修。地道内部采用红外线感应照明,并联合运用了灯光电等效果,设置了地下厨房、弹药库、通讯联络室、作战室、厨房等场景(没进去,这是网上介绍的)。
地道出口
老虎山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从这里下去,再向东南方向,就到了集宁战役纪念馆了
老虎山公园很大,修建有很好的游山步道, 绿化也搞得不错
可能是因为这碑,当地人称这座小山为乌龟山(老百姓认为赑屃为乌龟)
一只蝴蝶正忙着
各忙各的
小资料:决定了近代集宁县名称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庙学碑(摘自:乌兰察布晚报)
1919年京绥铁路修至苏集时,按照既定图纸,设计在今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建一个二等车站——平地泉火车站。但就在这节骨眼儿上,外国神甫煽动当地教民反对车站从平地泉经过,闹腾得挺厉害。教会出于何种原因反对修建铁路,也无从查证。所以当时的路局也不敢“强征”、“强拆”,决定惹不起躲得起,指示卓资山新工总段另选他址。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测,平地泉村北10公里处一个叫“老鸦嘴”的地方进人了勘探人员的视线。这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村子,方圆数里皆为荒野。
经过论证和请示,京绥路局工务处决定正式将平地泉车站北移老鸦嘴。因站名已备案,不便更改,车站北移后仍用了“平地泉”站名。
从此,“老鸦嘴”的村名被平地泉所取代,而平地泉则改称为“老平地泉”,以示区别。
当时的新平地泉属民国察哈尔特别区丰镇县辖地,为了便于管理,1921年秋,丰镇县垦务局移局平地泉,更名为“平地泉招垦设治局”,筹备在此设立县治。
就在此时,1922年初,黄旗海北岸的巴音塔拉乡土城子村北边,发现了一块元朝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所立“大成至圣文宣王庙学碑”,碑上有“集宁总管府达鲁花赤”、“集宁县达鲁花赤”等立的落款。
这一发现与元史“集宁路倚郭集宁县”的记载相吻合。倚郭,宋元时州路治所所在之县,就是说元时的路级城市集宁路“路府所在地”在集宁县。
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至此,金史中所说的集宁县,元史中所说的集宁路究竟在何处的疑云豁然开朗。
当时平地泉招垦设治局局长名叫杨葆初,他认为“集宁”曾是金代县名和元代“路”名,寓“集市安宁”之意,象征着“吉祥安宁”,遂决定将平地泉招垦设治局改名为“集宁招垦设治局”,并呈报核准。
1922年2月,察哈尔实业厅正式批准平地泉招垦设治局更名为“集宁招垦设治局”。
1924年2月15日,“集宁招垦设治局”正式改为集宁县,隶属察哈尔特别区。
至此,集宁大名再度传世,近代集宁由此肇始,新老集宁的文明脉络天意般地衔接起来。
离集宁战役纪念馆不远就是察哈尔民俗博物馆
察哈尔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下辖的三个旗,分别是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和察哈尔右翼后旗。察哈尔民俗博物馆比想象的要好的多,也是免费参观。
一进门中央大厅的一组群雕
察哈尔八旗地图。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按着八旗的组织形式先后建立察哈尔八旗、索伦八旗、新巴尔虎八旗,以及驻藏大臣属下的达木蒙古八旗等。
生活习俗展区,主要展示察哈尔人民衣食住行
察哈尔服饰。察哈尔蒙古族服饰多采用元代皇宫的颜色,服装的领口、大襟不锈花,领边、领座、大襟、垂襟和开衩衣边用绸布进行镶边,体现了察哈尔蒙古族服饰华丽多彩的宫廷韵味。
头饰。 察哈尔姑娘成年开始留独辫式发辫,发辫末端缠珊瑚串,脖子上戴珊瑚、珍珠、宝石项链和银饰片。
其他饰品
蒙古包的搭建过程
蒙古包搭盖的地点必须选择距离水草近的地方,其次还要在背风处。夏季要设在高坡通风之处,避免潮湿;冬季要选择山弯洼地和向阳之处,寒气不易袭人。
生活用具
生活习俗
奶食品的制作
肉制品的制作
我们在集宁这两天一直下雨,所以基本上就在博物馆里泡着了。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大楼是博物馆、图书馆、行政办公三部分组成的综合大楼。
博物馆边上是体育馆
博物馆设“文明星火”“民族熔炉”“帝国腹里”“塞外手足”四个主题展区,现有馆藏文物千余件
中央大厅
馆藏精品差不多都在这墙上了。可悲的是展出的馆藏精品基本都是复制件。
博物馆展厅的地面基本上都是玻璃的,对此心里有障碍的要小心了。
集宁路复原模型
最近写博物馆有点多了,这次就选一些馆藏精品介绍一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金步摇是鲜卑族妇女佩戴的步摇冠上的一种装饰,佩戴者在行走时一步一摇,故名“步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里就有说过金步摇:“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镇馆之宝:步摇冠金饰件(北魏,这是复制品)。1981年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出土。
我前几天特地到国博拍的原件
马头鹿角形金步摇。北朝(公元386年-581年)。
牛头鹿角形金步摇。北朝(公元386年-581年)
镇馆之宝:虎衔鹰金饰牌(西汉早期)。出土于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白家湾村。两牌的正面浮雕出虎衔鹰的造型,猛虎呈站立式,右前爪踩踏着鹰的颈部,仰首咬噬着鹰的头部。它们是匈奴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遗物,富有浓郁的游牧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1956年在凉城县小坝子滩的一个窖藏出土一批金银器,精美异常,代表了西晋拓跋鲜卑的工艺发展水平。(哈哈,都是复制品)
下面是网宕的原件照片
“猗也金”四兽纹金饰牌(西晋)。四兽形金饰牌由4兽两两相背,上下排列组成。四个神兽头部似鹿非鹿,似马非马,身、腿似马,但虎爪,犬尾,兼有食肉动物的特征。
饰牌的背部錾凿有“猗也金”三字,猗也金是拓跋鲜卑始祖拓跋力微之孙。
兽面纹四鸟形金佩饰(西晋)
虎噬鹿纹金饰牌(西晋)。虎侧身而立,张口噬鹿,背刻鬃毛,臀部上翘,虎腹上铸有凸出的两个狼首,以菱形纹作间隔。
嵌宝石熊形金饰(西晋)
网宕的原件照片
三鹿金饰牌(东汉至晋鲜卑)。1974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井滩村出土
龙形金饰件(北朝,复制品,好歹搞成金色的嘛),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西河子窖藏出土。
网上宕的原件照片。以金丝编结绞索式龙身,两端接金片锤卷的龙首。龙身由两百七十环连缀,可盘曲错动。
“大员”铜壶(北魏时期)。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商都县出土。盛酒器具。有“大员”(大天苍穹之意)二字,应该是北魏皇家祭天地神鬼所用的酒器。它形状古朴,大气自然,规格很高,为同类铜壶中仅见。
上面的难道也是复制品?展牌上没说明,这是我网宕的原件照片。差的远了点,别的不说,“大员”两字都反了。
乌兰察布盟长印(清代)
乌兰察布博物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镇馆之宝:千年契丹女尸。是上世纪80年代乌兰察布市辽墓出土的。
1981年,考古人员在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固尔班乡豪欠营村湾子山发现一处辽代古墓,墓室内惊现一具完整的契丹女尸,其考古价值仅次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女尸。发现时,女尸在一座密封程度很差的石券墓穴里,无棺无椁,埋在积满淤土的砖砌尸床上。女尸身穿铜丝网络,面戴鎏金面具,身上包裹的丝织物基本腐烂,但身体保存完整,经专家考证,其生存年代为公元10世纪初的辽代。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生前面貌复原
在出土时,棕红色的皮肉尚有一定弹性。这具尸体两臂丰腴、双腿肥硕,胯骨与臀部宽大,腰部紧束。加之右鬓角上的一朵展翅欲飞的蝴蝶结,更显得美丽端庄。遗憾的是,这具有着重大考古价值的契丹女尸,出土三十多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存,如今已经开始干裂。
鎏金面具覆面
最后介绍一下我们在集宁住的酒店:映山饭店(三星),非常棒的酒店。客房不用说了,服务人员的素质极高,停车场大,早饭很丰富。
特别推荐这个酒店的餐厅,好吃不贵,水果、饮料、小菜、汤、米饭均免费自取。来这里吃饭的当地人很多,中午去晚了常常要等座位的。
餐厅的广告
酒店位置也好,离老虎山公园和集宁南站也不太远。集宁南站的前身就是建于1919年平地泉站,是华北通往北部草原地带的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