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日期/2018/03/09
天数/3天
人物/三五好友
玩法/摄影 踏春 清明 五一
年后回归到忙碌的工作状态快一个月了,三月已进入中旬,四月的清明小长假还会远吗?认真工作,也别忘了好好享受生活,是时候开始规划下一波旅行了。看惯了城市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不如寻一处山水清幽的地方呼吸一下天地的味道,放空自己的身体和思绪吧!
+1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驼妞就为大家介绍一个自然风光绝美、乡情风味浓郁、游客数量还少的山水秘境——湖北恩施。
+1
图片来自网络
+1
图片来自网络
+1
图片来自网络
高达70%的森林植被覆盖率,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给这里四季丰富而多变的奇幻美丽。春日有奇山耸立、山间野花烂漫、不禁感叹自然神奇;夏天有满山的幽绿、山风徐徐、让人身心清凉;秋日有盛大的金黄树林、黄色层叠渐变、恍如置身中古时代;冬季有漫山的皑皑白雪,冷雾弥漫,下一刻便有神仙从云雾中来。可以说每一个季节来到这里你都会遇见惊喜。
+1
图片来自网络
+1
图片来自网络
恩施州是湖北省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除汉族外,这里还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等28个少数民族,众多的民族和文化杂居交融,给这片人间秘境带来了独特又多元的民族风情。土家人“所居必择高岭”,同姓数十户或上百户集聚为一寨。土家人居山内,客家人居山外,这些与世隔绝的山寨,至今仍保留淳朴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游客乍入还以为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呢!
+1
图片来自网络
+1
图片来自网络
恩施大峡谷拥有“世界地质奇观-东方科罗拉多”之美誉,景区分为云龙地缝景区和七星寨景区,恩施大峡谷最经典的绝壁长廊就在七星寨景区。景区内可以看到丰富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天坑、地缝、溶洞、暗河、石林、峰丛、岩柱,一应俱全。并且恩施大峡谷是世界上唯一的“地缝—天坑—岩柱群”同时存在的喀斯特地貌“天然博物馆”。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YIYI笔记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YIYI笔记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YIYI笔记
这里的峡谷山峰险峻,山头高昂,有仰天长啸之浩气;谷底的清江水质清幽,令人有脱胎换骨之感受。沐抚大、小龙门6 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就有200米以上的独立山峰30余座;静水清江,虹桥卧波、青山倒影,让人产生海市蜃楼的幻觉;沿清江乘船顺流而下,云雾缭绕,白鹤翩跹,情景交融,仿佛置身于浩缈悠远的世外天地之间。
+1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YIYI笔记
绝壁长廊位于海拔1700余米、净高差300余米之绝壁山腰间建于2006年8月,历时1年零8个月才建成,几乎与悬崖绝壁融为一体,从山下望去,如同巨崖上一条蚀缝。站在绝壁长廊上,可以将恩施大峡谷的景色尽收眼底,高揽群峰耸峙,远望众山绵延。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YIYI笔记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YIYI笔记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YIYI笔记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YIYI笔记
在高处俯瞰大峡谷的地貌真的非常美,村庄、田亩、峡谷、河流,心旷神怡。这便是“中国最长的旅游观光电梯”,全长688米,扶梯以土家族的风格建筑盖顶,青瓦人字斜顶木柱支撑结构,层层相叠依山势而蜿蜒,成就了恩施大峡谷独特的一抹亮丽的风景。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YIYI笔记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YIYI笔记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YIYI笔记
黄金洞,古称黑洞,位于连接318和209国道的省道利咸段60公里处。据中外洞穴专家考证,此洞形成于侏罗纪以前,迄今已有1.5亿年。洞口嵌于千仞绝壁,险奇神秘。巨瀑从洞口之上飞落而下,日照生红;倒流三千八百里经乌江注入长江的唐岩河从洞的下层穿流而过,相映成趣。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游记作者@一天行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游记作者@一天行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游记作者@一天行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游记作者@一天行
黄金洞主洞已探明的总长度为8000米,共有7层,主要有水龙洞、龙马洞、泉洞、神佛洞、玉龙洞、飞燕洞、迷魂洞,主洞套岔洞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洞内,石笋林立,如神似仙,千姿百态,琼楼玉宇,别有洞天,五彩的灯光映照下,更是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游记作者@一天行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YIYI笔记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YIYI笔记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YIYI笔记
神农溪,发源于“华中第一峰”神农架的南坡,由北向南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至巫峡口东汇入长江。溪流两岸,山峦耸立,绝壁峭耸,逶迤绵延,层峦叠嶂,溪水在刀削般的峡壁间冲撞,水道曲折,湍急的溪流形成龙昌峡、鹦鹉峡、神农峡三个自然峡段。其中,龙昌峡以"雄"称奇,鹦鹉峡以"秀"见长,绵竹峡以"险"著称,神农峡以"奇"闻名。
+1
图片来自网络
峡中深潭碧水、飞瀑遍布、悬棺栈道、原始扁舟、土家风情、石笋溶洞......无一不令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而留连忘返。这里还是“中国纤夫文化”之乡,土家纤夫是巴人纤夫的活化石,也让此地增添了不少灵气。溪中扁舟点点,碗豆角木扁舟是神农溪保存千年来的原始交通运输工具,声声高亢激昂的纤夫号子,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美。
+1
图片来自网络
腾龙洞位于湖北利川市城区6公里处,洞口高74米,宽64米,洞内最高处235米,初步探明洞穴总长度52.8公里,其中水洞伏流16.8公里,洞穴面积200多万平方米,腾龙洞容积量居于世界第一。
2005年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最美的六大旅游洞穴”之一。
+1
图片来自网络
+1
图片来自网络
+1
图片来自网络
腾龙洞以其雄、险、奇、幽、绝的独特魅力驰名中外。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水洞旱洞相连,主洞支洞互通,且无毒气,无蛇蝎,无污染。洞中景观千姿百态,神秘莫测。洞外风光山清水秀,水洞口的卧龙吞江瀑布落差20余米,吼声如雷,气势磅礴。
+1
图片来自网络
+1
图片来自网络
+1
图片来自网络
恩施土司城位于恩施市西北,它的原型是古恩施州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住的地方,现存的是后来按照真实情况仿建的。这里分民族文化展示区、宗教展示区、休闲娱乐区三个主要区。这里建有我州土家族、苗族、侗族三个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以展示各具特色的建筑、雕刻艺术。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游记作者@星光下的赵云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游记作者@星光下的赵云
恩施地区的土司制度起于元朝至于清朝雍正13年,历经三朝450余年。改土归流后,土司制度便不复存在,但是当年土司王生活、理政的地方今天依然可以看见。游土司城就象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当年。走进一间间老房子,土司文化的神秘就一层层揭开,土司生活的点点滴滴尽收眼底,土家传统的生活习俗展现得淋漓尽致……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游记作者@星光下的赵云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游记作者@星光下的赵云
+1
图片来自去哪儿网游记作者@星光下的赵云
位于咸丰县黄金洞乡麻柳溪村的麻柳溪村,素有特色民居“吊脚楼群落”之美称,“依山傍水来建成,倾听林涛与水声,绿林玉树相掩映,夏季纳凉秋沐荫。”为数众多的干栏式特色民居,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生态建筑木构吊脚楼房,或依山傍水,倾听林涛水声;或掩蔽于绿林树丛,沐荫纳凉;或临于悬崖峭壁,展翅欲飞。
+1
图片来自网络
+1
图片来自网络
逢盛夏时节,这里便成了一片浓郁绿色包围下的小村落,放眼望去全是绿色,山是墨绿的,田是翠绿的,水是青绿的,呼吸着的味道也是好闻的草绿味儿,心情也变得满满绿色活力。眼中所及除了绿色,便是朴素的木质吊脚楼,偶尔还会有土家人在外采摘茶叶,一派世外桃源的悠闲风情。
+1
图片来自网络
+1
图片来自网络
鱼木寨位于利川西部,地处318国道线利川至万县途中,寨楼空兀于万山之中,两边一色悬崖,中间只有一狭窄寨门与外界相通。相传古代马、谭两大土司交战,鱼木寨的险要地势令谭土司久攻不下,数月后,守寨的马土司扔下活鱼无数,落于前来攻寨的谭土司帐前,谭土司叹道:“吾克此寨,如缘木求鱼也”,从此便有了鱼木寨这个名字。
+1
图片来自网络
+1
图片来自网络
+1
图片来自网络
鱼木寨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古代土家人生活、饮食、婚丧、建筑习俗。男女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姑娘爱绣“花袜底”,做“布凉鞋”;男子善饮苞谷酒。具有土家风味的“甜酒糯米汤圆”、“阴米子”、“土腊肉”、“合渣”至今仍为人们的主要饮食。寨内以木建筑为主,青石与青石、木材与木材、木材与青石之间的结合,均用古老巴国传统的营造方法,以榫头相联,阴阳相扣。
+1
图片来自网络
+1
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土家、苗、侗族等少数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其味鲜美,芳香扑鼻,松软可口,老少皆宜。土家人做社饭不光是自家人吃,还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故有民谚说,“送完了自家的,吃不完别家的”,充分显示出土家人淳朴、亲和的民风。
+1
图片来自网络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1
图片来自网络
+1
图片来自网络
+1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