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5
- 收藏138
- 评论6
- 赞69
+1
出发日期/2019/08/17
天数/8天
人均费用/2500元
人物/家庭
玩法/第一次 美食 古镇 暑假
我的想法很简单,因为孩子上学的缘故,所以只能在孩子假期的时间出来游玩,要选择一个相对不热,游人相对较少,还有人文积淀的一个省份,综合这几个因数,我选择了山西。在来山西之前也没有做过多少功课,所以对山西省还停留在煤炭大省这个印象上。只知道几个相对有名的景点。结果到达了山西我才真正的意思到我的错误。我只能边看边学,以至于我在走出山西后,对这个省份恋恋不忘。所到城市都念念不舍。景观给我带来的震撼,人文给我带来的积淀由由在心。
Day1
云冈石窟
华严寺
大同南城墙夜景
美食 *凤临阁
Day2
悬空寺
恒山
美食 *小媳妇凉粉
应县木塔
美食 *喜晋道
Day3
五台山
黛螺顶
罗睺寺
Day4
五台山
东台望海峰
北台叶斗峰
中台翠岩峰
西台挂月峰
Day5
平遥古城 县衙 文庙 城隍庙 南城墙
日升昌 镖局
平遥夜景
美食 *天元奎饭店
Day6
王家大院
壶口瀑布
美食 *骨头肉食府
Day7
平遥古城 马家大院 火神庙 ……
Day8
晋祠博物馆
山西省博物馆
柳巷
美食街
我只把一些相对固定的消费列举出来,至于出游各有所好,消费水平也不尽相同。
住宿
1.大同 中北酒店 158
2.大同 中北酒店 158
3.五台山 民宿 100
4.太原 金盛泉 119
5.平遥 善庆会馆 168
6.平遥 善庆会馆 168
7.太原 金盛泉 119
8.太原 金盛泉 119
车票
沈阳--大同 火车硬卧 244
大同-- 五台山 旅游巴士 95
五台山 -- 太原 旅游巴士 82
太原 -- 平遥古城 火车动车 28
平遥古城 -- 太原 火车动车 28
太原 -- 沈阳 火车动车 433
门票
云冈石窟 120
华严寺 50
悬空寺 115
应县木塔 60
平遥古城 125
王家大院 55
壶口瀑布 50
晋祠 80
我们来了
我是在沈阳坐了一宿火车,早起9点左右到达的大同,然后把行李用品寄存在宾馆,出门坐的603路汽车直接到达云冈石窟门前,车程大概40分中左右。
我的女儿 哈哈 我叫她小赖皮 😁
高僧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
通过神道,前往石窟,去体验千年前的辉煌。
只有靠着墙,才没有人流!
暑期的游人真多,之后这将是一句口头禅!
灵严寺 云冈石窟前的一座寺庙 是新建的 起到了缓冲游客的作用 避免游客直接聚集在云冈石窟前。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楼阁,为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
第16~20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亦称为昙曜五窟。根据《魏书·释老志》(卷114)记载:“和平初,师贤卒。昙曜代之,更名沙门统。初,昙曜于复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曜衣,时人以为马识善人,帝后奉以师礼。昙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文中记述的开窟五所,就是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就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15.6米。东、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明窗东侧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龛,是以后补刻的。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
回眸一望 满心敬畏!
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
上华严寺
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布局严整,高低错落。
大雄宝殿:在华严寺内北隅,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始建于辽,保大之乱(1122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殿身东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体建筑面积达1559 平方米 ,矗立在4米余高的月台上,月台前正面置有石级,周围装勾栏,台上有一清式三间牌坊,左右分别是明代增建的六角钟鼓亭。殿的前檐装板门三道,都是壶门,单檐庑殿顶,举折平缓,檐高9.5米,出檐达3.6米。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很大,高达4.5米,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吻是明代制作,也是中国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吻兽。顶部覆盖筒瓦,黄、绿色琉璃瓦剪边。大殿外檐斗拱为双抄重拱五铺作,计有7种,形制硕大有力。
下华严寺位于上寺的东南侧,相距不远。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和天宫楼阁等。
俯瞰半个古城!
大雄宝殿是真的大 不在空中拍 根本拍不全!
日暮的华严寺 格外的宁静
美食推荐!凤临阁!
华严寺 斜对面就是 凤临阁 因为慕名而来吃饭的人太多,我们先去凤临阁叫的排号,然后再去逛的华严寺,能节省很多时间。排队叫号可以在网上APP显示前面还有几桌,所以逛华严寺的时候也不用着急。希望这个小提示可以帮助到和我有一样行程计划的人。
明代正德年间,大同煤龙镇(今煤峪口)李家,父母过世,只留下兄妹二人,哥哥叫李龙,妹妹叫凤姐,兄妹二人变卖家产,在城内九楼巷内开了一家酒楼,取名“久盛楼“,兄妹勤于经营,生意越做越兴隆。明朝正德皇帝,生性贪玩,曾两次来大同微服私访。正德十三年(1518年),当他慕名来到久盛楼吃酒,看到凤姐花容月貌,楚楚动人,招待热情,惹得这位皇帝神不守舍,便以言语相戏,凤姐正色以拒,怒斥这位客官无礼。正德皇帝无奈,只好露出便服内的赤金蟒服和佩玉,道出自己的身份。在皇权的威力下,凤姐便委身相许。后凤姐随正德起驾回京途中,因沿途跋涉劳累,身染重病,于居庸关下与世长辞,临终还声泪俱下地规劝正德皇帝以朝政为重,从速返京。正德厚葬凤姐与居庸关西,坟丘上白沙白草,现居庸关下还有被称为北京“关沟十八景”之一的“白凤冢”遗迹。为纪念这位美丽而深明大义的女子,久盛楼改名为“凤临阁”,经过修葺,焕然一新,前为普座,后为二层楼阁,均有穿廊,二楼上绘有“游龙戏凤”的壁画,招徕四方来客,一直成为大同颇有名望的酒楼。后代有修葺,沿袭不衰,绵延至今。
烧麦起源于大同,据说在明朝代王建立代王府之后,御膳房里就开始了制作烧麦。刚出笼的烧麦非常好看,边口雪白,如同梨花开瓣,透过面皮可以看到肉馅,皮薄肉嫩,其味道十分鲜美,色香味形俱佳,被誉为大同一大名吃。后来各大饭店都做烧麦,品种花样也逐渐增多,计有菜叶烧麦、水晶烧麦、翡翠烧麦、金丝虾烧麦等,而属凤临阁烧麦最为上佳。
养生葫芦丝
糖醋丸子
刀削面
宫保鸡丁 本来是点过油肉的 结果售空了
羊杂粉
浑源凉粉
铜火锅
饭后,走了走古城的街道,这熙熙攘攘的人群,配上落日的余晖!格外的放松,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晚饭后古城的景点都已经休息了
今天我们租了一个12座的海狮面包车,去三个地方,悬空寺-恒山-应县木塔 一共600元 。
悬空寺给我带来的绝对是视觉的震撼,我试着好多角度拍了好多照片都无法把它对我的震撼呈现给您,身临其境就在于此。无法用语言表达!
奇——远望悬空寺,像一付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
悬——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据说在悬空寺建成时,没有这些木桩,人们看见悬空寺似乎没有任何支撑,害怕走上去寺会掉下来,为了让人们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悬空寺。
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大殿、配殿等都有,设计非常精巧。
等待排队的时候自拍一下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
我的小赖皮也吓的有情绪了
登顶
这张照片是我回头偶然拍到的,仔细看,镜头前的两位外国友人是手扶悬崖壁一步一步挪下来的。后面的小朋友着是坐在台阶上一步一步蹭下来的!
大家注意,其实拍照的最好地点在下山的路上!
如果在假期出游,一定把悬空寺放在一天里的第一个景点,早早的赶来。为了避免拥挤发生意外,或者是出于对悬空寺的保护,登寺是有人数限制的,一回大概20人。我们是8点多一点到的山下,排了一个半小时才上去,我们下山时11点多,看见我有很多游客才赶来,因为要排队时间太长所以放弃了这个景点,真的很遗憾!
在悬空寺下来,附近吃了当地有名的小媳妇凉粉和烤鸡蛋,之后继续我们的恒山之旅!
在悬空寺开车到恒山脚下,大概30分钟左右,我们选择了坐索道上山。
五岳之中古北岳恒山,从春秋战国到明代中期一直在河北境内,即今天河北省保定市的大茂山。明末清初时才被定为山西浑源天峰岭(玄武山)。
造成北岳改祀于山西省浑源县天峰岭直接原因:
一、河北在元代、明代初期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减少,同时建于大茂山上的原有庙宇损毁严重,明朝从洪洞县向河北大移民可作旁证。而进入恒山交通阻塞,只能到曲阳祭祀,不能亲临登山之乐。同时山西在元末明初战争中损失相对较少,人口及历史文化保留较多,于是朝中逐渐产生了改祀派,想把保定的恒山正位改祀于浑源的天峰岭。直到清初顺治年间满清入关不久并不了解实际情况,朝中改祀派占了上风,终于改祀北岳恒山于山西浑源。
二、浑源人注重名山文化的宣传、挖掘、培养,特别是在天峰岭脚下修了悬空寺(北魏后期公元490年始修),天峰岭上建了不少的庙宇、神殿,这也增加了改祀于此的分量。
不过,对于“改祀”一事,明清两代都有不少人反对。如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在对曲阳、浑源考察后,作《北岳辨》就认为北岳在京都之南的理由不能成立,“都邑无常,而五岳有定”,历代的制度是“改都不改岳”。至于“宋失云州始祭曲阳”一说,更是错误,还用大量史实碑文驳斥马文升之说。如果单从自然景观来讲,论山的雄、奇、险、秀,保定的古恒山皆在浑源的天峰岭之上;要论人文景观和交通便利,古恒山就逊色了。清帝之所以“改祀”,据推测可能与崇尚佛教,注重人文景观和交通便利有较大关系。
下了索道,本来有一条直接登顶的道路,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封锁了!
绕路而行,一座座的庙宇!
名人题字
最喜欢这张,在寺庙的东墙上。夕阳西照之时。正应此字!品茶,赏字,观夕阳,多么的惬意!
庙宇左右的树枝都有有了灵性!
准备冲!
哎… 登顶半路有一个特别陡的路,我就以为是要登顶了呢 ,激动坏了!连爬在跳的上去了,结果……
就是这个样子,哈哈 传说是张果老下棋的!转身都费劲的一个小平台!不过在这看看风景还是不错的,下来,继续向上爬!
此道是我开!
漫漫等登顶路!
这时有人在上面下来,说上面都是飞蚁还咬人,不少游客观望着,有些已经往回走了。我心里真的有些不明白,就差一步了,功亏于溃?那当初的坚持为了什么? 我要坚持着,因为那是我的目标!是我心之所向!
北岳登顶 !
仔细看照片 顶峰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飞蚁,而且咬人!哈哈 登顶不易呀 !
俯瞰!
下山的路 我们选择了步行!
两口井,一口苦水,一口甜水。
我觉得 应该叫 苦尽甘来 !
不知哪位神仙在此修炼😁
释迦塔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成,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至金明昌四年,增修益完。以作家庙,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
(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
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导游说7年前还可以登顶塔上,现在只能在一层参观了。这就是文物给我们带来的又一魅力。迟来一步,就可能错过一世!
真的想在这个小县城住一段时间,好好感受一下这慢节奏的生活,看着当地的孩子就在牌坊边游玩,嬉笑打闹。是多么的真实,人文带给我们的不是你想展现给我们的东西,而是我们切身感受到的东西。在这里我能感受到,他活生生的就在你身边。
今天的云彩特特别的配合!
塔内文物:
1、佛牙舍利
塔内供奉着两颗佛牙舍利,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廓里,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尼灵牙遗骨。 佛灭度后,共留下七颗佛牙舍利。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发现的两颗佛牙舍利,是南本《大般涅槃经》中记载的捷疾罗刹所隐身盗取的一双佛牙。
2、莲花台下八力士
木塔底层大门对面有一尊高大的如来像,坐在一个巨大的莲花台上。这个莲花台被八个力士扛着,个个力举千钧,形象生动逼真。
这八个力士本是驻守八个方向的护法天神,乘如来古佛外出讲经说法之机,汇聚一处,私下凡尘。他们八个下了凡间,排山倒海。本来天下三山五岳、五湖四海排列得整整齐齐,像棋子一样,所以有“星罗棋布”一说。
3、匾额经卷
明成祖朱棣亲题“峻极神功”;明武宗朱厚照题“天下奇观”。塔内有明、清及民国匾、联 54 块。 塔内还有一批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中国印刷史上的空白。
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 为纪念慧能大师画家绘制“采药图”,原来藏在第四层佛像腹内。现保存与应县文物管理所。
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有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
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
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
释迦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
释迦塔1961年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是现存最高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全塔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用一根铁钉,全塔共应用54种斗拱,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
我是在西门楼上的城墙,顺时针转的城墙!在城墙上租了一辆双人自行车!50元,其实北城墙和东城墙相对来说没有什么特点。如果时间不多的话可以直接转南城墙,南城墙修筑的最为宏伟!
夜幕下的古城,右边是华严寺。
在古城区找的一家小店!主要是熏酱和刀削面!味道非常好,在鼓楼特意买的帅府街兔头,哈哈 味道也不错!
在帅府街打包的兔头,也是大同名吃!味道不错!
来山西的第一个城市大同,在两天的游览下,基本就结束了!非常喜欢这座城市,意犹未尽,说说我的遗憾吧,也把这些遗憾告诉给大家,算是总结,也给我下次再来的时候做个备忘。
1.大同土林没有去,听说土林的傍晚非常美,适合拍照。
2.大同的古城里没有好好逛逛,比如 九龙壁 法华寺 善化寺 纯阳宫 鼓楼 中国雕塑博物馆
梁思成纪念馆 等等……
3.大同人真正吃的是 东方刀削面 还有大同的羊杂 没有吃着。
不怕……有遗憾才有继续的动力,我期待着!
早起在大同客运南站坐的到五台山的大巴!
大同到五台山的大巴,一天只有4趟,分别是客运南站2趟,客运东站2趟,早起7:30 或8:00 下午14:00 或 14-30
小朝台奔向黛螺顶!1080台阶!
黛螺顶,传说乾隆几次来五台山朝拜,都未能登及五峰,所以吩咐五台山的主持们像个方法,各个主持也都直摇头,这时一个小和尚说到,把五位菩萨的金身请到一起,不就一次可以朝拜全了吗?
哈哈,这只是个传说大家听听而已。
黛螺顶正门,寺庙不大,但香火是真的旺!
供奉五方文殊
我们在黛螺顶坐索道下来,都五点多了。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五爷庙,很遗憾,我们来晚了。
因为时间紧迫,所以选择坐车朝拜登五峰。
五峰350元,大约早起7.30出发。下午4.00左右回来。
天空天空下起了小雨,山上雾气弥散!
东台 望海峰 供奉聪明文殊
海拔2795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似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时节,仍须穿棉衣。中国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填词赞曰:“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
大殿的后面还有一个小的寺庙,僧人说后面这个才是真正的东台,也不知道真假。
北台 叶斗峰 供奉无垢文殊
海拔3061米,五台最高,有“华北屋脊”之称,其台“顶平广,圆周四里,其下仰视,巅摩斗杓,故以为名。”康熙皇帝赋诗赞曰:“绝磴摩群峭,高寒逼斗宫。钟鸣千嶂外,人语九霄中。朔雪晴犹积,春冰暖未融。凭虚看陆海,此地即方蓬。”
中台 翠岩峰 供奉孺童文殊
海拔2894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
西台 挂月峰 供奉狮子吼文殊
海拔2773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
途中司机师傅一人收了我们20元的小费 多带我们去了两个景点
传说文殊菩萨在此沐浴!
琉璃塔
两天的行程安排的满满的。同样说说五台山带给我的遗憾。
1.因为通往南台锦绣峰的道路修路,所以未能登及,是我这次旅行的最大遗憾!
2.时间太仓促,塔院群的众多寺庙都未能朝拜上,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碧山寺、金阁寺、广宗寺、广仁寺、南怀寺.观音洞。
3.因为雨天登峰,山上雾大,所有的风景都没有欣赏到。
五台山通往平遥古城的的汽车只有早起9点一班。通往太原的汽车4.40最后一班。希望大家做好准备!
经园路上 有一家面馆 人气爆棚
早起在太原南站坐第一节列动车-行程大约30分钟,在平遥古城站下车,坐汽车大约30分钟到达古城。
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26000余平方米。平遥县衙作为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
平遥县衙
平遥县衙县太爷升堂、断案:
表演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10:00 11:30 15:30
星期六、日10:00 11:30 15:00 16:30
“大仙楼”,上面供奉着守印大仙,即狐仙。清代官衙奉狐仙为守印大仙,不知何故。守印大仙木主为红底金字加云饰牌,带须弥座,外置神龛。
大仙楼是平遥县衙中仅存的原建筑物,故而地势偏低。原名观云楼,即知县每日茶余饭后观察四乡天气云晴之所,反映了古代平遥农业在封建经济中的地位。清代改称大仙楼。
县衙后花园 有廊有池
观风楼 看古城街道
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为夯土城垣。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由原“九里十八步”扩为“十二里八分四厘”(6.4公里),变夯土城垣为砖石城墙。明清两代先后有二十五次维修,城墙平面呈方形,周长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顶宽3—5米,墙身素土夯实,外包青砖,内墙砖砌排水槽77个。墙顶外筑2米高的垛口墙(又称挡马墙)取孔子弟子、贤人之数,设垛口3000个,敌楼72座,内砌女儿墙。四隅角楼四座,东城墙上有点将台,东南角城顶上筑奎星楼和文昌阁。
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
你瞅啥 瞅你咋地!
文庙即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平遥文庙位于平遥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
文庙
中国1300多年科举史上硕果仅存的平遥文庙有“小故宫”之称,规模宏大,规制齐全,也有一条类似的中轴线。魁星楼却在文庙外城墙上的东南角,她小巧玲珑,却直指天空。登上此楼,有“手可摘星辰”之感,平遥古城尽收眼底。据说,当年凡中状元者要从东门城楼登上云路,然后再登魁星楼、文昌阁,经过云路坊(凌空而架,像云中虹桥),再跨进棂星门,经过拌桥(也称状元桥),再到大成殿祭拜孔子。这些,只是形式上的表演而已,其实,从隋朝确立科举制度以来,那科举路上的七百多名状元,十多万进士,以及难以计数的举人,在经历过“十年寒窗无人问”的苦难历程之后,今日登云梯,上星楼,跨云桥,进棂门,在世人面前风风光光地招摇展示一番,为“一朝成名天下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独占鳌头 哈哈
想回来再拍一张跳跃的,结果文庙前进后出,没回来 😂
城隍庙所在地段,历来人气旺盛。庙群以东,曾有娘娘庙、三官庙、太子寺、观音堂等紧紧相邻。与庙群一街之隔的乃文庙建筑群的后身。平遥人善视外来宗教,清宣统二年(1910),天主教也凑进这儒释道相互融合的建筑群中,一座欧式的天主堂赫然出,保留至今。于是乎,城隍庙街东段也就成了昔日多元文化的中心
两边是十二生肖 喷水的!
臭美
一起臭美
我喜欢这张!
山西的建筑特色,前面建庙,后面建戏台。唱戏给神听!
游走过几个主要景点之后,漫无目的的走走,具体是什么景点也没太在意。闲逛!
百川通
我也招招财!哈哈
珍奇报纸博物馆
协同庆
市楼 平遥古城的中心!贯穿东南西北四条大街!
天色渐晚,找好吃的去!
天元奎 属于平遥的代表了 网红餐厅 😁
平遥牛肉
长龙茄子
栲姥姥 我最爱吃
夜晚的平遥一样热闹,一定要放下心来,慢慢的享受!
找个酒吧
找个角落
慢慢的放松
今天我们是在平遥报的一日游,王家大院,壶口瀑布,两个地方!
如果您想好好的把王家大院了解,那么一定不要跟着王家大院壶口瀑布的一日游,因为时间太倡促,这么大的王家大院只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游览,只能是我走马观花。把主要的街道看看,然后其他的房屋根本没机会游览,就得回到车上奔往壶口,因为车程要3个小时左右。
高家崖建筑群由静升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面积达19572平方米。所有建筑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造,院内雕艺精湛的砖、木、石三雕装饰品,题材繁多、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
来的时候下起了小雨,还是那句话,暑期游人真多!
拍照只能仰视!
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一看,什么也没了解到!
结束了对王家大院索然无味的游览,来到了壶口瀑布!
这才是真正的王家大院 根本都没有拍照的机会 哈哈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从高山流向大海,从远古流到今天,是高高的巴颜喀拉山孕育了她。 黄河向东流经 四川 、 甘肃 、 宁夏 ,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时由于受到了吕梁山脉的阻挡,转南进入著名的晋陕大峡谷之中,上游数百米的水面当流到下游时,由于受到河床走势的影响,滔滔河水骤然收敛成约50余米,倾泻在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瀑布,看起来就像从茶壶中往外到水,故形象的称她为壶口瀑布。
刚到壶口瀑布的时候,我的心就凉了,我看这那是瀑布呀!心想这一天真是浪费的太不值得了!
有妖气!!!
哈哈 人们为什么都聚集在这,是有原因的,整个视线豁然开朗!
漂亮,壮观,气势……
发自心里的感叹 !
黄河绝恋里宁静是不是有个这个动作
不由自主的让你张开双臂感受自然!
小赖皮也爬了上来!
村姑扮相 10元 哈哈
对面是陕西来看壶口瀑布的游人
导游说山西方向看壶口瀑布,要比陕西方向看着壮观,因为山西这边能更接近瀑布!
一定要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震撼!
母亲给我留下的纪念 哈哈
说说今天的遗憾吧!
1.王家大院真的要有足够的时间游览!
2.中午在壶口瀑布附近吃,跟着导游团,30元一位,非常一般,如果可以的话食物自请自理!
3.据说临汾的牛肉丸子面特别的好吃!
在平遥古城,下西门外的一家饭店,价格非常实惠,味道也不错!
过油肉
野菜 这个好吃
满满的一锅牛肉
鱼香肉丝
今天早上 早早的就起来了 冒着小雨 体验一下远离人群的平遥!
格外的宁静 这才是我想要的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百年沧桑,业绩辉煌,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昇昌票号创立后,先后有介休、太谷、祁县相竞效仿。她的诞生与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全国金融流通,加速了资本周转,对当时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掀开了中国金融史的光辉一页。
公元1823年,由平遥西达蒲村李大全投资白银30万两和细窑村掌柜雷履泰共同创立日昇昌,从此结束了中国镖局押送现银的落后金融局面,极大地加速了商业运转和货币流通,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其经营的黄金时期年汇兑总额高达3800万两白银,可谓“日利千金”;其经营网点遍布除东北、西北以外的整个中国,可谓“一纸风行”。然而,更让我们叹服的是:票号产生的百余年间,外患频频,内乱不断,日昇昌在风雨飘摇的一百年,纵横捭阖,雄视商界,形成了一整套极具现代意义的管理制度。
哈哈 蹲在天下汇通的牌匾下面 好吧 下一任大掌柜的就是你了
由蔚泰厚票号发展而来,泰厚票号是继日升昌票号之后国内的第二大票号,总号地址与日升昌仅有一墙之隔。规模格局都差不多,平遥古城当年就是为这些票号而建的。该馆依托清道光六年(1826年)成立的著名票号蔚泰厚旧址,广泛征集包括蔚丰厚、蔚盛长、天成亨、新泰厚在内,号称“蔚”字五联号的大量史料和实物,充分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真实形象地再现清末民初平遥票号搏击酱市场的生动画面。
蔚泰厚,原是介休侯氏开办的绸缎店,侯氏眼见日升昌由颜料庄改为票号后生意兴隆,十分眼红,但苦于无人能经营票号。恰巧这时日升昌副经理毛鸿翙与经理雷履泰意见不合,毛鸿翙受到排挤,侯氏就趁机把他拉了过来。
汇武林,是一处结构独特,集镖局与教场于一身的传统武术陈列馆。是平遥唯一一家武馆,与票号日升昌倚门相望。原为平遥著名的八卦拳师王伦先生会友习武设教场的旧址。 汇武林总面积达2800平方米,它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是陈列馆,共三进院,后面是一个演武场。
古民居博览苑位于古城西大街18号,是“蔚丰厚”票号旧址。该院面阔五间,为南北两套院串连在一起的大宅院。北院坐南朝北,大门临街,属典型的商号经营性四合院;南院坐北朝南,大门隐于深巷中,是由“一主两跨”带一个后院组成,属标准的民居性四合院,南北院由一条狭窄的过道相连,墙高宅深,布局特殊,建造精良,以“元宝院”而著称。
说到民居,大家可能会问民居一词是怎么来的,民居一词最早来自于《周礼》一书,是相对于皇宫的居室而言,统治平民百姓的住宅,民间建筑中百姓的住宅便通称为民居。在中国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齐名并列,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民居的存在是多种形式的,随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变化,平遥的民居便是典型的北方民居,要想了解平遥,了解平遥的文化内涵,民居是必不可少的,位于平遥古城西大街18号的古民居博览苑便是一座典型的北方民居,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精髓。 说到这里我便不得不提起当年平遥首富侯荫昌人称侯百万,他个人很为讲究,当时的侯荫昌从此家道日隆,买卖盈利,对住址的修建也很讲究,八卦的生克关系,以至后来的各种布局,无不迫求风水,整个建筑都蕴含着八卦易理,风水取向。正是由于当初平遥商业的发达,造就了平遥一代富商,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现在能够欣赏到这美轮美奂的凝固艺术。
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这座古民居博览苑,大家看到宅门两地有拴马柱、上马石、狮子,无不体现出当年主人的财富和实力,大家来到院里抬头看一下,房顶中间是向下凹的,而四周是向上垄的,酷似一块元宝,院中央这块元宝石就是当年保留下来的,也是整个院子的缩影,摆在门口起一个招财进宝的作用,多少年以来一直以元宝大院而著称。一般四合院的坐向是坐北朝南的,以北为正,是由倒座、正房、厢房,长长的院落组成,而这个院是坐南朝北,以南为正,咱们看到的那间是正房,大家抬头看一下,房顶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层比一层高,数正房的房顶最高,有层层高,步步高之意,俗话说;“厢不压正,奴不欺主”,就是说小伙计、晚辈的地位永远在主人之下,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是比较森严的,所以下面这几间比较低矮的房子便是当年小伙计住过的。咱们先到里院看一下,从外院跨入里院要经过一座精美的砖雕垂花门,门中央挂着一块“四世同堂”的匾,平遥民居的垂花门是一座精美的建筑小品,门上的木雕,砖雕精细传神,有的做小巧的斗拱,出檐较大,都雕成花饰,不施彩画,更显得朴素雅致,体现出当时木匠的高超技术水平和艺术素养。进门要上几级石头台阶高门槛,而且两边有抱鼓石,内侧设立屏门,此门平时不开,起照壁的作用,古建筑上忌讳大门对准小门,防止财气外流,邪气入门。
平遥古民居博览苑
大家看到的西厢房是晚辈居住的居室,高低错落的房舍,宽广靓丽的庭院与建筑构思上一气呵成,室内外的装修雕饰达到格调统一,韵律和谐。
接下来咱们到正房,正房门中央挂着“芳庭春永”的版匾,是光绪二十六年一位四川的三品官送给侯家夫人的,意思是三品官希望伯母大人的宅院永远像春天一样鲜花盛开,春意融融,还有一层内藏含义是当年这位夫人非常贤惠善良,希望她永葆青春,青春永驻,本宅坐南朝北,以南为正,正房是宅院的主体,此房为厅堂式建筑故又称正厅,正厅面阔五间,中间3间是用于祭神、会客、代事,公共空间,两侧的梢间是侯荫昌的居舍。宽宏的厅堂式建筑体现了家族中的地位和权力。
平遥古城民居
咱们抬头看一下上面的阁楼,出于万般皆下的,唯有读书商的封建思想观念。当年侯家的书房设立高阁,院主人高高在上,正好排出干扰,养性修身。儿孙们远离喧嚣,在此熟读经书,苦练技术,以求来日继承祖业,光耀门庭。接下来咱们来到的便是东夹道,东夹道是位于正院东侧的狭长夹道,从夹道南行,通过东跨院可达后院。后院是瓦房,窑洞,绣楼一应俱全夹道是当年侯百万家小姐、丫环们的出入通道。
咱们来到的是侯家的后院,像这边民居主要有两种建筑结构,一种是咱们现在看到的木结构砖瓦房,另一种便是窑洞。接着到里面东厢房看一下三种不同的窑洞,平遥距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了,早在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存繁衍了,当时他们居住生活的地方主要是山区、半山区,为了生存的安全和避风遮雨,人们选择了向阴避风的地方挖掘靠崖土窑,到后来拱券石窑,随着制砖技术的发明,砖券窑洞直接用到现在,平遥附近农村的老百姓现在仍然住着窑洞,窑洞是平遥等级最高的居住形式。
出来后几位抬头看一下,像平遥民居的房顶大多数是这样单面房的,外墙一般是七八米高,而房顶都是向院心倒的。在当时有这样一句名谚:“山西、陕西一大怪,房顶全是半边盖,烙的烙饼像锅盖,面条长长的,宽宽的像腰带,吃饭的时候有凳子不坐,蹲着吃饱,站起来正好。
不知各位是否去过北京,像北京院落都是四四方方的,而平遥则是长方形的,南北长,东西窄,东西之间厢房的距离不得宽于正房的通面阔,正房的两端要被厢房挡住一部分,因为平遥地处黄土高原,风沙比较大,所以这种长方形的院落空间感紧凑,这样可以防止风沙的直接侵袭。平遥四合院轴线分明,东西对称,假如说,东面有几间厢房,西面也对应的有几间厢房,而且一般东房要比西房高,东房如果是五十八块砖,而西房就是五十七块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东高西低,兄东弟西,东为贵,左为上,东青龙,西白虎,能让青龙高万丈,不让白虎抬了头,假如说你有两个儿子,长子要住在东房,二儿子就住西房了。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像平遥民居一般在外墙上很少开窗,窗户一般都向里开,从风水上讲,具有保气的意义,俗称“财不外露”,其实是为了加强,人们的心理安全感,同时起防盗的作用,想夺外界通风的话,也只是从外墙上开一个八边形小窗,其取八卦之意,可以镇住当方的邪气。门扇没有十扇,防止“失散”可能你们发现了为什么平遥民居房屋里外全是黑白灰的颜色,第一,黑色代表平遥古城,平遥是一座龟城,乌龟的本色便是黑;第二,以前人的审美观念喜欢颜色强烈的对比;第三,风水学说上讲,在阴阳五行中,黑色属水,水是财富的象征。
平遥不但在建筑有讲究,窗花也不例外,咱们过来看一下窗花都是镂空木雕上去的,下面是桃,平遥人叫“寿桃”有长寿之意,上面是个石榴,石榴是多籽的,代表子孙兴旺,中间是一种水果,叫佛手瓜,是可以抓来好运气,桃子、石榴、佛手三者合起来是桃、榴、佛手,守住不走,把发的运气,财气守住,留住。
平遥民居的结构与造型在全国绝大多数的县城里是见不到的,而与皇家的屋宇框架却十分相似,也难怪人们说平遥是“小北京”,看来建筑物便是证据之一。因此联合国人居中心专家组曾两次考察过平遥指出“平遥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人类文明的瑰宝,日本建筑技术交流会指出”平遥古城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而且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应当全面保护。特别是由于平遥民居规模最大,精美华丽,工艺考究,为世人所叹为观止,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民俗研究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同时更重要的是有着实际使用价值。
古民居博览苑的各个展室里,展览着当年富豪奢侈昂贵的用具器物及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风水影壁、风水楼,还可以直接观赏到当年票号的营业柜房,地下金库、元宝碎银、旧式账簿,是游览古城的必去之所。
马家大院,当时平遥城里的首富!
带着对王家大院的遗憾,马家大院好好的游览一番!
隔门望马
这是一对紫檀的柜子,前段时间一直有围栏,最近才让游人近距离观看,有幸摸了摸,真的细腻!
马大爷,专门为三姨太建的楼!
房檐,路砖,皆有讲究!
沾沾福气
狮子滚绣球 好事在后头!
最后用一张照片的文字结束平遥之旅吧,是的,我在平遥等你,虽然我在平遥已经离去,但平遥在等你!
结束了三天平遥之旅,感觉自己的知识匮乏。一定在进入景区前恶补一下历史知识,或者请导游,建筑物基本大同小异,但人文的知识需要理解!
说说这三天平遥古城的遗憾吧!
1.没有看到又见平遥演出是我最大的遗憾!
2.没有去古城附近的镇国寺。
每到一个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博物院是必不可少的游览项目,因为这里聚集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文物古迹,以及历史真相!
所以我有个愿望,能带着孩子走遍全国的省一级博物院。虽然这个年纪的她对文物古迹看起来似懂非懂,但我希望她以后能通过这样的文物增加对历史的了解,或者说,说到某一段历史,她会想起有这样一个文物。
山西博物院和晋祠博物院都有公众号,里面自带解说,但我还是找的导游,这样更生动!
我感觉到山西博物院和晋祠博物院都有公众号,里面自带解说,但我还是找的导游,这样更生动!西博物院主要看的是青铜器,因为唐地在此,三晋在此。镇馆之宝也是青铜器!
鸟尊 镇馆之宝
2000多年前的青铜器 做的如此精美
铜牺立人擎盘
晋侯臣斤壶
佛风遗韵的展厅里,有一块画布,上面清晰的记载着有很多遗失石窟或者雕塑的去向和展览的博物馆,遍布世界的各地!也让世界人民领略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工艺和智慧。
说是让世界领略我们的人文财富,还不如说是我们的耻辱,在国家贫弱的年代,果腹尚且艰难,有谁会在乎文化的传承!
康熙爷的手书 哈哈
还有建筑的展示
下面这些模型都是省内有名的建筑,有我去及还有未去及的,希望再有机会领略它们的风采!
因为下午三点才参观完山西博物院,所以感觉时间特别紧,就打车去了晋祠,大概60元左右。
我们选择的南门进,东门出。
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习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
背后是正在建设的晋祠公园
此地被封为唐地 曰 唐园
仿古建筑 看看牌匾!
李世民
看着像故宫的金水桥
明清时期的建筑,是古代唱戏的戏台。迎大门的是后台,也就是演员们化妆换衣服的地方。后台正中上方挂“三晋名泉”横匾,是清康熙年间晋祠武举人杨廷翰所书。“三晋”指的是春秋末期,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历史典故,而“三晋名泉”是指晋水名泉,名驰三晋。
水镜台集楼、台、殿、阁四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后台上部重檐歇山顶为楼的形式,下部为殿的形式;前台上部单檐卷棚顶为阁楼形式,下部为戏台。戏台周围有疏朗的走廊,造型雄奇,雕刻彩绘精细。
戏台前台正中悬挂“水镜台”匾额为乾隆首任书法老师杨二酉所提,被称为秀丽之笔,列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也称“莲花台”。台中央建有一明代琉璃小阁,高4米,为祭祀时焚烧祭文所用。台四隅各立一尊高约2米的铁人,又称“铁太尉”,有镇水之用。因铁为五金之属,所以称金人台。四尊铁铸武士像中东北角一尊为1913年铸造,其余皆为北宋原物。西南角铁人铸造工艺精湛,线条流畅,是模仿佛教中天王形象塑造的,采用了北宋先进的冶炼铸造工艺,是北宋铁铸铁艺的最高水平。
“对越”坊,属功德坊,是明万历年间太原县举人,著名书法家高应元出资修建,题匾,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被称为“雄奇之笔”。牌坊高9.5米,为四柱三门结构,顶为单檐歇山式。整体结构玲珑剔透,造型典雅,瓦顶全部用琉璃覆盖,气势雄壮不俗。坊台上陈列铁狮一对,无铸造年代可考,传为金代所铸,铸造技法极其精美,一雄一雌。两狮目光如炬,张口欲吼,蹲式如生,肌肉结实宛如真狮。
在鱼沼泉上架起的一座十字形桥梁,是晋祠的又一座国宝建筑。鱼沼为晋水三泉的第二泉源,水量仅次于难老泉。古人称圆形为池,方形为沼,因沼中多鱼,所以名“鱼沼”。古人云:“架虚为桥,若飞也。”从高空俯视,这里像一只大鸟展翅欲飞,所以称“飞梁”。它下折的两翼与圣母殿上翘的殿角遥相呼应,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示出了飞梁的巧妙与大殿的开阔。关于此桥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水经注》,可见此桥早在1500年以前就已存在。我国古代桥梁多为“一字形”或为“拱形”,只有此桥为“十字形”,可谓是因地施建,独具匠心。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圣母殿是全祠的主殿,殿内供奉的是西周时周武王的皇后,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大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大殿四周围廊,前廊十分宽敞,为古人祭祀提供了宽阔的空间。这种四周围廊的建设手法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殿前八根木雕盘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唯一的木雕盘龙。大殿采用了宋《营造法式》的“柱升起”、“柱侧角”增强了大殿的曲线美和稳固性;大殿的梁坊彩画是最为上等的“五彩遍装法”的。我国宋代建筑形成于北宋中叶,现存宋代建筑中时间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就是晋祠的圣母殿。圣母殿是我国宋代早期建筑的代表作,是我国古建筑由唐至宋的重要环节,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建筑发展的重要的实物资料。
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一1032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殿高19米。
木雕盘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
此匾为北宋原物,圣母殿供奉的是周成王胞弟唐叔虞母后邑姜(姜子牙的女儿),因为其母亲被赐封为昭灵圣母,所以称此殿为圣母殿!
殿内43尊彩塑是晋祠文物中的精华,也是我国古代泥塑艺术的珍品,作品完成于920年前的北宋元祐二年,除龛内两尊小像为明代补塑外,皆是宋代原物。殿内塑像大小如真人,排列组合形式有如宫中情景,是宋代宫廷生活及森严等级制度的真实写照。她们各司其职,无一雷同,对于研究北宋宫廷六尚制和宋代宫闱生活、衣冠服饰、宋代彩塑艺术都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主像圣母邑姜,高2.28米,头戴凤冠,身穿蟒袍,霞被珠璎,凝神端坐于中央,一副主人贵妇的仪表气质。42尊宫女宦官分立左右两旁,排列有序,职责有别,仪表各异,逼真地反映出宫廷侍女内心世界的喜怒哀怨。其中有着男服的女官像4尊,宦官像5尊,侍女像33尊。宋代的艺人,满怀同情,塑造了一群终生被幽禁深宫,失去了自由,埋葬了青春的女性。
传说京剧大师梅兰芳,为此雕塑表情着迷,特意为此在晋祠多停留3-4天,临走也未能仿会,自叹不如一女子!
原本大殿两侧各有一株,相传同植于周代,原生长于悬瓮山南涧,圣母殿建成后,将这对连理柏移来分栽于两侧,有比翼齐年之意,故称齐年古柏。可惜的是南侧那株被迷信的乡民在道光初年砍伐,只剩北侧这一株了。大概是失去了手足亲人之后悲痛过度,高大的古柏渐渐向南倾斜下去,而且腰干一凹节处每遇刮风还会流出悲伤的“泪水”。古柏已有3000多年的树龄,高10余米,干粗两围,侧身斜依于圣母殿顶上,与地面形成45度夹角,酷似卧龙。明末清初大学者傅山称它为“晋源之柏第一章”。令人称奇的是,不知何年卧柏下面又长出一棵翠柏,大概是仰慕德高望重的先辈,义不容辞地撑住了倾斜的古柏,而且干杈交错是那样的自然天成,令游人赞叹不已。这株翠柏被称为“擎天柏”,树龄亦在千年以上。古柏已成为不老的象征,与古柏合影便成为人们表达希望自己亦能长生不老的最佳方式。
我也靠靠 哈哈
难老泉亭在水母楼前,为八角攒尖顶,斗栱昂嘴,是北方亭榭建筑的典型。难老泉亭内挂有清康熙年间刘汇用行书题写的“晋阳第一泉”匾,上面挂有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傅山先生行书题写的“难老”匾,此匾为晋祠第一名匾,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中的“神奇之笔”。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是晋水的主要源头,《山海经》记载:悬翁之山,晋水出焉。水流生生不息,且常年恒温17度。自古以来,泉水关系着农业发展,也有许多的传说和赞叹题咏。
匆匆忙忙的在晋祠回来,就去了柳巷和食品街!感觉全国的食品街都一样,卖的东西也都那么多,只是掺杂了本地的口味!
如果您在山西,请好好珍惜您身边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山河景观壮丽的山西,如果您还未来到过山西,那么请您快点到来,这里有着您意想不到的壮美和淳朴。
感觉时间过得真快,8天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还没来得及更多的体验和领略到晋地风采,就得踏上回乡的路程,还有很多,未游走到,未感受到,未了解到,就只能留给未知的以后了,旅行真的就是人生,总有那么多的遗憾,也许只有这些遗憾才能使我们更执着的对待生活。把遗憾留给下次更美好的相遇吧!再见,山西!
由于是第一次写游记,可能有很多缪错之处,还请大家给予指出,使我对历史景观的了解更加准确。
我所呈现给大家的都是我的一片热心,希望对以后将至山西的朋友提供一点帮助!
在此也特别感谢去哪儿旅行APP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