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的地标建筑,是欧洲三大教堂之一。如今,大教堂依然静静地矗立在热闹的旧市区中心,如同维也纳的守护者一般,当你来到维也纳市中心,一定会被它的雄伟壮观所吸引。
历史背景
教堂始建于1147年,最初以罗马教堂之名兴建,14世纪鲁道夫四世又下令进行大规模改建,被二战硝烟焚毁后又几经重建,才形成了现在呈现在世人眼前的哥特式大教堂。历代奥地利皇帝的葬礼就是在这座华丽的教堂内举行。自15世纪晚期开始,斯蒂芬大教堂就是天主教的主教地和奥地利最重要的教堂。
壮美建筑
斯蒂芬大教堂由1座主体楼和3座楼塔组成,高耸的锥形尖塔直冲云霄、镶嵌着青黄拼花瓦片的彩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瓦片组成的臂章图案以及代表哈布斯堡王朝的双头鹰十分壮观。教堂内部经过数度改建,各种欧洲建筑艺术在此折中调合、兼收并蓄,阳光透过色彩鲜艳的彩绘玻璃窗照进教堂,形成了梦幻般的光晕。
参观教堂
步入其中,赫然映入眼帘的是宏大的哥特式布道坛,是由安东·皮尔格拉姆(Anton Pilgram)设计建造的,在布道坛上方的管风琴支撑台上,还有这位传教者本人手持圆规和尺的雕像。除此之外,教堂内“忧伤的耶稣”(曾被戏称为“牙疼的耶稣”)雕像、以玛利亚加冕为题材,精雕细琢的巴洛克式祭坛等也很值得一看。
探访地下墓园
斯蒂芬大教堂的地下墓园安放着约2000名黑死病牺牲者的骨骸和七十二个哈布斯堡王朝皇族成员的内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鲁道夫四世的棺木也安置于此,其中腓特烈三世的豪华大石棺是16世纪早期后哥特式雕塑艺术的杰作,重达8吨。进入墓园需另行购买门票,在导游带领下参观。
登塔远眺
高达136.4米的南塔是整座教堂外部最高的部分,精美的雕刻让它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哥特尖塔之一,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Steffl”(小斯蒂夫)。你可以沿着尖塔内狭窄的345级回旋梯拾级而上,到达72米高的观景平台,一睹维也纳城风光,满城秀色尽收眼底。挺拔向上的哥特式建筑与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式殿堂比肩而立,错落有致。夹杂在古典建筑群中那幢幢新式的高楼,也为这首都市交响曲凭添了几分现代化的气息。
原本预想和南塔配对建造的北塔因当时的财政困难,只修建到了60米的高度,但塔顶修建有大教堂的一大名胜的“普默林”大钟,它是欧洲第三大教堂排钟,利用土耳其军队遗留的青铜大炮所造,重达20吨,之后在二战中被毁,1952年得以重造。目前普默林大钟在重大节日时会敲响,跨年时,“普默林”浑洪的钟声响彻整座城市,向人们传达新年的祝福。参观北塔可以搭乘电梯,近距离欣赏这座饱经沧桑的大钟。
|
|
进入教堂免费,但教堂内小景点另收费。
四季皆宜
维也纳老城中心,U1 Stephansplatz 站
第一站,来到圣斯特凡大教堂,也有人叫它圣史提芬大教堂,不管怎么说,它坐落在维也纳市中心的中央,是维也纳的地标建筑
地铁:U1、U3线至Stephansplatz站可到达
圣斯特凡大教堂建于12世纪末,高高的塔尖高达137米,仅次于德国科隆大教堂。整个教堂的建筑风格呈奇特的混合式,朝西的正门是罗马风格,尖塔是哥特式,而圣坛是巴罗克风格,将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是人们历时四个多世纪并不断改建、修建的...
阅读全部第一次见到,把辣椒当花卖的,这闻着不辣吗?教堂外面,人员极其混杂,各种卖音乐表演的票子黄牛
我们很当心身上的钱包等教堂里面,好像是有什么演出的关系,给拦住了中间,打上了梦幻的紫色光原本我想登塔的,可好像没有单独的票,纠结了半天,也看不懂,最后就放弃了
位于市中心的斯蒂芬大教堂,这里有着全世界第二高的钟楼(仅次于 科隆 大教堂),还有一只巨大的被称作普默林的钟,从十二世纪开始,跨年时, 奥地利 人都会聚集到这里听钟响,这个传统不但影响了 欧洲 ,还影响着万里之外的东亚。
他的建筑风格便是典型的哥特风。夸张的艺术建筑,有着不对称的、奇特的、复杂的图案和线条,最大的标志便是它由两条边慢慢延伸到高处形成一个尖尖的塔顶。晚上真的视线不好,啥...
阅读全部买了全票,包含南北两个塔楼,教堂内部语音导览游和地下墓室团队游,北塔楼是电梯直接座上去,上去以后可以看维也纳全景和有两只鹰那一侧的房顶。南塔楼是狭窄的旋转楼梯步行攀登,十分十分不推荐!!!梵蒂冈的塔楼我也全步行爬过,虽然很高很累但是上去以后豁然开朗,景色心旷神怡,这个南塔楼上去之后是个礼品店!!!只有几个小窗子可以看风景。之前有人说南塔可以近距离看双头鹰那侧的房顶图案的位置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