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季皆宜,但春秋最好。春秋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空气清新,风景也最好。
4.6 分
6点22分,再次来到胡文光牌坊。这次从东到西是顺光了。这边是”荆藩首相“。远望明经湖畔的走马楼。最左边白色墙门即是景区出口。再看牌坊游人甚少,特别静谧。
两天下来,多少有些累了,晚饭吃了好久,之后又在外面一直转到天黑。回来后,倒头便睡,香得很、沉得很、美得很。
转天,天没亮,就被闹铃吵醒,当真不舍得离开被窝。外面黑锅底一样的天空,给了我一点赖床的时间。看古镇,一定要趁早。于是我打着手电,凭微弱的亮光找到村口的牌楼,在空旷的小广场等着天亮。
午饭后,我们慢慢在西递有散了会儿步,看着近处三五个学生写着生,那些错落的屋檐和溪流渐渐出现在画板上时,对于古代建筑还是心生敬畏的。因为我们是深夜直接到的景区内,所以到最后我们才走到村口的牌坊那里。胡文光刺史牌坊是村口的标志性建筑,和其他的村内雕塑作品一样都略略都带着一点文革时留下的印记。牌坊上依稀有一排红色涂鸦上去的字,现在已再次被洗刷掉了。而村内屋檐上很多关于古代名家佛家的雕...
阅读全部胡文光刺史牌楼耸立于西递古村村口,是西递村的标志性古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六年,也就是400多年以前。胡文光牌坊是西递唯一一座直接由皇帝恩准敕建的牌坊,其高12米,宽近10米,牌坊东西两面分别刻有“荆藩首相”和“胶州刺史”八个大字,不论是远观或是近仰看上去非常有气势。
走进西递,一座三间四柱五楼式青石牌坊屹立于村口湖畔,这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历史上西递村有十三座牌坊,大都是当朝天子为旌表胡氏族人孝子和贞洁而敕恩允建的,后在文革破四旧时期大都被毁坏,现仅存的胡文光牌坊是当时为了树立反面教材而刻意保留下来的,恰恰是这一荒唐的想法让后人得以一睹胡氏宗族地位之显赫。
西递村头的青石牌坊叫做刺史牌楼。牌楼为三间四柱五楼的仿木式单体结构,高12.3米,宽9.95米,通体用西递附近山上质地坚实、纹理细腻的“黟县青”大理石砌成,雕琢精绝,巍峨高耸,神采各异,寓意深刻,为我国石筑单体牌坊中的瑰宝。明万历年间皇帝批准在此建了这座功德牌坊,以表彰西递走出的刺史胡文光在任上对民众做的善事,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
如果你是散客,在检票处先稍等一会,聚齐了十人左右...
阅读全部胡文光刺史坊与徽州各地的牌坊式样不同,如歙县的牌坊大都是四根大柱直冲云霄,叫“冲天柱式”;而眼前的这座牌坊有5个层次分明的楼阁,叫“楼阁式”,所以准确些该称之牌楼。它高12.3米,宽9.95米,石雕古朴精湛,造型富丽堂皇。正楼匾的上方雕的是“恩荣”
胡文光刺史牌楼二字,花板上雕有鹿、鹤、虎、豹等,两旁盘有浮雕的双龙,正楼东西两面刻有“登嘉靖已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和“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