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桃花源景区现为国家AAAAA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的武陵山区腹地,距重庆市主城360公里,总面积50平方公里。集岩溶地质奇观、秦晋农耕文化、土家民俗文化、自然生态文化于一体,浓缩了中国武陵山区美的原生态自然田园风光,传承着土家族、苗族悠久的人文历史与灿烂的民族文化。是现代人们远离尘世喧嚣、步入秦晋田园、探寻地质奇观、回归绿色天堂的理想旅游目的地。先后入选“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品牌景区”、“中国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品牌”和央视“舒适景区排行榜”。
景区由世外桃源、太古洞、酉州古城、桃花源森林公园、桃花源广场、桃花源风情小镇、二酉山世外桃源文化主题公园、桃源大舞台八部分组成。因自古武陵山地区“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皇命戒律,景区在武陵大山中沉睡了1600余年。据《酉阳直隶州总志》记载:“核其形,与渊明所记桃花源者,毫厘不爽。”另据《四川通志》记载:“酉阳汉属武陵郡之迁陵地,渔郎所问之津,安知不在于此?”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地理、路线、景物、历史、距离和环境等六个方面论证,一致认定这里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原型。
景区有优美的自然田园风光,悠久的人文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保留和传承的土家摆手舞、酉阳民歌、木叶情歌、西兰卡普等民俗文化独特完整。古桃源桃林夹岸、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阡陌纵横、良田美池、村落点布。伏羲洞规模庞大,溶洞内沉积物千姿百态,被“中国天坑之父”朱学稳称赞为“地下石林、世界奇观”。
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拥有着纯静的生态环境,被誉为“植物王国、天然氧吧”。酉州古城全长1.3公里,土家吊脚楼依山而建,展示了800年州府的恢弘气势和酉阳600多年土司岁月的沧桑。桃花源广场占地8.6万余平方米,在这里动可舞摆手欢歌,静可觅木叶情韵。桃源大舞台可容纳2800名观众同时观看,在其上演的大型实景演出《梦幻桃源》,是彰显酉阳乃至重庆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的演出精品。
|
|
春、夏
公共交通
乘坐重庆北——酉阳的火车,下车后可随时乘坐龙潭(火车站)——酉阳的中巴(票价:10.5元),耗时40分钟到达酉阳桃花源,在酉阳下车后也可以乘坐101路公交,在【桃花源广场】下车即可。
自驾
从重庆巴南驶入渝湘高速公路(G65),途经南川、武隆、彭水、黔江到达酉阳高速互通桃花源站下道,5分钟后直达酉阳桃花源,全程约3个半个小时。(高速路里程328公里,通行费195元)
4.7 分
距今1598年,公元421年,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6年以后,也就是公元427年,一代才子就在贫困、饥寒中去世。但是,他的一首《桃花源记》成了流芳千古的名篇!国内外专家学者就曾通过地理、路线、景物、历史、距离和环境等六个方面论证,一直认定,酉阳桃花源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原型。酉阳桃花源第二届赶古节是4月20日,正直春光烂漫的季节,且这里地处武夷山腹地,森林覆盖率最高。
在酉阳桃花源实际探...
阅读全部“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进入桃花源,首先找到的是一个巨大的石洞
洞内都是神器的钟乳石行程的大溶洞。
洞内的墙壁上隐约还可以看到一些先民刻下的文字。
整个洞有2公里的长度,时而狭窄,时而开阔。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走出太古洞...
阅读全部今看水入洞中去,却是桃花源里人。
非常值得一去的景点!
空气清新,洗肺圣地!
酉阳桃花源,一个植物王国、天然氧吧。总面积2734.33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80.4%。
重庆很美,酉阳更美,是“火炉”重庆名副其实的“凉都”,一个留连忘返的人间仙境!
任何时候去都很美,但桃花源里如果想看花,花期是在3️⃣月上旬至5️⃣月下旬的。
**********很重要**********
%景区内请不要吸烟!不要吸烟!不要吸烟!
%...
阅读全部酉阳的桃花源景区,让第一次来的游客还是有点吃惊。确实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点神似:一座大山,中间一个大洞,进洞,有水流潺潺,沿着溪流穿过洞,里面豁然开朗,里面是一派田园景象,农田,屋舍。四周都是大山,把小小的村庄围在中间。只是,不同的是这个洞很大很大,也不长,不需要坐船。感觉门票偏贵了,里面有吃饭的农家乐,可以吃到土家族特色餐饮,还可以给客人表演土家族的摆手舞,只是价格偏贵。路...
阅读全部酉阳桃花源,好像一个传说中的地方,文章中的世外桃源出现在了身边,我一定要来看看。桃花源位于长江上游,重庆市区300多公里处,目前可以飞机火车客车都可到达景区,资料里都有介绍,这里我就不多说。景区门票120元,当地人20元。桃花源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主的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里面有很多国家保护植物和动物。买票还是需要排队的,来游玩的人还是很多的,我好不容易排队买完票进入景...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