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门城楼座落在湘子桥西端,是潮州城的主要标志。广济门城楼原称“广济楼”,也称“韩江楼”,民间俗称“东门楼”。广济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维修,1931年重修。
广济门城楼是一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阁楼,外城门原有“东为万春”门额。楼置于高大厚实的台基上,拱门中开,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前后面为木石柱相衔接支撑,并跨出城墙外,成为骑楼。城楼为仿宫殿式建筑,重檐歇山顶,配以玻璃瓦红彤壁,朱柱格子窗,画栋雕梁,显得雄伟壮观。城楼中开拱门,高3.62米,宽2.9米。三楼悬巨型铜钟1座,铸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原置于马王庙,庙废,遂移此。广济门大江前横,长桥当户,扼守闽赣交通要冲。沿广济门城楼南北两侧,至今还有2000多米长的古城墙和竹木门、上水门、下水门3座古城楼。暮春三月,登楼眺望,韩江水涨,烟波浩渺,笔峰如画,行船如梭,别有一番景致,故潮州内八景有“东楼观潮”之胜。
小帖士:
此景点位于滨江长廊古城墙上,可徒步游览滨江长廊。雨季里,在城楼上可观看潮州八景之一的“湘桥春涨”景观,夏天站在城楼上可感受到江风拂面之感。
|
|
10元
从韩文公祠回到城内已是日暮,我决定好好看看广济门城楼。这座城楼和周边古椒的老民居形成和谐的古城风貌。人华灯初上的广济门城楼,显得格外好看。这座木石结构的建筑,每一处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潮州的古城墙只留下广济门旁边这一小段了,其余在上世纪初的拆城潮中被拆掉,原地建了大马路。所剩下的这一段城墙中,我们依然能联想到旧时潮州城的样子。
广济楼门口有大叔在卖咸水粿,因为之前在攻略上看过,所以立马买了一份吃。(¥5元)
白色的粿体像是砵仔糕一样,装在小碗里蒸好再一个个的挖出来。旁边的小铁锅里微火煮着油浸萝卜干,每个粿体都有一个小凹陷,把萝卜干填入其中,再层层堆起。有点像在厦门时候吃到的簸箕粄。
这东西看起来其貌不扬,甚至还有点丑,像是半个被咬破的鱼丸。可是吃到嘴里,滑润的粿体配上咸甜的萝卜干,越嚼越是有味,不一会就见...
阅读全部广济门这边是属于非常靓的一道风景线,他的成龙登顶是需要20块钱登上去以后呢可以在城门楼看一看,嗯,其实也挺会哄的,毕竟是属于当时的一座大城市吧。
关键这个东西还挺多啊,这个城墙看上去真的不是很高大,但是历史悠久啊,就是也是400多年的城市的,啊,还是看上去挺威武雄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