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同市中心的华严寺,始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之后多次重建。明代华严寺分为上、下华严寺两部分,上华严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下华严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两寺紧邻,下华严寺位于上华严寺的南方。直到建国后,两寺再次合为一体,两寺之间有小门相通。
游览华严寺时,可以先游览北面的上华严寺,再从寺中小门进入南面的下华严寺,两处均沿着中轴线游览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华严寺的两条中轴线与中原汉地大部分寺院的“南北走向”不同,上、下华严寺的中轴线都是“东西走向”,主要殿宇都是面向东方,这与辽国契丹族崇拜太阳、以东方为上的信仰和习俗有关。
当你来到上华严寺的大雄宝殿时,能够看到辽代的地基、金代的建筑,还有殿内明代的塑像和清代的壁画。站在大殿前仰视,可以看到殿顶正脊两端的琉璃鸱吻(传说中龙九子之一,会喷水灭火),北端的鸱吻是金代遗物,南端鸱吻是明代配制的,两者风格略有不同。殿内供奉着明代的密宗五方五佛,两侧立有二十诸天神像。其中“诸天神像”都是向前倾15度左右,这样做一是为了显示了护法天王的威严和气度;二是利用力学原理,能长时间保存塑像的完整性。
下华严寺的薄伽教藏殿,是寺中唯一尚存的辽代建筑,殿中的31尊辽代塑像尤为珍贵。佛像姿态、神情各异,端庄的佛、慈善的菩萨、凶猛的天王、各具特色,既有唐代丰满圆润,又有宋代秀美俏丽。其中最值得欣赏的是“合掌露齿菩萨”,佛像立于莲花之上,有着优美的线条,她面带微笑,流露出内心的喜悦。这种面带微笑的佛像,是极其少见的。
在薄伽教藏殿,除了可以观赏到精致的辽代塑像外,在殿内塑像后面建有双层楼阁式藏经柜,也是国宝级的文物。殿内四周依墙而建排列着藏经柜共有38间,上层是供设佛像和佛龛,下层是存放经书的壁藏。环绕大殿一周的勾栏栏板,图案多样,全部以镂空雕刻,玲珑剔透。工匠还在藏经柜间搭建了一座圆弧拱桥,并在桥上建有“天宫楼阁”,这与佛教中传说的“天宫宝藏”不谋而合。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看后,赞誉其为“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国宝”。
寺中的其他建筑和塑像也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整座华严寺,就是一座中国古建筑和佛教文化的瑰宝。
|
|
四季均可,4-10月最佳。此时的大同风沙小,天气较凉爽。
公交
乘15路、2路至【清远街口】,向西500米。乘4、28路、30路公交至【清远街】,向西500米。
出租
大同出租车起步价6元/3公里,运营单价白天1.2元/公里(部分车型1.4元/公里),夜间1.6元/公里(部分车型1.8元/公里),不加收燃油附加费。
4.7 分
【交通】华严寺作为大同市内一个景点,交通是非常方便的,它坐落在仿古街上,公交车15路,2路坐到清远街口下车,下车后步行大约5分钟可以抵达华严寺。
【门票】华严寺的全价票是60元,学生票40元,过年期间,封年初八无论是否有学生证,都是40元。
【开放时间】华严寺实行的冬天和夏天两种开放时间,夏天时间长点,早八点到晚6点,冬天早上晚半个小时,晚上早半个小时。个人比较推荐上午过来,因为华严寺是坐...
阅读全部上华严寺建筑比较壮观,但均为近年复建。下华寺除了大殿是原物,其他均为复建物。大殿内的塑像为元代艺术珍品,还有明代的木雕,均是不可多得保存得比较好的文物。
非常漂亮的寺院,华严寺塔作为仅次于应县木塔的第二高塔,很不错,值得上去看看。寺院各个细节都很整洁,连池塘里的睡莲都摆成万字符。更惊喜的是寺庙的文创产品也很好,香包雅致,明信片可爱,买得停不下来。露齿菩萨也漂亮,可惜大殿太暗了,不太看得清楚。在庙里赶上师傅们在诵经,好听。快出寺院时,听到殿沿铃铛被风吹响的声音,也好听。
中国の寺は日本のと比べて仏像も建物も金色にキラキラしてて音楽も流れて賑やかですが、ここは日本のようなお寺です。遼や金時代のお寺で、日本もその時代の影響を受けていたのでこの時代までは両国の寺は似ていて、その後異なる形になっていたことがわかるお寺で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