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祠占地五亩余,分前、中、后三进,五层山墙,层层升高,显得气势宏伟威武。先是仪门,仪门内是八丈见方的天井,天井两旁为廊庑,前方六根方石柱巍然耸立,石柱之后是二十四根圆木大柱,堂中四根大立柱一人难以合抱。
宝纶阁是整个祠堂的精华部分,相传主持续建此祠的罗应鹤,明万历间曾任监察御使和大理寺丞等职,深得明神宗庞信。罗“盖之以阁用藏历代恩纶”,故名“宝纶阁”,后来约定俗成地称整座祠堂为“宝纶阁”。
宝纶阁由三个三开间构成,加上两头的楼梯间,共十一开间,吴士鸿手书的“宝纶阁”匾额高挂楼檐。
天井与楼宇间由黟县青石板栏杆相隔,石栏板上饰有花草、几何图案浮雕。三道台阶扶栏的望柱头上均饰以浮雕石狮。
台阶上十根面向内凹成弧形的石柱屹立前沿,几十根圆柱拱立其后,架起纵横交错的月梁。
圆穹形的屋面和飞扬的檐角,梁柱之间的盘斗云朵雕、镂空的梁头替木和童柱、荷花托木雕,令人眼花缭乱,而又美不胜收。横梁上彩绘图案优美、色彩绚丽,虽历四百余年,至今仍鲜艳夺目历久不凋。
宝纶阁左右两边为登楼的楼梯,登上三十级木台阶,只见楼上排列整齐的圆木柱,屋顶阁栅外露,饰以水磨青砖。
|
|
免费
4.7 分
若是想看“建筑精美”,明代的宝纶阁(贞静罗东舒先生祠)是必游的,在村子东北边。这是一座三进祠堂,第一进为仪门;第二进为大厅,堂上匾额为董其昌所书,堂里的几根金丝楠木柱子价值连城;第三进便是宝纶阁,进入后一定要抬头看屋顶,房梁的两端雕着花,多数梁上有彩绘图案,绝妙的是有些连颜色还依稀可辨,美不胜收!
宝纶阁寝堂的包梁柱的图案,500年来颜色依然清晰可见,听说用的是天然矿物质材料。自明朝宝纶阁完善以来,屋顶上的绘画都得以完好保存,可见当时罗氏家族的强大实力和高超的匠人艺术。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宝纶阁的室内构造建筑大多都是檀木,这历经几百年的风霜仍然没有腐烂损毁,堪称人间奇迹。
在这样村中,有这么气势的祠堂,真的了不起,昔日的精美依稀可辨,很是震撼。听看门人给大致的作了讲解,印象深刻的有,上百年陆续建造完成;巨大的金丝楠木柱子,还有就是最早来到此地的,是一位女主人带着两个儿子,从江西到此,陆续发达。那块匾额:彝纶攸叙的第一个字,代表他们祖上在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