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楼位于古城宣化正中,是张家口众多文物古迹中的佼佼者。清远楼,又名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 年,是一座重搪多角十字脊歇山顶的高大建筑。楼建在高8米的十字券洞上,南与昌平、北与广灵、东与安定、西与大新四门通衡。与城内镇朔楼、拱极楼成一轴线。券洞内500 年前的铁轮车辙明显可见。楼外观3层,内实层,通高 25米,楼阁高 17米,为3开间,6塔椽,前后明间出抱厦,四周有游廊,支立24根粗大廊柱。上搪为绿色琉璃瓦顶,腰搪、下搪为布瓦顶。梁架斗拱精巧秀丽,循角飞翘,生气盎然。楼上层搪下,悬挂愿额4块,南曰清远楼,北曰声通天颖,东曰耸峙严疆,西曰震靖边氛。楼内悬有明嘉靖十八年公元年铸造的宣府镇城钟一口,高5米,口径7米,重约万斤,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楼体上层中央。钟声悠扬宏亮,可传40余里,颇负盛名。该楼造型别致,结构精巧严谨。可与武汉黄鹤楼媚美,在国内同属罕见,素有第二黄鹤楼" 之称。
清远楼历尽沧桑,“文革”期间遭受严重破坏。1986年文化部主持对清远楼进行了全面修复。修复后的清远楼碧瓦青砖晶莹剔透,金龙玉兽傲首长空,飞搪翘角宏宇轩昂,廊柱斗拱被红挂翠,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古钟高悬,风铃叮当,显得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券洞内500年前的交织着的两道 铁轮车辙清晰可见,可想当年车辚辚、马萧萧,鞭声盈耳、市景繁茂之景象。宣化清远楼就像是一位历史老人,从诞生到现在,500多年的风雨沧桑,都珍藏在它的记忆里。1988年,清远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体收费情况以现场公示为主
4.6 分
张家口市宣化区的清远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座落在在古城宣化,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宣府。一直被誉为第二黄鹤楼。建筑风格独特,是古代建筑的精品。
在网上查的话门票是5元,其实不需要买门票就可以仰视了。现在清远楼已经被保护起来了,通道不能走了,据说几年前是可以从里面走过的。路面貌似没有修缮过,还维持比较古老的样子,只能看看了。
如果去清远楼参观的话,正好可以去附近的清远楼饭庄吃饭,清远...
阅读全部清远楼、镇朔楼、极拱楼,从北往南一字贯开,是宣化城的中心。在最北边的清远楼有“黄鹤楼第二”的美誉。 清远楼,即宣化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全楼高25米,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的高大建筑。楼建在高8米的十字券洞上,南与昌平,北与广灵,东与安定,西与大新四门通衢。钟楼内的镇城钟,钟声悠扬洪亮,据传声音可远达40余里,故称清远楼。 宣化古城这三座古楼之间有电瓶车往返,票价一...
清远楼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木结构建筑,建筑风格独特,是我国古代建筑瑰宝。 清远楼也叫钟楼,在宣化城中心,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楼内有明嘉靖十八年铸八卦铜钟一口,钟高2.5米,钟声洪亮,悠扬,可远传四十里外。 拿身份证免费参观。
清远楼是宣化古城的钟楼,位于古城中心。明朝皇帝号称天子守国门。这里宣府就是重要屏藩,是明制九边的核心,所以规制比别的卫城高大许多。从成祖一直到宣统年一直鸣响。值得一游。
在古城宣化正中,有一座气势雄伟、造型别致、结构精巧的高大古楼,它就是被人们誉为“第二黄鹤楼”的宣化清远楼。清远楼,又名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全楼高25米,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的高大建筑。楼建在高8米的十字券洞上,南与昌平,北与广灵,东与安定,西与大新四门通衢。楼内有明嘉米,重约万斤,用四根通天柱架于楼体上层中央。镇城钟钟声悠扬洪亮,可远传40余里,故清远楼又俗称...
刚去了起清远楼,在胜利路(客运站对面,阳光国际酒店西侧)搭8路公交车,三站下车,直行即达。先四周观赏,然后上楼,门票10元,没有人,上二楼看大钟,看四面风景。很棒。
路过这里,转转古城,这里最近几年开始热闹起来,其实这里历史很悠远,古城遗迹很漂亮,没有太商业,基本还都是当地本土的感觉。
宣化必去景点之一,造型精巧别致。建于明代。外观三层,内实两层。基座打通成十字洞用于行车,现在地面上还留有过去清晰的车辙印记。 楼内走木楼梯可以至二楼,二楼悬有重约万斤的铜质大钟,铸于明嘉靖年间。最早用于晨昏报时,兼报火警,后来民间用作敲钟祈福。据说,钟声悠扬可传40华里。 登上清远楼可以看到不远处的镇朔楼。两楼之间为一条老街,街上保留了一些老建筑,有小贩卖古玩。 门票10元,每人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