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济村位于松源镇,距县城2.5公里。到此肇基的吴氏先祖,历代尊师重教,崇文尚礼,人才层出不穷,使这个历史上不足300人的小村自宋朝至明代陆续涌现出26名进士,被誉为“进士村”。
遗存金街、古道、古地道、卢福神庙、吴氏宗祠、木拱廊屋桥、明清民居建筑等诸多古迹文物。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扁鹊庙(又名卢福神庙):现址建筑建于元惠宗至元辛巳年(1341),迄今已有660年的历史。
据史载:北宋仁宗皇帝重视发展医学,首次追功封扁鹊为“神应侯”,并下令立庙祭祀。在大扁鹊庙中现还存着侯爵的全副仪仗。当时任“大理寺评事”的大济进士吴榖告老回乡后,创建了“扁鹊卢医庙”,纪念这位神医。
古地道:分布于大济村落约2平方公里的地下,现发现七处古地道口,在江南实属罕见。古地道有通往部分房屋内与通往村落边缘地带两种形式,地道的内部成网络状,相互连通。
达德堂:系吴文奎建置于大清同治年间(1870),据载,吴文奎是遗腹子,靠母亲张氏一手带大。虽家庭困窘,但为人宅心仁厚,秉性温良,经常周济邻里,颇有雅望,不负“达德”之名。
整座民居精雕各种图案、花纹和文字,既有传统的建筑风格,又独具江南民居的特点。
历史:大济吴氏宗族因此逐渐成为历史上的名门望族,有着显赫的家族背景:
北宋进士吴桓的长女是当朝宰相李纲的母亲,其长子吴彦申是李纲的舅舅,舅甥二人于政和二年(1112年)同登进士;
南宋名相文天祥是大济吴氏后裔吴渊的外甥和学生。故此,李纲为吴彦申作墓志铭,文天祥为吴氏族谱作序。
|
|
4.5 分
难得来一次庆元,次日特地和当地的朋友一道驾车游览了庆元的代表性景点。第一站去的是大济村,原名叫椤洋源,因当地一大片椤树林而得名,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吴姓远祖吴崇煦从绍兴迁入此地后,希望子孙后代均具经邦济世之才,从而把村名改为大济,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只有几百人的古村非常安静,远离了都市的喧嚣,有如世外桃源一般,但历代文风兴盛,宋代以来出了26名进士,出仕者百余人,故有“进...
阅读全部大济村有双门桥、双门园,还有卢福神庙。村中心的集市上老人们并排坐在街边晒着太阳、彼此聊聊天。生活悠然自得,人们过着平静和谐的生活
大济进士村位于浙江庆元县松源镇。这个历史上不足三百人的小村,自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至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的二百三十年间,陆续出现了二十六位进士及非进士出身涉足仕途者一百余人,故有“进士村”之美誉
一大早就赶过去了,人还不算多,景色也还不错,个人感觉也算个不错的景区。古老的屋子,浓浓的生活气息。 沿溪而筑,依山傍水,基本都是这样,而往往最古老最容易保存的就是桥,如江南的拱桥,浙南这里的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