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去病故居位于同里镇三元河畔,有一条石板小街三元街,往西不远处,居内原有楣额“孝友旧业”四字,宅内主要建筑有浩歌堂、百尺楼、绿玉青瑶馆、书记及家庙等。
故居浩歌堂面阔三间,1920年此屋落成时,陈去病适阅香山的“浩歌行”,欣然神会,将新屋取名为“浩歌堂”。浩歌堂是陈去病会客之所,堂中原悬有“女宗共仰”及“浩歌堂”横匾。“女宗共仰”匾系孙中山先生褒扬陈去病之母倪老夫人“鞠育教诲,以致于成”而亲笔所题。
百尺楼是陈去病藏书和写作的地方,一楼一底,十分简朴。他所编著的《百尺楼丛书》,即以此楼而定名。
绿玉青瑶馆又称堂楼,坐西面东,五楼五底二厢房,共有13间。进堂楼首先扑入眼中的是由近代书法家杨千里先生手书的“绿玉青瑶馆”五个大字镶嵌在楣额中。
|
|
4.1 分
套票里的景点,可去可不去,如果顺路就进去看看。破旧古朴的房子,没有大多打理。不过也是返璞归真,呈现当事人的住宅。去古镇的人,如果不看这些历史,如果只是风景,就没啥看头了。
在河边,在景区外有点不好找,但是很值得一去,房子很破旧,但是很有看房子的味道,墙上斑驳的青苔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记忆,很值得一去~~
十一点多去的革命老前辈陈去病的故居,工作人员连个影子都没见到,估计吃饭去了,票上省的打洞了。进去一看,最大感触就是他家房子太大了,还是复合式结构的,屋里屋外配个小花园,我家要有这么大就好了哈哈哈哈哈哈…
陈去病故居环境清幽,建筑为古朴的清代民居。
进门朝东有一月洞门,楣额上书“绿玉青瑶馆”五字,已有青苔微绿。据记载,绿玉青瑶馆初建于1932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