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楼在贞丰桥畔,原名德记酒店,20世纪20年代初,南社发起人柳亚子、陈去病、王大觉,费公直等人曾在此集会赋诗,写有“贞丰桥畔屋三间,一角迷楼夜未央,酒不醉人人自醉,风光宜人还迷人”的诗句。
迷楼建于清光绪年间,现在依然保留着过去的模样,为木质结构,一楼主要陈列南社社员的照片、书稿,二楼有南社社员的蜡像、生平简介,透过窗户可以欣赏外面的风景。
据说德记酒店的酒娘阿金和母亲貌美如花,为了躲避白色恐怖,南社成员让老板娘把酒店名称改为迷楼,并写有一些赞美母女容颜的诗句,让人误以为是这母女俩吸引了才子集会,后来南社成员的百余首诗歌被编结为《迷楼集》。
|
|
4.3 分
迷楼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建筑,外面看没啥特点,转悠了一会儿看到介绍才确定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迷楼,据说想当年南社的发起人王大觉、陈去病、柳亚子等人常常在这座二层小楼集会赋诗,楼内有一些历史资料可以参阅。
迷楼在贞丰街,下午四点左右去的,关门了,第二天上午又去才参观到。迷楼一面临河,一面临贞丰街,曾是南社发起人的集会地,有时间还是应该去看看。20世纪20年代初,南社发起人柳亚子、陈去病、王大觉,费公直等人四次在迷楼痛饮酣歌,乘兴赋诗,慷慨吟唱,后将百余首诗篇结为《迷楼集》流传于世。由此周庄迷楼名声大振。
因为人太多了,所以说不是很好拍照,这个怪楼其实就是一个小酒楼,地理位置非常好,然后在整个周庄的制高点上,然后喝着小酒看着下面的美景,真的是非常有意境。
周庄的迷楼其实就是一个酒店,然后它的地理位置在整个庄的中心位置,而且地势比较高,看着周边的风景,喝点小酒,吃点美肴,确实是非常好的一个享受。
位于贞丰桥畔,原名德记酒店。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南社发起人柳亚子、陈去病、王大觉,费公直等人四次在迷楼痛饮酣歌,乘兴赋诗,慷慨吟唱,后将百余首诗篇结为《迷楼集》流传于世。因此,周庄迷楼名声大振。现经修葺的迷楼仍保持当年风貌。依水傍桥,令人着迷。
所谓的迷楼就是一科,之前一个酒店,没有什么很大的特色,只不过他的这个位置加上周边的环境,在这上面喝酒特别有情调,看着流水小桥,真的是很有意境。
迷楼位于贞丰桥畔,原名德记酒店,整个是木质结构的,还原保留了之前的风貌。
这座临水而居的酒肆,因文人墨客品茗赋诗,“酒不醉人人自醉,风景宜人亦迷人”,得以成名。
迷楼并不是很大,楼梯很窄,但是登上楼阁,看窗外重重屋檐,听袅袅歌声,也是不错的一种体验。